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7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doc

  • 上传人(卖家):刘殿科
  • 文档编号:5849141
  • 上传时间:2023-05-12
  • 格式:DOC
  • 页数:7
  • 大小:276K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doc》由用户(刘殿科)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 战时 共产主义 斯大林 模式 教学 设计 人教版 高中历史 必修
    资源描述:

    1、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教学设计l 教材分析教材从三个方面阐述了俄国十月革命后,苏俄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所进行的艰苦探索,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施到斯大林模式的形成,不仅使新生的苏维埃政权得到了巩固,而且使苏联迅速从落后的农业国转变为强大的工业国,但与此同时,斯大林模式在实践过程中,其弊端也日益暴露,最终阻碍了苏联经济的发展。l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 识记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的内容,斯大林模式的主要表现;2、 探讨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对苏俄社会主义建设的影响和对当代中国经济改革的借鉴作用。3、结合十月革命后和国内战争胜利后的形势,理解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

    2、变的必要性。4、分析理解斯大林模式形成的历史条件和历史作用。【过程与方法】1、引导学生通过对材料的分析和解读得出结论,做到论从史出,以培养学生阅读、理解、分析材料的能力。2、通通过情景再现、问题探究和合作交流等方法,完成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任何一种经济体制的确立都必须要与生产力水平相适应,都要随着社会的发展而调整,改革是社会主义不断完善和保持自身活力的重要手段,以而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素养。l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2、 斯大林模式的主要表现及利弊。【教学难点】1、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

    3、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2、 如何评价斯大林模式。l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简要概述苏联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导入新课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历了列宁与斯大林的探索,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和戈尔巴乔夫的改革两个时期。列宁和斯大林对社会主义建设做了哪些探索呢?由此导入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设计意图】通过宏观梳理,使学生对苏联的历史有更加明晰的线索,也增强了学生的求知欲。【讲授新课】多媒体展示材料: 材料1:就在苏俄人民刚刚开始着手社会主义建设时,帝国主义国家英法美日等就进行了武装干涉,国内的反革命也发动了武装叛乱。外国武装干涉与国内战争从1918年春天开始,到1920年结束。 -齐世荣15世纪以来

    4、世界九强的历史演变 材料2:工人和士兵得不到维持生命最起码的食品供应,彼得格勒的工人、士兵每天只能得到1/4磅面包。饥饿笼罩着全国。 -吴恩远苏联史论 看材料1、2,概括苏俄面临什么样的形势呢?【设计意图】培养学生阅读史料、分析史料的能力和归纳概括能力。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板书)1、背景:苏俄进入艰苦的三年国内战争时期(19181920)(1)新生苏维埃政权面临国内外敌人的威胁(2)粮食严重缺乏,经济极端贫困。2、目的:集中全国的物力、财力,支持红军,战胜敌人3、内容:(阅读教材,自主学习)农业:实行余粮收集制工业:大中小企业全面国有化贸易:取消自由贸易分配:实行普遍义务劳动制和实物配给

    5、制【合作探究】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中的一些规定损害了广大人民的利益,其中,对农民利益损害最大的政策是什么?为什么?余粮收集制。因为经历了几年的战争,国民经济十分困难,农民手中粮食十分有限,所以根本不存在真正的余粮,余粮收集制实际上是剥夺了农民的口粮。 余粮征集制是以征集所有的余粮,建立强制性的国家垄断为前提的.当时我们不可能有其他的办法。 列宁我们要把流血战线上获得的经验运用到不流血的战线上来。 -列宁4、特点:背离了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规律;兼有战时和共产主义的特色。5、评价:1)特殊历史条件下和特殊历史时期中,为了集中全国物力财力战胜敌人的一项特殊政策;2)政策的实施对粉碎国内外敌人的武装进攻

    6、,战胜敌人提供了必要的物质保障。军事上的胜利保卫和巩固了新生的苏维埃政权;3)为布尔什维克探索向社会主义过度提供了一种尝试;4)实践证明这不是一种理想的政策,一些措施不符合经济发展规律,严重损害了农民和工人的利益,使工农联盟也濒于瓦解。因此它不是向社会主义过度的正确道路。二、新经济政策(板书)多媒体展示材料:内战的结束意味着战时共产主义这种权宜之计已经失去其存在的价值,于是它立即被摒弃了。农民们拿起了武器,反对无偿的征用。同时由于1914年至1921年间接连不断的战争,国家经济也已陷于瘫痪状态。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图片资料:示威游行 1921年喀琅施塔得水兵起义【设计意图】让学生从史料中

