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5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科学原创《3.3组成地壳的岩石》教学设计教案.doc

  • 上传人(卖家):aben
  • 文档编号:58307
  • 上传时间:2018-09-19
  • 格式:DOC
  • 页数:5
  • 大小:182.50K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科学原创《3.3组成地壳的岩石》教学设计教案.doc》由用户(aben)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浙教版七 年级 上册 科学 原创 3.3 组成 地壳 岩石 教学 设计 教案 下载 _七年级上册(2024)_浙教版_科学_初中
    资源描述:

    1、组成地壳的岩石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 通过学生观察及查阅相关的资料,识别 5 种常见的岩石。 通过课前查阅岩石分类方法及特征,能识别自然界常见的岩石类型。通过模拟实验,粗略知道岩石的特征与形成的原因的关系 。 利用对 5 种岩石的观察,对五种岩石进行分类,知道 5 种岩石和岩石类型的关系。 通过合作、讨论归纳岩石的用途。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岩石的观察,巩固应用观察的基本方法技能,应用类似生物检索表的方法去认识常见的岩石,让学生形成认识自然界一些事物的一般方法。 通过对查阅岩石类型及特征的相关资料,发展 学生的自学能力、获取信息能力、合作学习能力、表达能力等。 3.情感态度价值观

    2、 通过合作学习,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愿意与他人合作并交流。 从欣赏自然界中的石头美景获得美的体验,从而热爱大自然。 从岩石的应用及矿藏的开采,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3 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他们知道在哪儿可以找到岩石并观察过一些岩石,有的从课外科普书籍上了解了许多关于岩石的知识,对岩石是各种各样的也早就心知肚明,但有时越是熟悉的事物学生越不容易产生关注,学生并不会花很多的时间去探究岩石更多的奥秘,这恰是我们教学有价值的地方。对岩石 细致的观察和切实有效的分类则需要教师精心的设计和指导。对于七年级的学生的认知水平来说,由于有前面两章学习,已然知道了观察和测量的基本方法,也已知道生物检索表的应用

    3、。本节课突出检索表及观察的方法,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的。 4 重点难点 识别 5 种常见岩石及岩石的分类 5 教学过程 5.1.1 教学活动 活动 1【导入】组成地壳的岩石 1.将猪肉石放于投影仪上。(课前调整:同样大上的纸张对实物投影仪进行调整) 将猪肉石拿出来,让前面的同学观察 2.展示浮石。 师:这也是岩石,如果我将它放入水中,它会? 生:下沉或上浮 师:请大家从信封中拿出这种岩石,把它放入水中。(学生实验) 师:看到什么?(学生齐答) 师:神奇吧?岩石但越是熟悉的东西,我们往往越是不注意去观察它研究它。其实岩石还有很多的秘密等待我们去发现,去研究。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第三章第三节 -组成地

    4、壳的岩石(板书课题) 活动 2【活动】教学过程 (一)识别五种常见的岩石 1.构成岩石的矿物 活动 1:让学生观察伟晶岩,找出它最明显的特征。 师:请大家从水槽中快速拿出 1 号岩石,观察它的特征。告诉我他显著的特征是什么? 师:这种岩石上不同颜色颗粒,就是不同的矿物 晶体,这种岩石主要有三种矿物:长石、云母、石英(展示图)。岩石主要由很多不同的矿物组成(板书)。 展示常见的成岩矿物晶体的图片。 展示长 石晶体,再展示玄武岩显微镜下的长石,说明晶体有一定的形状。有些很容易就能观察到矿物晶体颗粒。 意图:识别岩石最重要的要认识岩石中的矿物。而本节内容没有矿物的内容,从而导致学生的认识序和知识序出

