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22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八单元《丰富词语积累》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docx

  • 上传人(卖家):一起向未来
  • 文档编号:5861418
  • 上传时间:2023-05-12
  • 格式:DOCX
  • 页数:22
  • 大小:33.93K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八单元《丰富词语积累》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docx》由用户(一起向未来)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丰富词语积累 统编 高中语文 必修 上册 第八 单元 丰富 词语 积累 一等奖 创新 教学 设计 下载 _选择性必修上册_部编版_语文_高中
    资源描述:

    1、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八单元丰富词语积累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丰富词语积累名师教学设计 【单元知能对标】 必备知识 学科能力 学科素养 高考内容 1.掌握古今汉语在语音、语汇、语法方面的变化和语言演变的相关知识。 2.了解汉语词语的特点,通过多种方式积累词语,明确汉语词汇的丰富意蕴。 3.学习辨析词义的方法、词义发展的一般规律和古今汉语的联系和区别。 4.“语言积累、梳理与探究”学习任务群的内容和目标 学习理解能力 观察记忆、信息提取、分析概括、领会理解 实践应用能力 应用交际、解释推断、解决问题、策略运用 创新迁移能力 发散创新、批判赏析、内化完善 语言建构与运用 思维发展与提升 审美鉴赏与创

    2、造 文化传承与理解 阅读题:各类综合阅读 语言运用题:词语辨析、词语运用、语病辨析等 【课文内容分析】 一、层次、内容 本活动的主要内容是丰富词语积累。主要包含词语的“系统”以及熟语、新词语的积累。我们从牙牙学语起就离不开词语,长大的过程其实也是积累的过程。可在这一过程中系统性地去学习词语的机会很少,所以在本活动中,要使学生勤动脑、发挥联想,多动手记录查询;了解词语生成规律,增加词汇量;明白词语的来源以及结构规律,有效积累词语;关注新词汇,提高对语言的领悟能力和判断能力。 二、教学优势 在日常生活和平时的语文考试和训练中,学生能广泛地接触词语,进行无意识的积累,只不过这些知识呈现碎片化的状态。

    3、同时,在网络时代成长起来的青年,接触了大量碎片化的信息,这些都为本专题的学习打下一定基础。 【学情整体分析】 在学习过程中,要从词语的积累词义的理解入手,最后归结到词语的选择、锤炼与运用。所以本课要使学生充分发挥联想,多动手记录查询;了解词语生成的规律,增加词汇量。 学情补充:_。 【教学活动准备】 一、任务专题设计 自主学习,活动探究:将学生分成几个活动小组,每个小组进行一个问题的活动探究。 活动展示,预设生成:预设学生活动成果展示。 活动总结、拓展提升:总结词语“家族”,形成“系统”。 二、教学目标设计 1.了解汉语词语的基本特点;关注和理解词汇的系统性。 2.增强积累意识,构建积累方法。

    4、 3.探究词语中所蕴含的文化信息。 三、教学策略设计 在教学过程中,指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在阅读、写作中积累词语,总结语言现象,探究规律,在语言实践中自觉地运用语文知识和语言规律。 四、教学方法建议 讨论法、合作教学法、探究教学法,还有_ 五、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加强联想,在零散的词语之间建立起联系,通过词语的“家族”和“系统”积累词语,提高学习效率;掌握熟语和成语的特点。 难点:总结现象、发现问题、探究规律,建立词语体系,高效积累。 六、教学材料准备 多媒体课件 七、课时建议:1课时 【教学活动设计】 一、教学导入 导入语一: 有些人说话写文章内容不丰富、不生动,拙于表达,词不达意

    5、,就是因为积累的词语太少。在学习期间,我们也一直都在积累词语,但未必有方法上的理性认识。这节课,我们就来解决如何丰富词语积累的问题。 教学策略:从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入手,强调词语积累的重要性,引入本课的教学内容。 导入语二: 同学们要想使自己的词语丰富,必须善于积累。那么,怎样积累词语呢? (1)从课本中积累。语文课本中的每一篇课文,用词都非常准确、生动。因此,要善于从课本中积累词语。 (2)从课外读物中积累。大量的课外阅读是同学们积累词语的重要来源。因此,我们不仅要搞好课外阅读活动,而且要从课外读物中摘抄词语。特别是遇到不懂的词语,千万不要放过,要学到真正弄明白为止。 (3)在平时生活中积累

