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10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唐诗三首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一等奖创新教案.docx

  • 上传人(卖家):一起向未来
  • 文档编号:5858980
  • 上传时间:2023-05-12
  • 格式:DOCX
  • 页数:10
  • 大小:20.39K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唐诗三首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一等奖创新教案.docx》由用户(一起向未来)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唐诗三首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一等奖创新教案 唐诗 茅屋 秋风 一等奖 创新 教案
    资源描述:

    1、24 唐诗三首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一等奖创新教案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一、学情分析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这首诗从内容到艺术都有很高的成就,从中我们不仅可以看到杜甫作为现实主义诗人的伟大,更能从他关心人民的博大胸襟中接受诗人人道主义精神的陶染,深入理解体味本诗有利于学生进行美育方面的熏陶。 八年级的学生对古代诗词格式、语感和朗读方法有一定的知识与诵读经历,学习语文的兴趣比较浓厚,能够较为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但受经历与知识积累水平所限,对这首诗感慨个人经历、抒发社稷理想的情感要达到深层理解必然有一定难度。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以学生已有的认知层面出发,“朗读训练”为

    2、切入点,通过加强诵读训练,使学生充分领会诗歌的内涵及精髓,注重拓展延伸,促进学生从基础性学习到研究性学习的质的飞跃。 二、教学目标 1.反复诵读,体会古体诗在句式、用韵等方面的特点。 2.品析诗歌语言,体会杜甫诗歌沉郁顿挫的语言风格,培养学生对古诗文语言初步的鉴赏能力。 3.感受杜甫忧国忧民的思想以及“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的博大胸怀。 三、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了解诗人忧国忧民的崇高思想。 【教学难点】 把握诗歌节奏,揣摩诗歌的语言。 四、教学过程 第一板块【情景激趣 新课导入】 春 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

    3、簪。 第二板块【检查预习 了解情况】 一、读准下列生字的读音。 怒号( ) 挂罥( ) 塘坳( ) 俄顷( ) 布衾( ) 恶卧( ) 丧乱( ) 广厦( ) 大庇( ) 突兀( ) 三重茅( ) 明确:ho jun o qn qn sn sh b w chn 二、说说下列词语的意思。 挂罥: 俄顷: 漠漠: 丧乱: 寒士: 明确: 挂着,挂住。罥,挂结。 一会儿。 阴沉迷蒙的样子。战乱,指安史之乱。贫寒的士人。 第三板块【文学常识 素养积累】 1.走近作者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祖籍襄阳(今湖北襄阳)。他是盛唐时期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一生忧国忧民,创作颇丰,诗艺精湛,

    4、被尊称为“诗圣”。 其诗抒写个人情怀,往往紧密结合时事,思想深厚,境界广阔,有强烈的现实意义,深刻反映了这个时代的现状,后世将他的诗称为“诗史”。代表作有“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等。 2.写作背景 这首诗选自杜诗详注卷十。安史之乱造成时局动荡,百姓颠沛流离,公元759年底,为了躲避“安史之乱”,杜甫来到成都。第二年,杜甫在成都涣花溪畔营建了一座草堂,后世称“杜甫草堂”。在成都的草堂,杜甫暂时过上了安定的日子,可好景不长,草堂营建不到一年,成都平原风雨成灾,草堂被吹破了,茅草被卷走,草堂漏雨如注,杜甫一家只好在风雨中度过一个痛苦的不眠之夜。仕途多蹇、衰老贫困

    5、的诗人感慨万千,写下了这首脍炙人口的诗篇。 3.诗歌体裁 古体诗,也叫古诗或古风,唐代以来指区别于近体诗(律诗、绝句)的一种诗体,有四言、五言、六言、七言等形式,句数没有限制,每句的字数也可以不齐,平仄和用韵都比较自由。 歌行,古代诗歌的一种。汉魏以下的乐府诗,题名为“歌”或“行”的颇多,二者虽名称不同,其实并无严格区别,后遂有“歌行”一体。其音节、格律一般比较自由,富于变化。 这首诗因“茅屋为秋风所破”而“歌”,是一首叙事抒情诗。 第四板块【初读古诗 整体感知】 1.全体学生有感情的诵读诗歌,可以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个人、小组、男女生组合都可以,在诵读的过程中,结合自己的预习体验,尝试用自己

