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37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部编八年级语文(上册)教材习题参考答案(DOC 21页).doc

  • 上传人(卖家):2023DOC
  • 文档编号:5853581
  • 上传时间:2023-05-12
  • 格式:DOC
  • 页数:37
  • 大小:67K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部编八年级语文(上册)教材习题参考答案(DOC 21页).doc》由用户(2023DOC)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部编八年级语文上册教材习题参考答案DOC 21页 部编八 年级 语文 上册 教材 习题 参考答案 DOC 21 下载 _八年级上册_(统编)部编版_语文_初中
    资源描述:

    1、5.藤野先生思考探究一、本文是一篇回忆性散文。看看文章记录了作者留学过程中的哪几件事,试为每件事拟一个小标题。离开东京之缘由,仙台求学受优待,初识藤野先生,添改讲义,先生纠正解解剖图,关心解剖实习,了解女人裹脚,匿名信事件,看电影事件,离别先生。二、阅读课文中作者与藤野先生交往的部分,说说为什么他“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藤野先生治学严谨,教学认真,没有狭隘的民族偏见,能以公正之心对待来自弱国的学生,而且给予了极大的关心、鼓励和真诚的帮助,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能够做到这些尤其难能可贵。作者评价说:“他的对于我的热心的希望,不倦的教诲,小而言之,是为中国,就是希望中国有新的医学;大而言之,是

    2、为学术,就是希望新的医学传到中国去。”这段精要的议论性文字,直接表明了藤野先生的伟大。他是一个对来自“弱国”的学生及其贫弱的祖国抱着同情与尊重,而又矢志于医学事业的正直学者。所以虽然他只是一个普通的日本人,但他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三、本文题为藤野先生,可是作者还用了大量篇幅写和藤野先生无关的见闻和感受,你认为写这些容有什么作用?这可以从两个层面来分析,第一,从整篇文章的结构看,全文是围绕藤野先生这个中心人物来组织材料的。写对东京学习环境的厌恶,离开东京到仙台,是写与藤野先生结识的前因,接下来写仙台的学习生活,基本上都与藤野先生有关。而且,作者着力正面描述了与藤野先生的交往,写“爱国青

    3、年”的寻衅和看电影所受到的刺激,这些事或是与藤野先生有直接关系,或是衬托出藤野先生的公正、真诚在那种环境下的难能可贵。可以说,写作者自己的生活经历和感受,也都与写藤野先生有关联第二,回忆性散文的基本特点,便是时时处处都有“我”的存在,表现“我”的生活经历和感受。这篇散文的另一条线索,就是“我”的爱国之情,具体表现为“我”弃医从文的心路历程。从东京到仙台留学的这段经历在鲁迅的一生中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他的思想在这一阶段也发生了重要转变,而藤野先生与“我”的交往,是这段经历中最让“我”感怀的片段,也为“我”这段经历增添了一抹亮色。可以说,“我”的人生经历和思想感受是课文的“底色”和“背景”,聚焦点则

    4、是藤野先生。没有这份“底色”和“背景”,藤野先生的形象不会如此突出,不会如此动人,文章的涵也不会如此深刻。从某种意义上说,本文写的是作者“以藤野先生为中心的一段人生经历”,而非简单的“我与藤野先生的交往”。回忆对象与叙事者经历的交织,是回忆性散文的一个重要文体特点四、鲁迅非常重视文章的修改。仔细比较下面的原稿和改定稿,读谈这些修改好在哪里。1加上“花下”,表意更准确,且使“清国留学生”的形象增添了一份轻薄、浮华的意味。加上“成群结队”,更表明不是偶然、个别的行为,而是他们的普遍行为,更加表现出作者对“清国留学生”的讽刺。2在“地板”前加上“有一间的”,表达更准确。“咚咚”改为“咚咚咚”,更加形

    5、象地烘托出当时那种喧闹、浮华的气氛。“精通”比“熟识”程度更深,凸显“清国留学生”的不务正业、腐朽堕落。3增加“而且增加勇气了”一句,坚定地表现出作者在严酷的国政治环境中,一想到藤野先生对自己乃至对中国的希望,便增加了斗争的勇气和继续战斗的决心。“于是点上一枝烟”,增添了形象感,表现出作者对“正人君子”们的蔑视。五、“弃医从文”是鲁迅一生中的大事,除了课文,还有一些文章对此也有记述,如呐喊自序。课后查找相关资料,读一读,加深对鲁迅这一人生选择的理解。联系实际,说说鲁迅的人生选择给了你哪些启示鲁迅离开东京去仙台学医,从本文看,是因为他厌恶东京的学习环境,厌恶清国留学生的浑浑噩噩,厌烦他们把环境搞

    6、得乌烟瘴气。联系鲁迅的人生经历和其他作品看,其实有更为深刻的在原因。他在此前写的呐喊自序中做过解释:“我的梦很美满,豫备卒业回来,救治像我父亲似的被误的病人的疾苦,战争时候便去当军医,一面又促进了国人对于维新的信仰。”可见他是怀着救国救民的强烈愿望选择学医的,可就在学医时,看电影事件使鲁迅受到极大的刺激,促使他萌发“弃医从文”的思想,认为要改变人的精神,“而善于改变精神的是,我那时以为当然要推文艺”。由此可以看出鲁迅从东京到仙台学医,又从仙台弃医从文,这一过程无不深深浸透着鲁迅强烈的救国教民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实践着他“我以我血荐轩辕”的誓言。一个有志青年所做的人生选择,往往不是个人的选择,而

