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51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科目教学常规考核制度.doc

  • 上传人(卖家):仙人指路
  • 文档编号:5824635
  • 上传时间:2023-05-11
  • 格式:DOC
  • 页数:51
  • 大小:131K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科目教学常规考核制度.doc》由用户(仙人指路)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科目 教学 常规 考核制度
    资源描述:

    1、教学工作总常规1、制定教学计划和进度 第一、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研组的教学工作计划,确定本学期教学总目标,确定思想教育和“双基”教学的内容以及能力培养的要求。 第二、在通读教材的基础上分单元确定教学目标和教材的重点、难点。 第三、提出对教材内容、实验的改进意见。 第四、明确落实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和要求。 第五、制定本学期教学研究、教育理论学习及教改实验的课题,并提出实施方案。 第六、制定课外活动方案。 第七、确定本学期业务、文化素质提高的措施。 第八、确定落实教学管理规范中有关规定的具体措施。 第九、合理安排教学进度 2、备课 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在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课堂教学质量的

    2、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备课质量。备课是教学的起始环节,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和先决条件。因此,教师应在备课上下功夫,不上无准备的课。 备课要依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备教材、备学生、备方法。做到在吃透教材、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制定教学计划和实施方案。 第一、学习教学大纲,明确教学目标;掌握本学科的知识体系、组织结构和各章节在教材中的地位,把握重点章节和重点内容;了解现代科技的新成果,作为教学的补充材料。 第二、深入钻研教材,结合学生实际,确定一堂课的教学目的、要求以及教学的重点、难点、关键。明确在教学中让学生弄懂哪些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学会什么技巧;如何培养能力;如何培养道德行为习惯;帮助学生形

    3、成正确的世界观。 第三、研究和选择教学方法。教学总是通过一定的方式方法来进行的。教师在掌握了教学内容和目的之后,必须进而研究如何把教学内容转化为学生的知识技能及思想观点的方法。必须努力学习和运用现代教学理论和科学方法来改革旧的教学方法。 选择教学方法,应遵循教育规律,贯彻教学原则。教学方法要因人、因时、因地制宜,也就是根据学生、教材、教师的特点,使教学方法适应教学内容及学生的接受能力,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利于学生学习知识;有利于学生能力提高。还要注意探讨不同课堂结构和多种教学方法的最佳结合,有效地为教学目的服务。 第四,了解学生。教学是师生共同的双边活动。要使教学符合学生实际,有的放

    4、矢,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必须了解学生的知识技能水平、兴趣爱好和需要;思想状况和学习能力;思维方法和学习习惯;年龄和个性差异等,以便教师从学生实际出发,既面向全体,又区别对待,因材施教,增强教学的针对性、有效性。 第五、根据教学内容、学生实际和学生的认识规律,精心设计教学程序。对习题、基本训练、演示实验、教学方法、采用教具、提问内容、板书布置和作业等都应周密考虑,精心构思。要把师生在课堂上的主要活动都列入设计之中。教案有详略之分,因人而宜。教材熟悉,经验丰富的中老年教师可写略案;新教课程的教师、青年教师、新教师应写详案,但都要有书面教案。教案内容一般包括:大纲目的要求,本课教学目标,教学内容

    5、,重点和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提纲,板书设计,反馈练习作业及后记等。 第六、坚持超前备课,集体备课。备课时应先研讨、分析前课的教学效果、存在问题及弥补办法。在个人认真备课的基础上,发挥集体智慧和创造性,互相启发,取长补短,提高备课质量。 集体备课要做到定时间、定内容、定重点发言人。统一教学内容、教学进度、“双基”、重点、练习和基本作业,不得各行其是。每单元要求进行一次集体备课,并至少超前一周。 3、课堂教学 上课是教学的中心环节,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要按照好课标准多上好课,提高好课率。 第一、教学目标明确。上课时应做到目标明确,内容适度,重点突出。教学目标是一节课的灵魂,教师要妥善安

