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20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2021年贵州省毕节市中考化学试卷真题.docx

  • 上传人(卖家):吉庆会
  • 文档编号:5817157
  • 上传时间:2023-05-11
  • 格式:DOCX
  • 页数:20
  • 大小:117.32K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2021年贵州省毕节市中考化学试卷真题.docx》由用户(吉庆会)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2021 贵州省 毕节市 中考 化学 试卷
    资源描述:

    1、2021年贵州省毕节市中考化学试卷一、选择题(本题8小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题3分,共24分)1(3分)生活处处有化学。下列处理过程中,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A用纱布滤去水中的悬浮物B用肥皂水涂抹蚊虫叮咬处C用汽油除去衣服上的油污D用干冰冷藏保鲜运输食品2(3分)下列图示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闻气体气味B稀释浓硫酸C加入大理石块D 氧气验满3(3分)化学既需要“见微知著”,又需要“见著知微”。下列分析不合理的是()选项宏观现象辨识微观原因探析A桂花十里飘香分子在不停地运动B很多果汁有酸味这些果汁中含有氢离子C酒精与水混合后振荡,总体积变小分子间有间隔DC60与C18的性状不同

    2、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最小粒子AABBCCDD4(3分)“清明插柳,端午插艾。”艾草含有丰富的黄酮素(C15H10O2),它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下列有关黄酮素的叙述正确的是()A碳、氢质量比为3:2B碳元素的化合价为0C由非金属元素组成D该分子中含有O25(3分)为达到指定目的,下列相关做法正确的是()A鉴别化肥NH4Cl与K2SO4:取样,分别与少量熟石灰粉末混合研磨B净化含有HCl的CO2:依次通过盛有NaOH溶液、浓硫酸的洗气瓶C扑灭海上油轮泄漏石油所引起的大火:用高压水枪向着火处喷水D探究甲烷燃烧生成了H2O和CO2: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冷而干燥的烧杯6(3分)在Cu(NO3)2、Al(NO

    3、3)3和AgNO3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渣中滴加稀硫酸时有气泡产生。滤渣中没有()ACuBAlCAgDFe7(3分)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t1时的三种物质饱和溶液升温后,溶质质量分数均不变Bt2时,甲、乙两种物质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C将t2时的100g甲饱和溶液降温至t1,析出甲(ba)gDt3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甲丙乙8(3分)为测定NaOH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向盛有一定量NaOH溶液的锥形瓶中滴加几滴酚酞溶液,再逐滴滴加已知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边滴边振荡、室温下用pH计测得锥形瓶中溶液pH变化

    4、如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锥形瓶中溶液为无色时其pH7Ba点溶液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Cb点时盐酸与NaOH恰好完全反应Dc点溶液的溶质有NaCl和NaOH二、化学填空题(本题4小题,化学方程式2分,其余每空1分,共12分)9(2分)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它与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为 (填化学式)。10(2分)化学与生产、生活和科学技术密切相关。回答下列问题:(1)袁隆平院士的研究团队曾在我国高盐碱地区试种“海水稻”,“海水稻”大米提供的主要营养物质是 。(2)新一代芯片的基础材料正迭代为碳化硅。碳化硅的一种结构如图,其中同种元素的原子之间不直接相连

    5、,则每个硅(或碳)原子与 个碳(或硅)原子直接相连。11(1分)每年的6月5日为世界环境日。垃圾分类具有经济和环境双重价值,空易拉罐、矿泉水瓶是 (填选项序号)。a厨余垃圾b可回收垃圾c有害垃圾d其他垃圾12(7分)如图是以物质类别为横坐标、碳的化合价为纵坐标制成的碳元素“价类二维图”。回答下列问题:(1)为实现“碳中和”,科学家们正在研究将d点对应物质与某单质反应转化为a点对应物质(还生成了其他物质),该单质是 (填化学式)。(2)b点对应物质有多种,我国晋代炼丹家葛洪在他所著的抱朴子内篇中对其中一种物质有这样的描述“生水底石上,如钟乳状,体似紫石英,可以刻玉,人没水取之,虽铁椎击之亦不能伤

