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石表面特性及表面金属化参考教学课件.ppt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金刚石表面特性及表面金属化参考教学课件.ppt》由用户(ziliao2023)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金刚石 表面 特性 金属化 参考 教学 课件
- 资源描述:
-
1、金刚石表面特性及金刚石表面特性及表面金属化表面金属化 金刚石表面处理专题报告 傅圣利前 言 金刚石由于具有高硬度、低摩擦系数、高热导率、低膨胀系数、低放射性等许多优异的物理特性,在许多工业领域都得到应用。尤其是由金刚石和金属、陶瓷或高分子树脂结合在一起做成的金刚石工具,不仅被广泛用于民用建筑与土木工程、石材加工业、汽车工业、交通工业、地勘与国防工业等领域和其它现代高新技术领域,而且在宝石、医疗器械、木材、玻璃钢、石材工艺品、陶瓷、复合金属和硬脆材料等众多新领域不断出现,社会对金刚石工具的需求也逐年增加。伴随着中国制造产业的崛起,中国金刚石工具产业也得到了飞速发展,中国已有金刚石工具及相关材料和
2、机械制造的生产厂家有上千家,年产值超过几千亿元,已成为国际金刚石工具市场的主要供应国之一。金刚石工具在使用过程中普遍存在金刚石大量脱落的问题,使金刚石工具性能下降,成本上升,这涉及到不同材料间的界面结合。要解决该问题,就必须对金刚石的表面性质及与金刚石粘接基体的界面性质有透彻了解,对金刚石与粘接剂结合的原理和机制有深入研究;开发出适合金刚石复合材料及相关材料的制备工艺,并严格控制工艺过程,才能改善金刚石表面和粘接材料的表面性能,提高界面结合强度,制造出性能优异的金刚石产品,最终解决金刚石把持力不牢的问题。以下就金刚石表面及界面问题的相关主题和研究状况作一综述。一、金刚石表面的物理特性 金刚石表
3、面摩氏硬度为10,显微硬度比石英高1000倍,金刚石硬度具有方向性;弹性模量达911105MPa,摩擦系数小,有极高的抗磨能力;金刚石表面有标准的金刚光泽,折射率2.417,色散率0.044,反射率:油浸下5.308%,空气中17.29%,具备一定入射角度自然光在金刚石表面产生分解的光谱色,俗称火彩。金刚石表面具有非磁性、不良导电性(电阻率:5104.cm)和摩擦生电性;金刚石表面亲油疏水,对油脂及污垢有较强的亲和力,油污很容易被金刚石吸附。在金刚石表面擦上油质后可见晕色,在晶面上滴上油珠立即扩散,而滴上水珠则不扩散;用手指抚摸金刚石会感到胶粘性,似乎有粘糊的感觉。1.1 金刚石的颜色 人造金
4、刚石常为浅黄色、浅黄褐色、浅黄绿色、褐色等,无色人造金刚石很少;天然金刚石98%都是无色至浅黄色,白色金刚石很少,玫瑰色、粉红色、蓝色、绿色、黑色、茶色十分稀少。1.2 金刚石的形状 由四面体组成的金刚石常见晶体有立方体、八面体和菱形十二面体。金刚石的晶体形态分为:八面体与菱形十二面体聚形 及八面体与立方体聚形:人造金刚石形状 人造金刚石单晶呈平面状,具有清晰的晶棱及顶角。人造金刚石比天然金刚石的晶棱及顶角更明晰,晶面更平整。人造金刚石立方体与八面体的聚形多见,很少见到菱形十二面体。人造金刚石形状图 八面体与菱形十二面体聚形 八面体与立方体聚形 多晶金刚石又称聚晶金刚石,与单晶金刚石相比,多晶
