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馆(节选)》一等奖创新教案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1.docx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茶馆(节选)》一等奖创新教案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1.docx》由用户(一起向未来)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茶馆节选 茶馆节选一等奖创新教案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_1 茶馆 节选 一等奖 创新 教案 统编 高中语文 选择性 必修 下册 _1 下载 _选择性必修下册_部编版_语文_高中
- 资源描述:
-
1、8.茶馆(节选)一等奖创新教案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第二单元 8.1 茶馆(节选) 教案 教学目标 1、感知剧情和人物形象,认识清末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 2、把握走马灯式的结构特点,学习别开生面的创新精神。 3、了解剧本独特的、被人称为“卷轴画式”的结构及人物形象。 核心素养 语言建构与运用:赏析人物的语言,读懂言外之意。 思维发展与提升:了解作者老舍,了解话剧的相关知识。 审美鉴赏与创造:了解剧情,分析众多人物形象特点并探究人物命运的根源。 文化传承与理解:感受和理解本话剧体现的历史感。 教学重难点 重点:品味剧本独特的语言风格,分析人物形象。 难点:分析矛盾冲突,揭示茶馆的主题思想
2、。 课前准备 指导学生完成预习 制作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老舍茶馆是中外游客到访北京的一个重要景点,自1988年开业至今接待了近47位外国首、众多社会名流和200多万中外游客,成为展示民族文化精品的特色“窗口”和连接国内外友谊的“桥梁”。而这个茶馆闻名遐迩的原因,也就是因为人民艺术家老舍先生和他的不朽之作茶馆。 二、写作背景 1956年,毛泽东主席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双百方针,鼓励文艺繁荣发展。同年8月,作者老舍完成了一部配合第一届人大和宪法通过,歌颂人民普选的作品一家代表,故事从“戊戌变法”开始,一直写到解放后的普选,其中第一幕的场景,就是清末民初的一家大茶馆,之后作者老舍
3、又创作了秦氏三兄弟,这个剧本写的是历代的宪法改革,以秦家为背景。老舍将这部作品与北京人艺的曹禺、焦菊隐、夏淳等艺术家进行了讨论。他们一致认为,第一幕茶馆里的戏非常生动精彩,后几幕则较弱,建议以第一幕为基础发展成一个戏,之后老舍创作了话剧茶馆。 作者介绍 老舍(18991966)现代作家、杰出的语言大师,满族,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是是我国“五 四”以来新文学的开拓者之一,现代杰出的语言艺术家,享有世界声誉的爱国主义作家,人民艺术家。他以小说、剧作和曲艺著称于世,在散文、诗歌、杂文方面也取得了卓越成就;一生写下10多部长篇小说,70多部(篇)中短篇小说,30多部剧作,一部4000行的长诗和
4、近300首短诗,近20部译著等,共800多万字。他的作品丰富了世界进步文学的宝库。 代表作品:长篇讽刺小说老张的哲学赵子曰二马。 短篇小说集赶集樱海集蛤藻集 长篇小说四世同堂猫城记离婚牛天赐传骆驼样子 剧本国家至上(与宋之的合作)面子问题桃李春风(与赵清阁合作)张自忠大地龙蛇谁先到重庆及归去来兮等。 话剧方珍珠龙须沟茶馆春华秋实西望长安女店员红大院全家福神拳等。 1951年北京市人民政府授予他“人民艺术家”称号。 四、题目解读 “茶馆”,卖茶水的铺子,设有座位,供顾客喝茶。在文中,“茶馆”指王利发在北京开的“裕泰茶馆”,它是剧中人物活动的主要场所。 五、层次结构 全剧共三幕: 第一幕:清末18
