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高中化学第一章物质及其变化-课后精练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doc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2021高中化学第一章物质及其变化-课后精练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doc》由用户(刘殿科)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1 高中化学 第一章 物质 及其 变化 课后 精练 解析 新人 必修
- 资源描述:
-
1、第1课时 物质的分类基础达标1在下列物质分类中,前者包括后者的是 ( )A溶液 分散系 B混合物 溶液C纯净物 胶体 D氧化物 化合物2.下列厨房中的常见物质溶于水之后形成的分散系能产生丁达尔效应的是 ( )A纯碱 B鸡蛋清 C料酒 D食盐3. FeCl3溶液和Fe(OH)3胶体具有的共同性质是 ( )A都能透过滤纸B都是呈红褐色的混合物C分散质粒子具有相同的直径D都具有丁达尔效应4采用不同的分类方法,可将化合物分为不同的类别。例如从某种意义上可将P2O5、CO2、SiO2、SO3等归为一类,则下列与它们属于同一类的是 ( )ANaOH BKCl CN2O5 DNa2O5符合如图中阴影部分的物
2、质是 ( )ANaHCO3 BK2CO3 CNaCl DNa2CO36. 下列物质的分类不正确的是 ( )A水、氧化钙和干冰都属于氧化物 BH2SO4、HNO3 、H2CO3都属于酸 CKNO3、CuSO4和NH4Cl都属于盐 D烧碱、碱式碳酸铜、熟石灰都属于碱素养提升1.高一学生孙强的化学笔记中有如下内容,他的笔记中错误的是 ( )A.并非所有非金属氧化物都属于酸性氧化物B.有色玻璃是固溶胶、云是气溶胶C.CO和CO2不是同素异形体D.按照分散剂粒子直径大小可将分散系分为溶液、浊液和胶体2.用下图表示的一些物质或概念间的从属关系中正确的是 ( )XYZA金刚石单质纯净物B金属氧化物碱性氧化物
3、氧化物C盐有机化合物化合物D纯碱碱无机化合物3纯净物根据其组成和性质可进行如下分类。(1)以H、O、S、N、K、Ca六种元素中任意两种或三种元素组成合适的常见物质,分别将其中一种常见物质的化学式填在下表相应类别中:物质类别酸碱盐氧化物化学式(2)下列四组物质中均有一种物质的类别与其他三种不同。甲:Na、H2、O2、Cl2;乙:CO、Na2O、CO2、SO2;丙:KOH、K2CO3、KHCO3、K2SO4;丁:NaOH、Ca(OH)2、KOH、NaCl。请分别填出其化学式:甲_,乙_,丙_,丁_。4.某课外活动小组进行Fe(OH)3胶体的制备实验并检验其相关性质。 (1)若向装有饱和FeCl3溶
4、液的烧杯中分别滴入下列物质,能形成胶体的是_(填序号)。 a.冷水 b.沸水 c.NaOH浓溶液 d.NaCl浓溶液 (2)写出制备Fe(OH)3胶体的化学方程式:_。 (3)用激光笔照射装有Fe(OH)3胶体的烧杯,能在侧面看到一条_,这种现象称为丁达尔效应。 (4)Fe(OH)3胶体与Fe(OH)3沉淀的本质区别是_(填序号)。 a.分散质粒子大小不同 b.颜色不同 c.后者不稳定 (5)若向制得的胶体中再加入稀盐酸,红褐色分散系会被破坏,变为黄色溶液,写出相关方程式:_。基础达标1.B 【解析】溶液是一种分散系,即分散系包含了溶液;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的,溶液含溶质和溶剂,
5、属于混合物;胶体是混合物;化合物包含氧化物。2.B 【解析】纯碱、料酒、食盐的水溶液为溶液,鸡蛋清溶于水后形成的分散系能产生丁达尔效应。3.A 【解析】FeCl3溶液为浅黄色;Fe(OH)3胶体分散质粒子的直径比FeCl3溶液大;FeCl3溶液不是胶体,无丁达尔效应。4.C 【解析】P2O5、CO2、SiO2、SO3属于非金属氧化物,N2O5属于非金属氧化物;NaOH是碱;KCl是盐;Na2O是金属氧化物。5.D 【解析】NaHCO3属于酸式盐、钠盐;K2CO3属于碳酸盐、钾盐;NaCl属于钠盐和氯盐,不属于碳酸盐;Na2CO3属于正盐、碳酸盐和钠盐。6.D 【解析】烧碱为NaOH、熟石灰为C
6、a(OH)2,都属于碱;碱式碳酸铜为盐,而不是碱。素养提升1. D 【解析】CO、NO等非金属氧化物不是酸性氧化物;由同一种元素形成的几种性质不同的单质,叫做这种元素的同素异形体;分散系是按照分散质的粒子的直径大小来区分的,而不是分散剂粒子。2.A 【解析】大多数金属氧化物属于碱性氧化物,但有些金属氧化物是酸性氧化物,如Mn2O7、CrO3,其对应的酸分别为HMnO4和H2Cr2O7;盐不是有机物;碱属于无机化合物,但是纯碱(Na 2CO3)是盐,不属于碱。3(1)H2SO4 KOH KNO3 K2O(其他合理答案亦可)(2)Na Na2O KOH NaCl【解析】(1)题干中的六种元素可以形
