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15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2021年食用菌产业发展规划食用菌产业发展规划.doc

  • 上传人(卖家):刘殿科
  • 文档编号:5815469
  • 上传时间:2023-05-11
  • 格式:DOC
  • 页数:15
  • 大小:25K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2021年食用菌产业发展规划食用菌产业发展规划.doc》由用户(刘殿科)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2021 食用菌 产业 发展规划
    资源描述:

    1、2021年食用菌产业发展规划食用菌产业发展规划_县是食用菌生产适宜区,自然条件优越,产业基础良好,发展前景广阔。近年来,经全县上下共同努力,持续加大培育力度,食用菌产业已经展露出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已经成为我县农业支柱产业之一。为推动我县食用菌产业进一步发展,实现产业加快升级、增长方式不断转变,特制定本规划。一、全县食用菌产业发展现状(一)发展现状 食用菌产业是一项投资小、周期短、见效快的朝阳产业。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提高,食用菌又是一类有机、营养、保健的绿色食品,符合人们消费增长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是农民快速致富的有效途径。我县素有栽培历史,技术力量比较雄厚。共有 万多农户从事食用菌

    2、生产,主要集中在王集、爱园、里仁、现代农业产业园等乡镇,年种植面积稳定在2亿平方尺。全县拥有食用菌生产企业和食用菌专业生产合作组织20余家,香菇、平菇、鸡腿菇、双孢菇、草菇、金针菇、茶树菇、杏鲍菇等是我县的主导栽培品种。年产鲜菇20万吨,主要销往南京、上海、浙江等地,内销比例占鲜菇总产量的80%以上。(二)存在问题1、发展不均衡,基地规模较小。我县食用菌主要分布在王集、爱园、现代农业产业园等乡镇,个别乡镇区几乎还是空白;规模化生产基地较少,现有基地大小不一,发展布局极不平衡。2、生产结构不合理,适应市场能力差。我县食用菌生产总体上呈现培养料充足但未得到有效利用的问题。同时,由于基础设施建设不到

    3、位和珍稀品种较少,食用菌生产存在比较明显的淡旺季问题。3、标准化生产程度不高,科技水平低。菇农生产的随意性较大,缺乏按照无公害生产技术操作规程生产的自觉性,产品质量控制不严,食用菌产品质量安全水平还不高。新品种培育和引进开发力度小,高水平技术人员缺乏,不能满足日益壮大的食用菌产业发展要求。4、产业化水平较低,市场开拓能力差。目前我县食用菌深加工企业少、实力相对较弱,精深加工水平低,加工转化增值率低,中介组织和信息化销售网络不完备,经纪人数量较少,市场狭窄,制约着我县食用菌产业的进一步发展。(三)发展优势1、自然区位优势。我县气候温和,适宜种植,此环境条件下生产的食用菌产品干物质含量高,菇形好、

    4、菇朵大,商品性好。2、生产资优势。我县是农业大县,粮食播种面积82.3万亩,可利用秸杆 40多万吨;畜牧业发达,有大量的畜禽粪便资,这为我县发展食用菌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栽培原料。全县有农业人口近75 万人,占总人口的 75 %,可为发展食用菌生产提供充足的劳动力资保障。3、技术资优势。我县人工栽培食用菌已有多年历史,积累了大量实践经验。目前,省农科院食用菌研究所为各生产企业、基地培育了一批食用菌生产技术带头人,为我县食用菌产业发展提供了较强的技术保障。4、比较效益优势。我县发展食用菌具有显著的效益优势,经济效益方面,食用菌生产投入产出比在12至15之间,每亩食用菌平均效益近6万元,远高于蔬

    5、菜等经济作物;生态效益方面,食用菌生产以微生物分解转化秸秆、畜禽粪便等农业有机副产品或废弃物资,生产营养丰富的菌类食品,变废为宝,废弃菌糠可制作有机肥料,改良土壤,同时减少废弃物的丢弃和焚烧,有效保护生态环境。5、产业政策优势。近年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食用菌产业发展,出台了一系列食用菌发展的优惠政策,在水电路、棚室等基础设施建设及加工企业、市场消化能力拓展等各方面给予大力扶持。同时,食用菌产业的发展可以促进贮藏、保藏加工、运输、销售和中介组织等多行业的发展,对于延伸产业链条,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意义重大。二、发展思路和发展目标(一)发展思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加快建设现代食用菌产业为

    6、目标,以质量效益为核心,以科技创新为动力,以示范带动为载体,紧紧围绕国内外市场需求,大力推进食用菌产品结构和产业布局进一步优化,产业功能进一步发挥和拓展,科技创新、转化、推广和服务能力得到强化和完善,综合生产能力和市场竞争力不断提高,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显著增强,基本实现产业生产规模化、结构生态化、技术高新化、栽培标准化、生产集约化、质量安全化、功能多元化,加快推进食用菌产业由区域性特色产业向高效优势产业跨越,将泗阳建成食用菌产业强县。(二)发展目标总体目标是“稳面、提质、调优结构”。到20_年底,全县稳定食用菌栽培面积达 2亿平方尺,总产量达到22万吨,食用菌产业年产值达到 1.5亿元;人工栽

