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调节第四版复习.ppt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空气调节第四版复习.ppt》由用户(最好的沉淀)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空气调节 第四 复习
- 资源描述:
-
1、复习课复习课第一章第一章 湿空气的物理性质及其焓湿图湿空气的物理性质及其焓湿图1.1 湿空气的物理性质和焓湿图一、空气调节的基础知识一、空气调节的基础知识 空气调节的主要任务,就是在所处自然环境下,空气调节的主要任务,就是在所处自然环境下,使被调节空间的空气保持一定的温度、湿度、流动使被调节空间的空气保持一定的温度、湿度、流动速度以及洁净度、新鲜度。速度以及洁净度、新鲜度。1.湿空气的概念 大气由一定量的大气由一定量的干空气干空气和一定量的和一定量的水蒸气水蒸气混合而混合而成,我们称其为湿空气。成,我们称其为湿空气。水蒸气含量较少,但其变化对湿空气的干燥及干燥及潮湿程度潮湿程度产生重要影响,是
2、空调中的重重要调节对象要调节对象,也可近似 看作理想气体理想气体。复习课复习课第一章第一章 湿空气的物理性质及其焓湿图湿空气的物理性质及其焓湿图2.湿空气的基本状态参数压力水蒸汽分压力大小直接反映了水蒸汽含量的多少水蒸汽分压力大小直接反映了水蒸汽含量的多少 密度 实际计算中,在实际计算中,在标况标况下,可近似取下,可近似取=1.2Kg/m3含湿量在湿空气中与在湿空气中与lkg干空气同时并存的干空气同时并存的水蒸汽量水蒸汽量称为含湿量称为含湿量 当大气压力当大气压力B B一定时,水汽分压力一定时,水汽分压力 只取决于含湿量只取决于含湿量d d qP相对湿度湿空气的水蒸汽压力与同温度下饱和湿空气的
3、水蒸气湿空气的水蒸汽压力与同温度下饱和湿空气的水蒸气压力压力之比为之比为相对湿度相对湿度。相对湿度相对湿度值能够比较确切地表示空气干燥和潮湿的程度值能够比较确切地表示空气干燥和潮湿的程度焓 比焓是空调中的一个重要参数,用来计算在定压条件下定压条件下对湿空气加热或冷却时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加热或冷却时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复习课复习课第一章第一章 湿空气的物理性质及其焓湿图湿空气的物理性质及其焓湿图第二节第二节 湿空气的焓湿图湿空气的焓湿图 在空气调节中,经常需要确定湿空气的在空气调节中,经常需要确定湿空气的状态及其变化过程状态及其变化过程。确定方法有:确定方法有:按公式计算;查表;查焓湿图。按公式计算
4、;查表;查焓湿图。焓湿图的作用:焓湿图的作用:简化计算;直观描述湿空气状态变化过程。简化计算;直观描述湿空气状态变化过程。为了简化工程计算,发展了湿空气参数的图解为了简化工程计算,发展了湿空气参数的图解表示法,并被称为表示法,并被称为焓湿图。焓湿图。作用作用:1.确定湿空气的状态参数状态参数;2.表示湿空气的状态变化过程状态变化过程。复习课复习课第一章第一章 湿空气的物理性质及其焓湿图湿空气的物理性质及其焓湿图第二节第二节 湿空气的焓湿图湿空气的焓湿图独立状态参数独立状态参数 能够在能够在h-d图上确定湿空气状态的参数。图上确定湿空气状态的参数。在在B一定的条件下,在一定的条件下,在h,d,t
