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17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高中历史 1.1《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历史材料与解析 新人教版必修1.doc

  • 上传人(卖家):仙人指路
  • 文档编号:5825604
  • 上传时间:2023-05-11
  • 格式:DOC
  • 页数:17
  • 大小:111.50K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高中历史 1.1《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历史材料与解析 新人教版必修1.doc》由用户(仙人指路)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高中历史 1.1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历史材料与解析 新人教版必修1 1.1 西周 政治制度 历史 材料 解析 新人 必修
    资源描述:

    1、第1课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从禅让到王位世袭1从天下为公到天下为私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礼义以为纪。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以设制度,以立田里,以贤勇知,以功为己。故谋用是作,而兵由此起。禹、汤、文、武、成王、周公,由此其选也。礼记礼运【解读】礼记为孔子弟子及其再传

    2、、三传弟子所记,为儒家主要经典五经(易书诗礼记和 春秋) 之一。 五经 加上已经失传的 乐, 即为 六经, 是研究先秦文化的主要著作之一。礼记的礼运篇反映了我国古代由天下为公的社会向天下为私的转变:先是“天下为公”的大同社会。没有私有财产,没有盗窃乱贼,大家都为集体而劳作,人人都亲如父母兄弟姊妹,老幼鳏寡孤独都有人供养,青壮年人都能发挥自己的才能,男女都能适时婚配,首领也是通过选举产生,社会和睦。其后则是“天下为家”。人人皆私其亲,私其子,人人为自己劳作,财产私有,首领世袭其位成传统,有了城墙与防御设施,有了君臣关系和各种规章制度,用智谋和战争解决纠纷。禹、汤、文、武、成王、周公等是这一时期的

    3、杰出的代表人物。什么时候是“天下为公”社会与“天下为家”社会的分界线,礼记礼运篇没有明说,但从其首列禹、汤等为这一时期的杰出人物看,显然是认为从夏禹起便开始进入“天下为家”的社会,夏、商、西周都是天下为家的社会。【注释】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不独以自己的亲为亲,不独以自己之子为子。长(zhng):成长。世及:世代相传。知:通智。汤伐夏,建立商朝。周族至周文王姬昌时期开始强大,到周文王之子周武王姬发时伐商,建立周朝。成王为武王之子,周公旦是武王之弟。武王死,成王继位,周公旦辅佐成王掌管朝政,为巩固周朝作出重大贡献。2尧传舜的传说材料一尧立七十年得舜,二十年而老,令舜摄行天子之政,荐之于天。尧辟

    4、位凡二十八年而崩。百姓悲哀,如丧父母。三年,四方莫举乐,以思尧。尧知子丹朱之不肖,不足授天下,于是乃权授舜。授舜,则天下得其利而丹朱病。授丹朱,则天下病而丹朱得其利。尧曰“终不以天下之病而利一人”,而卒授舜以天下。尧崩,三年之丧毕,舜让辟丹朱于南河之南。诸侯朝觐者不之丹朱而之舜,狱讼者不之丹朱而之舜,讴歌者不讴歌丹朱而讴歌舜。舜曰“天也”,夫而后之中国践天子位焉,是为帝舜。西汉司马迁史记卷一五帝本纪材料二舜年二十以孝闻。三十而帝尧问可用者,四岳咸荐虞舜,曰可。于是尧乃以二女妻舜以观其内,使九男与处以观其外。舜居妫汭,内行弥谨。尧二女不敢以贵骄事舜亲戚,甚有妇道。尧九男皆益笃。舜耕历山,历山之人

    5、皆让畔。渔雷泽,雷泽上人皆让居。陶河滨,河滨器皆不苦窳。一年而所居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舜入于大麓,烈风雷雨不迷,尧乃知舜之足授天下。尧老,使舜摄行天子政,巡狩。舜得举用事二十年,而尧使摄政。摄政八年而尧崩。三年丧毕,让丹朱,天下归舜。西汉司马迁史记卷一五帝本纪材料三舜年二十以孝闻,年三十尧举之,年五十摄行天子事,年五十八尧崩,年六十一代尧践帝位。践帝位三十九年,南巡狩,崩于苍梧之野。葬于江南九疑,是为零陵。西汉司马迁史记卷一五帝本纪【解读】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也是二十四史的第一部,是研究先秦至西汉武帝时期历史的重要文献。这三条资料是司马迁根据传说整理的有关尧传舜的故事,都是说舜以

