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7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2.3透镜成像-第3课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2021-2022学年沪教版物理八年级第一学期.docx

  • 上传人(卖家):刘殿科
  • 文档编号:5798281
  • 上传时间:2023-05-10
  • 格式:DOCX
  • 页数:7
  • 大小:405.87K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2.3透镜成像-第3课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2021-2022学年沪教版物理八年级第一学期.docx》由用户(刘殿科)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2.3 透镜 成像 课时 凸透镜 规律 应用 2021 2022 学年 沪教版 物理 年级 第一 学期 下载 _八年级上册_沪教版_物理_初中
    资源描述:

    1、沪教版八上物理光 2.3透镜成像 第3课时 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 一、单项选择题(共10小题;共40分)1. 如图所示,是小华用相机拍摄的桂林市杉湖上的双塔相片。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 双塔在湖中的倒影是实像B. 要使塔的像更大些,小华或相机镜头应向塔靠近些C. 要使塔的像更大些,小华或相机镜头应离塔更远些D. 要使塔的像更小些,小华或相机镜头应离塔更近些 2. 用镜头焦距不变的照相机给某同学拍照时,底片上成一清晰的半身像,现要改拍全身像,则应 A. 照相机远离该同学,镜头向前调节B. 照相机远离该同学,镜头向后调节C. 照相机靠近该同学,镜头向前调节D. 照相机靠近该同学,镜头向后调节 3.

    2、 小明用若干个二极管组成形状如图甲所示的发光物体,将发光物体、凸透镜、光屏一次组装到光具座上并调整好,在光屏上形成如图乙所示。如果只将发光物体换成“F”形,在同一位置观察,则屏上的像和生活中的应用是图中哪一组 A. 照相机B. 放大镜C. 平面镜D. 投影仪 4. 小明在光具座上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他将点燃的蜡烛、凸透镜分别固定在光具座上,再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烛焰的像,各元件位置如图所示,则所用凸透镜的焦距可能为 A. B. C. D. 5. 如图所示,购物支付已进入“刷脸”时代,消费者结账时站在摄像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前约 的位置,面对镜头,经系统自动拍照、扫描等,确认信

    3、息后,即可进行后续工作,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摄像头的焦距可能是 B. “刷脸”时,面部经摄像头成正立缩小的实像C. 人脸通过摄像头成像是利用了光的反射D. “刷脸”时,面部应位于摄像头的一倍焦距和两倍焦距之间 6. 用手机看视频,图象太小,屏幕放大器(凸透镜)来帮忙,小明通过透镜看到放大了的图象,如图所示,手机距离透镜 ,凸透镜的焦距可能为 A. B. C. D. 7.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烛焰、凸透镜、光屏在如图所示的位置时,恰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利用这个成像规律可以制成 A. 照相机B. 潜望镜C. 放映机D. 放大镜 8. 某同学从侧面透过球形玻璃缸欣赏水中

    4、游动的金鱼,他所看到的“金鱼”是 A. 缩小了的金鱼的虚像B. 放大了的金鱼的虚像C. 缩小了的金鱼的实像D. 放大了的金鱼的实像 9. 当物体沿主光轴从离凸透镜三倍焦距处逐渐向凸透镜焦点处靠近时,则所成的像的变化是 A. 逐渐变大B. 逐渐变小C. 先变大后变小D. 先变小后变大 10. 测绘人员绘制地图时常常需要从飞机上拍摄地面的照片。若使用的相机镜头焦距为 50 毫米,则底片与镜头距离应该在 A. 毫米以内B. 恰为 毫米C. 略大于 毫米D. 毫米以外二、填空题(共7小题;每空2分,共40分)11. 如图甲所示是现代城市很多路口安装的监控摄像头,它可以拍下违章行驶或发生交通事故时的现场

