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20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小石潭记》教学设计两套(附导学案).doc

  • 上传人(卖家):刘殿科
  • 文档编号:5847478
  • 上传时间:2023-05-12
  • 格式:DOC
  • 页数:20
  • 大小:202K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小石潭记》教学设计两套(附导学案).doc》由用户(刘殿科)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小石潭记 教学 设计 附导学案
    资源描述:

    1、10 小石潭记教学设计课题小石潭记课型新授课课时安排2课时课时分配建议本课依据学情分课时。第一课时进行自主学习反馈及文意梳理、整体感知;第二课时进行课文具体感知的交流展示及当堂检测。可适当调节。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能正确朗读课文,疏通文意,积累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2.学习对景物入微地观察并抓住特点写景,借景抒情的写法。3.理解作者在贬居生活中孤独悲凉的心境。过程与方法1抓住关键词语,理清课文顺序。2利用合作、讨论、探究的方法,与作者同游,体会课文抓住特点描写景物、借景抒情的写法。3反复诵读,感受作者孤独悲凉的心境。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品味文章的优美意境,提高审美情趣,激发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

    2、爱。课前预习作者简介柳宗元(773819),字子厚,河东(现在山西永济西)人,所以世称柳河东。因官迁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唐代文学家,与韩愈共同倡导古文运动,并称“韩柳”,同被列入“唐宋八大家”。作品丰富,尤以山水游记最富艺术独创性,著有柳河东集。写作背景公元805年,柳宗元参加王叔文领导的政治革新运动。革新失败后,柳宗元被贬为永州司马。在永州历时十年,贫病交加,政治理想无法实现,满怀愤懑。所幸永州的大自然待他不薄,奇形异态的潭水、小丘、山涧美不胜收,他便借山水排解内心的忧愁。著名的永州八记即为这一时期所作。文体知识 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可以记叙描写,也可以抒情议论,并通过记事、记物、写景、记

    3、人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属于记叙文的范畴。因此,它可以写景状物,如核舟记,也可以叙事,如桃花源记,也可以将写景状物与议论抒情结合起来,如岳阳楼记。读准字音篁竹(hun) 清冽(li) 卷石底(qun) 坻(ch) 屿(y)嵁(kn) 俶尔(ch) 佁然(y) 翕忽(x)悄怆(chun) 幽邃(su) 奉壹(y)重点实词水尤清冽:尤,格外;冽,凉。 坻:水中高地。屿:小岛。 嵁:不平的岩石。蒙络摇缀:蒙盖缠绕,摇曳牵连。 可百许头:大约。下澈:照到水底。 布:照映。佁然:静止不动的样子。 俶尔:忽然。翕忽:轻快敏捷的样子。 差互:交错不齐。悄怆:忧伤。 幽邃:深。以其境过清

    4、:凄清。古今异义不可久居(古义:停留 今义:住,居住)乃记之而去(古义:离开 今义:到,往)潭中鱼可百许头(古义:大约 今义:可以)崔氏二小生(古义:年轻人 今义:指戏曲艺术中的一种角色)一词多义词类活用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名词做状语,向西)日光下澈(名词做状语,向下)皆若空游无所依(名词做状语,在空中)斗折蛇行(斗:名词做状语,像北斗星一样。蛇:名词做状语,像蛇一样)其岸势犬牙差互(名词做状语,像狗的牙齿一样)凄神寒骨(凄: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凄凉。寒: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寒冷)文言句式倒装句:卷石底以出(主语后置,应为“石底卷以出”)全石以为底(宾语前置,应为“以全石为底”) 省略句:影布

    5、石上(“布”后面省略介词“于”)斗折蛇行(句首省略主语“溪流”)新课导入访名山、游大川实乃人生一大乐事,面对充满诗情画意的山山水水,我们总会心旷神怡、浮想联翩,既能获得美的享受,又常有许多感悟。然而有那么一位名人,面对秀丽奇特的自然风景,却觉得“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不信?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小石潭记,与他同游,去感受一下他那特有的心境。今天我们学习小石潭记。新课展开【朗读课文,翻译重点句子】1.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2.斗折蛇行,明灭可见。3.凄神寒骨,悄怆幽邃。参考译文:1.青葱的树木,翠绿的藤蔓,蒙盖缠绕,摇曳牵连,参差不齐,随风飘拂。2.(溪流)像北斗七星那样曲折,又像蛇爬行那样弯