    6、”,文中描述的物质是 (填名称)。(3)c、d点对应物质在一定条件下的转化关系如下:c点对应物质d点对应物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 。(4)设计一个简单实验,证明d点对应物质可变为e点对应物质 。(5)f点对应物质有多种,其中 (填化学式)是焙制糕点所用的发酵粉的主要成分之一。三、化学实验题(本题2小题,化学方程式2分,其余每空1分,共16分)13(8分)实验室常用下列A、B、C装置制取气体,D、E、F装置收集气体。回答下列问题:(1)A装置中仪器X的名称是 。(2)若用B装置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在D、E中需选择 集氧气,选择的依据是 。(3)实验室常以氯酸钾、

    7、二氧化锰为原料,用C装置制取、F装置收集氧气。实验前需检查装置的气密性:连接装置C、F,微热C中试管,若F中产生气泡、且恢复常温后玻璃管内水面 水槽的水面,就证明装置气密性良好。将反应后剩余固体溶解、过滤、洗净、干燥后又得到二氧化锰固体,其质量与反应前相比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4)若以高锰酸钾为原料、用C装置制取氧气,需要在 塞一团棉花。14(8分)黑火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某项目式学习小组对其组成产生兴趣,进行了以下探究:【查阅资料】黑火药由硝石(KNO3)、硫磺粉(S)和木炭粉(C)混合而成。SO2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也能使品红溶液和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CO2不

    8、能使品红溶液和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实验方案】取黑火药与适量水混合、搅拌、过滤、得到溶液和固体。将所得溶液蒸发溶剂、冷却,得到晶体,该过程在化学上叫做 ,在老师帮助下,小组通过其他实验证实晶体为KNO3。通过下述实验证实得到的固体为S和C的混合物;按如图组装仪器,先通入N2,再点燃酒精灯、通入足量O2使A中固体完全燃烧。【记录现象】装置ABCDE现象固体燃烧的火焰为 色红色褪去紫红色变浅未变色溶液变浑浊【讨论交流】(1)装置A中硫磺粉、木炭粉发生了 (填“氧化”或“还原”)反应。(2)装置C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5SO2+2KMnO4+2 K2SO4+2MnSO4+2H2SO4,实验中装置C

    9、溶液的pH将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3)装置D的作用是 。(4)装置E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四、化学计算题(本题2小题,其中15题2分,24题16分,共8分)15(2分)我国科学家屠呦呦因发现抗疟疾药物双氢青蒿素(C15H24O5),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双氢青蒿素与青蒿素(C15H22O5)的相对分子质量之差为 ,在14.2g双氢青蒿素中所含氧元素的质量是 g。16(6分)化学实验室有一瓶标签损坏的稀硫酸,为测定其溶质的质量分数,甲、乙实验小组均取20g该稀硫酸样品与4g锌粒充分反应。甲组将反应后剩余的锌粒过滤、洗净、干燥后称得其质量为2.7g,乙组测得反应后固

    10、体、液体总质量为23.96g。回答下列问题:(1)比较两组实验方案,乙组的优点是 ,可能存在的问题是 。(2)任选一组的实验数据,计算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如果选择两组数据计算,按第一个解答计分)2021年贵州省毕节市中考化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题8小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题3分,共24分)1(3分)生活处处有化学。下列处理过程中,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A用纱布滤去水中的悬浮物B用肥皂水涂抹蚊虫叮咬处C用汽油除去衣服上的油污D用干冰冷藏保鲜运输食品【分析】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

    11、。判断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依据是: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解答】解:A、用纱布滤去水中的悬浮物,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B、用肥皂水涂抹蚊虫叮咬处,肥皂水呈碱性,利用酸碱中和反应,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C、用汽油除去衣服上的油污,汽油溶解酒精,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D、用干冰冷藏保鲜运输食品,利用干冰升华吸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这里的新物质是指和变化前的物质是不同种的物质,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2(3分)下列图示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闻气体气味B稀释浓硫酸C

