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5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八年级下册语文《礼记》对比阅读习题带答案(DOC 5页).doc

  • 上传人(卖家):2023DOC
  • 文档编号:5855073
  • 上传时间:2023-05-12
  • 格式:DOC
  • 页数:5
  • 大小:38.50K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八年级下册语文《礼记》对比阅读习题带答案(DOC 5页).doc》由用户(2023DOC)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礼记 八年级下册语文礼记对比阅读习题带答案DOC 5页 年级 下册 语文 对比 阅读 习题 答案 DOC
    资源描述:

    1、 要成就一件大事,必须从小事做起。 用题时间: 月 日 星期 印刷份数: 班级: 姓名: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甲)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元命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乙)唐太宗谓房玄龄曰:“为人大须学问。朕向为群凶未定东西征讨躬亲戎事不暇读书。比来四海安静,身处殿堂,不能自执书卷,使人读而听之。君臣父子,政教之道,共在书内。古人云:不学业,墙面,莅事惟烦。”不徒言也。却思少小时行事,大觉非也。”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1)不知其旨也旨:_

    2、(2)教学相长也长:_(3)朕向为群凶未定向:_ (4)躬亲戎事躬:_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朕/向为群凶未定东西征讨躬/亲戎事不/暇读书。B朕向为/群凶未定/东西征讨躬亲戎事/不暇读书。C朕向为群凶未定/东西征讨/躬亲戎事/不暇读书。D朕向为/群凶未定东西/征讨躬亲戎事/不暇读书。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2) 不能自执书卷,使人读而听之。4甲乙两文表达方式有什么不同?两篇文章都谈到了如何学习,但侧重点不同,请结合甲乙两文内容谈谈你的理解。(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 4 题。【甲】虽有佳肴, 弗食,不知其旨也

    3、。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选自礼记学记)【乙】孔子学琴于师襄子,十日不进。师襄子曰:“可以益矣。”孔子曰:“ 丘已习其曲矣,未得其数也。 ”有间,曰:“已习其数,可以益矣。”孔子曰:“丘未得其志也。”有间,曰:“已习其志,可以益矣。”孔子曰:“丘未得其为人也。”有间,曰:“有所穆然深思焉,有所怡然高望而远志焉。”曰:“丘得其为人,黑而长,眼如远视,如王天下,非文王其谁能为此也 ! ”师襄子辟席再拜,曰:“师盖云文王操也。” ( 选自史记有删改 )【注】进:继续学(新内容)益:增加、加深有间:过了一段

    4、时间。为人:作曲的人文王操 : 周文王谱写的琴曲名。1. 选出下列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2 分)A. 其 此之谓乎 / 丘未得 其 为人也。B. 弗 学 ,不知其善也 / 孔子 学 琴于师襄子,C. 知不足,然后能自 反 也 / 寒暑易节,始一 反 焉。D. 学 而 不思则罔 / 丘得其为人,黑 而 长2.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 分)弗食,不知其旨也。译文: 丘已习其曲矣,未得其数也。译文: 3. 选出下列对甲乙两文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3 分)A. 甲乙两文都是关于学习的,甲文谈了“教学相长”的观点,乙文讲述了孔子拜师学琴的故事。B. 礼记,儒家经典之一。

    5、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论著的选集,相传为西汉戴圣编撰。C. 乙文中孔子学琴经历了熟悉曲子,掌握技法、领会志向(主旨)、融入曲子(理解作者)的过程。D. 乙文孔子一直不换新内容,是因为他认为文王操是最容易学的曲子。4. 孔子学琴的故事印证了“学然后知不足”的道理,请结合乙文具体分析。( 3 分)_(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 4 题。 【甲】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虽有嘉肴)【乙】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6、木直中绳 ,輮 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 ,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 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节选自荀子劝学)【注释】 中( zhng )绳:合乎拉直的墨线。 輮( ru ):通“煣”,用火烤使木条弯曲。暴:通“曝”,晒干。参:通“叁”,多次。1 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 4 分)( 1 )不知其 旨 也 _ ( 2 )然后能自 强 也 _ ( 3 )学不可以 已 _ ( 4 ) 故 木受绳则直 _2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 4 分)( 1 )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译文: ( 2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译文: 3 【甲】文