5、98年戊戌变法失败后。裕泰茶馆生意兴隆,三教九流,各色人物云集于此。 第二幕(节选部分):民国军阀混战时期,茶馆生意艰难,尽管王利发苦心改良,但也只能惨淡经营。 第三幕:抗战胜利后,国民党统治时期的社会生活。剧中所有正直的人都陷于一种不可自拔的困境中。 六、全文分析 1剧本为什么以“茶馆”为题,而且三幕的场景都是一个裕泰茶馆。 明确: 茶馆全剧没有一个中心情节,只是写了众多人物各自的故事,这些故事必须有一个交融点,作者把这个交融点选择在了一个百年大茶馆裕泰茶馆。正如老舍先生所说的:“茶馆是三教九流会面之处,可以容纳各色人物。一个大茶馆就是一个小社会。这出戏虽只有三幕,可是写了五十来年的变迁。在
6、这些变迁里,没法子躲开政治问题。可是,我不熟悉政治舞台上的高官大人,没法子正面描写他们的促进与促退。我也不十分懂政治。我只认识一些小人物。这些人物是经常下茶馆的。那么,我要是把他们集合到一个茶馆里,用他们生活上的变迁反映社会的变迁,不就侧面地透露出一些政治消息么?这样,我就决定了去写茶馆。” 2怎样概括课文所反映的社会内容? 明确: 课文中众多人物上上下下,台词都不多,头绪却不少,理解起来似乎很困难。不过,只要理出头绪,也不难解决。可以将课文中上场的人物分分类:下层劳动者;恶势力;“中性”人物。再逐一分析他们与什么人发生什么矛盾冲突,进而归纳出矛盾冲突的性质,所表现的生活内容。这样做起来,我们
7、可以发现:第一类:李三的困苦,难民的哀告,康顺子求工人民生活的苦难;第二类:巡警摊派索贿,大兵强取豪夺,特务蛮横敲诈,地痞流氓肮脏交易黑暗势力横行霸道,鱼肉百姓;常四爷愤世嫉俗,参加义和团,痛恨洋人和洋奴,松二爷软弱无能,回忆大清国劳动者朴素的爱国和反抗意识,遗老遗少的哀叹。综合起来,剧本真实反映了民国初年社会生活的真实面貌,看似“无事的悲剧”,实际上揭示的是社会的悲剧、时代的悲剧。 3课文中的王利发、常四爷、秦仲义、松二爷、刘麻子分别是怎样的人?作者刻画这些人物有什么意义? 明确: 王利发:贯穿全剧的线索人物。 裕泰茶馆的掌柜,年富力强,从父亲手里继承了茶馆的生意,也继承了父亲的处世哲学,即
8、多说好话,多作揖。 精明干练、谨小慎微、委曲求全、善于应酬。对可能影响自己生意的唐铁嘴,他不欢迎,但也只“轻轻推开”;在房东秦仲义面前,他不敢得罪常四爷,但又要曲意逢迎秦仲义;对秦仲义,他极力恭维、奉承,用尽各种手段讨好。 胆小怕事,不乏善良。茶馆各处都贴着“莫谈国事”的纸条,他言语上也不时提醒茶客“莫谈国事”;他也有善良的一面比如悄悄提醒常四爷“说话请留点神。 王利发是旧中国广大市民的典型。他用尽心思维持茶馆的经营,在各种势力的夹缝中艰难生活。这一形象的意义在于揭露旧社会的吃人本质,反映了旧社会的不合理制度。 常四爷:爱国旗人的形象。 他有“铁杆庄稼”,能吃官家钱粮,他对腐败的清政府不满,对
9、帝国主义更是憎恨。 正直、倔强,敢作敢为。看不惯官府兵营的人充当富人的打手,看不惯吃洋饭的人,在二德子等打手及宋恩子等官差面前不服软。 热爱国家,对国家前途忧虑。对洋货冲击充满忧虑,感叹“大清国要完”;看到康六卖女,他感慨“乡下是怎么了?” 有同情心,乐于助人。他送给一对乡妇母女两碗面。 这一形象反映了社会的黑暗和人民的反抗情绪。 秦仲义:家道殷实,主张维新的民族资本家。 居高临下,自命不凡。对王利发,摆出主子的态度,言辞凿凿地要收回茶馆;对常四爷买面给穷人的事不屑一顾;讲“实业救国”时自命不凡似乎只有自己懂怎样救国。 缺乏同情心,但敢跟保守势力针锋相对,主张实业救国。面对乡妇母女,他对王利发
10、说:“轰出去!”要把土地和买卖都卖了办工厂,认为“那才救得了穷人,那才能抵制外货,那才能救国!”面对保守势力代表庞太监,他也敢针锋相对,不甘示弱这一形象展示了当时新兴资产阶级张扬的个性 松二爷:胆小而懒散的旗人。 心眼好,胆小怕事。二德子找碴儿,他好言相劝,但无效宋恩子、吴祥子抓捕常四爷,他维护朋友但又不敢为朋友出头游手好闲,懒散而无能。他游手好闲,整日喝茶玩鸟他是没有谋生能力的旗人的典型代表,反映了中国封建社会的腐朽。 刘麻子:病态社会的畸形儿。 靠说媒拉纤、拐卖人口挣钱的地痞无赖。用十两银子买来康顺子,又以二百两银子卖给太监庞总管,从中牟取暴利。 面在穷人跟前卖弄本事,一面在权贵跟前奴颜婢