    6、曲,或隐或现。3.使人感到心境凄凉,寒气彻骨,幽静深远,弥漫着忧伤的气息。【通读课文,整体感知】1. 本文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 本文按游览顺序来写,条理清晰。2. 本文抓住了小石潭怎样的特点? 环境幽静,潭水清澈。3. 作者对小石潭的整体感受是什么? 幽深冷寂,孤凄悲凉。【再读课文,理清思路】第一部分(1):总写小石潭全貌。写了竹、水、潭、石、树等。第二部分(2、3):以特写镜头描绘游鱼和潭水,并写到了小溪的走势。第三部分(4):写幽静的环境,抒发作者抑郁忧伤的心情。第四部分(5):补充交待同行的人。【精读课文,文本探究】1.第二段中作者是怎样描写潭水清澈的? 作者从游鱼、阳光、影子等角度来描

    7、写潭水的清澈。通过具体景物,用静止和活动的画面来写,不作一点抽象的说明,整段话没有一个字正面写到水,只是描绘出一幅画面,但又无处不在写水。鱼儿在水里游,就像在空中浮游没有凭依一样,这就写出了水的清,清到仿佛透明的程度;太阳光照下来,鱼儿的影子都落在潭底的石头上了,这就更显出了潭水的清澈。2. 写游鱼的这一节,极为细腻传神,采用了什么手法? 写鱼除了表现潭水的清澈外,还有何用意?写游鱼采用了动静结合的手法,“佁然不动”是静,“俶尔远逝”是动,水中游鱼静态与动态的迅速更替,呈现出一派盎然生机。同时,由景及情,自然引出鱼群“似与游者相乐”一语,既表现了作者在赏景中的心理状态,又给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

    8、3. 作者是从什么角度写小石潭的?抓住溪水、岸势的什么特点来写? 从作者立足潭边的远视角度,侧面描写小石潭。同时又抓住了溪水的蜿蜒曲折,岸势的参差不齐来写。两者动静相映,各具特色。4. 分析“凄神寒骨,悄怆幽邃”的表达作用。 这是全文的点睛之笔,揭示了全文的主旨,情景交融,既高度概括了小石潭环境凄清寂静、令人感到忧伤的特点,又写出了作者被贬后凄苦孤寂的心情。【默读课文,品味写景技巧】作者是如何运用多种技巧细致描写事物的?示例:(1)先声夺人。如第一段,写小石潭的出现,采用了先声夺人的手法“隔篁竹,闻水声”,用“如鸣珮环”的比喻形容水声悦耳,用“心乐之”的主观感受调动读者的兴趣,然后写“伐竹取道

    9、,下见小潭”,就十分令人神往。抓特点,用比喻。写潭的构造形态,紧紧抓住特点来写,先挑出“全石以为底”,从而照应了“水尤清冽”一语,然后用比喻“为坻,为屿,为嵁,为岩”,写石底卷出水面的形状,给读者的印象非常鲜明突出。(3)正面描写。写岸上景物,则采用了正面描写的方法,“青”“翠”写颜色,“蒙络摇缀”写形貌,“参差披拂”写动态,寥寥数语,写得宛如图画。(4)正面、侧面相呼应。第二段写潭里的游鱼,文字不多,却极其精彩。“皆若空游无所依”一句,既正面写出游鱼的自由自在,又侧面表现了潭水的清澈透明。(5)对比描写。为了突出鱼的生动活泼,作者巧妙地把“佁然不动”和“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两种情态加以对比,

    10、静动相对,尤能显出鱼的活泼。(6)拟人。“似与游人相乐”,采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更把游鱼的神情写活了。【品读课文,把握情感】1. 小石潭到底有哪些乐趣呢?(找出“乐”的句子) (1)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2)似与游者相乐。2. 深入探究,走近柳宗元。 “一切景语皆情语”,面对如此优美的景色,作者的心情却是“悄怆幽邃”。(播放一首古筝乐曲)这首古筝曲能为课文朗诵配乐吗?你能结合写作背景,说说你的理解吗? 作者是被贬官到永州,不幸的遭遇令他感伤,本来想寄情于山水,遣散心中的郁闷,小石潭的美景使他惊叹不已,流连其中,得到了不少乐趣,暂时忘记了心中的痛苦,可是小石潭风景虽美却过于幽静冷清,游玩的

