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31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第24课《唐诗三首》之《石壕吏》课件(共37张PPT)+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素材+导学案+同步分层练习(原卷+答案卷).docx

  • 上传人(卖家):一起向未来
  • 文档编号:5836163
  • 上传时间:2023-05-11
  • 格式:DOCX
  • 页数:31
  • 大小:37.71K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第24课《唐诗三首》之《石壕吏》课件(共37张PPT)+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素材+导学案+同步分层练习(原卷+答案卷).docx》由用户(一起向未来)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唐诗三首 石壕吏 24 唐诗 课件 37 PPT 一等奖 创新 教学 设计 素材 导学案 同步 分层 练习 答案 下载 _一轮复习_中考专区_语文_初中
    资源描述:

    1、第24课唐诗三首之石壕吏课件(共37张PPT)+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素材+导学案+同步分层练习(原卷+答案卷)(共37张PPT) 语文部编版 八年级下册 第六单元 第24课 唐诗三首 墨剑飘雨 liyongqiang 李永强 01 第一课时 杜 甫 石 壕 吏 新课导入 点击播放“安史之乱” 新课导入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伟大的诗人,总是把自己的命运与民族、国家的命运联系在一起,与之同呼吸,共命运。 公元755年,唐朝发生了由盛转衰的一场大叛乱,历史上称为“安史之乱”,它给人民带来了无比深重的灾难。 在这苦难的时期,唐代现实主义诗人杜甫用记录历史的如椽大笔,用忧患苍生、悲天悯人的

    2、情怀写下了著名的“三吏”“三别”。 今天我们来学习其中流传最广的一首长篇古体叙事诗石壕吏。 学习目标 1.反复诵读,体会诗歌的节奏、句式特点。 2.品味诗歌构思,理解诗歌内容。 3.感受诗中描述的社会现实与诗人的情怀。 作者简介 杜甫,字子美,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誉为“诗圣”。因写出了许多反映现实、忧国忧民的诗篇,他的诗被称为“诗史”。代表作有“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三别”(新婚别无家别垂老别)等,诗风沉郁顿挫。 写作背景 石壕吏写于唐朝安史之乱时期。唐肃宗乾元元年(758)冬末,杜甫回到洛阳,看看战乱后的故乡。可是不到两个月,形势发生逆转,唐军在邺城大败,郭子仪退守河阳,洛阳

    3、一带又骚动起来。诗人这时被迫离去,经新安、石壕、潼关等地回到华州。一路上他所看到的都是征夫怨妇们的愁眉苦脸,所听到的都是出征时的哭声。杜甫将这番经历写成了著名的“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石壕吏是杜甫投宿石壕村,对所遇吏卒深夜捉人一事的实录。 知识链接 古体诗 也叫古诗或古风,唐代以来指区别于近体诗(律诗、绝句)的一种诗体。照古人诗体的分类,汉魏以后的五七言歌谣、乐府古辞、拟题乐府、歌行诗、新乐府和其他五、七言古诗,都属于古体诗。古体诗的句数没有限制,可多可少,可奇可偶,少的只有二、三、四句,多的可达百句以上。每句字数也无严格限制,一般是五、七言,也有四言、六

    4、言、八言、九言、杂言。古体诗也要求押韵,但比较自由、灵活,对字词的平仄没有严格要求。它的语言自由,可俗可雅,对对仗也没有什么要求。 预习检查 读准字音、掌握字形 壕( ) 吏( ) 逾( ) 邺( ) 戍( ) 裙( ) 妪( ) 泣( ) 咽( ) ho l y y sh qn y q y 整体感知 点我放课文朗读 石 壕 吏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y)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y)城戍(sh)。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老妪(y)/力虽衰,