    7、运用了类比的写作手法,引出了阐述的论点 _ ;【乙】文则开头就提出了论点“学不可以已”,主要运用的论证方法是 _ 。 ( 2 分)4 请联系学习生活,谈谈你读了这两篇短文后的感受。( 4 分)_(四)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 5 题。【甲】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虽有佳肴)【乙】君子之学必好问 ,问与学 ,相辅而行者也 , 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好学而不勤问,非真能好学者也。理明矣 ,而或不达于事,识其大矣,而或不知其细,舍问,其

    8、奚决焉 ? (选自孟涂文集)【注释】 奚 怎么1.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4 分)( 1 )不知其 善 也 ( ) ( 2 )然后能自 强 也( )( 3 )非问无以 广 识( ) ( 4 )理明矣,而 或 不达于事( )2.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3 分)A. 其此 之 谓乎 / 子 之 不知鱼之乐 B. 非问无以广 识 / 识 其大矣C. 虽 有佳肴 / 故 虽 有名马 D. 好学 而 不勤问 / 相辅 而 行者也3. 翻译下列句子( 4 分)( 1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译文: ( 2 )好学而不勤问 , 非真能好学者也译文: 4.用“/”为文中两个画横

    9、线句子标出停顿。(每句标一处)教然后知困君子学必好问5.选文【甲】论述了 _ 的关系,选文【乙】论述了 _ 的关系。( 2 分)6. 请联系学习生活,谈谈你读后,对这两篇短文的感受。( 4 分)【甲】: 【乙】:(五)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5 题。 【甲】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节选自礼记礼运 【乙】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乃立三丈之木於国都市南门,

    10、 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 民怪之,莫敢徒。复曰“能徒者子五十金”。有一人徙之,辄予五十金,以明不欺。卒下令。於时太子犯法。卫鞅曰:“法之不行,自上犯之。”将法太子。太子,君嗣也,不可施刑,刑其傅公子虔,黥其师公孙贾。明日,秦人皆趋令。行之十年,秦民大说,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 节选自 卷六十八商君列传第八【注释】布:颁布,公布。於:同“于”。卒:终于。嗣:继承。刑:处罚。傅:老师。黥:即墨刑。用刀在面额上刺字,再涂以墨。1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4 分)(1) 选贤 与 能 与: _ (2) 不独 子 其子 子: _(3) 女有 归 归: _ (4) 秦民大 说 说: _2

    11、 下面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 ( 3 分)A 故人 不独亲其亲,不独 子其子 B. 故 外户 而不闭C 令 既具,末布,恐 民之不信 D 刑 其傅公子虔,黥 其师公孙费3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4 分)(1) 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 译文: (2) 募民有能徒置北门者予十金。译文: 4 乙文卫鞅(商鞅)在实施新法令之前,作了“立木南门,徙者奖励”这件事。他这样做的目的是_ ,甲文中的“ _ ”二字也能体现这一点。 (2 分 )5 有同学读完乙文后得出“秦国己进入甲文所说的大同社会”的结论,你同意这种观点吗?为什么? (3 分 )_(六)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完

    12、成 1-4 题 。 ( 14 分)【甲】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大道之行也)【乙】礼起于何也?曰: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求;求而无度量分界,则不能不争;争则乱,乱则穷 。先王恶其乱也,故制礼义以分 之,以养人之欲,给人之求,使欲必不穷于物,物必不屈 于欲,两者相持而长,是礼之所以起也。 (节选自荀子礼论)【注释】穷:困境。分:区分、辨别。屈:竭尽。

    13、1 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 4 分)( 1 )天下 为 公 _ ( 2 )矜、寡、 孤 、独、废疾者 _( 3 ) 故 制礼义以分之 _( 4 ) 以 养人之欲 _2 翻译下列句子。 ( 4 分)( 1 )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译文: ( 2 )使欲必不穷于物,物必不屈于欲。译文: 3 【甲】文首先对“大同”社会的纲领进行说明,接着具体阐 _ ,最后指出“大同”社会的美好;而【乙】文则主要阐述了 _ 。 ( 2 分)4 根据【乙】文,说说荀子是从哪几个角度阐释礼制产生的原因的。 ( 4 分)_(七) 阅读下面甲、乙两文,完成 1-3 题。 ( 10 分)【甲】大道之行也,天