    6、排教学的各个环节,紧紧环绕扣住教学目标,有条不紊地进行教学,完成教学大纲对每节课的教学要求。 第二、教学内容准确无误。教师传授给学生的知识信息,应该是科学的、准确无误的。对概念、定义的表述,对原理、定律的论证,乃至上课引用的事例,都应是确切无疑的。教学中既要抓住重点和难点,又不违背科学的基本原理,保持科学的系统性和连贯性,并挖掘教材内容的思想性,寓思想教育于教学之中,把科学性与思想性统一起来。 第三、教学方法灵活、多样、恰当。教师要根据不同学科、不同教学内容及学生的不同特点,选择教学方法。提倡启发式教学。教师讲课注意精讲精练,讲练结合,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使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地观察问题

    7、、思考问题、探求问题,促进智力发展,提高感知、记忆和思维能力。 第四、掌握教学信息反馈,调控教学过程。课堂教学中的信息传递是双向的,教师要通过对学生学习活动的敏锐观察获取反馈信息,及时调控教学过程,弥补知识、技能缺陷,上好每节课,教会每个学生,达到每堂课质量过关,谋求最佳教学效果。 第五、掌握教学艺术。教师要有语言、板书、实验、教态的艺术。教师的语言 要清晰、规范、标准、精练、准确、鲜明、生动、形象、风趣,富有启发性和吸引力;板书要正确、清楚、工整、精练、布局结构合理、能体现讲课重点与发展过程;教态亲切、自然、文雅、大方,动作要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第六、严格遵守教学常规: (1)教

    8、师在预备铃响时应走出办公室提前站在教室门口,目视学生做好上课准备。上课铃响走上讲台,举行上课礼,组织教学,开始授课。 (2)上课不迟到,不早退,不无故离开教室,不提前下课,不拖堂,不擅自调课。 (3)教学要讲普通话,板书要有条理,书写认真,大小适当,不写错误别字。 (4)重视教学卫生。指导学生注意用眼卫生,随堂教师要负责督促学生认真做好眼保健操。 4、作业布置与批改 作业是教学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课堂教学的延续。通过作业,不仅可以进一步巩固课堂教学的效果,而且能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对教师来说,通过作业的处理,可以及时了解学生对知识掌握的程度,以及技巧的水平和运用知识的

    9、能力,并以此来调节改进教学工作。同时又便于对学生的学习进行具体指导,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使学生及时认识对错,提高学习质量。 第一、作业的布置要依据课程标准和教材的要求,认真精选具有典型和代表性的习题,使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便于理解和巩固所学知识,并培养其熟练的技能技巧。 第二、凡布置给学生的作业,教师都必须会做。新教师应先做一遍,了解作业的难易程度和容易出现的问题,以利于对学生进行指导。 第三、作业的份量应适当,难易应适度。根据因材施教的原则,针对不同对象布置不同程度和数量的作业。主要学科的课外作业总量应予以控制,初中学生每天一般不超过一个半小时,高中学生每天一般不超过两小时,注意减轻学生

    10、负担。 第四、指导作业方法,严格要求学生按各学科所定的规范独立完成作业。 第五、教师要采取多种形式,及时认真处理作业,指明作业的正、误,并做好作业讲评,鼓励一题多解。对差生要努力做到面批面改。作业本(含作文)应在下次布置作业前处理好发给学生,不得拖拉。 第六、对学生完成作业情况,如次数、时间、正确率等都应作记录和评分。记分要客观公正、评语要实事求是,既要指出缺点和不足之处,又要肯定优点,鼓励前进。 第七、要求学生及时更正作业中的错误,并进行检查。 5、课外辅导 辅导是教学的必要补充,是贯彻因材施教的一个重要措施,是实行分类指导、提优补差必不可少的一环。教师应在分析学生学习情况的基础上,确定分类

    11、辅导对象,增强辅导的针对性,重在实效。 辅导形式多种多样,重点应抓好两头。对优等生要加强培养(指导阅读有关课外读物,或布置一些难度较大的习题,或定期举办专题讲座,或组织有关科技活动等)发展其特长。对差生应热情关怀,针对存在问题(学习态度、知识或智力缺陷、学习方法等)及时补课,耐心指导,帮助其克服学习上的困难。 总之,辅导要坚持因材施教发展个性的原则,重在个别辅导和分类指导,切忌加班加点搞全班性的补课,加重学生负担。要注意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指导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6、实验 实验是学好自然科学的基础。实验可以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概念,验证所学的理论,理解和巩固所学知识,进而形

