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3课《短诗五首》一等奖创新教案.docx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3课《短诗五首》一等奖创新教案.docx》由用户(一起向未来)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短诗五首 部编版 语文 九年级 下册 短诗 一等奖 创新 教案 下载 _一轮复习_中考专区_语文_初中
- 资源描述:
-
1、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3课短诗五首一等奖创新教案3* 短诗五首 【教学目标】 1.朗读这几首诗,体会凝练而含蓄的语言美。 2.把握诗歌中的意象,揣摩诗中的情感,理解诗中蕴含的哲理。 3.感受诗歌的不同艺术风格,体会不同的诗味。 4.对比阅读这几首诗,理解新诗的共同特点。通过诗歌触摸时代的脉搏,获得审美的愉悦。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结合诗歌写作背景,理解诗歌的主旨与情感。 2.教学难点:分析诗歌的语言,感受诗歌的意境美和画面感。 【教学准备】 教学多媒体课件,这五首诗的作者资料。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诵读诗歌,把握诗歌的主要内容。 2.结合时代背景,理解诗
2、歌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教师: 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舒婷的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诗歌多声部式的结构和热烈汹涌的情感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五首短诗,不同的是这些诗歌篇幅短小,却精悍隽永,蕴含着丰富的情感与哲思,令人回味无穷。让我们一起来感受其中的韵味吧。 教师板书课题:3* 短诗五首 二、新课学习 月夜 (一)自主学习,知识备查 学生查阅文本相关资料,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1)走近作者 教师:教师以课件形式展示作者的相关资料,补充学生预习的不足。 预设: 沈尹默(18831971),诗人、书法家。原名君默,浙江吴兴(今湖州吴兴区)人。早年留学日本
3、,后任北京大学国文系教授、北平大学校长。五四运动时从事新文化运动,为新青年杂志编辑之一,发表过白话诗。主要作品有秋明室杂诗秋明长短句等。 (2)写作背景 教师讲解:教师出示课件,讲解这课的写作背景,为后面同学们理解本文内容做准备。 预设: 沈尹默的月夜发表于1918年出版的新青年杂志四卷第一号上。从当时的时代背景来看, 当时的中国正处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其生存环境正如诗中所描述的冬天里的“月夜”一样。本诗的发表极大地加速了新一代知识分子的觉醒,它不仅是新诗诞生的一个标志,也是真正新文学诞生的标志。 (二)诗歌学习,整体感知 1.朗读诗歌,注意诗歌的节奏。 月 夜 沈尹默 霜风/呼呼的/吹着,
4、 月光/明明的/照着。 我/和一株/顶高的树/并排/立着, 却/没有/靠着。 2.月夜描绘了一幅月夜图,用自己的语言将这幅月夜图描绘出来。 (学生朗读诗歌,讨论分析回答。) 学生:霜风猛烈地吹刮着,月光明亮地照着。霜风寒月的冬夜中,顶天立地的高树与独立不倚的“我” 并排站立,充满美的意蕴。 (三)细读诗歌,精读细研 1.这首诗运用了哪些意象? (学生默读合格,勾画分析回答。) 学生:霜风、月光、树。 教师追问:结合写作背景分析一下这些意象的象征意义。 (学生默读课文,讨论分析回答。) 学生1:冬夜的“霜风”“月光”突出了月夜的寒霜浓重、冷气袭人,象征着“五四”前夕处于半封建半殖民地状态下的中国
5、萧索的环境。 学生2:“树”象征着古老的观念,传统、稳健、根基深厚、固执而迂腐。 2.“我”和树之间的关系体现了“我”怎样的精神? (学生朗读诗歌,讨论分析回答。) 学生1:“树并排立着”是思想的并立。 学生2:“却没有靠着”是挣脱、是倔强、也是追求独立。 教师总结:“我和一株顶高的树并排立着,却没有靠着”象征着诗人独立不倚的坚强性格和奋斗精神。 (四)深读诗歌,合作探究 1.怎样理解月夜中诗人的情感? (学生齐读诗歌,然后分析讨论。) 学生:冬天的夜晚,寒霜浓重,明月高照。在这种萧索的环境中,诗人面对“一株顶高的树”,即更强势的人或势力,他也“并排立着”,决不“靠着”,反映了诗人对独立人格的