    11、时间一长,寒气透骨,难免触景生情,不由得忆起了自己的坎坷命运,忧郁、悲凉的心情自然地流露出来。3. 柳宗元怀才不遇的悲凉郁闷,透过文字显现出来了。那么还有哪些中国文人用文字来书写心中壮志难酬的情感? 李白、王安石、刘禹锡、辛弃疾、李商隐、韩愈、陆游失意的文人只有借助他们的笔,寄情于山水,或抑郁、或洒脱、或大气写作方法运用【深入研读,探究方法】1. 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作者在描写景物时,无不渗透着自己的感受和情怀。小石潭景色优美,充满了生机,却位于偏僻之地,不被外人所知。小石潭的遭遇正与自己的遭遇相同,作者不禁触景生情,此刻过于清冷的环境更容易激起作者“凄神寒骨,悄怆幽邃”的情感。小石潭景物的

    12、清幽美与作者心境的凄清美形成了强烈的对比,有力地衬托出作者那种无法摆脱的压抑心情,也含蓄地表露了作者对冷酷现实的不满。2. 移步换景。 作者在移动变换中带领我们领略各种不同的景致,具有极强的动态的画面感。由小丘到篁竹,由篁竹到闻水声,再由水声寻到小潭,讲述了发现小潭的经过,充满了悬念和探奇的情趣,逐渐在人们面前展开一幅美妙的图画。【方法活用,片段作文】1. 通过这一环节的学习,你对古人写山水游记有了怎样的认识? 有一个合理的写作顺序。比如,游览顺序。细致生动地描绘游览过程中的主要景物,突出其特点。巧妙地运用修辞、多种写景的方法使语言生动优美。融情于景,情景交融。2.以游记为题,口述写作思路。教

    13、学板书【教学反思】 小石潭记不仅生动地描写了小石潭美妙的景观,还抒发了作者贬官后孤独忧愤之情。在这个教学环节中,我就以一首古筝乐曲为突破口,让学生在音乐中思考:这段乐曲能为课文朗诵配乐吗?因此,学生在听音乐的过程中,就得结合课文的写作背景及作者的身世去思考,去品评:这段乐曲表现怎样的感情?它与课文思想内容相吻合吗?它能体现作者的思想感情吗?在这里,音乐成为了一个媒介,在时缓时疾的古筝乐曲声中,似乎看到了作者孤独的身影,触摸感受到了作者悲凉愤懑的心情。音乐拉近了学生与作者的距离,引导学生走进文中创设的情境,与作者的感情形成了共鸣。方法指导: 如何概括与分析文言文的内容概括分析是在读懂文章内容的前

    14、提下,对文章信息进行整合和筛选,主要考查学生的归纳概括和分析提取能力。解题技法步骤一:整体阅读,总体把握,依据文体特点抓重点,准确、完整地去分析、评价人物和事件。步骤二:抓中心句、找关键句,理清文章的层次。可按时间顺序归纳,也可按地点的转移归纳;可按时空结合归纳,也可按材料性质或类别归纳。步骤三:归纳、概括时,要注意充分利用文章的题目、文中或文后的注释、文章出处、作者情况等信息,结合学过的有关知识综合分析,从而多方面理解文章的内容。步骤四:答题时可以引用原文句子,也可以摘录原文关键的词语,还可以用自己的话组织文字。三种方法,采用第一、二种方法回答的准确率比较高。素材积累: 柳宗元合称知多少1.

