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11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出塞》课堂实录.doc

  • 上传人(卖家):刘殿科
  • 文档编号:5848561
  • 上传时间:2023-05-12
  • 格式:DOC
  • 页数:11
  • 大小:24.50K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出塞》课堂实录.doc》由用户(刘殿科)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出塞 课堂实录
    资源描述:

    1、出塞课堂实录一、了解诗人,解读诗题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唐诗。(板书:唐)说到唐诗,你会想起哪些诗人生:李白、杜甫。师:分别是诗仙、诗圣呀,还有吗生:王昌龄。生:李贺。生:白居易。生:王维。师:刚才同学们说了很多。的确,唐代是中国古代诗歌鼎盛时期,出了不少千古留名的大诗人。刚才有位同学说到了王昌龄(板书:王昌龄),他在唐代诗歌中的地位并不亚于李白,你对王昌龄有哪些了解生:他生于公元698年,死于公元756年,字少伯,盛唐著名诗人。他的籍贯是太原。、师:(微笑)看来你对他的户籍很了解。生:他特别擅长写七言绝句,出塞和从军行是他著名的代表作。师:(追问)你知道这两首诗被称为什么诗生:

    2、边塞诗!师:你知道什么叫边塞诗生:我认为边塞诗就是描写边疆士兵生活的诗。师:王昌龄当时在诗坛就有“诗家夫子”之称,足见他的诗歌造诣之深。由于他擅长写七言绝句,还被冠以“七绝圣手”之美誉。尤其以边塞诗最为著名,今天我们就一同走进边塞看看。(课件显示阴山)师:这是阴山,在内蒙古中部,它山峦叠嶂,绵延千里,自秦汉以来,中国就在这里修筑边关抵御北方少数民族,也就是被称为胡人的少数民族的侵扰。唐朝时,就有一支叫匈奴的胡人常常盘踞于此,屡次度过阴山,侵犯中原,于是无数热血男儿离开故土,告别亲人,万里长征,来到这里,日夜守卫祖国的安宁。曾深入边塞生活的王昌龄用他的诗记录下那里的边关和那里的战士。(板书:出塞

    3、)(生齐读诗题)师:你怎么理解出塞生:出了自己的国度,到塞外去。生:战士离开自己的家乡,去保卫祖国的边疆。师:说得好!其实王昌龄并不是第一个写出塞的人。“出塞”是汉代的乐府诗题。王昌龄用这样的旧诗题写了什么内容呢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王昌龄这首非常著名的边塞诗出塞。(课件出示诗歌)二、初读诗歌,读准读通师: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诗歌,注意把字音读准,把诗句读通顺。(生自由读,师巡视)(抽生读古诗,一生把“不教”读成“jio”)师:谁有什么发现生:“不教”应读不“jio”,而他读成不“jio”。师:(微笑)那你来读读。(生读)师:你刚才注意到了这首诗中的一个多音字,在这首诗中一共有三个多音字(课件出示多音

    4、字词:人未还、飞将、不教)“将”好理解,那“人未还”的“还”为什么要读“hun”,“不教”的“教”要读成不“jio”呢生:“人未还”就是没有回来的意思,所以要读“hun”。生:“不教”就是不准、不允许,所以要读“jio”。师:看来读准这三个多音字非常重要。大家一起来读读这首诗。(生齐读)三、再读诗歌,理解内容师:大家已经能把这首诗读得正确、通顺了。诗人在诗中向我们传达的是什么内容请同学们默读这首诗,边读边思考,每一句诗用现在的话怎么说。然后在小组内交流。(生小组交流,教师巡视)(一个小组四人说诗的意思)生1:第一句的意思是秦代的明月和汉代的边关。生2:第二句的意思是万里长征到边关的战士还没有回

    5、来。,生3:如果龙城飞将军李广还在的话生4:就不准胡人的骑兵度过阴山来。师:非常好,你们小组不仅合作,还有明确的分工。我还想问问诗句中哪个词语是“如果”的意思,哪个词语是指“胡人的骑兵”。生:“但使”是如果的意思,“胡马”指胡人的骑兵。师:说得好,特别是后几行翻译得好,但将第一句“秦时明月汉时关”说成“秦代的明月和汉代的边关”是不对的。“互文”是古代诗文中的一种修辞手法。指相邻的诗句中,两个词语相互补充,共同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在这里,“秦”和“汉”就是使用了“互文”的修辞手法。所以这句应该翻译成“秦汉时的明月和秦汉时的边关。”师:整首诗的意思大家都清楚了吗(生:清楚了),那让我们带着对诗意的

