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30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21条教育秘诀.docx

  • 上传人(卖家):刘殿科
  • 文档编号:5815988
  • 上传时间:2023-05-11
  • 格式:DOCX
  • 页数:30
  • 大小:36.70K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21条教育秘诀.docx》由用户(刘殿科)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21 教育 秘诀
    资源描述:

    1、夏山学校里的21条教育秘诀夏山学校的作者是被英国泰晤士报评选为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12位教育家之一的A.S.尼尔。尼尔既是本书的作者,也是夏山学校的创始人。相信很多家长应该看过窗边的小豆豆这本书,小豆豆上的那所让她快乐的都不想回家、即使回家第二天又盼望着能早点起床去上学的学校巴学园,其实就是以夏山学校为原型创办的。夏山学校和传统学校最大的不同就在于它的办学理念:让学校适应学生,而不是让学生适应学校,说的再通俗一点就是“以学生为本”。之所以有这样的办学理念,是基于两个假设:第一个假设:孩子的天性是善良的而不是邪恶的。这其实就是一种信任,而信任可以产生巨大的力量。就像一句俗话说的,你相信孩子是什么

    2、样的人,他终将成为什么样的人。美国纽约州第一位黑人州长罗杰.罗尔斯出生于美国纽约声名狼藉的大沙头贫民窟,这里环境肮脏、充满暴力,是偷渡者和流浪汗的聚集地。因此,他从小就受到了不良影响,读小学时经常逃学、打架、偷窃。一天,当他从又窗台上跳下,伸着小手走向讲台时,校长皮尔保罗将他逮个正着。出乎意料的是,校长不但没有批评他,反而诚恳地对他说:“我一看你修长的小拇指就知道,将来你一定会是纽约州的州长”。听了这话,小罗尔斯大吃一经惊,因为在他不长的人生经历中只有奶奶让他振奋过一次,说他可以成为五吨重的小船的船长。他记下了校长的话并坚信这是真实的。从那天起,“纽约州州长”就象一面旗帜在他心里高高飘扬。罗尔

    3、斯的衣服不再粘满泥土、罗尔斯的语言不再肮脏难听,罗尔斯的行动不再拖沓和漫无目的。在此后的40多年间,他没有一天不按州长的身份要求自己。51岁那年,他终于成了纽约州的州长。由此可见,信任的力量是无穷的。第二个假设:孩子有自己内在的发展规律,任何人为的干预,都将会破坏这种规律。法国思想家、教育家卢梭曾经说过: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人之前,就要像儿童的样子。如果我们人为地打乱这个次序,就会造成一些果实早熟,它们长得既不丰满也不甜美,而且很快就会腐烂,也就是说,我们将造就一些年纪轻轻的博士和老态龙钟的儿童。教育家叶圣陶先生也曾经说过,教育应该是农业,而不是工业。包括不少父母应该知道美国心理学家格赛尔曾经做

    4、过的“同卵双生子爬楼梯实验”,实验得出的结论是:教育太急,太快了,只会适得其反。正是因为基于这两个假设,所以夏山学校的孩子是自由的,尤其是在对待学习上。可以上课,也可以不上课,只要自己喜欢,可以连续好几年不上课。有个叫汤姆的男孩,5岁来到夏山,17岁离开,12年时间里一堂课也没上过。这在传统教育看来绝对是不可思议的事情,把学习这么不当一回事,以后凭什么在社会上立足?如何适应社会上的固有的规矩?我相信很多家长应该也有这种疑问。所以传统教育界称夏山学校为“放任学校”,暗示这里面的孩子都是一些无法无天的野蛮孩子。不过确实,刚开始来夏山学校的孩子几乎都是父母没有任何办法应对的问题孩子:厌学的,叛逆的,

    5、自卑的,攻击性强的。说的通俗点,父母也是拿孩子“死马当成活马医”。然而来到夏山后,这些孩子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喜欢学习,独立性强,充满自信,多年后他们成为了杰出的艺术家、设计师、演员、科学家、数学家。更重要的是,这些职业是他们的兴趣所在,从这个角度说,他们都成为了最好的自己。用尼尔的话说就是:那些不热心的学生在训练下念完大学,将来成为没有想象力的老师、平庸的医生和无能的律师,他们本来也许是上等的技工、顶呱呱的泥水匠或一流的警察。那作为学校校长,同时也扮演着孩子们家长的尼尔(刚开始学校里的孩子只有三四十个,并且全都是寄宿生,只有放假才能回家),他的哪些教育秘诀值得父母借鉴呢?1,就事论事,不

    6、攻击人格不少家长都有类似的困惑:孩子侵犯了自己的利益,自己实在忍无可忍的时候,究竟可以不可以对孩子发脾气。发吧,担心对孩子造成伤害;不发吧,自己又憋的难受。怎么办呢?看看尼尔的方法。有一年春天,尼尔花了好几个星期种土豆,土豆长势也很不错。有一次尼尔发现自己辛辛苦苦栽种的土豆,竟然有8颗被连根拔起。尼尔非常恼火,对那些捣蛋的孩子大发脾气:“我的土豆可是花了我很多心血,看到它们被连根拔起,我非常生气,生气的都想打人骂人了。这是我的土豆,我的土豆就不该被别人侵犯。”奇怪的是,自从尼尔发过脾气后,再也没人破坏过他的土豆。一方面,尼尔说出了感受,通过发脾气释放了情绪,表达了不满,捍卫了自己的权利;另一方

