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doc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第2课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doc》由用户(清风明月心)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国古代 土地 制度
- 资源描述:
-
1、第2课 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学习目标】基础知识中国古代土地所有制度的演变过程;土地私有制的形式;租佃经营的发展概况知识理解井田制、土地兼并、均田制能力培养通过材料分析土地兼并的影响【自主学习】(一)概念理解土地制度:简单说就是土地归谁所有,如何使用、管理的制度1、井田制:是一种以国有为名的贵族土地所有制。名义上国王所有,实际上为贵族占有。开始于商,盛行于西周,瓦解于春秋,废除于战国。2、土地兼并:土地向少数人高度集中的过程,方式有买卖、抵押、赏赐、强占等3、均田制:是指政府按性别、年龄把国家掌握的无主荒地分配给农民。其特点: 农民只有使用权,不能买卖;农民要服徭役和兵役。4、租佃关系:农民租种
2、地主土地向地主缴纳一定地租,地主与农民形成的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二)基础知识填空(金版学案6页课前预习)【合作探究】1、根据课本7页第1段和最后1段,指出中国古代土地所有制度的演变过程,并在课本划出。2、根据课本7页第2段至第5段,理解井田制的概念。(有何特点、实质、发展过程)结合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原理,指出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发展的表现和生产关系调整的史实。3、试回顾分封制分封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它与井田制之间是什么关系?4、从井田制到土地私有制的确立是土地制度的一次重大变化。这种变化有没有改变人们的政治地位?有没有影响政治制度的演变?5、根据课本8页框格材料和有底色的文字材料思考:(1)材
3、料1土地兼并产生什么样的危害?统治者会采取什么样的措施避免这危害?这样做的目的何在?这些措施能不能从根本上抑制土地兼并?为什么?(2)材料2反映了什么社会现象?这种做法会对明清以后的商品经济发展产生怎样的影响?6、根据课本9页第3段和第5段,指出租佃经营的发展概况,并在课本划出。【当堂检测】1下列引文反映井田制的实质的是:( ) A.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 B.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C.富者田连阡陌 贫者无立锥之地 D.更名天下田为王田2北魏实行均田制后,文献中出现“庄园”一词表示被圈占的成片的土地。唐代实行均田制后,“庄园”一词的使用更为普遍。这反映了均田制实施后( )A.井田制得以恢复 B.不存在土地私有现象 C.依然存在土地集中现象 D.庄园由中央直接管理3统治者经常采取措施限制土地兼并,其最主要的目的是:() A.解决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主要矛盾 B.安抚农民,保证国家税收,稳定统治C.防止地方割据势力的发展 D.维护国家统一与稳定 4下列反映汉时期已经出现租佃关系的是( ) A.“为用户阡陌封疆” B.“耕豪民之田,见税十五” C.“田制不立”“不抑兼并” D.“上米贸银,别以中下者抵租”5下列图表(注:X轴表示时间,Y轴表示佃农对地主的依附程度)能体现佃农与地主依附关系发展趋势的是( )A B C D【知识构建】2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