7、成H2SO4、HNO3、H2S等酸;可以形成KOH、Ca(OH)2、NH3H2O等碱;可以形成Ca(NO3)2、KNO3、K2SO4、CaSO4、NH4NO3等盐;可以形成的氧化物有H2O、SO2、NO、NO2、K2O、CaO等。(2)甲组物质中只有Na是金属单质,其余是非金属单质;乙组物质中只有Na2O是金属氧化物,其余是非金属氧化物;丙组中只有KOH是碱,其余是盐;丁组中只有NaCl是盐,其余是碱。4.(1)b(2)FeCl3+3H2OFe(OH)3(胶体)+3HCl(3)光亮的“通路” (4)a(5)Fe(OH)3(胶体)+3HCl=FeCl3+3H2O【解析】(1)Fe(OH)3胶体的
8、制备:向沸水中逐滴加入56滴FeCl3饱和溶液,继续煮沸至溶液呈红褐色,停止加热,得到的分散系即为Fe(OH)3胶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Cl33H2OFe(OH)3(胶体)3HCl。(3)用激光笔照射Fe(OH)3胶体,在与光束垂直的方向观察,可看到一条光亮的“通路”,这种现象是由于胶体粒子对光线散射形成的,叫做丁达尔效应。(4)Fe(OH)3胶体与Fe(OH)3沉淀的本质区别是分散质粒子大小不同,胶体是分散质粒子的直径为1100 nm的分散系。(5)若向制得的胶体中再加入稀盐酸,红褐色分散系会被破坏,变为黄色溶液,相关方程式为:Fe(OH)3(胶体)+3HCl=FeCl3+3H2O。第
9、1课时 物质的分类知识清单一、根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分类1物质的元素组成(1)任何物质都是由 组成的。(2)由同一种元素形成的几种性质不同的单质,叫做这种元素的 (如:金刚石、石墨和C60)。2.常见的分类方法(1)树状分类法:根据物质的组成对物质进行分类。物质可分为 和纯净物,纯净物可分为 和化合物,化合物可分为有机化合物和 ,无机化合物可分为 、 、盐、氧化物等。(2)交叉分类法:从不同角度对物质进行分类。如NaHCO3,按金属阳离子分类属于钠盐,按酸根阴离子分类属于 ,按酸根离子是否含有氧进行分类属于含氧酸盐,按阴离子是否含有多元酸的不完全电离酸根离子进行分类属于酸式盐。3.氧化物的分类(
10、1)氧化物按组成元素可分为金属氧化物(如:FeO、Al2O3)和非金属氧化物(如:SO2、NO等)。(2)氧化物按其性质可分为酸性氧化物和 氧化物。酸性氧化物为能与 反应生成 和水的氧化物,如CO2、SO3等。碱性氧化物为能与 反应生成 和 的氧化物,如CaO、Fe2O3等。二、分散系及其分类1. 分散系:把一种(或多种)物质以粒子形式分散到另一种(或多种)物质中所形成的混合物。分散系中被分散成粒子的物质叫做 ,另一种物质叫做 。2.三种分散系的比较溶液胶体悬、乳浊液分散质粒子直径/nm11100100分散质微粒成分离子或小分子大分子或分子集合体大量分子集合体外观特征均匀、透明、稳定均匀、有的
11、透明、(较)稳定不均匀、不透明、不稳定能否通过滤纸能能否鉴别方法无丁达尔效应有丁达尔效应静置分层实例NaCl、蔗糖溶液豆浆、蛋白质溶液、淀粉溶液泥水、油水混合物胶体的分类:根据分散剂的状态,可将胶体分为 如:Fe(OH)3胶体、气溶胶(如:云、雾)和固溶胶(如:有色玻璃)三类。3Fe(OH)3胶体(1)制备:向沸水中逐滴加入56滴 ,继续煮沸至溶液呈红褐色,停止加热,得到的分散系即为Fe(OH)3胶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Cl33H2OFe(OH)3(胶体)3HCl。(2)检验:用激光照射Fe(OH)3胶体,在与光束垂直的方向观察,可看到 ,这种现象是由于胶体粒子对光线散射形成的,叫做丁达
12、尔效应。课时速练1在高空中有一层臭氧层,它吸收了太阳光中绝大部分紫外线,使地球上的生物免受紫外线伤害,臭氧的化学式是O3,它是一种 ( )A混合物B氧化物C单质D化合物2将下列各组物质按酸、碱、盐分类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硫酸、氧化铁、硝酸 B硫酸、烧碱、纯碱C碳酸、乙醇、醋酸钠 D磷酸、熟石灰、氧气3做好垃圾分类,推动城市绿色发展,垃圾分类投放能将垃圾进行合理的回收利用,塑料袋、废纸等属于 ( )A有机物 B无机物 C 盐类 D非金属单质4.下列每组中的两种物质之间的关系为同素异形体的一组是 ( )ACO和CO2 BNa和Na+CC60和C70 DHCl和HClO5下列分散系中分散质粒