5、金刚石有更多的晶棱和磨削面,每条晶棱都有切削能力。聚晶金刚石具有自锐性和韧性,在加工过程中会破碎成更小的颗粒,新的裂面形成更锋利的切削棱,具有比单晶更独特的性能。以下是某公司聚晶金刚石产品性能天然金刚石形状 天然金刚石常见的形状为八面体和三角薄片双晶,菱形十二面体少见,立方体更少。除此外,还有凸八面体、凸十二面体、凸六面体及其聚形体等,而聚形体要比形状规则的单晶体常见。晶面上常有阶梯或不平的“浮雕刻象”,八面体的晶面上有时出现三角形坑穴,它的顶角朝着八面体的晶棱,立方体的晶面则有漏斗状凹陷,而菱形十二面体的晶面上常有深暗的线纹。由于地壳的运动以及自然的冲积作用,曲面晶体要比平面晶体多。连生体进
6、一步分成不规则连生体、平行连生体和双晶(有连生双晶、穿插双晶、板状双晶等)。多晶体有圆粒金刚石(波尔特型)、浅红金刚石和黑金刚石等几种。圆粒金刚石是由颗粒连生体和不规则连生体等微晶形成的球状集合体,呈乳白色到钢灰色,常有裂缝,硬度很大。浅红金刚石是一种由中心向外放射状排列的微晶金刚石组成的集合体,外形呈圆球状。这种多晶体外壳坚硬,内核较软,硬度比圆粒金刚石和黑金刚石低,强度比圆粒的高。黑金刚石由更细金刚石组成的微密或多孔的集合体,呈黑色、灰色或绿色,外形不规则。有的黑金刚石表面有珐琅光泽,硬度略低于圆粒金刚石,但韧性好。天然金刚石形状图 天然金刚石图1 天然金刚石图2 立方体 歪斜八面体 曲面
7、四六面体 带壳金刚石天然金刚石形状图 菱形十二面体 八面体 三角薄片双晶 四面体穿插双晶 八面体连生双晶 菱形十二面体连生双晶 1.3金刚石表面缺陷 金刚石在形成过程中表面会出现三角凹痕、三角座(突起的三角形)、生长阶梯、纹理、结节(纹理发生改变处)和凹角等生长特征,使金刚石表面变得不平整。三角凹痕 生长阶梯 纹理和结节二、金刚石表面的化学特性二、金刚石表面的化学特性 金刚石为碳单质,常含有Si、Mg、Al、Ca、Mn、Ni、Na、B、Cu、Fe、Co、Cr、Ti、N等杂质元素。金刚石化学性质非常稳定,在酸、碱中均不分解。在熔融的硝酸钠、硝酸钾、碳酸钠中有溶蚀;此外浓硫酸、铬酐、浓硝酸和双氧水
8、等在较高温度下对金刚石表面有一定程度的腐蚀;金刚石在高温下能转变成石墨被空气氧化。2.1金刚石表面杂质、空气氧化和腐蚀 金刚石内部碳化学键是饱和的,表面碳原子有“自由”化学键(“断键”),这些“自由”化学键若与相邻的“自由”化学键结合则是sp2杂化形成C=C双键,双键较活泼;“自由”化学键也可能为表面杂质原子及官能团所饱和,形成杂质覆盖层。金刚石粒度越细,表面吸附杂质越多,纳米金刚石更甚,这就为金刚石表面改性提供了可能。张书达、朱瑶华1 利用二次离子质谱法(SIMS)对金刚石表面杂质元素N、Na、Mg、Si进行了分析和测量,并用Ar+剥蚀金刚石表面,发现杂质浓度最大值均位于最外的一薄层内。李颖
9、、李焕锋等2用热分析和红外分析对爆轰纳米金刚石进行了研究,发现空气中纳米黑色金刚石在478515开始氧化,N2中加热到700之前失重很少;灰色纳米金刚石在570开始氧化,N2中加热到950之前失重很少,仅为2.3%。红外分析表明金刚石表面含有-COOH、-OH、-CH、-C=O、-NO2、-C=C-等基团,在空气中烧蚀,残余的基团较少,在N2中烧蚀大部分基团能够保留。户仓和、吉川昌范3把金刚石放入700900空气中14min30min,研究了空气对金刚石腐蚀,发现金刚石表面腐蚀成凹凸状,(111)面腐蚀速度比(100)面快;腐蚀能增大金刚石表面积,腐蚀时间15min,温度900,表面积可达到最
10、大,金刚石与镀镍层的结合强度最高。赵玉成、邢广忠等4采用熔融硝酸钾在560600对金刚石处理30min60min,由于化学处理消除或钝化了表面裂纹,应力集中得到释放,金刚石强度可提高12.4%27.6%。2.2金刚石表面化学改性 王光祖、贾美伦译5“金刚石表面的化学状态对其性能的影响”的文献中用浓硝酸和发烟硫酸混合处理,红外光谱表明金刚石表面含有:-OH、-C=O、-C-O-O-C-、-CO-O-OC-、-C-O-C-、-NO2、-NO3、-SO3H等多种基团。450用空气处理,这些官能团覆盖层没有明显改变。空气中温度高于650时,-NO2、-NO3、-SO3H基吸收带消失,桥接的含氧基吸收带
