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参同契释疑》全文-古籍.docx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周易参同契释疑》全文-古籍.docx》由用户(刘殿科)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周易参同契释疑 周易 释疑 全文 古籍
- 资源描述:
-
1、周易参同契释疑 经名:周易参同契释疑。原题全阳子俞琰述。一卷。底本出处:正统道藏太玄部。参校版本: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子部道家类(简称四库本)。 周易参同契释疑 经名:周易参同契释疑。原题全阳子俞琰述。一卷。底本出处:正统道藏太玄部。参校版本: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子部道家类(简称四库本)。 周易参同契释疑序#1 林屋山人全阳子俞琰述 世传周易参同契上、中、下三篇,合而观之,其辞错乱,本不可以分章也。彭真一因为解注,遂并魏公後序,分为九十章,以应火候之九转;外余鼎器歌一篇,以应真铅之得一。前辈谓此书词韵皆古,奥雅难通,读者浅闻,妄辄更改,故比他书尤多舛误。彭公为之分章解义,诚可谓佐佑真经矣。然承误注释,
2、或取断章,大义虽明,而古文阙裂。如易统天心,可不慎乎之类,皆合与下文连属,而彭本乃截为上章,不成文理意者。彭义亦为近世浅学妄更,所以若是。兼又有错简,如象彼仲冬节一章,不当在审而不误之下;类如鸡子一章,不当在各自独居之下。陈抱一尝以象彼仲冬节一章移於子当右转之前,亦未为得。郑虚一所校,自谓详备,而亦有错处,如中而相干,金水合处,与鬼为邻之类,盖不当改,而郑乃改中为午,水为木,鬼为仙,去本义远矣。然晦爽定为昧爽,鼓下定为鼓铸#2粉提定为服之,厥亦当理。愚尝合诸本参订之,虽皆出於先正数君子雠校,而其间更有大段舛误,如三五并危一兮,都集归一所,盖谓房六、张二、昴七三方之气并在北方危一,都会集而归於一
3、处也。旧本乃以危一作为一,归一作归二,非惟失魏公本旨,於理亦自不通。此无他,盖因危一讹作为一,遂疑其重复而误改之耳。至若补塞遗脱等语,即魏公自序也。所谓补塞遗脱,乃指鼎器歌也。魏公恐篇中所述尚有遗脱,故复作此以补塞之,如首尾武,中间文,赡理脑,定昇玄之说,篇中皆不曾显言,而此歌遂陈之也。尝详其序中#3数句,以姓名檃括於其间:首初一句,又拈出参同契者四字,盖此章为魏公自序明矣。按彭公注本,此序置在鼎器歌後。彭公以鼎器歌辞理勾连、字句零碎、分章不得,遂移此序附於三篇之末,分为九十章,以应阳九之数;退鼎器歌独存於後,以应水一之数,此倒置之失,实自彭公始也。五相类即非五相类,乃三相类也。三相类者,大易
4、、黄老、炉火三者之阴阳造化互相似也。所谓三道由一,俱出径路。又日罗列三条,枝茎相连,同出异名,皆由一门是也。外有赞序一篇,或云後序,或云魏公赞後人,莫知所从,遂总名之日赞序。晦庵朱子详其文意,以为注之後序,注亡而序存耳。近世注释者,皆祖朱子此说,因而削去不录。然旧本既载,不容不存。愚今并书之以附于卷末,盖不欲弃其旧也。呜呼,由魏公至于今千有余岁,去古日益远,传讹日益众,或有识者悼古文之久翳,而为之剔伪辩真,众必愕眙非诋,而笑其僭妄。於是,宁结舌不语,而终莫敢着笔,为是书任其责。虽然,其如後人何?此郑虚一所以甚为是书惜也。愚区区晚学,幸遇明师获承斯道之正传,兼得是书之善本,历试以还,讲明粗熟,期
