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测试题(含答案).doc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完整版)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测试题(含答案).doc》由用户(刘殿科)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完整版 部编人教版七 年级 语文 下册 第一 单元测试 答案 下载 _考试试卷_语文_初中
- 资源描述:
-
1、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测试题(含答案)2019年3月分值:100分时间:90分钟得分:一、积累与运用。(29分)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的字注音。(4分)png pi()()gn()古b()育阻i()锲而不舍()懊悔()喧嚣()炽痛()2.下列各组词语中书写准确无误的一项是()(3分)A.马革果尸妇儒皆知心会神凝彷徨B.感情震荡燕然勒功零乱不堪徙劳C.一拍即合当之无愧惹人注目磐石D.和爱可亲死而后己无瑕顾及滑稽3.根据语境内容,与上下文衔接恰当的一项是()(3分)今天在此追悼李公朴、闻一多先生,时局极端险恶,。但此时此地,有何话可说?我谨以最虔诚的信念,向殉难者宣誓:心未死,和平可
2、期,杀人者必覆灭。A.人民无比沉痛志不绝争取民主B.人心异常悲愤意志紧民主自由C.人生生活痛苦斗志昂民主有望D.人心异常悲愤志不绝民主有望4.下列语句中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的一项是()(3分)A.邓稼先是中华民族核武器事业的奠基人和开拓者。B.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标。C.鲁迅先生好像听了所讲的什么起了幻想,安顿地举着象牙烟嘴在沉思着。D.鲁迅先生的书桌整整齐齐的,写好的文章压在书下边,毛笔在烧瓷的小龟背上站着。5.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3分)A.虽然你现在只是涓涓细流,然而只要锲而不舍,终会拥抱大海。B.二战中法西斯恶贯满盈,家喻户晓。C.纵然马革裹尸,魂归狼烟,这是
3、豪壮的选择。D.奥本海默是一个拔尖的人物,锋芒毕露。6.下列说法与课文内容不相符的一项是()(3分)A. 说和做选自人民日报,作者臧克家。B.邓稼先为中国成功研制原子弹、氢弹和新型核武器做出了巨大贡献,被追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C.杨振宁与李政道共获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D. 孙权劝学选自南宋政治家、史学家司马光编的资治通鉴。7.填空。(4分)三国演义里东吴四大将领是、。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6分)(1)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2)但当涉猎,见往事耳。二、阅读理解。(31分)(一)阅读说和做选段,回答问题。(18分)“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
4、也不一定说。”作为学者和诗人的闻一多先生,在30年代国立青岛大学的两年时间,我对他是有着深刻印象的。那时候,他已经诗兴不作(1)而研究志趣正浓。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有如向地壳寻求宝藏。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他想吃尽、消化尽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史,炯炯目光,一直远射到有史以前。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2)。1930年到1932年,“望闻问切”也还只是在“望”的初级阶段。他从唐诗下手,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沥尽心血。杜甫晚年,疏懒得“一月不梳头”。闻先生也总是头发凌乱,他是无暇及此。闻先生的书桌,零乱不堪,众物腾怨,闻先生心不在
5、焉,抱歉地道一声:“秩序不在我的范围以内。”饭,几乎忘记了吃,他贪的是精神食粮;夜间睡得很少,为了研究,他惜寸阴、分阴。深宵灯火是他的伴侣,因它大开光明之路,“漂白了四壁”。不动不响,无声无闻。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几年辛苦,凝结而成唐诗杂论的硕果。他并没有先“说”,但他“做”了,做出了卓越的成绩。“做”了,他自己也没有“说”。他又由唐诗转到楚辞。十年艰辛,一部校补赫然而出。别人在赞美,在惊叹,而闻一多先生个人呢,也没有“说”。他又向“古典新义”迈进了。他潜心贯注,心会神凝,成了“何妨一下楼”的主人。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这仅是闻一多先生的一个方面,作为学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