    12、加入大理石块D 氧气验满【分析】A、根据闻气体的气味时的方法(招气入鼻法)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浓硫酸的稀释方法(酸入水,沿器壁,慢慢倒,不断搅)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向试管中装块状或颗粒状固体药品的方法(“一横、二放、三慢竖”)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氧气的验满方法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闻气体的气味时,应用手在瓶口轻轻的扇动,使极少量的气体飘进鼻子中,不能将鼻子凑到集气瓶口去闻气体的气味,图中所示操作错误。B、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的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图中所示操作错误。C、向试管中装大理石时,先将试管横放,用镊子把

    13、大理石放在试管口,再慢慢将试管竖立起来,图中所示操作错误。D、检验氧气是否收集满时,应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木条复燃,说明已集满,图中所示操作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3(3分)化学既需要“见微知著”,又需要“见著知微”。下列分析不合理的是()选项宏观现象辨识微观原因探析A桂花十里飘香分子在不停地运动B很多果汁有酸味这些果汁中含有氢离子C酒精与水混合后振荡,总体积变小分子间有间隔DC60与C18的性状不同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最小粒子AABBCCDD【分析】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都

    14、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的分子性质不同,可以简记为:“两小运间,同同不不”,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A、桂花十里飘香,能闻到花的香味,是因为桂花花香中含有的分子是在不断的运动的,向四周扩散,使人们闻到桂花花香,故A选项解释正确。B、很多果汁有酸味,是因为这些果汁中含有氢离子,故B选项解释正确。C、酒精与水混合后振荡,总体积变小,因为分子之间有间隔,一部分水分子和酒精分子会互相占据分子之间的间隔,故C选项解释正确。D、C60与C18的性状不同,是因为它们分子的构成不同,不同种的分子化学性质不同,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故D选项解

    15、释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分子的基本性质(可以简记为:“两小运间,同同不不”)及利用分子的基本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4(3分)“清明插柳,端午插艾。”艾草含有丰富的黄酮素(C15H10O2),它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下列有关黄酮素的叙述正确的是()A碳、氢质量比为3:2B碳元素的化合价为0C由非金属元素组成D该分子中含有O2【分析】A、根据元素质量比等于相对原子质量和原子个数乘积的比值进行分析;B、根据单质化合价为零进行分析;C、根据物质是哦呦元素组成的进行分析;D、根据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进行分析。【解答】解:A、碳、氢质量比为(151

    16、2):(110)18:1,故A错误;B、黄酮素中的碳元素在化合物,所以化合价不为零,故B错误;C、碳、氢、氧都是非金属元素,所以黄酮素由非金属元素组成,故C正确;D、一个黄酮素分子中含有2个氧原子,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含义与有关计算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5(3分)为达到指定目的,下列相关做法正确的是()A鉴别化肥NH4Cl与K2SO4:取样,分别与少量熟石灰粉末混合研磨B净化含有HCl的CO2:依次通过盛有NaOH溶液、浓硫酸的洗气瓶C扑灭海上油轮泄漏石油所引起的大火:用高压水枪向着火处喷水D探究甲烷燃烧生成了H2O和CO2:

    17、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冷而干燥的烧杯【分析】A.根据铵态氮肥的性质来分析;B.根据氢氧化钠的性质来分析;C.根据灭火的方法来分析;D.根据物质的性质与检验方法来分析。【解答】解:A.氯化铵是铵态氮肥,能与熟石灰反应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而硫酸钾与熟石灰不反应,现象不同,可以鉴别,故A说法正确;B.氢氧化钠不但能与二氧化碳反应,也能与氯化氢气体反应,违背了除杂的原则,故B说法错误;C.石油难溶于水,密度比水小,若用高压水枪向石油着火处喷水不能灭火,应向罐体喷水,降低温度至石油的着火点以下来灭火,故C说法错误;D.在甲烷火焰上方罩一个冷而干燥的烧杯,会观察到烧杯内壁出现水雾,说明甲烷燃烧生成了水,无法

