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统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专项阅读检测卷(含答案).docx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部)统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专项阅读检测卷(含答案).docx》由用户(Q123)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语文 统编 年级 下册 文言文 专项 阅读 检测 答案 下载 _五年级下册_部编版(统编版)_语文_小学
- 资源描述:
-
1、文言文阅读检测卷-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部编版一、文言文阅读阅读短文,回答问题杨氏之子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为设果( )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2给下面句中带点的字选择恰当的解释孔君平诣其父 ( )A拜访B(学业、技术等)所达到的程度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 )A表示B给看3根据语境填空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如果来的是李先生,他可能会说:“_”4你认为杨氏之子的回答妙在何处?_课内阅读楚人有鬻盾
2、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5对加点字的解释不准确的一项是( )A楚人有鬻盾与矛者(买)B其人弗能应也(不)C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你)D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放在句首,表示将发议论)6“其人弗能应也”的原因是什么?_7学习了这则寓言后,你得到了什么启示?_文言文阅读。自相矛盾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3、8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1)吾矛之利( )(2)于物无不陷也( )(3)或曰( )9翻译下列句子。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_10请你用“自相矛盾”写一个句子。_课外阅读。郑人买履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11给加点字注音并解释。先自度其足( )( ) 吾忘持度( )( )宁信度( )( )12指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1)而置之其坐( )同( )(2)反归取之( ) 同( )13在横线上用现代汉语表述下边句子的大意。(1)何不试之以足?_(2)及反,市
4、罢,遂不得履。_14这个故事现已成为个成语,请你再写出两个有关寓言典故的成语:( )、( )15这个故事使你悟出的道理是:( )课外阅读。画蛇添足楚有祠者,赐其舍人卮酒,舍人相谓曰:“数人饮之不足,一人饮之有余,请画地为蛇,先成者饮酒。”一人蛇先成,引酒且饮之,乃左手持卮,右手画蛇曰:“吾能为之足。”未成,一人之蛇成,夺其卮曰: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遂饮其酒。为蛇足者,终亡其酒。【注释】祠(c):祭祀。舍人:门客,手下办事的人。卮(zh):古代的一种盛酒器,类似壶。固:本来,原来。子:对人的尊称,您。 安能:怎么能;哪能。遂:于是;就。亡:丢失,失去。16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解释有误的一
5、项是()A赐其舍人卮酒赐:赏给B舍人相谓曰相:互相C一人饮之有余余:剩余D终亡其酒亡:死亡17下面句子翻译有误的一项是()A舍人相谓曰翻译:门客们互相商量说B请画地为蛇,先成者饮酒。翻译:请大家在地上画蛇,先画好的人就喝这壶酒。C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翻译:“蛇本来没有脚,你怎么能给它添上脚呢?D为蛇足者,终亡其酒。翻译:认为蛇有脚的那个人,最终失掉了那壶酒。18这则寓言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请简要概括回答。_阅读文言文,完成练习。塞翁失马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故亡而入胡。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人皆贺之,其父曰:“此何遽不能为祸乎?”家富良马,其
