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25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2021-2022年高一语文上学期质量监测试题.doc

  • 上传人(卖家):刘殿科
  • 文档编号:5798168
  • 上传时间:2023-05-10
  • 格式:DOC
  • 页数:25
  • 大小:69.50K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2021-2022年高一语文上学期质量监测试题.doc》由用户(刘殿科)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2021 2022 年高 语文 上学 质量 监测 试题 下载 _考试试卷_语文_高中
    资源描述:

    1、2021-2022年高一语文上学期质量监测试题一、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共9分)所谓“中秋”,原为季节描述,八月十五日处于仲秋之中,故称中秋。今人文章中,多喜追溯至礼记月令篇作为“仲秋”两字之始。然而月令篇本意,是为说明各月天时、祭祀对象、物候特征以及对应的行为举措,其中绝无节庆记载。而在今日很多辞书中,将中秋节描述为北宋时期所定,实际对查宋史太宗纪两卷均无此事。此事记载实出自渊鉴类函卷二十中秋三所注引的唐太宗纪。此书如今已然散佚,同时对查正史新旧两唐书,太宗纪中同样无此记载。以正史体例,倘若其间果有朝廷敕令将某日定为全国性的节庆,绝不可能无一字记载。但是在唐代的诗文著作中,已然出现

    2、八月十五赏月的叙述,如著名的杜甫八月十五夜月二首。不过在笔者看来,此诗恰恰说明当时中秋虽有赏月习俗,然而并无“中秋节”,因为一则此诗题中并未指明此日为中秋节,再则杜甫还有十六夜玩月十七夜对月二诗。综上所述,可以看到,在文献记载中,很难找到一个将八月十五对应为“中秋节”的明确日期,但却随处可见今人耳熟能详的中秋习俗。在唐代,如果用今天的话说,并非“法定节假日”,而是百姓自娱自乐的节日。但因内容形式被广大民众喜闻乐见,逐渐扩大其影响,至明清时期,终于成为与正月节(旧历年)、五月节(端午)齐名的三节之一。今天的中秋节,月亮是其中的关键因素,赏月,吃月饼,甚至还要以圆月的口彩讲团圆一事,都是习见礼俗。

    3、但是细读文献,对月起兴,吟咏相思并不仅限于中秋,而举头望月,玩赏感叹也不仅限于八月。那么中秋和月亮的关系又是如何建立起来的呢?前文引礼记月令中,并无只言片语提及月亮与秋天的关联,而秋日百姓所进行的活动,也无与月相关者。真正将秋与月对应的,是皇家祭祀典礼。国语周语上中记载:“古者,先王既有天下,又崇立上帝、明神而敬事之,于是乎有朝日、夕月以教民事君。”韦昭注曰:“礼,天子搢大圭、执镇圭,缫藉五采五就,以春分朝日,秋分夕月,拜日於东门之外,然则夕月在西门之外也。”国语一书,虽作者存在争议,但学界一致认为其取材自春秋各国所保存史料,注国语的韦昭,是三国时期吴国人,充分说明了自西周起,王室已开始祭祀日

    4、月,而在后汉三国期间,秋日于西郊祭月,成为典礼。沿及明清,屡经变化,形成了皇家祭祀典仪。皇家祭祀民众虽不能参与,但能领略其事的慎重与盛大。凡祭祀之日,不但皇帝亲临,且需提前数日奉行斋戒、预备等一系列繁复活动。古时天子一举一动,皆为国人瞩目。皇家行为,一定会对民众产生影响。另一方面,世间昼夜轮替,四季更迭,在先民心中,对这种自然现象不免产生敬畏之情,无论古今中外,皆有以四季、日月为主题的祭祀典礼或艺术形式。虽然民间习俗很多未能载入典籍,但以口耳相传的方式代代传承,相沿成习。而皇室以国家之力举办祭典,也给相对散乱无序的民间信仰习俗,提供了一个明确的指引。综合所有因素,中秋节与月亮就建立了联系。 (