    15、柳宗元与韩愈共同倡导唐代古文运动,并称为“韩柳”。2.与刘禹锡并称“刘柳”。3.与王维、孟浩然、韦应物并称“王孟韦柳”。4.与唐代的韩愈,宋代的欧阳修、苏洵、苏辙、苏轼、王安石和曾巩,并称为“唐宋八大家”。10 小石潭记教学设计新课导入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学习目标1.了解作者及本文的写作背景;借助工具书和注释读通文章;积累文言词语,掌握重点实词。(重点)2.把握作品的思想内涵;品味由景入情、情景交融的写作方法。(难点)3.激发热爱自然、赞美自然的思想感情,陶冶自身情操,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重点)作者名片柳宗元(773819),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子厚,河东(

    16、现在山西永济西)人,世称柳河东。与刘禹锡等参加主张革新的王叔文集团,失败后被贬为永州司马。后迁柳州刺史,与韩愈倡导古文运动,并称“韩柳”,同列“唐宋八大家”。诗文风格清峭,与韦应物并称“韦柳”。代表作有河东先生集。背景链接公元805年,柳宗元参加王叔文领导的政治革新运动。革新失败后,柳宗元被贬为永州司马。在永州历时十年,贫病交加,政治理想无法实现,满怀愤懑。所幸永州的大自然待他不薄,奇形异态的潭水、小丘、山涧美不胜收,他便借山水排解内心的忧愁。著名的永州八记即为这一时期所作。小石潭记为其中之一记。文体知识记 古代的一种文体。可以记叙描写,也可以抒情议论,并通过记事、记物、写景、记人来抒发作者的

    17、感情或见解,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属于记叙文的范畴。因此,它可以写景状物,如核舟记;也可以叙事,如桃花源记;也可以将写景状物与议论抒情结合起来,如岳阳楼记。整体感知自由朗读课文,疏通生字词,把不理解的字、词、句标注出来。生难字篁竹( ) 清冽( ) 卷石底( )坻( ) 屿( ) 嵁( )俶尔( ) 佁然( ) 翕忽( )悄怆( ) 幽邃( ) 奉壹( )hun li qun ch y kn ch y x chun su y解词释意小石潭记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 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在小石潭东面。 向西,方位名词作状语。竹林。 好像佩带的珮环碰撞发出的声

    18、音。珮、环,都是玉饰。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乐。名词作状语,表示方向,向下。格外。 清凉从小丘向西行走约一百二十步,隔着竹林,就能听到水声,好像人身上佩带的珮环相碰击发出的响声,(我)听到这声音感到很高兴。(于是)砍了竹子,开辟出一条小路,往下走便看见一个小潭,水格外清凉。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以为,把作为。 形容词作动词,靠近。而。 水中高地。小岛。 不平的岩石。翠绿的藤蔓。 蒙盖。缠绕。 参差不齐的样子。随风飘拂的样子。潭以整块石头为底,靠近岸边,石底向上弯曲露出水面,成为坻、屿、嵁、岩各种不同的形状。青葱的树木,翠绿的藤蔓,蒙

    19、盖缠绕,摇曳牵连,参差不齐,随风飘拂。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大约。 表示约数。什么依靠也没有。 名词作状语,向下。分布,这里指映照。 静止不动的样子。忽然间向远处游去。俶尔,忽然。 轻快敏捷的样子。潭中游鱼大约有一百来条,都好像在空中游动,没有什么依靠,阳光照到水底,鱼的影子映在水底的石上。呆呆地不动,忽然向远处游去,来来往往,轻快敏捷。好像在跟游人一起玩乐。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名词作状语,向西南。 看。(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 时隐时现。顺着小石潭向西南方向望

    20、去,看到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长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小溪两岸的形状,像狗牙那样参差不齐,无法知道水的源头。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围绕,包围。 寂静,寥落。感到心情凄凉,寒气透骨。 忧伤。深。 因为。太。 凄清。停留。 于是,就。离开。 作者的朋友,也被贬到永州。作者的朋友。 作者的堂弟。跟随着同去。 两个年轻人。(我)坐在潭边,四周被竹子和树林围绕着,静寂寥落,空无一人,使人感到心情凄凉,寒气透骨,幽静深远,弥漫着忧伤的气息。因为这地方太凄清,不能长时间

    21、的停留,于是记下这番景致便离去了。同我一起游玩的人,有吴武陵,龚古,我的堂弟宗玄。跟着同去的还有两个姓崔的年轻人:一个叫恕己,一个叫奉壹。古今异义不可久居(古义:停留 今义:住,居住)乃记之而去(古义:离开 今义:到,往 )潭中鱼可百许头(古义:大约 今义:可以)崔氏二小生(古义:年轻人今义:戏曲艺术中的一种角色 )一词多义潭中鱼可百许头( )不可久居(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隶而从者( )副词,大约副词,可以,能够介词,自,由动词,跟全石以为底( )为坻,为屿( )动词,作为动词,成为水尤清冽( )以其境过清( )形容词,清澈形容词,凄清如鸣珮环( )四面竹树环合( )名词,玉饰动词,环