    6、理解再读读这首诗吧!(生齐读)四、细读诗歌,体悟诗情(一)体会诗之“悲”情师:古人说:“诗以言志”,那么全诗究竟抒发了怎样的情怀呢让我们穿过历史长河,来到唐代的边塞。先听老师读读第一、二句,大家边听边想象,你的眼前呈现出什么景和物呢(埙乐起,课件出示第一、二句诗,教师诵读,生听)生1:我看到了在边疆的战场上,有很多人因为战争而没有回去。师:把你看到的用诗句读出来。生1: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生2:我看到了非常凄凉的景象,杂草丛生,有许多士兵为了战争,把鲜血洒在了边塞。师:把凄凉的感觉读出来。生2:(语调低沉)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师:从诗句的描述里,我们看到了一轮明月,一道

    7、古关,以及这明月下,古关上的战士。再读这句诗,把看到的景象读清楚。生:(齐读)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师:宁静的的夜晚,僻远的边关,一轮明月照在唐朝守边战士身上。和着这样的音乐(埙),进入这样的画面,再读这句诗吧!生:(齐读)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师:俗话说:“明月寄相思”,在这样凄清的夜晚,遥望一轮明月悬挂天边,征人会想谁生:这样的明月下,他们一定会想起他们的父母、妻儿。师:(引读)是呀,家中的父母年事已高,身体还好吗于是他对着明月思念生1:(低沉吟诵)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生2:他们会对家人说,等我们把敌人赶出去了就会回来,等着我们吧!师:(引读)等着我们吧生2

    8、:(略带伤感)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师:思念亲人,战士会忍不住向家乡的方向望去,却是“征人蓟北空回首”(课件显示),同一时代的边塞诗人高适这样写道。为什么说是空回首生:因为回不去了!师:为什么生:因为隔得太远,(师引读:是呀,因为太远了,所以)征人蓟北空回首。师:回不去了,战士们是什么样的心情生1:伤感。(读诗句)征人蓟北空回首生2:绝望。(读诗句)征人蓟北空回首生:(齐读)征人蓟北空回首师:万里之远,归期渺茫,叫战士怎能不想家呀!(课件出示诗句: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生:(齐读)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师板书:人未还)师:人未还呀,同一轮明月下,他们思念的亲人此

    9、刻又在做什么呢高适在同一首诗中这样写道:“少妇城南欲断肠”(生齐读这句诗),在你的眼前呈现出一幅怎样的画面生:战士们的母亲没有看到儿子回来,很伤心。师:你再读读这句诗!生:少妇城南欲断肠师:是写他的母亲吗生:是他的妻子。师:从“欲断肠”能体会到什么生:悲痛欲绝。(读)少妇城南欲断肠师:欲断肠,这是一种怎样的痛苦呀,女同学读一遍!女生:(齐读)少妇城南欲断肠师:欲断肠呀,她们在城南干什么生:哭泣!师:为什么哭泣生:因为他们的丈夫为保卫国家再也没有回来。师:她们在明月下等啊盼啊、等啊、盼啊,可等到的却是生:(齐读)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师:真是悲痛欲绝呀!(板书:悲)师:谁没有亲人,谁不

    10、思念亲人,可是在千古之前的唐朝,在月圆之时,我们看到的却是生:(男生齐读)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师:天南地北,万里之隔,思念之痛呀生:(女生齐读)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师:欲断肠,空回首!遥望明月,月圆家不圆,何时才能相见还能不能相见怎能不让诗人洒下同情泪生:(齐读)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师:这样的思念是不是一年、两年呀生:不是!师:你是从哪里知道的:生:我是从“秦时明月汉时关”这句看出来的。师:翻开历史长卷,我们发现从秦代到唐代,中间隔着汉、三国、晋、南北朝、隋朝。真是悠悠千年悠悠千年啊。(课件显示朝代更替)师:让我们回到远古的秦汉时期,在凄冷的夜晚,驻守边关的