    6、。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会接触到各种各样的人,他们的语言各具特点,我们应该留心听并随时收集。如此日积月累,就会感觉到自己的词语越来越丰富。 (4)为了更好地积累词语,可以建立一个“词语摘抄本”(有兴趣的还可取一个好听的名字),把从各个途径积累的词语抄在上面。抄写词语可以按词性归类,也可以按用途或自己的习惯归类。经过日积月累,词汇一定会丰富起来。 (5)在使用中积累。积累词语不能只把它们记在本子上,要在平时回答问题、与别人谈话或写作文时,尽量运用已掌握的词语,这样才能达到巩固的目的。 导入语三: 本节课,我们从三个角度探讨“丰富词语积累”的问题: (1)了解词语的“家族”,让积累更有效; (2)丰富

    7、熟语的积累,让语言多姿多彩; (3)关注新词语,让语言鲜活生动。 设计意图:本环节从学生学习中遇到的具体问题、词语积累方法、积累词语的益处三方面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多角度的导入语可以提高学生信息提取的能力,培养积累与语感、整合与语理的学科素养。 二、教学精讲 (一)了解词语“家族”,让积累更加有效 教学策略:本环节整体设计学生活动,让学生分组讨论语素与词语的区别、语言的规律性等问题。通过组内学生积极思考、热烈讨论最后达成学习成果、汇报展示。 活动一:自主学习,活动探究 1.活动说明 学生分五个活动小组,每个小组进行一个问题(问题可提前打印下发至学生手中)的活动探究,并分别派代表讲解,其他

    8、组可作适当补充。教师作最后的总结评价。 2.活动设计 第一小组: 查找资料了解词语的相关知识,并比较下面三组语言单位,判断哪些是语素、哪些是词语。 示例1:天 地 人 牛 马 走 示例2:玻璃 蜘蛛 囫囵 宇宙 法西斯 阿司匹林 示例3:牙齿 伤心 世界观 风云雷电 中华人民共和国 第二小组: 小组内交流积累词语的方法,并分享给同学们。 第三小组: 分析下面例子中存在的语言现象,并发现其规律性。 示例1:理解 理由 整理 办理 梳理 条理 示例2:演讲讲演 合适适合 正常异常 非凡平凡 父亲儿子 妈妈女儿 首先其次 开始最后 学习策略:教师引导从整体上把握词语之间种种关联,从而建立词语“家族”

    9、,达成“语言建构与运用”这一核心素养。 第四小组: 分析下面三组词语书写致误的原因。 示例1:反应(映)意见 礼上(尚)往来 手(首)屈一指 再接再励(厉) 纷至踏(沓)来 一愁(筹)莫展 示例2:肆意略(掠)夺 弱不经(禁)风 遗(贻)笑大方 串(穿)插其中 哀(唉)声叹气 示例3:按(安)排 编缉(辑) 脉膊(搏) 沤(呕)心沥血 满脸绉(皱)纹 第五小组: 注意下面文段中的加点词,想想对我们积累词语有什么启示。 1.筵席上的中国菜诚然大抵浓厚,然而并非国民的常食。(鲁迅华盖集续编) 2.因有一头亲事来效劳,将来好吃太太喜酒。(儒林外史第二十六回) 3.高赞为选中了乘龙佳婿,到处夸扬,今日

    10、定要女婿上门亲迎,准备大开筵宴,遍请远近亲邻吃喜酒趁这筵席,做了花烛午饭已毕,重排喜筵。(醒世恒言卷七) 活动二:活动展示,预设生成 1.第一小组成果展示 合作探究并得出以下结论: (1)示例1的6个语言单位都是由一个音节组成的,有音有义,是最小的语音语义结合体,是语素。 (2)示例2的6个语言单位都是由双音节或多音节组成的,若把这两个或多个音节拆分开来单独看,它们都失去了意义,不能算语素。只有把它们组合在一起才有意义,才能算一个语素。 (3)示例3的5个单位都是双音节或多音节,但和示例2不同,拆分后它有自己完整的意义,所以它们是由两个或多个语素构成的词语。 教学策略:活动展示部分为预设。对学

    11、生围绕“词语”展开的活动进行总结。讲课时,可根据具体情况将本部分内容作为资料补充。 知识链接:语素 语素是语言中最小的音义结合的构词单位。换言之,语素是最小的不能再拆分出更小的单位来的语言单位。语素可以组成合成词,有的可单独成词。由此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第一,单音节语素,必须是有意义的,否则就不是语素。例如:“玻”是一个完整的音节,但它不能独立表义,因此只是一个字而非一个语素。而“英”,从形式来看,它和“玻”一样,但它是一个语素,因为“英”可以独立表义,是个不能拆分的音义结合体(即定义里限定的“最小的”)。 第二,双音节或多音节语素,不管有多少个音节或汉字,都只能组合在一起共同表义。例如:氨基

