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 习作 我们眼中的缤纷世界 精品一等奖创新教案(2课时打包).docx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 习作 我们眼中的缤纷世界 精品一等奖创新教案(2课时打包).docx》由用户(一起向未来)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 习作 我们眼中的缤纷世界 精品一等奖创新教案2课时打包 统编 语文 三年级 上册 我们 眼中 缤纷 世界 精品 一等奖 创新 教案 课时 打包 下载 _三年级上册_部编版(统编版)_语文_小学
- 资源描述:
-
1、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 习作 我们眼中的缤纷世界 精品一等奖创新教案(2课时打包)我们眼中的缤纷世界教学方案 习作指导 【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习作例文,进一步感受观察的乐趣,培养认真观察生活的良好习惯。 2.学会并掌握从多方面描写事物特点的方法,为自主习作提供写作指导。 【教学重点】 学会并掌握从多方面描写事物特点的方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习作导入 1.谈话导入:同学们,本单元我们学习了搭船的鸟和金色的草地两篇课文,主角是“小鸟”和“草地”,这些日常看到的事物都是缤纷世界的主角。(出示图片) 2.我们体会到了留心周围事物、细致观察的好处。本单元习作,就让我们仔细
2、观察周围的事物,把观察所得写下来。(板书习作:我们眼中的缤纷世界)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谈话导入,使学生兴趣浓厚地投入习作的学习中。 二、习作要求 1.引导:同学们,先来看看这个单元的习作要求吧。请你快速默读,看看有哪些要求? (出示文字)这段时间我们观察了不少身边的事物,有了很多新发现。这次习作,就让我们把最近观察时印象最深的一种事物或一处场景写下来。 2.学生自由交流。 预设1:这次习作要写一种事物或者一处场景。 预设2:要选择最近观察时印象最深的事物或场景写。 预设3:还要写出自己在观察中的新发现。 小结:本单元的习作,就是要我们写自己观察时印象最深的一种事物或一处场景,写出自己在观察中
3、的发现。要抒发真情实感,表达对生活、对自然的热爱之情。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解读教材,初步明确写作对象及习作要求,为下面习作指导作铺垫。 三、习作指导 合作探究 过渡:本单元的篇章页上要求我们“体会作者是怎样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仔细观察,把观察所得写下来。”那么该如何通过细致观察写一种事物或一处场景呢? 1.探究任务 好的文章总是来源于真实的生活,更来源于对生活中事物的认真观察和细心品悟。接下来让我们走进习作例文我家的小狗和我爱故乡的杨梅,看看作者是如何通过细致观察来描写的。 2.探究活动 我家的小狗中哪些地方体会到了“王子”的淘气可爱? (1)第一自然段。 我得好好写写我们家的小狗,它叫“
4、王子”,是我们村里长得最花、毛色最漂亮的一只狗。它跑得特别快,我总也追不上它。不过“王子”很乖,它总是在前面等着我。 教师引导:你感受到了什么?从哪里感受到的? 预设1:我从“最花、毛色最漂亮”感受到“王子”的外形很好看。 预设2:我从“王子很乖”感受到“王子”性格很好。 小结:是呀,小作者仔细观察了“王子”的外形,让我们感受到这是一只外形、性格都很讨人喜欢的小狗。 (2)小狗认字。 我教过“王子”认字,可是它连一个字母也没学会,不过它倒是挺爱上课的。我教它念“狗”的时候,它叫得最欢。它准是在想,这是在说它自己呀! 教师引导:读了这几句话,你有什么感受呢? 预设1:我觉得作者观察得真仔细!小狗
5、学其他字没有兴趣,只有学习“狗”字才最认真、最有兴致。 预设2:作者还认真揣摩“王子”的想法,使“王子”生动的形象跃然纸上。 (3)跟火车赛跑。 每当有火车开过来,“王子”都以为能跑赢它。等到跑不动了,它便冲着远去的火车汪汪叫上几声,不知是允许火车开走呢,还是骂了火车一顿。 教师引导:你感受到了什么?从哪里感受到的? 预设:我从“冲着远去的火车汪汪叫上几声”感觉“王子”像个孩子一样淘气,输了比赛还会发脾气,可爱极了。 点拨:小作者从“王子”的叫声、动作的变化,来表现出它的淘气、可爱。 总结:这篇文章之所以能把小狗写得如此淘气可爱令人喜欢,是因为小作者对小狗进行了细致的观察。他不仅观察了小狗的外