    6、德行贤能为尧所知, 或经各部落酋长 (“四岳”) 的推荐为尧所知,尧经过一段时间的考察, 认为舜可以当大任, 便传位给舜。 这反映了原始社会后期部落联盟军事民主制时期, 部落联盟酋长的职位不是传子弟而是选贤能的情况。【注释】辟:通避。中国:此指京师。笃:淳厚谨敬。陶:制陶。苦:读如盬,粗糙;窳:粗陋。聚:聚落。汉代以前的居民点常称为“聚”,后来逐渐改称为“村”。摄行:代行。3舜取代尧的传说咸丘蒙问曰:“语云:盛德之士,君不得而臣,父不得而子。舜南面而立,尧帅诸侯北面而朝之,瞽瞍亦北面而朝之。舜见瞽瞍,其容有蹙。孔子曰:於斯时也,天下殆哉,岌岌乎!不识此语诚然乎哉?”孟子曰:“否。此非君子之言,

    7、齐东野人之语也。”孟子万章章句【解读】孟子是孟子弟子记述孟子言行的书籍,为儒家经典十三经之一,对于研究先秦史事也有一定参考价值。对于咸丘蒙所说的“舜南面而立,尧帅诸侯北面而朝之”,孟子表示不足信。先秦时期,有关尧、舜的传说很多,谁是谁非,已难考定。如果咸丘蒙所说是事实,那也很符合原始社会后期部落联盟军事民主制时期的惯例,即有能力担大任的上,能力不足的就让贤。【注释】瞽瞍( ):这里指舜之父。蹙(c):局促不安。4舜传禹的故事当帝尧之时,鸿水滔天,浩浩怀山襄陵,下民其忧。尧崩,帝舜问四岳曰:“有能成美尧之事者使居官?”皆曰:“伯禹为司空,可成美尧之功。”舜曰:“嗟,然。”命禹:“女平水土,维是勉

    8、之。”禹拜稽首,让于契、后稷、皋陶。舜曰:“女其往视尔事矣。” 禹乃遂与益、后稷奉帝命,命诸侯百姓兴人徒以傅土,行山表木,定高山大川。禹伤先人父鲧功之不成受诛,乃劳身焦思,居外十三年,过家门不敢入。声教讫于四海。于是帝锡禹玄圭,以告成功于天下。天下于是太平治。帝舜荐禹于天,为嗣。十七年而帝舜崩。三年丧毕,禹辞辟舜之子商均于阳城。天下诸侯皆去商均而朝禹。禹于是遂即天子位,南面朝天下,国号曰夏后,姓姒氏。西汉司马迁史记卷二夏本纪【解读】这条资料说明:禹有治水之大功于天下。禹之受命治水经过“四岳”的推举,完全符合原始社会后期部落联盟军事民主制时期的惯例。舜不是传子而是传贤。禹为众望所归,所以天下诸侯

    9、皆去舜之子商均而拥戴禹。司马迁认为禹建立了夏朝。【注释】鸿水:即洪水。怀山襄陵:包围山陵。女:通汝。锡:通赐。5启继禹位帝禹立而举皋陶荐之,且授政焉,而皋陶卒。而后举益,任之政。十年,帝禹东巡狩,至于会稽而崩。以天下授益。三年之丧毕,益让帝禹之子启,而辟居箕山之阳。禹子启贤,天下属意焉。及禹崩,虽授益,益之佐禹日浅,天下未洽。故诸侯皆去益而朝启,曰“吾君帝禹之子也”。于是启遂即天子之位,是为夏后帝启。夏后帝启,禹之子,其母涂山氏之女也。有扈氏不服,启伐之,大战于甘。将战,作甘誓,乃召六卿申之。启曰:“嗟!六事之人,予誓告女:有扈氏威侮五行,怠弃三正,天用剿绝其命。今予维共行天之罚。左不攻于左,

