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19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教育教学制度(DOC 19页).doc

  • 上传人(卖家):2023DOC
  • 文档编号:5825310
  • 上传时间:2023-05-11
  • 格式:DOC
  • 页数:19
  • 大小:24.50K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教育教学制度(DOC 19页).doc》由用户(2023DOC)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教育教学制度DOC 19页 教育 教学 制度 DOC 19
    资源描述:

    1、教育教学制度文章来源初 中教师网 w 9 1 一、严格教学常规,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二、每个教师要严守上课纪律,预备铃一响,就走向教室,上课铃一响,立即走进课堂。上课时要做到ldquo;八不rdquo;,即不会客、不喝茶、不吸烟、不做私事、不接电话、不坐着上课、不离开班、不拖堂。三、每个教师自觉按市局教学七认真要求严格规范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四、学校领导应加强对执行教学常规的检查、督促和指导。五、校长、教导主任每周至少参加一个备课组的集体备课活动,要深入课堂听课,每学期校长听课不少于40节,教导主任不少于30节,按市局的ldquo;两卡rdquo;使用要求检查备课笔记和学生作业。全学期

    2、组织教师互阅学科作业一到两次,并作好抽查、互阅小结。六、认真履行师徒合同,师向徒定期上示范课,徒向师定期上汇报课,真正做到以老带新,以新促老。七、教育教学严格执行学校制定的学生在校一日学习、生活基本要求,充分发挥红领巾监督岗和广播台作用,设立常规流动红旗,按日公布各班一日常规得分。八、值日教师要严格按学校制定的护导教师职责进行值日是,按时到岗到位,认真进行值日记载。九、严格执行ldquo;三表rdquo;,不得私自调课,特殊情况需调课,必须由教导处批准。严格控制学生的在校学习时间,准时散学离校。十、严格学籍管理,不收不符合条件的转学生,实行不留级制度。附:小学教师教学ldquo;七认真rdqu

    3、o;基本要求一、认真备课备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要通过备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备教材、备学生、备方法、备过程、备资源,做到心中有目标,眼中有学生,手中有方法,落实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目标和任务。1.教学目标明确认真研究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明确国家教育目标、本学科的总体目标和分阶段教学目标,制定每学期学科教学计划和实施方案。通读教材,了解教材编写意图、思路及其在学段中的地位和作用,结合学生实际确定新学期学科教学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所应达到的基本要求。课时教学目标重点突出,定位合理。2.资源开发充分要根据课程管理政策和课程设置要求,积极开发并合理利用校内外课程资源。

    4、教师要通过对教材内容的认识、实践和反思,把课程内容(教材内容)按照学生实际需求加以组织、整合,实现教材内容的再创造。充分发挥图书室、实验室、专用教室、各类教学设施及实践基地的作用,提高学校设施、设备使用效益。要广泛利用校外各种社会资源及丰富的自然资源。积极开发信息化课程资源。3.钻研教材透彻深入钻研教材,把握教材内容的内在联系、知识体系和逻辑结构,明确教材中的重点内容和学习要求,理解和掌握教材中所规定的教学内容。注意补充现代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新成果等资料,整合教学资源,做到思路清晰,容量恰当,难易适度,重点突出,详略得当,贴近学生。4.主体地位突出了解所教学生在知识和技能水平、兴趣爱好和需要

    5、、思维特点和学习能力、思维状况和学习习惯等方面所存在的共性特点以及个性差异,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按照打好基础、发展智力、培养能力、各有所得的要求,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确保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得到发展。5.教法合理有效根据教材和学生的特点,研究教学内容与培养学生ldquo;双基rdquo;(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关系,精心选择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选择教学方法应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利于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有利于学生的知识积累和能力提高,实现在教师组织指导下的学生有效学习。6.过程设计缜密精心设计教学程序,注意课堂操作的方式和步骤,对情景、例题、基本训

    6、练题、演示实验、教具使用、提问内容、板书设计、布置作业都要周密思考,注意层次、坡度、密度、难度,具有启发性和思维价值,形成突出重点和突破难点的手段和方法,以达到优化教学过程的目的。7.教案规范完整教案内容一般包括: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时间,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现代教育技术),板书设计,教学步骤,练习反馈,作业布置,教学后记(随笔)等。每节课、每种课型均应有完整的教案。青年教师应备详细教案,重在规范;有经验的中老年教师应有教案,重在创新。二、认真上课课堂教学是课程实施的中心环节。教师要通过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形成正确的教学理念,掌握必需的教学艺术,选择合理的教学方法,具有适应