    5、照片。摄像头的镜头相当于一个 透镜,它的工作原理与 (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相似。如图乙和丙是一辆汽车经过路口时与一辆自行车相撞后被先后拍下的两张照片,由图可以看出汽车是逐渐 (选填“靠近”或“远离”)摄像头。 12. 用一架焦距为 3.5 厘米的照相机照相时,底片应放在离镜头中心 厘米到 厘米的位置上,被拍摄的景物离照相机镜头的距离应满足的条件是 。 13. 人观察物体时,视角越大,被观察的物体看起来越 (填“大”或“小”),且越 (填“清楚”或“模糊”)。 14. 如图是投影仪成像示意图,其中凸透镜的作用是成 (填“等大”、“缩小”或“放大”)、 (填“正立”、“倒立”)

    6、的实像,平面镜的作用是 。如果图中 ,则凸透镜的焦距一定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15. 检修工人在查看线路密集的电路板时,为了看清线路的连接情况,常透过一个较大的凸透镜进行观察,工人看到的是放大的 (选填“实”或“虚”)像,电路板到透镜的距离应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凸透镜的焦距。 16. 如图所示是透过装满水的玻璃瓶看纸上字的情景,看到的“原”字是正立、放大的 像(填“实”或“虚”),这个玻璃瓶相当于 镜。 17. 如图为小朱同学通过盛水烧瓶成像的情景。图中盛水烧瓶相当于 镜,所成的像为倒立、 的 像。生活中与该盛水烧瓶这一成像原理相同的光学仪器有 (写出一种即可

    7、)。三、实验题(共1小题;共10分)18. 小明同学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她首先按图示完成仪器装配,图中 H 点是凸透镜的 2 倍焦距处。(1)经过调节,在光屏上得到了一个清晰的像,但像的位置偏高,为了使像能成在光屏的中央,应把蜡烛向 ( 选填“上”或“下”)调。(2)实验中你怎样判断光屏上的像是否最清晰?答: 。(3)小明想探究物距等于两倍焦距时的成像规律,把点燃的蜡烛放在光具座 H 点处时,移动光屏到某一位置恰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倒立等大的像,小明认为找到了成像规律,你认为还必须要 ,才能使得到的结论更具有说服力。(4)在实验1中,如果保持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不变,把光屏向右移动一小段距

    8、离时,要想在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应该在凸透镜和蜡烛之间放置一个焦距适当的 ( 选填“凸透镜”或“凹透镜”)才能实验, ( 选填“近视”或“远视”)眼就是利用这种透镜矫正的。四、计算题(共1小题;共10分)19. 某人通过焦距为 、直径为 的凸透镜看报纸。此时眼睛距离报纸 ,凸透镜距离报纸 。设眼睛在透镜主光轴上,报纸平面垂直于主光轴。若报纸上密排着宽、高均为 的字,则他通过透镜,至多能看清同一行几个完整的字?(忽略眼睛瞳孔大小)答案1. B【解析】双塔在湖中的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成的是虚像,A错误;要使塔的像更大些,应减小镜头与塔之间的距离,B正确、C错误;要使塔的像更小些,应增大镜头与塔

    9、的距离,D错误。2. B【解析】用照相机给某人拍完半身像以后,改为全身像,像变小,需要增大物距,同时减小像距。所以要照相机远离该同学,增大镜头与人之间的距离,镜头向后调,减小镜头和底片之间的距离。3. D【解析】照相机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故A错误;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故B错误;平面镜成正立、等大的虚像;故C错误;投影仪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故D正确。4. B【解析】由图可知物距 ,像距 ,物距大于像距,光屏上呈现倒立、缩小的实像,故 ,可得 。5. A【解析】由题意可知,人脸在距摄像头 处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说明人脸在凸透镜二倍焦距之外,可知 ,故摄像头的焦距可能是 ,故A正确;凸透镜成

    10、实像时,成倒立缩小的或倒立放大的实像,故B错误;人脸通过摄像头成像是利用了光的折射,故C错误;“刷脸”时,面部应位于摄像头的两倍焦距之内,故D错误;故选:A。6. A【解析】小明通过透镜看到正立、放大的图象,说明 ,所以 。7. C8. B9. A10. C11. 凸;照相机;远离【解析】摄像机的镜头与照相机的镜头类似,应用的凸透镜成实像时 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图中汽车的像逐渐减小,说明汽车远离摄像机镜头,像距减小。12. 3.5;7;大于 7 厘米13. 大;清楚【解析】如图所示:视角越大,即物体 AB 离人眼越近时,AB 在视网膜上对应的像 就越大,也就是说被观察的物体看起来越大。就