    6、的话描述诗中描绘的景象。 提示:可以是整首诗,也可以是你最欣赏的一句诗的画面。 2.听配乐朗诵,学会划分节奏,体味诗歌情感。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

    7、/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3.解词释意。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重点字词】 怒号:大声吼叫。 三重茅:多层茅草。三,表示多数。 挂罥:挂着,挂住。罥,挂结。 长:高。 沉塘坳:沉到池塘水

    8、中。坳,水势低的地方。 忍:狠心 能:如此、这样。 呼不得:喝止不住。 俄顷:一会儿。 漠漠:阴沉迷蒙的样子。 衾:被子。 恶卧:睡相不好。 雨脚如麻:形容雨点不间断,像下垂的麻线一样密集。 丧乱:战乱,指安史之乱。 何由彻:如何挨到天亮。何由,怎能、如何。彻,到,这里是“彻晓”(到天亮)的意思。 安得:怎么能得到 广厦:宽敞的大屋。 庇:遮盖,掩护。 寒士:贫寒的士人。 呜呼:书面感叹词,表叹息。 突兀:高耸的样子。 见:通“现”,出现 【翻译】 八月,秋已深了,狂风怒吼,把我草屋上的几层茅草都卷走了。茅草飘飞,飞过江去,散落在江边上,其中飞得高的茅草,挂在高高的枝头,飞得低的茅草,飘飘悠悠

    9、,落在深塘的水边。 南村边上的一群顽童,欺负我年老体弱,竟忍心这样当面做“贼”,公开地抱着散落在地的茅草,溜进竹林里去。我喊得唇焦口干也没有效果,只好回来靠着手杖独自叹息。 一会儿,风停了,乌云像墨一样黑,秋天的天空乌云密布,天也渐近黄昏,黑了下来。盖了多年的被子,又硬又冷,像铁一样,娇惯的儿子因为睡相不好,把被里都蹬破了。因为屋漏,床上没有一块干燥的地方,而雨水还像麻线一样不断流。自从安史之乱之后,自己睡眠就不好,漫漫长夜浑身沾湿,如何才能捱到天亮呢? 哪里能得到千万间高大的房屋,普遍地遮蔽天下贫寒的读书人,让他们都喜笑颜开,而高大的房屋在狂风暴雨中也不会倾倒,安稳得像山一样。啊!什么时候,

    10、我的眼前能一下子出现这样高大的房屋,我自己即使茅屋被狂风吹破,被冻死了也心满意足! 整体感知 请以小标题的形式简要概括每一小节的内容,并说说诗人的情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第一节:秋风破屋 第二节:群童盗茅 第三节:破屋漏雨 第四节:企盼广厦 情感变化:心苦痛惜无奈痛心忧思痛苦忧国忧民 第五板块【再读古诗 深层思考】 诗句赏析 1.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开篇点题。“怒号”,运用了拟人手法,写出了秋风的凶猛,又生动地写出了随风卷起的情态。“三重”极写茅屋受灾之重。 2.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这三句交代了茅草的下落,既渲染了风力之大,又烘托了诗人的焦急心情。“飞”

    11、“渡”“洒”“挂罥”“飘转”,一个接一个的动态描写不仅组成了一幅幅鲜明的图画,而且紧紧地牵动诗人的视线,拨动诗人的心弦。客观描写中透露着诗人的焦灼心情。 3.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 这是前一段的发展和补充,总写南村群童对“我”的“欺”。“老无力”点明了“我”的年老力弱;“欺”“忍”二字写出了诗人的无奈;“为盗贼”,这是诗人的激愤之词,但并不是真的给“群童”加上“盗贼”的罪名,而是为了设置悬念,引出下文“群童”抱茅而跑之事。 4.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仗自叹息 茅屋的茅草被吹得到处都是,这已经让诗人心焦如焚,结果能寻回的茅草竟被顽童抱走,这更使诗人感到雪上加霜。“倚仗