    7、面,他只是就事论事,并没有对孩子的心理上造成伤害。所以,当孩子的行为侵犯了大人的正当权利的时候,大人要说出孩子给自己造成的具体妨碍,以及自己真实的感受,包括大人的期望,这样,孩子才能找到与大人相处的合理界限,同时也有了努力的方向。比如,家里要来客人了,大人刚刚收拾好客厅,没过多久,又被孩子乱丢的玩具弄得乱七八糟,大人劝说了孩子几次,孩子依然无动于衷,这个时候大人就可以对着孩子发脾气:我刚刚才整理好卫生,转眼间就被你弄得不成样子,我非常生气,都想把这些玩具全部丢到垃圾桶里去,希望你现在马上把玩具捡起来放好。相信孩子一般情况下都会比较配合。最忌讳的做法是对孩子进行人身攻击:你天生就是个邋遢鬼;猪呆

    8、的地方都比我们家干净,看看你干的好事。这种做法无法培养孩子的合作精神,只能引起孩子的对抗或者彻底自我否定。父母需要用实际行动告诉孩子:当你侵犯我利益的时候,我可以发火,因为我是凡人;但我不会攻击你,因为尽管你是个孩子,但你的人格和我却是平等的。教育孩子,首先要把孩子当成人去尊重,一旦把孩子当成了私有财产,对方在人格上肯定低一等,就像鲁迅说的:小的时候,不把他当人,大了以后他也做不了人。2,先玩够,再学习发生在台湾的一个真实案例:有个孩子念小学一年级,每天高高兴兴地上学,快快乐乐地回家,和同学相处地也特别好。但这个孩子有个缺点,每门功课都是全班最后一名,也正是因为如此,所以同学们都特别喜欢他。他

    9、爸爸一看,儿子确实很快乐,但在学习上没信心肯定不行。有一天他对儿子说:从今天开始,爸爸和你玩一个游戏,你每天放学回来,老师教了什么,爸爸再教你一遍。儿子听说爸爸陪自己玩游戏,当然开心,所以每天都把老师教的内容告诉爸爸,然后爸爸再帮他巩固一次。就这样坚持了没多久,等到下次考试的时候,孩子竟然考了全班第一名。爸爸吓了一跳,同学们也吓了一跳,老师更是想不到。孩子回到家非常开心,对爸爸说:我今天考了第一名。他爸爸语重心长地对儿子说:我只是想让你知道,只要你用功,就能考第一名,所以,你应该有自信。不过为了让你过的快乐一点,以后你还是继续考最后一名吧。于是,这个孩子在小学整整玩了六年,有快乐的童年和美好的

    10、回忆,也交了不少朋友,但功课仍然是最后一名。等孩子上了初中后,有一天孩子突然对爸爸说:我已经玩够了,从今天开始,我要好好念书了。后来从高中到大学,父母对孩子的学习再也没有操过心。虽然这个爸爸的做法有点冒险,但看了确实让人挺感动:有一个理解和支持自己,并且可以用时间等待自己自我觉醒的家长,对于一个孩子来说,是多么幸福地一件事。听完了这个故事,相信很多家长应该能理解为什么尼尔会让孩子先玩够了再学习。因为每个孩子都有发展需要,都是喜欢学习的,否则他会永远很舒服的躺在摇篮里,不会走路也不会说话,这样的孩子有吗?没有,除非他身体上有缺陷。那什么时候孩子的学习效率最高?就是他感兴趣的时候,他自己决定要学习

    11、的时候。就像在夏山学校,传统学校七八年才能学会的知识,夏山的孩子常常只需要花费两年多的时间。“我要学”的学习动机来自内部,自己主动学习心情自然好,心情好自然就能学的好,这也就是爱因斯坦说过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你要我学”是强加意志,我心理必然是抵触的,心情也很差,自然学不到东西或者效率很低。所以,给各位家长提个小小的建议:不要采用任何强迫的方式逼着孩子学习,因为心情好才能学的好。3,除了比赛,尽量不采用物质奖励比赛是竞争性的,要击败对方,所以需要奖品;而学习则尽量不要用物质奖励,否则会改变孩子的学习动机,同时也在暗示学习本身不值得做。德西效应就是很好的例子。心理学家德西曾讲述过一个寓言,有

    12、一群孩子经常在一位老人家门前嬉闹,叫声连天。有一天,老人实在无法忍受了,他就想了一个办法。他出去给了每个孩子10美分,对他们说:“你们让这儿变得很热闹,我觉得自己年轻了不少,这点钱表示谢意。”孩子们很高兴,第二天仍然来了,一如既往地嬉闹。老人再出来,给了每个孩子5美分,5美分也还可以吧,孩子仍然兴高采烈地走了。第三天,老人只给了每个孩子2美分,孩子们勃然大怒:“一天才2美分,知不知道我们多辛苦!”最后他们向老人发誓,再也不会为他玩了!在这个寓言中,老人的方法很简单,他将孩子们的内部动机“为自己快乐而玩”变成了外部动机“为得到美分而玩”,而他操纵着“美分”这个外部因素,自然而然也就能操纵孩子们的