    12、酸。音节在拆开后均与原概念没有任何关系,只能组合起来共同表示一个完整的意义,所以还是一个语素。 学科能力:领会理解能力 这里涉及对“语素”“词义的褒贬”等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此环节在增加学生的对词语的理解能力的基础上,对词语的用法和分类作合理的解释,可以提高学生的领会理解能力。 2.第二小组成果展示 汉语中的词语并非杂乱无章,而是有“家族”、成系统的,如果抓住其规律,从词语的“家族”或者“系统”出发,触类旁通,就可积累词语,增加词汇量。 首先,善于联想,以点带面,触类旁通。 汉语词语种类数量非常大,如果抓住一个中心点,以点带面,展开联想,触类旁通,就会形成一个词语的家族群,既有益于积累,更有助于

    13、记忆。示例如下。 形容人性格特点的词语。 褒义的有:活泼、刚强、宽宏大量、刚正不阿等。 贬义的有:庸俗、奢侈、目光短浅、拈轻怕重等。 中性词有:多愁善感、少言寡语、普普通通等。 形容家庭温馨的词语。 形容夫妻之间的:相敬如宾、相濡以沫等。 形容整个家庭的:父慈子孝、母慈子孝、儿孙满堂等。 形容兄弟姐妹情深的:手足之情、义结金兰、金兰之契等。 其次,遵循词语的多义性,厘清内在关系,进行对比归类。 汉语词语数量巨大,单凭死记硬背恐怕难以解决问题。实际上词语在形成和演变的过程中是遵循着一定的演变规律的。有些词通过语义上的各种关系,如同义关系、反义关系、亲属关系、顺序关系等聚合在一起。厘清这些关系,对

    14、词语进行对比归类,积累词语并非难事。示例如下。 同义近义词群:鸡子儿鸡蛋;去世逝世与世长辞死 顺序关系词群:春夏秋冬;初赛复赛决赛。 反义关系词群:光滑粗糙;雪中送炭雪上加霜。 亲属关系词群:雪风花雪月阳春白雪昭雪报仇雪恨。 3.第三小组成果展示 示例1中具有相同的语素。 示例2中不同的词语之间存在种种不同的语义关系。第一组为同义关系;第二组为反义关系;第三组为亲属关系;第四组为顺序关系。 4.第四小组成果展示 示例1为音近致误;示例2为义近致误;示例3为偏旁同化致误。 5.第五小组成果展示 古代礼仪活动常铺上层层筵席,因此“筵席”本指铺垫物品。因古人宴饮多在筵席上进行,于是筵席就专指酒宴。词

    15、义的转移造成了“宴”字代“筵”的转变,于是慢慢就出现“延宴”“宴席”“喜筵”“喜酒”等词。 教学策略:从“了解词语家族,让积累更有效”这一角度,通过活动、展示、讨论、总结的课堂组织形式,引导学生探究。 活动三:活动总结,拓展提升 到了高中阶段,除了在阅读、写作实践中积累词语,还应该有一些理论的自觉、方法的自觉。这个活动引导学生梳理自己积累词语的方法,在过去零散积累的基础上认识到词语在整个词汇系统中不是孤立、单个存在的,它们往往通过语音、语义或者语法等方面的某些共同点形成集合体,构成词语的“系统”和“家族”。 有些词包含共同的语素,如教材中所举的“理”,汉语中不少语素构词能力很强,可以通过共同的

    16、语素借助联想积累词语。词语也常通过语义上的各种关系(比如同义、反义、亲属、顺序等各种关系)聚合在一起。或者说这些词义构成了特定的“语义场”。 有些词,意义相同或相近,这是同义关系,如:安排布置、拘谨拘束、壮大强大、请求恳求、希望渴望热望盼望、伤害损害危害。 有些词,意义相反或相对,构成反义关系,如:坚强懦弱、诚实虚伪、温柔粗暴、勤奋懒惰、欢乐痛苦。 有些词,共同形成某种类属,如表示腿部动作的词语有“走、跑、跳、蹬、踢、踹、踩、蹼、蹭、跨、跃”等; 表示手部动作的词语有“提、拉、拽、抓、抄、搂、扒、捏、搓、掐、拾、抠、拖、托、拎、摸、挠、挤、揪、掏、拔、拨、摆、按、抚、扶、撕、扯”等; 表示烹饪

