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21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2006年高考.山东卷.理科数学试题及详细解答.doc

  • 上传人(卖家):四川天地人教育
  • 文档编号:581980
  • 上传时间:2020-06-15
  • 格式:DOC
  • 页数:21
  • 大小:1.31M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2006年高考.山东卷.理科数学试题及详细解答.doc》由用户(四川天地人教育)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2006 年高 山东 理科 数学试题 详细 解答 下载 _历年真题_高考专区_数学_高中
    资源描述:

    1、 绝密启用前 2006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 理科数学(必修+选修 II) 本试卷分第 I 卷(选择题)和第 II 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 I 卷 1 至 2 页,第 II 卷 3 至 10 页,满分 150 分,考试用时 120 分钟,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 I 卷(共 60 分) 注意事项: 1. 答第 I 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涂写在答题卡上。 2.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檫干净后, 再选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参考公式: 如果事件 A、B 互斥,那么 P(A+

    2、B)=P(A)+P(B) 如果事件 A、B 相互独立,P(AB)=P(A)P(B)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2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6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选择一个符 合题目要求的选项. (1)定义集合运算:AB=zz= xy(x+y),xA,yB ,设集合 A=0,1 ,B=2,3 ,则集 合 AB 的所有元素之和为 (A)0 (B)6 (C)12 (D)18 (2)函数 y=1+ax(00,q: 2 1 2 x x 0,0,00,q: 2 1 2 x x 0x5 或 x4,q: 2 1 2 x x 0x2 或1x1 或 x2,借助图形知选 A (9)已知集合 A=5,B=

    3、1,2,C=1,3,4 ,从这三个集合中各取一个元素构成空间直角坐标系 中点的坐标,则确定的不同点的个数为( A ) (A)33 (B) 34 (C) 35 (D)36 解:不考虑限定条件确定的不同点的个数为 113 233 C C A36,但集合 B、C 中有相同元素 1,由 5,1, 1 三个数确定的不同点的个数只有三个,故所求的个数为 36333 个,选 A (10) 已知 2 n i x x 的展开式中第三项与第五项的系数之比为 14 3 ,其中 2 i=1, 则展开式中常 数项是( A ) (A)45i (B) 45i (C) 45 (D)45 解: 第三项的系数为 2 n C, 第

    4、五项的系数为 4 n C, 由第三项与第五项的系数之比为 14 3 可得 n10, 则 2 10 110( )() rrr r i TCx x 40 5 2 10 () r rr i C x , 令 405r0, 解得 r8, 故所求的常数项为 88 10 () i C 45,选 A (11)某公司招收男职员 x 名,女职员 y 名,x 和 y 须满足约束条件 .112 , 932 ,22115 x yx yx 则 z=10x+10y 的最大值是(C ) (A)80 (B) 85 (C) 90 (D)95 解:画出可行域: 易得 A(5.5,4.5)且当直线 z10x10y 过 A 点时, z

    5、 取得最大值,此时 z90,选 C x y 2x3y9 2x11 5x11y22 C B A O (12)如图,在等腰梯形 ABCD 中,AB=2DC=2,DAB=60 ,E 为 AB 的中点,将ADE 与BEC 分 别沿 ED、EC 向上折起,使 A、B 重合于点 P,则 PDCE 三棱锥的外接球的体积为( C ) (A) 27 34 (B) 2 6 (C) 8 6 (D) 24 6 (12 题图) 解:易证所得三棱锥为正四面体,它的棱长为 1,故外接球半径为 6 4 ,外接球的体积为 3 466 () 348 ,选 C 绝密启用前 2006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 理科数

    6、学(必修+选修 II) 注意事项: 1.用钢笔或圆珠笔直接答在试题卷中。 2.答卷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得分 评卷人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二、填空题:本大题共 4 小题,每小题小题,每小题 4 分分,共,共 16 分分.答案须填在题中横线上答案须填在题中横线上. (13)若 1 lim1, () n a nnan 则常数 2 . 解: P E D C O 11 limlimlim( 11) () 1 212 nnn nana annnana n a a (14)已知抛物线 y2=4x,过点 P(4,0)的直线与抛物线相交于 A(x1,y1),B(x2,y2)两点,则 22 12 yy的

    7、最 小值是 32 . 解:显然 12 ,x x0,又 22 12 yy4( 12 xx)8 12 x x,当且仅当 12 4xx时取等号,所以所求 的值为 32。 (15)如图,已知正三棱柱 ABC-A1B1C1的所有棱长都相等,D 是 A1C1的 中点,则直线 AD 与平面 B1DC 所成角的正弦值为 . (15 题图) 解:易证 B1平面 AC1,过 A 点作 AGCD,则 AG平面 B1DC,于是ADG 即ADC 为直线 AD 与平面 B1DC 所成角,由平面几何知识可求得它 的正弦值为 4 5 。 (16)下列四个命题中,真命题的序号有 (写出所有真命题的序号). 将函数 y=1x的图