    7、培范围不断扩展到全县各乡镇;不断提高技术水平和生产效益,力争生物转化率提高2-3个百分点。争取年转化利用 万亩土地产出的农作物秸秆15万吨,50%菌糠实现二次以上循环利用,建立起以食用菌转化利用农业废弃物为核心的农业循环经济体系和比较完善的食用菌产业发展体系。主要目标是:调整产品结构,做好菌种选育。重点发展金针菇、平菇、双孢菇、杏鲍菇等主要种类,示范推广白灵菇、黑木耳等优新品种。抓住菌种培育关键,依托省、市食用菌科研单位,培育、引进食用菌新品种,改善现有菌种生产条件,推广优质菌种生产,建设标准化优质菌种场 1 个,研究选育高档次、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三高”食用菌系列品种。实施标准化生产,推

    8、进集约经营。通过相关标准的整合和重新编制,全面推广食用菌主栽品种的无公害产品标准和生产技术规程,使主要食用菌产品全面达到无公害产品标准。开展标准化食用菌生产基地建设,新建上规模有特色的标准化食用菌示范基地(示范小区)3个;鼓励发展工厂化和半工厂化的生产,新建工厂化生产基地1-2个,带动全县新发展1000亩左右的生产规模,示范农户500户,形成3-4个万吨乡、510个百吨村。强化科技支撑,创建特色品牌。加大对食用菌科技的投入,提高质量检测中心的物质装备,实现食用菌的种质资研发、产业资开发利用、菌种质量鉴别能力显著提高,复壮选育食用菌主栽品种菌种3个,争取珍稀食用菌新品种有突破。在此基础上,鼓励以

    9、县域特色优势食用菌品种注册统一的商标创品牌,扶持壮大食用菌名牌产品,将我县打造成品牌化生产基地。培育龙头企业,开发食用菌生产新原料,发展机械化作业。以云禾、鸿丰、华绿生态科技有限公司为依托,积极建设食用菌速冻、烘干、罐制类产品等精深加工企业和以食用菌为主要内容的加工聚集区,大力培育食用菌产品销售大户和专业物流企业,促进产业化发展。建成食用菌加工聚集区1个,新发展年产值1000万元以上的食用菌加工企业12家。加大食用菌机械的推广力度,生产主要作业环节综合机械化水平明显提高。三、产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主要任务(一)调整优化产业种类结构和区域布局,提高产业发展水平。调整优化产业种类结构和区域布局,充分

    10、发挥我县食用菌产业的优势,依靠市场配置资的基础性作用和政策的引导作用,深化产业种类结构调整,培育产业新的发展空间,促进产业的转型升级,提升产业的发展水平。根据我县的食用菌产业种类结构现状、种类的效益和生态建设的要求,在产业区域布局上,以形成规模效益为主要出发点,发挥集聚效应,进一步优化产业的区域化布局。一是区域结构布局:重点发展现代农业产业园内 食用菌生产,巩固_等乡镇食用菌生产,加快新的替代原料开发,充分利用农业有机废弃物;在宿迁鸿丰果蔬食品有限公司充分挖掘资优势,积极开发适宜食用菌品种。二是主导品种布局:香菇、金针菇和平菇区域布局:以鸿丰果蔬、乐口福、爱园 、裴圩为主;双鲍菇和杏鲍菇区域布

    11、局:以现代农业产业园为主。三是菌种生产区域布局:扶持宿迁鸿丰果蔬食品有限公司、_镇食用菌生产专业合作社 、_县乐口福食用菌有限公司、云禾、华绿生态科技有限公司各建设标准化优质菌种场1个,分别培育建设香菇、双鲍菇、杏鲍菇、金针菇等菌种生产基地;逐步形成菌种产业化发展格局。四是加工与资再利用布局:以现代农业产业园为重点,开展食用菌加工与深度开发,逐步建立食用菌加工聚集区;在_乡镇建立集约化发展和资循环利用区,发展集约化生产大户、工厂化生产基地和资循环利用区。(二)大力推进产业科技进步,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和支撑水平。大力推进产业科技进步,以提升科技水平、加速产业科技成果转化、提高农民科技素质为重点,统