    17、的词有“炒、熘、爆、炸、烹、涮、烤、拌、焖、煮、蒸、煎”等。 有些词,形成某种顺序关系,如:孟仲季、公侯伯子男、十二天干、十地支 关注这些词语“家族”,除了能极大地提高词语积累的效率外,对于理解词义、准确选用词语也非常有帮助。 设计意图:本环节强调综合性学习,让学生就语素、词语积累、词语系统等问题进行讨论,通过词语分类整理,形成语言体系。在直觉的基础上,充分调动联想,进行实证与推理,发现词语之间联系的内在规律。增强学生观察记忆、信息提取的能力,培养积累与语感、整合与语理的学科素养。 (二)丰富熟语积累,让语言多姿多彩 活动一:自主学习,活动探究 教学策略:分组活动,查阅资料,探究成语、谚语、惯

    18、用语等熟语的相关知识,培养积累与语感的学科素养。 1.活动说明 学生分五个活动小组,每个小组进行一个问题的活动探究,并分别派代表讲解,其他组可作适当补充。教师作最后的总结评价。 2.活动设计 第一小组:查阅资料,梳理以往学过的一些成语,探究成语的来源。 第二小组:小组内讨论并以成语中的_文化为题,分类整理成语并探究成语中蕴含的文化现象。 第三小组:搜集意思相近和相反的成语。 第四小组:搜集惯用语和歇后语。 第五小组:针对下面词语,总结成语在语音、语义、语法方面的特点。 暴虎冯河 被发文身 博闻强识 不刊之论 赴汤蹈火 休戚相关 短兵相接 星罗棋布 闭月羞花 时不我待 山花烂漫 英译:Mount

    19、ain flowers are growing everywhere 活动二:活动展示,预设生成 教学策略:本环节深度讲解词语因语义、语法等特点形成的词语“家族”,引导学生自己进行总结。 1.第一小组成果展示 成语大多为四字,亦有三字、五字甚至七字以上的。成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有固定的结构形式,表示一定的意义,在语句中是作为一个整体来应用的,承担主语、宾语、定语等成分。 成语的来源: (1)来源于神话传说、寓言故事 我国古代的很多神话传说、寓言故事,含义深刻,富有教育意义。往往被概括成为成语,例如:女娲补天、精卫填海、刻舟求剑、拔苗助长等。 (2)来源于历史故事 古代有许多著名的历史故

    20、事和历史事件,后人把它们凝缩成成语。例如:卧薪尝胆、负荆请罪、四面楚歌、望梅止渴、三顾茅庐等。 (3)来源于古代文献 例如:“狐假虎威”出自战国策楚策。 这又分两种情况:一是从古书中直接摘引原句形成成语;一种是经过加工的或紧缩或减字,或增字或换字形成成语。前者如“一鼓作气”出自左传庄公十年:“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后者如“瓜田李下”出自古诗君子行:“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正冠。” (4)来源于群众口语 不少成语来源于口头通俗而形象的俗语。例如:“狼子野心”出自左传宣公四年:“谚曰:狼子野心,似乃狼也,其可畜乎!” 学习策略:提供几类词语“家族”,引导学生记忆,并自主总结新的词语

    21、“家族”,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2.第二小组成果展示 (1)成语中的酒文化 我国带“酒”的成语不胜枚举。这些成语,有的反映“酒之礼”,如“斗酒只鸡”“只鸡絮酒”。有的表现“酒之交”,如“醉酒饱德”“醴酒不设”。有的则状“酒之乐”,如“酒酣耳热”“对酒当歌”。有的则写“酒之醉”,如“酩酊大醉”“我醉欲眠”。还有的指出“酒之误”,如“花天酒地”“醇酒妇人”。而更多的则以酒设喻,如“乞浆得酒”是形容得到的比期望的还要多要好;“以酒解醒”是比喻治病或除弊的方法不对,反使弊病加深。 有的成语表面上虽然不带“酒”字,但暗地里却是“酒气袭人”。有的因与酿酒之物有关而使人想到了酒,如“糟糠之妻”;有的通过