5、,中,已知中,已知任意两任意两个参数个参数,则湿空气状态就确定了,亦即在,则湿空气状态就确定了,亦即在h-d图上有一图上有一确定的点,其余参数均可由此点查出,因此,将这些参确定的点,其余参数均可由此点查出,因此,将这些参数称为独立参数。数称为独立参数。但但d与与Pq不能确定一个空气状态点,不能确定一个空气状态点,故故d 与与Pq只能只能有一个作为独立参数。有一个作为独立参数。复习课复习课第一章第一章 湿空气的物理性质及其焓湿图湿空气的物理性质及其焓湿图第二节第二节 湿空气的焓湿图湿空气的焓湿图热湿比热湿比 为湿空气的焓变化与含湿量变化之比,即:=h/d=Q/W 的大小大小及正负正负表示了湿空气
6、状态变化过程的方向和特征。房间热湿比为余热量和余湿量之比。复习课复习课第一章第一章 湿空气的物理性质及其焓湿图湿空气的物理性质及其焓湿图第三节第三节 露点温度及湿球温度露点温度及湿球温度1 1、露点温度、露点温度t tl l 定义定义 在在h-dh-d图上的确定方法图上的确定方法2 2、湿球温度、湿球温度ts 定义定义 在在h-dh-d图上的确定方法图上的确定方法可近似认为是可近似认为是等焓过程等焓过程。复习课复习课第一章第一章 湿空气的物理性质及其焓湿图湿空气的物理性质及其焓湿图第四节第四节 焓湿图的应用焓湿图的应用一、湿空气状态变化过程在焓湿图上的表示一、湿空气状态变化过程在焓湿图上的表示
7、 1 1、湿空气的加热过程、湿空气的加热过程 温度增高而含湿量不变。处理设备:温度增高而含湿量不变。处理设备:(电电)空气加热器空气加热器2 2、湿空气的等湿冷却过程、湿空气的等湿冷却过程 处理设备:表面式冷却器,喷水室处理设备:表面式冷却器,喷水室 3、湿空气的等焓加湿过程湿空气的等焓加湿过程 处理设备:喷水室处理设备:喷水室4、湿空气的等焓减湿过程、湿空气的等焓减湿过程 处理设备:固体吸湿剂处理设备:固体吸湿剂 复习课复习课第一章第一章 湿空气的物理性质及其焓湿图湿空气的物理性质及其焓湿图第四节第四节 焓湿图的应用焓湿图的应用一、湿空气状态变化过程在焓湿图上的表示一、湿空气状态变化过程在焓
8、湿图上的表示 5 5、湿空气的等温加湿过程、湿空气的等温加湿过程 向空气中喷干蒸汽。向空气中喷干蒸汽。处理设备:蒸汽加湿器,喷水室处理设备:蒸汽加湿器,喷水室6 6、湿空气的等温减湿过程、湿空气的等温减湿过程 处理设备:液体吸湿剂处理设备:液体吸湿剂 7 7、湿空气的冷却去湿过程、湿空气的冷却去湿过程 处理设备:表面式冷却器,喷水室处理设备:表面式冷却器,喷水室复习课复习课第一章第一章 湿空气的物理性质及其焓湿图湿空气的物理性质及其焓湿图第四节第四节 焓湿图的应用焓湿图的应用二、不同状态空气的混合态在二、不同状态空气的混合态在i id d图上的确定图上的确定 1 1、混合定律、混合定律 空气混
9、合遵守质量、能量守恒,则:空气混合遵守质量、能量守恒,则:CBABBAACBABBAAdGGdGdGiGGiGiG)()(A A,C C,B B在同一直线上,而且有:在同一直线上,而且有:BACABCCABCGGddddiiiiACCB第一节第一节 室内外空气计算参数室内外空气计算参数、室内空气计算参数、室内空气计算参数新有效温度和舒适区新有效温度和舒适区PMV-PPD指标指标a.人体热量平衡方程与舒适性人体热量平衡方程与舒适性b.室内空气计算参数室内空气计算参数 公共建筑空调室内设计参数参见公共建筑空调室内设计参数参见公共建筑节能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设计标准(GB 50189-2005GB