    5、选自xx9月4日 光明日报 ,有删改)1下列各项对“中秋节”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中秋节”是农历八月十五日,今人多喜欢把礼记月令篇作为“仲秋”两字作为“中秋节”的起源。然而月令篇中绝无节庆记载。B“中秋节”被定做八月十五在文献中很难找到依据,但文献中却随处可见今人耳熟能详的中秋习俗。C“中秋节”被描述为北宋时期所定,实际应该是唐朝太宗时期所定,因为该事件的描述出自渊鉴类函卷二十中秋三注引唐太宗纪。D 中秋节及其习俗起源于王室祭典与民间习俗的结合,同时在历史长河中,不断自我完善,最终成为了今天民众熟悉的中秋佳节。2下列关于原文论述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第

    6、段,作者考证典籍,解析了中秋的原意,指出了现如今很多关于中秋节形成时期的谬误。B第段,作者举例论证,证明中秋习俗在唐代就已在百姓中广泛流传。C第段,承上启下,引出本文关于中秋溯源的第二个话题,即关于中秋和月亮的联系。D第段,综合分析了中秋节与月亮建立联系的原因,其中皇家祭祀典礼是外因,民间习俗代代相传是内因。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在唐代,八月十五还是百姓自娱自乐的节日,但因后来内容形式被广大民众喜闻乐见,影响逐渐扩大,最后成为与除夕、端午齐名的重要节日。B对月起兴,吟咏相思并不仅限于中秋,而举头望月,玩赏感叹也不仅限于八月,把中秋和月真正对应起来的是皇家祭

    7、祀典礼。C虽然民间习俗很多未能载入典籍,但以口耳相传的方式代代传承,相沿成习,这也是中秋节和月亮建立关系的原因之一。D国语的记载、韦昭的注,充分说明了自西周起,王室已开始祭祀日月,而在后汉三国期间,秋日于西郊祭月,成为典礼,到明清成为皇家祭祀典仪。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7题。(共19分)地泉之灵林 子十月。一场秋雨。天空像是打了蜡,蔚蓝而明亮。在群山怀抱之中的桂林兴安,更加明朗开阔了。秋风的水袖把许多的浮华、喧嚣、缀饰静静扬弃。山舒缓,似清淡的水墨画卷中的留白;水吟唱,像秋日醉人的醇酒;云柔软,还原为儿时记忆中的手绢。是的,从钢筋水泥筑就的城市,到达山水之间的时候,心,也实现了一次飘然的出

    8、走。放下所有的牵绊,如同赴一场约会。读一册山,念一卷云,随风飘然,与云嬉戏。秋天,我们真该遗忘一回,站在山水之侧,尝试舒展开目光的翅膀,去品味秋天的空旷、寂寥、神秘。来到山裙水袂之间的灵渠。突然有恍然如梦的感觉,突然生出乡愁的幽渺。想着清澈美丽的漓江水,是从灵渠流淌过来,再看享有“世界奇观”美称的灵渠之水,怎么看都像一部百读不厌的素书。她婉约,曼转,不骄不躁,不愠不喜,用柳暗花明的故事,引你进入一种百转千回的境界。听任着心灵被水中的绿草牵系,在绿草萋萋的水湄着陆。突然想起白居易“米泉之精”的诗句。“米泉”,指的是酒。用“米泉”称酒,该是多么洒脱而陶醉!而酒不醉人人自醉。看到灵渠,心底突然冒出两