    14、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 选自礼记礼运 )【乙】唐玄宗以韩休为门下侍郎 ,同平章事 。休为人峭直,不干荣利。及为相,甚允 时望。上或宫中宴乐,及后苑游猎,小有过差,辄谓左右曰:“韩休知否?”言终,谏疏已至。上常临镜,默默不乐。左右曰:“韩休为相,陛下殊瘦,何不逐之?”上叹曰:“吾貌虽瘦,天下必肥。吾用韩休,为社稷耳,非为身也。” ( 选自涉史随笔 )【注】门下侍郎:官职

    15、名,为皇帝近侍。同平章事:即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与中书、门下协商处理政务之意。允:符合。1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 2 分)(1) 不独 亲 其亲 _ (2) 上常 临 镜 _2 翻译下列语句。 ( 4 分)(1)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译文: (2) 吾用韩休,为社稷耳,非为身也。译文: 3 实现大同 社会是每个人的愿望。请你结合甲、乙两文的内容,谈谈如何才能实现大同社会。 ( 4 分)_礼记对比阅读答案 (一) 【答案】1(1)甘美。(2)促进。(3)从前,过去。(4)亲自。2C3(1)所以学习之后才知道自己的不足,教人之后才知道自己有不懂的地方。(2)不能亲自拿着书卷,(就)命令别人

    16、读给我听。4甲文:议论。乙文:记叙。甲文侧重教学相长;乙文侧重告诉人们做人有学问,乘着年轻多读书多学习。这样才能明理少走弯路否则便会“莅事惟烦”。【解析】1考查文言实词。先要大致了解文章内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和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解释时要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根据语境判断字词义。此题多古今异义词,如“旨”:甘美。所以千万不要以今释古。而“躬”在现代汉语中也有“亲自”的意思,所以说理解好上下文内容是作答的关键。2本题考查学生划分文言句子节奏的能力。划分句子节奏时,除了要考虑句子的意思,还要考虑句子的结构。此题较容易,根据文意即可推断出正确答案为C。即:朕向为群凶未定/东西

    17、征讨/躬亲戎事/不暇读书。译为:我过去因为许多凶敌没有平定,东征西讨,亲自参与军事,没有空暇读书。此题要注意把相关的几个意思划开。3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句子的翻译能力。翻译文言语句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直译讲究字字落实,特别是关键词语的意思必须要呈现出来。文言语句的翻译首先要知道文言词语的意思,把词语放到语境中,根据上下文推断也不失是一种较好的方法。注意下列字词的翻译,如“是故”:所以。“困”:困惑的地方,不懂的地方。“自”:亲自。“执”:拿着。4一问,考查甲乙两文表达方式的类型。甲文论述了明白教与学互相促进的道理,认识到实践的重要性。所以是使用了议论的表达方式。乙文记叙了唐太宗认为读书的好处的

    18、一段话,所以使用了记叙这种表达方式。二问,甲文论述了学习要重视实践的重要性,要求把明白了的道理付诸行动,通过行动来证明道理是否正确,即实践出真知。另一方面,论述了教学相长的道理。乙文可分析“不学,墙面,莅事惟烦”“不徒言也。却思少小时行事,大觉非也”等句。古人说:“不学,等于面对墙壁,临事就遇到麻烦。”这确实不是句空话。再想想小时候做的事情,就觉得很不对头了。这是在告诉人们做人有学问,乘着年轻多读书多学习。(二)1.B(B 项的两个“学”都是“学习”之意。 A 项中的“其”字第一个是表示推测的语气;第二个是代词。 C 项中的“反”字第一个是“反语”之意,第二个通“返”; D 项中的“而”字第一

