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2023高考复习主题作文押题练习(中国精神+浸润人文+匡正人心+不负韶华)(附写作指导和参考范文).doc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高中语文2023高考复习主题作文押题练习(中国精神+浸润人文+匡正人心+不负韶华)(附写作指导和参考范文).doc》由用户(luzy369)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中语文 2023 高考 复习 主题 作文 押题 练习 中国 精神 浸润 人文 匡正 人心 不负 韶华 写作 指导 参考 范文 下载 _一轮复习_高考专区_语文_高中
- 资源描述:
-
1、高考主题作文练习班级 考号 姓名 总分 (中国精神)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一个民族的精神,就是对真理的坚守深入骨髓,代代相传,几乎成为潜意识。鲁迅先生向来语言冷峻,但他曾动情地说:“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屈原如此,谭嗣同如此,方志敏也如此,耄耋之年深入“毒穴”的钟南山如此,那些逆行的医生护士亦如此中国人的脊梁,中国人的浩然正气,中国人的为民情怀,就是中国精神。在即将举行的中学生国际文化交流活动中,你将代表复兴中学介绍“中国精神”,请结合上述材料,写一篇发言稿。要求: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题目;不要套作,不得抄
2、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高考主题作文练习班级 考号 姓名 总分 (浸润人文)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材料一:杨振宁从小聪颖过人,初中时就表现出了超常的数学天赋。12岁时,他就提出要学解析几何和微积分,但他的父亲并没有教他,而是请人教他学习孟子。对于父亲不教他微积分而教孟子的良苦用心,杨振宁晚年颇为赞叹,认为人文学科对他整个思路有非常重大的影响,能够让他欣赏数学,而不是像其他同事一样对数学采取功利主义的态度。材料二:2013年,复旦大学医学系研究生林森洁,因为琐事,投毒杀害室友。被判死刑后,他在遗书中写道:“请将我写予你们的书信给我的兄弟姐妹们看看,告诚他们要多读书
3、,开卷有益”在看守所里,他看了不少人文类的书,比如复活心理控制术,目的是想通过阅读“让灵魂找到比短暂的生命更长久的东西来寄托”。对上述材料,你有哪些思考和启发?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受与思考。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高考主题作文练习班级 考号 姓名 总分 (匡正人心)孔子向襄子学琴艺,一连十天都弹同一首曲子。襄子让他换首曲子,孔子说:“我还没有掌握弹琴的技法。”一连三番,孔子都以“没有有弄懂曲子的情志、不知道作曲者的为人”为由继续弹奏同一首曲子。又过了一段时间,孔子终于说:“我知道作曲者的为人了,他皮肤黝黑,
4、个头高挑,目光远大,像个统治四方的王者,除了文王还有谁能这样呢!”襄子深拜孔子说:“我老师曾说过这首琴曲是文王操。”以上材料对我们颇具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高考主题作文练习班级 考号 姓名 总分 (不负韶华)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 分)60多年前,数千名交通大学师生告别上海,扎根古都西安,为建设大西北、发展西部教育事业奉献出宝贵年华。其中,“中国电机之父”钟兆琳先生,以花甲之年赴陕,满怀豪情带着学生在一片空地。上建起电机实验室;陈学俊教授和夫人西迁前将
5、上海的房产捐出,扎根在西北大地,为一事、尽.“西迁人”将国家和民族置于最高的地位,“舍小家为大家”“心有大我”,一个个闪光的名字永远镌刻在交大西迁的史册上,成为“西迁精神”不可磨灭的注脚。2020年4月22日下午,在陕西调研的习近平总书记专程前往西安交通大学,参观西迁博物馆,勉励广大师生大力弘扬“西迁精神”,抓住新时代新机遇,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在新征程上创造属于我们这代人的历史功绩。热血青春,永不凋零。这些西迁背后的故事跨越时空,至今依然让人热血沸腾,激励着当代青年奋斗前行,在新时代建功立业。阅读材料后,作为新的历史时期的青年人,我们该如何走好自己的人生之路,相信“西迁人”已经给出了
6、最好的启示。某学校组织观看了“交大西迁”纪实片,并要求写一篇观后感,谈谈“年青人如何扣好第一粒扣子”。要求:自定立意,角度自选,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附:写作指导和参考范文中国精神【命题方向】人文底蕴:人文积淀科学精神:理性思维、批判质疑、勇于探究学会学习:勤于反思责任担当:社会责任、国家认同实践创新:问题解决【解题】此题沿袭2017年全国高考1卷的命题思路,在中国青年向外国青年介绍中国的基础上继续收紧限制,让考生以复兴中学代表的身份在中学生国际文化交流活动中向世界各国的中学生介绍“中国精神”,这是带有特定情境和特定任务的材料作文。命题者意在引导考生关