    10、右不攻于右,女不共命。御非其马之政,女不共命。用命,赏于祖。不用命,僇于社,予则帑僇女。”遂灭有扈氏。天下咸朝。西汉司马迁史记卷二夏本纪【解读】这条资料的上段说的是,禹先想传位给皋陶,但皋陶未及继承禹便去世。后又准备传位给伯益,但禹死后诸侯不朝益而朝启,于是启便即天子之位。但从资料的下段看,启的即位遇到了强烈的反抗,启是在用暴力镇压反抗后才就位的。启用暴力手段继承王位,标志着禅让制为世袭制所取代,标志着夏王朝的建立。【注释】有扈氏:部落名,据说当时居住在今陕西户县(原写作鄠县,户、扈、鄠音同)。六事之人:指六卿。因六卿各主其事,所以说是六事之人。五行:指金、木、水、火、土五者之运行。威侮,指暴

    11、逆。威侮五行,指粗暴抗拒金、木、水、火、土五行规律。三正:指天、地、人三者的正道。共:通恭。御:指驾驭车、马等。祖:指祖庙、宗庙。僇():即戮。社:指土地神,亦指祭祀土地神的场所。帑():通孥,指妻儿。此处指没其妻儿。6夏朝世系夏朝世系示意图【解读】夏朝世系示意图是根据司马迁史记卷二夏本纪整理。上述资料显示:夏王朝实行的是王位世袭制,或父死子继,或兄终弟及。7汤伐夏桀材料一桀之时,自孔甲以来而诸侯多畔夏,桀不务德而武伤百姓,百姓弗堪。乃召汤而囚之夏台,已而释之。汤修德,诸侯皆归汤,汤遂率兵以伐夏桀。桀走鸣条,遂放而死。桀谓人曰:“吾悔不遂杀汤于夏台,使至此。”汤乃践天子位,代夏朝天下。汤封夏之

    12、后,至周封于也。西汉司马迁史记卷二夏本纪材料二成汤,自契至汤八迁。当是时,夏桀为虐政淫荒,而诸侯昆吾氏为乱。汤乃兴师率诸侯,伊尹从汤,汤自把钺以伐昆吾,遂伐桀。桀败于有之虚,桀奔于鸣条,夏师败绩。于是诸侯毕服,汤乃践天子位,平定海内。西汉司马迁史记卷三殷本纪【解读】上述两条资料表明:商族原先臣服于夏。夏桀无道,百姓离心,原臣服于夏的各族纷纷起兵反抗。以汤为首的部落联盟用武力推翻夏朝,建立了商朝。【注释】孔甲:人名,是桀的曾祖父。畔:通叛。武伤:大伤。昆吾氏:是当时的诸侯之一。伊尹:人名,汤之“相”。8商朝的灭亡材料一帝纣资辨捷疾,闻见甚敏。材力过人,手格猛兽。知足以距谏,言足以饰非。好酒淫乐,

    13、嬖于妇人。爱妲己,妲己之言是从。厚赋税以实鹿台之钱,而盈钜桥之粟。益收狗马奇物,充仞宫室。益广沙丘苑台,多取野兽蜚鸟置其中。慢于鬼神。大乐戏于沙丘,以酒为池,县肉为林,使男女倮相逐其间,为长夜之饮。百姓怨望而诸侯有畔者,于是纣乃重刑辟,有炮烙之法。诸侯多叛纣而往归西伯。西伯滋大,纣由是稍失权重。周武王于是遂率诸侯伐纣。纣亦发兵距之牧野。甲子日,纣兵败。纣走,入登鹿台,衣其宝玉衣,赴火而死。周武王遂斩纣头,县之大白旗。杀妲己。释箕子之囚,封比干之墓殷民大说。于是周武王为天子。西汉司马迁史记卷三殷本纪材料二武王即位,太公望为师,周公旦为辅,召公、毕公之徒左右王,师修文王绪业。居二年,闻纣昏乱暴虐滋

