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6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电大儿童心理学答案(DOC 6页).doc

  • 上传人(卖家):2023DOC
  • 文档编号:5867775
  • 上传时间:2023-05-12
  • 格式:DOC
  • 页数:6
  • 大小:32K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电大儿童心理学答案(DOC 6页).doc》由用户(2023DOC)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电大儿童心理学答案DOC 6页 电大 儿童心理学 答案 DOC
    资源描述:

    1、电大儿童心理学平时作业四及参考答案一、概念题(每题2分,共20分)1、移情:知觉到他人的情绪体验,并产生相应的情绪反应,也就是对他人情绪产生共感的反应。2、情绪理解:儿童能识别自己和别人的情绪,并理解情绪产生的原因和结果的能力。情绪理解包括对情绪状态的理解和对情绪过程的理解。3、社会性参照:当婴儿处于不确定的情境中时,他们就会观察父母对这种情境的反应,并利用得到的信息来调整自己的行为,这就是社会性参照。4、情绪调节:对情绪的内部过程和外部行为表现所采取的监控、调节,以适应外界环境和人际关系需要的动力过程。5、依恋:婴儿寻求并企图保持与另一个人亲密的身体接触的倾向。6、拟合模型:指父母的抚养模式

    2、和抚养环境与儿童的气质之间的匹配。7、自我认知:个体对自己的生理特征、心理特征、社会特征的认识,是对“我是谁”、“我为什么是这样的人”等问题的回答。8、自我控制:对优势反应的抑制和对劣势反应的唤起。9、自尊:个体对自己的价值判断和由此产生的情感体验。10、性别概念:儿童能分清自己是男孩还是女孩,并认识到性别是一种无法改变的特征。二、简答题(每题5分,共40分)1、移情能力的发展经历了哪些不同水平的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普遍移情,出现于出生后第一年。第二阶段,自我中心的移情,在2岁左右出现。第三阶段,理解他人情感而产生的移情,,约在2-3岁产生。第四阶段,理解他人生活状况而产生的移情,是个体进入

    3、童年期后期才逐渐成熟的。2、简述学前儿童情绪识别能力的发展。 婴儿很早就注意到情绪的某些声音信号,并会给予回应。婴儿对他人面部表情的识别和解释发展略晚。一岁半以后,婴幼儿已经初步掌握了一些有关情绪的词,情绪的识别能力也迅速发展。3、简述学前儿童情绪调节能力的发展。 到了6个月左右,婴儿对自己消极情绪的调节能力开始发展。1岁以后,婴儿开始使用其他策略来减少不愉快的情绪,如摇晃自己的身体、咬东西和避开引起他们不愉快的人或事物。18-24个月的婴儿,开始有意识地控制那些让他们感到不舒服的人和物。而且,此时他们也开始能处理一些挫折事件。在婴幼儿阶段,孩子们情绪掩饰的能力也有发展。在3岁以前,婴幼儿就开

    4、始表现出一些有限的隐藏自己真实情绪的能力。随着语言能力的发展,婴幼儿调节恐惧或其他消极情绪的能力逐渐增强。总之,随着年龄的增长及心智的不断成熟,婴幼儿对情绪的有效调节能力逐渐增强,冲动性逐渐减少,稳定性逐渐提高。4、简述情绪表达规则。 (1)最小化规则:即与真正的感受相比,情绪的表达在强度上减弱。(2)最大化规则:主要指积极情绪的表达在强度上增强。(3)面具规则:即用中立的表情来表达不置可否的情绪。(4)替代规则:指个体被期望用一种很不同的(通常是相反的)情绪代替另一种情绪。例如,当你收到的礼物并不尽如人意时,也要抑制住自己的失望表情,而表达高兴的情绪。5、依恋与日后的发展有何关系? (1)这

