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月明》优秀教案4.docx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日月明》优秀教案4.docx》由用户(刘殿科)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日月明 日月 优秀 教案
- 资源描述:
-
1、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识字 9 日月明人教(部编版)9 日月明文本分析:这是一篇根据会意字构字规律编排的识字课文。 “日月明,田力男,小大尖,小土尘 ”,通过朗朗上口的短句,揭示了会意字的构字特点,学生在诵读中可以感受到汉字构字的有趣, 进而激发起更大的识字热情。 课文节奏明快, 音韵和谐,读起来朗朗上口,学生易于诵读记忆。前四句采用三字一顿的形式,揭示出会意字“合二字三字之义,以成一字之义,使人观之而自悟”的构字特点。后两句是五字句式,进一步诠释“众、林”等字的构字含义,揭示团结就是力量的主题。课文配有一幅图片,三个小朋友在合作植树,三人为众,暗示团结协作力量大的道理。远处的小树形象地勾勒出
2、“多木才成林”的意境。该图片为学生读文识字、理解文题提供了凭借。教学目标:1. 借助会意字的构字特点,认识“明、尘”等11 个生字和日字旁 1 个偏旁。会写“木、林”等5 个生字和卧钩 1 个笔画。2. 正确朗读课文,领悟团结协作力量大的道理。 积累由本课生字组成的词语。3. 了解会意字构字特点,感受古人造字的智慧,激发自主识字的热情。教学重点:1. 正确朗读课文。2. 尝试用会意字的构字特点,识记生字。教学难点:1. 尝试用会意字的构字特点猜字义。2. 学写笔画卧钩。课时安排: 2 课时1. 认识“明、尘”等 9 个生字,认识日字旁 1 个偏旁。2. 初步了解会意字的构字特点,感受识字的乐趣
3、。了解会意字的构字特点,感受识字的乐趣。一、开篇揭题,引入新课1. 相机出示红日图、明月图,让学生感受太阳的耀眼光芒和夜晚月亮的明亮。2. 直接揭题“日月明” ,让学生谈谈发现,板书课题。(“日”和“月”组成“明” ,即 +=明)3. 揭示本课识字特点。日和月都是明亮的,聪明的古人将这两个字组合在一起,造出了“明”字,意思取日、月组合明亮之意。本课要识的字大多是这样的字。二、朗读课文,随文识字朗读课文1. 教师播放朗读音频,学生认真倾听。自主拼读课文,同桌互读。2. 教师范读,学生注意节奏默读。指名读,其余学生指出不正确的读音并举手改正。朗读重点: 注意前鼻音和后鼻音、平舌音和翘舌音、整体认读
4、音节以及声母是 n、l 的音节,将字音读准确。本课节奏明快,要读得欢快些。3. 同桌互读、小组赛读、一边拍手打节拍一边小组接读。随文识字:1. 学生自由读课文,圈出本课要求会认的生字。2. 出示原文:日月明,田力男。(1)复习“明”的识字过程,在黑板上写下生字“明” 。引导学生知道“明”的偏旁是日字旁。还可以用组词的方法识记:光明、明亮、明白 注意:“明”是一个会意字。会意是说字的整体意义由部分的意义合成。如“信”字,“人言为信”,“信”字由“人”字和“言”字合成,表示人说的话有信用。用会意的方法造出来的字就是会意字。(2)(课件出示男子在田间劳作图)引导学生说一说:图中什么人在哪里干什么?(
5、一名男子在田中卖力地劳动。 )(3)教师在黑板上写下生字“男” ,揭示字义:男子用力在田间耕作。(4)教师让班上男生起立,告诉他们的性别就是男,指明“男”表示性别,然后让学生联系生活经验,说一说曾经在哪里见过“男”字,如学校、火车站等公共场所男洗手间的标示牌。(5)识记生字。力可以通过对比识记:教师出示学过的汉字“刀” ,对比汉字“力”,引导学生发现“刀”的撇出头就变成了“力” 。还可以通过组词的方式识记:力气、出力、力量 (6)指名读生字,其他学生辨析字音,读对了就给予掌声,读错了就举手改正。3. 出示原文:小大尖,小土尘。(1)指名读,引导学生回忆学习四季一课时识记生字“尖”的情景。(2)
6、课件出示竹笋图,揭示末端细小为“尖” ,引导学生列举生活中“尖”的东西有哪些。(3)引导学生回想在学校大扫除或汽车在乡间小路上行驶的情景,说一说“小土尘”的含义。(细小的土就是尘。)(4)启发学生链接生活经验,说说还在哪里见过“尘”。(5)识记生字。尘引导学生明白小土即为尘。 还可以通过组词的方式识记:尘土、灰尘、粉尘 (6)再读本行课文,感受古人造字的智慧。4. 出示原文:二人从,三人众。双木林,三木森。(1)四人一组,组内每人选一句自学,通过图片或想象画面,猜测“从、众、双、木、林、森”的意思。(2)(课件出示“林、从、双”的字理图)自由交流:看图猜一猜这三幅图分别是什么字。(3)教师结合