    22、动作、状态表示了酒,如“浅斟低唱”;还有的以美好的形式来指称酒,如“交杯换盏”“移樽就教”等。 (2)成语中的茶文化 茶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内涵极其丰富,包含着茶叶生产消费及其对人的精神生活产生影响的各个方面。例如:搜肠润吻、茶余饭后、茶饭无心、三茶六礼、三茶六饭,等等。 (3)成语中的玉文化 玉石曾经是天命王权最高权力的象征。例如:金口玉言、金科玉律、堆金砌玉、金振玉声。玉也是财富的象征。和氏璧价值连城,引出了“完璧归赵”。此外,“堆金积玉”“金玉满堂”“锦衣玉食”等成语也都说明了玉是财富象征。玉也是人才和道德的象征。例如:“亭亭玉立”“美如冠玉”“冰肌玉骨”“粉妆玉琢”“

    23、璞玉浑金”“冰清玉洁”“怀瑾握瑜”“宁为玉碎,不为瓦全”“被褐怀玉”“金友玉昆”“金玉满堂”,等等。玉还是和平的象征,如“玉石俱焚”“化干戈为玉帛”等。 (4)成语中的植物文化 中华民族几千年来传承下来的成语中,蕴藏着数不尽的植物文化。植物在成语中常常带有一些特有的意象,这和古诗词中是相似的。比如“桃李春风”“桃李满天下”,其中的“桃李”就指被栽培的后辈、门生。相传汉朝时有一个叫子质的大臣,得势时保荐提拔了很多人,可他后来遇危难,却没有一个人来帮助他。简子听了之后笑着对子质说:他春天种了桃树和李树,到夏天可在树下纳凉休息,秋天还可吃到可口的果实;可是,如果春天种的是蒺藜,到夏天就不能利用它的叶

    24、子,而秋天它长出来的刺反倒要扎伤人。因此,“桃李”被用来指提拔培养的优秀人才,这是基于桃子、李子本身的特点再加以引申得来的。 除植物特有意象以外,植物本身特点也足以表现出成语含义,如“水性杨花”。 (5)成语中的中华民族精神 当仁不让、义无反顾、守正不阿、一言九鼎、笔路蓝缕、身先士卒、前赴后继披肝沥胆、死得其所、气贯长虹 (6)成语中的天文地理 江河日下、星罗棋布、五风十雨、高山流水、满城风雨、泰山北斗、七月流火风雨如晦、如坐春风、石破天惊 (7)成语中的政治法律 海晏河清、道路以目、金科玉律、罪不容诛、城下之盟、明火执仗、罚不当罪 (8)成语中的文学艺术 粉墨登场、行云流水、登堂入室、信笔涂

    25、鸦、舞文弄墨、惟妙惟肖、绘声绘色、栩栩如生、下里巴人、朝歌夜弦 (9)成语中的衣食住行 恶衣恶食、钟鸣鼎食、美轮美奂、登山临水、觥筹交错、安步当车、风尘仆仆、空中楼阁、空谷足音、灯红酒绿 (10)成语中的动植物 趋之若鹜、龙飞凤舞、目无全牛、良莠不齐、不稂不莠、芝兰玉树、明日黄花鱼目混珠、鱼龙混杂、过江之鲫 3.第三小组成果展示 (1)意思相近的成语:栩栩如生惟妙惟肖、半斤八两伯仲之间、骇人听闻耸人听闻,等等。 (2)意思相反的成语:忐忑不安泰然自若、高瞻远瞩鼠目寸光、集思广益一意孤行,等等。 学习策略:成语中的文化包罗万象,远远不止这里列举的这些。如:“成语中的农耕文化”“成语中的服饰文化”

    26、“成语中的社交文化”等,探究空间没有止境。 学习策略:中华传统文化内容广博,除列举的词语外,学生可自主学习、积累熟语,丰富词语库,为写作积累素材。 4.第四小组成果展示 (1)惯用语 放冷箭:比喻暗中伤人。例:构建良好的秩序应采取有理有据有节的方式,而不是彼此攻击或放冷箭。 打头阵:比喻冲在前边带头干。例:这个指南车为高贵的队列打头阵,保证整个队伍不会迷失在古代中国荒凉的村野之中。 唱主角:比喻担负主要任务或在某方面起主导作用。例:这份计划书让智慧旅游唱主角,以游客互动体验为中心,以一体化的行业信息管理为保障,激励产业创新。 破天荒:指事物第一次出现。例:在校庆科学报告会上,破天荒地出现了下面