    8、象按向量 y=(-1,0)平移,得到的图象对应的函数表达式为 y=x 圆 x2+y2+4x-2y+1=0 与直线 y=x 2 1 相交,所得弦长为 2 若 sin(+)= 2 1 ,sin()= 3 1 ,则 tancot=5 如图,已知正方体 ABCD- A1B1C1D1,P 为底面 ABCD 内一动点,P 到平面 AA1D1D 的距离与到直 线 CC1的距离相等,则 P 点的轨迹是抛物线的一部分. 解:错误,得到的图象对应的函数表达式应为 y|x2| 错误,圆心坐标为(2,1) ,到直线 y=x 2 1 的距离为 4 5 5 半径 2,故圆与直线相离, 正确,sin(+)= 2 1 sin

    9、coscossin sin()sincoscossin 3 1 两式相加,得 2 sincos 5 6 , A1B1 C1 D A C B G 两式相减,得 2 cossin 1 6 ,故将上两式相除,即得 tancot=5 正确,点 P 到平面 AD1的距离就是点 P 到直线 AD 的距离, 点 P 到直线 CC1就是点 P 到点 C 的距离,由抛物线的定义 可知点 P 的轨迹是抛物线。 (16 题图)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 6 小题,共 74 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 (本小题满分 12 分) 已知函数 2 ( )sin ()(0,0,0) 2 f xAxA ,且(

    10、 )yf x的最大值为 2,其图象相 邻两对称轴间的距离为 2,并过点(1,2). (I)求 (II)计算(1)(2)(2008)fff. 解: (I) 2 sin ()cos(22 ). 22 AA yAxx ( )yf x的最大值为 2,0A. 2,2. 22 AA A 又其图象相邻两对称轴间的距离为 2,0, 1 2 ()2,. 2 24 22 ( )cos(2 )1 cos(2 ) 2222 f xxx . ( )yf x过(1,2)点, cos(2 )1. 2 22, 2 kkZ 22, 2 kkZ , 4 kkZ 又0, 2 4 . (II)解法一: 4 , 1 cos()1 si

    11、n. 222 yxx (1)(2)(3)(4)2 1 0 14ffff . 又( )yf x的周期为 4,20084 502 , (1)(2)(2008)4 5022008.fff 解法二: 2 ( )2sin () 4 f xx 22 3 (1)(3)2sin ()2sin ()2, 44 ff 22 (2)(4)2sin ()2sin ()2, 2 ff (1)(2)(3)(4)4.ffff 又( )yf x的周期为 4,20084 502 , (1)(2)(2008)4 5022008.fff 18 (本小题满分 12 分)设函数( )(1)ln(1)f xaxax,其中1a ,求( )

    12、f x的单调区 间. 解:由已知得函数( )f x的定义域为( 1,) ,且 1 ( )(1), 1 ax fxa x (1)当10a 时, ( ) 0,fx 函数( )f x在( 1,) 上单调递减, (2)当0a时,由 ( ) 0,fx 解得 1 .x a ( ) fx、( )f x随x的变化情况如下表 x 1 ( 1,) a 1 a 1 (,) a ( ) fx 0 + ( )f x 极小值 从上表可知 当 1 ( 1,)x a 时, ( ) 0,fx 函数( )f x在 1 ( 1,) a 上单调递减. 当 1 (,)x a 时, ( ) 0,fx 函数( )f x在 1 (,) a

    13、上单调递增. 综上所述: A B C A1 V B1 C1 当10a 时,函数( )f x在( 1,) 上单调递减. 当0a时,函数( )f x在 1 ( 1,) a 上单调递减,函数( )f x在 1 (,) a 上单调递增. 19 (本小题满分 12 分) 如图,已知平面 111 A BC平行于三棱锥VABC的底面 ABC, 等边 1 ABC所在的平面与底面 ABC 垂直,且ACB=90 ,设2 ,ACa BCa (1)求证直线 11 BC是异面直线 1 AB与 11 AC的公垂线; (2)求点 A 到平面 VBC 的距离; (3)求二面角A VBC的大小。 解法 1: ()证明:平面 1

    14、11 ABC平面ABC, 1111 /,/BCBC ACAC BCAC 1111 BCAC 又平面 1 ABC平面ABC,平面 1 ABC平面ABCAC, BC平面 1 ABC, 1 BCAB 111 BCAB, 又 11111 ACBCC, 1111 BCABB. 11 BC为 1 AB与 11 AC的公垂线. ()解法 1:过 A 作 1 ADBC于 D, 1 ABC为正三角形, D 为 1 BC的中点. BC平面 1 ABC BCAD, 又 1 BCBCC, AD平面VBC, 线段 AD 的长即为点 A 到平面VBC的距离. 在正 1 ABC中, 33 23 22 ADACaa. 点 A

