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三首《卖炭翁》一等奖创新教案.docx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唐诗三首《卖炭翁》一等奖创新教案.docx》由用户(一起向未来)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卖炭翁 唐诗 一等奖 创新 教案
- 资源描述:
-
1、24 唐诗三首卖炭翁一等奖创新教案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卖炭翁 一、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在学习本诗之前接触的主要是写景抒情类型的诗歌,卖炭翁作为一首叙事诗,在写作中运用了比较多的人物描写,并且有意识地采用了对比的写作手法。因此,学习本课诗歌如何理解人物形象是关键,在教学中,应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去体验,通过咀嚼语言,体会到文章实质。可通过史书记载的关于宫市的资料帮助理解诗歌所述内容,理解诗歌主题,同时在吟诵中体会诗人的感情,在与原型的比较分析中体会本诗的写作特色,提升对古诗的理解力以及分析能力,意识到古今社会的巨大差距,学会热爱珍惜当下美好的生活。 二、教学目标 1.反复诵读,把握诗歌内
2、容,领会诗歌所表现的生活状况。 2.通过朗读领会人物形象,体味诗歌意境。 3.了解诗中反映的当时统治阶级掠夺人民的罪恶行径,体会诗人对民生疾苦的同情和呐喊。 三、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分析人物形象,理解“宫市”特点。 【教学难点】 品味语言内涵,理解诗人同情百姓疾苦的思想情感。 四、教学过程 第一板块【情景激趣 新课导入】 PPT展示炭是如何形成的过程,激发学生兴趣,导入新课 第二板块【检查预习 了解情况】 一、读准下列生字的读音。 鬓( ) 辗( ) 辙( ) 两骑( ) 敕( ) 叱( ) 将( ) 系( ) 明确:bn nin zh j ch ch jin j 二、说说下列词语的意思。
3、 薪: 苍苍: 翩翩: 敕: 明确:薪:木柴。 苍苍:灰白。 翩翩:轻快的样子。 敕:指皇帝的命令。 第三板块【文学常识 素养积累】 1.走近作者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自号香山居士,是杜甫之后,唐朝的又一杰出的现实主义诗人,是唐代诗人中作品最多的一个。他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倡导了“新乐府运动”,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和元稹并称“元白”,和刘禹锡并称“刘白”。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作品有长恨歌琵琶行观刈麦等。卖炭翁是一首叙事讽喻诗。 2.知识链接 (1)新乐府:在古代文学史上,即“新题乐府”,相对于古乐府而言,指的是一种用新题写时事的乐府诗,不再以入乐与否作标
4、准。 新乐府诗始创于杜甫,为元结、顾况等继承,又得到白居易、元稹大力提倡。中唐时期由白居易、元稹倡导的,以创作新题乐府诗为中心的诗歌革新运动。 (2)叙事诗:诗歌体裁的一种,它用诗的形式刻画人物,通过写人叙事来抒发情感,情节一般较为简单、完整而集中,人物性格突出而典型,有浓厚的诗意,又有简练的叙事和层次清晰的生活场面。古典诗歌中著名的叙事诗有木兰诗孔雀东南飞(并序)长恨歌琵琶行(并序)等。 (3)讽喻诗:古代汉族文学题材之一,是作者对世态、人生等进行真知灼见的探索,或从正面作出评判,或从侧面发出讽刺而撰写的诗篇。首句标七目,卒章显志;放映国事民生,政治上有美刺作用;体现出对社会、对政治、对人民
5、的强烈正义感和责任感。 (4)宫市:“宫市”的“宫”指皇宫,“市”是买的意思。皇宫所需的物品,本来由宫吏采买,中唐时期,宦官专权,横行无忌,连这种采购权也抓了过去,常有数十百人分布在长安东西两市及热闹街坊,以低价强购货物,甚至不给分文,还勒索“进奉”的“门户钱”及“脚价钱”,名为“宫市”,实际是一种公开的掠夺,是一种极其残酷的剥削方式。 第四环节【初读诗歌 整体感知】 1.全体学生有感情的诵读诗歌,可以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个人、小组、男女生组合都可以,在诵读的过程中,结合自己的预习体验,尝试用自己的话描述诗中描绘的景象。 提示:可以是整首诗,也可以是你最欣赏的一句诗的画面。 2.朗读指导:这首