    5、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chu)。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整体感知 朗读指导 读音准确 富有节奏 读出情感 停连恰当 学生自由朗读诗文。要求: 暮 投 石壕村,有吏 夜捉人。 傍晚 投宿 差役 日暮时投宿石壕村,夜里有差役到村子里抓人。 老翁逾 墙走, 老妇出门看。 越过 老翁越墙逃走,老妇出门查看。 吏呼一何 怒,妇啼一何苦。 多么 官吏大声呼喝得多么愤怒,妇人大声啼哭得多么悲苦。 逃跑 疏通文意 听妇前 致 词,三男邺城戍。 上前 我听到老妇上前说:我的三个儿子在邺城戍边。 一男附书 至, 二男新 战死。 书信 其中一个儿子捎信回来,说

    6、另外两个儿子刚刚战死。 存 者且 偷生,死者长 已 矣。 回来 活着 活着的人苟且偷生,死去的人就永远不会回来了! 对说 防守 最近 暂且 苟且活着 停止,这里指生命结束 疏通文意 室中更 无人,惟 有乳下孙。 再 家里再也没有别的男人了,只有正在吃奶的小孙子。 有孙母未去, 出入无完裙。 离开 完整的衣服。裙,这里泛指衣服。 老妇人 因为有孙子在,他母亲还没有离去,但进进出出都没有一件完整的衣服。 只 弱 请求 跟从 老妪 力虽衰, 请 从吏夜归。 虽然老妇我年老力衰,但请允许我跟从你连夜赶回营去。 疏通文意 急应河阳役,犹得 备 晨炊。 响应 立刻就去投向河阳的战役,还来得及为部队准备早餐

    7、。 夜久语声绝, 如 闻泣幽咽。 停止 夜深了,说话的声音逐渐消失,隐隐约约听到低微断续的哭泣声。 准备 好像 能够 形容低微、断续的哭声 天明登 前途, 独与老翁别。 踏上 天亮后我继续赶路,只能与返回家中的那个老翁告别。 前行的路 唯独、只有 疏通文意 字词知识归纳 老翁逾墙走 古义:跑,逃跑。 今义:慢慢行走。 1.古今异义 听父前致词 名词作状语,上前,向前。 2.词类活用 整体感知 速读课文,梳理诗歌结构。 第三部分 (1)故事的开端。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 (4)故事的结局。写诗人独与老翁告别的情景。 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2-3)故事的发展和高潮。写老妇诉说遭遇,并以

    8、老迈之身应征。 精读细研 1.“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这句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为什么不用“征兵”“招兵”而用“捉人”? 作用: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有吏夜捉人”一句,起到了总领全文的作用,它是全篇的提纲,后面的情节都从这里生发出来。 “捉人”二字为诗眼。用“捉人”而不用“征兵”“招兵”,于如实叙写之中寓揭露、批判之意。因为“捉”字暗示当时老百姓都不愿意去当兵,但是官吏不顾及百姓们的意愿,采取捉的方式,强迫百姓当兵,表现了官吏们的凶残和霸道。 精读细研 2.怎样理解“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这一句? 这两句极其概括、形象地写出了“吏”与“妇”的尖锐矛盾。一“呼”一“啼”,一“

    9、怒”一“苦”,形成了强烈的对比; 两个“一何”,加重了感彩,有力地渲染出差役张牙舞爪、凶神恶煞,老妇苦苦哀求、逆来顺受的形象,为下文写老妇的诉说营造出悲愤的气氛。 精读细研 3.诗人巧妙地借老妇的口,诉说了她一家人的悲惨遭遇。演读老妇的语言,说一说这个家庭“苦”在何处。 老年丧子之苦 贫困潦倒之苦 被迫服役之苦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 老妇有三苦 精读细研 4.“如闻泣幽咽”,是谁在哭泣?你是怎么理解的? 诗人没有明说是谁在哭泣,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空间。哭泣的或许是老翁,又或许是寡媳,旧伤添新痛,隐忍苟活; 哭泣的也可能是“我”,“我

    10、”为这一家人的惨状而心酸、悲愤,为人民处于水深火热、国家处于动荡不安而伤感、担忧。 5.“独与老翁别”的“独”字暗示了什么 “独”字暗示了老妇已被带走,老翁已回到家中。仅一个“独”字,凄苦、悲愤尽在不言中。 精读细研 吏: 老妪: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吏: 老妪: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 吏: 老妪: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吏: 老妪: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6.与“妇啼一何苦”对应的是“吏呼一何怒”。根据老妪的回答,把“吏呼”的内容补充出来加以体会。 汝家有男丁否? 还有他人否? 其真无人耶? 汝家必征一人? 藏问与答 合