    12、成技能技巧。同时,实验教学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第一、教师应依据课程标准和教材规定的实验课题,在学年或学期初编制实验计划,安排具体的实验内容,准备所需要的仪器、材料、工具等。 第二、对每项实验均要明确的实验目的和要求,确定方法、步骤和操作程序,熟悉实验过程,并要做好预先的完整操作。 第三、实验前应将学生分好组,以保证每个学生都有实验操作的机会。 第四、上课时先要讲清实验目的、步骤、仪器性能、正确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对难做的关键性的实验,教师要先做示范。 第五、在学生实验时,教师应巡视指导,及时帮助学生克服遇到的各种困难。特别注意防止发生意外事故。 第六、实验后,应及时小结,

    13、检查实验效果。对实验中出现的倾向性问题,应予以指正,引起学生的注意和重视。 第七、指导学生写好实验报告,及时认真批阅学生的实验报告并给予评分。 7、学生成绩的考查 考试是教学控制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对学生知识能力的综合检查,是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手段。通过及时和必要的考查测试,能及时得到足够有效的反馈,对教师掌握教学情况,总结经验教训,改进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有很大意义。 第一、明确考试目的要求,严格控制考试次数,不以频繁的考试作为教师的法宝。统一考试每学期只举行期中、期末两次。平时不得随意停课统考,可进行形成性测试和随堂提问,加强课堂教学信息反馈,提高教学效益。 第二、考前要给学生上好复

    14、习课。复习要突出知识的内在联系,对所学知识进行综合归纳,帮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进一步巩固技能技巧,形成综合运用公式、法则、原理的能力。 第三、做好命题工作。教师要严格按照课程标准和教材的要求全面考查学生的“双基”和智能发展情况。题目的难易度要符合学生实际,要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信度指考查的可靠性,效度指考查的准确性)。题目编排要从易到难,按比例分低、中、高三档,不出偏题、怪题,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到全面完成课程标准规定的任务上来,题型应多种多样,采取客观型与主观型结合,从多种角度对学生进行考查。 第四、统一考试应严格执行监考制度,客观反映教与学的水平。 第五、成绩评定要客观公正。既要有

    15、统一标准又要做到灵活掌握,看答题思路,鼓励学生的独特见解和创新精神,重视对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第六、考试后要对试卷进行质量分析,总结经验教训,及时弥补学生“双基”与智能方面的缺陷。特别是注意引导学生自我分析,正确认识自己学习中的优缺点,解剖自己的学习方法,明确今后的努力方向。 第七、努力进行考试方法的改革,积极创造条件,进行实践性考试。 8、课外活动 学科课外活动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爱好,拓宽知识面,加深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培养实际技能、发挥个性、发展特长的有效途径。 第一、学科课外活动要做到“六定”(目标、内容、时间、地点、人员、指导教师),每学期初制定活动计划。 第二、每次活动要

    16、写教案,期末要做总结评比。 第三、教师要充分利用图书馆、实验室等设备。同时创造其他条件保证课外活动有效地开展起来。 9、教学研究 开展教学研究是提高教学水平的重要途径。关于教学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学习方法、防止分化、提高素质、培养非智力因素等重大课题的研究,对提高教学质量有重大意义。教师应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积极参加教学研究。教学研究工作要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学习教育学、心理学、教学论,端正教学思想,把握教学规律,努力遵循教学规律,提高教学质量。 第二、学习课程标准,加强教材、教法、学法研究,注意积累资料,总结交流经验,沟通教改信息,探索提高教学质量的途径和方法。 第三、深入教学领

    17、域内部,抓住影响课堂教学质量提高的主要矛盾,开展专题研究,分析问题症结,研究突破方法,提高课堂效率。 第四、组织公开课、观摩课、研究课,互相学习切磋,共同探索教学规律,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第五、学校、教研组和个人,分别从教学实际出发,确定研究课题,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教学实验与改革。 第六、在教改实践的基础上,每人每年至少写出一篇论文,学校每一至两年举行一次论文评选和交流活动。语文学科教学常规 一、备课 备课是教学工作的基础。精心备课是课堂教学质量的保证。 1、要以高度负责的精神,精心备课,不上无准备的课。备课要做到“五备”:备课标、备教材、备教法、备学法、备学生实际。 2、要认真