    7、是要把个人的人生与民族的前途、国家的未来结合起来考虑。6.回忆我的母亲思考探究一、文章开头即说:“我爱我母亲,特别是她勤劳一生,很多事情是值得我水远回忆的。”阅读课文,想一想:母亲的“勤劳”是通过哪些事例体现出来的?从文中还可以看出母亲具有怎样的品格?母亲的“勤劳”主要通过两个方面的事例体现出来。第一个层面,是在贫苦的家境中表现母亲的品质,主要写了以下的事情:母亲含辛茹苦地养育子女、支撑家庭;母亲每日辛勤地劳动;我”帮助母亲劳作,母亲教我生产知识;母亲用自己的聪明勤劳,维系着一家人的吃穿用度;母亲在家庭中任劳任怨,待人和蔼,宽厚仁慈。第二个层面,是在更广阔的社会背景下叙述具体事例,凸显母亲形象

    8、,事例有:母亲对穷苦农民的同情和对为富不仁者的反感;父母亲节衣缩食培养“我”读书;母亲支持“我”参加新军和同盟会;母亲离不开土地,习惯劳作;母亲支持“我”的事业,一直过着勤苦的农妇生活;母亲直到老年,仍热爱劳动。这些事例,表现出母亲勤劳吃苦、俭朴能干,任劳任怨、宽厚仁慈,爱憎分明,有远见、识大体,同情革命、支持革命等优秀品质。母亲既是一位普通的农妇,又是伟大人民中的一员。二、作者在回忆往事之后,深情地写道:“我应该感母亲。”结合课文具体容,说说“我”从母亲身上得到了哪些教益。作者反复写“我应该感母亲”,表达了对母亲真挚深沉的爱以及无比怀念的情感。母亲用她“勤劳”的一生,用她的言传身教,给予“我

    9、”启示和鼓励,这是“我”人生的宝贵财富:母亲勤劳吃苦,“我”从小耳濡目染,帮她劳作,拥有一个强健的身体;母亲任劳任怨,直到生命的终结,依然热爱劳作,教“我”养成勤劳的习惯,也教给“我”生产的知识;母亲聪明能干,教会“我”与困难做斗争的经验;母亲对地主劣绅的反抗,对“我”走上革命道路的坚定支持,让“我”拥有了革命的意志。三、作者在记叙事情的同时,穿插了精当的议论。找出文中议论性的语句,联系上下文,理解它们的含义并体会其作用。文章的一大写作特点就是夹叙夹议,以记叙为主,其间穿插着若干议论性语句。如:“这在母亲心里是多么惨痛悲哀和无可奈何的事情啊!”这句中饱含母亲的无限辛酸,更有作者对母亲的理解和体

    10、谅。“母亲是个好劳动。”总领第4段,强调母亲的勤劳能干,随后叙述了母亲日常要做的许多事情。“母亲在家庭里极能任劳任怨。她性格和蔼,没有打骂过我们,也没有同任何人吵过架。”这是对母亲任劳任怨、宽厚仁慈的评价。“母亲最大的特点是一生不曾脱离过劳动。”一句总括性的评价,呼应开头,也表明至此段结束了对往事的回忆。“在这条路上,我一天比一天更加认识:只有这种知识,这种意志,才是世界上最可宝贵的财产。”这一句议论,呼应前文的记叙母亲教“我”生产的知识,同情革命、支持革命,让“我”养成革命的意志,是“我”为什么感母亲的重要原因。“母家是一个平凡的人,她只是中国千百万劳动人民中的一员,但是,正是这千百万人创造

    11、了和创造着中国的历史。”母亲勤苦一生,任劳任怨,反抗地主豪绅的欺压,坚强不屈,母亲就是一位普普通通的农妇,她是“平凡的”,但正是像母亲这样的千百万劳动人民,融汇成革命的洪流,推动着历史的发展,为我们的民族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中国的现在、未来都将是劳动人民的。这句议论,将对母亲的深情与对民族、对广大劳动人民的深情融汇在一起。积累拓展四、课文语言平实如话,字里行间饱含深情。细读下列语句,体会其中蕴含的情感。1母亲这样地整日劳碌着。2这类地主富人家看也不看的饭食,母亲却能做得使一家人吃起来有滋味。3母亲年老了,但她永远想念着我,如同我永远想念着她一样。4母亲生我前一分钟还在灶上煮饭。1这一句承接上