    9、个字:地泉!在历史的土壤和积淀中,万斛泉源,潺潺流淌。这是多么厚重而飘逸的精灵啊!回首过往,灵渠曾引导过诸多千帆望尽的舟船,也曾有过千百度众人追寻的风光;她滋养土地,济世济人有两千多年。今天,她安详得就像一位见惯世道兴衰而不惊不喜、安然避世于山野的隐者,从容淡泊于海阳山下,悠然独饮时光泡制的清清泉茗。更像一只大隐于市的鹤,是的,我也突然聊发白日狂,梦见一只千年白鹤,梦见一道激越灵巧的白翅凌空。这就是灵渠的魂魄呵。她连着地气,张望天空,一步步盈盈而蹈于泉脉和地脉之上,像佛陀地涌金莲,惹人惊叹而静思。这也是生活的诗,每一字每一句都从土里冒出来,弥漫开来,荡漾而去,导引着你一起去体认着那一份份宽阔、

    10、坦荡、从容和深邃。地泉之灵,使我感到股股泉眼在心底静静开凿,深深被这无与伦比的设计和灵思感动。开凿灵渠,古人先在湘江中用石堤筑成分水铧嘴和大小天平,把湘江隔断。在铧嘴前开南北两条水渠,北渠仍通湘江,南渠就是灵渠,和漓江相通。湘江上游,海河流来的水被铧嘴一分为二,分别流入南渠和北渠,这样就连接了湘江和漓江。灵渠选择在湘江和漓江相距很近的地段,这里水位相差不大,水势平缓,便于行船。于是,便有了美丽的相约与离别,有了亘古的传奇和现实。灵渠,婀娜蜿蜒于起伏的青山碧水,联姻湘江、漓江,沟通长江水系与珠江水系,滋养出一代又一代流光溢彩的繁华。灵渠的不朽,在于非常之“灵”。其中的每一块石料,每一道石缝,每一

    11、个细节,都是天衣无缝地配合与交结,才使枢纽的每一个环节都通灵般地经得起长期风雨的侵袭、流水的冲击,成为屹立两千多年的“神灵”。当然,灵渠能够保存到现在,除了它自身的坚固之外,显然还与一代代人对它的精心保护分不开。灵渠的“灵”,也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魂灵。现代的灵渠,用依然不变的灵气和谐演绎着时光的走向、历史的延伸。面对灵渠,面对挥手指点江山的铧嘴,你可能会感慨,强大与弱小是没有绝对的界限的,堵与疏,急与缓,往往就是挥手之间的力量。很多的事,拐个弯或许就海阔天空,万里无云。很多时候,或许绕一下路,前方就一笑见天。此时,灵渠像明亮的眼,凝视着我们,教导着我们:把内心放在水中,慢慢清洗。淘洗多余的存

    12、储,让尘世的灵光照亮内心的圣洁和单纯。然后,再让心与心靠近,让心灵相通。我想,这也正是地泉千年不变的灵魂所系吧。(有删改)4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A“十月。一场秋雨”简洁明了而意味深长地交代了时间,营造了凄清落寞的氛围。B漓江水从灵渠流淌过来,牵系着心灵在绿草萋萋的水湄着陆,给人一种厚重飘逸的感觉。C当海洋河流来大水时,通过灵渠把洪水排泄到湘江和漓江,保证运河和行船的安全。D灵渠更像一只鹤,凝聚了两千多年来直冲云霄的胆识,铸就了智慧和底气的魂魄。5分析本文第段所写的内容,简要分析有哪些作用?(4分)6请鉴赏第段中画横线的句子?(4分)7第段中有一句“怎么看都像一部百读不厌

    13、的素书”,请分析作者关于灵渠读出了哪些内容?(8分)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1题。(共17分)王羲之字逸少,司徒导之从子也。父旷,淮南太守。元帝之过江也,旷首创其议。羲之幼讷于言,人未之奇。及长,辩赡,以骨鲠称。尤善隶书,为古今之冠,论者称其笔势,以为飘若浮云,矫若惊龙。深为从伯敦、导所器重。时陈留阮裕有重名,亦目羲之与王承、王悦为王氏三少。时太尉郗鉴使门生求女婿于导,导令就东厢遍观子弟。门生归,谓鉴曰:“王氏诸少并佳,然闻信至,咸自矜持。惟一人在东床坦腹食,独若不闻。”鉴曰:“正此佳婿邪!”访之,乃羲之也,遂以女妻之。羲之雅好服食养性,不乐在京师,初渡浙江,便有终焉之志。会稽有佳山水,名