13、子直径最大的是 ( )A氢氧化铁胶体 B淀粉溶液 C泥水 D氯化镁溶液6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依据丁达尔效应可将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与浊液B 向沸水中逐滴加入氯化铁饱和溶液,继续煮沸至液体呈红褐色,即制得氢氧化铁胶体C当有光束通过时,胶体产生丁达尔效应,溶液不能产生丁达尔效应D放电影时,放映室射到银幕上的光柱是由于胶粒对光的散射形成的7下列关于Fe(OH)3胶体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分散质粒子直径在10-910-7 m之间 B是一种纯净物C具有丁达尔效应D呈红褐色第一章物质及其变化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及转化第1课时 物质的分类知识清单一、根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分类1.元素同素异形
14、体2.混合物单质无机化合物酸碱碳酸盐3.碱性碱盐酸盐水二、分散系及其分类1.分散质分散剂2.液溶胶3.FeCl3饱和溶液一条光亮的“通路”课时速练1C 2B 3A 4C 5C 6A 7B第2课时 物质的转化基础达标1. 实验室制备硅酸的反应为Na2SiO32HCl2NaClH2SiO3,该反应属于 ( )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B一种化合物分子中至少含有两种不同的原子C化学反应过程中不一定有物质变化D通过化学反应可以制备出一种新原子3. “宏观-微观-符号”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内容和方法,甲、乙是两个变化过程的微观
15、示意图,下列各项分析正确的是 ( )A两个过程均发生的是化学变化B图示所有的物质均为化合物C图乙变化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都不变D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为和4. 我国化工专家侯德榜发明了“联合制碱法”,其生产过程中发生的反应主要是:NH3+CO2+H2O=NH4HCO3NH4HCO3+NaCl=NaHCO3+NH4Cl2NaHCO3Na2CO3+H2O+CO2在上述反应中没有涉及到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 )A置换反应 B化合反应 C分解反应 D复分解反应5盐是一类常见的物质,下列物质通过一定反应可直接形成盐的是 ( )金属单质 碱性氧化物 碱 非金属单质 酸性氧化物 酸A只有 B只有C只有 D
16、全部6.下列变化不能通过一步化学反应实现的是 ( )ANa2SO4NaCl BFeFeCl2CNa2CO3NaNO3 DCuOCu(OH)2素养提升1.下列各选项中,不能满足如图一步转化关系的选项是 ( )AX为铜、Y为氧化铜、Z为硫酸铜 BX为二氧化碳、Y氧气、Z为一氧化碳 CX为碳酸钙、Y氧化钙、Z为氢氧化钙DX为氢氧化钠、Y氯化钠、Z为碳酸钠2.以下物质之间的转化不能一步实现的是 ( )A酸碱B有机物无机物C金属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D盐氧化物3已知甲、乙和丙三种物质有下图所示的转化关系:(1)若乙为CO2,丙为H2O,甲为一种金属氧化物,则甲可能为_,甲丙的化学方程式为_。(2)若甲为H2
17、SO4,乙为一种常见液体,丙为H2,则甲乙属于 反应,乙电解生成丙属于 反应。(3)若乙为CO,甲为单质(常温下为固态),丙为和乙含相同元素的化合物,则甲为 ,乙丙的化学方程式为_。基础达标1.D 【解析】实验室制备硅酸的反应为Na2SiO32HCl=2NaClH2SiO3,是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2. B 【解析】O2、O3的混合物不是纯净物;化学反应过程中一定有物质变化;化学反应不能制备新原子。3.C【解析】甲过程没有生成新物质是物理变化;乙中氧气是单质;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为水分子,而不是氢原子,或者氧原子。4.A 【解析】为化合反应
18、,为复分解反应,为分解反应。5.D 【解析】金属单质、碱性氧化物、碱、非金属单质、酸性氧化物、酸均可通过一定反应直接形成盐。6.D 【解析】Na2SO4NaCl可通过一步化学反应实现,例如加BaCl2;FeFeCl2可通过一步化学反应实现,例如加HCl;Na2CO3NaNO3可通过一步化学反应实现,例如加Ca(NO3)2;CuOCu(OH)2不能通过一步化学反应实现。素养提升1.D 【解析】铜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铜,氧化铜能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硫酸铜溶液与铁反应生成铜;二氧化碳发生光合作用生成氧气,氧气与碳反应可生成一氧化碳,CO继续燃烧生成CO2;碳酸钙高温分解生成氧化钙,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