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父的园子》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共2个课时).docx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祖父的园子》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共2个课时).docx》由用户(一起向未来)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祖父的园子 祖父 园子 一等奖 创新 教学 设计 课时
- 资源描述:
-
1、2祖父的园子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共2个课时)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2课祖父的园子教学设计 祖父的园子教学方案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蚱、啃”等10个生字,会写“蝴、蚱”等15个字,会写“蝴蝶、蜻蜓”等11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默读课文,能说出祖父的园子里有些什么,“我”和祖父在园子里做了什么。 4.能从课文的景物描写中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1.默读课文,能说出祖父的园子里有些什么,“我”和祖父在园子里做了什么。 2.能从课文的景物描写中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能从课文的景物描写中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
2、、课程导入 1.出示童年跳皮筋、打乒乓球、抽陀螺、打雪仗的场景图片。 2.谈话导入:童年是快乐的,童年生活是美好的,人们往往特别留恋童年时光。今天,让我们走进一段别样的童年生活,感受童年别样的快乐!(板书:祖父的园子) 3.简介作者及作品。 (1)简介作者:萧红(19111942),原名张乃莹,乳名荣华。幼年丧母,从小与祖父相依为命。1933年4月,以“悄吟”为笔名发表文学作品,在鲁迅支持下,发表成名作生死场。1942年1月,因肺结核病逝于香港。代表作:生死场呼兰河传等。 (2)简介呼兰河传:作品以萧红自己的童年生活为线索,形象地反映出呼兰这座小城当年的社会风貌、人情百态。 设计意图:从萧红和
3、她的呼兰河传入手,介绍萧红短短一生的文学成就和她的呼兰河传,为学生学习课文打下基础,也为引导学生阅读作好铺垫。 二、整体感知 1.自读任务 教师明确要求: 1.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把不熟悉的词语和句子多读几遍,争取把课文读通顺。 2.思考:祖父的园子里有些什么?“我”和祖父在园子里做了什么? 3.课文围绕“祖父的园子”写了哪些内容? 2.随文识字 随文出示含有生字的词语和课文中标注拼音的生字。 蚂蚱(zh) 啃(kn) 樱(yng)桃 蚌(bng)壳 割(g)掉 毛嘟(d)嘟 倭(w)瓜 拴(shun)着 啰(luo) 逛(gung) 3.集中识字 组织学生自主认识生字,全班交流识字方
4、法。 zh kn yng bng g d w shun luo gung 蚱 啃 樱 蚌 割 嘟 倭 拴 啰 逛 预设: (1)联系生活实际,我知道“蚱”读“zh”,在词尾读轻声。 (2)通过组词“樱花、樱桃”来理解和记忆“樱”字。 (3)通过歇后语“河蚌不煮难开口”来理解和记忆“蚌”字的。 (4)通过组词“刀割、割舍”来理解和记忆“割”字。 (4)通过理解“拴”的意思是“用绳子等绕在物体上,再打结”来记住“拴”字。 (5)“啰”是语气助词。 (6)“啃、嘟、倭、逛”都是形声字,可以按照形声字的特点记住读音。 4.梳理内容 (1)教师提问:祖父的园子里有些什么?“我”和祖父在园子里做了什么?
