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8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2021年高三历史下学期二模考试试题-新人教版.doc

  • 上传人(卖家):刘殿科
  • 文档编号:5813028
  • 上传时间:2023-05-11
  • 格式:DOC
  • 页数:8
  • 大小:132K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2021年高三历史下学期二模考试试题-新人教版.doc》由用户(刘殿科)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2021 年高 历史 下学 期二模 考试 试题 新人
    资源描述:

    1、2021年高三历史下学期二模考试试题 新人教版 本试卷分为第I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I卷l至8页,第卷9至16页,共30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考生注意: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填写在答题卡上。考生要认真核对答题卡上粘贴的条形码的“准考证号、姓名、考试科目”与考生本人准考证号、姓名是否一致。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第卷用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书写作答,在试题卷上作答,答案无效。 3考试结束,监考人员务必将试题卷、答题卡一并收回。 第I卷(选择题共140分) 本卷共35

    2、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24.学者阎步克说:“后世儒家所着力申说的义和忠,就是从尊尊生发出来的;而仁和孝,则是从亲亲生发出来的。”儒家这一思想 A与宗法观念相通 B是外儒内法的直接体现 C受佛道思想影响 D体现了价值取向多元化25.宋代地主利用农民之间的矛盾,用增租转佃方式试图增加地租,而农民则利用地主之间的矛盾,用转佃他人之田的方式来达到降低地租的目的。在这一斗争过程中,地租剥削率自然维持在一个合理的水平上。材料意在强调宋代 A完成了土地关系的变革 B封建租佃制的积极作用 C推行抑制土地兼并的政策 D传统经济结构发生改变26.明以前

    3、各个王朝,凡君主年幼,必定有他的叔父、堂兄这样的人物代为摄政,而明代则 规定,皇帝的叔父、兄弟以及除皇太子以外的儿子,一到成年就应当离开京城到自己的封地,谓之“之国”。“之国”的出现 A严重威胁了君主专制制度 B有助于皇权摆脱支系牵制 C充分体现了分封制的弊端 D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监察27. 18世纪的欧洲曾兴起一股“中国风”,在建筑、园林、绘画和各种日用品的装饰造型中 都竞相采用中国题材和模仿中国风格。当时有些欧洲人曾说,中国风格已控制了欧洲的园林、建筑和家具,不久恐怕连基督教堂上的装饰也将加上金龙和宝塔了。材料现象反映了 A中国传统文化影响深远 B西学东渐现象的出现 C西方尊中国为“天朝上

    4、国”D中西科技差距日益拉大28. 19世纪末,清政府允许创办中国私人银行,1897年中国通商银行创立,其最初资金有 500万两。1905年,户部银行成立,三年后更名为大清银行,资金为1000万两。这 A标志着中国经济近代化的开端 B表明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产生和发展 C意味着清末新政取得巨大成功 D体现了清朝对列强资本输出的应对29.清末民国有诗云:“小院静无人,但闻歌声缓。歌声何处来,天机自流转。”其主要体现的是 A西方科技的传人 B传统文化的复兴 C社会心理的嬗变 D民主科学的勃兴30.有人统计,抗战八年间,八路军、新四军平均每毙伤一敌消耗30发子弹、7枚手榴弹; 国民党军队平均每毙伤一敌消耗

    5、子弹xx发、炮弹12发、手榴弹30枚。而在二战欧洲战场上,苏军平均毙伤一敌要消耗30发炮弹、1300发子弹、230公斤航空炸药。美军在太平洋战争中,平均毙伤一敌要耗费3吨炸药。这可以佐证 A中国军队较之美苏军队更具战斗力 B中国军民抗战的艰难C军队现代化是战争取胜的唯一因素 D反法西斯战场相互配合31. 20世纪60年代中期,中国开始实施“三线建设”。三线,指云、贵、川、陕、甘、宁、青等西部省区(俗称“大三线”)。“三线建设”的提出和实施 A反映了大国对峙的加强 B贯彻执行了“八字方针” C奠定了工业化的初步基础 D理顺了内地和沿海的关系32.从克里斯提尼时期开始,希腊发展出一种公共礼拜制度,