    18、编写教学计划。教学计划由三部分组成:(1)学期或学年教学计划;(2)单元或课题教学计划:(3)课时教学计划(教案)。课时教案要包含以下内容:课题,授课时间,教学目的或要求,重点,难点,上课类型(如教读课、自读课、作文讲评课、练习课等),教学方法,教具使用,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作业布置,教学后记。不能以教学内容代替教学过程的设计。 3、至少超前一周备课 4、建立集体备课制度,以年级备课组为单位并采用“说课”形式进行集体备课。每次说课活动要有主讲人及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和说教学过程等内容。要有集体参与意识,群策群力。集体备课活动每周不少于一次,每次活动应有记录。 二、上课 课堂教学是教学工作的中

    19、心。要上好每一堂课,保证课堂教学质量。 1、要着眼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训练学生掌握语文工具,提高读、写、听、说能力,同时使学生在思维能力、思想观念、道德情操、心理素养、文化修养等方面得到提高。 2、必须用流利的普通话讲课,语言力求简洁、生动、并做到规范。 3、要依据课标和教学计划有序地授课,不得随意变更教学进度和教学内容。 4、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注意营造活泼、生动的课堂气氛,有效地调动学生积极性。 5、要贯彻启发式的原则,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的感情,引导学生注重文化积累;要重视学法指导,引导学生动脑、动口、动手,培养其自学能力和自学习惯;要给学生质

    20、疑的机会,培养其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创新意识。 6、要重视作文教学,作文教学要形成系统。每学期整篇作文不少于八次,片断作文或专项训练不少于八次,每次作文均要认真作好写前、写中的指导和写后的讲评工作,应特别注意文无定法,避免以刻板的程式化束缚学生的思维,应鼓励学生写真情实感。应加强对学生的文面(文章行款、书写字迹等)指导,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写作习惯。 7、要处理好不同类型课文的教学,做到教好基本篇目,用好自读篇目,举一反三。传授语文知识要遵循精要、好懂,有用的原则,尽可能和课文结合,联系学生读、写、听、说的实际,培养学生语言运用的能力。不死抠名词术语。 8、板书设计要合理,做到书写规范、字迹整洁、内容

    21、精要、布局得当。 9、要更新教学思想,积极利用现代化教学工具,熟悉电教器材,掌握操作技术程序。要结合教学内容,体现重点,解决难点和疑点。 三、作业 作业的布置与批改是教学过程的重要一环。 1、要精心选择和设计作业,做到符合大纲的要求,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完成。要考虑到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情况。作业的数量和难度要适中。要注意启发思维、培养能力。要注重科学性,加强针对性。 2、作业批改要重质量,讲实效。可以采取全收全改、部分批改或面批等方式批改作业。但对新生和新任课班级学生的作业必须全批全改,以全面获取教学反馈信息。 3、作业批改要及时,并做好记录。要重视批改后的讲评,作业讲评要有教案,要把作业批改同上

    22、课、辅导等教学环节有机地结合起来。 4、要教给学生完成作业的科学方法,培养学生自己订正作业中的错误与自己修改作文的能力和习惯。由学生自行订正错误的作业,教师一定要进行认真的复查。 四、辅导 辅导是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辅助手段,是面向全体学生落实教学计划的一项重要的措施。 1、要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注重发展个性。 2、不停留于单纯的知识辅导,要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发挥非智力因素的作用。 3、可集体辅导,也可个别辅导,以个别辅导为主。个别辅导要排出名单,拟订好辅导计划。 4、对学习困难较大的学生,尤其要加强辅导,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授之以法,帮助其提高学习能力。 五、课外活动 语文

    23、课外活动是语文教学的组成部分,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必要补充,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课外活动包括课外的阅读活动、写作活动、听话说话活动、写字活动、参观访问社会调查等活动。 1、要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 2、要明确目的,制定计划,加强指导。 3、要因地制宜,讲求实效,不加重学生的负担。 4、活动方式应灵活多样,生动活泼。可以组织读书报告会、朗读会、故事会、演讲会和办墙报等,也可以组织各种语文小组和文学社团。课外活动注意适合学生的年龄特点。 六、测验考试 测验考试是测量评估教师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质量的重要手段。适度的测验考试,对进一步巩固所学的知识,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能力也具有重要的