6、形,还观察了小狗行为的变化。(板书:注意事物的变化)。 我爱故乡的杨梅中,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把杨梅的特点写清楚的? (1)外形。 杨梅圆圆的,和桂圆一样大小,遍身生着小刺。 教师引导:你读到了什么? 预设:作者观察得真仔细,连杨梅表皮长有小刺这样的外形特点都注意到了。 点拨:是呀,不管描写什么水果,都要抓住特点来写。如果描写西瓜的外形还能写表皮的刺吗? 预设:不能,要写西瓜外表很光滑,并且又大又圆,像一个皮球。 小结:是呀,我们在描写水果外形的时候,不仅要抓住特点,还可以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令描写的事物特点更鲜明。 (2)颜色。 杨梅先是淡红的,随后变成深红,最后几乎变成黑的了。它不是真的变黑,
7、而是因为太红了,看上去像黑的。你轻轻咬开它,就可以看见那新鲜红嫩的果肉,嘴唇上舌头上同时染满了鲜红的汁水。 教师引导:你读到了什么? 预设:杨梅有许多不同的颜色,有“淡红、深红、黑、红嫩、鲜红”,看起来特别诱人。 小结:从这些词中,我们体会到了杨梅不同阶段的颜色变化。 (3)味道。 没有熟透的杨梅又酸又甜,熟透了就甜津津的,叫人越吃越爱吃。我小时候,有一次杨梅吃得太多,感觉牙齿又酸又软,连豆腐也咬不动了。我这才知道,杨梅虽然熟透了,酸味还是有的,因为它太甜,吃起来就不觉得酸了。吃多了杨梅再吃别的东西,才感觉到牙齿已经被它酸倒了。 教师引导:你读到了什么? 预设:作者举了小时候吃杨梅的例子,让我
8、们更能体会杨梅的口感,都想亲自尝一尝。 小结:我们在描写事物特点的时候,也可以像作者一样举一个事例。 总结:这篇文章作者从外形、颜色、味道(板书:外形、颜色、味道)三个方面写出了杨梅的特点,表达了对杨梅的喜爱之情。为了突出杨梅的特点,还运用了比喻等修辞手法(板书:比喻),列举了事例来表达对杨梅的喜爱。(板书:举例) 3.方法小结 刚才我们通过学习两篇习作例文,了解了如何通过细致观察写一种事物:注意事物的变化,从外形、颜色、味道三个方面观察描写,运用比喻、举例等方法,都可以在我们的习作中借鉴、运用。 4.交流分享 (1)在“初试身手”环节,我们选择了生活中的一种事物或一处场景进行观察,并把观察到
9、的发现和想法写了下来。现在请你仔细观察书上的三幅插图,如果让你来写图中的内容,你会怎样写呢? (2)学生列提纲。 小结:无论是写一种事物还是一处场景,都要仔细观察,认真梳理习作的内容。 设计意图:本环节以习作例文为指导,让学生习得方法,并明确习作要求,仔细观察事物的特点,运用多种感官描写事物并关注事物的变化。让学生在学习习作例文的过程中逐步习得描写方法。真正将本单元的语文要素在课堂中落地。 四、习作演练 1.课件出示习作要求,教师布置写作任务。 (1)观察细致,不仅用眼睛看,用耳朵听,还可以用手摸,用鼻子闻,有时还可以尝一尝。 (2)观察时要注意事物的变化。 (3)题目自拟,注意不写错别字,正
10、确使用标点。 2.学生习作,教师巡视指导。 3.教师关注到写得比较精彩的习作,为下节课的讲评、修改做准备。 4.结束语:请课上习作没有写完的同学课后继续写,写完的同学可以读一读自己的习作,并尝试修改。 【板书设计】 习作:我们眼中的缤纷世界 注意事物的变化 外形、颜色、味道 比喻、举例 2习作:我们眼中的缤纷世界教学方案 评改指导 【教学目标】 1.能够用流畅、具体的语言记录自己的观察结果,同时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 2.交流习作,展示评价。 【教学重点】 能依据习作评价标准,对习作进行评价、修改。 【教学准备】 学生已完成的自己的习作。 【教学过程】 一、习作导入 1.谈话导入:同学们,这节课
11、我们来继续学习习作:我们眼中的缤纷世界,你还记得上节课我们提到如何描写缤纷世界中的一种事物或一处场景吗? 学生交流方法,教师相机板书:注意事物的变化、外形、颜色、味道、比喻、举例。 这节课,让我们一起修改、完善这次的习作吧!(板书习作:我们眼中的缤纷世界 评改指导) 2.引导学生参看教材中的几个习作引导问题,梳理出本次习作的评价标准。(板书:明确评价标准) 预设: 我们眼中的缤纷世界习作评价表 评价内容 自我评价 同桌评价 1.语句通顺,层次清晰。 2.标点正确,没有错别字。 3.观察细致,描写时注意事物的变化。 4.从多个方面描写事物。 5.语言生动,运用比喻等修辞手法,适当举例说明。 点拨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