    27、这一幕,大学一年级学生作研究古文字的学术报告,这在该校前所未有。 (2)歇后语 芝麻掉到针眼里巧上加巧。例:这口古井的发现经过颇有趣味,用当地群众的话说是芝麻掉到针眼里巧上加巧。 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例:那家私塾的老师只让学生念念背背,不讲解,大家都不懂,难怪人家要说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 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例:面对兵变,作为皇帝的唐玄宗,此时是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了,只能忍痛舍爱。 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例:生活中,为什么有很多人感慨“狗咬吕洞宾一不识好人心”呢?为什么有些人只是举手之劳就可以让别人感激涕零呢? 狗拿耗子多管闲事。例:一位好心人上前去解围,不料被其中一个抢白:“谁要你管,狗拿耗

    28、子多管闲事!”弄得这个人十分尴尬。 学习策略:此处引导学生作“相近”和“相反”的联想,一方面丰富成语的积累,另一方面训练联想力。相近成语不能完全替代使用。 (3)可以互换练习,体会不同类型俗语的表达效果。 成语与歇后语互换 忐忑不安:热锅上的蚂蚁团团转(或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 集思广益: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强人所难:赶鸭子上架 得过且过: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 一目了然:独眼龙看书 解甲归田:乌龟变黄鳝 痴心妄想:癞蛤蟆想吃天鹅肉 成语与惯用语互换 置若罔闻:耳边风 阿谀奉承:拍马屁 李代桃僵:替罪羊 点拨:两组词语意义相同,趣味却相差很远。由此可见,歇后语前半部分“引子的重要性,缺少了它

    29、,歇后语就可能变为一般性的陈述。 【多媒体展示】 正确地使用熟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理解熟语的意思; (2)不少熟语也带有鲜明感彩,熟语大多是用来调侃人的,用于批评坏人坏事,讽刺不良现象居多; (3)注重熟语的使用场合、语言环境; (4)熟语使用允许语言重复。 教学策略:此处要引导学生分清“惯用语”“歇后语”的概念,及其与“熟语”的关系。可以建议学生多看几部反映农村体裁的电视剧,里面的人物台词中经常含有很多“惯用语”和“歇后语”。 5.第五小组成果展示: (1)“暴虎冯河”的“冯”,“被发文身”的“被”,“博闻强识”的“识”都是通假字,要按照本字的音来读 (2)“不刊之论”的“刊”:削

    30、除,古代把字写在竹简上,有错误就削去;“赴汤蹈火”的“汤”:热水;“休戚相关”的“休”:喜悦;“短兵相接”的“兵”:兵器。 (3)“星罗棋布”的“星”和“棋”是名词作状语;“闭月羞花”的“闭”“羞”是使动用法;“时不我待”是宾语前置。 (4)按照英语的翻译,汉语固有的韵味就荡然无存了。表现出成语在长期的语言实践中逐步形成的这种非常简练、简洁的结构,非常有表现力。 教学策略:此处结合文言文学习展开。可以据此列举更多的文言现象,培养整合与语理,积累与语感的学科素养。 活动三:成语的规范应用 成语是几千年来中国人民积累下来的文化瑰宝,因其精练传神、通俗易懂成为汉语中特有的文化现象,所以规范地使用成语

    31、也便成了公民的一项重要素质。那么,正确使用成语应该注意些什么呢?以下六个方面应该特别地引起重视。 (一)注意整体意义 每个成语都有其固定的整体意义,使用时要注意成语意义的整体性,不要将成语的每个要素简单相加,而是要透过字面从整体上把握,尤其是一些特殊语素,更要注意其古义,不要想当然地按现代汉语的思维习惯去理解。 示例:有些人瞧不起民间剪纸,认为这是下里巴人的玩意儿,没有艺术价值,其实这是一种错误的观念。 分析:“下里巴人”是战国时民间的歌曲,典故出自宋玉的对楚王问,“客有歌于郢中者,其始曰下里巴人,国中属而和者数千人”,后来泛指通俗文艺,与“阳春白雪”相对。示例错将“下里巴人”理解为乡下人。

    32、有些成语,构成语素十分相近,但所表达的意义却差别很大。如“一挥而就”与“一蹴而就”,“不以为然”与“不以为意”,“参差不齐”与“良莠不齐”,“一发而不可收”与“一发而不可收拾”等。 还有一些语素的词义后来被引申了,但它的本义偶尔也用,当这个成语重新回到本义时,我们不能轻易认为它用错了。 例如:每当夜幕降临,饭店里灯红酒绿,热闹非凡。 分析:“灯红酒绿”用在“饭店”之后,本义便复活了,不再具有贬义,因此此句成语使用正确。 (二)防止对象误用 成语的词义是有所侧重的,这就决定了一些成语的使用对象和范围。如“美轮美奂”形容房屋建筑宏伟壮丽,不能用来形容人或其他的事物很美丽;“巧夺天工”指精巧的人工胜