    13、行为。更重要的是,当你奖励孩子读书或者学习的时候,其实你是在暗示学习和读书是苦的,是没意思的。孩子会想:我玩的时候你不奖励我,还限制我;我看动画片的时候很开心你也没奖励我,还对我发脾气。偏偏学习你要奖励我,这说明什么?说明读书和学习是没意思的,是痛苦的,要用奖励平衡一下。一旦孩子在潜意识中形成了这个信念,你觉得他还会真的发自内心喜欢学习吗?4,孩子有情绪时的沟通法宝呼应人际交往基本都遵循“相似性”法则,就是人都喜欢像自己的人,比如,孩子喜欢看动画片,因为里面的人物动作像自己,说话像自己。而建立“相似性”的重要手段便是“呼应”。“呼应”,就是通过认同对方的言行或者言行背后的情绪,向对方传递了这个

    14、明确的信息:我和你是一伙的,是同类的,我能理解你。惟其如此,对方才会在心理上放松警惕信任我们,从而在接下来的过程中更愿意选择合作而不是对抗。NLP把这个技巧叫“先跟后带”,北方人的说法是“顺毛捋”,就是先顺着对方,然后再想办法引导对方,道理都差不多。有一次,小班老师告诉尼尔,说有一个小女孩不合群,也不快乐。尼尔让小女孩过来聊聊。小女孩过来时第一句话就是:我不要什么个别谈话,一点意思都没有。尼尔说:很对,这样的谈话完全是在浪费时间,我们绝不要个别谈话。听了尼尔这么说,小女孩想了一下,然后慢慢的说:那么,我不在乎一点点个别谈话。接着,尼尔问小女孩:能告诉我你为什么不快乐吗?小女孩开始告诉尼尔自己为

    15、什么不快乐:因为感觉妈妈更爱小弟弟,不爱自己。在案例中,尼尔通过认同和理解小女孩的说法取得了小女孩的信任,从而保证了沟通的顺利进行。除了可以呼应孩子的语言来引导孩子,还可以呼应孩子的行为取得孩子的信任。一次,一个刚转来的新生朝着尼尔刚漆好的大门上扔泥巴,尼尔明白这个新生其实是通过“扔泥巴”的破坏性行为,以发泄过往在传统学校所积压的怨气。于是,尼尔也从旁边拿起泥巴,和这个新生一起朝门上扔。后来,这个新生和尼尔成了无话不谈的好朋友,很多问题行为也消失了。当时有人很好奇,问尼尔为什么要这么做,尼尔说:认可对正常儿童和对问题儿童来说是同样重要的,尤其是对问题儿童。每位家长和老师都必须遵守这个信条你要始

    16、终站在孩子这一边。5,改变不容易,父母要多学习,多反省有一位贵妇对尼尔“自由”的教育方法半信半疑,所以一直在犹豫要不要送孩子来夏山。尼尔直接对她说:我替你决定了,我不收你的孩子。因为你并不真正相信自由,假如你的孩子来这里的话,我也许要花半辈子时间向你解释自由是什么,到最后你还是不会相信。那结果对你的孩子是毁灭性的,因为你孩子不知道究竟是家长对还是学校对。尼尔的做法虽然有点不近人情,但现实情况确实是这样。世界都是主观的,就好比同一片天空,有人觉得朝气澎湃,有人觉得死气沉沉。当一件事超出人的认知时,人往往会用过去的经验解读这件事。俗话说“夏虫不可语于冰”说的就是这个意思。所以,在教育孩子过程中,作

    17、为父母要多学习,多反省,才能走出过去经验的困境,发现更好的教育方法。6,不自由的孩子怎么来的书中对不自由的孩子的描写非常到位:他受到严格制约、训练和压抑,住在我们的街对面,一所死气沉沉的学校中,他整天坐在一张冷冰冰的课桌前,后来他又坐在一个更乏味的办公桌前或者工厂的更凉的板凳上。他很驯良,听从命令,很怕批评,同时极想做一个正常和守规矩的人。他毫不迟疑地接受一切交给他的东西,然后又把他的心结、恐惧和失意再交给他的子女。讲到这里,很想和大家讨论一个问题:到底要不要孩子乖、听话或者绝对服从?乖和听话真的那么重要吗?2014年4月16日上午,韩国载有476人的“岁月”号客轮在海上发生沉船事故,生还者只

    18、有172人,300多人遇难或失踪,这不是重点;乘客中有325名学生和14名教师,这也不是重点;“岁月”号沉没前,已经有不少船只在现场准备施救,最近距离50米,且鸣笛提醒乘客救援近在咫尺,“如果谁从船上跳下,谁就能得救”,但几乎看不到人从“岁月”号上跳船逃生,这还不是重点;为什么乘客不选择跳海逃生呢?他们在干嘛?幸存者拍摄的视频显示,船体已经严重倾斜,眼看就要沉没了,但船上学生仍然平静地坐在甲板下的船舱内!视死如归?誓与船共存亡?不是。那是因为什么?因为船员通过广播要求学生们待在原地、不要试图逃生;这些呆在舱内的学生不假思索地服从了船员的指令,丧失了逃生的机会,最后随船一起沉没!而那些没有听到、