    24、意义。 1、测验或考试前,教师要认真上好复习课,对学生进行必要的指导。复习课要注重科学性、系统性和实效性。既要全面复习,又要突出重点,注意培养学生对知识梳理、归纳和提炼的能力。 2、测验考试的次数要严格控制,命题要依据课程标准,符合教学目标,在考查基础知识的同时,加强对学科能力的考查。试题的难易度要适中,格式要规范,期中与期末考试应包含作文。 3、测试考试后,教师要及时认真批改,作好质量分析。 4、对重要的测试考试要进行认真的讲评,讲评的重点放在共同性问题和薄弱问题上,重在查找与分析原因,重在思路的启发和方法的指导,贯彻鼓励性评价原则,对学习成绩优异和学习有进步的学生,要帮助他们总结经验;对成

    25、绩差的学生,要做耐心细致的工作,辅导后给予再次测验考试的机会,重新登记成绩,以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 数学学科教学常规 一、课前准备 1、制订计划 (1)备课组的教师通过学习课程标准,通览全学期的教学内容,了解学生实际,在集体研究的基础上,于第一周内拟订出学期教学计划。经教研组审查,教导处批准定案。 (2)学期教学计划主要包括两部分: “教学进度表”:按顺序列明周次、日期及相应的教学内容(教学内容要逐一列出课题及其所属课本的章、节,并包括复习课、单元测验等)。 工作措施:针对本年级、班组的实际,提出改进教学、提高质量的主要教学措施。 2、集体备课 (1)本学科同一年级的教师在每章教材教学之前要安

    26、排一至两次集体单元备课。共同研究本章的知识结构,重点、难点、前后章的联系,以及这一章在本学科的地位、作用。 (2)集体备课要做到:三定(定内容、定时间、定主讲人)、四备(备大纲要求,备教材处理,备学生实际,备教学方法)、四统一(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进度、单元测验)。 3、个人备课 (1)读书: 要认真研读课标、教科书、参考书。 课标是教学工作的法规,要着重弄清大纲对每个知识点的教学要求的规定,明确是“了解、理解、掌握、灵活运用”中的哪能一层次,避免教学离纲。 教科书是教学的重要依据,要逐字推敲书中的每句话,理清知识的内在联系、主从关系,研究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教学措施。 参考书及杂志的有关

    27、文章,是教科书的补充,要利用有关资料掌握最新的教研、科研动态,帮助自己分析教材、研究教法以及了解与本知识相关的其它参考书中的习题、学法和掌握最新信息。 2、做题: 要把每节教材中配备的例题、练习、习题全部做一遍,研究解题的思路、方法及难易程度,精选习题,明确每道题在传授、巩固知识、训练技能、培养能力方面的作用,以便在教学中统筹安排。 (3)编写教案: 每课时要有一个教案。内容包括:a.课题;b.课型(新授课、练习课、复习课、讲评课等);c.教学目标;d.教学重点、难点;e.教具准备;f.教学过程;g.教法;h.板书设计;i教学后记。 教学目标是教案的核心,要兼顾知识、能力、思想教育等方面的要求

    28、,并注意区分主次,定出明确具体的教学目标。 教学过程是教案的主体部分,要精心设计。宏观上,这个部分不仅要写明一堂课要“教什么,学什么”(教学内容),而且要指明“怎么教,如何学”(教学方法)。微观上,要对新课的引入、知识的建立过程、知识的应用巩固、师生活动的安排、各教学层次的衔接、课堂小结、作业选配等方面进行设计。教案要提前一周写好。 二、课堂教学 1、每堂课应依据课前设计的教案进行授课,不允许无准备、无教案上课。 2、要认真组织教学,要管教管导,妥善处理课堂上出现的问题,保证课堂教学顺利进行。 3、教师的教态要亲切自然,精神饱满;语言要准确生动;板书要醒目,脉络清楚,书写画图工整规范。 4、教