    11、作探究 以小组为单位,思考如下问题: 1.全诗的三个“夜”字,有何深刻含义? 2.诗中的主要人物有哪些?他们各有什么特点? 3.杜甫面对一家人的苦难,没有出来义正词严地阻止,是否是个冷漠无情之人? 4.有感情地朗读全诗,并结合诗歌写作背景,想一想: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1、全诗的三个“夜”字,有何深刻含义? 第一个“夜”字(“有吏夜捉人”),表明差役深知壮丁难抓,选择深夜突袭。 第二个“夜”字(“请从吏夜归”),表明老妇希望跟着差役连夜赶回军营,如此急迫,既是为了掩护老翁,也是为了应唐军之急。 第三个“夜”字(“夜久语声绝”),表明夜已深,人被捉走了;夜已静,人心却无法平静。 这三

    12、个“夜”字联系在一起,表明整件事的发生与结束全在黑夜里,暗示了社会的黑暗。 合作探究 2.诗中的主要人物有哪些?他们各有什么特点? 老妪、石壕吏。 老妪是主要人物形象,她在危急之下,挺身而出,主动从军,有敢于承担苦难的精神。 石壕吏开头出现,中间便隐入幕后,“捉人”“一何怒”可以看出石壕吏态度蛮横,凶暴无比。 合作探究 合作探究 3.杜甫面对一家人的苦难,没有出来义正词严地阻止,是否是个冷漠无情之人? 不是。这反映了诗人思想上的矛盾。他对老妇一家的悲惨遭遇深感悲痛,对“安史之乱”中人民遭受的苦难深感同情,对统治阶级爪牙的残暴十分痛恨;但是,他既忧民又忧国,他支持朝廷的这场平叛战争,希望能取得最

    13、后的胜利,所以他歌颂石壕老妇自请服役、勇于承担苦难的精神,对差吏的横蛮只是含蓄地予以揭露。 合作探究 4.有感情地朗读全诗,并结合诗歌写作背景,想一想: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这首诗通过叙述作者亲眼所见的石壕吏趁夜捉人服役的故事,歌颂了石壕老妇勇于承担苦难的精神,控诉了封建统治者的残暴,反映了战争给广大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表达了诗人对苦难人民的深刻同情。 文章主旨 全诗通过叙述诗人亲眼所见的石壕吏趁夜捉人的故事,既歌颂了石壕老妇勇于承担苦难的精神,又含蓄地揭露了封建统治阶级爪牙的残暴,反映了唐朝“安史之乱”给广大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表达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1、根据提示默写

    14、(1)石壕吏中表明老妇人被抓走的诗句是_,_。 (2)石壕吏中写出官吏凶狠的诗句是_ _,_。 (3)这首诗中最能概括中心事件的句子是: 。 2、下列诗句划分节奏正确的一项是( ) A.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B.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C.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D.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C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课堂检测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课堂检测 3、对石壕吏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石壕吏虽然抨击的是石壕吏凶暴气焰和冷酷无情,但作者的用意是

    15、借此揭露整个封建统治的罪恶。 B.诗中正面描写老妇致词,层层诉说,凄苦至极,侧面写“安史之乱”,提示主题。 C.“有吏夜捉人”依据是全篇的提纲,以下情节,都从这里生发出来。一个“夜”字,含义丰富,既表明官府“捉人”之事时常发生,又表明县吏“捉人”手段狠毒。 D.“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中的“呼”和“啼”、“怒”和“苦”对照强烈,“一何”有力地渲染出县吏如狼似虎,叫嚣隳突的横蛮气势,并为老妇以下的诉说制造出悲愤的气氛。同时“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不仅发生在事件的开头,而且持续到事件的结尾。 C 【解析】一个“夜”字,是不能表现捉人的频率和手段的,只能表现战争之激烈,需要连夜捉丁。 课堂检测