    7、课堂教学的良好的教学基本功,使课堂教学目标明、ldquo;双基rdquo;实、过程优、方法活、效果好。1.教学目标明确每节课都应有清晰而恰当的教学目标,教学的各个环节都必须紧扣教学目标。2.教学内容准确教学要讲究知识的科学性、系统性,善于挖掘思想方法,合理使用教学资源,内容丰富,重点突出,难度适当。3.教学方法科学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学生实际和自身特点,科学地选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兴趣,关注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为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提供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要通过教案或学案的使用,有效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8、的能力。要处理好讲与练的关系,做到讲有中心,练有目的,分析透彻,注重实效。要适时适度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并通过教学手段的优化,提高课堂效率。4.信息反馈及时教师要善于观察和分析学生的学习情绪、思想动态和知识生成状态,注重有效信息的收集,适时调控教学过程,弥补学生在知识、技能上的缺陷。5.教学行为规范教师在课堂上应做到仪表端庄,语言规范,板书设计合理,书写工整,实验操作正确熟练。要严格按学校课表上课,不得擅自调课、停课,不得擅自推销教辅资料,准时上下课,并举行必要的仪式;上课不得无故离开教室,不做与教学无关的事。教师要尊重学生,不讽刺挖苦学生,严禁体罚与变相体罚学生,严禁在学生中传播有害学生身心

    9、健康的信息。6.教学艺术精当教师教学中要讲究教态的艺术、语言的艺术、实验的艺术,学会倾听,学会设问,学会交流,学会欣赏,学会用必要的肢体语言表情达意,使学生得到多方位的启示和感受。教师根据教学情境,机智巧妙地运用教学策略,逐步形成具有自己特色的教学风格。三、认真布置和批改学生作业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伸,是教师了解学生获取知识的程度、掌握技能的水平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重要途径。有效的作业布置与批改,有利于调节改进教学工作,及时地进行矫正和补漏,巩固课堂教学效果。作业原则上应该ldquo;有发必收,有收必改,有改必讲,有错必纠rdquo;。作业的布置和批改要有针对性,做到精心设计,细心

    10、批改,反馈及时,方法有效。1.作业设计精心作业设计要根据课程标准(大纲)和教材要求,兼顾知识技能和过程方法,准确、全面覆盖相关知识点,突出重点,精心选择具有代表性、典型性、综合性的内容,使学生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提倡根据不同对象设计不同程度和数量的作业,提倡贴近生活适时适量设计一些具有研究性、实践性、综合性等多样化的课外作业。2.作业布置适当作业布置要坚持ldquo;少而精rdquo;的原则,在精选作业的前提下,合理控制作业数量,保证学生每天有一定的自由支配的时间。作业要符合学科特点,对完成作业的形式、时间和书写要有明确要求。凡布置给学生的作业,教师都必须提前做。严禁布置惩罚性作业。提倡分层

    11、、分类布置作业,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3.批改反馈及时作业批改必须及时,语、数、外等学科作业不过夜,作文、大、小字不过周。重在找出作业中的问题和学习中的不足,及时调整教和学的要求。作业要统一批改等第,正确使用各种批阅符号,注明批改日期,以及作业订正的要求。可采用标明正误、加注批语和评语、集中讲评等形式反馈给学生,作业本应在下次作业前处理好发给学生,不得几次作业作一次处理。批改作业后,应区别情况及时讲评作业,并及时督促学生纠正作业中的错误或不规范的问题,提供平行性矫正的作业或指导学生总结经验,重视对学生良好书写习惯的培养。提倡教师ldquo;面批精批rdquo;,提倡教师用激励性语言对学生的作

    12、业和作品进行评价,提倡教师收集整理学生作业中的错题,建立学生ldquo;错题册rdquo;。四、认真辅导课外辅导是贯彻因材施教原则的重要措施,是确保学生夯实基础和拓展延伸的必不可少的一环。课外辅导要注重差异,分类指导,精心实施,讲究成效。1.规范辅导要求教师要根据教学要求开展课外辅导活动,不得随意占用学生的自习课;要明确辅导的对象和任务,研究辅导策略,确定辅导重点,制定辅导计划,满足不同群体和个体发展的需要,增强辅导的针对性。2.强化分类推进教师要根据因材施教原则,在分析学情的基础上,坚持分类指导。对学有余力或具有某种特长的学生,应加强指导和培养,借助课外阅读指导、开设学科讲座等形式,为他们提