11、强度降低;用氢处理甚至在20时,呈现不同C-H基的特征吸收带,同时-C=O、-COOH、-CHO和-CO-O-OC-消失;900时用氢处理导致 -OH基脱除和C-H键含量增加。化学改性处理对金刚石与水的表面接触角影响很大(表3):400用空气处理1小时,导致水完全润湿金刚石(=0);室温下用气体处理金刚石,润湿角改变强烈,影响顺序为:COO2CH4H2SCO2空气。用氢、甲烷对金刚石表面进行处理,低温时对金刚石和水的润湿角减小最为强烈(图1中 折线1),这时KOH熔滴的扩展时间最短(折线2);随着改性处理温度增加,KOH熔滴扩展时间增加,证明在金刚石表面形成了疏水官能团膜层。用甲烷对金刚石变性
12、处理导致表面形成不同的含氢基,包括多种双键和键价复杂结构碳氢成分,并减少氢的吸附,影响金刚石的氧化速度。在20经甲烷改性处理金刚石,其氧化速度会急剧降低,在550处理时则无论是水蒸气氧化还是空气氧化,都是稳定的。高温时水蒸气在金刚石表面发生作用,所有的表面基团会被置换为-OH,在水分子进一步作用下,表面与空间碳原子之间键合断裂,形成新的-OH、-C=O、-COOH,它们的置换和分解导致CO、CO2的形成。表面用气体化学改性处理使金刚石粉末电阻率和热导率变大(表5)。化学改性可对金刚石冷压极限压力和压制密度产生影响(表6):金刚石表面化学改性处理可改善金刚石磨块烧结性能(表7),预先在600用C
13、O2做催化氧化处理,然后在500用甲烷改性处理2小时,此时烧结后磨块性能最佳。三、金刚石金属化三、金刚石金属化 粘接剂对金刚石的的把持力不外乎三种:机械镶嵌力、物理吸附力和化学键合力。物理吸附力最弱,机械镶嵌力取决于金刚石表面的粗糙度及粘接剂的强度与硬度,化学键结合力最强。由于金刚石硬度很高,故一般改变金刚石表面粗糙度的方法费工费时;粘接剂的组成主要由工艺所决定,一般也不随便改变;改善粘接剂对金刚石的把持力最有效办法为使粘接剂与金刚石之间形成化学键结合。3.1 基本原理 在金刚石表面镀覆或增加涂层以改变金刚石表面粗糙镀对于树脂基金刚石工具也是常用的变法,但其结合强度没有化学结合显著。金刚石表面
14、金属化不仅能使金刚石与金属粘接剂产生化学键合,而且能改变金刚石表面形状,增加物理嵌合作用,提高金刚石把持力,是金刚石最普遍采用的表面处理方法。1.1金属与金刚石表面的浸润性 金刚石与一般金属和合金之间有很高的界面能,不能为一般熔焊金属所浸润和焊合(表1,2)。1.2强碳化物形成元素的作用 1958年美国通用电气公司报道将氢化钛加入到Ag-Cu合金中,在金刚石工具烧结时,氢化钛分解成原子钛,从而实现对金刚石的焊接6,随后出现了许多以氢化钛或氢化锆为添加剂的专利7-10;此后许多研究者开始把钛、锆、铬、钒等元素加入到铜银合金中,从而出现了真空焊接金刚石的合金材料及工艺11;1981年后,林增栋、徐
15、乍英等12-14进行了较多研究,并实现了该技术在中国的实际应用。纯金属与金刚石表面的浸润角如表1,绝大多数均在90以上,说明浸润性很差;只有铝在1100对金刚石有明显的浸润,但此时金刚石已有石墨化转变。通过在低熔点金属Cu、Ag、Sn、Pb等中添加Ti、Zr、Cr、V、B、Si等元素可改变金属对金刚石的浸润性(如表2),添加元素与金刚石表面形成稳定碳化物,且可以在金刚石晶体上外延生长,从而在金刚石表面和合金溶液间形成碳化物界面,金属合金对金刚石的浸润和焊合就转变为合金对碳化物界面的浸润和焊合,使界面性能得到改善。通常电子层结构中含有未充满d层电子或f层电子的元素均能与金刚石形成稳定碳化物,改变