    14、士多居之,谢安未仕时亦居焉。孙绰、李充等皆以文义冠世,并筑室东土,与羲之同好。尝与同志宴集于会稽山阴之兰亭,羲之自为之序以申其志。尝诣门生家,见棐几滑净,因书之,真草相半。后为其父误刮去之,门生惊懊者累日。又尝在蕺山见一老姥持六角竹扇卖之羲之书其扇各为五字姥初有愠色因谓姥曰但言是王右军书以求百钱邪姥如其言人竞买之。他日,姥又持扇来,羲之笑而不答。其书为世所重,皆此类也。每自称“我书比钟繇,当抗行;比张芝草,犹当雁行也”。曾与人书云:“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黑,使人耽之若是,未必后之也。”时骠骑将军王述少有名誉,与羲之齐名,而羲之甚轻之,由是情好不协。述先为会稽,以母忧居郡境,羲之代述,止一吊,遂

    15、不重诣。述每闻角声,谓羲之当候己,辄洒扫而待之。如此者累年,而羲之竟不顾,述深以为恨。及述为扬州刺史,将就征,周行郡界,而不过羲之。及述蒙显授,羲之耻为之下,遣使诣阙,求分会稽为越州。行人失辞,大为时贤所笑。述后检察会稽郡,辩其刑政,主者疲于简对。羲之深耻之,遂称病去郡。(选自晋书王羲之传,有删改)8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又尝在蕺山见一老姥持六角竹扇卖之羲之书其扇各为五字姥初有愠色因谓姥曰但言是王右军书以求百钱邪姥如其言人竞买之。B又尝在蕺山见一老姥持六角竹扇卖之羲之书其扇各为五字姥初有愠色因谓姥曰但言是王右军书以求百钱邪姥如其言人竞买之。C又尝在蕺山见一老姥持

    16、六角竹扇卖之羲之书其扇各为五字姥初有愠色因谓姥曰但言是王右军书以求百钱邪姥如其言人竞买之。D又尝在蕺山见一老姥持六角竹扇卖之羲之书其扇各为五字姥初有愠色因谓姥曰但言是王右军书以求百钱邪姥如其言人竞买之。9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司徒:是我国古代的一个重要官职名,周礼以大司徒为地官之长,掌人民事。三国时期以太尉、司徒、司空为三公。B隶书:一般认为由篆书发展而来,古人“奏事繁多,篆字难成,即令隶人佐书,曰隶字”,有秦隶、汉隶等。C母忧:是指母亲的丧事。丁母忧,即遭逢母亲的丧事。旧制,父母死后,子女可以保留官位,但必须回家为父母守丧,守丧期一般为三年。D诣阙:

    17、诣是“至、前往”的意思;“阙”本义指皇宫门前两边供瞭望的楼,后引申为皇帝居处,借指朝廷,有时也直接代指京城。因此“诣阙”也就是奔赴朝廷、皇宫或至都城的意思。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王羲之是司徒王导的侄子,年幼时并没有显出什么特异之处,长大后擅长隶书。后来被太尉郗鉴相中,成为郗家的女婿。文中记述了成语“东床快婿”的由来。B王羲之曾与一群好友聚集在会稽郡山阴县的兰亭宴饮集会,并亲自作序来抒发自己的感受。千古名篇兰亭集序即作于此时。C王羲之书法精湛,不但擅长楷书和草书,而且主张学习书法应该全身心地投入,言谈之间常常把自己与钟繇、张芝相提并论。D骠骑将军王述的