    12、文,“这样地”即指上文中每天繁重的劳动:“天不亮就起床”“煮饭”“种田”“种菜”“喂猪”“养蚕”“纺棉花”“挑水挑粪”。“整日”,说明从早到晚,没有一丝空闲,每日如此,没有一点例外。作者对母亲,是敬重而又心疼的。2“看也不看”“有滋味”,两相对比,既表现出作者对地主家穷奢生活的蔑视,也突出了母亲的善持家务、聪慧能干,表达了对母亲的怀念。3“我”参加了革命,不能在母亲身边待奉,但是母子之间的思念从未因时空阻隔而中断。这一句感情强烈,表达出作者对母亲的深深怀念以及“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深刻遗憾。4“一分钟”,母亲连如此短暂的体息时间都没有,她把全部的精力都投入到操持家务、照顾子女上。这一句表现出沉甸

    13、甸的思念和感恩之情。五、很多作家都写过回忆母亲的文章,比如皱韬奋我的母亲、老舍我的母亲等。找来进行比较阅读,看看不同作者笔下的母亲形象、文章的写作手法、作品的语言风格等方面各有什么不同。这几篇文章中的母亲形象都是旧时母亲的形象,但也各有特点。朱德笔下的母亲,勤劳一生,宽厚仁慈,反抗压迫,坚强不屈、深明大义,同情支持革命,有着朴素的阶级意识。皱韬奋笔下的母亲,是一位善良、有同情心,对子女无比慈爱、督促子女学习、具有奉献精神而又早逝的母亲。老含笔下的母亲,是一位勤劳俭朴、善良真诚、宽厚隐忍,坚韧刚强的母亲。在写作手法上,朱德回忆我的母亲抓住人物本质特征,通过典型事例表现人物形象,通过议论深化主题。

    14、皱韬奋我的母亲截取自己记忆中最典型的几段经历来写母亲。老舍我的母亲通过记叙母亲一生的身世、经历、性格及遭遇来刻画母亲形象。多处运用描写,尤其是白描的写作手法,也有不少对细节的特写。在作品的语言风格方面,朱德回忆我的母亲质朴无华中蕴含深情。皱韬奋我的母亲语言质朴,直白坦诚,褒贬分明。老舍我的母亲采用口语与书面语相结合的形式,流畅朴素,凝炼含蓄,富有表现力。9.三峡 思考探究一、朗读并背通课文。说说作者是按什么顺序写三峡景物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作者先总体描绘三峡概貌,突出其雄伟气象;接下来,按照特点的不同,具体描绘三峡四季的不同景象。作者未按照四季更迭的顺序写,而是借着文脉之势,先写夏水襄陵之峻

    15、急雄壮,与第1段一脉相承;再写春冬与秋天,转为沉静,虽氛围、特色不同,但文脉转缓,文气相贯。从另一方面看,三峡之所以成为“峡”,是因为旁有群山约束,中有江水流淌,二者缺一不可。山为屏障,是峡之外围,所以第1段先写山,勾勒全貌;水是峡之筋骨,所以后两段重点写水,而又从动、静两方面写其特色;最后又将目光聚焦于山,首尾呼应。二、写景要抓住景物特征。说说作者笔下三峡不同季节的景物各有怎样的特征。夏天,江水满溢,一泻千里,给人以惊心动魄之感。春冬季,水流和缓,潭深水碧,优美、雅致。秋季,万物萧条,凄清哀婉,引人悲伤垂泪。10.短文两篇思考探究一、朗读并背诵课文。比较两篇短文在句式、节奏等方面的不同之处,

    16、说说它们分别带给你什么样的美感。这两篇短文在行文风格上有很大不同。弘景是南北朝时期人,作品带有骈文的特点,多用四字句构成对偶,句式整齐,节奏感较强;间用散句,参差错落,于整齐中有变化。多用寻常词汇,浅显易懂,但为了形式的整齐,选词用字颇多斟酌。轼的记承天寺夜游,自然成文,涉笔成趣,不事雕饰,天然中见真章。文章所用散句,四言至十言均有,间用整齐句式,节奏舒缓,不求统一。读此文,带给读者一种散淡自然的感觉。二答中书书所写的景物有什么特征?文章结尾说:“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想一想,其中有什么言外之意?答中书书中的景物非常秀美,山高水净,绚烂多彩,充满无穷生机。结尾一句,含有三层言外之意:

    17、其一,康乐是“能与其奇者”,表现出作者对灵运的钦慕;其二,自灵运之后,不再有人能“与其奇”,惋惜于世人对秀美山水的无动于衷;其三,“我”是继灵运之后又一“与其奇者”,为自己的审美情趣而自许,期与公比肩之意溢于言表。三、细读记承天寺夜游,体会作者的心境。结合写作背景和你对轼生平、思想的认识,谈谈对“闲入”的理解。记承天寺夜游中,“我”的心境是微妙而复杂的,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都包含其中。“闲人”既指二人的政治处境,即作为贬谪之人,无职无权,清闲无比,心悲凉无可诉说;又指夜游时的心境,即空灵自在,悠游自如,故能欣赏到一派空明的景象。既含有自嘲、自慰之意不能修齐治平,只好