    15、 到平面VBC的距离为3a. 解法 2:取 AC 中点 O 连结 1 BO,则 1 BO平面ABC,且 1 BO=3a. 由()知 1 BCBC,设 A 到平面VBC的距离为 x, 11 BABCA BB C VV , 即 11 1111 3232 BC AC BOBC BC x,解得3xa. 即 A 到平面VBC的距离为3a. 则 11 | cos,|dABAB n 1 1 1 | cos| | | AB n AB ABn 2 3 3 . 2 a a 所以,A到平面VBC的距离为3a. (III)过D点作DHVB于H,连AH,由三重线定理知AHVB AHD是二面角A VB C的平面角。 在R

    16、t AHD中, 1 11 1 3. B DDH ADaB DHB BC BCB B 1 1 5 . 5 B D BC DHa B B tan15 AD AHD DH 。 arctan 15AHD。 所以,二面角A VB C的大小为 arctan15. 解法二: 取AC中点O连 1 BO,易知 1 OB 底面ABC,过O作直线/OEBC交ABE于。 取O为空间直角坐标系的原点, 1 ,OE OC OB所在直线分别为x轴,y轴,z轴建立如图所示的空 间直角坐标系。则 1 (0,0), ( , ,0), (0, ,0),(0,0, 3 )AaB a aCaBa。 (I)(,0,0)BCa , 1 (

    17、0, , 3 )ABaa, 1 (,0,0) (0, , 3 )0BC ABaaa , 1 BCAB。 1 BCAB 又 11111 /,BCBC BCAB 由已知 11 ,/BCAC ACAC。 11 BCAC, 而 111111 /,BCBCBCAC。 又 111, BCAB与 11 AC显然相交, 11 BC是 111 ABAC与的公垂线。 (II)设平面VBC的一个法向量( , , )nx y z, 又 1 (0, 3 )CBaa 由 1 ( , , ) (,0,0)0 ( , , ) (0, 3 )0 x y zanBC x y zaanCB 取1z 得 (0, 3,1),n 点A到

    18、平面VBC的距离,即 1 AB在平面VBC的法向量n上的投影的绝对值。 1 (0, , 3 )ABaa,设所求距离为d。 则 11 cosdABAB n 1 1 1 AB n AB ABn 2 3 3 2 a 所以,A 到平面 VBC 的距离为3a. (III)设平面VAB的一个法向量 111 ( ,),mx y z 1 mAB 1 0m AB 11 30ayaz 由 mAB 0m AB 11 20axay 取 1 1z (2 3,3,1),m 1 cos,. | |4 m n m n mn 二面角A VB C为锐角, 所以,二面角A VB C的大小为 1 arccos. 4 20 (本小题满

    19、分 12 分) 袋中装着标有数字 1,2,3,4,5 的小球各 2 个,从袋中任取 3 个小球,按 3 个小球上最大数字的 9 倍计分,每个小球被取出的可能性都相等。用 表示取出的 3 个小球上的最大数字,求: (1)取出的 3 个小球上的数字互不相同的概率; (2)随机变量 的概率分布和数学期望; (3)计分介于 20 分到 40 分之间的概率。 解: (I)解法一: “一次取出的 3 个小球上的数字互不相同”的事件记为A, 则 3111 5222 3 10 2 ( ) 3 CCCC P A C 解法二: “一次取出的 3 个小球上的数字互不相同的事件记为 A” , “一次取出的 3 个小球

    20、上有两个数 字相同”的事件记为B,则事件A和事件B是互斥事件,因为 121 528 3 10 1 ( ) 3 CCC P B C 所以 12 ( )1( )1 33 P AP B . (II)由题意有可能的取值为:2,3,4,5. 2112 2222 3 10 1 (2); 30 CCCC P C 2112 4242 3 10 2 (3); 15 CCCC P C 2112 6262 3 10 3 (4); 10 CCCC P C 2112 8282 3 10 8 (5); 15 CCCC P C 所以随机变量的概率分布为 2 3 4 5 P 1 30 2 15 3 10 8 15 因此的数学

    21、期望为 123813 2345 301510153 E () “一次取球所得计分介于 20 分到 40 分之间”的事件记为C,则 2313 ( )(“3“4“)(“3“)(“4“) 151030 P CPPP或 21 (本小题满分 12 分) 双曲线 C 与椭圆 22 1 84 xy 有相同的焦点,直线3yx为 C 的一条渐近线。 (1)求双曲线 C 的方程; (2)过点(0,4)P的直线l,交双曲线 C 于 A、B 两点,交x轴于 Q 点(Q 点与 C 的顶点不重 合) ,当 12 PQQAQB,且 12 8 3 时,求Q点的坐标。 解: ()设双曲线方程为 22 22 1 xy ab 由椭