    14、甚,杀王子比干,囚箕子。太师疵、少师强抱其乐器而奔周。于是武王遍告诸侯曰:“殷有重罪,不可以不毕伐。”乃遵文王,遂率戎车三百乘,虎贲三千人,甲士四万五千人,以东伐纣。十一年十二月戊午,师毕渡盟津,诸侯咸会。二月甲子昧爽,武王朝至于商郊牧野,乃誓。武王左杖黄钺,右秉白旄,以麾。曰:“远矣西土之人。”武王曰:“嗟。我有国冢君,司徒、司马、司空,亚旅、师氏,千夫长、百夫长,及庸、蜀、羌、微、彭、濮人,称尔戈,比尔干,立尔矛,予其誓。”帝纣闻武王来,亦发兵七十万人距武王。武王使师尚父与百夫致师,以大卒驰帝纣师。纣师虽众,皆无战之心,心欲武王亟入。纣师皆倒兵以战,以开武王。武王驰之,纣兵皆崩畔纣。纣走,

    15、反入登于鹿台之上,蒙衣其殊玉,自燔于火而死。武王持大白旗以麾诸侯,诸侯毕拜武王,武王乃揖诸侯,诸侯毕从。西汉司马迁史记卷四周本纪【解读】上述两条资料都是讲述周武王伐纣的故事。资料显示:殷纣王时社会矛盾十分尖锐。殷纣王奢侈无度,十分残暴,完全听不进臣下的意见,因而阶级矛盾、民族矛盾、统治阶级内部矛盾都很尖锐,众叛亲离。武王伐纣得到民众的支持。武王伐纣得到殷商百姓与各族的支持,人心所向,众望所归,连殷纣王的军队也纷纷倒戈,所以武王军队能以少胜多。周朝也是依靠武力建立起来的。武王伐纣时,周族已有一套包括冢宰、司徒、司马、司空、亚旅、师氏、千夫长、百夫长等职官制度。【注释】知:通智。冣:通聚。县:通悬

    16、。虎贲:勇猛之士。昧:指暗,爽:指明。昧爽,合指天蒙蒙亮。冢:大。称尔戈:举起你的戈。师尚父:人名,即姜尚(吕尚),民间传说也称为姜太公、姜子牙。9商朝的政治制度王曰:“封!我闻惟曰:在昔殷先哲王越在外服,侯、甸、男、卫、邦伯;越在内服,百僚、庶尹、惟亚、惟服、宗工。越百姓里居,罔敢湎于酒。” 尚书酒诰【解读】尚书是现存我国最古的档案文献汇编,是六典之一。酒诰是周代文献,其中追叙到商代的政治制度。资料显示:商的外服,实行分封制;内服,有百僚庶尹系统。【注释】越:语助词,无义,通“粤”“聿”“曰”。外服:商王畿之外用于分封的土地。内服:指商王的直接统治的地区,即商王畿。百僚、庶尹:百官之僚属与众

    17、官之尹正。10商朝的职官系统殷制,天子建天官,先六太:曰太宰、太宗、太史、太祝、太士、太卜,典司六典。天子之五官:曰司徒、司马、司空、司士、司寇,典司五众。天子之六府:曰司土、司木、司水、司草、司器、司货,典司六职。天子之六工:曰土工、金工、石工、木工、兽工、草工,典制六材。五官致贡曰享。五官之长曰伯。千里之内为王畿,千里之外设方伯。唐杜佑通典卷一九职官【解读】这是唐朝杜佑追述商朝制度的一则资料。因年代相距悬远,未必准确,但仍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从中可以看出:商朝有一套职官制度。其中包括参与决策的太宰,管理政务的“五官”,管理财物的“六府”,负责祭祀的太祝,负责占卜的太卜和记录王朝大事的太史,负

    18、责宗族和谱系的太宗以及王畿之外的方伯等。在商朝的职官系统中,有关宗教事务的职官占有重要的地位。在所谓“六太”中,神职人员占三席(太祝、太卜、太士)。商朝的行政、职官制度对周朝有重大影响。【注释】典司:管理。五众:五个官司之众官。六府:主存六种货物的府库。11西周六官周成王既黜殷命,参改殷官,制为周礼,以作天地四时之名,谓之六卿。立天官冢宰掌邦治,地官司徒掌邦教,春官宗伯掌邦礼,夏官司马掌邦政,秋官司寇掌邦刑,冬官司空掌邦事。各有徒属,周于百事。唐杜佑通典卷一九职官【解读】这则资料表明:周朝的职官制度参考了商朝的职官制度。周朝设六官:天官冢宰掌全局,地官司徒主要管土地户口,春官宗伯主要管礼仪,夏