    29、学过程要层次分明,思路清晰,重点突出;讲解符合科学性,不出知识性错误。 5、要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年龄特点,有选择地提供学生参与课堂学习活动的时间和方式(如阅读、讨论、实验、解题练习等)。要讲练结合,每堂课应有10至15分钟的时间(低年级比高年级多)给学生进行练习,并加强对差生的指导;要及时掌握反馈信息,有效调控教学进程。 6、要加强“过程教学”;重视展现数学概念的抽象和概括过程、定理的发现和证明过程、公式法则的推导总结过程、解题思路的探索过程以及方法规律的提炼过程,从而引导学生学会思考,提高能力。 7、要恰当运用教具,善于运用电教手段,增强教学效果。 三、作业的布置和批改 1、作业的布置:

    30、(1)题目要精选,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和针对性; (2)每堂新课都要留有课外作业,题量及难易要适度。 (3)要区别对待,对A组题必须人人过关,对学有余力的学生可选用B组题。 2、作业的批改: (1)批改的方式有“全收全改”、“部分批改”、“当面批改”等,教师应从教学的实际出发,妥善处理。 (2)批改要及时,一般应在下次上课前批改好发还学生。 (3)批改要认真,不能以叉代改,要作记录,并指导学生分析错误,及时订正,定期进行讲评。 四、课外辅导 1、开展课外辅导,是全面关心学生,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一项措施,是每位教师的职责。 2、对于成绩差的学生要给予更多的关心,要深入了解他们落后的原因,要有计划地

    31、采取措施帮助他们逐步赶上去。 3、对于成绩好的学生,要进一步了解他们的兴趣爱好,根据实际情况,指导和帮助他们开展某些数学学习研究活动,更好地发挥他们的数学才能。 五、考查与评价 1、考试的安排:除课堂上必要的当堂反馈测试之外,在每章教材结束之后要安排一次单元测验;期中、期末各进行一次考试。 2、阅卷评分:单元测验及期中考试可由备课组集中或个人各自评卷,但要统一评分标准;期末考试应在备课组集中评卷,流水作业,统一标准。 3、考试的成绩要登记入册,并做好统计分析,对各班的教学质量作出评价。 英语学科教学常规 一、备课 1、认真学习课程标准,全面掌握课程标准的精神。 2、仔细钻研教材,掌握所教教材的

    32、重点、难点、关键、主要内容与基本线索。认真挖掘教材中各种素质教育的因素,努力探索与其它学科之间的联系、交叉、渗透、综合的途径,培养学生使用英语的综合能力。 3、教师在熟悉和掌握教材知识体系的基础上,实行学期备课(通读全册教材,宏观地订出全学期的教学规划与进度)、单元备课(细读单元内容,确定该单元的主要教学内容以及与其它单元的内在联系)、课时备课(精读本课时内容,微观地设计教学过程)“三位一体”的备课方式。从知识的整体性、系统性、连贯性出发统筹部署备课活动。 4、认真写好教案,教案上应有课题、授课时间、教学目的、内容、重点、难点、关键、所授课的类型、教学方法、步骤、板书设计、作业、教具、教学后记

    33、等。教案本前应附有教学进度和学生成绩单。 5、合理地取舍教材和补充教学内容 6、备课要“备学生”、“备大纲”、“备教法”、“备学法”,即针对不同学生的实际确定相应的教法与学法。 7、教案应书写规范、文字清楚,步骤完整。 8、提前一周备课,教具提前一天准备。 9、要求每周进行一次集体备课,每次集体备课应有一名中心发言人。以“说课”的方式组织集体讨论。 二、上课 1、教学内容应紧扣教学目标,一切教学活动的开展应围绕着目标有序地进行。 2、“新授课”可按照复习介绍操练练习巩固“五步法”组织教学(但不必堂堂课如此)。 “复习”要体现“温故”(复习已授课)、“启新”(为新课铺路)、“热身”(适当地活跃课

    34、堂气氛)三个功能。 “介绍”要体现教师的“示范表演者”的作用,要做到直观性强,启发性强,精练、扼要。 在“操练”阶段,教师的作用是指挥,学生的训练是一种控制而有限度的操练(以实用性操练为主)。 在“练习”阶段,教师仅充当裁判的角色,学生可较自由地进行“有意义的操练”和“交际性操练”。 “巩固”阶段,学生训练要口笔结合,教师可对全课内容作适当的归纳与总结,指导学生注重和加强听力、口语训练,并向学生布置适量的课外作业。 3、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4、注重因材施教,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和创新意识。 5、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反馈,及时