    18、母亲去世后,王羲之因为与之有隔阂,只去吊唁了一次,就没有再去,王述对此并不在意,仍“洒扫而待之”。11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羲之幼讷于言,人未之奇。及长,辩赡,以骨鲠称。(4分)(2)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黑,使人耽之若是,未必后之也。(4分)四、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1213题。(共11分)临江仙 苏轼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 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縠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注】 这首词写于苏轼谪居黄州期间。当时词人住在城南长江边的临皋亭。友人马梦得在 城东门外为他申请了一块荒地,名曰“东坡”。苏

    19、轼还在东坡筑屋名雪堂。这首词记叙了深秋之夜苏轼在雪堂开怀畅饮,醉后返归临皋的情景。縠纹:水中细小的波纹。12下列对本词鉴赏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 )(5分)A上片首句“夜饮东坡醒复醉”,一开始就点明了夜饮的地点和醉酒的程度。醉而复醒,醒而复醉,“归来仿佛三更”,“仿佛” 二字,传神地画出了词人醉眼朦胧的情态,这两句表现了作者纵饮的豪兴。B上片以动衬静,以有声衬无声,通过写家童鼻息如雷和词人听到的滚滚江声,衬托出夜静人寂的境界。C下片“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这一句深沉喟叹,既直抒胸臆又充满哲理意味,是全词主旨句。D“夜阑风静縠纹平”,寓情于景,是词人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相契合的产物

    20、,引发出作者心灵痛苦的解脱和心灵矛盾的超越,象征着词人追求的宁静安谧的理想境界。E“小舟从此逝,江海寄馀生”,这一句使本诗在情感意境等方面超越了赤壁赋,比“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驾一叶之扁舟,举匏尊以相属”类似的语句更进一层。13请简要分析这首词中词人的形象特征。(6分)五、名篇名句默写。(共8分)14请根据提示完成问题。(每空1分)(1)屈原的离骚中“ , ”两句以反问的语气,表明自己与小人没有调和的余地。(2)苏轼在赤壁赋中借客人之口表达江水永流而人生短暂的两句话是“ , ”。(3)卫风氓中的“ , ”两句,女主人公自诉婚后早起晚睡、日日辛劳,表达内心的不满。(4)曹操短歌行中作

    21、者借用诗经中女子思念恋人来比喻渴望得到有才干的人的诗句是:“ , ”。六、语言运用。(共16分)15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校运会接力赛开始前,班主任谢老师说:“俗话说,三人成虎,你们四人可以成龙啊,好好加油,一定可以取得好成绩!”小明不懂装懂,班门弄斧,真是贻笑大方。据悉,奥运冠军孙杨出席一次商业活动要100多万,想想当年菲尔普斯的出场费也就10万元人民币,一般的娱乐圈明星就更是鞭长莫及了。今年头场雪后城市主干道上都没有发生车辆拥堵现象,在这种秩序井然的背后,包含着交通部门未雨绸缪的辛劳。面对家乡父老的大力吹捧,面对众人的啧啧称赞,荣获xx诺贝尔文学奖的莫言

    22、只是微微一笑,他谦逊地表示:“除了舞文弄墨,别无长物了。”盗挖天山雪莲日益猖獗的主要原因是,违法者众多且分布广泛,而管理部门又人手不足,因此执法时往往捉襟见肘。A B C D1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A清华大学联合剑桥大学、麻省理工学院,成立低碳能源大学联盟未来交通研究中心,他们试图寻找解决北京雾霾天出行困难的破解之道。B“中国达人秀”这类“零门槛”的选秀节目,让任何一个拥有才华和梦想的普通人,都可以展示天赋和才华,也让我们懂得平凡人成就自我的关键在于相信梦想,相信奇迹。C近几年来,我国领海不断被侵扰,为了应对复杂多变的海上变化,中国海监局调整了工作规划,加大了海上巡航密度