    19、官司马主要管军事,秋官司寇主要管司法,冬官司空主要管土木工程等。六官各有僚属。等级森严的分封制12周武王的分封封商纣子禄父殷之余民。武王为殷初定未集,乃使其弟管叔鲜、蔡叔度相禄父治殷。已而封诸侯,班赐宗彝,作分殷之器物。武王追思先圣王,乃褒封神农之后于焦,黄帝之后于祝,帝尧之后于蓟,帝舜之后于陈,大禹之后于杞。于是封功臣谋士,而师尚父为首封。封尚父于营丘,曰齐。封弟周公旦于曲阜,曰鲁。封召公奭于燕,封弟叔鲜于管,弟叔度于蔡。余各以次受封。西汉司马迁史记卷四周本纪【解读】这条资料记述了周武王灭商后分封诸侯的情况。受封者包括:功臣,如师尚父;先代贵族的后裔,如神农、黄帝、尧、舜、禹之后裔;王族,如

    20、武王之弟管叔、蔡叔、周公等。【注释】彝:酒器的一种,也泛指祭器。宗彝:指宗庙礼器。13周公辅佐成王时的分封昔周公吊二叔之不咸,故封建亲戚,以蕃屏周。管、蔡、霍、鲁、卫、毛、聃、郜、雍、曹、滕、毕、原、酆、郇,文之昭也。邗、晋、应、韩,武之穆也。凡、蒋、邢、茅、胙、祭,周公之胤也。战国左丘明左传僖公二十四年【解读】左传最早的名称是左氏春秋,是一部编年体巨著,是研究春秋时期历史的重要资料,其中一些内容还追述到夏商周。这段资料叙述了周公辅佐成王时进行分封的情况。【注释】二叔:指武王原先安排监督殷纣王之子禄父的管叔鲜和蔡叔度。后来管叔鲜和蔡叔度勾结殷纣王之子发动叛乱,被周公所镇压。昭穆:我国古代宗法制

    21、度和宗庙次序,始祖庙居中,以下各代递为昭穆,左为昭,右为穆。这里表示管、蔡等封给周文王之子,邗、晋等封给周武王之子。胤:后代。14周公辅成王时的分封武王崩,成王幼,周公屏成王而及武王,以属天下,恶天下之倍周也。履天子之籍,听天下之断,偃然如固有之,而天下不称贪焉。杀管叔,虚殷国,而天下不称戾焉。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而天下不称偏焉。战国荀况荀子儒效【解读】荀子为战国末年的思想家荀况(约公元前313公元前238)的文集,对研究先秦史有一定的参考价值。这段资料主要是赞扬周公辅佐成王时处事得当,深得人心,但其中也谈到周公辅佐成王时曾分封71国,其中姬姓53国。可见西周时封国之多。【

    22、注释】倍:通背。15成王以后继续分封昔武王克殷,成王靖四方,康王息民,并建母弟,以蕃屏周。战国左丘明左传昭公二十六年【解读】这条资料显示:西周除了武王克殷之后和成王平定“三监之乱”之后实行大规模的分封之外,成王以后的周康王等也继续分封。血缘关系维系的宗法制16从伯禽的封鲁看西周的宗法社会昔武王克商,成王定之,选建明德,以藩屏周。故周公相王室以尹天下,于周为睦。分鲁公以大路大,夏后氏之璜,封父之繁弱,殷民六族:条氏、徐氏、萧氏、索氏、长勺氏、尾勺氏,使帅其宗氏,辑其分族,将其类丑,以法则周公。战国左丘明左传定公四年【解读】这是关于西周分封周公旦之子伯禽于鲁的资料。透过这则资料可以看出:商周的社会