    22、绕全石以为底( )卷石底以出( )以其境过清( )介词,把连词,而介词,因为词类活用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日光下澈( )皆若空游无所依( )斗折蛇行( )名词做状语,向西名词做状语,向下名词做状语,在空中斗:名词做状语,像北斗星一样。蛇:名词做状语,像蛇一样。其岸势犬牙差互( )凄神寒骨( )心乐之( )名词做状语,像狗的牙齿那样。凄: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凄凉。寒: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寒冷。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乐。文言文句式倒装句: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乐。文言文句式倒装句:全石以为底(宾语前置,应为“以全石为底”)卷石底以出(主语后置,应为“石底卷以出”)省略句:影布石上(“布”后面省略

    23、介词“于”)斗折蛇行(句首省略主语“溪流”)课文精讲朗读课文第一段,讨论下列问题: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来描写发现小石潭的经过?用了哪些准确的动词?本段描写了哪些景物?写景用了什么写法?1.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来描写发现小石潭的经过?用了哪些准确的动词?“隔篁竹,闻水声”,“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文章写发现小石潭是按照先闻其声、后见其形、移步换景的顺序来描写的。“隔篁竹,闻水声”写听到水的声音,用“如鸣珮环”的比喻来形容水声悦耳,用“心乐之”的主观感受激发读者的兴趣。用了“隔、闻、伐、取、见”等准确的动词,使读者随着作者的脚步一同游历,感受作者喜悦的心情和探奇的情趣。2.本段描写了哪些景物?写景用了

    24、什么写法?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篁竹 水声 小谭 青树移步换景朗读课文第二段,讨论下列问题:本段写了哪些景物,用的是什么写法?写游鱼的这一节,极为细腻传神,采用了什么手法?写鱼除了表现潭水的清澈外,还有何用意?潭水有什么特点?用的是什么写法?好处是什么?1.本段写了哪些景物,用的是什么写法?描写了潭水 、游鱼,用的是特写镜头。2.写游鱼的这一节,极为细腻传神,采用了什么手法?写鱼除了表现潭水的清澈外,还有何用意?写游鱼采用了动静结合的手法,“佁然不动

    25、”是静,“俶尔远逝”是动,水中游鱼静态与动态的迅速更替,呈现出一派盎然生机。同时,由景及情,自然引出鱼群“似与游者相乐”一语,既表现了作者在赏景中的心理状态,又给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3.潭水有什么特点?用的是什么写法?好处是什么?清澈澄净。侧面描写,通过写游鱼、阳光、影子,衬托潭水的清澈。无一字写水,但无处不在写水。朗读课文三、四段,讨论下列问题:第三自然段描写小潭源流,作者是从什么角度写小石潭的?抓住溪水、岸势的什么特点来写?1.作者是从什么角度写小石潭的?抓住溪水、岸势的什么特点来写?从作者立足潭边的远视角度,侧面描写小石潭。同时又抓住了溪水的蜿蜒曲折、岸势的参差不齐来写。两者动静相映,各

    26、具特色。这是全文的点睛之笔,揭示了全文的主旨,情景交融,既高度概括了小石潭环境凄清寂静、令人感到忧伤的特点,又写出了作者被贬后凄苦孤寂的心情。2.分析“凄神寒骨,悄怆幽邃”的表达作用。本文寓情于景,情景交融。作者在描写景物时,无不渗透着作者自己的感受和情怀。这远离尘世的小石潭虽景色优美,充满了生机,但却无人赏识,四周被竹围抱,其凄清无闻与自己的遭遇相同。作者离开国都长安来到荒僻的南方州郡,政治上受挫折,生活上不习惯。因此,他寄情山水,也是为了摆脱抑郁心情。此刻幽凄清冷的环境更容易激起他郁郁不得志的情感。3.作者是怎样把情和景结合起来的?深入探究文章前面写“心乐之”,后面又写 “悄怆幽邃”,一乐