5、年而书成,深恐推之未尽,言之未详,改窜凡更三四药,又恐後人无以折衷,遂合蜀本、越本、吉本及钱唐诸家之本,互相锣校以为定本。其诸参错不齐,则有朱子考异一书在,兹不复赘云。时五星聚丑之年,金精满鼎之日,林屋洞天紫庭真逸全阳子书。 #1周易参同契释疑序,四库本无之。其序文参校另以道藏精华本为主,特此说明。 #2鼓铸,道藏精华本作鼓接。 #3序中,原脱,据道藏精华本补。 周易参同契释疑 林屋山人全阳子俞琰述 上篇释疑 匡郭,一本匡作垣,陈抱一注本改为围郭,避讳也。 运毂正轴,谓修丹当正其心,犹运毂当正其轴也。轴在毂内,以贯於毂。辐则又在毂之外,以辏於毂者也。一本轴作辐,非是。 牝牡四卦,盖缴上文乾坤门
6、户、坎离匡郭之句总言之也。此四卦,乃鼎器、药物。後言六十卦,乃火候也。如中篇谓四者浑沌,亦是缴上文乾刚坤柔、坎离冠首之句。後又日六十卦用,张布为舆,恰成六十四卦。六十四卦皆为吾丹道之用,此所以为周易参同契也。一本以牝牡四卦为震、兑、巽、艮,非是。 以为祟龠。凝神子陈会真注本以作互。 犹御者之执衔辔,有准绳,正规矩,随轨辙,处中以制外。谓如御者处於车中,而能制御马之进退,以合乎规绳也。盖与中篇龙马就驾,明君御时意同。旧本犹御者之执衔辔,有准绳,作犹工御者执衔辔,准绳墨。非是。前辈乃承误注释,以为犹工者之於绳墨规矩、御者之於衔辔轨辙,误矣。 兼并为六十,谓日用两卦,一月三十日兼并为六十卦也。一本作
7、兼并为六十四,非是。 用之依次序,一本依作如。 既、未至昧爽。即下文晦至朔旦之谓也。一本昧作晦,非是。盖既、未即月晦,昧爽即月朔。若以为既、未至晦爽则犹言晦至晦爽,於文义大谬矣。 春夏据内体,从子到辰巳;秋冬当外用,自午讫戌亥。盖以两卦并言,前一卦属春夏,自子至巳,阳自下而升也。後一卦属秋冬,自午至亥,阴自上而降也。若只以一卦言,则一卦止有六爻;以十二时配之,恰欠其半。毕竟日用两卦直事,须当以两卦并言。 得其序,一本序作理。 变化於中,晦庵朱子注本变化作升降。一本作升降变化於其中。 包裹。盖用文子通玄真经语。旧本作包囊,非是。 以无制有,乃是制造之制,非制御之制也。大丹之法於无中造出有来,故曰
8、以无制有。如作制御之制发明,而以无为神,为汞,为离;以有为气,为铅,为坎,此亦是一说,然非魏公本旨。愚尝反覆考之,盖因龙虎经有所谓有无相制,朱雀炎空。於是,後#4人更不究上下文之义,竟以制造之制作制御之制说了。又如中篇谓:刚柔断矣,不相涉入。言刚柔不相侵逾也。故继之日:五行守界,不妄盈缩。却与後章刚柔离分之义不同。或又泥乎龙虎经有所谓刚柔抗衡,不相涉入,非火之咎,谴责於土之说,亦未免以刚柔离分之义说了。今人相传皆谓魏伯阳因龙虎经而作参同契,故不得不祖龙虎经之说。殊不知龙虎经乃是檃括参同契之语,实出於魏公之後。晦庵朱子云:後人见魏伯阳传有龙虎上经一句,遂伪作此经,大?皆是体参同契而为之。其间盖有
9、说错了处。愚向者未得其说,亦弗敢便以朱子此论为然,後来反覆玩味,以参同契相对互考其说,乃觉龙虎经之破绽旁出,而真是檃括参同契之语也。盖魏公之作参同契,乃是假借同易爻象发明作丹之秘,非推广龙虎经之说。若果推广龙虎经之说,则当日龙虎参同契,不得谓之周易参同契也。然而龙虎经亦是好文字,是故蔡季通探喜其言,如曰:元君始链汞,神室含洞虚。又曰:自然之要,先存後亡。诚为至论。但不是魏公以前之书耳。 器用者空,李抱素注本者作皆。 为徵,一本徵作证。 相当,一本当作合,非是。 始终,一本作终始,非是。 皆禀中宫,一本禀作在,一本作中宫所禀,非是。 之时,一本时作际。 统黄化,一本作化黄包。 鄞鄂,朱子考异作根
10、鄂,鄂即萼也。诗云:鄂不#5,是此鄂字。或作垠堮,或作圻堮,或作釿锷,皆非是。 称元皇,一本称作当。 元年,一本年作炁。 乃芽滋,一本作芽乃生。一本作乃牙滋。 复卦建始初,或疑与关睢建始初重复,遂改初为萌。朱子谓此乃不谓古韵者妄改之也。又如下文九六亦相当,或疑与刚柔相当重复,而改当为应。皆非是。 日月无双明,谓日出则月没,月出则日没,昼夜递照#6迭为出没也。一本无作炁,非是。盖古先无字皆作无,如易所谓无妄、无咎,皆此无字。一本作焕炳而成双。 兔者吐生光,一本作兔魄吐精光,一本作兔魄吐生光。 东方丧其明,旧本作东北丧其明,盖因易有束北丧朋之语,遂相承其误,习之而弗察也。按坤卦云:西南得朋,东北丧