6、子好骑,堕而折其髀。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一年,胡人大入塞,丁壮者引弦而战。近塞之人,死者十九。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19请为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1)近塞上之人( )A靠近;B不久;C距离短;D亲密(2)有善术者( )A善良;B擅长;C好;D容易(3)马无故亡而入胡( )A过去的,原来的B所以C原因D朋友(4)其马将胡骏马而归( )A快要;B武官;C拿,持;D带领20下列各组中与“人皆贺之”中加点的“之”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近塞上之人B人皆吊之C此独以跛之故D而疑邻人之父21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 用现代汉语翻译这句话正确的是( )A人们都来安慰
7、他,他的父亲却说:“这怎么就不会是一种福气呢?”B人们都来安慰他,他的父亲却说:“这为什么就不能成为福气呢?”C人们都来安慰他,那位老人却说:“这怎么就不会是一种福气呢?”D人们都来安慰他,那位老人却说:“这为什么就不能成为福气呢?”22这个故事给我们什么启发?下面叙述不恰当的一项是()A事情是不断发展的,所以我们要辩证地看问题。B遇到好事情别太过高兴,碰到不好的事情也不必悲观绝望。C在一定的条件下,好事和坏事可以互相转换。D坏事一定会发展为好事,好事也一定会发展为坏事。课外阅读魏武将见匈奴使,自以行陋,不足雄远国,使崔季珪代,帝自捉刀立床头。既毕,令间谍问曰:“魏王何如?”匈奴使答:“魏王雅
8、望非常;然床头捉刀人,此乃英雄也。”魏武闻之,追杀此使。世说新语容止23解释加点词的含义。(1)自以行陋,不足雄远国_(2)既毕,令间谍问曰_(3)魏王雅望非常_(4)魏武闻之,追杀此使_24魏王为什么要“追杀此使”?_25用“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这一成语形容文中的魏王是否恰当?为什么?_阅读理解晏子使楚(原文)晏子使楚。楚人以晏子短,为小门于大门之侧而延晏子。晏子不入,曰:“使狗国者,从狗门入。今臣使楚,不当从此门入。”傧者更道,从大门入。见楚王。王曰:“齐无人耶,使子为使?”晏子对曰:“齐之临淄三百闾,张袂成阴,挥汗成雨,比肩继踵而在,何为无人!”王曰:“然则何为使子?”晏子对曰:“
9、齐命使,各有所主。其贤者使使贤主,不肖者使使不肖主。婴最不肖,故宜使楚矣!”26理解字词意思。短:_更读音( ):_不肖读音( ):_使狗国者,从狗门入。_齐无人耶,使子为使? _张袂成阴、挥汗成雨、比肩继踵这三个成语运用了_修辞手法,我知道成语( )的意思是_这三个成语运用了_修辞手法来表现齐国人多。27这两个短小的故事,告诉我们晏子_(用三个以上成语或四字词)的人。参考答案:1 wi yng2 A B3未闻李子是夫子家果4他没有直接生硬地直接反驳,而是采用了否定的方式,既表现了应有的礼貌,又表达了“既然孔雀不是您家的鸟,那杨梅岂是我家的果”这个意思。【解析】1本题考查字音。(1)为字的意思
10、是帮、替、给。 读音为wi。(2)儿应声答曰,yng,表示回答,接受,顺着。2本题考查字词解释 。要把文言语句放到上下文中来理解,放到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来斟酌。(1)“孔君平诣其父。”出自杨氏之子句意:孔君平来拜见他的父亲。“诣”的意思是拜见。因此选择A。(2)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意思是孔君平指着杨梅对杨氏之子,并说:“这是你家的水果。”因此选择B3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结合李先生的姓氏,妙用词语回答,如:未闻李树是夫子家树。4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杨氏之子的回答妙在两点:一是孔君平在姓上做文章,杨氏之子也在姓上做文章。二是杨氏之子并没有直接反驳孔君平,而是以否定的形式婉转的回答,显得幽默
11、有礼貌。【点睛】参考译文:在梁国,有一户姓杨的人家,家里有个九岁的儿子,非常聪明。孔君平来拜见他的父亲,恰巧他父亲不在家,于是便叫杨氏子出来。杨氏子为孔君平端来水果,水果中有杨梅。孔君平指着杨梅对杨氏之子,并说:“这是你家的水果。”杨氏子马上回答说:“我可没有听说孔雀是先生您家的鸟。”5A6这个人片面地夸大了他的矛和盾的作用,使自己不能自圆其说,所以无法回答。7说话、做事要实事求是,不要夸大其词,否则就会闹笑话。【解析】5本题主要考查字词解释。A楚人有鬻盾与矛者:有一个楚国人,卖盾又卖矛。鬻:卖。B其人弗能应也:一句话也答不上来。弗:不。C以子之矛陷子之盾:如果用您的矛刺您的盾,结果会怎么样呢
12、?子:你。D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什么都不能刺穿的盾与什么都能刺穿的矛。夫:放在句首,表示将发议论。故选A。6考查了学生的阅读能力。结合“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可知,因为他把自己的矛和盾都夸大到了一个绝对的程度,前后矛盾,使自己不能自圆其说。7考查了对寓意的理解。通过阅读可知,这个楚人说话没有认真考虑,不严谨,以至前后矛盾。由此可知,说话、做事都要先认真考虑,三思而后行,不要前后抵触。【点睛】参考译文:有一个楚国人,卖盾又卖矛。他夸耀自己的盾,说:“我的盾坚固无比,任何锋利的东西都穿不透它。”又夸耀自己的矛,说:“我的矛锋利极了,什么坚固的东西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