    35、矫正自己的教学方法。 6、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自信心,及时排除他们的心理障碍。 7、用英语组织教学,解释时可适当地使用母语。 8、鼓励老师在教学中不断有所创新。 9、教师举止端庄,仪表大方,教态自然、亲切。 10、板书应清晰明了、重点突出、提示性强。 11、要积极地恰当地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和直观教具,收到启发思维、化难为易、化抽象为形象的教学效果。 三、作业 1、教师要精心选择和设计作业,作业要适中、适量、适度,并有一定的科学性与针对性。 2、教师批改作业要及时、认真,得体,对学生完成作业的情况应有记载。 3、教师可根据学生作业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讲评。讲评时要开启思路,

    36、点拨方法,不要只满足于核对答案。 4、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培养学生按时、规范、独立完成作业的良好习惯。 5、对学有余力的学生,可适当布置提高性的作业,供学生选作。 四、辅导 1、每位教师应针对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订出切实可行的辅导计划,做到对象落实、时间落实、方式落、地点落实。 2、辅导的形式分集体辅导与个别辅导,但应以个别辅导为主,要特别注意辅导中、差生。 3、培养拔尖学生,辅导他们参加竞赛。 4、积极创造良好的课外语言环境,在浓郁的英语环境中熏陶、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 五、测验与考核 1、教学开始前,组织诊断性测试,对学生的兴趣、个性、背景、技能进行分类(前馈)。 2、在教学过程中组织形成性

    37、测试,了解学生在学习中出现的问题,并及时矫正自己的教学方法(中馈)。 3、课程或单元教学结束后及时组织终结性测试和结业考试,掌握学生的学习成绩(后馈)。 4、测试的形式多样,既有笔试,又有口试和听力测试,从而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的提高程度。 5、测试应侧重考查学生的言语交际能力与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6、运用教育测量理论评价教学效果,认真进行阅卷和试卷分析。 7、考试的范围、难度适中,不加重学生的负担。 8、建立学生的学业档案,以便分类推进,全面提高。政治学科教学常规(以备新校区后成立初中用) 一、备课 备课是教师进行教学活动的必要准备过程。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和先决条件,是教学

    38、工作的关键。教师必须以高度负责的精神,精心备课。 1、教师备课必须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认真学习党和国家的重大方针政策,及时关心和了解国内外重大事件,了解和研究社会实际,认真学习政治学科的基本理论,关注各学科特别是社会科学发展的新动态新成就,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2、教师备课,必须“四备”。即:备课程标准、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与学法。备课力求达到生动性与科学性的统一,力求符合青少年生理和心理特征。 3、教师要按照教学计划,实行学期备课、单元备课和课时备课,要从知识的整体性、系统性出发,统筹安排课时及授课内容。 学期备课:新学期开学前,教师要认真学习课程标准,在理解课程

    39、标准所规定的教学目的、教学原则、教学重点的基础上,通过读教材,理解教材,掌握教学内容、教材编排体系,分清重点课节并根据学生的实际制定本学期教学计划。 单元备课:一般以一课为一单元。教师要了解该单元在教材中所处的地位,掌握该单元与其它单元的内在联系。把“四题”(课题、节题、框题、思考题)结合起来,拟定教学目的和要求(知识、能力、觉悟)、重点内容、课时划分、教学方法的采用和教具的使用。 课时备课:一般以一框题为一课时。教师应根据课程标准和课程计划,反复钻研教材,并结合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社会实际与学生实际、挖掘教材的思想性,准确制定教学目标和要求,并注意分散难点、减小坡度,突出重点。教案要体现教学

    40、过程,即教学结构、教学步骤、课堂导语、课堂练习、课堂总结、板书设计、教具使用、教法和学法等。 4、在个人备课的基础上,凡是两人以上教同一年级课程的要进行集体备课,确定备课组长。在共同研究的基础上,统一进度、统一资料、统一命题考核。根据政治教师任课特点,教研组要适时组织全组的集体备课,共同分析教材,将集体智慧同个人的创造性有机结合起来。 5、备课要做到一课一教案,备课一般要超前一周,对教学所需的电化教学资料及挂图教具要提前备妥,并做到熟练、完整地操作或准确适当地使用。 二、上课 上课是整个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教师要全面贯彻教学原则,不断提高教学能力,面向全体,因材施教,启发

