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13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重要部位感染预防和控制制度与措施(DOC 11页).doc

  • 上传人(卖家):2023DOC
  • 文档编号:5829508
  • 上传时间:2023-05-11
  • 格式:DOC
  • 页数:13
  • 大小:29.50K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重要部位感染预防和控制制度与措施(DOC 11页).doc》由用户(2023DOC)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重要部位感染预防和控制制度与措施DOC 11页 重要 部位 感染 预防 控制 制度 措施 DOC 11
    资源描述:

    1、-精品word文档 值得下载 值得拥有-手术部位感染控制制度与措施一、手术前患者准备1、积极治疗原发疾病,特别是感染性疾病。2、控制感染危险因素,提高患者的抵抗力。如纠正低氧血症、低蛋白血症,控制血糖、鼓励病人戒烟等。3、尽量缩短病人术前等待日。4、提倡手术前夜用抗菌药皂洗澡。5、避免不必要的备皮,确需备皮应术前即刻或在手术室进行6、采用正确的术前皮肤准备方法:用消毒皂沐浴。尽可能不除毛发,如果需除毛发尽可能在术前剪毛。严格进行手术区皮肤消毒,注意消毒范围与顺序。铺无菌巾之前应对手术部位做标记,铺巾后不得移动无菌巾。无菌巾力求干燥,提倡使用防渗透材质的无菌巾。7、如需预防用抗菌药物时,手术患者

    2、皮肤切开前30分钟2小时内或麻醉诱导期给予合理种类和合理剂量的抗菌药物。需要做肠道准备的患者,还需术前一天分次、足剂量给予非吸收性口服抗菌药物。二、手术工作人员准备1、进入手术室前应修剪指甲,除去各类手部饰品,不可涂指甲油;2、正确穿戴口罩、帽子、手术衣、无菌手套和规范的外科刷手;3、有感染的人员不得进入手术室,在未治愈前不应进行手术操作。三、手术中预防控制措施1、保证手术室门关闭,尽量保持手术室正压通气,环境表面清洁,最大限度减少人员数量和流动。2、手术病人安置遵循感染性和非感染性分开的原则,如果选择同一手术室应该先非感染性后感染性手术。3、特殊感染病人(如气性坏疽等)手术须安置在“特殊感染

    3、手术间”进行,医务人员严格控制操作人数,并执行隔离预防技术的规定,手术结束后对手术间进行终末消毒。4、保证使用的手术器械、器具及物品等达到灭菌水平。5、手术中医务人员要严格遵循无菌技术原则和手卫生规范。6、若手术时间超过3小时,或者手术时间长于所用抗菌药物半衰期的,或者失血量大于1500毫升的,手术中应当对患者追加合理剂量的抗菌药物。7、手术人员尽量轻柔地接触组织,保持有效地止血,最大限度地减少组织损伤,彻底去除手术部位的坏死组织,避免形成死腔。8、术中保持患者体温正常,防止低体温。需要局部降温的特殊手术执行具体专业要求。9、冲洗手术部位时,应当使用温度为37的无菌生理盐水等液体。10、对于需

    4、要引流的手术切口,术中应当首选密闭负压引流,并尽量选择远离手术切口、位置合适的部位进行置管引流,确保引流充分。 四、手术后的预防控制措施1、医务人员接触患者手术部位或者更换手术切口敷料前后应当进行手卫生。2、为患者更换切口敷料时,要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原则及换药流程。3、术后保持引流通畅,根据病情尽早为患者拔除引流管。 4、外科医师、护士要定时观察患者手术部位切口情况,出现分泌物时应当进行微生物培养,结合微生物报告及患者手术情况,对外科手术部位感染及时诊断、治疗和监测。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预防控制制度与措施1严格掌握气管插管或切开适应证,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的患者应优先考虑无创通气。2. 对存在HA

    5、P(医院获得性肺炎)高危因素的患者,建议洗必泰漱口或口腔冲洗,每26小时一次。3. 鼓励手术后患者(尤其胸部和上腹部手术)早期下床活动。4. 指导患者正确咳嗽,必要时予以翻身、拍背,以利于痰液引流。5. 如无禁忌证,应将床头抬高30-45。6. 对气管插管或切开患者,吸痰时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吸痰前、后,医务人员必须遵循手卫生规范。7. 建议使用可吸引的气管导管,定期(每小时)作声门下分泌物引流。8. 呼吸机螺纹管每周更换1-2次,有明显分泌物污染时则应及时更换;湿化器添加水使用无菌水,每天更换;螺纹管冷凝水应及时做为污水清除,不可直接倾倒在室内地面,不可使冷凝水流向患者气道。9. 对于人工气