    18、证明有二氧化碳生成,故D说法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6(3分)在Cu(NO3)2、Al(NO3)3和AgNO3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渣中滴加稀硫酸时有气泡产生。滤渣中没有()ACuBAlCAgDFe【分析】铁的金属活动性比银、铜强,比铝弱,在Cu(NO3)2、Al(NO3)3和AgNO3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不能与Al(NO3)3溶液反应,铁先与AgNO3反应生成硝酸亚铁和银,AgNO3反应完,若还有铁粉,铁才能与Cu(NO3)2反应生成硝酸亚铁和铜,据此进行分

    19、析解答。【解答】解:铁的金属活动性比银、铜强,比铝弱,在Cu(NO3)2、Al(NO3)3和AgNO3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不能与Al(NO3)3溶液反应,铁先与AgNO3反应生成硝酸亚铁和银,AgNO3反应完,若还有铁粉,铁才能与Cu(NO3)2反应生成硝酸亚铁和铜。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渣中滴加稀硫酸时有气泡产生,说明滤渣中含有铁,说明铁是过量的,则滤渣中一定含有银、铜、铁,一定没有铝。故选:B。【点评】本题有一定难度,熟练掌握金属的化学性质、确定能发生的反应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7(3分)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t1时的三种物质饱和溶液升温

    20、后,溶质质量分数均不变Bt2时,甲、乙两种物质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C将t2时的100g甲饱和溶液降温至t1,析出甲(ba)gDt3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甲丙乙【分析】根据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可以判断某一温度时物质的溶解度大小比较;根据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可以判断随着温度的变化,物质的溶解度变化情况;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之间可以相互转化;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100%。【解答】解:A、t1时的三种物质饱和溶液升温后,丙的溶解度减小,析出固体,溶质质量分数减小,该选项说法不正确;B、t2时,甲、乙两种物质溶解度相等,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该选项说法正确;C、t2时甲的溶解度是

    21、bg,t1时的溶解度是ag,将t2时的100g甲饱和溶液降温至t1,析出甲的质量不是(ba)g,该选项说法不正确;D、t3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甲丙乙,该选项说法不正确。故选:B。【点评】溶解度曲线能定量地表示出溶解度变化的规律,从溶解度曲线可以看出:同一溶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不同;同一温度下,不同溶质的溶解度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温度对不同物质的溶解度影响不同8(3分)为测定NaOH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向盛有一定量NaOH溶液的锥形瓶中滴加几滴酚酞溶液,再逐滴滴加已知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边滴边振荡、室温下用pH计测得锥形瓶中溶液pH变化如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锥形

    22、瓶中溶液为无色时其pH7Ba点溶液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Cb点时盐酸与NaOH恰好完全反应Dc点溶液的溶质有NaCl和NaOH【分析】A、锥形瓶中溶液为无色时,可能显中性,也可能显酸性,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a点溶液的pH大于7,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b点溶液的pH等于7,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c点溶液的pH小于7,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锥形瓶中溶液为无色时,可能显中性,也可能显酸性,pH7或者小于7,故选项说法错误。B、a点溶液的pH大于7,显碱性,a点溶液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蓝,故选项说法错误。C、b点溶液的pH等于7,溶液显中性,b点时盐酸与NaOH恰好完全反应,故选项说法正确。D、

    23、c点溶液的pH小于7,溶液显酸性,说明稀盐酸过量,所得溶液中的溶质为HCl和NaCl,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是很大,主要考查了中和反应及其应用,掌握溶液的酸碱性和溶液pH大小之间的关系、从数形结合的角度理解中和反应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二、化学填空题(本题4小题,化学方程式2分,其余每空1分,共12分)9(2分)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它与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为 Al2O3(填化学式)。【分析】根据地壳中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元素,铝原子的核内有13个质子,核外有13个电子,分三层排布,依次为2、8、3;地壳中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是氧元素进

    24、行分析。【解答】解:地壳中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元素,铝原子的核内有13个质子,核外有13个电子,分三层排布,依次为2、8、3,原子结构示意图为;地壳中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是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为Al2O3。故答案为:;Al2O3。【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含义与有关计算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10(2分)化学与生产、生活和科学技术密切相关。回答下列问题:(1)袁隆平院士的研究团队曾在我国高盐碱地区试种“海水稻”,“海水稻”大米提供的主要营养物质是 糖类。(2)新一代芯片的基础材料正迭代为碳化硅。碳化硅的一种结构如图,其中同种元素的原子之间不直接相连,则每个硅(