    13、供超前学习或发挥特长的条件,促进他们脱颖而出;对学习困难的学生,应通过针对性训练弥补基础性知识缺陷,帮助其克服困难,改善学习效果。3.重视个别辅导对个别学生中存在的特殊问题,应及时地给予有针对性帮助,尤其要注意非智力因素对学习的影响,不仅要关注学业上的问题,更要关心学生的心理感受,要多给他们一份关爱,要多给其一些读书、思考、答问、演练的机会,教会其学习方法,培养其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让他们在学习活动中不断体验学习的成功感,增强学习的信心和兴趣。教师要善于组织并引导学生合作学习,互相帮助,共同提高。五、认真实验自然科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实验可以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概念,验证所学的理论,理解和巩

    14、固所学的知识,形成必备的技能技巧。同时也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研究性学习的品质的养成起着重大作用。实验要做到精心准备,科学演示,手脑并用,总结方法,注重实效。1.科学安排实验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材规定的实验内容,在每学年或学期开学前编制实验计划,安排实验课题,准备所需要的仪器、材料、工具等,保证实验教学安排合理,科学有效。2.课前研究实验教师课前要关注实验和教学的关系,精心研究实验,明确实验的目的要求,确定具体的方法、步骤和操作程序,并在上课前对实验进行试做,熟悉实验过程,以保证实验教学过程的实际效果。3.课堂落实实验实验前教师要讲清实验的目的、要求,以及仪器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在教师

    15、演示实验的基础上,安排学生实验和分组实验。学生实验时,教师应巡视指导,及时帮助学生解决实验中的困难,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防止发生意外事故。4.开展探究实验教师要充分利用实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思维品质。要根据学校的实际,开放实验室,提供学生进行课外实验的场所和时间,提供学生实验探究、合作学习的机会。提倡教师开展探究式实验活动,提倡学生开展创新实验等科学活动。5.完成实验评价实验完成后,教师应及时检查了解学生实验的情况,对实验中的问题和经验进行小结,进一步巩固实验效果,达到实验目的。教师要布置实验必需的作业,指导学生写好实验报告,并认真批阅和评价。六、认真组织考试(测验)考试(测验)是教学

    16、控制系统中的重要环节,是对教师教学活动的有效性和学生知识能力发展状况的综合评价,对教师掌握教学情况,诊断教学问题,监控教学质量,改进教学工作意义重大。教学测评要做到测试及时,命题科学,评价多样,方法合理。1.科学组织考试要按照学科特点和有关规定组织考试,明确考试目的,科学合理地进行考试。语、数、外每学期组织期中、期末两次考试,试卷由县教研室提供;常识科、技能科只进行期末考试或考查。要严格检测的过程管理,加强平时的检查和提问。按要求参与县组织的调研性检测或学业考试。严格控制考试次数,不准用频繁考试来影响教学进度,打乱教学秩序,加重师生负担和代替领导对教学工作的检查、指导。提倡为诊断课堂教学目标达

    17、成而组织的随堂测试。2.改进考评方法学校要积极创造条件引导教师进行考试评价研究和实践,关注学生的成长过程,建立学生的成长记录。提倡口试、开(闭)卷考试、实验操作评价、综合性学习的考察、调查报告等多种考评方式,提倡学生、家长、同行、学校、社会共同开展ldquo;评教评学rdquo;活动。努力构建评价主体多元、评价形式多样的评价体系,使评价与考试成为促进师生共同发展的过程。3.认真进行命题命题是教师的任务之一,命题应严格按照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材的要求,全面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智力发展水平,体现教育性、教学性、发展性。要注重学生的实际,以学生发展为本,突出考试的激励、反馈、调整和改进

    18、的功能。试卷编制从易到难,题型应多样,不出偏题、怪题,多角度地对学生进行考查。要科学地把握试卷的难度、区分度、信度和效度。提倡在研究的基础上建立题库,努力实行教考分离。4.严格监考要求期中、期末考试时,监考教师考前15分钟领取试卷,考前5分钟进考场做好准备,按规定时间开考和结束。监考时不做与监考无关的事,不得擅自离开考场,杜绝作弊等不良现象的发生。考试结束时认真清点并整理考卷,如实填写考场记录。5.客观评定成绩试卷原则上密封装订,严格按评分标准阅卷,提倡流水批阅试卷,以确保学生成绩的客观公正。要科学合理地制定评分标准,重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和方法,肯定学生的创见,促进学生基础知识、基