    19、或者无视船方指令的人,反而获救,包括一些私自到甲板上抽烟的淘气学生!事后有人感叹:“不听指挥的孩子回来了,听话的孩子失踪了!”这,才是重点!所以,教育的真谛是让孩子成为他们自己,相信自己,而不是迷信权威。千万别让孩子听话!如果哪个小孩很享受被呼来呵去,基本上就废了。乖和听话从来都不是孩子的天性,每个孩子都是不乖的,不听话的,谁都愿意成为自己,只要行为不妨碍不伤害他人。更重要的是,乖和听话都是为了别人,其本质是压抑和害怕。所以,用其他词语把“乖”、“听话”替换掉吧!比如:孩子作业做完了,不要再说“你很乖”,而应该说“你效率好高”;吃完饭后孩子收拾了碗筷,不要再说“你很乖”,而应该说“你很自觉”。

    20、7,什么是真正的自由自由不是放纵。在严格家庭中,孩子没有任何权利;在放纵的家庭中,孩子拥有所有的权利。而在合理的家庭中,孩子与父母有平等的权利。自由有两个前提:1,不妨碍不伤害他人。比如,夏山的孩子可以不上课,这是孩子的自由,因为这个行为没有妨碍或者伤害到他人;但是却不可以在教室里吵闹,否则会被赶出去,因为这个行为妨碍了别人听课;2,没有安全隐患。比如,夏山十一岁以下的孩子绝不许单独在街上骑自行车。当孩子的行为有了安全隐患的时候,通常情况下建议父母用“二选一”的方法处理。比如,孩子要在马路上玩滑轮,在这种情况下,父母可以这样引导:要不在花园里玩,要不回家,你自己选。把决定权交给孩子,孩子在心理

    21、上的抵触就不会太强烈,毕竟人都喜欢自己做主。其实我觉得在家里不要给孩子制定太多的规矩,有上面这两条就足够了。想想看,孩子承受的压力一点也不比成人小,学习的压力,交友的压力,生理和心理变化的压力,在学校已经够累了,回到家还要面对一大堆家规的约束,这样的环境是令人窒息的。失去了自由,人就会变得像囚犯一样痛苦不堪,所以匈牙利诗人裴多菲才说: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8,无条件的爱无论孩子是什么样的,我们都要接纳他,与他的成绩无关,与他的行为无关,与他的相貌无关,这就是无条件的爱。父母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一面镜子,孩子从这面镜子中看到自己是什么样的,他就会成为什么样的。所以,当我们

    22、无条件接纳孩子的时候,孩子才会无条件的接纳他自己,以后即使遇到再恶劣的环境,他都会发自内心的爱自己,乐观前行而不是随意否定、攻击自己或者是结束生命。从这个角度来说,如果你能无条件的爱孩子,就可以预防他自杀。9,不要让孩子怕你在不少父母看来,孩子就应该要怕父母。他们的理由非常简单,如果连父母都不怕的话,那这孩子就会无法无天,就会觉得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人可以让他害怕。如果没有人让他害怕的话,那父母就震不住他。所以父母中必须要有一个人让孩子害怕。按照中国传统的说法呢,就是严父慈母,也就说父亲要威严,要让孩子怕。而另外一些专家也在强调父母要有权威,他们会举出各种各样的理由,来阐述父母有权威的必要性和

    23、重要性。而所谓的权威,本质上也是让孩子害怕。现在问题就来了,难道父母必须要让孩子害怕,才能把孩子教好吗?如果父母跟孩子之间是一种平等的关系,是一种朋友的关系,那是不是就意味着父母对孩子不能够施加影响呢?不能够尽到教育孩子的责任和义务呢?很少有人去思考这个问题,但其实在我看起来,让孩子害怕尽管能够给我们带来暂时的好处,而长期的祸害却经常被我们所忽视。成人为什么希望孩子怕自己?1,不知道还有更好的方法,所以只好用熟悉的方法而不是舒服的方法,这是大脑的“自动化驾驶”。就像很多老年人在城里呆了不长就要回乡下,不是城里不舒服,而是不熟悉;2,孩子怕大人,大人就会省心,日子才好过一点。与其说这是养孩子,还

    24、不如说这是养宠物;3,觉得孩子天性是邪恶的,所以要严加对待。当一个家庭笼罩在恐惧氛围下的时候,滋长的是仇恨,也就是说,当一个孩子怕你的时候,他离恨你就不远了。10,小孩对财产不在乎很正常所有的东西在小孩的眼里只分为两种,好玩的和不好玩的,而与东西值多少钱没关系。一方面,大人对东西有占有欲,小孩没有;另一方面,孩子还没有建立起“东西是个人财产”这个概念。所以,大人最好把家里的贵重物品收起来,或者用其他东西替代。比如,孩子要往钢琴上钉钉子,大人可以给孩子一块木板满足孩子的需求。万一贵重东西被孩子损坏了,就接受这个事实,尽量从这次失误中学到一些东西。比如,孩子失手把一个贵重的玻璃杯打碎了,除了接受这

    25、个事实,我们要引导孩子下次怎么样才能把杯子拿紧。“吃一堑长一智”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尤其不能用“坏”、“淘气”、“不守规矩”这些有道德审判的字眼评价孩子。这个阶段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必然的伴随现象,当自由的过了对财产漠不关心的阶段,孩子会自动的重视财产,同时不会变成唯利是图的人。问题儿童的破坏性行为不在本次讨论中,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才能找到破坏性行为背后的需求。11,关于孩子说谎说谎本身是孩子成长经历的一部分,也可以说是生命发展过程中必然出现的现象。1989年,加拿大麦基尔大学儿童心理学副教授维多利亚塔尔瓦和他的团队曾经进行了一项名为“偷看游戏”的实验,参与的对象是3-7岁的孩子。研究者在实验