16、粘接剂和金刚石的界面状态,降低金刚石的表面能,如:Ti、Zr、Hf、Cr、Mo、W、V、Nb、Ta等元素均有明显作用。这些 金属元素被称为强碳化物形成元素。3.2机理研究 通过电子能谱分析Cu-Sn、Cu-Ag、Cu-Sn-Zn等非碳化物形成合金与金刚石界面微区的元素浓度分布,没有发现元素有偏析现象;而在Cu或Cu-Sn熔液中加入Ti或Si元素,在界面微区的能谱分析中可探测到十分明显的元素浓度偏析(图2,3),界面上浓度达到70%以上,离开界面几微米后,钛或硅的浓度急剧下降,到30um40um后,趋于基体成分。图6显示两粒金刚石之间各元素的分布情况,扫描电镜和电子能谱揭示(图4)钛浓度的白点在
17、界面处高度聚集,基体(Cu-Ti合金)硬度为HV120280,而白色界面层(TiC,5um)硬度大于HV1740;为证明界面成分,沿界面平行方向逐渐磨去合金基体,对每一磨削截面做X-光结构分析15,图8显示截面a距界面35um,其成分结晶合金基体,主要是铜及富含铜合金Cu3Ti;截面b距界面8um,开始出现TiC的较强谱线;截面c距界面3um,与纯TiC谱线(d)对照,所有8条TiC谱线全部清晰出现。由此可以肯定,金刚石与合金之间有TiC界面层生成。根据以上实验原理与结果,在金刚石表面先形成第一层碳化物层(约几千埃);第二层为合金层(1um3um),它与第一层有着良好的浸润和熔焊;第三层为电镀
18、层(10um15um),主要是考虑胎体合金与金刚石线膨胀系数差异而设计,可以起到应力缓冲作用。Lin等16做了金属化与未金属化金刚石对比试验:在60Cu40Ni合金中加入25Vol%纯金刚石颗粒,合金断裂韧性降低到原来66.1%;而加入25Vol%表面金属化金刚石颗粒,断裂韧性只降低到原来87.8%。表明金属化金刚石能增强金刚石与胎体合金间的结合力,断口的电镜分析也能证实这一点。图a 图 b 图a中可看到金刚石被基体金属所粘接;图b可看到对应的这颗金刚石脱落坑洞。探测a图中金刚石表面白色突出物A与对应的b图中坑洞B处,白色突出物为Cu-Ni合金基体材料,其它部分为碳化物层和合金化层成分,没有探
19、测到裸露金刚石表面。金刚石界面断口有15%20%发生在基体合金中,其它则发生在基体合金与金属化层之间,没有发现碳化物层与金刚石脱落现象。金刚石表面金属化是指利用表面处理技术在金刚石颗粒表面镀覆金属,使其表面具有金属或类金属的性能。金刚石表面金属化有以下的作用:(1)提高结合剂对金刚石的粘结能力。(2)提高磨料颗粒的强度。(3)隔离保护作用。金刚石表面金属化是一个物理化学过程,金属镀层除了起到封闭金刚石表面自由碳原子隔绝氧热损伤外,活性金属微粒还能填补金刚石表面裂纹缺陷,将应力集中传递给金属粒子,使缺陷的有害影响得到缓和。Ti、Cr、W等金属原子能与金刚石界面大量C原子悬键化合,形成致密碳化物结
20、合层,增加了化学结合机制。因此,金刚石表面金属化可大大提高金刚石与金属的结合强度。在树脂基结合剂金刚石磨具中,镀金属金刚石使金刚石表面呈云朵状、波浪状或毛刺状,表面粗糙,凹凸不平,增大镶嵌结合面积,从而提高物理结合强度。3.4应用研究 王艳辉等17在金刚石表面磁控溅射镀Cr,采用DTA、XRD、SEM分析了界面结构,测定了镀Cr金刚石在不同温度下的表面强度,用663青铜粉与镀Cr金刚石在900热压烧结,并通过磨削测试。80目人造金刚石先用HNO3及NaOH溶液煮沸并漂洗,在磁控溅射镀膜机中,99.9%Cr为靶材,抽真空6.710-3Pa,充氩气至0.8 Pa 1.0Pa,在0.1Pa进行溅射镀