    7、得出答案,培养学生分析概况史料的能力。总结如下:1、背景:1)四年世界大战和三年国内战争,加上自然灾害,经济遭到了严重的破坏,濒临崩溃。2)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弊端日益严重,引发了严重的经济困难和政治危机。3)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作为向社会主义过渡的一种模式在实践中遭到失败,俄共(布)需要寻求新的模式。2、概况(时间、目的)时间:1921年,俄共(布)“十大”召开,关于以实物税代替余粮收集制的决议。目的:解决危机,稳定政权3、内容(阅读教材,自主学习)农业: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工业:解除中小企业国有化【合作探究】2:有人说:“新经济政策这允许部分资本企业由国内外资本家经营,这是在发展资本主义;与“战

    8、时共产主义”政策相比,它是在搞资本主义。”你是怎么认为的?新经济政策是将资本主义作为小生产和社会主义的中间环节,它是在一定限度内恢复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在坚持公有制的前提下,在部分企业发展国家资本主义,最终建设社会主义的经济制度。【设计意图】通过讨论与交流,加深学生对新经济政策的理解,为总结新经济政策的实质做铺垫。贸易:恢复货币流通和商品交换分配:废除实物配给制,实行按劳分配。4、特点:1)利用商品货币关系进行社会主义建设;2)扩大地方和企业的自主权;3)在公有制的前提下,允许多种所有制形式存在。新经济政策是否要发展资本主义?项目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特点管理方法否定商品货币关系利用商品货

    9、币关系进行社会主义建设高度集中,行政管理。扩大地方和企业的自主权经济体制单一的公有制体制。在公有制的前提下,多种所有制形式存在。实质:在国家掌握主要的经济命脉的前提下,允许资本主义在一定范围内核一定程度上恢复和发展,进而使社会主义成分战胜资本主义成分。5、影响:展示史料:在战争结束的时候,俄国就像是一个被打得半死的人而现在,谢天谢地,他居然能够拄着拐杖走动了! -列宁由此总结如下:经济:提高生产积极性;促进经济迅速恢复;政治:稳定政治形势,巩固工农联盟;道路探索:找到了在小农国家里建设社会主义的途径和方法。三、“斯大林模式”多媒体展示材料: 材料:布尔什维克的领导核心多数人对新经济政策心存疑虑

    10、,特别是列宁逝世后他们利用手中的权力千方百计地用行政手段来限制新经济政策。 材料:布尔什维克政治制度的目标是过渡到共产主义-没有私有制的社会,而新经济政策允许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存在,政治和经济之间的对抗加强了。 沈志华一个大国的崛起与崩溃 根据上述两则材料,如何理解斯大林为何让新经济政策见鬼去?1、 形成原因 党内对新经济政策理解存在分歧 列宁病逝,斯大林领导地位的确立 新经济政策没有得到苏维埃国家政治体制转型的配合 2、主要表现 优先发展重工业; 农业集体化运动; 单一的公有制,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尽可能引导学生发言,可以结合中国现代史上的有关内容,学生能说多少就评价多少)。2、 评价 斯大林

    11、模式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形成的。它的出现,有其历史功绩,也存在很多弊端。多媒体展示图表1913年工农业产值对比 1937年工农业产值对比材料:苏联工业发展很快,1913年1950年增加12倍。农业却徘徊不前,1953年全苏人均粮食低于1913年。材料2:据统计,在苏联农村中,从1929年7月到1930年7月,牛减少了32%,马减少了13%,猪减少了33%,羊减少了26%。由此总结(其本质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1、它开辟了新型的工业化模式,迅速实现工业化。2、苏联经济实力的迅速增长,为后来取得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3、片面发展重工业,使轻工业和农业长期处于落后状态;4、对农民

    12、的剥夺太重,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忽视消费品的生产,导致人民的物质生活长期没有得到重大改善。5、长期执行指令性计划,严重削弱了企业的生产自主权,不利于发挥企业的生产积极性,制约了苏联经济的持续发展。【设计意图】通过史料开拓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能力,增强了学习兴趣。拓展延伸:苏联探索社会主义经济发展道路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有什么启示? 社会主义建设没有固定模式,应从实际国情出发,走自己特色道路。 制定政策时,一定要使它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建设社会主义要保证农、轻、重有比例平衡协调发展。【设计意图】既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并深化了学生对此项内容的理解。l 课堂小结俄国十月革命后不同时期两个人物探索的三项政策:列宁: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新经济政策斯大林: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斯大林模式)l 教学反思本课内容简单,线索清晰,学生理解与掌握本课知识较为简单。教学过程中采用师生互动方式,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多种形式的史料的引入和学生活动的开展,使本课的知识变得生动有趣,并浅显易懂,突出了本课的重难点。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doc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5849141.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