    5、现矛盾,而这部分内容虽小学学过,但大部分学生已忘记,因此补充这块内容能更符合学生的知识序,同时又为观察矿物晶体颗粒打下基础。 2.识别岩石的方法 设问:你知道你们刚才观察的是什么岩石 吗? 生 答。 师:如何确定它是什么岩石呢? 生:首先观察它的特征,再与岩石的资料进行对照。 师:你们的做法与地质学家的做法是一样的。 图片展示地质学家识别岩石的方法和步骤:野外观察特征 -实验室内工具观察 -与图鉴进行对照。 师:怎么观察岩石? 来源 :学 |科 |网 Z|X|X|K 生答。 展示地质学家观察岩石的特征:颜色 -结构 -构造 -矿物成分。 过渡:水槽中有两种只有标签没有名称的岩石,我们也象地质学

    6、家一样去识别岩石。 意图:突出科学研究的方法,让学生学会象地质 学家一样去研究、去观察 3.观察岩石 颜色 结构 有无明显矿物结晶体颗粒 有无明显的砂粒 有无化石 构造 有无气孔结构 有无片状构造 有无层状构造 矿物 滴加盐酸后是否冒气 岩石名称 展示岩石的观察记录表 。 对记录表进行说明:( 1)片状结构和层状结构分别以九层糕和切片的黄瓜进行类比。( 2)( 1)注意观察岩石的新鲜面;( 2)注意盐酸的使用安全;( 3)在给 定的时间内完成观察的,可以不同小组间进行交换观察。 学生分组观察岩石(共有五种岩石,每个小组只观察两种岩石),教师巡视。 展示学生的观察记录表,其余学生进行质疑和补充。

    7、 展示五种 常见岩石的特征完整表格。 讲解:这五种岩石的主要用途、分布以及岩石组成的景观(全国和浙江的景观),体会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 意图: 1.改变教材的原教学程序,从原来的先对岩石分类再识别岩石改为先认识岩石的特征,认识几种常见的岩石,再对岩石进行分类更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从先学习岩石的特征再观察只有标号的岩石判断什么岩石改为先观察岩石的特征再利用岩石特征卡来识别不同的岩石,更符合地质学家识别岩石的程序。 2.改变教材中的活动记录表,使认识岩石的方法更加明确;增加用盐酸能体现认识岩石的方法重要一步认识组成岩石的矿物。 3.改变教材中每小组观察五种岩石,可以节省时间,能使观察更加细入;又可

    8、以突出识别岩石的方法,观察 1种岩石与 5 种岩石从认识岩石的方法上看没有太大的区别。同时又因为实验室的岩石的太小,太大又带不了,胡老师有个很好的想法,课前让学生把很多种的岩石带回去观察,课堂上汇报观察结果,可以节省时间。但因为杭师大继续教育学院有规定,不能在课前骚扰学生,另外我也在想是不是会增加学生课前负担。 另外在实验之前发现很多是学生不知的,如什么观察矿物晶体,有前面的基础,而片状结构和层状构造怎么认识,用语言表达是很苍白的,用两个类比, 学生就容易理解了。 4.展示五种常见岩石的特征、分布、用途及景观,让学生体会性质决定用途,又能体验大自然的美。 4.猜游戏当堂检测达标情况 小游戏:让

    9、一位同学说说自己小组说说自己小组观察 到其中一种岩石的特点。其余同学猜猜它是什么岩石。然后不同小组之间进行互猜。 (二)岩石的分类 过渡:让学生对前面观察的 5 种岩石进行分类。 小结:分类的标准不一样,分类的结果也就不一样。科学常根据岩石的成因进行分类,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 岩石到底怎么形成的呢? 介绍:岩石成因之争。对于岩石的成因,不能不提两个重量级人物 。一位就是德国地质学家:魏尔纳。 18 世纪,以德国教授魏尔纳( 1749 1817)为首的一批学者,就把天下的岩石都说成是由原始的海水或洪水中的沉积物形成的。也就是说,天下的岩石都是水成岩,因此而形成了 “水成派 “。这是为什么