10、50189-2005)。第二章第二章 空调负荷计算与送风量空调负荷计算与送风量复习课复习课温、湿度指标温、湿度指标温、湿度基数:所要保持的基准温度和基准相对湿度。温、湿度基数:所要保持的基准温度和基准相对湿度。空调精度:温度和相对湿度允许的波动范围。空调精度:温度和相对湿度允许的波动范围。第一节第一节 室内外空气计算参数室内外空气计算参数、室外空气计算参数、室外空气计算参数 a.室外空气温、湿度的变化规律室外空气温、湿度的变化规律b.夏季室外空气计算参数夏季室外空气计算参数 详见详见附录附录2-1。l 逐时温度逐时温度ww pw maxw ptt(tt)cos(15225).l 例:求夏季北京
11、市例:求夏季北京市1313时的室外计算温度。时的室外计算温度。第二章第二章 空调负荷计算与送风量空调负荷计算与送风量复习课复习课第二节 太阳辐射对建筑物的热作用从空气调节角度分析太阳辐射从空气调节角度分析太阳辐射夏季:增加了冷负荷,不利夏季:增加了冷负荷,不利冬季:减少了采暖负荷,有利冬季:减少了采暖负荷,有利大气对太阳作用大气对太阳作用直射直射散射散射+总辐射能量总辐射能量吸收作用,吸收作用,臭氧、水蒸气、二氧化碳和尘埃等臭氧、水蒸气、二氧化碳和尘埃等(其中大部分被其中大部分被水蒸汽所吸收水蒸汽所吸收)。另一部分被云层中的尘埃、冰晶、微小水珠及各种气体分子等另一部分被云层中的尘埃、冰晶、微小
12、水珠及各种气体分子等反射或折射,形成漫无方向的反射或折射,形成漫无方向的散射辐射散射辐射,亦称,亦称天空辐射天空辐射(其中大其中大部分返回宇宙空间中去,一部分反射到地球表面部分返回宇宙空间中去,一部分反射到地球表面)。其余末被吸收和散射的辐射能,则仍按原来的辐射方向,透过其余末被吸收和散射的辐射能,则仍按原来的辐射方向,透过大气层沿直线继续前进,直达地面,故称此部分为大气层沿直线继续前进,直达地面,故称此部分为直射辐射直射辐射。第二章第二章 空调负荷计算与送风量空调负荷计算与送风量复习课复习课第二节 太阳辐射对建筑物的热作用第二章第二章 空调负荷计算与送风量空调负荷计算与送风量复习课复习课太阳
13、散射辐射计算太阳散射辐射计算附录附录2-22-2给出了北纬给出了北纬4040度不同朝向各小时的太阳总度不同朝向各小时的太阳总辐射强度值辐射强度值 同时考虑对流和辐射作用时,得到室外空气综合温度,同时考虑对流和辐射作用时,得到室外空气综合温度,并非实际的室外空气温度。并非实际的室外空气温度。综合温度综合温度wwzItt叫做综合温度叫做综合温度第三节第三节 通过围护结构的得热量及其形成的冷负荷通过围护结构的得热量及其形成的冷负荷第二章第二章 空调负荷计算与送风量空调负荷计算与送风量复习课复习课一、概述一、概述1、基本概念、基本概念得热量:得热量:某一时刻由室外和室内热源散入房间的总热量。某一时刻由
14、室外和室内热源散入房间的总热量。由于太阳辐射经外窗进入的热量和由于室内外空气温差经围由于太阳辐射经外窗进入的热量和由于室内外空气温差经围护结构传入的热量;护结构传入的热量;人体、照明、设备散入房间的热量。人体、照明、设备散入房间的热量。耗(失)热量:耗(失)热量:某一时刻由房间损失的总热量。某一时刻由房间损失的总热量。热负荷:热负荷:某一时刻为了维持室温恒定,必须向室内供应的热量。某一时刻为了维持室温恒定,必须向室内供应的热量。得湿量:得湿量:某一时刻由室外和室内湿源散入房间的总湿量,包括某一时刻由室外和室内湿源散入房间的总湿量,包括人体散湿量和设备散湿量。人体散湿量和设备散湿量。第三节第三节
15、 通过围护结构的得热量及其形成的冷负荷通过围护结构的得热量及其形成的冷负荷第二章第二章 空调负荷计算与送风量空调负荷计算与送风量复习课复习课一、概述一、概述1、基本概念、基本概念冷负荷:冷负荷:某一时刻为了维持室温恒定,必须从室内除去的热量某一时刻为了维持室温恒定,必须从室内除去的热量(即必须向室内供应的冷量)。(即必须向室内供应的冷量)。1、维护结构瞬变传热形成的冷负荷:、维护结构瞬变传热形成的冷负荷:1)外墙和屋面瞬变传热)外墙和屋面瞬变传热引起的冷负荷。引起的冷负荷。2)内墙内墙,楼板等室内传热维护结构形成的瞬时楼板等室内传热维护结构形成的瞬时冷负荷冷负荷3)外玻璃窗瞬变传热引起的冷负荷