21、膜,功率9kW,镀层厚度控制在0.5um。在DTA分析201300范围内,升温速率5/min;金刚石磨块用663青铜粉,成分为:85%Cu、6%Sn、6%Pb、3%Zn,粒度300目。90%(Vol)铜合金粉与镀Cr金刚石混匀,压在石墨模具中,以5kN/Cm2的压力在900热压10分钟制成磨块,并用同质量未镀覆金刚石在相同工艺下制作磨块做对比。以29.8m/s线速度对花岗岩进行磨削,用SEM观察金刚石脱落情况。图1显示在6001200温区出现放热效应,表明Cr镀层与金刚石间发生了化学反应;镀Cr金刚石900处理10分钟后,XRD表明界面间生成了Cr3C2、Cr7C3;在90010分钟,将镀Cr
22、大颗粒金刚石与铜合金粘接在导向棒上,测得镀Cr金刚石与铜合金结合强度为15107Pa,而未镀覆金刚石为0 Pa。磨削试验结果如表1,表明镀Cr金刚石可以大幅降低金刚石脱落几率,磨削比提高了46%。SEM可以观察金刚石脱落情况,磨削后镀Cr金刚石与铜合金基体仍牢固结合,未镀覆金刚石大量脱落,留下明显凹坑,或与基体间出现很大裂缝。吴惠枝18等在金刚石表面真空蒸镀Cr、Ti膜,青铜作胎体材料,金刚石浓度50%,冷压650MPa,785烧结2小时。大理石为加工对象,磨盘转速515r/min,加压0.14MPa,磨削1小时。结果如表1、表2所示。3.5国外、国内金刚石表面金属化情况国外、国内金刚石表面金
23、属化情况 二十世纪80年代初,英国、爱尔兰、西德等国家使用表面镀覆金刚石占结合剂金刚石工具生产用量的80%以上,使用表面金属化处理金刚石可以提高工具的使用寿命30%40%,降低金刚石的浓度20%,美国、日本、前苏联地区都比较重视使用金属化金刚石磨料。用于树脂基结合剂磨具镀金属金刚石国外品种有:Element Six公司的CDA321系列;Diamond Innovations公司的 RVG系列;DeBeers公司的DXDA-MC系列;乌克兰的 AC2系列。一般镀30%、50%或55%的铜或镍。针形金刚石CDA-L颗粒长宽比2:15:1,表面镀Ni-Co-P磁性合金,用于制造定向磨粒砂轮;磨削比
24、G值比一般金刚石高80%120%,效率提高50%100%。主要用于加工硬质合金。DXDA-MC镀50%55%的镍,可磨削含钢20%40%的钢/硬质合金复合材料。用于金属基结合剂磨具、锯片、钻头和修整工具的镀金属金刚石品种,这类磨料一般是镀钛品种:SDA-Ti 系列;MBs-Ti/Cr。立方氮化硼表面镀覆品种:欧美的ABN360/660;CBN/510;KOM(metal),KOMA(Cu-Ag-Ti),KOC(Ceramics)70年代国内开始金刚石表面镀覆金属的研究,前期工作主要用粉末热埋镀法、盐浴法、真空蒸镀法等在金刚石表面镀覆Ti、Cr、W 18-23等碳化物形成元素镀层,进行碳化物形成
25、机理及性能研究,期间燕山大学开发了金刚石真空蒸镀Ti的方法,成本较低,适用于大批量生产14。后期大量工作主要集中在金刚石表面化学镀镍或镀铜及工艺研究上,如:化学镀镍工艺50,51、碱性镀Ni65,66、化学镀Cu 86-90、化学镀Ni-P 52-64、化学镀Ni-W-P 67-69、Ni-B 70、Ni-Fe-B 71、Ni-Co-B 72、Ni-W-B 73,化学复合镍Ni-P-SiC 74、Ni-纳米Si3N4 75;包覆包括多种及多层镀层:蒸镀Ti+化镀Ni-P 76、化学Ni-P+电镀Ni 77-81、化镀Ni-W-P+电镀Cr 82、化镀Ni-W-P+电镀Fe-W 83等,并进行性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