    12、筹科技资,深化产业科技推广体系改革,培育和发展多元化的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服务组织,逐步建立层次分明、布局合理、分工明确、结构优化的产业科技创新和推广服务体系,增强产业的科技创新能力和转化能力。一是加强科技创新和支撑能力建设。坚持科研与生产的有效结合,充分发挥省农科院蔬菜所食用菌项目组科技优势,扩建种质资库,加强种质资保护和创新利用,重视大型真菌种质资的开发,通过技术创新带动产业提档升级。二是强化农业技术推广队伍服务的同时,发展民办科研,鼓励和支持科研院所、大专院校、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等社会力量开展服务事业,建立队伍稳定、充满活力的食用菌产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三是加快食用菌专业和实用人才的培养

    13、引进。通过与省科院、大专院校合作,培养一批食用菌专业技术人员,提高食用菌研究和生产加工整体水平。采取专家专题培训、科技部门与研发中心合作开展科技下乡等形式,做好菌农的培训、指导和服务工作,使食用菌技术服务更加适应产业发展需要。(三)加快培育新型市场主体,提高生产经营水平加快培育新型市场主体。一是发展壮大农业龙头企业。通过统一规划、集中扶持,分期建设一批高起点、高标准的生产加工基地,新培植和加强一批产业带动力大、市场竞争力强、科技含量高的加工型和外向型产业龙头企业,发展一批以食用菌产品为原料的精深加工的产业聚集区。加强产业对外合作和交流,加大新品种、新技术、新工艺及加工机械设备的引进力度,提高企

    14、业发展能力,拓展产业发展空间。到年底全县新增加工型、外向型产业龙头企业5家。二是加强和完善食用菌产品销售体系。进一步发展和加强产业的流通服务业,增强产品的销售能力。重点建设和改造提升现代农业产业园、江淮农产品批发市场、王集、爱园等农产品交易中心,完善市场设施和功能。积极鼓励农民经纪人、农民专业合作社从事食用菌产品营销,提高经营主体开拓市场的能力。形成功能完备、服务能力强的产品营销体系。三是培育发展专业大户、工厂化生产基地和农民专业合作社。逐步促进生产要素向专业大户、工厂化生产基地集中,初步形成集约化的生产格局。加强规范化建设,努力提高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运行质量,充分发挥其联结农民和市场、引导生产

    15、和经营等方面的作用。(四)发展资循环利用型产业,提高可持续发展水平。发展资循环利用型产业,以转变生产方式、改善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为目标,按照发展资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的要求,加强产业资保护和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循环利用型产业,提高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水平。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自然资。根据我县生态经济建设的要求,以提高资利用效率为核心,以资循环利用和污染零排放为重点,推广和发展资节约型生产方式,推进资利用方式向循环型、集约型转变。(五)加强产品质量和安全体系建设,提高产业安全水平。加强产品质量和安全体系建设,适应农产品绿色、安全消费和安全生产的要求,加强食用菌产品质量安全全程监控和对重大生产安全

    16、事件的防控,逐步形成生产安全和质量安全保障体系。积极开展制订和完善食用菌产品质量分级、专用标准、投入品质量标准、生产技术操作规程等标准,突出产地环境检测、投入品质量监管、菌种质量检验检测、生产过程记录制度、产品质量追溯及市场准入等关键环节,健全生产企业和市场检验监测体系,切实抓好标准化示范基地建设,大力发展无公害和绿色食用菌产品,因地制宜发展有机食用菌产品。四、产业技术开发重点1、优质菌种选育及评价。采用科研院所与菌种生产企业合作的方式,主要开展食用菌主要栽培品种(香菇、平菇、杏鲍菇、金针菇等)的菌种复壮、杂交新品种选育研究;开展野生食用菌菌种研究;开展标准化菌种生产示范企业建设。到年底,复壮

    17、选育食用菌主栽品种菌种5个。2、无公害标准化生产技术。主要开展(香菇、金针菇、杏鲍菇等)食用菌无公害生产技术研究与示范,从制定发展规划、健全管理体系、完善标准体系、控制生产过程、创新产销机制、严格投入品管理、完善监测体系等方面入手,全面推广食用菌主栽品种的无公害产品标准和生产技术规程,使主要食用菌产品全面达到无公害产品标准。并在食用菌主要生产企业、乡镇开展无公害、标准化、高产示范基地建设。到年底,完成无公害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认证,食用菌无公害产品认证3个。新建食用菌无公害、标准化、高产示范基地1个。3、错季菇栽培技术。从菌种选育复壮、基料配制、发菌管理、栽培模式和时间表的确定等方面入手,重点研