16、)外玻璃窗瞬变传热引起的冷负荷 2、透过玻璃窗的日射得热引起的冷负荷、透过玻璃窗的日射得热引起的冷负荷 3、设备散热形成的冷负荷、设备散热形成的冷负荷4、照明散热形成的冷负荷、照明散热形成的冷负荷 5、人体散热形成的冷负荷、人体散热形成的冷负荷第三节第三节 通过围护结构的得热量及其形成的冷负荷通过围护结构的得热量及其形成的冷负荷第二章第二章 空调负荷计算与送风量空调负荷计算与送风量复习课复习课一、概述一、概述2、得热量与冷负荷的关系、得热量与冷负荷的关系冷负荷是由得热量引起的,但两者并不相等。冷负荷是由得热量引起的,但两者并不相等。冷负荷的峰值比得热量小,出现的时间也比得热冷负荷的峰值比得热量
17、小,出现的时间也比得热量晚,即出现了量晚,即出现了波幅的衰减波幅的衰减和和时间的延迟时间的延迟。第三节第三节 通过围护结构的得热量及其形成的冷负荷通过围护结构的得热量及其形成的冷负荷3、室内负荷计算方法、室内负荷计算方法(1)稳态算法)稳态算法QKF T(2)非稳态算法)非稳态算法 考虑围护结构的蓄热性能,对得热量和冷负荷加以区别。考虑围护结构的蓄热性能,对得热量和冷负荷加以区别。谐波反应法谐波反应法冷负荷系数法冷负荷系数法第二章第二章 空调负荷计算与送风量空调负荷计算与送风量复习课复习课(3 3)估算法)估算法 在初步设计阶段可以采用空调负荷概算指标进行估算。在初步设计阶段可以采用空调负荷概
18、算指标进行估算。4、谐波反应法、谐波反应法(1 1)外墙和屋顶的冷负荷)外墙和屋顶的冷负荷CLQKF t 计算时刻,计算时刻,h h;温度波作用于围护结构内表面的时间延迟,温度波作用于围护结构内表面的时间延迟,h h;温度波作用于围护结构外表面的时刻,温度波作用于围护结构外表面的时刻,h;h;温度波作用时刻的负荷温差,温度波作用时刻的负荷温差,。见。见附录附录2-2-10 10、2-112-11。与制表条件不同时,应修正。与制表条件不同时,应修正。t 第二章第二章 空调负荷计算与送风量空调负荷计算与送风量复习课复习课第三节第三节 通过围护结构的得热量及其形成的冷负荷通过围护结构的得热量及其形成
19、的冷负荷4、谐波反应法、谐波反应法(2 2)外窗瞬变得热量形成的冷负荷)外窗瞬变得热量形成的冷负荷CLQKF tt 计算时刻的负荷温差,计算时刻的负荷温差,。见。见附录附录2-122-12。因传导负荷只与气温有关,故按最热月的日较差分因传导负荷只与气温有关,故按最热月的日较差分区,见附录区,见附录 2 12。窗户热容小、传热系数较大,。窗户热容小、传热系数较大,故负荷温差按日较差故负荷温差按日较差 0.5 分档。当所计算的城分档。当所计算的城市室外平均气温与制表地点不同时,应适当加以修市室外平均气温与制表地点不同时,应适当加以修正正。第二章第二章 空调负荷计算与送风量空调负荷计算与送风量复习课
20、复习课第三节第三节 通过围护结构的得热量及其形成的冷负荷通过围护结构的得热量及其形成的冷负荷4、谐波反应法、谐波反应法(3 3)外窗日射得热量形成的冷负荷)外窗日射得热量形成的冷负荷gdsnjCLQx x C C FJ 日射得热量是由于太阳辐射引起的得热量。日射得热量是由于太阳辐射引起的得热量。第二章第二章 空调负荷计算与送风量空调负荷计算与送风量复习课复习课第三节第三节 通过围护结构的得热量及其形成的冷负荷通过围护结构的得热量及其形成的冷负荷第四节第四节 室内热源、湿源的散热散湿形成的冷负荷与湿负荷室内热源、湿源的散热散湿形成的冷负荷与湿负荷一、室内热源的散热量一、室内热源的散热量1、设备散