    25、或碳)原子与 4个碳(或硅)原子直接相连。【分析】(1)根据人体所需六大营养素的种类、食物来源,结合题中所给的食物判断所含的营养素,进行分析解答。(2)根据碳化硅的一种结构图,同种元素的原子之间不直接相连,进行分析解答。【解答】解:(1)大米中富含淀粉,淀粉属于糖类。(2)由碳化硅的一种结构图,同种元素的原子之间不直接相连,则每个硅(或碳)原子与4个碳(或硅)原子直接相连。故答案为:(1)糖类;(2)4。【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了解各种营养素的生理功能与食物来源、理解同种元素的原子之间不直接相连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11(1分)每年的6月5日为世界环境日。垃圾分类具有经济和环境双重价值,空易拉

    26、罐、矿泉水瓶是 (填选项序号)。a厨余垃圾b可回收垃圾c有害垃圾d其他垃圾【分析】根据垃圾的类别进行分析判断,可回收垃圾指的是可回收物;厨余垃圾是指居民日常生活及食品加工、饮食服务、单位供餐等活动中产生的垃圾;有害垃圾是指对人体健康或者自然环境造成直接或潜在危害的废弃物;其他垃圾指的是砖瓦陶瓷、渣土、铅笔芯、卫生间废纸等难以回收的废弃物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空易拉罐是铝制品,矿泉水瓶是塑料制品,均可回收重新利用,所以属于可回收垃圾。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了解物质的简单分类、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方法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12(7分)如图是以物质类别为横坐标、碳的化合价为纵坐标制成的碳元

    27、素“价类二维图”。回答下列问题:(1)为实现“碳中和”,科学家们正在研究将d点对应物质与某单质反应转化为a点对应物质(还生成了其他物质),该单质是 H2(填化学式)。(2)b点对应物质有多种,我国晋代炼丹家葛洪在他所著的抱朴子内篇中对其中一种物质有这样的描述“生水底石上,如钟乳状,体似紫石英,可以刻玉,人没水取之,虽铁椎击之亦不能伤”,文中描述的物质是 金刚石(填名称)。(3)c、d点对应物质在一定条件下的转化关系如下:c点对应物质d点对应物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CO+O22CO2,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 化合反应。(4)设计一个简单实验,证明d点对应物质可变为e点对应物质 取一只试管,加入少

    28、量蒸馏水,并滴加几滴紫色石蕊试液,然后将二氧化碳气体通入盛有水的试管中,观察到试管中的溶液由紫色变成红色,说明二氧化碳转化为了碳酸。(5)f点对应物质有多种,其中 NaHCO3(填化学式)是焙制糕点所用的发酵粉的主要成分之一。【分析】(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来分析;(2)根据物质的性质来分析;(3)根据物质的类别与元素的化合价确定物质的名称、根据物质的转化关系来分析;(4)根据碳酸的性质来分析;(5)根据物质的分类、物质的性质来分析。【解答】解:(1)d点所示物质是碳的氧化物,其中碳元素显+4价,则该物质是二氧化碳,a点所示物质是一种氢化物,其中碳元素显4价,所以该物质是甲烷,二氧化碳与一种单质

    29、反应生成甲烷和其他物质,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该单质是氢气;故填:H2;(2)b点所示物质是碳的一种单质,由题干信息可知,这种碳的单质硬度很大,所以该物质是金刚石;故填:金刚石;(3)c、d点所示物质的均为碳的氧化物,c中碳元素显+2价,所以该物质是CO,d中碳元素显+4价,则该物质是CO2,反应是在点燃的条件下,一氧化碳和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2CO+O22CO2;反应是在高温的条件下,二氧化碳与碳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CO2+C2CO,该反应是由两种物质反应生成另一种新物质,属于化合反应;故填:2CO+O22CO2;化合反应;(4)d点所示物质是二氧化碳,e点所示物质是一