    26、的房间里事先安装了隐藏摄像头,然后告诉孩子们桌子上的红布下面有一个神奇的玩具,要求孩子们不能偷看。最后的实验证明,尽管大部分孩子都偷看了,但他们都会撒谎,否认偷看的事实;最新的研究也发现,4岁的孩子平均每2小时会撒谎一次,6岁的孩子平均每1小时撒谎一次。重要的是,一个孩子一旦开始了说谎,象征着他的心理能力已经有了质的飞跃。国际儿童心理学期刊实验儿童心理学杂志刊登的一项研究结果表明:相比那些不会说谎的孩子或者说谎能力差的孩子,说谎说的好的孩子,学习成绩会更优秀。因为说谎者要把一个谎言说的天衣无缝,至少要满足三个前提:第一,说谎者要事先做一个假设:我知道的东西,对方肯定不知道。这种能力本身是心理成

    27、熟和自我意识发达的一个标志;第二,接下来说谎者要运用丰富的想象力,开始虚构一个不存在的故事情节;第三,最后,说谎者还要在整个说谎的过程中控制好自己的动作和面部表情,防止漏出破绽被对方识破。当然这么说并不是要鼓励孩子去说谎,而是说当大人碰到孩子说谎的情况,需要多点宽容,而不是对此上纲上线,把孩子的行为和道德标准挂钩。孩子正常的说谎有两种现象,一是语言表达不准确出现的撒谎现象。比如,一个2、3岁的孩子告诉大人被其他小朋友打了或者被老师打了,其实对方只是轻轻地拍了他一下,但孩子因为语言发展的限制,往往分不清什么是打,什么是拍。这种情况下大人要询问当时的具体情况,对方打你哪里,怎么打的,然后再用孩子听

    28、得懂的语言引导孩子区分两者的差别;二是分不清幻想或者想象和现实有什么不同而出现的撒谎现象。比如,一个4、5岁的孩子看到其他小朋友的变形金刚玩具很羡慕,于是告诉对方:我家里也有一个变形金刚玩具,比你的更大更漂亮。其实自己家里根本没有,这是他自己想象出来的。对此,大人要对孩子的说法表示认可或者理解:比如,妈妈看到那个变形金刚了,它说它想和你玩。或者:妈妈知道你也很想要一个变形金刚。孩子不正常的说谎通常也有两种。一,孩子害怕惩罚的时候会说谎。避苦趋乐是人的天性,如果以往的经历告诉孩子,说实话的后果很严重,孩子在撒谎的路上就会越走越远,并且撒谎技巧会越来越高。对于这类撒谎,大人首先要向孩子保证说真话的

    29、环境是安全的,同时告诉孩子大人听了谎话后的真实感受。比如,孩子明明和同学出去玩了,回来却告诉你是和同学做作业去了。这时候大人要引导孩子:你担心妈妈会批评你,所以你不敢说实话,妈妈理解你的心情。不过你放心,妈妈不会批评你,因为作业是你自己的事情。不过妈妈希望你下次有话直接说,这样妈妈就知道你去了哪里,也不用担心了。二,孩子模仿大人的行为。大人教育孩子的时候,总希望孩子按照自己所说的去做,而不是按照自己所做的去做,而孩子则相反,大人怎么做他就怎么做,这就是“言传不如身教”的道理所在。孩子都是环境的产物,生活在一个“大人说谎从来不脸红”的家庭,这样的孩子长大后必然也是谎话连篇。对此,除了大人规范自己

    30、的言行,给孩子做个好的榜样和示范外,别无他法。12,让孩子多帮大人做事情孩子的自信来自于价值感,而价值感都是在做事尤其是做好一件事上体现出来的。所以,在和孩子相处过程中,大人要处处示弱,给孩子提供做事的机会,而不是处处逞强。大人太能干了,孩子就容易懒了,大人太聪明了,孩子就容易笨了,一般情况下都是如此。更重要的是,当你包办代替孩子时,其实是在暗示孩子:你是无能的,必须要依靠大人。长此以往,孩子长大后很容易成为“啃老族”。13,惩罚只会带来副作用惩罚孩子不但不起作用,相反还有副作用。一个法官对犯了罪的两兄弟说:如果你们小时候多挨几次鞭子,你们就不会犯法了。两兄弟几乎异口同声的回答:事实上,我们每

    31、晚都要挨父亲的鞭子。包括我做教育十多年了,见过无数的家长和孩子,从来没听见那个家长说过类似的话:我用打骂管教我的孩子,他现在是多么好啊!我听到的都是:老师,我打也打了,骂也骂了,道理也讲了,什么方法都用了,孩子怎么越来越没法教?再说一个最简单的道理,如果惩罚有用,为什么我们需要不断的惩罚孩子?其实你会发现惩罚是一个恶性循环,当它越不起作用,家长就越认为问题出在孩子身上,从而采用更严厉的手段惩罚孩子,结果孩子的内心更抗拒,导致惩罚更没有用。心理学上有个“南风效应”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北风和南风比威力,看谁能把行人身上的大衣脱掉。北风首先来一个冷风凛凛、寒冷刺骨,结果行人为了抵御北风的侵袭,便把大衣