    5、种最初形成的人际关系模式,可能是个体成人后发展人际关系的基础。会促使婴儿对他人、自我、世界以及自我和外界的关系产生期待和信念,形成心理表征“内部工作模式”,它将成为日后所有亲密关系的范型,并贯穿于个体一生的发展过程中。(2)依恋会影响未来的心理健康。与母亲建立了安全型依恋关系的婴儿,拥有更多的积极情感体验,在同龄人中也更受欢迎。而不安全依恋关系的婴儿,在人际关系中没有安全感。(3)依恋关系具有代际传递性。和父母建立了安全型依恋关系的婴儿,成年后与他们的配偶也有安全的亲密关系,当他们成为父母后,与孩子建立安全的依恋关系;反之亦然。6、气质是相对稳定的心理特征,但为什么儿童的气质也会表现出一定的不

    6、稳定性? (1)气质本身会随着年龄的发展而发展,早期的行为会被整合到新的更复杂的系统中。(2)某些行为的意义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变化,而这些行为反映了气质的特点。(3)环境对气质也有一定的塑造作用。父母的抚养实践、孩子成长的社会环境也会对孩子的气质产生重要的影响。7、如何对待孩子的“物权意识”?幼儿对玩具等物品的“物权意识”常会引发一些冲突,这可能并不是孩子自私的表现,而是孩子自我概念发展的结果。所以,当遇到幼儿争抢玩具时,可以首先将幼儿的占有欲理解成他们成熟的标志而加以肯定,然后再鼓励他们让步,而不是一味地从成人的眼光出发坚持让孩子与人分享。同时,成人也应该允许孩子拥有某些为数极少的、只属于他

    7、自己的、可以不与人分享的玩具或其他物品,这也是对孩子的一种尊重。总之,父母和教师应持保护性的态度,多给孩子一些理解和宽容,用各种策略引导孩子服从那些必须服从的规则,而对孩子们不违反规则的自我坚持,则给以鼓励、接受和支持,这样,幼儿就能逐渐学会在自我坚持和遵守规则、在自我主张和考虑他人之间取得平衡,同时也有助于孩子形成积极、健康、向上的自我概念。8、简述自尊的起源和自尊的评价。 自尊最初来源于早期的亲子互动中。那些在婴儿期与父母建立了安全的依恋关系、有安全感的孩子,更容易建立积极的自我评价,产生自我价值感,获得较高的自尊水平。自尊水平取决于儿童在许多不同领域对自己能力的评估。自尊的评价分为以下五

    8、方面:学业能力:儿童如何看待自己在学业上的能力;运动能力:儿童对自己体育运动能力的感受;社会能力:儿童是否感到自己受同伴的欢迎;外表长相:儿童觉得自己有多好看;行为举止:儿童认为自己的行为被他人接受的程度。三、论述分析题(每题10分,共40分)1、“豆豆14个月时会当着很多大人和小孩的面,跟着“小螺号”的调子开心地边唱边跳,可是24个月时,他跳了几步就会停下,并且用手遮住脸”。为什么豆豆的行为会有如此的改变?对此豆豆父母应取怎样的反应方式和评价方式? 从2岁末期到整个3岁期间,幼儿开始表现出一系列中等水平的、复杂的情绪,如窘迫感、羞耻感、内疚感、嫉妒和自豪等。这些自我意识的情绪源自自我的发展,

    9、并会对幼儿的自我评价产生积极的或消极的影响。当24个月的豆豆被要求在陌生人面前炫耀自己的才能(如唱歌跳舞)时,就会有明显的窘迫感。自我意识情绪与婴儿的认知发展水平有关,当婴儿能认识自己(自我的产生),认识到评价自己的行为及评价的规则和标准时,其他的自我意识情绪,如羞耻感、与评价有关的窘迫感,以及内疚感和自豪感等就会相继出现。父母的教养方式、对孩子的评价和反应方式会影响孩子自我意识情绪的发展。父母会影响孩子的自豪感和羞愧感。儿童所表现出的自豪感和羞愧感的数量极大地依赖于母亲对他们表现的反应。如果父母更强调消极的评价,在孩子失败时批评他们,那么,这些儿童在失败时就会表现出更多的羞愧感,而在成功时表