    18、夤(yn)夜闲游赏月;又有自许的意味一一此等美景,如果不是我们两个富有雅趣之人欣赏,岂不浪费?这又表现出一种达观的生活态度。轼的思想兼受儒、道、佛三家的影响,所以往往能在逆境中自解自适,将人生的挫折化为审美的机缘。二、参考译文1、答中书书山川景色的美图,自古以来就是文人雅士共同谈论的。巍峨的山峰耸入云端,明净的溪流清澈见底。两岸的石壁五彩斑斓,交相辉映。青葱的林木,翠绿的竹丛,四季都有。清晨的薄雾将要消散,猿、鸟此起彼伏地鸣叫着;夕阳快要落山了,潜游在水中的鱼儿争相跃出水面。这里实在是人间的仙境啊。自从南朝的灵运以来,就再也没有人能够欣赏这种奇丽景色了。2记承天寺夜游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晚,我

    19、解开衣眼,正打算睡觉,这时月光照进门里,(十分美好,动人游兴),(于是)我高兴地起来走到户外。想到没有人与我共同游乐,于是来到承天寺找怀民。怀民也还没有睡觉,(于是)我们一起在庭院中散步。庭院中的月光如积水般清明澄澈,仿佛有藻、荇交错其中,大概是竹子和柏树的影子吧。哪一夜没有月光?哪里没有竹子和柏树?只是缺少像我俩这样的闲人吧了。11.与朱元思书思考探究一、朗读并背诵课文。说一说,文中所写的山水“独绝”在哪里?这一段山水,山奇水异。水静处。清激透明,千丈见底:水急处,如箭如奔马。山势连绵陡峭,直插云天; 山中万物欣荣,天籁动听,光影多变。二、面对富春江的“奇山异水”,作者有什么样的感想?你如何

    20、理解这种感想?美丽的自然美景,往在有心灵净化的作用,所以面对这奇山异水,作者感概:“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这两句由景而生慨叹,符合我们见到美景时的自然反应,反衬出景物之怡人。当然,这里或许有自述心志的味道,表现出归隐林泉、享受美景的愿望;也有可能是在劝说朱元思,不妨放下繁杂公务,一同来欣赏这美景。三、东西,向东向西;此处是动词2上,在上;名词作状语。3上,向上此处是动词,4下,向下;此处是动词四、吴均的与施从事书与顾章书和与朱元思书并称“吴均三书”,都是描写山水的名篇,学者钱锺书认为其成就可与水经注中的写景段落相提并论。阅读课文以外的两“书”,进一步体会吴均写景文章的特

    21、点。与施从事书与顾章书在语言风格和思想容方面都与与朱元思书有相近之处,文章较短,语意也不深,教师可放手让学生自己读,自己说。对学有余力的学生,教师还可以指导他们阅读钱锺书、振铎等学者对“吴均三书”的评价(分别见于钱锺书管锥编第四册“全梁文卷六十”和振铎中国文学史第二十章“六朝的散文”),初步接触文学评论。二、参考译文没有一丝儿风,烟雾也完全消散了,天空和群山是同样的颜色。(我乘着小船)随着江流漂荡,时而向东,时而向西。从富阳到桐庐一百来里(的水路上),奇山异水,天下独一无二。水都是青白色,千丈之深的地方也能一望到底,游动的鱼儿和细小的石子也能看得清清楚楚,湍急的江流比箭还要快,汹涌的大浪就像奔

    22、腾的骏马。夹着江水的两岸的高山上,全都生长着苍翠的树,透出一派寒意。(重重叠叠的)山峦各自凭着自己的地势争相向上,伤佛都在争着往高处远处伸展,由此面形成无数的山峰。泉水冲击着岩石,发出泠泠的响声;美丽的鸟儿互相和鸣,叫声嘤嘤,和谐动听。蝉长久不断地鸣着,猿持续地啼叫着。看到这些雄奇的山峰,那些极力攀高的人就平息了自己热衷于功名利禄的心;看到这些幽深的山谷,那些忙于俗事政务的人也会流连忘返。横斜的树核在上面交错遮敲,挡住了天空,虽在白昼,林间仍显昏暗;稀疏的枝条交相掩映,有时还能见到。12唐诗五首思考探究一、野望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联系作者的生平,说说你对诗作思想感情的理解。野望一诗中间两联

    23、主要写景,描绘了诗人薄暮时分于东皋所见的田园风光。夕阳余晖晕染下,每一棵树,每一座山,都呈现着浓浓的秋意;放牧的人赶着牛返回,猎人骑着马带着猎获的禽鸟归来。诗歌首联“徙倚”二字,点明作者徘徊无依的孤独心境。颔联和颈联写的都是恬淡自然的田园景物,但因作者心绪的原因,都染上了一层忧郁、孤独和清冷的色彩。尾联抒发感情,田园生活的静谧和安闲冲淡不了诗人的忧郁,他感觉自己并不能融入这诗一般的田园山水,只好向先贤那里寻找慰藉。诗人的仿徨、孤独和苦闷,可能是因为仕途的不得志,感觉前途渺茫,所以他三仕三隐,寄情于诗酒。二、黄鹤楼一诗是怎样将神话传说与眼前景物融为一体的?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黄鹤楼前两联,均