    6、根据这种制度,富有的人要为 城邦的许多节日提供财政上的支持,并且要在战争期间提供赞助和负责统领军队。这 A有利于公民为城邦效力 B限制了贵族的政治影响 C体现了社会的民主平等 D是陶片放逐法推行的结果33. 1688年英国议会政府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归功于新的信用工具国债的发明。这种 公共借贷能够有力地满足紧急需要,其关键是议会负责偿还债务。材料表明 A英国国王行政权已经被议会剥夺 B财政改革推动了共和制的建立 C国债之争是“光荣革命”的导火线 D制度创新推动国家权力的转移34. 20世纪初,泰勒提出了“科学管理”的观点,认为雇主和雇员的基本利益是一致的,没 有雇员的繁荣,雇主的利益也不能长久,

    7、反之亦然。为此,他反对雇主凭经验进行管理, 雇员凭经验进行操作的老做法,倡导科学管理运动。此运动 A反映了资本主义大生产的需要 B是自由主义思想的集中体现 C有效地避免了经济危机的发生 D改变了工人和资本家的对立35.据统计,苏联在二战后每年登记注册的新技术发明只有三分之一被采用。科研一生产周期长达10年,所需时间为美国的两倍。20世纪50年代苏联科技人员发明的连续铸钢法,铸出的钢锭比传统方法质地均匀且产量提高十分之一到五分之一,被28个国家买去专利。到1980年,苏联自身只有11%的钢锭采用这种技术生产。这反映出苏联 A政治制度的落后 B科技管理体制的僵化 C加强了经互会内部的联系 D没有抓

    8、住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时机 xx届石家庄市高中毕业班第二次模拟考试试卷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 第卷(非选择题共160分) 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36题第41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42题第48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40.(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世纪初期,拉丁美洲迎来了独立运动的高潮,催生了一批共和国。相较于欧洲国家的干涉和殖民扩张,美国本能地倾向于承认新生拉美国家的独立。在外交承认的基础上,美国与这些国家签订了友好通商条约,从而开启了与拉美国家的经贸合作大门。美国准确利用了欧洲列强之间的分歧,于1823年就西半球地区秩序提出了明确构想“门罗主义”

    9、,其基本原则为:“美洲是美洲人的美洲”,欧洲列强把君主制引入西半球的做法将损害该地区的和平与稳定;欧洲列强不得把已经独立的美洲国家视为殖民地;反对欧洲国家干涉美洲,美国也不干涉欧洲事务和欧洲列强现有的美洲殖民地。这就使得美国和拉美国家结成“命运共同体”。美国也由建国初期的“美国孤立”发展为“美洲孤立”,最终拥有一个高度有利于己的侧翼或“后院”。 摘编自王鹏美国对拉美政策的缘起及启示 材料二 1955年8月,中埃签订贸易协定,埃及从中国进口钢材,中国购买埃及棉花。次年,中埃正式建交。之后,苏伊士运河危机爆发,中国政府向埃及提供了xx万瑞士法郎的无偿援助。 1955年9月,中国售往缅甸的钢材、生丝

    10、、棉纱、玻璃、毛毯以及油漆、瓷砖、花布等物资到达仰光。 1956年5月,日本政府同意与中国互派民间贸易代表。 1956年6月,中柬两国在北京签订了议定书,规定中国1956年至1957年间无偿给予柬埔寨价值800万英镑的援助。 1956年6月,马来西亚宣布取消不准向中国输出橡胶的禁令。 1957年7月,中国与阿富汗签订两国间首个贸易协定。 1958年7月,在苏丹困难之际,中国以易货方式购进100万英镑的棉花,推动了1959年初两国建交。 摘编自刘磊万隆会议与中国同亚非国家的经贸关系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和拉美国家能够结成“命运共同体”的内在因素。(12分) (2)根据材料二并