21、热量、设备散热量2、照明散热量、照明散热量3、人体散热量、人体散热量二、室内热源散热量形成的冷负荷二、室内热源散热量形成的冷负荷三、室内湿源的散湿量三、室内湿源的散湿量1、人体散湿量、人体散湿量2、其他湿源散湿量、其他湿源散湿量谐波反应法:谐波反应法:1 1、确定送风状态、确定送风状态(第(第I I象限)象限)(1 1)在)在h-dh-d图上确定室内图上确定室内状态点状态点N N;(2 2)过)过N N点作等热湿比线;点作等热湿比线;OtOt(3 3)根据送风温差)根据送风温差 确确定送风温度定送风温度 。OtNNtNdNhOtOtOdOhOOtOO,maxt 的等温线与等热湿比的等温线与等热
22、湿比线的交点即为送风状态线的交点即为送风状态O。第五节第五节 空调房间送风量的确定空调房间送风量的确定l 热平衡热平衡:ONGhQGhNONOhhQddW1000ONddGWG10001000NONOQWG1000hhddl 湿平衡湿平衡:l 送风量送风量:l 热湿比热湿比:2 2、计算送风量、计算送风量第五节第五节 空调房间送风量的确定空调房间送风量的确定3 3、送风温差的选取、送风温差的选取ONOttt送风温差越大,则送风温度越低、送风量越小,投送风温差越大,则送风温度越低、送风量越小,投资和运行费用越少。资和运行费用越少。送风温度过低时,冷气流会让人体感觉不适,且送送风温度过低时,冷气流
23、会让人体感觉不适,且送风量过小时,室内温湿度的均匀性和稳定性也会受到风量过小时,室内温湿度的均匀性和稳定性也会受到影响。影响。送风温差根据空调精度选取,见送风温差根据空调精度选取,见表表2-202-20。第五节第五节 空调房间送风量的确定空调房间送风量的确定4 4、换气次数、换气次数定义定义:房间送风量与房间体积之比。:房间送风量与房间体积之比。nLVh/次送风温差越大,送风量越小,换气次数越小。送风温差越大,送风量越小,换气次数越小。所选取的送风温差应保证换气次数大于所选取的送风温差应保证换气次数大于表表2-202-20中的中的值。值。如果换气次数小于所要求的值,则应如果换气次数小于所要求的
24、值,则应减小减小送风温差。送风温差。第五节第五节 空调房间送风量的确定空调房间送风量的确定第一节第一节 空气热湿处理的途径及使用设备的类型空气热湿处理的途径及使用设备的类型一、空气热湿处理的各种方案一、空气热湿处理的各种方案夏季:冷却减湿夏季:冷却减湿冬季:加热加湿冬季:加热加湿复习课复习课第三章第三章 空气的热湿处理空气的热湿处理第一节第一节 空气热湿处理的途径及使用设备的类型空气热湿处理的途径及使用设备的类型二、空气热湿处理装置二、空气热湿处理装置 喷淋式喷淋式 直接直接接触式处理装置接触式处理装置 喷水加湿器喷水加湿器 喷蒸气加湿器喷蒸气加湿器 表冷器表冷器 空气加热器空气加热器 间接间
25、接接触式处理装置接触式处理装置 盘管盘管 蒸发器蒸发器 冷凝器冷凝器复习课复习课第三章第三章 空气的热湿处理空气的热湿处理第二节第二节 空气与水直接接触的热湿交换原理空气与水直接接触的热湿交换原理一、空气与水直接触时的热湿交换原理一、空气与水直接触时的热湿交换原理 温差温差是热交换的推动力,而是热交换的推动力,而水蒸汽分压力水蒸汽分压力差则是湿差则是湿(质质)交换的推动力。交换的推动力。质交换有两种基本形式,质交换有两种基本形式,分子扩散和紊流扩散分子扩散和紊流扩散。在静止的流体或做层流运动的流体中的扩散,是由在静止的流体或做层流运动的流体中的扩散,是由微观分子运动所引起,称为微观分子运动所引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