    24、是先写神话传说,再写眼前景物的格局,虚中有实,抚今追昔,写出诗人对世事变化难以逆料的感慨;以神话传说起笔,则增添了黄鹤楼的神异色彩,大大丰富了诗歌的容。首联从神话传说落笔,起笔高远,回到现实情境,又仿佛黄鹤楼从天而降一样,神妙莫测,鬼斧天工。颔联先写黄鹤之杳然不见,在远望天际,寻觅黄鹤踪影之时,顺势转换为对天际白云的描绘,转换自然,毫无痕迹,从句中两个“空”字,可以体会到诗人吊古伤今,无限怅惘的情感。三、使至塞上的颈联被誉为“独绝千古”,清人黄培芳认为其妙处在于“直 圆二字极锤炼,亦极自然”。你怎么理解这一说法?你觉得这两句诗好在哪里?这两句诗充分体现了王维诗歌“诗中有画”的特色,非常讲究景物

    25、的画面感。首先,它有绘画一样的构图,空间阔大,层次很丰富。其次,它有绘画一样讲究的线条,一望无际的大漠上,纵的是烟,横的是河,圆的是落日,寥寥几笔,就用简约的线条勾勒出景物的基本形态,概括性极强,仿佛抽象派的作品。最后,这两句在色彩上也很鲜明,落日、大漠、黄河、烽烟,各有色彩,引人想象。“直”“圆”二字的“锤炼”之处就在于构成壮美的画面,富有视觉感;其自然之处,在于符合塞外现实的情境。“烽烟”多用狼烟,有轻直、聚集的特点,是“孤烟”,不会相互纠缠,故在无风的时节,能够“直”冲云天;苍茫的大漠背景下,“落日”即将没入地平线,显得又大又圆,这也符合我们日常观察落日的视觉感受。“自然”之处还在于,这

    26、两句诗所写的独特景象,是长期生活于地的人刚进入塞外很自然地就会捕捉到的。四、白年轻时曾“仗剑去国,辞亲远游”,渡送别就写于他乘舟东下、出蜀入楚的途中。细读诗作,用自己的话描述诗中所写的景色,注意写景视角的转换,体会诗人心境的变化。诗人乘舟东下,随着船只的移动,两岸的景色像画卷一样展开、变换。颔联以移动视角来描写景物的变化。船由蜀地到,两岸的地势由山地过渡到平原,山峦从作者的视野中一点点地消失;江水向着广阔的原野奔腾而去。山岭本是静止的事物,却如影随形,竟至于消失,这里作者化静为动,使景物富于动态;江水本在河道中奔涌,却仿佛流入辽远无际的荒原,显得视野辽阔,境界高远。颈联则以静止的视角,描摩江上

    27、的美景,宛如两幅图画。第一幅是水中映月图,写朗月映照下的夜景,明月映入水中,如同飞下的天镜,写出江水与江上空气的澄净明澈。第二幅是天边云霞图,写黄昏的风景,云霞飘飞,如同海市蜃楼一般变幻多姿。这两联的景物,或天高地远,气象阔大,或风物灵动,景色优美,正是作者喜悦开朗心境的展现,洋溢着青春的活力,表现出作者远游异乡、闯荡世界的兴奋心情。但随着离乡越来越远,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就越来越浓,最后一联则转入思乡之情的抒发。积累拓展五、同是春天,初春、仲春、暮春的景物各有不同,钱塘湖春行写的是初春景色,诗中哪些词语透露出这一点?品读下列诗句,想一想它们描写的景物分别属于春天的哪个阶段,说说你的理由。1带雪梅

    28、初暖,含烟柳尚青,(孟洁然陪使君题惠上人房)2雨中草色绿堪染,水上桃花红欲燃。(王维辋川别业)3柳阴阴细雨晴,残花落尽见流莺。(武元衡春兴)4半烟半雨江桥畔,映杏映桃山路中。(谷柳)钱塘湖春行一诗围绕初春来写,描绘了西湖明媚的春光。很多词语都能看出初春景象来,如“早莺”“新燕”自不必说,“几处”说明早莺尚少;“争暖树”,说明是乍暖还寒时候,早莺争夺向阳的树木;“谁家新燕”,说明燕子始回,尚未筑巢。“乱花渐欲迷人眼”说明花儿还未盛放,但盛放可期;“浅草才能没马蹄”说明芳草才生,尚未长高。1初春,乍暖还寒时候(梅尚带雪;柳叶初长,如烟似雾);2仲春(春雨初降,绿意正浓,桃花盛开);3暮春(柳已成荫

    29、,残花已落尽,群莺已乱飞);4仲春(山中杏花、桃花盛开)六、背通这五首诗。以其中一首为例,参考补白,具体说说律诗在对仗、押的方面的特点。律诗的格律要求比较严谨,在句数、字数、押韵、平仄、对仗等方面都有严格规定。对仗方面,每首中对仗联可以多到三或四联,一般是颔联、颈联对仗。比如野望渡送别钱塘湖春行)使至塞上均为颔联和颈联对仗。每一对仗联要求句式相同,词性相同,平仄相对。押韵方面,第二、四、六、八句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通常一韵到底,中间不得换韵。如黄鹤楼,二、四、六、八句“楼”“悠”“洲”“愁”押韵:而使至塞上)则“边”“延”“天”“圆”“然”押韵。粘的规则,较为复杂,可不涉及。需要指出的是,初