    23、是宗族的社会,宗法的社会。周王室封同宗为诸侯,诸侯则率其同族到封地,被统治的殷商遗民也是以“族”为单位被迁徙、安置。【注释】尹天下:治理天下。睦:亲厚。因周公于周有大功勋,所以为周王室所亲厚。大路:一种车的名称。旂():即旗。大路大旂都是贵族专用,规格很高。璜:美玉。封父:古诸侯名。繁弱:大弓名。辑:集合。丑:此为众之意。17西周宗法制度下的继承原则、祭祀原则材料一别子为祖,继别为宗,继祢者为小宗。有百世不迁之宗,有五世则迁之宗。百世不迁者,别子之后也。宗其继别子之所自出者,百世不迁者也。宗其继高祖者,五世则迁者也。尊祖故敬宗,敬宗尊祖之义也。礼记大传材料二王者其祖之所自出。以其祖配之。而立四

    24、庙。庶子王亦如之。别子为祖,继别为宗,继祢者为小宗。有五世而迁之宗,其继高祖者也。是故祖迁于上,宗易于下,尊祖故敬宗,敬宗所以尊祖祢也。礼记丧服小记材料三宗者,何谓也?宗者,尊也,为先祖主也,宗人之所尊也。礼曰:宗人将有事,族人皆侍。古者所以必有宗,何也?所以长和睦也。大宗能率小宗,小宗能率群弟,通其有无,所以纪理族人者也。宗其为始祖后者,为大宗。此百世之所宗也。宗其为高祖后者,五世而迁者也。高祖迁于上,宗则易于下。宗其为曾祖后者,为曾祖宗。宗其为祖后者,为祖宗。宗其为父后者,为父宗。以上至高祖宗,皆为小宗。以其转迁别于大宗也。别子者,自为其子孙为祖,继别也,各自为宗。西汉班固白虎通义卷上德论

    25、 【解读】材料一、材料二谈的都是宗法制度下的继承原则和祭祀原则。材料三则是东汉班固对宗法制度的解释。周朝,天子这一系统(周文王、武王及其嫡长子、嫡长孙)自然是“大宗”,是百世不迁之宗。同母弟及其他庶子就是“小宗”,“小宗”只能祭祀高祖以下(即父、祖、曾祖、高祖),高祖以上,按规定无权祭祀。其神位也就随之拿走,这就叫做小宗五世则迁。但这都是对周王室(大宗)来说的。别子(嫡长子之外的其他嫡子、庶子),也可能受封(封为王或卿大夫),别子受封后,对于他的后裔来说,他又是“祖”;他的嫡长子、嫡长孙这一支又是“大宗”,也是“百世不迁之宗”,而其他的旁支,则是“小宗”,“小宗”又是“五世而迁”。从上述资料可

    26、以看出:“大宗”与“小宗”往往是相对的。宗法制度与分封制度密切相关。西周政权与族权密切结合。【注释】祢(n):宗庙中称亡父为祢。禘():宗庙祭祀的一种祭名。先祖主:此指神主。18分封制、宗法制度的实质惠之二十四年(公元前745),晋始乱。故:封桓叔于曲沃,靖侯之孙栾宾傅之。师服曰:吾闻国家之立也,本大而末小,是以能固。故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夫有贰宗,士有隶子弟,庶人工商各有分亲,皆有等衰。是以民服事其上,而下无觊觎。今晋,甸侯也,而建国。本既弱矣,其能久乎。惠之三十年(公元前739),晋潘父弑昭侯而立桓叔,不克。战国左丘明左传桓公二年【解读】左传桓公二年(公元前710)追述晋昭侯(公元前745公元前740)因封桓叔(昭侯之叔)于曲沃,而导致的一场内乱。晋昭侯封桓叔于曲沃时,师服因预感到晋国会发生祸乱而说的一段话,道出了西周实行分封制与宗法制度的政治目的:通过“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夫有贰宗,士有隶子弟,庶人工商各有分亲,皆有等衰”,而达到使“民服事其上,而下无觊觎”的目的。师服认为晋在西周之初,“本”既寡弱,就不该再分封。师服的话表明:分封既可固本,也可能弱本。春秋战国的诸侯战争也证明了这一点。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高中历史 1.1《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历史材料与解析 新人教版必修1.doc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5825604.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