    11、战士们和家里的亲人相隔万里,遥望同一轮明月,含泪这样倾诉道生:(一小组吟诵)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师:400多年过去了,三国时期的士兵和他们的亲人还在这样的边关,这样的明月下倾诉生:(二小组吟诵)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师:几十年过去了,依然是那道边关,那一轮明月下,晋朝的士兵和亲人痛苦地倾诉着思念生:(三小组吟诵)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师:又过了近150年,历史的车轮辗到了南北朝,明月未改,古关不变。士兵和他们的亲人还在痛苦思念生:(四小组吟诵)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师:历史的篇章在200年后,翻倒了隋朝,一样的明月,一样的边关。只听到隋朝的士兵和亲人们

    12、依然痛苦地哀叹,生:(五小组吟诵)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师:多少朝、多少代呀,这样的思念何时休,这样的倾诉何时才能到头呀唐朝的士兵和亲人们对着明月在呼唤生:(全班吟诵)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师:这正是千古绝唱!(二)体会诗之“壮”志师:在这样的明月下,战士们除了想念家人还想念谁(课件显示诗句: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生齐读)生:除了想念亲人,战士们还想念着飞将军李广。师:李广是何许人(师生交流李广资料)师:唐朝的士兵为什么会想念汉朝的将军呢生:希望飞将军再次出现,抵御胡人的入侵。师:充满了对飞将军的期望,你来读读这句诗。生:(略为低沉)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13、。师:我听到了你对飞将军的思念。生:我认为士兵们还是想回家,因为有李将军在的话,就能马上打赢敌人,就可以回家了。可是李广将军是不会出现的了。师:假如李广将军出现的话,会怎样生(激情吟诵):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师:从“不教”能体会到什么生:“不教”是不准、不允许敌人侵犯我们的国家,我体会到他们的爱国之情。(生读此诗句)(个人读齐读)师:多么坚定!多么豪迈!多么威武!这样的决心,这样的雄志,在王昌龄的另一首边塞诗从军行中这样写道。(课件出示从军行,琵琶声起)师:从“穿金甲”的“穿”你体会到了什么生:“穿”是刺穿、穿破的意思。生:仗打了很久,金甲都磨穿了。(生:战争很激烈,金甲都被刺穿了

    14、。师:无论身上的金甲被磨穿还是被敌人的刀枪戳穿,战士们却是生:(齐读)不破楼兰终不还!(师板书:终不还)师:好一个“终不还”!这就是热血男儿呀!生:(接读)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师:好一个“终不还”,我们分明听到了他们坚定的决心!生:(接读)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师:好一个“终不还”,这就是战士们征战沙场、誓死为国的铿锵誓言呀!生:(接读)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师:这就是边关的战士,望着明月,战士们怀念飞将军,盼望朝廷能派任良将。他们的忠诚感天地,他们的英勇泣鬼神,他们的豪壮明月可鉴!同学们,把他们的心声读出来吧!生:(接读)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师:让

    15、声音传得更远一些,让朝廷听得明白,让胡人听得清楚!生:(接读)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充满激情,声音响亮)师:真是壮志凌云、豪气冲天呀!(板书:壮)五、吟诵全诗,升华诗情师:让我们回到全诗,假如你就是那万里长征未还的战士,此刻,静静伫立在千年古关,一轮明月的光辉洒在你的身上,冷冷清清,遥望家园和国土,真是思绪万千哪,将你悲壮的情怀用诗的语言抒发出来吧!(课件出示全诗)(一生读)师:你已经走进诗中。(另一生读,充满深情)(全场响起掌声)师:(拍孩子的肩膀)你已经走进战士的心里。师:多少道边关,千千万万的战士都在遥对明月,吟诵着同样的情怀呢!(全班吟诵)师:在出塞这首诗中,诗人王昌龄惜墨如金,寥寥四行诗文,就把战士的思家乡之愁、求良将之愿、保国家之志表现得淋漓尽致。让我们一同遥望那一轮明月,再次深情地吟诵这首千古绝唱吧。(全班再次吟诵)师:真不愧是唐代七绝诗中的压卷之作呀!在我们古代诗歌中还有很多这样的边塞诗。同学们课下可以去搜集。多读一读,去感受边塞诗歌的独特魅力吧!今天就上到这儿,下课!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出塞》课堂实录.doc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5848561.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