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14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第五册第3单元(教案).doc

  • 上传人(卖家):清风明月心
  • 文档编号:5858291
  • 上传时间:2023-05-12
  • 格式:DOC
  • 页数:14
  • 大小:82K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第五册第3单元(教案).doc》由用户(清风明月心)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第五 单元 教案
    资源描述:

    1、看云识天气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理解恰当的比喻对说明事物特征的作用2.复习分类说明的方法;3.进一步学习和巩固有关说明顺序的知识。能力目标培养观察能力和积累语言的能力。德育目标1. 培养良好的观察习惯和科学精神,激发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2.体会谚语这种语言的形式美。教学重点:打比喻、分类别的说明方法。教学难点: 比喻、拟人、排比、对比、引用等大量修辞方法的运用及作用。教学方法:设体、讨论教学课时:4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课文俗话说:“天有不测风云”,阴晴风雨的变幻真的是无常难测吗?人们在生活实践中又是靠什么识别天气变化的呢?(学生回答:看云),的确,云就像天气的“招牌”,“朝霞不出门,

    2、晚霞行千里”“天上钩钩云,地下雨淋淋”这些谚语,就是劳动人民在生产实践中看云识天气的经验总结。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篇科普文看云识天气,它将告诉我们 如何解读这大自然的文字,天气的招牌漂浮的云彩。二、生字、生词 峦 絮 霎 缀 绫 弥 晕 塌 鳞三、注释 峰峦:山峰和山峦。峦,小而尖的山,或连绵的山。 一霎间:一会儿,形容时间极短。 预兆: 事情显露出来的迹象。 轻盈:文中形容卷出像女子的动作、体态一样轻巧优美。 弥漫:(烟尘、雾气、水等)充满,布满。 征兆:即将出现的迹象。 崩塌:崩裂而倒塌。第二课时 四、分析课文 1.课文第1段如何生动形象地写出天上云的“姿态万千”? 参考:连用八个比喻,分

    3、别说明云的形态之多,姿态万千。 2.课文第1段如何生动形象地写出云的“变化无常”? 参考:用“有时有时一霎间”写云的变化无常。 3.“云就像天气的招牌”是什么东西,把云比喻成“招牌”有什么作用? 参考:“招牌”是商店的标志,云是天气变化的标志。把“云”比喻成“招牌”,写出了云和天气的关系密切,说明看云可以识天气。 4.课文第2段把云分为两类。“薄云往往是象征”;“低而厚密的云层,常常是预兆”能不能互换,为什么? 参考:不能。因为“象征”这里指薄云的出现往往天气晴朗;“预兆”则指低而厚密的云是阴雨风雪还未到来预先显露出来的迹象,所以两个词不能互换。 5.课文第2段中的“往往”“常常”能否去掉?为

    4、什么? 不能,“往往”“常常”指一般的情况,但又不是绝对例外,说明得恰如其分。表现了语言的准确性。 6.课文第3段写天气晴朗的象征的薄云,各用了哪些生动形象的描写来写它们的形态? 参考:1) 卷云:“最轻盈、站得最高”用拟人手法,将卷云人格化,“丝丝缕缕漂浮着,有时像一片白色的羽毛,有时像一片白色的羽毛,有时像一块洁白的绫纱。”用比喻手法,说明卷云的轻盈和洁白。2) 卷积云:“好像微风吹过水面引起的粼波”用比喻手法,说明卷积云的形态。3) 积云:“像棉花团的白云”用比喻手法,说明积云的形态。4) 高积云:“成群的扁球状的云块,排列得很匀称,排列得很匀称,云块间露出碧蓝的天幕,远远望去,就像草原

    5、上雪白的羊群。”用比喻手法,说明高积云的形态。这些比喻,一具知识性,用形象的比喻描摹,分别说清了四种薄云工资的形态特征;二是形象性,便于读者理解,可读性强。 7.课文第4-5段如何生动形象地描摹四种低而厚密的云? 参考:1) 卷积云:“卷云聚集着,天空渐渐出现一层薄云,仿佛蒙上了白色的绸幕。”运用比喻,动态地描摹卷层云的产生。2) 高层云:“卷层云慢慢向前推进,天气就要转阴隔着云看太阳和月亮,就像隔了一层毛玻璃,朦胧不清。”通过比喻,动态地描摹雨层云的演变过程和形态。3) 积雨云:“积云如果迅速向上凸起,形成高大的云山,群峰争奇,耸入天顶”。运用比喻,动态描摹了积雨云的形成和形态。“积雨云越长

    6、越高有时竟会带来冰雹或者龙卷风”。形象动态描摹积雨云形成风雨雷电的过程。用“迅速”、“越越”“不一会儿”,说明变化块。 这些比喻、拟人手法,动态的描摹形象生动地说明了低而厚密的云形成演变过程,既有知识性,又有形象性,可读性强。 8.课文第6段引用一些谚语。谚语是人民群众通过长期的观察和实践总结经验的结晶,它简短通俗,鲜明生动,读起来朗朗上口。请在课文中找出这些谚语,说说它们的意思,想想引用谚语有什么好处? 参考: 1)“日晕三更雨,月晕午时风”说明出现卷层云,并且伴有晕,天气就会变环。 2)“东虹轰隆西虹雨”意思是说,虹在东方,就有雷无雨;虹在西方,将会有大雨。、 3)“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