    12、”写出诗人衰老的情态,与前面的“老无力”相照应。“自叹息”写出诗人面对如此遭遇,却无可奈何的困窘之状。 5.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天气变换,大雨降临,此刻的天色与诗人的心情相呼应。“云墨色”“墨墨”“昏黑”极力渲染出大雨将至、阴沉迷蒙的氛围,进一步烘托出诗人暗淡愁惨的心境。 6.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 从天气骤变写到破屋内的情形。细致描摹冷似铁、残破的“布衾”,突出表现了诗人生活窘困,同时也为下文写屋破漏雨蓄势。 7.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 该句描写了雨夜屋漏的情形。“无干处”写室内漏雨之严重,突出了雨夜室内环境的艰苦。“雨脚如麻”,运用比喻的手法,形象地写出了雨点密

    13、集,不间断。屋正漏,而雨却无断绝,更加表现了诗人处境艰难。 8.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该句描写了长夜漫漫无法入睡的情景。诗人由眼前的艰难处境纵向延伸到安史之乱以来的痛苦经历。“长夜”一语双关,诗人既因屋漏而觉得夜长,又因自己和国家都在风雨飘摇的黑暗中挣扎而更觉得夜长。“何由彻”和前面的“未断绝”相照应,表现了诗人既盼雨停,又盼天亮的迫切心情。 9.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诗人由自己的苦难想到天下穷苦者的困苦,表达了使贫寒者“俱欢颜”的愿望。“广厦”“千万间”“大庇”“俱欢颜”“安如山”等写出了诗人愿望之美好,突出表现了诗人从屋漏床湿的痛苦生活体验中迸发

    14、出来的激情和火热的希望。诗人关心人民疾苦的博大胸怀和期盼国泰民安的美好愿望可见一斑。 10.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只要天下穷苦者能够得到温暖,诗人茅屋独破也心满意足。该句直抒胸臆,充分体现了诗人饱览民生疾苦,体察人间冷暖的济世情怀和舍己为人、至死不悔的高尚情操。 小组合作探究,出示探究试题。 1.第一小节中作者描绘了怎样的情景?哪些词语渲染了风的威力?请作具体分析。 明确:描绘了秋风肆虐,诗人茅屋的屋顶茅草被风卷走的惨状。 卷、飞、渡、洒、挂、罥、飘转、沉等一系列的动词写出风吹茅草的情状。 “怒”字把秋风拟人化,“风怒号”形象地写出了秋风之大,使人如闻其声。“卷、飞、

    15、洒、挂罥、飘转”把风势的猛烈描绘得淋漓尽致,将一幅秋风卷茅的画面生动地呈现出来,从而使诗人的无奈之情自然流露。 2.请具体说说“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这两句的作用。 明确:这两句为下文写屋破漏雨蓄势,营造一种雪上加霜的凄苦氛围;同时又从一个具体的角度写出了生活的艰辛。 3.诗人为何长夜难眠?“长夜沾湿何由彻”一句体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怀? 明确:从眼前的处境想到安史之乱以来的种种痛苦经历,从风雨飘摇中的茅屋联想到战乱频繁、残破不堪的国家,然后又回到现实,忧国忧民,加上“长夜沾湿”,怎能入睡呢? “何由彻”与前面的“未断绝”照应,表现了诗人盼雨停,又盼天亮的迫切心情。同时,“长夜沾湿何由彻

    16、”还有更深层的含义,诗人从眼前景想到过去事,再想到未来,自己、国家都在风雨飘摇中挣扎。 4.“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三句句式有何特点?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怀? 明确:三个句式,前后用七字句,中间用九字句,句句蝉联而下,“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 “欢颜”“安如山”等,读来铿锵有力,果断坚决,准确地表现了诗人从“床头屋漏无干处”“长夜沾湿何由彻”的痛苦体验中迸发出来的无奈的呐喊和深切的期盼。这里,诗人跳出个人的圈子,表现了对天下寒士的无限关怀。 5.诗人“归来倚杖自叹息”,他叹息什么? 明确:一叹自己之苦,茅屋被吹破,接下来的日子怎么过呢;二叹周围的人苦还有很