5、(2)组织学生交流,教师根据学生发言归类。 预设: 景物:昆虫、花草、大榆树 活动:栽花、拔草、铲地 (3)引导学生将课文分成三个部分,并概括每部分的主要内容。 (4)组织全班交流。教师根据学生发言,相机归纳并有感情地朗读。 预设: 第一部分:第13自然段,写的是园中的景物。 第二部分:第414自然段,写的是“我”和祖父在园子里的活动。 第三部分:第1519自然段,写太阳下园中的景物。 (5)教师小结:课文可以分成三个部分,第一、第三部分侧重于写景,中间部分侧重于叙事。 设计意图:鼓励学生多种方法识记生字、理解词语,为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打下基础。梳理内容环节既训练学生的默读能力,也让学生充分自
6、主地默读课文,在读中理清文章结构,感悟文章语言的特点。 三、问题探究 合作探究 1.探究任务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其中表达的情感,感受“我”在园子中的心情。 2.探究过程 (1)思考问题,理解关键句中蕴含的“我”的情感。 (2)小组练习,有感情地朗读写景的部分。 (3)学生代表展示学习成果,教师引导、总结。 3.探究活动 (1)明确学习任务:体会课文中写景部分表达的情感。 (2)指导学生理解关键语句中蕴含的思想感情。 凡是在太阳下的,都是健康的、漂亮的。拍一拍手,仿佛大树都会发出声响;叫一两声,好像对面的土墙都会回答似的。 让学生朗读句子并思考:作者表达了一种什么样的情感? 组织全班交流:你
7、是怎样体会到作者的内心感受的? 预设:“仿佛”“好像”后面的内容写的是“我”的感受。大树和土墙不会自己发出声响,不会回应,但“我”认为它们会,说明在“我”眼中这些都是自己的好朋友。从中能体会到作者爱园子中的一切。 黄瓜愿意开一朵花,就开一朵花,愿意结一个瓜,就结一个瓜。若都不愿意,就是一个瓜也不结,一朵花也不开,也没有人问它。 让学生朗读后说一说:读了这个句子,你有什么感受? 预设:体会到了一种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感觉。 追问:你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 点拨:关注“愿意就”的表达形式。 预设:因为“我”在园子中感觉十分自由,所以觉得黄瓜也是自由的。作者借黄瓜的自由生长抒发自己无拘无束的感受。
8、(3)从前面两个句子的分析中,你发现了什么? 点拨:这两个例句中,作者都是借园中的景物表达自己的感受。阅读时,要注意从独特的表达方式中体会作者的情感。 (4)默读课文第一和第三部分,找找类似的借园中景物表达自己情感的语句,画下来并作批注,想想从中体会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蜜蜂则嗡嗡地飞着,满身绒毛,落到一朵花上,胖乎乎,圆滚滚,就像一个小毛球似的不动了。 花园里边明晃晃的,红的红,绿的绿,新鲜漂亮。 这榆树在园子的西北角上,来了风,榆树先呼叫,来了雨,榆树先冒烟。太阳一出来,榆树的叶子就发光了,它们闪烁得和沙滩上的蚌壳一样。 预设:从这些句子中,能感受到“我”很喜欢园子。对园子中各种昆虫、花草
9、树木的描写都满怀着喜爱与赞叹。 追问:你是从哪些词语中感受到的?这些词语具体写出了什么? 预设:叠词“胖乎乎、圆滚滚、明晃晃”带给我们画面感,可见作者对园子的记忆十分清晰,也能看出她对园子的喜爱。“呼叫”“冒烟”“发光”“闪烁”这几个动词写出了榆树的生机和活力。 花开了,就像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在天上逛似的。虫子叫了,就像在说话似的。 从这句话里能体会到,园子中所有景物在“我”眼中都是有灵性的。 教师点拨:“就像”后面的内容是作者的想象,作者赋予花、鸟、虫子以灵性,表达出自己的喜爱之情。 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 玉米愿意长多高就长多高,它若愿意长上天去,也没有人管。
10、蝴蝶随意地飞,一会儿从墙头上飞来一对黄蝴蝶,一会儿又从墙头上飞走一只白蝴蝶。它们是从谁家来的,又要飞到谁家去?太阳也不知道。 从这几句话中,能感受到在园子中“我”的身心是自由的、愉快的,园子中的一切也都是自由的。 (5)小组练习有感情地朗读,学生代表展示学习成果。 点拨:让学生在课文朗读中,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体会“我”在园子中的自由自在,感受“我”对园子的喜爱之情。 设计意图:选择典型例句重点指导学生体会景物描写中蕴含的情感,引导学生掌握体会景物描写中的情感的方法,然后放手让学生自主体会其他语句中的情感。由扶到放,学习路径清晰。 四、生字书写 过渡:同学们,在本节课的学习中,你是否关注了这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