    19、本技能、应用能力、创新意识的和谐发展。6.强化质量分析考后教师要及时对每个班级、每个学生进行全面的质量分析,填好质量分析表,总结教学工作中的经验和教训,提出改进教学的措施。要重视对学生自我分析的指导,发现和鼓励每一个学生的进步,使学生体验成功的愉快。要帮助学生剖析问题,改进方法,制定计划,明确目标。七、认真组织教学研究教学研究是教学过程的重要内容,是推进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途径。教师要增强教学研究的意识,学习和掌握教学研究的方法与策略,提升教学研究的实效性。在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中,教师要成为研究者,成为反思性实践者。实践性是教师教学研究的最根本的特征。1.建立教研网

    20、络全县建立以县教研室为龙头、乡中心教研组为中心、学区教研组为纽带、学校教研组为终端的教研网络。乡要建立学科中心教研组。县级教研活动每学期1mdash;2次,乡级教研活动每学期2mdash;3次,学区教研活动每半月一次,学校教研活动每周一次。2.按照计划活动。各级教研组织开学初要制订出切实可行的教研工作计划,排出行事历,按计划开展形式多样的教研活动。3.关注教学问题教学研究要向教学实践回归,以教学问题为起点,以改善教师的教学行为、完善学校制度、提高教育质量为归宿。教师要增强问题意识,培养探索精神,努力发现教学过程中自己的问题、实际的问题,以求真务实的态度持续追踪问题,将日常的教学问题转化为研究课

    21、题,把自己的问题意识上升为课题意识。要重视把新课程理念与教师教学现状的矛盾概括提炼,升华为有价值的课题。4.强化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解决教学问题的方案。教师要把发现和提出问题落实到教学设计中,寻找和确实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和方法。教学设计的研究要在坚持与教师日常的教学设计一致的基础上,强调对教学问题保持持续地关注。坚持教学即研究的理念,用ldquo;研究rdquo;的意识强化日常的教学设计活动。教师在教学设计的研究中要重视同伴互助,通过信息交流、经验共享、深度交谈、专题研讨、集体备课等方式加强协作。5.立足教学行动教学行动即把教学设计的方案付诸实施。教师的上课、听课、课例的研究是教学行动的主要内容

    22、。教师上课既要按设计的方案行动,又要突出探索性,不拘泥于事先的设计,使上课成为师生共同再创造的过程。教师要积极参加县、乡、校组织的公开课、观摩课、研究课等活动。要以课例为载体,研究课堂教学中的理念、行为和方法,将自己的经验与他人的经验做比较,认真汲取、借鉴他人的经验和智慧。教师在听课及课例研究中要坚持自己的行动跟进。6.重视教学反思教学反思是教师以自己的教学活动为思考对象,对自己在教学行动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教师的自我反思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在教学研究中,要把教学设计的过程作为行动前的反思,在教学行动的过程中贯穿行动中的反思,将回头思考的过程变成行动后的反思

    23、。在教学反思过程中,认真学习先进的教育理论,学习合理的实践性知识,既成为教育者,又成为受教育者;既成为践行者,又成为评论者。把学会教学与学会学习统一起来,不断提升教学经验,提高教学工作的自主性和目的性。提倡教师每学期读2mdash;3篇教育教学理论文章、经验介绍,或每学年读一本教育教学理论的著作;提倡在自我反思的基础上制定个人发展规划。7.优化成果表达教学研究有多样化的表达。教师每学年要努力做到ldquo;五个一rdquo;,即上好一节教学研究课,提供一份用于评比或交流的教学设计,设计一份试卷,撰写一篇教研论文、案例或总结,参与一个教学研究课题。案例研究是教师教学研究的一项基本任务,教师应通过案例的研究与积累提升课堂教学的策略和水平。教师的教学研究报告可以是ldquo;议论文rdquo;、ldquo;说明文rdquo;式的,也可以是ldquo;记叙文rdquo;式的、ldquo;散文rdquo;式的、ldquo;手记rdquo;式的、口语化的心得体会。鼓励教师将教学研究的成果用ldquo;教育叙事rdquo;方式表达,由教师本人叙述在自己的研究过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教育事件。研究成果表达要亲切,日常化、生活化,具有可读性、启发性,让人心领神会、引起共鸣。文章来源初 中教师网 w 9 1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教育教学制度(DOC 19页).doc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5825310.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