    16、4.对石壕吏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首句“暮投石壕村”不仅点明了投宿的时间和地点,而且和盘托出了兵荒马乱、鸡犬不宁、一切脱出常轨的景象,为悲剧的演出提供了典型环境。 B“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两句,极其概括、极其形象地写出了“吏”与“妇”的尖锐矛盾,一“呼”一“啼”一“怒”一“苦”,形成了强烈的对比。 C在诗中,作者先叙事,后抒情、议论,通过抒情和议论,表达了他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全诗爱憎十分强烈,倾向性十分鲜明。 D诗歌通过作者亲眼所见的石壕吏乘夜捉人的故事,揭露封建统治者的残暴,反映了唐代“安史之乱”引起的战争给广大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 C 【解析】C项并无明显的抒情与议论;同时“

    17、全诗爱憎十分强烈,倾向性十分鲜明”有误。全诗述情陈事,除“吏呼一何怒”二句微微透露了他的爱憎之外,都是对客观事物的描述。 课堂检测 5关于石壕吏一诗中作者的感情,理解错误的是( ) A石壕吏虽然抨击的是石壕吏凶暴气焰和冷酷无情,但作者的用意是借此揭露整个封建统治的罪恶。 B这是一首叙事诗,全文无一句直接议论、抒情句,却在叙事中饱含了诗人强烈的思想感情。 C反映了诗人当时思想上的矛盾:他歌颂石壕老妇人承担苦难的精神,表明他支持唐王朝的平叛斗争,但他又写出了老妇人一家的悲惨遭遇,表明他为战争给人民带来的巨大灾难而深感悲痛。 D“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两句运用夸张手法,形成强烈反差,极其形象地写

    18、出了“吏”与“妇”的矛盾。 【解析】D.“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两句运用了对比手法,形成强烈的反差,极其形象地写出了“吏”与“妇”的矛盾。 D 6、阅读全文,回答问题 “暮投石壕村”一句简洁的交代了诗人投宿的_和_。 “有吏夜捉人”一句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2分) 老妇的三个儿子都被迫当兵,说明当时什么样的社会环境 (2分) “急应河阳役”中的“急”字该怎么理解 (2分) “独与老翁别”中的“独”字突出了什么 (2分) 老妇人说:“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这句话的真正目的是什么 时间 地点 总领全文。 社会残酷。 战事紧,担心孙子和儿媳。 说明国家急需兵源。 担

    19、心家人,支持平息安史之乱。 课堂检测 诗中集中而又形象地反映吏与妇的尖锐矛盾的诗句是: _ ,_ 。 “独与老翁别”换成“挥手别老翁”好不好 吏呼一何怒! 妇啼一何苦! 不好,原诗“独”字暗示老妇已被带走(1分)。诗人日暮投宿,老翁与老妇共同接待,一夜之间,只剩老翁(分析1分),“独”字表现作者了凄苦、悲愤之情(1分),改后的诗句表现不出这种意思和情感(1分)。 板书设计 石壕吏 开端有吏夜捉人 高潮听妇前致词 结局独与老翁别 三子亡二子 有孙母未去 请从吏夜归 吏奴 妇哭 发展 揭露封建统治 反映深重灾难 同情劳动人民 谢谢聆听 谢谢观赏 谢谢 ()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

    20、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help/help_extract.php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4、唐诗三首之石壕吏导学案(原卷) 【学习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了解杜甫诗歌“诗史”的特点。 2.理解杜甫矛盾心理,揭露官吏的横暴,同情人民的苦难。 3理解古代诗歌“藏问于答”的手法。 【学习重点、难点】: 1.在寻读战乱之苦、体味重点词句的基础上有情有味地读诗歌,理解一个苦命的家庭,一个苦难的时代,一个苦闷的灵魂。(重点) 2.感受杜甫忧患苍生、悲天悯人的圣人情怀。(难点) 【学法指导】: 1.以读为主,读中品味,读中理解。