    32、裹得紧紧的。南风则徐徐吹动,顿时风和日丽,行人觉得春暖上身,始而解开纽扣,继而脱掉大衣,南风获得了胜利。故事中南风之所以能达到目的,就是因为它顺应了人的内在需要。这种因启发自我反省、满足自我需要而产生的心理反应,就是“南风效应”。由此我们可以知道,家庭教育中采用“棍棒”、“恐吓”之类“北风”式教育方法是不可取的。实行温情教育,多点“人情味”式的表扬,培养孩子自觉向上,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还有一种精神上的惩罚:说教或者讲道理。比如,告诉孩子:抢东西是不对的;要学会尊重同学。没有人喜欢被说教,因为说教的内容通常都是老生常谈,空洞无物,并且说教者几乎都是“站着说话不腰疼”,喜欢用大帽子压人;同时

    33、,说教者从开始说教的那一刻起,本身就带有某种优越感,从而把别人置于不如自己的境地。尤其是当说教变成长篇大论的时候,就会引起对方在心理上极大的反弹。著名作家马克吐温有一次听牧师演讲,最初感觉牧师讲得很好,于是打算捐款;十分钟后,牧师还没讲完,他不耐烦了,决定只捐些零钱;又过了10分钟,牧师仍然没有讲完,他决定不捐了。在牧师终于结束演讲开始募捐时,过于气愤的马克吐温不但分文未捐,还从盘子里偷了2元钱。这种由于刺激过多或作用时间过久而引起逆反心理的现象,就是“超限效应”。说到惩罚,尼尔还有一个可能会颠覆大家常识的观点,他认为:惩罚孩子的人都是在恨自己。当然,他是从深层心理学的角度解释的,我觉得有一定

    34、的道理。大家有没有发现,我们最不喜欢孩子的行为,其实我们身上也有?比如,总是惩罚孩子学习的家长,其实他们小的时候学习也不好,但总不能惩罚自己吧,所以就把这种惩罚自己的冲动投射到孩子身上,说的再通俗点,就是通过惩罚孩子来象征性的惩罚了自己。为什么惩罚没有用?A,惩罚令人愤怒,如果是孩子,他还会因为不具有身体上的优势或者要依赖父母从而在面对惩罚时感到无能为力,结果是给孩子造成了双重伤害。更可怕的是,就像我们听到过的一句俗话“媳妇熬成婆”,曾经的受害者很有可能在未来成为施害者,就像轮回,也可以叫“强迫性重复”。B,教会了孩子用暴力解决矛盾和冲突。滑稽的一幕幼儿园门口,一位家长边打孩子的屁股边告诉孩子

    35、:说了多少次不要打人,你怎么老是不听话。想起了心理学上的一句话:你解决矛盾的行为,暴露了你童年的经历。说白了,当一个人用采用暴力的时候,他其实是在告诉你:我小时候就是这样被人对待的。C,惩罚最终会失效,因为总有一天,你会丧失身体优势,并且你掌握的资源孩子也不需要了。D,孩子在心理上会和父母保持距离,长大后和父母之间有的只是表面义务而不是浓浓的亲情。尤其恐怖的是,他很冷漠,包括对另一半,因为他没感受过爱,所以没办法把爱给予另一半或者孩子。E,惩罚不会让孩子学会反省,而是学会了报复和用更高明的手段逃避惩罚。因为惩罚激发了孩子的叛逆心理,这就是心理学上的禁果效应:你越不让我干,我越要干,还要和你对着

    36、干,因为我的地盘我做主,以此证明我存在的意义。F,惩罚会让孩子变得更加自私,他不会考虑自己的行为会对他人产生什么样的影响,而是时刻做成本效益分析:做这件事我得到的多还是失去的多,如果得到的多于失去的,哪怕是违法的,我也去干。假货横行的来源。G,孩子会再犯,因为惩罚已经让孩子付出代价了,意味着下次可以接着干。14,让孩子身体健康的秘诀夏山的孩子每个都很健康,几乎没生过病,并且个子长的高,即使是父母比较矮的孩子个子也能长到6英尺(1米8多)。对此,尼尔认为有三方面的原因:1,自由;2,食物好;3,空气新鲜。食物好和空气新鲜在很多情况下人没办法控制,比如空气污染或者蔬菜瓜果有农药残留你有什么办法?但

    37、是自由我们是可以掌控的。我很认同尼尔说的“把幸福感要放到第一位”,因为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心理的问题可以导致生理上出问题,比如中医强调的“怒伤肝,忧伤肺”。包括近几年有门学科叫“心身医学”,说的都是心理影响生理。我以前接触过几个得哮喘的孩子,发现这几个孩子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父母都对孩子非常严厉,当孩子感到压抑的时间长了,这种窒息感就会通过呼吸系统表现为哮喘,心理学把这种现象称为“躯体化”。所以,家庭的氛围很重要,一个自由、尊重、平等的家庭中长大的孩子,一定是健康的、乐观的、热爱生活的。15,孩子的性健康教育如果孩子谈到了这个话题,家长一定要淡定从容,并且诚实回答。如果不好回答,就直接告诉