    30、种酸,其中碳元素显+4价,则该物质是碳酸,证明二氧化碳可以转化为碳酸的方法是:取一只试管,加入少量蒸馏水,并滴加几滴紫色石蕊试液,然后将二氧化碳气体通入盛有水的试管中,观察到试管中的溶液由紫色变成红色,说明二氧化碳转化为了碳酸;故填:取一只试管,加入少量蒸馏水,并滴加几滴紫色石蕊试液,然后将二氧化碳气体通入盛有水的试管中,观察到试管中的溶液由紫色变成红色,说明二氧化碳转化为了碳酸;(5)f点所示物质是一种盐,其中碳元素显+4价,则该物质是碳酸盐或碳酸氢盐,其中碳酸氢钠受热时会分解产生二氧化碳气体,所以碳酸氢钠是焙制糕点所用的发酵粉的主要成分之一;故填:NaHCO3。【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理解价

    31、类图的含义、单质的化合价为0、化合物化学式的书写方法等并能灵活运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三、化学实验题(本题2小题,化学方程式2分,其余每空1分,共16分)13(8分)实验室常用下列A、B、C装置制取气体,D、E、F装置收集气体。回答下列问题:(1)A装置中仪器X的名称是 长颈漏斗。(2)若用B装置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H2O22H2O+O2。在D、E中需选择 D集氧气,选择的依据是 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3)实验室常以氯酸钾、二氧化锰为原料,用C装置制取、F装置收集氧气。实验前需检查装置的气密性:连接装置C、F,微热C中试管,若F中产生气泡、且恢复常温后玻璃管内水面 高于水槽的水面

    32、,就证明装置气密性良好。将反应后剩余固体溶解、过滤、洗净、干燥后又得到二氧化锰固体,其质量与反应前相比 不变(填“增大”“减小”或“不变”)。(4)若以高锰酸钾为原料、用C装置制取氧气,需要在 试管口塞一团棉花。【分析】(1)根据实验室常用仪器的名称和用途进行分析;(2)根据装置B的特点选择合适的药品制取氧气,并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根据氧气的性质选择收集方法;(3)根据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和催化剂的特点进行分析;(4)根据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注意事项进行分析。【解答】解:(1)A装置中仪器X的名称是长颈漏斗;(2)B装置属于固、液常温型,适合用作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

    33、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2H2O+O2;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可用装置D收集;(3)实验前需检查装置的气密性:连接装置C、F,微热C中试管,若F中产生气泡、且恢复常温后玻璃管内水面高于水槽的水面,就证明装置气密性良好;二氧化碳在该反应是催化剂,反应前后,质量不变;(4)在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时候,为了防止加热时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要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故答案为:(1)长颈漏斗;(2)2H2O22H2O+O2;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3)高于;不变;(4)试管口。【点评】本考点主要考查了仪器的名称、气体的制取装置和收集装置的选择,同时也考查了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等,综合性

    34、比较强。气体的制取装置的选择与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的条件有关;气体的收集装置的选择与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有关。本考点是中考的重要考点之一,主要出现在实验题中。14(8分)黑火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某项目式学习小组对其组成产生兴趣,进行了以下探究:【查阅资料】黑火药由硝石(KNO3)、硫磺粉(S)和木炭粉(C)混合而成。SO2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也能使品红溶液和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CO2不能使品红溶液和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实验方案】取黑火药与适量水混合、搅拌、过滤、得到溶液和固体。将所得溶液蒸发溶剂、冷却,得到晶体,该过程在化学上叫做 蒸发结晶,在老师帮助下,小组通过其他实验证实晶体

    35、为KNO3。通过下述实验证实得到的固体为S和C的混合物;按如图组装仪器,先通入N2,再点燃酒精灯、通入足量O2使A中固体完全燃烧。【记录现象】装置ABCDE现象固体燃烧的火焰为 蓝紫色红色褪去紫红色变浅未变色溶液变浑浊【讨论交流】(1)装置A中硫磺粉、木炭粉发生了 氧化(填“氧化”或“还原”)反应。(2)装置C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5SO2+2KMnO4+2 H2OK2SO4+2MnSO4+2H2SO4,实验中装置C溶液的pH将 减小(填“增大”“减小”或“不变”)。(3)装置D的作用是 检验二氧化硫是否被C装置完全吸收。(4)装置E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a(OH)2+CO2CaCO3+H2