    41、教学,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 1、教师上课仪表要端庄,穿戴要整洁大方、得体。必须在上课前一分钟到达教室,做好课前组织工作。上课开始和结束,师生应互相致礼。不随意提前下课和拖堂。 2、教师必须用普通话上课。语言要规范、准确、清晰、简洁、流畅、有感染力。教态要自然、亲切。 3、教学内容应紧扣教学目标,概念、原理、观点要科学准确。重点突出,难点分散,逐个突破。课堂容量适中,教学环节严密有序,课堂上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确保学生主体地位。设问精巧,具有针对性,尤其在培养学生能力上下功夫,在学生怎样理解、怎样记忆、怎样相信、怎样应用,即“懂、记、信、用”四个字上做文章。 4、教师要致力于探索利用

    42、多媒体手段进行教学,提高课堂效率。进行电化教学时,操作熟练,并能与所讲授的教学内容有机结合。 5、教师的板书要字迹工整、简要、布局合理、层次分明,应体现知识的内在联系,便于记忆、思考和总结。 6、重视信息反馈。通过课堂练习、座谈、检测、了解学生掌握知识情况、思想动态以及对教学的评价,做好课堂教学记录,及时调整和改进教学方法。 三、作业和批改 必要的作业是巩固学生所学知识、形成技能技巧、培养能力的重要手段,也是对教师制订的教学目标实现情况进行反馈的重要途径。 1、作业提倡形式多样化,除以口头或书面形式围绕社会热点问题布置讨论和思考题外,还可以布置课外阅读,进行社会调查,撰写小论文等。 2、教师要

    43、精心选择和设计作业,作业要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数量和难度要适中,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要确定不同的要求。 3、及时批改作业,有批改作业的制度和记录。尤其是对辩析题、论述题和分析说明题以及调查报告和小论文的批改要有评语。对社会热点问题的讨论,要进行总结,并使其与所学的政治理论有机结合。 4、及时讲评作业。每次作业,特别是典型题要认真讲评,讲评重在分析原因,归纳题型,总结经验,开启思路,点拨方法。 5、及时表扬完成作业认真的学生,并对作业质量差的学生进行帮助教育。 四、课外辅导 课外辅导是课堂教学的辅助形式。课外辅导既有利于帮助学生弥补知识缺漏,又有利于扩大学生视野,开拓思路,也有利于学生良好的思想品

    44、德的形成,是提高思想政治课实效性的重要手段。 1、课外辅导要贯彻发展个性和面向全体学生的原则,因材施教。辅导形式上分集体辅导和个别辅导,但要反对任何形式的变相上课。 2、辅导要有针对性,分类辅导。对成绩优秀的学生有具体的辅导计划,适当增加学习内容。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做好查漏补缺的调查工作,有补差的具体措施。 3、根据思想政治课的特点,教师要适时地召开时事政治专题报告会。结合所教年级教学内容,利用社会调查、社会实践、专题座谈会、辩论会、演讲会等形式,开阔学生眼界,拓展学生思路,以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 4、课外辅导在时间上要得到保证,辅

    45、导要耐心细致,要把思想性和趣味性结合起来,把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自主性结合起来。 五、考核 考核是了解学生学习情况,激励学生学习,教师进行教学反馈,检查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 1、考核前教师要认真上好复习课,对学生进行必要的指导。复习课要注重方法,通过复习使所学的知识系统化、条理化,形成技能、技巧。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促进学生思想觉悟的提高。 2、考核形式灵活多样。口试、笔试相结合,开卷、闭卷相结合。 3、有合理的考核制度。一般为每单元(每课)考核一次(初一年级可酌情另行处理),不宜多考。 4、考核命题一定要依据课程标准,紧扣教材,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注意思想性和知识性的和谐统一,不出偏题、怪题。 5、考试后一定要进行试卷分析和讲评,讲评一定要抓准症结,抓住共性,认真分析产生错误的原因。讲评要以鼓励为主,对考试不及格的学生进行补偿教学后要给予补考的机会,并再次登记成绩。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科目教学常规考核制度.doc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5824635.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