    10、现出较少的自豪感。因此,豆豆的父母应强调积极评价:在孩子成功时进行表扬,那么,他就在成功时表现出更多的自豪感,而在失败时表现出较少的羞愧感。儿童最初的自我评价只是反映了父母或其他重要人物对他们的评价,所以,父母的反应方式和评价方式影响了孩子自豪感、羞愧感或内疚感等自我意识情绪的发展。2、依恋是婴儿最早的社会关系,依恋有几种类型?其表现如何? 安全型依恋:这类婴儿与母亲建立了积极亲密的依赖关系。他们能以目前为安全基地探索周围环境。这是最健康的依恋关系。抗拒型依恋:这类婴儿在母亲要离开之前总显得很警惕,有点大惊小怪。如果母亲要离开,他们就会表现出极度的反抗。这是一种不安全的依恋关系。回避型依恋:对

    11、这类婴儿来说母亲在不在无所谓。母亲离开时他们并没有特别紧张或忧虑的表现。母亲回来时他们往往也不予理会。这类婴儿并未形成对人的依恋,所以也有人称之为“无依恋的儿童”。组织混乱方向混乱型依恋:这类婴儿在陌生人情境中表现出混乱和无目标,没有一个清晰的行为模式,对分离后的重逢经常有一些不一致的、古怪的行为反应。这也是一种不安全型的依恋关系。3、“朵朵是一个困难型气质的幼儿,他容易焦虑、紧张,对新的生活常规(如4岁了,需要一个人睡在自己的房间了)难以适应;他的父母在要求他遵守规则的过程中,能保持镇定、平静,能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并允许孩子放慢脚步、慢慢适应新的生活日常,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孩子就不再那么暴

    12、躁、焦虑、拒绝和适应不良了”。试用父母教养方式与儿童气质的拟合模型说明这个案例。 儿童最初表现出来的气质特点是人格发展的基础。这种差异影响了父母或其他教养者与儿童相互作用的方式,也制约了父母对儿童作用的效果。所以,托马斯等人认为,气质并不直接决定儿童人格的发展,他们提出“拟合模型”,用来解释气质与环境如何相互作用才能产生最为有利的结果。所谓“拟合模型”就是指父母的抚养模式和抚养环境与儿童的气质之间的匹配。只有抚养方式与孩子的气质拟合良好,才能较好地促进孩子的发展。许多困难型气质的婴儿,接受了父母亲耐心而敏感的照料,当他们进入童年期或青春期时,已经不再表现为困难型气质了。 但是对父母而言,面对一

    13、个过度活跃、情绪多变又不听话的儿童,要真正保持镇定、耐心和敏感,确实不容易。许多父母在教养困难型气质的儿童时也会变得易怒、不耐烦,要求苛刻、还可能采取惩罚的管教措施。但是,这样的教养态度和教养方式与困难型儿童的气质类型并不拟合,于是,孩子变得更焦虑、紧张,对父母的惩罚措施也更抵抗。事实表明,如果父母在教养时总是不耐烦、生气、要求苛刻、采取惩罚手段,那么,困难型气质的儿童在日后往往会继续保持困难型气质的特点,并出现行为问题。 拟合模型告诉我们,孩子带着独特的气质来到这个世界,成人必须接受它、适应它。父母既不能总是表扬孩子的优点,也不能一味指责孩子的过错。无论孩子是哪一种气质类型,父母都要为孩子提供一个安全、接受、认可的家庭氛围,和一个与其气质拟合的抚养环境,以帮助孩子发展他们的优势领域。谢谢大家支持谢谢大家的支持,我们将继续努力提供更好的文档!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电大儿童心理学答案(DOC 6页).doc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5867775.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