    23、和执法装备的质量。D为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更好地传承书法绘画艺术,“诗韵墨香致青春”书画比赛将于周四举行,届时校长和其他学校的领导也将登台参加比赛。17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我们一般所说的“诗经六义”指 “风”“雅”“颂”“赋”“比”“兴”。B离骚是楚辞的代表作,共三百七十多句,是我国古代最长的叙事诗。C 刘勰文心雕龙称古诗十九首为“五言之冠冕”,钟嵘诗品赞颂它“天衣无缝,一字千金”。D“乐府双璧”指南朝的孔雀东南飞和北朝的木兰诗两部作品。18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魏晋诗歌反映出诗人们对生命的短

    24、暂和渺小的思考, ,诗人们表现出对待生活的不同态度, 。整个魏晋时期,乱多于治,长期的政治黑暗让诗人不免悲哀失望, ,更多的诗人渴望摆脱死亡阴影, 。总的来说,魏晋诗歌的主题无论是生死、隐逸或是游仙, ,感叹生命的短促和渺小,也试图不断探索并从中寻求解脱,而历史的发展也的确证明了文人们这一意识的顽强生命力。对待生命的深入思考追求生命的久远在认识到生命有限的前提下其中都渗透了浓厚的时间意识像陶渊明式的诗人毕竟是少数A B C D19仿照示例,选取教材中所学的相关诗歌、诗人再写两句相关的话,使三句话组成排比句。(4分)魏晋的田园诗人陶渊明,厌恶官场,关注个性追求,写下了歌颂田园、渴求闲适的归园田居

    25、。七、作文。(40分)20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关于“路”,古往今来很多人有不同的多感受和思考。屈原说: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苏轼说:梦到故园多少路,酒醒南望隔天涯。王安石说:青山缭绕疑无路,忽见千帆隐映来。鲁迅先生说: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对于“路”,你有什么思考?综合上述材料中的两句或几句,再适当引用诗句,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文章,自选角度,自拟题目,文体不限。 xx上学期质量监测高一语文答案及评分标准1【答案】C【解析】C项曲解文意。对应的原文“此书如今已然散佚,同时对查正史新旧两唐书,太宗纪中同样无此记载”,可知也不是“唐太宗时期”所定。考点:理解

    26、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2【答案】D【解析】“其中皇家祭祀典礼是外因,民间习俗代代相传是内因”于文无据。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3【答案】A【解析】选项对应原为是“至明清时期,终于成为与正月节(旧历年)、五月节(端午)齐名的三节之一”,范围划分不当。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4【答案】A【解析】“营造了凄清落寞的氛围”错误,与下文语境不符,应该是营造了“清净神秘”的氛围。考点:鉴赏文本情感意境,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D。5 【答案】写雨后秋景,突出兴安明朗开阔的特点,自然引出下文对兴安灵渠的观赏和描写;(2分)写作者的心情,强调

    27、作者心情的放松和欣喜,为后文饱览灵渠的美景、回想灵渠的过往做铺垫。(2分)考点:分析文本内容,鉴赏文本结构,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D。6【答案】第段中画横线的句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2分)用“安然”“从容淡泊”等一连串的形容词生动形象地刻画出灵渠从容、淡泊、安详(宽阔、坦荡、从容、深邃)的特点。(2分)考点:鉴赏文本手法和情感内容,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D。7【答案】灵渠历史悠久,厚重而飘逸;灵渠引导舟船,滋养土地,济世济人;灵渠拥有无与伦比的设计和灵思,体现古人的精湛技艺和智慧;灵渠屹立两千多年不毁,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灵渠教导我们要淘洗污浊,保持圣洁,让心与心相通。(答对一点得2分)考点