    11、好比一座山,你站在山脚下,则山看起来很大,离山十分远则山看起来很小。又因为近处的物体射入眼睛的光线较多,所以我们看起来会更清晰些。14. 放大;倒立;改变光路;小于【解析】投影仪就是根据凸透镜成放大、倒立实像的原理制成的所以凸透镜的作用就是成放大、倒立的实像。平面镜将通过凸透镜的折射光线反射到银幕上,所以起到改变光路的作用。由凸透镜成像规律得,所以 。15. 虚;小于16. 虚;凸透17. 凸透;缩小;实;照相机18. (1) 上【解析】蜡烛的像呈在光屏的上方,根据光线过凸透镜的光心不改变方向,为了使像呈在光屏的中央位置,应把凸透镜向下或将蜡烛向上移动或光屏向上移动。(2) 左右移动光屏,进行比较,找到最清晰的像【解析】实验中应左右移动光屏,反复比较像的清晰度,如果减小或增大像距时,像变模糊,则此时的像最清晰。(3) 换用不同焦距的凸透镜重新实验【解析】为了使得到的结论更具有说服力,应多次测量,故应换用不同焦距的凸透镜重新实验。(4) 凹透镜;近视【解析】把光屏向右移动一小段距离时,此时像距变大,要想在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应使用具有发散功能的透镜,即凹透镜,近视眼就是用凹透镜来矫正的。19. 6 个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2.3透镜成像-第3课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2021-2022学年沪教版物理八年级第一学期.docx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5798281.html
    刘殿科
         内容提供者      个人认证 实名认证
    相关资源 更多
  • (2024新)新沪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核心素养目标] 同步教案(1-6章)(全册打包).rar(2024新)新沪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核心素养目标] 同步教案(1-6章)(全册打包).rar
  • [核心素养目标]第五章 第二节 测量:物体的质量(教案)-2024新沪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docx[核心素养目标]第五章 第二节 测量:物体的质量(教案)-2024新沪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docx
  • [核心素养目标]第六章 第三节 来自地球的力(教案)002-2024新沪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docx[核心素养目标]第六章 第三节 来自地球的力(教案)002-2024新沪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docx
  • [核心素养目标]第五章 第三节 密度(教案)-2024新沪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docx[核心素养目标]第五章 第三节 密度(教案)-2024新沪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docx
  • [核心素养目标]第六章 第四节 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教案)002-2024新沪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docx[核心素养目标]第六章 第四节 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教案)002-2024新沪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docx
  • [核心素养目标]第一章 第三节 测量:长度与时间(教案)-2024新沪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docx[核心素养目标]第一章 第三节 测量:长度与时间(教案)-2024新沪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docx
  • [核心素养目标]第一章 第一节 动与静(教案)-2024新沪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docx[核心素养目标]第一章 第一节 动与静(教案)-2024新沪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docx
  • [核心素养目标]第三章 第四节 光的色散(教案)-2024新沪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docx[核心素养目标]第三章 第四节 光的色散(教案)-2024新沪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docx
  • [核心素养目标]第四章 第二节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教案)-2024新沪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docx[核心素养目标]第四章 第二节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教案)-2024新沪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docx
  • [核心素养目标]第五章 第四节 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教案)-2024新沪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docx[核心素养目标]第五章 第四节 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教案)-2024新沪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docx
  • [核心素养目标]第二章 第二节 声音的特性(教案)-2024新沪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docx[核心素养目标]第二章 第二节 声音的特性(教案)-2024新沪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docx
  • [核心素养目标]第一章 第二节 快与慢(教案)-2024新沪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docx[核心素养目标]第一章 第二节 快与慢(教案)-2024新沪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docx
  • [核心素养目标]第二章 第四节 噪声控制与健康生活(教案)-2024新沪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docx[核心素养目标]第二章 第四节 噪声控制与健康生活(教案)-2024新沪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docx
  • [核心素养目标]第六章 第一节 力及其描述(教案)2-2024新沪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docx[核心素养目标]第六章 第一节 力及其描述(教案)2-2024新沪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docx
  •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