    22、圆 22 1 84 xy 求得两焦点为( 2,0),(2,0), 对于双曲线:2C c,又3yx为双曲线C的一条渐近线 3 b a 解得 22 1,3ab, 双曲线C的方程为 2 2 1 3 y x ()解法一: 由题意知直线l的斜率k存在且不等于零。 设l的方程: 11 4, ( ,)ykxA x y, 22 (,)B xy 则 4 (,0)Q k 1 PQQA 111 44 (, 4)(,)xy kk 1 111 111 1 44 44 () 4 4 x kkx kk yy 11) (,A x y在双曲线C上, 2 1 2 11 11616 ()10 k 2222 11 16 163216

    23、0. 3 kk 222 11 16 (16)32160. 3 kk 同理有: 222 22 16 (16)32160. 3 kk 若 2 160,k则直线l过顶点,不合题意. 2 160,k 12 , 是二次方程 222 16 (16)32160. 3 kxxk的两根. 12 2 328 163k 2 4k, 此时0,2k . 所求Q的坐标为( 2,0). 解法二: 由题意知直线l的斜率k存在且不等于零 设l的方程, 1122 4, ( ,), (,)ykxA x yB xy,则 4 (,0)Q k . 1 PQQA, Q分PA的比为 1 . 由定比分点坐标公式得 1 1 11 11 11 1

    24、 11 44 (1) 1 44 0 1 x x kk y y 下同解法一 解法三: 由题意知直线l的斜率k存在且不等于零 设l的方程: 1122 4, ( ,), (,)ykxA x yB xy,则 4 (,0)Q k . 12 PQQAQB, 111222 444 (, 4)(,)(,)xyxy kkk . 1122 4yy , 1 1 4 y , 2 2 4 y , 又 12 8 3 , 12 112 3yy 即 1212 3()2yyy y 将4ykx代入 2 2 1 3 y x 得 222 (3)2448 30kyyk 2 30k,否则l与渐近线平行。 2 1212 22 24483

    25、, 33 k yyy y kk 。 2 22 24483 32 33 k kk 2k ( 2,0)Q 解法四: 由题意知直线 l 得斜率 k 存在且不等于零,设l的方程:4ykx, 1122 ( ,), (,)A x yB xy 则 4 (,0)Q k 1 PQQA, 111 44 (, 4)(,)xy kk 。 1 1 1 4 4 4 4 k kx x k 同理 1 2 4 4kx 12 12 448 443kxkx . 即 2 1212 25 ()80k x xk xx。 (*) 又 2 2 4 1 3 ykx y x 消去 y 得 22 (3)8190kxkx. 当 2 30k时,则直线

    26、 l 与双曲线得渐近线平行,不合题意, 2 30k。 由韦达定理有: 12 2 12 2 8 3 19 3 k xx k x x k 代入(*)式得 2 4,2kk 所求 Q 点的坐标为( 2,0)。 22 (本小题满分 14 分) 已知 1 2a ,点 1 (,) nn a a 在函数 2 ( )2f xxx的图象上,其中1,2,3,n (1)证明数列lg(1) n a是等比数列; (2)设 12 (1)(1)(1) nn Taaa,求 n T及数列 n a的通项; (3)记 11 2 n nn b aa ,求数列 n b的前n项 n S,并证明 2 1 31 n n S T 解: ()由已

    27、知 2 1 2 nnn aaa , 2 1 1(1) nn aa 1 2a 1 1 n a ,两边取对数得 1 lg(1)2lg(1) nn aa , 即 1 lg(1) 2 lg(1) n n a a lg(1) n a是公比为 2 的等比数列. ()由()知 1 1 lg(1)2lg(1) n n aa 1 12 2lg3lg3 n n 1 2 13 n n a (*) 12 (1)(1) n Taa n (1+a ) 012 222 333 n-1 2 3 2 1 2 2 3 n-1 +2 = n 2 -1 3 由(*)式得 1 2 31 n n a () 2 10 2 nn aaa 1 (2) nnn aaa 1 1111 () 22 nnn aaa 1 112 2 nnn aaa 又 11 2 n nn b aa 1 11 2() n nn b aa 12n Sbb n +b 12231 111111 2 () nn aaaaaa + 11 11 2() n aa 1 22 11 31,2,31 nn nn aaa 2 2 1 31 n n S 又 21 3 n n T 2 1 31 n n S T .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2006年高考.山东卷.理科数学试题及详细解答.doc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581980.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