    11、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中国与亚非国家经贸关系呈现的特点,比较两则材料所反映的中美外交思想的异同。(13分)41.(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历史上,人人都按照自己心目中的孔子形象,走近孔子、理解孔子,上述图片就是这种现象的反映。除此之外,孔子的形象纷繁复杂:战国孟子的兼济天下、民重君轻的孔子;西汉董仲舒的尊奉君主、上感天机的孔子;宋朝理学家的半日静坐、半日读书的孔子;明朝心学家的知行合一、灭心中贼的孔子。近代康有为的大同主义的孔子;李大钊的历代专制之护符的孔子;鲁迅设想孔子因到处奔波,饮食不定,还要生许多人的气,八成会害胃病 从图片或文字材料中,任选一种孔子形象进行

    12、解读。(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言之成理。)45.(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一 1950年,英国用于社会保障方面的支出为6.571亿英镑,1970年增至39.27亿英镑,1980年猛增至235.08亿英镑。社会保障制度一方面使工人的基本生活需要得到了保障,但更多的工人宁愿选择休息,而不选择工作。英国的个人所得税实行累进税制,从业人员名义工资的增加部分往往被个人所得税抵消,导致大批专业人才外流。英国社会福利与保障由国家健康与社会保障部负责,直接或间接受雇于该部的职工有100万人以上,其管理费用每年高达18亿-20亿英镑。 摘编自黄安年评撒切尔夫人治理“英国病” 材料二 撒切尔

    13、夫人认为“福利主义”、依赖心理导致了道德堕落。她宣称:“我们要坚持适当的原则,即根据我们的经济能力作出我们的安排。”撒切尔夫人政府较大幅度地削减了社会福利在公共开支中的比重,1986-1987年度比1979-1980年度下降了10个百分点。政府从社会经济生活中逐步“淡出”,社会保障制度开始向“基本安全网”方向转化,只负责使社会上的失败者和弱势群体无冻饿之险,同时采取严厉的控制措施防止“不积极寻找工作”的失业者申请补助,并大力推行社会福利私有化,倡导自由市场和竞争。撒切尔夫人当政期间,创造了经济奇迹,英国国民生产总值平均增长达到2%以上,其中1982年-1988年均在3%以上,当然社会保障制度改

    14、革对英国的发展产生的积极影响远不止于此。 摘编自试论“撒切尔革命”对英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影响及对中国的启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原因。(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英国社会保障制度的主要措施,并说明其积极影响。(9分)46.(15分)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材料一 四次科举考试名落孙山及甲午战争的失败,使严复从科场的迷梦中惊醒,大量翻译介绍西学。其救亡决论以“开民智”开始,主张“变则存,不变则亡”。他说:“中国自秦以来,无所谓天下也,无所谓国也,皆家而已。一姓之兴,则亿兆为之臣妾。天子之一身,兼宪法、国家、王者三大物,其家亡,则一切与之

    15、俱亡,”他认为:“今之立宪,用独治之名,而杂之以贤政庶建之实者也。”严复认为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之所以富强,就是因为这些国家实行了“以自由为体,以民主为用”,“身贵自由,国责自由,生之于群,相似如此”。 材料二 戊戌维新失败后,严复走上了倒退、保守的道路。1905年,严复和孙中山在伦敦讨论如何救国的问题。孙中山提倡民主革命,严复则认为,“中国民品之劣,民智之卑,即有改革,害之除于甲者,将见于乙;泯于丙者,将发于丁。”他认为只有接受教育,每个人才能够自强自治,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辛亥革命后,面对中国的分裂局面和社会混乱,严复认为:“天下仍须定于专制,不然,则秩序恢复之不能,尚富强之可歧乎?”尤其是一