6、叙事诗情节完整,感情基调悲凉。朗读时要把文字视觉化,脑海中能浮现出“两鬓苍苍十指黑”的老人烧炭、运炭的艰辛画面,语速宜缓慢沉重;朗读“黄衣使者白衫儿”抢炭时,语速应加快,读出愤怒之情;读被抢后“惜不得”时,语速放缓,声音放轻,读出卖炭翁无可奈何的悲凉。 卖炭翁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 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 黄衣/使者/白衫儿。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
7、惜不得。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3.解词释意。 卖炭翁 唐白居易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 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 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 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重点字词】 薪:木柴。 烟火色:烟熏色的脸,此处突出卖炭翁的辛劳。 南山:终南山,属秦岭山脉,在长安城南。 苍苍:灰白。 何所营:做什么用。营,谋求、需求。 可怜:使人怜悯。 愿:希
8、望。 晓:天亮。 辗:同“碾”,压。 辙:车轮滚过地面碾出的痕迹。 困:困倦,疲乏。 市:城市中规定的集中进行交易的场所。唐代长安有东西两市,各有东西南北四门。 翩翩:轻快的样子。 骑:骑马的人。 黄衣使者:指太监。 白衫儿:指太监手下的爪牙。 把:拿。 文书:公文。 称:说。 敕:指皇帝的命令。 回:调转。 叱:吆喝。 千余斤:不是实指,形容很多。 牵向北:长安城宫廷在北面,集市在南面。 驱:赶着走。 将:助词,用于动词之后。 惜不得:吝惜不得。得,能够。惜,舍得。 半匹红纱一丈绫:唐代商品交易,钱帛并用,但“半匹红纱一丈绫”远远低于一车炭的价值。 系:挂。 直:同“值”,价值。 【翻译】
9、有位卖炭的老翁,整年在南山里砍柴烧炭。他满脸灰尘,显出被烟熏火燎的颜色,两鬓头发灰白,十个手指也被炭烧得很黑。卖炭得到的钱用来干什么?买身上穿的衣裳和嘴里吃的食物。可怜他身上只穿着单薄的衣服,心里却担心炭卖不出去,还希望天更寒冷。夜里城外下了一尺厚的大雪,清晨,老翁驾着炭车碾轧冰冻的车轮印往集市上赶去。牛累了,人饿了,但太阳已经升得很高了,他们就在集市南门外泥泞中歇息。 那得意忘形的骑着两匹马的人是谁啊?是皇宫内的太监和太监的手下。太监手里拿着文书,嘴里却说是皇帝的命令,吆喝着牛朝皇宫拉去。一车的炭,一千多斤,太监差役们硬是要赶着走,老翁是百般不舍,但又无可奈何。那些人把半匹红纱和一丈绫,朝牛
10、头上一挂,就充当炭的价钱了。 整体感知 1.这首诗歌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请从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要素进行概括) 明确:时间:唐代中期以后。 地点:市南门外。 人物:卖炭翁、黄衣使者、白衫儿。 事件:记叙了卖炭翁烧炭运炭以至被掠夺的经过。 2.围绕“炭”可以把诗歌划分为几个层次? 明确:烧炭运炭被夺炭 3.简要概括诗歌中两组人物形象,说说诗人对他们分别有着怎样的情感。 明确:卖炭翁“苦”(怜) 宫使“霸”(恨) 第五板块【品读人物 深层探究】 小组合作探究,出示探究试题。 1.开头一句交代卖炭翁伐薪烧炭的地点在哪里?为什么要这样交代? 明确:地点是在长安附近的终南山上。也为下文埋下伏笔,说
11、明路远,下雪天的山路必然难行。 2.卖炭翁的生活状态是怎样的?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 明确:生活状态:苦。 具体体现在烧炭苦、运炭苦和炭被抢 烧炭苦: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肖像描写) 诗人用简练的笔触勾勒出人物外貌,抓住三个部位(脸、鬓、手)、三种颜色(焦黄色、灰白、乌黑),形象地描绘出卖炭翁的生存状态:一是劳动的艰辛,二是年岁已老。后一句中,“苍苍”与“黑”形成鲜明对照。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运用了设问手法,在一问一答写出其贫困悲惨的境遇及生活的不幸,也为下文描写卖炭翁更加的不幸作了铺垫。 运炭苦: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肖像描写、心理描写) “衣正单”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