    38、孩子:这事情有点复杂,以后你自然会明白或者以后才能解锁清楚。父母坦然,孩子就坦然,越禁止越压抑或者越逃避,只会让孩子更加好奇更加感兴趣,从而更容易在这上面出现问题。还有,解释的时候尽量简洁,就事论事,不要过度解释。16,无须对孩子进行道德训练尼尔认为,没有必要总是把孩子的行为上升到道德的标准,因为孩子的很多所谓问题行为其实是发展过程中的自然现象。一旦和道德挂钩,孩子也许表面上迫于压力会迎合家长,但这种欲望会藏到潜意识中,不断影响孩子。比如,一个孩子要先学会自私和占用,他以为只要他喜欢,世界上的东西都是自己的,等他慢慢有了“物品归属权”概念后,他才能学会分享。如果他连东西是不是自己的都弄不清,他

    39、分享什么?如果家长非要逼着孩子分享,就等于打乱了孩子的发展顺序,他没办法把自私的部分先发展好,结果导致孩子一辈子都在弥补,彻底成为一个自私的人。我有一个有点极端的观点,就是要让孩子把他这个年龄段所谓的小错误都要犯了,这样可以避免孩子将来在这方面犯大错误。相信大家对2002年发生的清华大学刘海洋“硫酸泼熊事件”还记忆犹新,他之所以做出如此令人大跌眼镜的举动,其实只是为了满足自己“考证黑熊嗅觉是否灵敏”的好奇心,假如他的好奇心在小时候已经得到了充分满足,相信他也不至于如此疯狂。不能提前训练道德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孩子根本还无法理解道德的概念,如果强迫,只能给孩子带来隐患,因为孩子会觉得自己是有问题的

    40、。就好比当孩子还不会爬的时候大人要急着训练孩子站,然而他的四肢还不强壮,根本撑不住体重,结果只会让孩子变成罗圈腿(也称为o型腿)。所以,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父母要学会等待,让孩子循序渐进的发展,跨域只会带来副作用。西方有一句话说得很好,叫做“大自然不跳跃”,就是它是按照顺序连续发展的。17,孩子犯罪是因为缺乏爱心理学上所谓的“爱箱理论”:在每一个孩子心里,都有一个“情绪的箱子”等着被填满爱。当一个孩子真正感觉到被爱,他会觉得自己是有价值的,这样他自然正常地成长。但是,当爱箱空了的时候,孩子觉得自己是没有价值的,不值得爱的,他就会有问题行为。孩子们多半的问题行为是由于空箱子的渴求所激发。包括在很

    41、多学校里有一些学坏的孩子,比如打架、加入帮派、吸毒,为什么?行为背后总是有需求的,因为他们没办法通过表现好获得家长的爱,证明自己的存在价值,只好通过反社会的行为来获得关注。就像一句俗话讲的:不能千古流芳,那就遗臭万年。所以要想预防孩子犯罪,就要多关注孩子身上的闪光点,让他觉得自己是可爱的,有价值的,这样他就会朝着好的方向不断发展。最可怕的是经常盯着孩子的不足,让他觉得自己是一个没价值的人,有一天他就会破罐子破摔。切记:爱生爱,恨生恨。18,正常的偷盗和不正常的偷盗什么叫正常的偷盗?三毛在她的著作倾城专辑里收录了一篇文章叫胆小鬼,说的就是她小时候偷钱的一段往事。她把偷钱的事情告诉了姐姐和弟弟,“

    42、说着说着,发觉姐姐弟弟们在笑,原来都偷过钱,也都感觉不好过,这一段往事,就过去了。”也就是说,在没明白“物品归属权”的幼儿时期,每个孩子都曾经或多或少的拿过不属于自己的东西。对于幼儿来说,我的是我的,你的也是我的,我喜欢的还是我的,这种行为与成人世界的道德判断没有丝毫联系,而是每个孩子成长路上的必然经历。还有一种正常的偷盗,就是团伙偷盗,孩子的参与不是为了占有,而是为了赢得在伙伴们心目中的地位。按照尼尔的说法,孩子之所以会发生这两种所谓的偷盗行为,是因为孩子在本质上还是自我主义者,这种情形大概要持续到青春期,他才能有能力替别人着想。“我的”与“你的”是成人的概念,当孩子长大成熟后,他自然会有这

    43、些观念。也就是说,尼尔建议不用管,让孩子顺其自然的发展,长大了就没事了。但我估计很多父母做不到,因为咱们中国人对所谓的“道德”看的很重要,所以一不小心就会用道德标准来审判孩子,比如把孩子叫做“小偷”。如何引导?首先,当孩子拿了别人的东西后,大人要给孩子传递一个信息:我知道你很喜欢这个东西,所以才拿的,但这不是你的,我们一起把它还回去吧,你要是很喜欢的话我可以买给你。这个信息对于孩子来说有三个好处:1,用“拿”而不是用“偷”,就是防止给孩子贴一个“负面标签”,因为“负面标签”都有极大的暗示作用;2,“把它还回去”,给了孩子犯错后改正和努力的方向;3,“如果你喜欢的话妈妈买给你”,让孩子明白想要自