    28、:筛选文本信息,探讨关键内容,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F。8【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断句,根据人名、地名、文言虚词、句子结构等来判断。9 【答案】C解析:子女可以保留官位,错误。子女守丧期内不做官,不婚娶,不赴宴,不应考。考点:了解文化常识。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10 【答案】D解析:“王述对此并不在意”错误,原文说的是“述深以为恨”。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11【答案】(1)王羲之小时候不善言谈,人们不认为他有什么奇特之处。长大后,他善于辩论,并且以性情耿直著称。(讷于言,人未之奇,及长,以骨鲠称,各1分。)(2)张芝临池学写字,池水都变成黑色的了,如果天下人像他那样沉迷

    29、于书法,也不一定比他差。(耽,若是耽之倒装,后,各1分,句意通顺1分。)(每句4分,共8分)【参考译文】王羲之字逸少,是司徒王导的侄子。父亲王旷,是淮南太守。晋元帝渡过长江,是王旷最先提出建议。王羲之小时候不善言谈,人们看不出他有什么奇特之处。长大后,他善于辩论,并且以性情耿直著称。他特别擅长隶书,被称为古今第一人。人们称赞他的书法笔势像浮云一样轻盈,像惊龙一样强劲。他的伯父王敦、王导都很看重他。陈留人阮裕在当时享有盛誉,而阮裕也看重王羲之,把他和王承、王悦视为王家三位少年英才。有一次,太尉郗鉴派门生来见王导,想在王家子弟中选女婿。王导让来人到东边厢房里去看王家子弟。门生回去后,对郗鉴说:“王

    30、家子弟个个不错,可是一听到有信使来,都显得拘谨不自然。只有一个人坐在东床上,袒腹而食,好像不知道一样。”郗鉴说:“这正是我要选的佳婿啊!”一打听,原来是王羲之。于是郗鉴就把女儿嫁给了他。王羲之向来喜欢服食丹药颐养性情,不喜欢在京城,刚到浙江时,便有终老于此的念头。会稽山清水秀,风景优美,名士很多都住在这里。谢安未做官时也住在这里。还有孙绰、李充等人,皆以文章盖世,他们都在东方建房舍居住,与王羲之志向相同。王羲之曾和志同道合者在会稽山阴的兰亭宴饮集会,并亲自作序,来抒发自己的志向。有一次,他到学生家去,看见人家的几案洁净光滑,就在上面写起字来,一半真书,一半草书。后来那位学生的父亲无意中把这些字

    31、给刮去了,他的学生惊诧懊悔了好几天。他又曾经在蕺山看见一个老妇人拿着六角扇在叫卖。王羲之就在老妇人的六角扇上各写了五个字。老妇人开始有些不高兴,王羲之于是对老妇人说:“只要说是王右军书写的,就可以卖一百钱了。”老妇人照此一说,许多人都争着来买。又一天,老妇人又拿着扇子来,王羲之只是微笑而不肯再书写了。王羲之的书法被世人推崇,就像这样。王羲之常自称:“我的书法和钟繇相比,可以说不相上下;和张芝的草书相比,也如同大雁排行,也可和他同列。”又曾经写信给人说:“张芝临池学写字,池水都变成黑色的了,如果天下人像他那样沉迷于书法,也不一定比他差。”膘骑将军王述少有声誉,与王赣之齐名,但王蓖之却看不起他,因

    32、此二人不和。王述先做了会稽内史,因为母亲去世,就辞职守丧,王羞之来接替他的职务,只到王述家去吊唁一次,就再也不登门。王述每次听到外面有号角声,总以为王获之来看望自己,暖忙洒扫以待,这样过了一年,而王羡之竟然不顾,王述深以为遗憾。”12【答案】C、E(选对一项得2分,满分5分)解析:C项全词主旨句,理解错误。E项“在情感意境方面超越了赤壁赋”,不当,“小舟从此逝,江海寄馀生”与“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驾一叶之扁舟,举匏尊以相属”在表达词人潇洒如仙的旷达襟怀、不满世俗、向往自由的心声方面方面是一致的。考点:鉴赏文本手法和情感内容,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D。13【答案】开怀畅饮,醉而复醒,醒而