11、朋。盖谓坤位西南,西有兑,南有离、巽,皆阴卦也;以阴从阴,故云得朋。若东北,则震、艮、坎、乾皆阳卦也,故云丧朋。今魏公谓:坤乙三十日,东方丧其明。盖言三十日之晨,太阴没於东方乙位,即非用坤卦东北丧朋之说。何以明之?盖西方庚辛、南方丙丁、东方甲乙,乃一月六节内太阴昏见晨没之地,王保义所谓月有三移是也。今夫月之三日昏见于西方庚,至十六则晨没于西方辛;八日昏见于南方丁,至二十三则晨没于南方丙;十五日昏见于东方甲,至三十则晨没于东方乙,其理盖晓然矣。岂得乙为东北耶?自古甲之与乙俱列于东方,即不在东北。今以乙为东北,则乾体就之时,曷不谓之盛满甲东北耶?甲近东北且不谓之东北,何况乙在甲之前而又近东南?其非
12、东北也明矣。 九六亦相当,上文复卦建始初下已释之。 易象索灭藏,谓三十日之夜,日月之象俱沉於北方也。一本易象作阳炁,非是。 象彼仲冬节至以晓後生盲。旧本错於後序,陈抱一移置子当右转之前,皆非是。按此章凡押两伤字,并上文易象索灭藏连之,则又押两藏字。盖古人多用重韵,後人不晓,往往妄乱迁改,遂使文意不连属。如上文关雎建始初与复卦建始初。又如刚柔相当与九六亦相当,皆重韵也。岂可遽以重韵而害其正文哉? 商旅,一本商作贾。 浩广,一本广作旷。 眇难睹,一本睹作觌。 符徵,一本徵作证。 节令,一本节作时。 中稽於人心,一本心作情。 依卦变,一本作循卦节。 循象辞,一本循作因、彖作象,非是。 乾坤用施行,天
13、地然後治。一本治作理,一本作天下然後治。此二句似乎引用乾卦乾元用九天下治之文,然按上文坎离者乾坤二用,则是坎离为乾坤之用,非谓用九、用六也。如上文东方丧其明,亦非用坤卦东北丧朋之义。盖魏公之为是书,大率皆是假借,正不必牵泥也。 可不慎乎,一本作可得不慎乎,非是。 魁杓,一本杓作柄。 誃离,即别离也。一本作移离,一本作坎离。 仰俯,他本皆作俯仰。朱子谓:当作仰俯,乃吁韵,今从之。 统录,一本统作总。 日含五行精,一本含作合,非是。 诘过贻主,一本作结过移主。 辰极处正,一本处作受#7,一本正作政。 布政,一本作政德。 终修,一本修作循,一本作中美#8。 以掩蔽,一本以作已。 有无亦相须,谓水火二
14、气相资而成造化也。有无,或作金炁,或作吟炁,皆非是。 进退分布,一本进退作退而,非是。 采之类白,一本采作望,一本作摇。 白#9裹,一本作包裹。 相扶,一本扶作拘。 相连,一本连作通。 是非历藏法,谓此道非历五脏存思之法也。若以是非两字作是是非非之义,则误矣。 次日辰,一本次作以,非是。 累土,一本作周回。 而意悦,一本作意悦喜。 跨火不焦,入水不濡。道成之後,法身则然。若以血肉之躯投界水火,则岂特焦濡而已哉? 移居,一本居作名,非是。 功满,一本满作成,非是。 偃月,按下文曰汞日,则偃疑作铅,音声相传之讹耳。 作鼎炉,旧本作作法,非是。 艮亦八,一本作亦如之。 亏明,一本明作伤。 金本从日生
15、,朔旦受日符。谓月之光从日而生,每月朔旦与日相合也。盖金火即日月也。旧本日作月,非是。若以为金本从月生,则犹日月本从月生。此何义理? 数称五,一本数作号。 含育,一本作贪欲。 伫息,谓凝伫呼吸之息,二者合而为一,如夫妇之交合也。一本息作思,一本作恩,皆非是。 执平,一本执作气。 土游於四季,守界定规矩。诸本皆在寿命得长久之下,惟郑虚一本却在本性共宗祖之下。 金以砂为主,禀和於水银。即是直指凡砂、凡汞之造化,以譬喻丹法之造化,却非假借外一物以比并内一物,相对而言也。 以黍,一本黍作粟,非是。 其卵,一本卵作子,非是。 泥汞,一本汞作澒。 链飞,一本飞作治,一本作持。 鼓铸,一本铸作下,非是。 杂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