    17、多像自己一样穷苦的人;三叹战乱给人民造成的痛苦。 6.说说你怎么看待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这种情怀? 杜甫在诗中通过描写他本身的痛苦来表现“天下寒士”的痛苦,表现社会的苦难、时代的苦难。在狂风暴雨无情袭击的秋夜,诗人脑海里翻腾的不仅是“吾庐独破”,而且是“天下寒士”的茅屋俱破,想的是“大庇天下寒士”,表现了杜甫的炽热的忧国忧民的情感和迫切要求变革黑暗现实的崇高理想。 第六板块【思维晋级 拓展延伸】 1.积累:你还知道哪些忧国忧民的诗句? 示例: 常思奋不顾身,而殉国家之急。 司马迁 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 杜甫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曹植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

    18、艰。 屈原 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韩愈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陆游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 2.想一想 假如你能穿越时空隧道,回到唐朝,站在诗人杜甫的面前,你想对这位可敬的老人说些什么? 第七板块【试题演练 自我检测】 一、根据要求进行默写。 1.写秋天隐晦,预示秋雨将至的诗句是: 2.作者追忆自己生活坎坷经历,表明时局动荡的诗句是: 3.诗人运用“邻人相暴,对门相盗“这个成语,慨叹世风之薄,表现诗人因“老无力“而受欺侮的愤懑的诗句: 4.表现诗人推己及人,忧国忧民的博大济世情怀的诗句是: 明确:1.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2.自经丧乱少睡眠,长

    19、夜沾湿何由彻! 3.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 4.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二、“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该句在诗中具有两种作用:一是实写自然环境,交代了事件发展的具体 并渲染了特定的 ;二是烘托出诗人 的心境,为下文写诗人 的伟大胸襟蓄势。 明确:时间;氛围;暗淡愁惨;忧国忧民 三、对“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南村群童连不值钱的茅草都抢,可见当时人们的生活贫困到了何种程度。 B.这是诗人幽默风趣的写法,既活灵活现地描绘出南村群童的顽皮,又巧妙含蓄地刻画了自己因年迈而无力改变现状的那种无可奈何的微妙心理。 C.称之为“盗贼”,

    20、表达了诗人对南村群童不良行为的愤懑之情。 D.南村群童竟然不知道“我”是著名的“诗圣”,表达了“我”对他们年少无知的不满。 明确:B 第八板块【师生归纳 课堂回顾】 主旨归纳 这首诗描绘了秋风破屋,长夜沾湿的情景,反映了战乱中诗人的痛苦生活,表现了他对人民的同情,同时也表现了诗人推己及人、舍己为人的高尚品德和忧国忧民的祟情怀。 文本特色 1.蓄势与陡转的艺术构思 诗人先以铺陈的笔法逐层推进,由写狂风破屋到写群童抱茅再到写长夜沾湿,极言个人的不幸;然后陡然转笔,以抒情议论的方式表达内心的愿望,表露出 诗人推己及人、苦身利人的高尚品格和忧国忧民的情感,感人至深。 2.叙事抒情相结合 诗歌的前三段以叙事为主,层层深入地描写了秋风破屋的苦况,字里行间透露出诗人生活上和精神上的痛苦之情。第四段在前三段叙事的基础上,直接抒情,表达了自己的理想,表现了对天下寒士的无限关怀,画龙点睛,水到渠成。 3.语言平易灵活 本诗语言通俗平易,灵活多变,兼用长短句,以七言为主,但打破了“七言”的束缚,形式自由,挥洒自如。句式和节奏都随着诗人感情的波澜而变化起伏,充分表达了诗歌的主旨,极富感染力。 第九板块【板书设计 思维导图】 第十板块【布置作业 夯实基础】 1.背诵本课诗歌。 2.积累杜甫的其他诗作,感受其诗歌的魅力。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唐诗三首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一等奖创新教案.docx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5858980.html
    一起向未来
         内容提供者      个人认证 实名认证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