    21、2.记录下自己的疑问,文中哪些地方可以拓展想象,你不妨设计一下。 【课前导学】 一、新知认知 1.石壕吏选自杜诗详注,作者是 唐朝诗人 杜甫 。他是一位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其诗多涉笔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被誉为“诗史 ”。其人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被奉为“诗圣”。其代表作有“三吏”指的是:石壕吏、新安吏、潼关吏三别:新婚别 、垂老别 、无家别 。 2.石壕吏是一首叙事诗(体裁),以时间为顺序。中心人物是老妇_,事件是_应役_。 二、预习任务 1.反复诵读,直至能初步背诵。 2.结合课下注释,疏通文意,并用白话文通译全诗。 3.全诗围绕哪两个字展开

    22、的?叙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请你按照情节的四个阶段(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理清故事情节。 三、预习检测 (一)给下列的字注音 妪( ) 衰( ) 泣( ) 咽( ) 逾( ) 戍( ) 裙( ) (二)文学常识 1.杜甫是_朝伟大的_主义诗人,后人称他为_,称他的诗为_。另外,由于他做过工部员外郎,所以人们又称他为_。 2.本诗的写作背景是“_之乱”,这是指_和_两人发动的叛乱。以此为背景,杜甫创作了著名现实主义诗篇“三别”即_、_、_和“三吏”。 3.石壕吏的姊妹篇是: _、_ 。 (三)解释下列加粗的字。 1.附书至( ) 2.新战死( ) 3.未去( ) 4.犹得备晨炊( )5.死者长已

    23、矣( ) 6.泣幽咽( ) (四)形似字注音并组词。 (1)戍( )_ 戌( )_ 戎( )_ (2)衰( )_ 哀( )_ 衷( )_ (五)用原文回答问题。 (1)说明兵役之苛酷:_ (2)表现战争惨烈的:_ (3)说明战争破坏严重:_ (4)表现老妇丧子的悲痛和含悲度日:_,_。 【课中导读】 一、自由朗读,读准字音,划分节奏(文中标记) 二、译读感知 参看注释,理解词义、句意、全诗大意。 (1)解释词语。(对重点词、生字词圈画) (2)译文:(口译) 三、整体感知 你读到一个怎样的故事?用诗中的词简括老妇人一家各个人的糟遇。 明确: 四、研读赏析 (一)开端:投石壕村 1.题目有何作用

    24、? 明确: 2.品读感悟“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明确:环境刻画“暮投”反映出乱世动荡,人心不安,天刚一落黑就不敢继续赶路。“村”字透露出兵慌马乱的年月 ,行人不敢走大道,只有寻小路,歇荒村。 一个“暮”字,犹如泼墨,给全诗抹上了一层昏暗的色彩。然后单刀直入地将事件的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等相关因素交代清楚,勾勒出兵荒马乱的社会环境。 3.品读感悟“有吏夜捉人”一句。 明确: 这是全篇的提纲,以下情节,由此生发。 不说“征兵” “招兵”而说“捉人”,于如实描绘之中寓揭露、批判之意。 正面刻画“夜”字,含义丰富。 第一、表明官府“捉人”之事时常发生,人们白天躲藏或反抗,无法“捉”到; 第二、

    25、表明县吏“捉人”的手段狠毒,在人们已经入睡的黑夜,来个突然袭击。 4.“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写出了什么?有何作用? 明确: (二)发展:吏呼妇啼 1.“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写了什么?有何作用? 明确: 2.品读感悟“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明确: (三)高潮:老妇致词 1.老妇致词说了哪些家事?诗人是怎样知道的? 明确: 2.老妇一家三男被征,说明了什么?三男已死二男,又说明了什么? 明确: 3.诗中有言:“妇啼一何苦!”老妇人有多少苦?结合诗歌说一说。(文中批注) 小结:老妇的“苦”体现在: 担惊受怕:有吏夜捉人;丧子之痛:二男新战死;生活困苦:出入无完裙;