    6、道/机械通气患者,每天评估是否可以撤机和拔管,减少插管天数。10. 正确进行呼吸机及相关配件的消毒:a)消毒呼吸机外壳、按钮、面板,使用75%酒精擦拭,每天1次。b)耐高温的物品如呼吸机螺纹管、雾化器、金属接头、湿化罐等,首选清洗消毒机清洗消毒,干燥封闭保存。不耐高温的物品如某些材质的呼吸机螺纹管、雾化器等,应选择高水平消毒方法,如2%戊二醛、氧化电位水、过氧乙酸或含氯消毒剂等浸泡消毒,流动水冲洗、晾干密闭保存。也可选择低温等离子灭菌。 c)不必对呼吸机的内部进行常规消毒。11.不宜常规采用选择性消化道脱污染(SDD)来预防HAP/VAP。12.尽量减少使用或尽早停用预防应激性溃疡的药物,包括

    7、H2受体阻滞剂如西米替丁和或制酸剂。13. 对于器官移植、粒细胞减少症等严重免疫功能抑制患者,应进行保护性隔离,医务人员进入病室时须戴口罩、帽子,穿无菌隔离衣等。14. 有关预防措施对全体医务人员包括护工定期进行教育培训。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预防控制制度与措施一、插管时的预防控制措施1、深静脉置管时应遵守最大限度的无菌操作要求,插管部位应铺大无菌单;2、操作人员应戴帽子、口罩、穿无菌手术衣;3、认真执行手消毒程序,戴无菌手套,插管过程中手套意外破损应立即更换;4、插管过程中严格遵循无菌操作技术;5、使用的医疗器械以及各种敷料必须达到灭菌水平,接触病人的麻醉用品应当一人一用一消毒;6、权衡利弊后选择

    8、合适的穿刺点,成人尽可能选择锁骨下静脉;7、建议2洗必泰酊制剂消毒穿刺点皮肤;8、建议选用抗菌定植导管;9、患有疖肿、湿疹等皮肤病,患感冒等呼吸道疾病,感染或携带有MRSA的工作人员,在未治愈前不应进行插管操作。二、插管后的预防控制措施1、用无菌透明专用贴膜或无菌纱布敷料覆盖穿刺点;2、定期更换穿刺点覆盖的敷料,更换间隔时间:无菌纱布为2d,专用贴膜可至7d,但敷料出现潮湿、松动、沾污时应立即更换;3、接触导管接口或更换敷料时,须进行严格的手卫生,并戴手套,但不能以手套代替洗手;4、保持三通锁闭清洁,如有血迹等污染应立即更换;5、病人洗澡或擦身时要注意对导管的保护,不要把导管浸入水中;6、输液

    9、管更换不宜过频,但在输血、输入血制品、脂肪乳剂后或停止输液时应及时更换;7、对无菌操作不严的紧急置管,应在48h内更换导管,选择另一穿刺点;8、怀疑导管相关感染时,应考虑拔除导管,但不要为预防感染而定期更换导管;9、由经过培训且经验丰富的人员负责留置导管的日常护理;10、每天评价留置导管的必要性,尽早拔除导管。三、其他预防措施1、定期对医护人员进行相关培训;2、定期公布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发生率。四、循证医学不推荐的预防措施1、不提倡常规对拔出的导管尖端进行细菌培养,除非怀疑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2、不要在穿刺部位局部涂含抗菌药物的药膏;3、不要常规使用抗感染药物封管来预防导管相关血流感染;4、不

    10、推荐通过全身用抗菌药物预防导管相关血流感染;5、不要为了预防感染而定期更换中心静脉导管和动脉导管;6、不要为了预防感染而常规通过导丝更换非隧道式导管;7、不要常规在中心静脉导管内放置过滤器预防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预防控制制度与措施一、插管前准备与插管时的措施1、尽量避免不必要的留置导尿;2、仔细检查无菌导尿包,如过期、外包装破损、潮湿,不得使用;3、根据年龄、性别、尿道情况选择合适的导尿管口径、类型。通常成年男性选16F,女性选14F;4、规范手卫生和戴手套的程序;5、常规的消毒方法:用0.1%的新洁尔灭消毒尿道口及其周围皮肤粘膜,程序如下:男性:自尿道口、龟头向外旋转擦拭消毒

    11、,注意洗净包皮及冠状沟。女性:先清洗外阴,其原则由上至下,由内向外,然后清洗尿道口、前庭、两侧大小阴唇,最后会阴、肛门,每一个棉球不能重复使用;6、插管过程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动作要轻柔,避免尿道粘膜损伤;7、对留置导尿患者,应采用密闭式引流系统。二、插管后的预防措施1、保持尿液引流系统通畅和完整,不要轻易打开导尿管与集尿袋的接口;2、如要留取尿标本,可从集尿袋采集,但此标本不得用于普通细菌和真菌学检查;3、导尿管不慎脱落或导尿管密闭系统被破坏,需要更换导尿管;4、疑似导尿管阻塞应更换导管,不得冲洗;5、保持尿道口清洁,日常用肥皂和水保持清洁即可,但大便失禁的患者清洁以后还需消毒;6、患者洗澡或