    18、究杏鲍菇、香菇、双孢菇等错季菇栽培技术,在夏季(510月)生产反季节食用菌;建设具有降温、保温设备的示范菇棚,研究工厂化栽培模式。到年底,研发食用菌错季栽培技术1-2套,建立示范区 1 个。建设具有降温、保温设备的示范菇棚 亩。4、一棚多菌、周年生产技术。示范、总结多品种搭配、多茬轮作、栽培基料多次使用、周年栽培的技术模式,提高栽培设施和基料的利用率。重点研究、推广低温品种与中高温品种搭配、出菇后的废料与新栽培基料相结合的一棚多菌、周年生产技术。到年底,建立一棚多菌周年生产示范区 1 个。5、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主要开展平菇黄斑病的发病机理研究与控制措施、平菇核桃菌病的发病机理研究与控制措施、

    19、杏鲍菇球形畸形菇的形成机理研究与控制措施研究。大力推广以生态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综合防治技术,提高菇农运用生物、农艺、物理等防治措施,保持和改善栽培环境,减少和杜绝病虫害发生的技术,确保食用菌生产高产、优质、高效。到年底,建设食用菌病虫害综合防治标准化生产示范区个。发菌期间污染率在3%以下;出菇期不使用各种农药;食用菌产品达到无公害标准以上质量水准。7、菌糠循环利用技术。主要开展食用菌菌糠循环利用技术研究开发与示范。重点研究出菇后菌糠的加工处理与配制新菌糠技术和菌糠还田培肥地力技术。延长食用菌产业的产业链,使资得到循环利用,实现低能耗、高效益。到年底,建设利用食用菌菌糠作饲料、生产沼气循环

    20、利用模式示范点个。8、林下套种食用菌技术。根据食用菌喜阴、吸氧呼二氧化碳,树木喜阳、吸二氧化碳呼氧的习性,采取阴阳棚或林下栽培的形式,推广林下食用菌仿野生栽培模式,提高资利用效率、降低总体生产成本,提高综合经济效益。到年底,建设林下栽培技术示范区3个。9、工厂化设施栽培技术。设施农业是现代农业发展的方向。针对目前我县食用菌生产集约化水平低、技术设施落后、季节性矛盾突出、生产效益不高等问题,通过改善食用菌栽培设施、建立智能化控制系统及优良品种、基质筛选、栽培环境的选择,围绕优质高效,使各项技术措施紧密结合,示范推广工厂化栽培技术,引导食用菌产业逐步向规模化、标准化、工厂化周年生产方向发展;并加强

    21、机械设备研究,提高生产效率。到年底,新建日产10吨以上金针菇工厂化生产企业2家。四、保证措施(一)提高对食用菌产业地位的认识。食用菌产业是新兴的农业产业,对于改善农业生产结构和人民食物结构,提高农民的生产效益和提高人民的健康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巩固和发展食用菌产业与食用菌经济,是落实和实践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然选择,深刻认识食用菌发展的重要性,增强发展食用菌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推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促进城乡产业联动发展,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重要举措。(二)进一步加大对食用菌产业的投入。建立和完善食用菌产业支持保护政策体系,进一步加大财政投入、税收优惠、金

    22、融支持的力度,保证财政资金对食用菌产业总投入的增长。加强对新菌种新技术引进、标准化制菌厂建设和运行、加工企业建设、技术培训工程的投入,积极发挥国家财政性投资的引导作用,引导信贷资金、工商企业和民间资本、外商投资食用菌产业,多渠道筹集资金,确保产业投入的稳定增长,形成多元化的产业投入体系,保障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三)强化产业政策保障和市场监管。围绕产品质量安全、生产安全、市场主体、产业投入品安全监管、种质资保护、农民权益保护等,健全涉菌产业的政策体系,促进食用菌产业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加强对食用菌生产投入品的规范管理,加强对食用菌产品质量的监管。(四)切实加强产业公共管理和服务。改进工作方式

    23、,狠抓服务管理。深入开展科技创新和推广体系、生产标准化体系、生产安全和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体系和营销等体系的建设,构筑农业支持和政策保护体系,为食用菌产业发展提供支持、保障和服务。大力实施人才兴菌战略,形成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食用菌产业人才体系,提高为农民服务的质量。加强与相关职能部门的协调沟通,统筹兼顾,形成工作合力。农业部门要进一步强化服务“三农”意识,加强对食用菌产业发展的指导和服务,全面开创食用菌产业发展新局面。(五)积极发挥行业协会作用。按照“民办、民管、民受益”和“企业组建、市场运作、政府支持、部门主管”原则,积极发展食用菌行业协会。充分发挥协会的组织和凝聚作用,开拓多元化的服务领域,积极开展信息、科技、生产经营和市场开发等方面的服务,指导食用菌产业的发展,协调本行业产销关系,促进行业多层次、多渠道、多方位的合作,抵御和抗拒市场的压力。切实加强对协会的领导和指导工作,支持和帮助协会开展工作,在发展生产、基地建设、产业化经营和科研项目上给予一定倾斜支持;实现我县食用菌产业朝更加健康、有序、持续方向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2021年食用菌产业发展规划食用菌产业发展规划.doc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5815469.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