6、追求和自我意识的觉醒。 2.诗中的“我”是一个什么形象? (学生默读诗歌,分析归纳回答。) 预设1:“我”是一个身处“五四运动”前期觉醒的青年知识分子形象。 预设2:“我”不畏惧当时的社会环境,有强大的独立自主意识,追求人格独立、思想自由和个性解放。 预设3:“我”期待通过诗唤起国人的觉醒,民族的觉醒。 (五)诗歌小结 1.这首诗我们已经学习完了,下面请你们概括这首诗的主题。 教师:要求一至两名学生归纳,最后教师指正。 预设:诗人以霜风、明月、挺立的高树三种景物,烘托与高树并立的“我”。霜风寒月中,顶天立地的高树与独立不倚的自我,表现了“五四运动”前期觉醒的青年知识分子强大的独立自主意识和对自
7、由的渴望。 2.我们一起明晰这首诗的写法,体会它的写作特色。 预设:意境简洁、含蓄,语气委婉,节奏舒缓。 四句诗的含义很广,没有半个字的说教;简练的白描手法充分地表现了寒风中卓然独立的形象,传神写意,颇有韵致。整首诗以动词“照”“靠”押韵,却在每行诗末缀以一个轻声词“着”,使诗歌语气委婉,节奏舒缓自然,清新质朴,富于散文之美。 萧红墓畔口占 (一)自主学习,知识备查 学生查阅文本相关资料,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1)走近作者 教师:教师以课件形式展示作者的相关资料,补充学生预习的不足。 预设: 戴望舒(19051950),现代诗人、翻译家。原名戴梦欧,浙江杭县(今杭州)人。早期作品大都吟咏个人
8、的悒郁情怀和生活遭遇,雨巷等作品讲究音乐性和象征性,追求意象的朦胧;后期诗作我用残损的手掌等表现出反抗精神,情调趋向明朗。主要作品有诗集望舒草望舒诗稿灾难的岁月等。 (2)背景资料 教师讲解:教师出示课件,讲解这首诗的背景资料,为后面同学们理解本文内容做准备。 了解萧红 萧红(19111942),作家。原名张廼莹,黑龙江呼兰人。1933年开始文学创作,同年与萧军合出小说、散文集跋涉。1934年到上海,发表生死场,描写东北农民的悲惨生活和抗日斗争。文笔细腻,抒彩浓烈,颇具散文化倾向。著有呼兰河传小城三月等。 写作背景 太平洋战争爆发之际,她因病死在极度混乱中的香港。这对当时同样在香港坚持抗日的友
9、人戴望舒来说,是一个极大的刺激,可是当时要埋葬萧红谈何容易,戴望舒“他们多方设法,托日本朝日新闻的一位记者,弄到一张证明,几个朋友,搞到一辆板车,自己拉着,走了六、七个小时,将萧红的遗体拉到了浅水湾埋葬并且只插了一块写有萧红之墓 的木签。”萧红生前是那样坎坷不幸,而逝世后又偏偏是那样寂寞、凄楚。 死者是如此,生者也是如此。戴望舒曾因宣传抗日而被日本宪兵投入监狱,受尽了折磨.出狱以后,原先在香港宣传抗日的大批作家和文化人经过党组织的帮助,早已纷纷离港潜返内地,戴望舒孤身一人,只好苦苦地、寂寞地等待、等待过了很多年,诗人才得以前来凭吊萧红。 (二)诗歌学习,整体感知 1.朗读诗歌,注意读准字音,读
10、出重音。 萧红墓畔口占 戴望舒 走六小时寂寞的长途, 到你头边放一束红山茶, 我等待着,长夜漫漫, 你却卧听着海涛闲话。 1944年11月20日 2.这首诗是诗人在什么情况下写的?从诗中哪些信息可以看出来? (学生朗读诗歌,讨论分析回答。) 题目出示:萧红墓畔口占 学生:“萧红墓畔”点明了地点。 “口占”,即兴作诗词,不打草稿,随口吟诵出来。 (三)细读诗歌,精读细研 1.从诗人的哪些行为可以体会到其对萧红的哀思? 诗句出示:走六小时寂寞的长途,到你头边放一束红山茶, (学生默读诗歌,勾画分析疏通。) 学生1:“走六小时”指时间之长。 学生2:“长途”指距离之远。 学生3:“六小时”和“长途”
11、是写实,更隐指诗人对已故者友谊的深厚和诚挚。 教师补充:“寂寞”既是诗人奔赴墓地时心境无比孤寂悲凉,又是诗人长期以来心境的真实写照。同时,也隐指萧红一生特别是晚期的境况,二者融而为一,构成全诗的基点和最主要的感调。 教师:第二句诗为什么不说“墓畔”而说“头边”? (学生默读合格,讨论分析回答。) 学生:不说“墓畔”而说“头边”,蕴藏着诗人痛惜她的早逝,希望她仍然活着,幻想她只不过是暂时安睡等丰富复杂的感情。而且,还表示萧红长眠地下,已无法慰解自己的寂寞。 教师:作者为什么要送给她一束“红山茶”? 学生:“放一束红山茶”,山茶花凌寒高洁、冷艳不群、坚忍不屈、执着奔放,以一束红艳如火的山茶花,寄托