    7、”意思是说,出现朝霞,表明阴雨天气就要到来出现晚霞,表示最近几天里天气晴朗。 运用谚语来说明光彩与天气的关系,显得准确、生动、简洁。第三课时五、归纳课文 1课文划分三个部分:(板书) 第一(第1段)指出云和天气的密切关系,说明识天气可以看云。 第二(第26段)说明怎样看云识天气。 第三(最后一段)说明看云识天气的目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2.这样分段,采用了什么说明顺序?逻辑顺序(由现象到本质) 3结合课后练习,填表云种类云的形状位置天气的情况卷云像羽毛像绫纱最高阳光可以透过它找到地面,天气晴朗卷积云像粼波很好它不会带来雨雪积云像棉花团2000米左右在天空映着温和的阳光高积云像羊群2000米左右

    8、云块间露出碧蓝的天空天晴卷层云仿佛白色调幕高它向前推进,天气将转阴高层云像毛玻璃低它预示将要下雨或下雪雨层云布满天空更低雨雪就开始下降积雨云形成高大的云山更低马上就会下暴雨光名产生和分布情况光彩天气征兆晕产生在卷层云上,分布在日月周围里红外紫日晕三更雨,月晕午时风华产生在高积云边缘部分里紫外红华环由小变大,转晴华环由大变小,转阴雨虹雨过天晴,在太阳对面的云幕上彩色圆弧东虹轰隆西虹雨霞早、晚、太阳照着对面的云彩云层变红朝霞西阴雨袭晚霞东几天晴六、总结 这篇文章采用生动说明,通过大量的比喻、拟人、引用谚语及动态、静态的描摹,在准确的基础上把事物说明得生动、形象。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和相关的知识。七

    9、、作业: 课后练习、同步练习八、教学反思大自然的文字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通过对文本的阅读,了解一些自然知识以及作者介绍这些知识的表达方法。2.通过学习,了解读懂“大自然的文字”的方法。德育目标: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激发学生观察、了解、探索大自然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大自然中充满各种知识,激发学生观察、了解,探索大自然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 理解“小熊星座”“砧状云”以及冰是怎样搬动石块的。教学方法:设问、讨论教学课时:三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 同学们,我们从小就开始学习文字,认识了藏文字。认识了汉文字,它可以帮助我们阅读,了解各方面的信息;可以帮助我们写作,表达

    10、内心丰富的情感等等,给我们的学习和生活带来了很大的方便,作用可真不少。你们知道吗,在自然界里还有另外一套文字?认识了它,可以帮助我们认识自然,了解自然,破译自然现象,领略自然界的无穷奥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大自然的文字。二、作者简介 伊林(18951953)前苏联自然科学家、科普作家。代表作有十万个为什么人怎样变成巨人等。三、生字、生词生字: 磁 霪 砧 锹 砾 砸解词:磁针:中间支起的针形磁铁,受地磁作用,静止时两端分别指向南和北,应用于指南针、罗盘。霪雨:连绵的雨、久雨。铁砧:打铁时垫在底下的器具。漂砾:被冰川带到别处的大小不一的石块。第二课时四、分析课文1“文字真是好东西,认识了字,就可以

    11、读完最厚的书。”句中的“文字”和“最厚的书”应该怎样理解才最准确?“好东西”在语意和语言表达上有什么特点? 参考:“文字”在本文这个地方不仅是指书面上的文字,它还暗含“大自然的文字”;同样“最厚的书”不只指用纸印刷的书,它还暗指玄妙无比、变化无穷的大自然的这部大书、活书。“好东西”形象地写出了“文字”这种特殊物体是人们学习知识、认识事物的一种最好的、最常用的工具。这样写,使文字的“工具作用”表现得更生动、形象。2.在介绍星星这种文字时,作者这样写道:你知道在水面上船是不会留痕迹的,那里也没有什么写着:“由此往北”的有箭头的指路牌。此句说明了什么问题? 参考:本句意在说明光认识书面文字还不行,在

    12、这种没有书面文字指示的情况下,人们要正常工作、生活,就必须要学会认识大自然的文字,读好打字人这部书。作者用浅显、通俗的事例委婉地说明了认识大自然的文字的重要性。3.“白嘴鸭飞来说,春天已经来大门口了,而飞走的鹤不用日历就可以告诉人们,热天已经过去”。这句说明了什么?用了怎样的方法说明?有什么好处? 参考:本句说明了这些候鸟的来去,就是大自然中的文字,这些“文字”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作者用拟人的方法来说明,使说明对象更生动、更形象,巧妙第说明了这些文字起了帮助人们“识时”的作用,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使之与科学性有机地融合。第三课时4.文章层次如何划分? 参考: 第一部分(13)介绍文字的作用。