    33、复醉,可见一个豪兴纵饮、有着真性情的词人形象;(1分)独自回家,敲门不应,独自听江声,一个风姿潇洒、襟怀旷达、遗世独立的“幽人”形象跃然纸上;(2分)从全词看,词人是一个心事浩茫、心情孤寂、不满世俗、向往自由(超脱现实)的词人形象。(2分) (每点2分,共6分。符合题意,言之成理即可给分。)考点:鉴赏文本内容情感,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D。14(每空1分,共8分)(1)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异道而相安(2)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3)夙兴夜寐,靡有朝矣(4)青青子衿,悠悠我心。15【答案】A解析:三人成虎:意思是指三个人谎报城市里有老虎,听的人就信以为真。比喻说的人多了,就能使人们把谣言当作事实

    34、。此处错误,望文生义。贻笑大方:大方,泛指见识广博或有专长的人。 指让内行人笑话。正确。鞭长莫及:意思是指虽然鞭子很长,但总不能打到马肚子上,比喻距离太远而无能为力。语境不当。未雨绸缪:绸缪:紧密缠缚。天还没有下雨,先把门窗绑牢。比喻事先做好准备工作。正确别无长物:没有多余的东西,指生活贫穷简朴。望文生义。捉襟见肘:比喻顾此失彼,穷于应对。正确。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16【答案】B【解析】此类题目要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仔细分析病句的类型,如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等。A项结构混乱,“寻找解决破解之道”杂糅。应为“寻找解决的

    35、办法”或者“寻找破解之道”;C搭配不当,“加大密度”可以,但不能“加大”“质量”。D“校长和其他学校的领导”表意不明。考点:辨析并修改病句。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17B【解析】离骚是我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考点:掌握文学常识。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18D【解析】解答此题可用排除法,先易后难、有选择地填空,逐一排除错误项,最终得出答案。通过分析第一整句中各分句之间的关系以及标点符号给我们的提示,可以确定第二个空承接上一小句中的“对待生活的不同态度”,应填写。再看第三整句,通过前后语意分析,推出“无论都”这一句型,可以确定第五个空应填。剩下C项与D项中,第二整句两个空通过带入两分句,不难判断答案应为

    36、D项。19战国的爱国诗人屈原,枉遭放逐,心系楚国百姓,写下了忧愁幽思、感天动地的离骚。三国时期的诗人曹操,天下大乱,渴求天下英才,写下了延揽人才、祈求完成大业的短歌行。【解析】示例的结构是:第一句点明朝代、诗人,接着写遭遇的困境,然后写创作的作品。仿写时根据这个结构特点选取相关诗人进行表述即可。20【解析】材料是有关“路”的名言或诗句,因此作文的立意应围绕“路”展开,且要和材料中的两句或多句结合起来。屈原的诗注重的使追求过程中的坚持不懈、锲而不舍;苏轼诗句节选自浣溪沙:山色横侵蘸晕霞,湘川风静吐寒花。远林屋散尚啼鸦。梦到故园多少路,酒醒南望隔天涯。月明千里照平沙。此词的主旨是游子思乡的情感抒发,也是与苏轼的淡漠名利的观念相一致。可以和苏轼的定风波等有关行路的诗句结合分析。王安石的诗句注重的是行路中的艰难迷惑,在坚守中就可以迎来光明,看到希望,与陆游的“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结合分析。鲁迅先生关注的是行路中追求以勇气和魄力去开创的人生境界。几个诗句结合分析合理即可,结合教材所学,恰当联想引用,结合现实生活,得出人生感悟。|421912 5598 喘EiQD22805 5915 夕21827 5543 啃32628 7F74 罴32182 7DB6 綶28163 6E03 渃/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2021-2022年高一语文上学期质量监测试题.doc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5798168.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