    26、 被迫请役:请从吏夜归。 (四)结局:作别老翁 1.如何理解诗歌最后四句? 明确:照应开头,涉及所有人物,写出了事件的结局和诗人的感受。 “夜久”二字,反映了老妇一再哭诉、差役百般威逼的漫长过程。 “如闻”二字,一方面表现了家人因亲人战死、老妇人被“捉”而泣不成声;另一方面也显示出诗人以关切的心情倾耳细听,通夜未能入睡。“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两句,收尽全篇,于叙事中蕴含无限深情。 2.“独”字意味深长,请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 明确: 3.最后四句写故事结局,那么给我们留下哪些想象空间? 明确: 三、合作探究 1.老妇人说:“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这几句话的真正目

    27、的是什么? 明确: 2.“听妇前致词-”一段都是写妇人的语言,凶恶的小吏会在一旁静静的听吗? 明确: 3.老妇的话不是一口气说出来的,而是悍吏一步步逼问出来的。试据此想象悍吏与老妇对话的情景。请仔细研读并将悍吏的逼问批注出来。 吏:【 】 妪: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吏:【 】 妪:室中更无人。 吏:【 】 妪:惟有乳下孙。 吏:【 】 妪: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吏:【 】 妪: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 吏:【 】 妪: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4.根据你的理解,你能用自己的话概括本诗的主题? 明确: 5.诗歌题为“石壕吏”,诗人为什么却没有正面描写“

    28、悍吏”? 明确:从作品形式美的角度来看,诗人虚实交映,藏问于答,不写差吏的追问,而只写老妇的哭诉,从哭诉中写出潜台词、画外音,将差吏的形象融入老妇的“前致词”中,有一种言有尽而意无穷的境界。 从当时的时代背景来看,虽然诗人一向憎恨统治阶级压迫人民的行径,但目前这场平叛战争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命运,所以作者支持这场战争,并且希望此战获胜。他同时也明白大敌当前,人民应当为此做出牺牲。正是出于这种考虑,他对统治阶级爪牙的凶横残暴只是含蓄地予以揭露。 6.诗人同情老妇的遭遇,可一言也未发,最后走时也没对老翁表示安慰,你是如何理解诗人的沉默? 明确:诗人不是全能的,他们只能揭露当时的情况,感慨万分,但是不

    29、能像侠客一样路见不平拔刀相助。他们是多愁善感观察也能入木三分的人,但是手无缚鸡之力,没有半点权利。 这首诗的诗人是杜甫,我们应从他的时代背景和诗人生平来看,杜甫生平坎坷多难,做了小官还遭到沦陷,然后就是一世漂泊。石壕吏是诗人遭受安史之乱期间写的不朽之作,揭露了当时的时代状况,诗人当时差点性命不保,怎么有能力去救人,而且他救一个,还有更多的官吏去抓人,更多的仗在打,他没有能力去救。而且作诗并不是真的所见所闻,很有可能是作者知道当时的大体背景,突然某天有感而发,做出的绝世之作。所以我们不能说诗人是沉默的,他喊出了最强音,诗人也是沉默的,只有无声的幽咽,无奈与悲哀的交割。 7.石壕吏未抓年青的“孙母

    30、”,而带走“力虽衰”的老妇,原因是什么? 明确: 8.石壕吏为何不抓杜甫? 明确:杜甫当时是位小官。杜甫不是陕州石壕村本地人而且是个官儿【华州司功参军】,官儿再小也是个官儿,吏动不了官。而且杜甫是华州的官儿,无权干涉石壕村所在的陕州,所以无法出面阻止石壕吏抓人。 四、随堂练习 1.根据提示默写古诗名句。 (1)表现差吏的横征暴敛和老妇的悲伤痛苦,对比鲜明的二个字是: 。 (2)老妇口述生死,暗含凄苦无奈的语句: 。 (3)表明战争给家庭带来的不幸与困苦的语句:_。 (4)石壕吏中,暗示老妇人已被抓走的诗句是:_ (5)石壕吏中,表明老妇人家遇不幸,亲子战死,揭露战争罪恶的诗句是:_,_。 2.