    33、过天然,形容技艺极其精巧,不能用来形容自然景观。 教学策略:成语的辨析使用是高考及各类考试的必考点,也是难点、最易失分点。本环节从六个方面引导学生规范地使用成语,增加实际应用能力。 (三)切忌色彩不明 大多数成语都具有一定的感彩,褒贬分明,只有准确地把握了成语的感彩,才能恰当运用。如“方兴未艾”是褒义词,不能形容错误的事;“始作俑者”比喻某项坏事或恶劣风气的创始人,显然是贬义词,不能形容好事的创始人。 示例:自从中国颁布实施外商投资法规以来,不少外商蠢蠢欲动,纷纷来中国投资。 分析:“蠢蠢欲动”本指虫子及其他生物缓缓移动。后来用于比喻敌人准备进攻或坏人策划破坏活动。多含贬义。用在来我国投资的外

    34、商身上,是不合适的。 有时在一定的语境中,为了达到一定的表意效果,会出现褒义词贬用或贬义词褒用的现象。 (四)注意语法逻辑 成语是一种结构固定的短语,有的是名词性短语,有的是动词性短语,有的是形容词性短语。因其自身的词义和词性的不同,在句子中的语法功能也不同,使用时应加以准确把握。 正例:他在外地工作二十多年,直到今天才回到家乡,终于享受到了天伦之乐。 分析:“天伦”,旧指父子兄弟等亲属关系,成语意思是泛指家庭的种种乐趣。从语法功能上看,“天伦之乐”是名词性短语,在句子中充当了宾语,成语使用是恰当的。 误例:我们都司空见惯了那种“违者罚款”的告示牌。 分析:“司空见惯”表示看惯了就不觉得奇怪,

    35、同样不能带宾语,只能说现象或事情司空见惯。 (五)轻重不能失度 有的成语词义较轻,有的则较重,使用时需要根据特定的语言环境选用适当的成语,稍有不慎,就可能造成误用。 示例1:人世间,对言必信行必果的人是赞美的,对语无伦次、言而无信的人是深恶痛绝的。 示例2:他的设计虽然有些缺点,但方向正确,无可非议。 分析:示例1中的“深恶痛绝”是指厌恶、痛恨到极点。“语无伦次”指讲话或写文章颠三倒四、没有条理,这样的人显然不会让人深恶痛绝,所以该词用重了。 示例2中明说“有些缺点”,怎能“无可非议”?显然用轻了,该用“无可厚非”(不可多加责难)。 (六)防止谦敬错位 某些从古代沿用下来的成语已经烙下了古代文

    36、化的印迹。有的是谦辞,只能对己,如“雕虫小技”“东涂西抹”“贻笑大方”“千虑一得”“敝帚自珍”等;有的是敬辞,只能对人,如“鼎力相助”“如坐春风”等。如果造成混淆,就可能误用。 示例:您刚刚乔迁的新居,房间宽敞明亮,只是摆设略显单调,建议您挂幅油画,一定会使居室蓬荜增辉。 分析:示例中的“蓬荜增辉”表示由于别人来到自己家或别人的字画挂在自己家里,使自己非常荣耀,用作谦辞,只能对己,这里犯了谦辞敬用的错误。 以上所讲的六点内容,是我们在使用成语时应该特别注意的方面。总之,成语作为人们长期以来习用的、简洁精辟的定型词组或短句,如果运用恰当,则会妙笔生花,四两拨千斤;如果运用不当,会使语言苍白,甚至

    37、弄巧成拙。因此,我们每个人都应该规范地使用它。 教学策略:成语使用时往往容易“望文生义”,主要原因是混淆了“本义”和“引申义”,本环节讲述易错点,增加学生理解领会能力。 活动四:活动总结,拓展提升 学科能力:领会理解能力 抓住特定语言环境理解和使用成语,在具体语境中体会成语词义的轻重差别。 因为成语在汉语言文化中占有十分突出的地位,所以语言积累首先应该从积累成语方面寻找突破口。成语的积累方案如下。 (一)归类学成语,记忆变轻松 例如:1.收集含有十二生肖的成语,并按顺序写出。 2.收集与数字有关的成语。 3.收集与“风、霜、雨、雪、云、雾、雷、电”相关的成语。 4.收集与“金、木、水、火、土”