11、膝。 这是一个病态社会的畸形儿,他的存在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病态和畸形。 4剧本在情节之间是怎样联系过渡的? 明确: 运用了巧妙的衔接与穿插。每一个情节的发展既是单一的,又与下一个情节衔接,使整场戏浑然一体。如开场,李三向王淑芬抱怨工钱不长,可话越来越多,王淑芬同情李三,引出她与王利发的口角,李三抱怨的时候提到要关城门可菜还没买,又给常四爷送菜作了铺垫,就这样环环相扣,每一个情节既清楚又连贯。利用人物特定身份和特殊情节造成交错穿插。如刘麻子与逃兵在茶馆做人口交易,这种见不得人的事因有人出现不得不停止,王利发与崔久峰的出现,作为茶馆中迎来送往的生意是完全正常的,因此,自然打断刘麻子的戏,等崔久峰下场
12、后,宋恩子、吴祥子又上场敲诈逃兵。这种穿插使一个情节恰到好处终止,又使剧情处于不断变化发展中。 5茶馆是怎样表现三个旧时代必然被埋葬的命运的? 明确: 茶馆通过对19世纪末到20世纪中叶近50年来旧中国的风云变幻的描绘,从横的和纵的两个方面来概括反映广阔的社会生活。横的方面,作品通过茶馆这个窗口,在三幕戏中,分别截取了三个时代的横断面,广泛地展现了整个社会风貌。纵的方面,老舍通过贯串各种人物“生活上的变化”来“反映社会的变迁”,也就是通过人物的历史来表现社会的发展演变。 茶馆没有正面描写重大的政治事件,而是如作者所说“侧面地透露一些政治消息”。茶馆写的虽是旧北京的大茶馆里的人事,但它却宣告:腐
13、朽的旧时代必将被埋葬,中国非走社会主义道路不可。 七、中心思想 剧本紧紧围绕“茶馆”这一典型环境,描写了各类人物的言行举止,写他们各自的经历、各自的故事,汇成一个总的故事,就是那个时代的故事。王利发的悲剧,是旧中国广大市民生活命运的真实写照;常二爷的形象代表了不甘受奴役的中国人,反映出旧中国人民的反抗情绪;松二爷是一个没有谋生能力的旗人的典型,反映了中国封建社会的腐朽。 八、写作特点 1、人物语言的个性化 戏剧中每一句台词都是人物的语言,表达人物的思想,显示人物的性格。老舍善于根据人物的身份和性格,选取符合他们心理的个性化语言。王利发的语言谦恭、周到,与各种人物应酬反应机敏,对答如流,很能显示
14、他茶馆掌柜的身份。常四爷的语言则豪爽耿直,带有闯荡多年的侠气和饱经沧桑的沉重感。宋恩子、吴祥子的语言则狡猾奸诈、傲慢无理,具有老牌特务的特点。出场的人物不论台词多少,都写得活灵活现。 2、充满幽默风格的语言 “我已经不吃大烟了!”“我该抽白面了.你看,大英帝国的烟,日本的白面,两大强国伺候着我一个人,这点福气还小吗?”唐铁嘴夸耀自己抽白面的对话,看似可笑,却激起人们对帝国主义侵略的仇恨。 王利发问报童“有不打仗的新闻没有”,像句玩笑话,表现的却是人民对动荡时局的不满 。 松二爷看见宋恩子和吴祥子仍穿着灰色大衫,外罩青布马褂说:“我看见您二位的灰大褂呀,就想起了前清的事儿!”。既表现出松二爷的怀
15、旧情绪, 也讽刺了辛亥革命的不彻底。 作者把对黑暗社会的讽刺、批判与强烈的爱国热情和对劳动人民的同情联系起来,在微笑中蕴藏着严肃和悲哀,寓庄于谐的幽默风格,给读者留下了深长的回味和思考。 3、浓郁的北京地方色彩 这个特点在课文中表现得很明显。在茶馆中恰当地应用地道纯熟的北京方言,使作品更具地方色彩,也更真实。 九、补充资料 戏剧知识 1、特点: (1)剧本必须适合舞台演出。 演出要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把发生在不同地点和较长时间里大事情集中在有限的舞台和两三个小时内的演出中表现出来。 (2)必须有集中尖锐的矛盾冲突。 戏剧是反映现实生活中的矛盾冲突的,没有矛盾冲突就没有戏剧。这中冲突是社会矛盾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