    30、唐、盛唐时期,律诗尚在发展成熟的过程中,格律方面未必非常严格,可能有一些不合格律之处,如使至塞上第二句和第三句就存在失粘的情形。又如黄鹤楼在平仄、对仗方面并不太严格。如果学生问到,可向其指出。13.背影思考探究一、朗读课文,把写背影的文字找出来,联系全文细细品味,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1文章以背影为题,“背影”在全文中起了什么作用?从容来看,作者以“背影”为父爱的象征点、父子之情的交汇点、父子关系改善的触发点;从结构来看,“背影”是文章中“我”的情感变化的转折点,也是文章的线索。2文章第6段写父亲过铁道买橘子的过程。在这段文字中,作者是怎样描写父亲的背影的?为什么写得这样详细?作者这样写父亲的背

    31、影:先描写外貌衣着,然后描写动作,仿佛用特写镜头细致地展示父亲爬月台的动作,并用“我”的情感反应烘托这个背影。值得关注的是,作者描写背影的镜头是一个“慢镜头”,一方面是因为父亲的动作确实不利索,一方面也是详细描写、展现形象的需要。这个“慢镜头”到父亲爬上月台就停止了,父亲的背影也就定格在了那里,深深地触动了“我”,也深深地打动了读者。二、在这篇文章中,“我”对父亲的情感态度有怎样的变化?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就文中着力记述的车站送别这件事的角度来看,可以这样理解“我”的情感态度的变化及其原因:“我”对父亲的情感一直是深厚的,只是有时略有些不耐烦。不耐烦处,一是看到父亲送站时向脚夫讲价钱,觉得“

    32、他说话不大漂亮”;二是看到父亲嘱托茶房“好好照应我”,“我”觉得他“迂”。而“我”的情感态度变化的契机,是在父亲爬上爬下车站月台之时,“我”的心被强烈震撼了。“我”的情感态度变化的原因,一是父亲对“我”很好,让“我”感动;二是“我”本来就对父亲怀有深情,心的强烈震撼是很容易发生的,所需的只是“背影”这样的契机。三、第4段写父亲“本已说定不送我”,却“终于决定还是自己送我去”。细读这一段,注意文中的细节,说说你是怎样理解父亲这一举动背后的心理活动的。父亲先属咐茶房“陪我同去”,可又“终于不放心”,还是“自己送我去”。从文意的表层来看,通过这些言行,能看出父亲是个细致之人,同时还能感觉到父亲对“我

    33、”非常爱护,甚至有点爱护过头了。他为什么还是要去送儿子?归根结底,理解的要点大致有二;其一,父亲对儿子有深厚的感情;其二,父亲爱子之情的表露方式是间接的、含蓄的、滞涩的。父亲既不放心儿子,想与儿子多待一会儿,又放不下“言出如山”的父亲(特别是那个时代的父亲)架子,丢不开父子之间的隔膜与齟齬,所以从“说定不去”到“决定自去”的转变才那样充满踌躇与犹豫,最后以一个不成理由的理由完成了转变。四、本文的语言素朴而又典雅、简净而又细致,试以下列语句为例,加以赏析。1回家变卖典质,父亲还了亏空;又借钱办了丧事。这些日子,家中光景很是惨淡,一半为了丧事,一半为了父亲赋闲2他给我拣定了靠车门的一椅子;我将他给

    34、我做的紫毛大衣铺好座位,他嘱我路小心,夜里要警醒些,不要受凉。又嘱托茶房好好照应我。3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4他少年出外谋生,独立支持,做了许多大事。哪知老境却如此颓唐!他触目伤怀,自然情不能自已。情郁于中,自然要发之于外;家庭琐屑便往往触他之怒。1语句都很短,没有多余的话。其中“典质”“亏空”“惨淡”“赋闲”等词很文雅,但总体而言是口语,明白易懂。短促的语句,将事件、氛围、原因概述得清清楚楚,带给读者一种忙碌、沉重的感受。2作者基本上是以叙述代描

    35、写,表现父亲对“我”无微不至的关爱。父亲“拣定椅子”,反复叮嘱,都是极琐细的事,作者却不厌其烦地一一写来,看似细碎,却并不让人觉得繁冗,因为其中的点点滴滴,都是父爱的真实流露。其中写“我”用父亲“给我做的紫毛大衣”铺座位,点出一个重要的细节,变换了叙事的视角,消减了从一个角度连续叙事可能存在的单调感。3作者使用的是白描手法,笔法简净,却细致而传神地描画出了父亲的形象。这三个句子看似平淡,其实有起伏,“本来”“只好”“尚不”“可是”“就”等词语,看似寻常,却表现出“我”心中并不平静的感情4这几句话的书面语特点明显,既用文雅的四字词语,还使用接近文言文的句式,强化了句子的概括力,短短几句,概括了父