    10、 呢?因为他生活的德国山区看到了大 量的水成岩。以 英国地质学家赫顿( 1726 1797)为首的一批学者, 认为天下的岩石都与地下的岩浆作用有关,是由高温的岩浆冷却结晶而成。也就是说,地球上的岩石都是火成岩,因此而形成了 “火成派 “。这为什么呢,因为他生活在火山地区,看到大部分火成岩。两派激烈 争斗,这就是有名的水火之争。 在英国爱丁堡召开过一次国际学术会议。会议过 程中,这两个学派在爱丁堡附近的火山脚下,对那里的地层结构成因展开了激烈的现场辩论。由于两派都以偏概全, 只相信自己,各执一词,因而导致了双方互相攻击和谩骂,最后竟然拳打脚踢,演出了科学史上少有的科学家用武力解决学术问题的闹剧。

    11、 直到 1830 年 ,英国自然科学家莱伊尔将岩石分为水成岩类、火山岩类、深成岩类和变质岩类, “水火之争”才告一段落。 现在科学家们借助于先进的设备,已摸清了岩石的来 龙去脉。如果按质量计算,在地壳中,约有四分之三 的岩石是由地球内部的岩浆冷却后凝结而成的,人们称它为“岩浆岩” 或者“火成岩”。花岗岩就是属于岩浆岩。 从这个事例我们可以明确, 1.实践很重要,但他们的实践仅仅建立在他生活的地区这一狭小区域。 2.科学认识是逐步深化的过程,只要人们还在追求真理,争论就不会停止。真理将愈辩愈明。 意图:科学史渗透,体验科学越辩越明。也让他们体会到实践很重要,但要普遍性。 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用图

    12、片文字、 PPT 等方式在实物投影上展示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的形成原因及特点。 其余学生进行补充、质疑和评价。 教师小结:三种岩石的形成 原因和特征。 意图:这块内容基本已学生展示为主。基于以下考虑:岩石的成因决定岩石的特点,而课本只是很粗略的知识,很难理解。虽然占用了学生一定课外的时间,但这么大的一个场合能让学生展示,是培养学生能力的最好机会。 1.展示更有丰富的资料; 2.发展学生的收集信息能力、表达能力等; 3.活跃课堂气氛。从学生发给我的看,学生真得很了不起,涉及很多的知识,也让我了解了很多。只是可惜的是无法让每个学生进行展示。 学生实验:模拟沉积岩的形成。 将沙子和泥土加入一个筒中

    13、,再用另一物体用力压沙子和泥土,再将它倒出。 说明在压力以 及水中胶质物的作用下沙子可以胶结成岩石。 这个实验应该是几种不同的种类的土壤和沙子,当中还有树叶等,加上石膏等可以更形象模拟过程,但因为材料的限制和时间限制就用最简单、最方法的方法来 模拟。 演示实验:模拟变质岩的形成 将不同颜色的橡皮泥放在一起,然后再用一块木板向下压,结果原来的橡皮泥变成一块,而且变扁平。说明在压力和高温的作用下,岩石的性质会发生变化形成新的岩石。 再以大理岩形成为例讲解变质岩的形成。 意图:可将抽象的事物变化更具体化。 应用:( 1)教师展示一些岩石实物以及图片,让学生根据三类岩石的特征 判断类型;( 2)对前面 5 种岩石进行分类。 突出知识的应用,有实物和图片结合。再次对前面的观察进行分类,体现了分类的标准不一样,分类的结果也就不一样。 小结 :比较和观察是是学习的重要方法。 (三)岩石的用途 1.学生讨论岩石在生活中的用途,并归纳。 2.利用岩石的过程中的环境问题 图:内蒙古大草原上,有很多牛、羊的塑像。设疑:这是为什么? 图 2:草原上形成的天坑,是挖煤形成的。 图 3:其实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科学原创《3.3组成地壳的岩石》教学设计教案.doc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58307.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