    16、战爆发后,严复把西学的输入与中国时局的动荡无序联系起来,提出:“欧洲三百多年之进化,只做到利己杀人,寡廉鲜耻八个字,回观孔孟之道,真量同天地,泽被寰区。”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严复早年进步政治主张。(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严复晚年“倒退、保守”的表现,并分析其原因。(9分)47.(15分)二十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一 斯大林格勒战役中全城的人民和苏军密切配合,共同奋战。在激战的九月份里,拖拉机厂的工人们生产了1200辆坦克和150辆牵引车一个德国士兵在家信中哀叹:“我们不久就可以占领斯大林格勒,但是它仍然在我们面前相距如此之

    17、近,却同时又像月亮那样遥远。”严寒的冬季终于来到了,毫无过冬准备的德国士兵陷入饥寒交迫中,很多士兵被冻死他们处在死亡的恐惧之中。德军司令鲍罗斯在笔记中写道:“士气低落了,解围的希望破灭了。越来越疲惫的士兵都在斯大林格勒的地下室里为自己寻找避难所,越来越经常听到关于反抗已毫无意义的抱怨声。” 摘编自翟文明世界上下五千年 材料二 松山战役是抗日战争滇西缅北战役中的一部分。远征军于1944年6月4日进攻位于龙陵县腊勐乡的松山,历时95天,国民党军伤亡7763人,日军伤亡1250人。松山战役的胜利,不仅大大增长抗日胜利的信心,还打破滇西战役僵局,拔下滇缅公路上最硬的钉子,为最终打通公路奠定了基础,拉开

    18、了中国大反攻序幕。此次战役是中国抗日战场首次获得胜利的攻坚战、中国战略反攻阶段“转折点”之战,也是中国军队首次歼灭一个日军建制联队(团)的战役、日军在亚洲战场的第一个所谓“玉碎”战。此次战役也成为山地丛林攻坚战的典范,成为国民党重庆陆军大学教材(1947),也被写入美国军校教材,被国际先驱导报称为“中国版的斯大林格勒战役”。摘编自国家人文历史xx年第2期(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斯大林格勒战役苏军胜利的原因。(8分)48.(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一 蒋介石去世前曾嘱托蒋经国有朝一日把他的灵柩移葬于故乡,所以蒋经国对蒋家祖坟非常在意。为继续推动两岸关系,进一步争取蒋经国,廖承志

    19、不计个人恩怨,力排众议,提请中央重新修复蒋家祖墓。在廖承志亲自安排下,当地有关部门很快就把破败不堪的蒋家祖墓修缮一新。 摘编自中国人大xx年第15期 材料二 三年以来,我党一再倡议贵我两党举行谈判,同捐前嫌,共竟祖国统一大业。祖国和平统一,乃千秋功业,台湾终必回归祖国,早日解决对各方有利。台湾同胞可安居乐业,两岸各族人民可解骨肉分离之痛,在台诸前辈及大陆去台人员亦可各得其所,且有利于亚太地区局势稳定和世界和平。再者,和平统一纯属内政。外人巧言令色,意在图我台湾,此世人所共知者。当断不断,必受其乱。今日吾弟在台主政,三次合作,大责难谢。双方领导,同窗挚友,彼此相知,谈之更易。评价历史,展望未来,

    20、应天下为公,以国家民族利益为最高准则,何发党私之论!试为贵党计,如能依时顺势,负起历史责任,毅然和谈,达成国家统一,则两党长期共存,互相监督,共图振兴中华之大业。 1982年7月24日廖承志发表致蒋经国先生信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廖承志发表致蒋经国信的背景。(8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廖承志为推动海峡两岸统一所做的努力。(7分)xx届石家庄市高中毕业班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部分参考答案24.A 25.B 26.B 27.A 28.D 29.A 30.B 31.A 32.A 33.D 34.A 35.B40.(1)内在因素:地缘上接近;历史上都深受殖民主义的危害;政治上倾