    36、亲的人生历程。虽以第三人称来写,“哪知”“触目伤怀”等词语却写出了父亲的心境。连用两个“自然”,为父亲辩护,表现了“我”对父亲的理解。五、课文第5段中,作者两次写到自己“聪明过分”的行为,你怎么理解这里的“过分”?在长辈面前,你也有过类似的表现吗?读完这篇文章,你对自己的“聪明”和长辈的“迁”有什么新的体会?说出来与大家交流。此处表达了作者的自悔心理。“过分”说明不是一般的自悔,是发自心的强烈自悔。这种自悔的心理是从反思中来的,与看到父亲背影时的感动伤怀不同。它没有后者强烈,因此不适宜作为文章情感的“爆破点”;但它比后者深刻而绵长,所以反而成为文章的某种底色。所谓自悔,实际上是一种理解,当年的

    37、“我”用理智的、理性的眼光看父亲“拿自己当小孩”的琐屑迂腐,觉得可笑;现在的“我”终于理解了父亲当年的行事所遵循的是情感的逻辑而非理性的逻辑。14.白礼赞思考探究一、作者开篇即说:“白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树!”中间又几次出现意思相同的话。找出这些语句,说说它们与标题有怎样的关系,作者是从哪些方面表达自己的赞美之情的。第1段、第4段、第6段、最后一段都是直接抒发赞美之情的段落,形成本文的抒情线索,与标题形成呼应。白树生长的环境不平凡,辽阔坦荡、气象雄伟,色彩分明的西北高原,是白树赖以生存的典型环境一一境美;白树自身的形貌不平凡,笔直的干,笔直的枝,干、枝、叶都“一律向上”“绝无旁枝”“紧紧

    38、靠拢”一一形美;白树在的气质不平凡,力争上游,伟岸,正直,朴质,严肃,挺拔,坚强不屈神美。二、顺着感情的脉络梳理课文容,探讨下面的问题。1文章开篇入题,紧接着又宕开一笔,用一大段文字描写高原景象。作者描写了怎样的高原景象?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2本文写法有扬有抑,富于变化。试找出相关的段落,体会这种写法的表达效果。3文章最后一段提到楠木,作者的用意是什么?1高原景象,一望无际,“无边无垠,坦荡如砥”;高原上有黄色的土和绿色的麦浪,像“黄绿错综的一条大毯子”。用烘托、映衬手法,先写高原景象,交代白树的生存环境,烘托出一种“不平凡”的环境氛围,为白树出场铺垫、蓄势。2第2段描述完高原景色后,接着写这

    39、样的景色带给作者的感受一先是感受到“雄壮”,接着又觉得有一些“单调”,为接下来写猛然见到白树时“惊奇地叫了一声”作衬托,为突出白树的“不平凡”蓄足气势,这是欲扬先抑。第7段,前三句先说白树可能不美,算不得“好女子”,紧接着说它“伟岸,正直,朴质”等等,夸它是“伟丈夫”,也是先抑后扬。本文抑扬手法的使用,一是使文章波澜起伏,富于变化;二是更加突出了白树的“不平凡”,突出了白树的精神风貌,赞美之情溢于言表。3最后一段提到楠木,主要是与白树形成对比:两种树的品格不同,一是普通当中蕴含着“不平凡”,一是贵族化;所代表的人不同,一是在北方坚持抗战的广大民众,一是贱视民众、顽固倒退的人们。两相对比,突出赞

    40、美了白树及其所代表的精神和品格。三、作者说白树是“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实在是不平凡的一种树”,既“极普通”又“不平凡”,这样表达是否矛盾?试结合全文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不矛盾。“普通”即“平凡”,“不平凡”即“伟大”,这个看似矛盾的表述,其实包含着辩证法,即平凡当中蕴含着伟大。说“普通”,是因为白树在西北高原极常见,也极易生长;说“不平凡”,是因为白树独特的外形,特别是在的品格和精神风貌,也就是作者赋予它的正直、质朴、坚强不屈等。作者用这看似矛盾的表述,更能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积累拓展四、朗读并背通课文第68段,思考:白树有什么象征意义?作者是通过哪些语句层层深入地把这种意义揭示出来的

    41、?白树象征了北方的农民,抗日的军民,尤其象征了民族解放斗争中所不可缺的朴质、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通过四个“难道”层层深入地揭示出来:第一个“难道”通过反问引起读者思考,为由树及人本;第二个“难道”点明“至少”象征了北方的农民;第三个“难道”点明象征抗日军民一“守卫他们家乡的哨兵”;第四个“难道”进一步抽象化,点明“枝枝叶叶靠紧团结,力求上进”的白树象征着中华民族的抗日精神和意志。五、写作时恰当使用象征手法,可以让读者咀嚼回味,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试选取你熟悉的某个事物,赋予它一定的象征意义,完成一次片段写作。一个事物是否具有象征意义,一方面在于它是否在历史的长河中已经积淀有某些较固定的意义,

    42、如梅花凌霜傲雪,莲花淡雅脱俗,牡丹富贵荣华等;另一方面是每个人在观察事物时可能赋予这一事物某种特定含义。白树的生长环境、外形等是客观存在,但茅盾将自己的情感寄离其中,赋予它伟岸、质朴、坚强等精神和气质,从而使白树具有了独特的象征意义。学习使用象征手法,就是要引导学生挖掘一些普通事物中可能具有的精神、意蕴等,学会思考,并借助语言表达出自己的感受与思考。17、中国石拱桥思考探究一、文章为了说明中国石拱桥的特征,选取了许多例子。从课文中找出这些例子,提取关键信息,填写下面的表格。填完之后,纵向看一看,你有哪些发现?1.旅人桥 约282年 可能是有记载的最早石拱桥2州桥 约605年 历史悠久;精妙绝伦