12、对她的深情悼念,表达了作者由衷的赞美、欣赏与缅怀。 2.第三句诗中诗人在等待什么?“长夜漫漫”有什么含义? (学生朗读诗歌,讨论分析回答。) 学生1:“我等待着”等待的是革命曙光的涌现,民族解放斗争取得胜利。 学生2:“长夜漫漫”,写这种“等待”的漫长、痛苦、难以忍受,也隐喻萧红的生命正是在这漫漫长夜中被摧残、窒息的。 3.如何理解“你却卧听着海涛闲话”所表达的情感? (学生默读诗句,讨论分析回答。) 学生1:有伤悼之情,感伤萧红不幸被黑暗势力和坎坷生活夺走生命; 学生2:有惋惜之情,叹惋萧红早逝而不能在民族解放斗争中发出更多的光和热; 学生3:有羡慕之情,羡慕萧红已实现了永恒的超越,无须再在
13、长夜漫漫中苦熬苦等了,她是不幸的,又是幸福的。 (四)深读诗歌,合作探究 回顾全诗,诗歌描述了诗人怎样的心境? (学生齐读诗歌,然后分析讨论。) 学生1:因悼念而感到悲伤、寂寞。 学生2:面对险境的坚忍和不屈。 学生3:深沉的怀念,庄严的哀思,对抗战胜利的期盼。 学生4:镇静、坚守和自勉。 (五)诗歌小结 1.这首诗我们已经学习完了,下面请你们概括这首诗的主题。 教师:要求一至两名学生归纳,最后教师指正。 预设:诗人通过描述自己去拜谒萧红墓的经历和感想,表达了对逝去友人的怀念之情。 2.我们一起明晰这首诗的写法,体会它的写作特色。 预设:语言朴素洗练,情感深沉真挚。 开头用“六小时”“长途”写
14、出了诗人不顾路途遥远,孤身一人来到友人墓畔凭吊祭拜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亡友的悼念和缅怀之情。“一束红山茶”使诗人的感情更加深沉,既表达了对萧红由衷的赞美、欣赏与缅怀,也代表了萧红的品性和精神,平淡中见深厚,委婉中渗透着激情。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自主探究,理解诗歌的主旨与情感。 2.对比阅读,了解早期白话新诗的共同特点。 【教学过程】 一、回顾上课,导入新课 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短诗五首中的前两首,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三首断章。 据诗人自己说,这首诗本来是一首诗中的四句,因为诗人只对这四句诗感到满意,才将其保留下来,自成一篇。不料这首诗竟成了诗人流传最广、最具有代表性的一首。这节课我们就先
15、来学习这首“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的诗作。 二、学习新课 断章 (一)自主学习,知识备查 走近作者。 教师:教师以课件形式展示作者的相关资料,补充学生预习的不足。 预设: 卞之琳(19102000),诗人、翻译家。江苏海门人。 1929年开始写诗,诗风晦涩、含蓄,富有形式感。主要作品有诗集鱼目集慰劳信集雕虫纪历,合集汉园集等。 (二)新诗学习,整体感知 1.朗读诗歌,找准节奏,边读边想象诗中描绘的场景有什么特点。 断章 卞之琳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 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 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2.这首诗虽短,却有很多意象,由这些意象构成了一种朦胧的意境,请
16、找出来。 (学生朗读诗句,勾画课本回答。) 学生:诗人在刹那的观赏中提炼出的意象:“站在桥上的你”“楼上看风景的人”“桥”“楼”“明月”“窗子”“别人”“梦”。 (三)细读诗歌,精读细研 1.怎样理解诗中“人”与“风景”的关系? (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归纳回答。) 学生1:“人”不仅是看风景的主体,有时也会成为别人眼中的“风景”,成为欣赏“风景”的客体。 学生2:“风景”有了“人”,“风景”才会有灵气,才更生动。 2.这首诗表达了怎样的哲理内涵? (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归纳回答。) 学生:世间万物本来就是相对的,互相依存,息息相关,人与人之间、物与物之间,不论自觉与不自觉,都可能发生这样或那样的相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