    12、擦身时要注意对导管的保护,不要把导管浸入水中;7、不主张使用含消毒剂或抗菌药物的生理盐水进行膀胱冲洗或灌注来预防泌尿道感染;8、悬垂集尿袋,不可高于膀胱水平,并及时清空袋中尿液;9、长期留置导尿管病人,定期更换导尿管(1次/2周)和集尿袋(2次/周); 10、疑似出现尿路感染而需要抗菌药物治疗前,应先更换导尿管;11、每天评价留置导管的必要性,尽早拔除导管。三、其他预防措施1、定期对医务人员进行宣教;2、定期公布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UTI)的发生率。下呼吸道感染控制制度与措施1、建立控制下呼吸道感染的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并落实;2、感染病人与非感染病人应分开安置,同类感染病人相对集中,特殊感

    13、染病人单独安置,并根据病原体、疾病的传播途径采取相应的消毒隔离措施;3、保持病室环境清洁,定时开窗通风,定期对空调通风系统进行清洗并达到相应的卫生学要求,房屋改造时要预防军团菌和曲霉菌污染;4、积极治疗基础疾病(如糖尿病、COPD、血液病等),严格掌握机械通气指征,尽量采用无创通气,限制插管的留置时间。对建立人工气道患者应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5、重复使用的呼吸机回路管道、雾化器等应达到灭菌或高水平消毒,雾化器及其管道、面罩等应做到一人一用一消毒;呼吸机管路避免频繁更换(一般情况下每周更换12次,如有明显分泌物污染则应及时更换);集水器应处于低位,冷凝水要及时倾倒,避免倒流入肺;6、吸氧病

    14、人应加强呼吸道湿化,湿化瓶内应为无菌蒸馏水,且应每24小时更换;7、注意口腔卫生,防止口咽部分泌物吸入。病情许可时采取半卧位,控制进食速度和量,尽量避免使用H2受体阻滞剂和制酸剂,及时清除声门下分泌物;8、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气道分泌物,定时翻身拍背,以促进排痰。手术病人术前应戒烟,术后鼓励病人有效咳嗽排痰,尽早起床活动,避免使用镇静剂;9、医务人员接触病人和操作前后应洗手,必要时进行手消毒。诊疗护理操作时应戴口罩,接触病人血液、体液、分泌物时应戴手套(手部皮肤有破损必须戴双层手套),对可能发生血液、体液飞溅的操作时应戴防护眼镜,必要时穿戴具有防渗透性能的隔离衣或围裙;10、不宜常规使用抗

    15、菌药物预防肺部感染。胃肠道感染控制制度与措施1、建立控制胃肠道感染的规涨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并落实; 2、加强饮食管理,对病人及家属做好卫生宣教,要食用卫生、新鲜的食物。3、肠道疾病流行期间(每年4月1日10月30日)应开设肠道疾病专科门诊和肠道疾病专用的输液、观察、治疗室;对患有肠道感染病人、产妇及其婴儿进行隔离,直到感染性病因被排除,连续3次大便培养(至少间隔24小时以上)阴性时,方能解除隔离;对易感者,特别是刚出生的新生儿进行保护性隔离; 4、工作人员出现急性腹泻时,应立即做大便常规或培养,可疑为感染性腹泻时应暂时调离病人直接接触的岗位;当临床症状消失和2次大便培养(至少间隔24小时以上)

    16、阴性后,再回原岗位工作;5、实施胃肠减压、鼻饲等操作时应遵守无菌技术操作规程;胃肠减压管、鼻饲管等应一人一用一消毒;6、严格执行手卫生管理,医务人员接触病人和操作前后应洗手,必要时进行手消毒;7、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尤其对口服广谱抗菌药物,严禁滥用。加强用药过程中的监测,一旦出现腹泻即应警惕,及早诊断、治疗,防止二重感染和抗生素相关性腹泻;8、加强病人粪便等排泄物管理。病人出院后要进行空气、物品、床单位等的终末消毒。泌尿道感染控制制度与措施1、建立控制泌尿道感染的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并落实;2、严格掌握留置导尿的指征,只有在必须时才使用,并尽早拔除。术前导尿宜在手术室进行;3、选择合适的导尿管

    17、,尽量选用管径适宜、带有壶腹的硅胶导尿管(尽可能避免用橡胶导尿管)。插管时应注意无菌操作,动作轻柔,避免损伤,正确固定导管,避免滑动或牵拉;4、维护连续密闭的尿液引流系统,导尿管与集尿袋的接口不要轻易脱开,集尿袋应低于膀胱水平,且不得触及地面;保持引流通畅;5、采集尿标本作培养时,应在导尿管远端接口处用无菌空针抽取尿液;6、加强留置导尿管的护理,保持会阴部清洁和干燥,每日应采用无菌盐水或1:2000苯扎溴铵清洗尿道外口,鼓励病人多饮水,每日尿量保持1500ml以上;每周更换导尿管,若阻塞应立即更换;7、不使用抗菌药物作连续膀胱冲洗预防感染;8、严格手卫生管理,医务人员接触病人和操作前后应洗手,必要时进行手消毒。-精品word文档 值得下载 值得拥有-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重要部位感染预防和控制制度与措施(DOC 11页).doc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5829508.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