    44、己喜欢的东西可以有正确的途径。其次,大人在家里要逐步帮孩子建立“物权归属”的概念,比如,这个杯子是宝贝的,那个杯子是爸爸的,另一个杯子是妈妈的,喝水的时候自己用自己的杯子,没有经过别人的允许,不能拿别人的杯子,因为一旦找不到了,别人会很着急。还可以通过玩游戏来加深孩子的印象,比如,把宝宝的游戏机藏起来,问他找不到自己的东西是不是很着急、很难受,要让孩子明白:一旦没经过对方的同意而拿了对方的东西,对方的感受是什么。孩子就慢慢学会了移情,自然而然就不会轻易乱拿别人的东西。不正常的偷盗指的是不能控制的习惯性的偷盗。用尼尔的观点解释就是,这是由于缺爱造成的病态行为。也就是说,无论孩子偷的是什么东西,他

    45、都是在象征性的获得爱。对于这种情况如何处理?尼尔的方法是充分满足。比如,有个孩子偷了尼尔的烟,尼尔知道后直接给他钱让他去买烟。这种情况下孩子会把尼尔当成认可自己的朋友,是爱自己的人,为了不辜负这份爱,孩子的偷盗行为迟早会停止。讲到这里我想起了另一个类似的案例。雨果的悲惨世界里的主人翁冉阿让,因为给饥饿的外甥偷面包被判刑19年,出狱的时候,警察局局长沙威认为人偷了一次东西,他一辈子都是小偷了,不会改变,不会得到救赎。连冉阿让自己都认为不会得到救赎了。于是,当他出狱后发现做苦工得到的报酬只是别人的一半的时候,他再次开始偷窃。有一次,他在好心收留他过夜的米里哀主教家里半夜偷了一套值钱的银器,刚逃出去

    46、不久便被警察抓住。当警察押着冉阿让来到主教家里,主教却出人意料地告诉警察说,那些银器是他送给冉阿让的,还说冉阿让忘了带走一对银烛台,警察只得将冉阿让释放。最后,主教对冉阿让说:不要忘记,您拿了这些银子,是为了去做一个诚实人。主教的信任让冉阿让很受感动,他觉得自己的存在应该有比偷窃更崇高的意义。他决定改变自己的生活。经过8年努力,改名的冉阿让成为一家工厂的主人,并且还当上了市长。由此可见,要想彻底解决孩子的“偷窃”行为,唯有给予孩子足够的信任,即使孩子100次辜负了大人的信任,大人仍然要给孩子第101次的机会。爱和宽容才能把人的良知彻底唤醒。19,预防胜于治疗史记鹖冠子中曾经记载了这样一件事。一

    47、次,魏文王问扁鹊说:“你们家兄弟三人,都精于医术,到底哪一位最好呢?”扁鹊答:“长兄最好,中兄次之,我最差。”文王又问:“那么为什么你最出名呢?”扁鹊答:“长兄治病,是治病于病情发作之前,由于一般人不知道他事先能铲除病因,所以他的名气无法传出去;中兄治病,是治病于病情初起时,一般人以为他只能治轻微的小病,所以他的名气只及本乡里;而我是治病于病情严重之时,一般人都看到我在经脉上穿针管放血,在皮肤上敷药等大手术,所以以为我的医术高明,名气因此响遍全国。”黄帝内经也说过,上工不治已病治未病,表达的是一样的意思:预防很重要,成本也很低。很多问题孩子来到夏山学校后,之所以到后来成为了遵纪守法的、有价值的

    48、合格公民,是因为平时在和孩子相处的过程中,尼尔非常注意前期预防。尼尔认为有问题的孩子大多数是因为内心对成人的抵触和反抗,成人越不认可他们的行为,他们就越要用这样的行为证明自己的存在价值。有点像权利之争。当孩子的问题行为被认可后,他的内心对抗就失去了意义,于是才会走入正道。比如,一个骂人的孩子,尼尔会鼓励他大声骂,甚至和他一起骂,慢慢地孩子就觉得骂人没意思了,因为他发现骂人并没有换来别人很大的反应,对方反应越大,孩子骂人的行为就会越得到强化,对方没反应,孩子自然就会放弃这个没用的招数。就好比你被人取笑,如果你反应很大,说明对方的做法是有效的,这会鼓励对方用更大的力度继续取笑你,;如果你不理他,很

    49、快对方就觉得没意思了。好比俗语说的,一拳打在棉花上。先认可孩子的行为,即使是问题行为,因为行为背后的需求都是没有错的,不妥的只是满足需求的手段。认可才会让孩子觉得大人和他是一伙的,他心理上才不会对抗,那大人引导他的时候他自然会很合作。这样的例子在夏山学校里是经常发生。比如,尼尔会和喜欢偷盗的孩子去偷鸡,偷学校抽屉里的钱,结果这几个喜欢偷东西的孩子到后来竟然慢慢变好了。20,如何处理孩子们之间的冲突如果家里有几个孩子,你通常会发现他们之间经常产生矛盾甚至是互相攻击,这大部分都是由于嫉妒引起的,嫉妒对方得到父母的爱比自己多。而爱,对于孩子来说就是一切,没有爱,孩子甚至无法存活下去。尤其是老大会嫉妒老二,因为在没有老二前,老大“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全家人都围着他转,他是中心。然而老二出生后,他发现全家人开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21条教育秘诀.docx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5815988.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