    21、向于共和体制;经济上具有互补性;外交上都反对欧洲干涉。(12分,每点3分,答出四点即可)特点:贸易对象国逐渐增加;既有官方交流,也有民间交往;外贸工作配合外交工作;外贸限于互通有无,出口商品以初级产品为主;当时在除日本外的亚非国家中,中国拥有一定贸易主动权和优势地位;采取以货易货的方式,节省外汇。(6分,每点2分,答出三点即可)相同:注重经贸交流;维护民族独立;体现灵活性;都兼顾自身利益和地区安全;都产生了积极影响。不同:“门罗主义”是资本主义实力暂时较小的美国争夺美洲控制权的体现,具有一定侵略性;中国外交的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和平外交,主张求同存异,更具开放性、包容性。(7分)41.(1)明确

    22、孔子形象(4分);(2)对孔子形象加以解读(8分),分为四个等级。第一等级:解读深刻,理由充分,史实准确。(78分)第二等级:解读深刻,理由欠充分,史实基本准确。(46分) 第三等级:解读基本正确,理由欠充分,史实基本准确。(13分) 第四等级:解读不正确,不符合基本史实。(0分)参考示例形象:康有为大同主义的孔子,其形象是变法改制的先师或维新运动的祖师解读: 19世纪晚期,中国民主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民族资产阶级力量相对薄弱,封建顽固势力强大,康有为等维新派为了减少变法阻力从传统文化中寻找理论支撑,把儒家思想与西方民主政治理论相结合,有利于减少变法阻力。康有为等人经受过封建传统儒家教育,孔孟

    23、儒家理念浓厚。随着历史发展,孔子儒家思想在不同历史阶段也在不断做着调整。 45.英国经济发展缓慢以及通货膨胀,经济困难;社会福利开支居高不下,国家财政不堪重负;社会保障制度影响从业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办事机构臃肿,社会救助管理效率低下。(6分, 每点2分,答对三点即可)措施:削减社会福利在公共开支中的比重;转变政府调控社会福利事业的方式;推行社会福利私有化,“多市场、少政府”。(4分, 每点2分,答对两点即可)积极影响:改革使英国经济告别衰退,经济快速增长;引导社会价值观念发生变化;推动英国福利国家制度的转型。(5分, 答对两点即可)46.主张:维新变法,救亡图存;反对君主专制制度,主张君主立宪

    24、;崇尚民主自由。(6分,每点2分)表现:主张教育救国,反对革命;主张复辟帝制,反对共和制;否定西方文化,尊孔复古。(4分,答对两点即可)原因:固守庸俗进化论思想,主张渐变;严复理论研究与实践活动相脱离;近代中国的残酷现实及一战使其丧失了对西方文明的信心。(5分,答对两点即可)47.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便于调配国家资源;工业化的实现提供了物质基础;苏联军民奋勇抵抗、士气高涨;有利的气候条件;德军的后勤保障不足;德军士气低落。(8分,答对四点即可) 斯大林格勒战役后苏军开始全线反攻,德军转入防御,成为苏德战场的转折点。(2分)松山战役增长了中国军民抗战胜利的信心,打破滇西战役僵局,为最终打通公路

    25、奠定了基础,拉开了中国大反攻序幕。(3分)两次战役分别提升了苏联、中国在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都巩固、扩大了世界反法西斯联盟。(2分)48.(1)中美建交;国际形势趋向缓和;中国开始改革开放;中国政府主张和平解决台湾问题,海峡两岸关系趋向缓和;海峡两岸的统一是两岸人民的共同要求。(8分,答对四点即可) (2)修缮蒋家祖墓,体现了他不计个人恩怨,以国家民族利益和祖国统一为重(2分);主张和平统一,推动了“一国两制”思想的最终形成(2分);发表致蒋经国信,尝试再次开启国共合作的大门,有利于打破海峡两岸同胞的阻隔状态,有利于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发展,推动了祖国统一大业(3分)。26060 65CC 旌NU23828 5D14 崔33566 831E 茞G36776 8FA8 辨:31249 7A11 稑21233 52F1 勱26868 68F4 棴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2021年高三历史下学期二模考试试题-新人教版.doc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5813028.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