    43、;全桥只有一个大拱,长达37.4米;桥洞不是普通半圆形,而是像一弓;大拱的两肩上,各有两个小拱;大拱由28道拱圈拼成;全桥结构均匀3卢沟桥 11891192年 历史悠久,坚固美妙;由11个半圆形石拱组成,每个石拱长度不一;桥面平坦,几乎与河面平行;每两个石拱之间有石砌桥墩,把11个石拱联成一个整体,是一座联拱石桥4 江东桥 800年前 在建筑技术上有许多创造5长虹大桥 1961年 当时世界上最长的独拱石桥6双曲拱桥 解放后 钢筋混凝土拱桥,世界上所仅有的纵向观察,既可以看出文章主体部分的说明顺序,也可以看出中国石拱桥的共性特点,还能看出作者列举的几座拱桥的个性特点。二、根据课文容,画出州桥的示

    44、意图,在相应的位置上标出数据。学生可以自己绘图,也可以利用单元页图做标注。要注意的是,本文对州桥的说明既有侧视视角,又有俯视视角,学生绘图或标注时要注意到这两个视角。三、说明文中常用一些说明方法,如下定义、举例子、作比较、打比方、分类別、画图表、列数字、引用等。看看本文中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找出实例并说说它们的作用1打比方。如“石拱桥的桥洞成弧形,就像虹,”“桥洞不是普通半圆形,而是像一弓”用“虹”“弓”作比,突出了石拱桥形式上的特征,富有形象性。2举例子。作者为了说明中国石拱桥的特点,列举了州桥和卢沟桥两个例子。州桥是独拱石桥的代表,卢沟桥是联拱石桥的代表,且两座桥都世界闻名,例子具有代表性、

    45、典型性。3引用。如引唐朝嘉贞的话“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为”,说明州桥设计施工的精巧;引用唐朝鷟的赞语“初月出云,长虹饮涧”,说明州桥形式优美,等等,这些引用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和感染力。4列数字。有概数、确数之分,给人以准确鲜明的印象。如“州桥非常雄伟,全长5082米,两端宽96米,中部略窄,宽9米”。5幕状貌,如“这些石刻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有的像注视行人,千态万状,惟妙惟肖”,描绘石刻狮子的“千态万状”,说明卢沟桥在装饰上的重要特点,突出了桥的形式美。6作比较。如“永定河发水时,来势很猛,以前两岸河堤常被冲毁,但是这座桥极少出事,足见它的坚固”,以卢沟桥与两岸

    46、河堤相比较,充分说明了卢沟桥十分坚固。积累拓展四、结合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严谨。1水经注里提到的“旅人桥”,大约建成于公元282年,可能是有记载的最早的石拱桥了2全桥只有一个大拱,长达374米,在当时可算是世界上最长的石拱。3永定河上的卢沟桥,修建于公元1189到1192年间。桥长265米,由11个半圆形的石拱组成,每个石拱长度不一,自16米到216米。桥宽约8米,桥面平坦,几乎与河面平行。1“大约”“可能”都表示不确定,“有记载的”指出后面判断的根据,更增强了准确性。2“在当时”是从时间上限定,“可算是”是从程度上限定,这样才更符合实际情况。3数字具体,实事,该用“约

    47、”限制时,绝不“故作准确”;“几乎”强调了桥面与河面并非完全平行。1材料(一)对卢沟桥的介绍,与课文里的相比,说明的容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会有所不同?中国桥梁史料选段集中介绍卢沟桥本身的情况,分桥拱、桥墩、桥面、桥栏等几个部位,列举大量数据与事实,一一介绍。课文则重点介绍卢沟桥的结构特点、桥栏上的石狮子,也介绍卢沟桥的审美价值和历史意义。因为中国桥梁史料是一部桥梁学的专业著作,所以主要从学科专业的角度,介绍卢沟桥作为一座重要建筑物的技术细节;课文是一篇科普文章,要让普通读者在有限篇幅比较全面地了解卢沟桥,自然不能过多聚焦技术细节,但又要让读者对卢沟桥的建筑特点有所了解,所以选择结构特点和最著名的石狮子作为说明重点。2材料(二)主要写的是什么?与课文里对卢沟桥的介绍相比,它在写法上有什不同?夜宿卢沟观晓月是散文,主要写观赏“卢沟晓月”时的情景。作者描写的重点是月光和桥下的流水,最后才烘云托月般地写到卢沟桥本身,有了前面的渲染,卢沟桥给读者留下美丽动人的印象。而课文是说明文,基本上是客观而平实地介绍卢沟桥的特点,即使有摹状貌之处,也是为了把相关容说清楚,并不是为了写景抒情。18.园林思考探究一、课文中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部编八年级语文(上册)教材习题参考答案(DOC 21页).doc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5853581.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