7、学生的反馈相机点拨,识记生字。一棵树是“木”,两棵树就是两个“木”双木林。一个人在前面走,一个人在后面跟着二人从。“从”即跟从。两个“又”就像一个人手上抓着两只鸡,两只就是一双二又双。小结:两个独体字结合表示新字的意义。(4)启发学生推测:二人跟从,三人呢?双木成林,三木呢?学生带着疑惑自己画一画三人、三木的图。(5)教师出示“众、森”的字理图,引导学生观察,有所发现。(一人走一人跟随为“从” ,人多为“众”;成片的树木为“林” ,更多更茂密的树木为“森”。)(6)全班齐读,感受古人造字的智慧。小结:“明、男、尖、尘、从、众、林、森”均为会意字,字的整体意义由部分的意义合成而成。三、游戏巩固,
8、作业设计1. “摘苹果”游戏。(1)在黑板上画上一棵苹果树,树上有7 个苹果,在苹果里贴上字卡:明、尘、从、众、双、林、森。(2)请学生上来认读,如“明,日月明” ,读对了,学生一起说“对对对,摘下一个大苹果”,学生摘下来后,领全班一起读一遍。(3)学生给摘下的苹果分类,哪些是两个字组成的,哪些是三个字组成的,组成的方式有什么不同。2. 完成本课对应训练。1. 认识“条、心” 2 个生字,会写“木、林”等 5 个生字,认识卧钩 1 个笔画。2. 尝试用会意字的构字特点猜测字义, 感受古人造字的智慧, 激发识字热情。会写“木、林”等 5 个生字;尝试用会意字的构字特点猜字义。一、温故知新,导入新
9、课1. (课件出示下图)引导学生观察,猜出学过的字;没学过的结合画面写出生字。2. 谈话导入。二、趣读课文,识字写字1. 齐读前四行,说说分别是什么意思。2. 前四行有什么特点?同桌之间相互交流,然后全班交流。过渡:同学们已经学会结合会意字的构字特点来识字了,真棒!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汉字,还会明白一些道理呢!3. 教师范读课文后四行,然后学生比赛读、分组读、齐读。4. (课件出示众人逛庙会、森林图)引导学生观察图片,说说想到了学过的哪两个字。(众、森。)5. 指名读:一人不成众,独木不成林。(1)(课件出示插图)引导学生观察,说一说图中的孩子们在干什么。(三个小朋友在植树,一个扶树苗,一个培
10、土,一个浇水。在他们的周围,生长着一片树林。)(2)启发学生展开联想:通过众多小朋友的辛勤努力,荒山变成了树林,变成了果园的神奇景象。(3)启发学生结合插图及“三人众、双木林”,说一说这句话的意思。(一个人不能成为一个团体,一棵树不能成为森林。)(4)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这两句话告诉我们什么道理?(齐心协力能办事;个人力量单薄,要众人帮助才能做好事情 )(5)引导学生链接生活经验,说一说自己一个人办不成,经过众人帮助将事办成的经历。示例:一天,我在帮爷爷推板车时,板车的轮子陷在了坑中,我怎么也拉不出来。这时候,一群大哥哥大姐姐过来帮助我,有的拉把手,有的在后面推,不一会儿,板车的轮子就出了坑。6
11、. 指名读:众人一条心,黄土变成金。(1)全班齐读,读好句中“一”的变调。(2)识记生字。条可以出示枝条、布条等图片,建立图片和文字的联系,让学生知道“条”可以用作量词,用于细长的东西,也可以用于固定数量合成的某些长条形的东西。还可以创设语境识记:柳条发芽。青蛙有四条腿。心可以通过组词的方式识记:心情、心爱、中心、人心、手心 注意:卧钩是本课新学的一个笔画。教师可以出示卧钩在田字格中的位置,通过范写,引导学生识记。(3)(展示拔河的图片)引导学生观看,体会团结就是力量的道理。(4)引导学生明白“众人一条心,黄土变成金”的意思。 (大家团结一致,就能使黄土变成黄金。)(5)启发学生说说生活中“团
12、结就是力量”的事例。7. 学写生字。(1)指导写“木”。出示课件,指导学生观察“木”在田字格里的位置。学生反馈后,教师一边范写,一边说要领。学生尝试写“木” ,检查点评,学生再次书写“木” 。(2)指导写“林”。学生观察“林”,说说发现了什么。老师讲讲好朋友之间谦让的小故事。学生尝试写“林” ,检查点评,重点强调右边“木”的撇要穿插到点的下方,学生再次书写“林” 。(3)指导写“土”。出示“土”,学生观察,说说发现。 (两横上短下长,竖平分两横。 )教师在田字格中范写,学生观察,尝试写“土” ,同桌之间检查点评,学生再次书写“土”。(4)指导写“力”。学生结合先前识记 “力”的过程,边看教师范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