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5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语文新课标下大单元任务群整体设计:《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详案.docx

  • 上传人(卖家):丹乡武阿哥
  • 文档编号:5798693
  • 上传时间:2023-05-10
  • 格式:DOCX
  • 页数:5
  • 大小:15.11K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语文新课标下大单元任务群整体设计:《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详案.docx》由用户(丹乡武阿哥)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语文 新课 标下大 单元 任务 整体 设计 应有 格物致知 精神 详案 下载 _其它资料_语文_初中
    资源描述:

    1、语文新课标下大单元任务群整体设计: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详案【教材分析】本文是作者1991年10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的“情系中华”大会上发表的演讲,也是被瞭望周刊授予“情系中华”征文特别荣誉奖时的一篇发言稿。受传统教育的影响,我国基础教育过于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而忽视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致使学生大多“高分低能”,这已不能适应社会、时代发展的需要。鉴于此,丁肇中根据现代学术的发展和个人经验,并联系传统的文化背景和我国的现状,向我们提出了忠告: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学目标】1.理解文章内容,明确作者的观点。(重点)2.通过讨论、合作探究,掌握本文所采用的论证方法。(难点)3.联系

    2、学习实际,培养科学实验精神。【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请一学生讲三国演义中“马谡失街亭”的故事。“马谡失街亭”的故事告诉我们:再好的理论也不能脱离实际。下面,我们就学习华裔科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丁肇中的文章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看他告诉我们科学发明创造应当靠什么呢。二、自主阅读,整体感知看到题目,你会提出什么问题呢?请同学们阅读课文,找出答案。1 .“格物致知”是什么意思?2 .什么是“格物致知精神”?3 .为什么要有格物致知精神?4 .本文的论点是什么?明确:格,探察、探究。物,物体、事物。致,达到、得到。知,知识、认识。格物致知: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格物致知精神”就是“实验精神”。论点:我们应

    3、有格物致知精神。请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结构给全文划分层次并归纳意思。明确:第一部分(1段)提出问题: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第二部分(212段)分析问题:指出传统教育的弊病,论述“格物致知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第三部分(13)解决问题:强调我们需要培养实验的精神的意义并对我们这一代提出希望。二、研读课文,深入理解1 . “格物致知“出自何处?是什么含义?明确:(1)“四书”中的大学开篇之“大学之道”。(2)含义:从探索物体而得到知识。而作者认为“格物致知”的意义有两个方面:第一,寻求真理的唯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第二,探索应有想象力、有计划,不能消极地袖手旁观。2 .

    4、 什么是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为什么应有这种精神?明确:(1)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就是通过接触事物和实地实验不断获得新知识。(2)如果缺少格物致知精神,我们所学知识只能从书上获得,一旦面临真正的实验,就会不知所措,就不能适应现在的世界。3 . 传统的中国教育为什么不重视真正的“格”?有什么弊端?明确:传统的中国教育不重视真正的“格”,是因为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摩。传统的中国教育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缺乏对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4 . 作者说我们每个人应该有格物致知精神,那么,我们为什么应该有格物致知精神?作者是怎样论述的?明确:(

    5、1)这是由传统中国教育导致的中国学生的弱点决定了的;(2)这是被科学进展的历史和实验的过程证明了的;(3)这也是适应今天的世界环境所不可少的;作者提倡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即培养学生的实验精神,保留一个怀疑求真的态度,靠实践来发现事物的真相,这对于今天素质教育中,要求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三、合作探究,掌握方法为了论证自己的观点,作者采用了哪些论据?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议论文三要素之二论据:道理论据、事实论据。议论文三要素之三论证:举例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正反对比论证学生展示:(1)道理论据:开头引用大学中的格物致知,指出它的基本意思。第三段中引用大学中格物、致知

    6、、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八条目。(道理论证)(2)事实论据:王阳明的例子,证明了中国的传统教育事实上是并不重视格物致知的。自己的亲身经验,证明光“用功”埋头读书,对于实际的需要毫无帮助。(举例论证)追问:你能为“格物致知”的重要性提供几个正面事例吗?例如:富兰克林利用放风筝来捕捉雷电;伽利略的斜塔实验;莱特兄弟的试飞实验;爱迪生的电灯实验;一次次的实验带来了一次次的发明创新。【课堂小结】本文思路清晰,说理充分,阐明了“格物致知”的重要性。其实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就贯穿在我们的日常学习生活中,我们要有意识地培养这种精神,使自己成为一个努力探索、勇于实践、大胆创新的人。最后我想用丁肇中的一句话结束我们今天的学习:“要实现你的目标,最重要的是好奇心,并且永远对自己充满信心,大胆尝试,做你自己认为最正确的事。”四、巩固拓展,提升自我在自己的学习生活中,我们要怎样培养“格物致知精神”呢?要培养“格物致知”的精神,就要对事物进行客观的、有想象力的,有计划、积极的、主动的探索,也就是要培养我们平日所说的“努力探索”、“勇于实践”、“大胆创新”的精神。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语文新课标下大单元任务群整体设计:《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详案.docx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5798693.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