    19、个表示转折,第二个表并列关系。 )2. 不吃,就不知道它的甘美。我已经熟悉了这首曲子,(但是)还没有掌握它的(弹奏)技法(技巧)。3.D (他并没有认为文王操是最容易学的曲子,而是不愿在学习上浅尝辄止)4. 示例:孔子学习了十天,熟悉曲子后,发现自己没有掌握技法:再学习了一段时间,发现自己没有领会到曲子所表达的志向;又学习了一段时间,发现没有融入作品理解作者,于是一直学习,最后融入作品中,他真正做到了“学然后之知不足。”(三)1 ( 1 )味美。( 2 )勉励。( 3 )停止。( 4 )所以,因此。2 ( 1 )兑命说:“教别人,占自己学习的一半”,大概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 2 )冰是水凝结

    20、而成的,却比水还要寒冷。3 教学相长(也) 比喻论证或举例论证。4 提出观点、看法;阐述理由;联系学习生活,紧扣文章内容。(四)1. 好处 勉励 扩充 有时2.A3. 所以学习之后感到不足,教别人后感到困惑喜欢学习但不经常问问题,并不是真的喜欢学习的人4.教/然后知困 君子学/必好问5. 教学相长 问学相辅 6.【甲】:教别人相当于自己再学习一遍,教和学相结合。【乙】:只有真正的好问者,才能学到知识,两者相辅相成。(五)1 (1) 同“举”,推举。 (2) 以为子 (3) 女子出嫁 (4) 通“悦”,愉快。2 A3 (1) 译文:因此图谋之心闭塞而不会兴起,盗窃财物和作乱害人就不会发生。(2)

    21、 招募能搬(木头)放置(到)北门的百姓赏给十金。4 取信于民 ( 表明不欺骗百姓 ) ;“讲信”5 不同意。示例 1 :因为太子当继承人不符合“天下为公,选贤与能”的特征;示例 2 :太子老师代罚不符合“修睦”(成员间建立良好关系)的特征。(六)1 ( 1 )是。( 2 )幼而无父。( 3 )所以。( 4 )来。2 ( 1 )使老年人能够善终,中年人能够发挥自己的才能,为社会效力,幼童能够顺利地成长。( 2 )使人们的欲望决不会由于物资的原因而得不到满足,物资决不会因为人们的欲望而枯竭。3 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礼制产生的主要原因。4 避免天下混乱;确定名分;平衡人的欲望;使物资和欲望相互制约。【

    22、参考译文】礼是在什么情况下产生的呢?回答说:人生本来就有欲望;如果想要什么而不能得到,就不能没有追求;如果一味追求而没有个标准限度,就不能不发生争夺;一发生争夺就会有祸乱,一有祸乱就会陷入困境。古代的圣王厌恶那祸乱,所以制定了礼义来确定人们的名分,以此来调养人们的欲望、满足人们的要求,使人们的欲望决不会由于物资的原因而得不到满足,物资决不会因为人们的欲望而枯竭,使物资和欲望两者在互相制约中增长。这就是礼的起源。(七)1 (1) 以为亲。 (2) 面对。2 (1) 因此人们不只是敬爱自己的父母,不只是疼爱自己的子女。(2) 我任用韩休,是为了国家,不是为了我自己啊。3 提示:围绕“善于纳谏,选贤

    23、与能,讲信修睦,天下为公”中的任意一点来谈即可。【参考译文】【乙】唐玄宗任用韩休担任门下侍郎、同平章事。韩休为人严峻刚直,不涉及名誉权势。等到担任宰相后,所做所为很得当时民心。唐玄宗有时在宫中宴饮欢乐或在苑中打猎游玩,偶尔玩得过度,就对左右的人说:“韩休知道不知道?”话刚说完,劝谏的文书就递上来了。唐玄宗常常对着镜子默不作声,左右的人说:“韩休担任宰相以后,陛下的容貌和以前相比清瘦多了,为什么不罢免他。”唐玄宗叹息说:“我的容貌虽然清瘦,天下一定丰饶了许多。萧嵩禀报事情常常顺从旨意,他退下以后,我无法安睡。韩休经常据理力争,辞别以后,我睡得很安稳。我任用韩休是为了国家,不是为了我自己啊。”10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八年级下册语文《礼记》对比阅读习题带答案(DOC 5页).doc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5855073.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