7、注中国精神,传承中国精神。考生在审题立意时要注意材料的核心概念,考生要注意材料厘定的“中国精神”的内涵。材料首先论述“中国精神”是一种坚守,代代相传,并内化于心,潜意识下人人都在恪守;然后援引鲁迅的话佐证,再列举从古到今具有“中国精神”的具体人物,最后总结其身上所体现的“中国精神”。考生结合材料延伸写作,即可完成写作任务。【参考立意】1.中国精神,烛照未来。2.中国精神,民族之魂。3.国之脊梁,为国为民。4.中国精神,浩气永存。5.我所理解的中国精神。【参考范文】中国精神,让世界了解中国各位亲爱的同学:大家好,很高兴能与各位相识,虽然我们来自不同国家,但“人类命运共同体”俨然让我们联系在一起,
8、了解彼此。今天我很荣幸代表我的学校复兴中学,向各位介绍中国精神,让大家更好地了解中国。何为中国精神?我想每一个国家都有属于自己的价值取向和道德规范,就像大家都有自己认同的价值准则一样,这就是一个国家的精神。而中国在五千年的发展历程中,在灿若星辰的文化长河中,不断形成自己的精神气质。每一个中国人将其根植内心,自觉传承,它早已内化为一种集体潜意识,流淌进中国人的血液中,指引人们前行。在不同的时代,中国精神有着不同的内涵。在民族危难之时,广大中华儿女都能够毁家纾难、赤胆忠心地为国奉献,用血肉筑起新的长城。在国家需要之时,他们总能挺身而出,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中国精神”,不图回报,只因生在华夏,人人如此
9、。这既是一种传承,更是一种自觉。新中国成立初期,百废待兴,中国人排除万难,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勇于开拓。为我国石油事业立下汗马功劳的铁人王进喜,曾发出“宁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豪言壮语,这疾呼掷地有声,“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这创造出的条件就是井喷之时,奋不顾身跳进齐腰深的泥浆池,用身体搅拌。可能各位同学无法想象这样的场景,甚至不能理解。但在我们的国家,这样的人还有很多很多,他们一心为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们用自己的顽强意志,胸怀大局,书写着中国精神。而在新时代,中国精神则是亿万中国人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披荆斩棘,开拓进取,不断创新,追逐梦想。尤其在这不平凡
10、的2020,在疫情防控时期,像钟南山、李兰娟一样的民族英雄以及无数的普通人更是发扬“越是艰险越向前”的大无畏的革命精神,汇聚起众志成城、齐心战“疫”的磅礴伟力,让“中国精神”生动丰富,熠熠生辉。各位同学,“中国精神”远不止这些,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中国精神”是在不断丰富和发展的。但不管如何发展,有一点是相通的:无数种精神的背后尽显的是中国人的顽强意志、不屈人格、浩然正气,是中国人始终心系天下,爱国爱民,心怀“小我”,更有“大我”!愿你读懂中国精神,更加了解中国。谢谢大家,我的发言结束。浸润人文【审题】作文题目由两则材料组成。审准这道题,关键是找到两则材料的共同信息。第一则材料有个关键词“人文
11、学科”,第二则材料则出现了“人文类的书”,由此可知,两则材料的共同话题是“人文(人文精神)”,总结起来一句话:人文精神影响着人的健康成长。两则材料一正一反。诺贝尔奖得主杨振宁先生是正面教材,良好的人文精神的教益,助力他的科学研究;复旦投毒案案犯林森浩是反面教材,他走上杀人自毁的犯罪道路,令人叹惋,而原因之一就是缺失人文精神。需要注意的是,人文精神对杨振宁和林森浩的影响很大,但不宜将杨振宁的成功都归功于人文精神的丰盈,也不好将林森浩的陨落都归咎于人文精神的缺失。原材料只是说“人文学科对他(杨振宁)整个思路有非常重大的影响”“他看了不少人文类的书让灵魂找到比短暂的生命更长久的东西来寄托”。因此,写
12、作时要注意语言表达的逻辑性。【立意】人的健康成长需要人文精神的浸润熏陶。人文精神为成功幸福的人生保驾护航。在重视科学知识的同时,更要注重人文素养。【参考范文】浸润人文,匡正人心湖南师大附中2002班 邓钰凯博尔赫斯说:时间永远分叉,通向无数的未来。杨振宁和林森浩,两个骄子,来自不同时代,他们的青春时光,就出现了明显分叉。究其原因,当然难以一言蔽之,但人文品质的有无,无疑影响深远。“人应当站在传统上,内心才会深刻。”人心当有人文的浸润,才能妥善安放,得以匡正。人之一生,如果只记得求索科学知识,而抵触人文的熏陶,可能导致成长的发育不良,譬如跛脚,譬如佝偻。庆幸的是,杨振宁的成长经历,为我们指向了一
13、条健康的人生发展之路。试想,如果他没有研读孟子等经典的体验,大概也难有“达则兼济天下”的襟怀,也不容易跳出功利的视野与勇气,当然也未必有“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同途”的情深义重。深厚的人文素养带给一个人的,不仅仅是简单的文化垒砌,不仅仅是“无功”的怡情养性,而是可以让人的身心,得到自内而外的和谐。在这个物欲社会,少了人文的浸润和净化,心灵可能就蒙尘纳垢,人之道德底线也会被击穿。林森浩案、马加爵案、药家鑫案,都是血的教训。你不能说,他们都是一时冲动、一念之差。古人云:草蛇灰线,伏脉千里。他们向深渊的滑落,都是有迹可循的。这个“迹”就有人文素养缺失的迹象。善心渐渐隐匿,罪念霎时放大,终于导致了人性的瞬
展开阅读全文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58415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