    31、下列对石壕吏这首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是一首叙事诗,其主体部分是老妇人的“致词”。 B.诗人用极简省的笔墨刻画出差役凶狠蛮横的形象。 C.诗人对战争中处境悲惨的人民寄予了深切的同情。 D.全诗主要赞颂了老妇人顾全大局勇于担当的牺牲精神。 3.阅读石壕吏和春望,完成后面各题。 春 望 杜 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用石壕吏中的一个字概括老妇人一家的遭遇,这个字是“_”。 (2)春望与石壕吏都是杜甫在“安史之乱”战争背景下创作的,但两首诗中蕴含的作者的思想情感有所不同。 春望抒发的是_;而石壕吏则表

    32、达了作者_。 五、课后作业 1.背诵并默写这首诗。 2.续写石壕吏或改写成白话文。 【课后导练】 石壕吏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石壕吏按体裁分,为_古风,按表达方式分,是_诗。 2解释加粗词。 老翁逾墙走:_ _ 死者长已矣:_ 老妪出门看:_ 犹得备晨炊:_ 听妇前致词:_ 天明登前途:_ 3.翻译句子。 夜久语声绝,如闻

    33、泣幽咽。_ 4.理解性默写。 (1)石壕吏中揭示“吏”与“老妇”矛盾尖锐的句子: 总领全诗的句子: 从侧面反映老妇被带走的句子: 描写战争需要大量人力的句子: 战争使人民生活贫困的句子: 5.阅读第3节,回答下列问题。 (1)第3节可划分为三层,用竖线划分并概括出层意。 第一层:_ 第二层:_ 第三层:_ (2)本段文字正面描写老妇人“致词”,层层诉说、凄苦至极,侧面写“_”,揭示主题。 6.“老妪”被抓走了吗?何以为证? 7.有人说唐军镇压“安史之乱”是正义的,老翁逃走是不爱国的表现。你是怎么看的?请谈谈你的理由。 24、唐诗三首之石壕吏导学案(答案卷) 【学习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了

    34、解杜甫诗歌“诗史”的特点。 2.理解杜甫矛盾心理,揭露官吏的横暴,同情人民的苦难。 3理解古代诗歌“藏问于答”的手法。 【学习重点、难点】: 1.在寻读战乱之苦、体味重点词句的基础上有情有味地读诗歌,理解一个苦命的家庭,一个苦难的时代,一个苦闷的灵魂。(重点) 2.感受杜甫忧患苍生、悲天悯人的圣人情怀。(难点) 【学法指导】: 1.以读为主,读中品味,读中理解。 2.记录下自己的疑问,文中哪些地方可以拓展想象,你不妨设计一下。 【课前导学】 一、新知认知 1.石壕吏选自杜诗详注,作者是 唐朝诗人 杜甫 。他是一位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其诗多涉笔社会动荡、政治黑暗、

    35、人民疾苦,被誉为“诗史 ”。其人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被奉为“诗圣”。其代表作有“三吏”指的是:石壕吏、新安吏、潼关吏三别:新婚别 、垂老别 、无家别 。 2.石壕吏是一首叙事诗(体裁),以时间为顺序。中心人物是老妇_,事件是_应役_。 二、预习任务 1.反复诵读,直至能初步背诵。 2.结合课下注释,疏通文意,并用白话文通译全诗。 3.全诗围绕哪两个字展开的?叙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请你按照情节的四个阶段(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理清故事情节。 三、预习检测 (一)给下列的字注音 妪( ) 衰( ) 泣( ) 咽( ) 逾( ) 戍( ) 裙( ) (二)文学常识 1.杜甫是_朝伟大的_主义诗人,后人称他为_,称他的诗为_。另外,由于他做过工部员外郎,所以人们又称他为_。 2.本诗的写作背景是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第24课《唐诗三首》之《石壕吏》课件(共37张PPT)+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素材+导学案+同步分层练习(原卷+答案卷).docx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5836163.html
    一起向未来
         内容提供者      个人认证 实名认证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