    36、O。【分析】【实验方案】将所得溶液蒸发溶剂、冷却,得到晶体,该过程在化学上叫做蒸发结晶。【记录现象】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讨论交流】(1)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是氧化反应。(2)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个数都不变。溶液酸性越强,pH越小。(3)装置D的作用是检验二氧化硫是否被C装置完全吸收。(4)氢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解答】解:【实验方案】将所得溶液蒸发溶剂、冷却,得到晶体,该过程在化学上叫做蒸发结晶。故填:蒸发结晶。【记录现象】装置ABCDE现象固体燃烧的火焰为蓝紫色(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红色褪去紫红色变浅未变色溶液变浑浊故填:蓝紫。【讨论交流】(1

    37、)装置A中硫磺粉、木炭粉发生了氧化反应。故填:氧化。(2)反应前后硫原子都是5个,钾原子都是2个,锰原子都是2个,反应后氧原子是20个,反应前应该是20个,其中2个包含在未知物质中,反应后氢原子是4个,反应前应该是4个,包含在未知物质中,装置C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5SO2+2KMnO4+2H2OK2SO4+2MnSO4+2H2SO4,实验中生成硫酸,溶液酸性增强,装置C溶液的pH将减小。故填:H2O;减小。(3)装置D的作用是检验二氧化硫是否被C装置完全吸收。故填:检验二氧化硫是否被C装置完全吸收。(4)装置E中氢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CO2

    38、CaCO3+H2O。故填:Ca(OH)2+CO2CaCO3+H2O。【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四、化学计算题(本题2小题,其中15题2分,24题16分,共8分)15(2分)我国科学家屠呦呦因发现抗疟疾药物双氢青蒿素(C15H24O5),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双氢青蒿素与青蒿素(C15H22O5)的相对分子质量之差为 2,在14.2g双氢青蒿素中所含氧元素的质量是4g。【分析】根据相对分子质量为构成分子的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元素的质量化合物的质量化合物中该元素的质量分数进行分析解答。【解答】解

    39、:青蒿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15+122+165282;双氢青蒿素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512+124+165284;则双氢青蒿素与青蒿素(C15H22O5)的相对分子质量之差为2842822;在14.2g双氢青蒿素中所含氧元素的质量是。故答案为:2;4。【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含义与有关计算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16(6分)化学实验室有一瓶标签损坏的稀硫酸,为测定其溶质的质量分数,甲、乙实验小组均取20g该稀硫酸样品与4g锌粒充分反应。甲组将反应后剩余的锌粒过滤、洗净、干燥后称得其质量为2.7g,乙组测得反应后固体、液体总质量为23.96g。回答下

    40、列问题:(1)比较两组实验方案,乙组的优点是 操作简便,可能存在的问题是 产生氢气的量太少,托盘天平只能准确到0.1g,称量不准确。(2)任选一组的实验数据,计算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如果选择两组数据计算,按第一个解答计分)【分析】(1)根据实验的实际操作分析;(2)根据题目中所给的数据结合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解答】解:(1)甲组将反应后剩余的锌粒过滤、洗净、干燥后称得其质量,操作比较麻烦,乙只称量反应后固体、液体总质量,操作简便,但由于反应生成的氢气质量太少,托盘天平只能准确到0.1g,称量不准确;故填:操作简便;产生氢气的量太少,托盘天平只能准确到0.1g,称量不准确;(2)设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x参加反应的锌的质量为4g2.7g1.3gZn+H2SO4ZnSO4+H265 981.3g 20gxx9.8%或:设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x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为4g+20g23.96g0.04gZn+H2SO4ZnSO4+H2 98 2 20gx 0.04gx9.8%答:设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9.8%。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2021年贵州省毕节市中考化学试卷真题.docx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5817157.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