    13、 第二部分(422)介绍天空、地下的自然现象,引领读者破译它们。这第二部分可分为三小层: 第1层(45)总写“大自然的文字”。 第2层(617)介绍天空中的“文字”。 第3层(1822)介绍地上的“文字”。 第三部分(2326)说明怎样才能认识“大自认的文字”。 本文段与段之间衔接连贯、自然、文章思路非常明晰。 5.课文小结这是一篇科普小品文,生动形象地从头顶的天空和脚下的土地两个方面,依次介绍了天上的星座、云朵和脚下的石灰石、花岗石,告诉我们大自然的文字可以辨别方向、观察气象、了解地质变化,从而引导学生从小学会认识大自认,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和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五、板书(1) 认识书面文

    14、字的好处大自然的文字 承上启下,总说大自然文字 介绍大自然的文字 空中文字及认识它们 分说大自然文字 地上文字、石灰石、漂砾 板书(2) 星星-辨别方向 观察 云-预测天气 寻找 鸟预测天气、季节变换 请教 石灰石、花岗石(漂砾)地质变迁六、相关资料: 星座:是指天上一群群的恒星组合。在三维的宇宙中,这些恒星其实相互间没有实际的关系,不过其实天球这一个球壳面上的文字相近。自古以来,人对于恒星的排列和形状很感兴趣,并且很自然地把一些位置相近的星联系起来,组成星座。星座起源于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古巴比伦,约5000年以前美索不达米亚地方一群巴比伦你呀的牧羊人过着逐草而居的游牧生活。他们在牧羊的流浪生

    15、活中,每天仍不忘观察闪烁在夜空中的星星,久而久之,就从星星的动态中看出了很有规则的时刻与季节的变化。每天一到了晚上,他们就一面看着羊群,一面观察各种星星,将较亮的星星互相连接,并从连接而成的形状去联想各种动物、用具或甚至他们所信仰的神像等,并为它们取名,创造了所谓的星座。七、作业 课后练习、同步练习八、教学反思变换多彩的地球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要求掌握课文中的生字、生词。并了解它们的意义和用法。2、学习打比方、列数字、举例子、分类别等多种说明方法。德育目标:了解相关的科学知识,树立改善地球环境和保护人类家园的意识。教学重点:结合课文内容,了解地球外表不同颜色的衣服,衣服颜色的来源及其

    16、对气候的影响,明确不同色彩的变化与人类生存的密切关系,激发学生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教学难点: 说明方法的分类及运用。教学方法:讲授法(注重启发)、讨论教学课时: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 同学们,现在到了秋季,大地上的万物开始变换颜色。春夏秋冬,各有他们的颜色。我们居住的美丽星球地球。也有各种颜色的美丽衣裳。今天我们来学变换多彩的地球,看看地球有哪些美丽的衣裳。二、生字、生词 裳 更 昼 炯 旱涝 剪裁 容纳:能装下。 雪中送炭:下雪天送炭给人。比喻在他人陷入困境时给以及时的帮助。 稀薄:比普通的、正常的或平均的数目或密度小的。 昼:意思是白天。 旱涝:干旱和水涝。

    17、 剪裁:指把衣料按一定尺寸剪开。比喻对事物、材料的取舍安排。第二课时 三、分析课文 1.整体感知课文 让学生从课文中找出地球有哪些衣裳 参考: 蓝色衣裳 黄色衣裳 最重要的衣裳 白色衣裳 绿色衣裳 2.第1、2自然段用什么说明方法,从人身上的衣服引出地球也有五颜六色的衣裳,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参考: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这样写即自然又贴切。(补充:这是总写)3.第3自然段写了地球蓝色的衣裳,它是指哪些?对地球有哪些影响? 参考: 海洋和湖泊、使地球冬暖夏凉。(顺便提一提列数字的说明方法)4.第4、5自然段写了地球的那种颜色的衣服?它又指的是什么?又有哪些影响? 参考: 写了黄色的衣服、它指的是

    18、沙漠和半沙漠、它使地球热时更热,冷时更冷。(复习过渡句)5.看看第6、7自然段,地球最重要的外衣是什么?对地球有哪些影响?参考: 大气 调节气温、冷热适宜6用以上的学习方法,同学们学一学地球的白色衣裳和绿色衣裳。 (注重学生的自学能力,教师可做适当的指导)7.探究拓展:你最喜欢哪种颜色的衣裳?为什么? (调动学生的兴趣,让学生积极发言)8升华感情 组织学生讨论:地球是万物生灵的母亲,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为了使他更加美丽,适合于人类居住,人们正在开展哪些工作?我们应该怎样做? (启发、鼓励学生以自己的亲身体验从不同的角度思考分析,以表达自己对地球,对大自然的关爱之情。)四、板书 蓝色的衣服海洋湖泊冬暖夏凉 黄色的衣服沙漠、半沙漠热时更热、冷时更冷变幻多彩的地球 最重要的外衣大气调节气温、冷热适宜 白色的衣服冰雪覆盖降低温度 绿色的衣服植物、森林改善气候、适合人类五、作业按本班实际情况布置六、教学反思:- 14 -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第五册第3单元(教案).doc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5858291.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