    38、相关的成语。 5.收集与“江、湖、河、海、日、月、山、川”相关的成语。 6.收集与“妖、魔、鬼、怪、生、老、病、死”相关的成语。 7.收集八个字或十个字的成语。 8.整理出“AABB型、AABC型、ABAC型”成语。 9.收集含有典故的成语。 设计意图:成语含有深厚的传统文化的烙印,也是高考的考点,做好成语积累,规范运用成语,有助于提高观察记忆的能力,培养积累与语感,整合与语理的学科素养。 (二)活动中学成语,兴趣日益浓 例如:1.成语接龙游戏。 2.成语故事会。 3.小组对抗赛:以组为单位,把全班按纵向分为四个大组,四个大组之间进行竞赛对抗。 4.给成语注音活动。 5.改正成语运用中常见的错

    39、别字活动。 (三)日常强化,学以致用 实际运用是学知识的终极目标,运用也是对所学知识的一种强化记忆,因此,应特别重视成语的实际运用,通过日常训练强化所积累的成语。平时口语训练时,能使用成语的地方,要大胆使用成语。作文、周记、日记等日常练笔,也要尽量使用成语;平时还可以相互比较,看谁的词汇最丰富,表意最简练准确。 成语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化的积累和沉淀,包罗万象,内蕴丰富。通过成语可以以小见大,可以洞察古代社会的方方面面,感受传统文化的点点滴滴。同学们可从不同角度探究,不必面面俱到。 (三)关注新词语,让语言鲜活生动 1.活动说明 学生分三个活动小组,每个小组进行一个问题的活动探究,并分别派代表讲

    40、解,其他组可作适当补充。教师作最后的总结评价。 2.活动设计 教学策略:本环节由学生自主探究新词语的类型,产生的原因,意义等,小组之间补充,教师总结,提升学生信息提取能力。 活动一:自主学习,活动探究 第一小组:搜集现下流行的一些新词语,探究一下新词语与社会时代的关系。 第二小组:下列新词语包含哪些信息?反映了怎样的社会变化?反映怎样的文化现象? 酷 秒杀 给力 万元户 下海 第三小组:在汉语中,很多新词的产生往往会影响到其他词语的变化。在梳理新词的基础上,探究新词语之间的关系。说说下列词语会引出那些新词,并阐述其原因。 支付宝 网购 微信 学科能力:领会理解能力 通过搜集的新词语,去探究产生

    41、的原因、蕴含的内涵。进而提升领会理解能力。 活动二:活动展示,预设生成 1.第一小组成果展示 示例:首先我们来考察一下这些新词语是怎么产生的。 (1)随着新事物、新现象、新观念的出现而产生的新词语。如“义工”,指自愿参加义务性公益活动的人。这就是社会上出现的新事物。“特首”,指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这一新词随着香港、澳门回归祖国而产生。 (2)旧词新用而产生的新词语。如“访问”,原指有目的地去看望、拜访别人。现在也常用于对网络上的信息进行查看、浏览。 (3)来自外语和汉语方言的新词语。如“作秀”,指表演,演出;装样子,做作地做出某种姿态。“秀”译自英语“show”。 (4)词语衍生和缩

    42、略形成的新词语。如先有“白领”“蓝领”,相应又衍生出“金领”“粉领”“黑领”等;词语缩略更常见。如“央行”“高考”等。 由此可知,社会的发展对新词汇的产生有着重要影响,社会文化影响着新词汇的盛衰。新词语不断涌现并流行开来,贯穿到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使得语言能够更翔实准确地反映社会,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看。 (1)新词语是社会文化变迁的体现。新词语折射着社会发展和社会文化的变迁,反映了一定的民众心理。20世纪80年代大众文化的标志是港台流行歌曲、集体狂欢舞蹈“迪斯科”。90代流行词语是“下海、打工、美容、春晚”等。90年代后,随着市场经济体系的确立,中国经济实力的增长,“传销、卡拉OK、炒股、BP机、知识经济”等词语涌现。到21世纪,“宽带、手机、反恐、高铁、扫码支付、一带一路”等词语成为流行词。 (2)新词语折射出政治、科技、文化和生活的变化。随着“宽带”“电邮”“电子商务”“短信息”等网络新词汇的使用,快速的网络生活使人们告别了打长途要到邮局排队,等待“叫号”的生活。流行的“保安”“导播”“护工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八单元《丰富词语积累》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docx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5861418.html
    一起向未来
         内容提供者      个人认证 实名认证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