    27、一忧似难相容,该如何理解?板书设计主题概括请简要概括文章的主旨内容。本文描写了小石潭幽深冷寂的景色,渲染了凄清的气氛,抒发了作者遭贬后的悲凉凄苦之情。写作借鉴1.移步换景。作者在移动变换中带领我们领略各种不同的景致,具有极强的动态的画面感。由小丘到篁竹,由篁竹到闻水声,再由水声寻到小潭,讲述了发现小潭的经过,充满了悬念和探奇的情趣,逐渐在人们面前展开一幅美妙的图画。2.寓情于景,情景交融。作者在描写景物时,无不渗透着自己的感受和情怀。小石潭景色优美,充满了生机,却位于偏僻之地,不被外人所知。小石潭的遭遇正与自己的遭遇相同,作者不禁触景生情,此刻过于清冷的环境更容易激起作者“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28、的情感。小石潭景物的清幽美与作者心境的凄清美形成了强烈的对比,有力地衬托出作者那种无法摆脱的压抑心情,也含蓄地表露了作者对冷酷现实的不满。“永州八记”唐代永州,地处荒僻,然而自然景色甚美。柳宗元于唐顺宗永贞元年(805)被贬为永州司马,居永州十年之久。因心情郁闷,常自放山水之间,并写过不少山水游记,其中一组八篇尤为后人传诵,世称“永州八记”,文载柳河东集。拓展延伸“永州八记”为:始得西山宴游记钴鉧潭记钴鉧潭西小丘记至小丘西小石潭记(课本有些选本均简作小石潭记)袁家渴记石渠记石涧记小石城山记。八记各自成篇,而又有一定联系,好像一卷优美的山水画轴,把永州秀丽的奇山异水描绘得形神毕肖。各篇均根据实地

    29、景物情况,突出地写出其中某一特点,且同为写石写水,亦各不相同。作者用简洁、生动的语言形象地再现了永州山水,不仅貌肖,而且传神,故为游记中的名篇。课后习题参考答案一 这是一篇短小精美的游记。认真读课文,理清游记的线索,然后背诵全文。本文以游踪为线索:发现小潭潭中景物小潭源流潭中气氛记录同游者。二 本文在景物描写中蕴含着情感,阅读时我们能感受到作者情感的起伏变化。试做具体分析。听水声“心乐之”,见游鱼“似与游者相乐”,作者感到快乐,暂时忘掉了烦恼失意。然而坐潭上而觉“凄神寒骨,悄怆幽邃”,眼前景物的幽深寂静又使他感到凄凉难耐。联系背景,应该说乐是忧的另一种表现形式。柳宗元参与改革,失败被贬,心中愤

    30、懑难平,因而凄苦是他感情的主调,而寄情山水正是为了摆脱这种抑郁的心情;但这种欢乐毕竟是暂时的,一经凄清环境的触发,忧伤悲凉的心情又会流露出来。三 小石潭给你留下的最深刻的印象是什么?如果你也坐在小石潭边,会有怎样的感受?试用几个词或一两句话把你的感受表达出来。人迹罕至,凄清幽静,孤寂悲凉向西斗:像北斗星那样蛇:像长蛇爬行那样像狗的牙齿一样凄、寒:使动用法,使感到凄凉,使感到寒冷五 柳宗元的山水游记上承郦道元水经注的成就,而又有突破性的发展。明代文学家茅坤说:“夫古之善记山川,莫如柳子厚。”课外阅读“永州八记”中的其他作品,如始得西山宴游记钴鉧潭西小丘记等,体会柳宗元山水游记的特色。也可以阅读后

    31、世的游记作品,如袁宏道满井游记、袁枚峡江寺飞泉亭记、姚鼐登泰山记等,体会其与柳宗元文章风格的不同之处。参考答案:1.精彩的景物描绘。柳宗元描绘山水景物,既善于用简洁的笔触勾勒出景物的全貌,又善于用精巧的细腻的手法对局部景物进行工笔描绘。如写小石潭的石底,“卷石底以出”,一个“卷”字写活了石头。2.自然山水的性格化。柳宗元写景,但不客观的模山范水,而是写自己主观感受中的景物。用山水景物的特点和遭遇来表现自己的性格特点和思想状况。3.形象化的议论。比如钴潭西小丘记中关于小丘遭遇的议论。4.语言精练而不雕琢,优美而不华靡。他主张为文“意尽便止”。如小石潭记中长短句交错出现,读起来起伏变化、流畅婉转,

    32、显示出语言的音韵美。文章风格略。背诵课文,想象其中描写的美好景致。课外阅读“永州八记”其他篇目。运用本文的写作方法描写一处你喜欢的景物。10 小石潭记导学案【学习目标】一、掌握常见的文言实词及虚词。二、理解本文抓住特点描写景物,借景写情的特点。【知识链接】柳宗元(773819),字子厚,河东解人,世称柳河东,唐朝著名文学家,“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因参加王叔文的革新集团被贬为永州司马。他的主要作品基本上都是在被贬后,特别是在永州时期产生的。“永州八记”包括始得西山宴游记钴姆潭记钴姆潭西小丘记至小丘西小石潭记袁家渴记石渠记石涧记小石城山记,它们都是山水散文中的珍品,这些作品,画廊式地展现了湘桂之

    33、交一幅幅山水胜景,继承了郦道元水经注的传统而有所发展。“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主要是记载事物,往往通过记事、记物、写景、记人来抒发 作者的感情或见解,即景抒情,托物言志。【课前预习】请为下列加粗字注音:如鸣佩( )环( ) 佁( )然不动 俶( )尔远逝参( )差( )披拂 往来翕( )忽 斗( )折蛇行悄( )怆( )幽邃 犬牙差( )互 寂寥( )无人2.一词多义、 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清:_)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 (清:_)、 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 (乐:_) 似与游者相乐。 (乐:_)、 潭中鱼可百许头 (可:_) 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可:_)、 皆若空游无所依。 (

    34、游:_) 同游者:吴武陵 (游:_)3.结合语境,解释词语: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心乐之皆若空游无所依 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 凄神寒骨4.翻译下列句子。日光下彻,影布石上,怡然不动淑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合作探究】1、小石潭记是按什么顺序来描写景物的?写出各段的大意。2、第2段写出了“水” “鱼”的什么特点?在描写上有什么特色?3、本文抒发了作者什么感情?如何理解文中两次提到的“乐”?【点击中考】甲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坏,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

    35、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乙出成都南门,左为万里桥。西折纤秀长曲,所见如连环、如玦、如带、如规、如钩;色如鉴、如琅玕、如绿沉瓜,窈然深碧、潆回城下者,皆浣花溪委也。然必至草堂,而后浣花有专名,则以少陵浣花居在焉耳。行三、四里为青羊宫,溪时远时近,竹柏苍然,隔岸阴森,尽溪,平望如荠。水木清华,神肤洞达.自宫以西,流汇而桥者三,相距各不半里。舁夫云通灌县,或所云“江从灌口来”是也。 (选自浣花溪记)注玦(ju):环形有缺口的佩玉。琅玕 (lng gn ):像珠子

    36、的美石。潆回:水流回旋。委:聚集。荠(j):荠菜。舁(y)夫:轿夫。1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语。(4分)(1)水尤清冽 冽: (2)佁然不动 佁:(3)西折纤秀长曲 西:(4)尽溪,平坦如荠尽:2翻译下列句子。(4分)(1)日光下澈,影布石上。(2)行三、四里为青羊宫,溪时远时近,竹柏苍然。3甲、乙两文在语言表达上有什么相同点?在表现手法上有什么不同点?(2分)4乙文第一段“少陵浣花居在焉耳”中的“少陵”指谁?请你写出他的连续的两句诗。(2分)小石潭记参考答案:、pi hun y ch cn c x du qio chung c lio7、 向西走;往西走。 以为乐。 在空中游动。 斗:像北斗星一样。蛇:像蛇一样。 像狗的牙齿一样。 凄:使凄凉。 寒:使寒冷。8、 清澈。 凄清;冷清。、 以为乐。 欢乐。、 大约。 可以。 、 游动。 游玩。【点击中考】1(1)寒冷(2)愣住(3)向西(4)走到尽头(每词1分,共4分)3相同点:都使用了比喻和排比的修辞方法。(1分)不同点:甲文写景动静结合;乙文以静景为主。(1分)4杜甫。(1分)“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等。(1分)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小石潭记》教学设计两套(附导学案).doc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5847478.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