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15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部)统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阅读重难点检测卷-(含解析答案).docx

  • 上传人(卖家):Q123
  • 文档编号:5794528
  • 上传时间:2023-05-09
  • 格式:DOCX
  • 页数:15
  • 大小:34.99K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部)统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阅读重难点检测卷-(含解析答案).docx》由用户(Q123)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语文 统编 年级 下册 文言文 阅读 难点 检测 解析 答案 下载 _五年级下册_部编版(统编版)_语文_小学
    资源描述:

    1、文言文阅读重难点检测卷-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部编版阅读下面这篇小古文,完成习题。宋濂嗜学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注释】 嗜学:爱好读书。弗之怠:即“弗怠之”,不懈怠,不放松读书。 逾约:超过约定的期限。1下列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余幼时即嗜学(我)B无从致书以观(导致)C录毕,走送之(赶快)D以是人多以书假余(因此)2下面是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对“假”字的几种解释,哪一种最适合“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中的“假”字?()A借B宽容C如果,假如D非正式的

    2、3文章哪句话最能表现“宋濂嗜学”,抄写在横线上。_4你还知道哪些古人读书求学的故事?(写出两个)_文言文一则草书大王张丞相好书而不工。当时流辈皆讥笑之。丞相自若也。一日得句,索笔疾书,满纸龙蛇飞动。使侄录之。当波险处,侄罔然而止。执所书问曰:“此何字也?”丞相熟视久之,亦不自识。诟其侄曰:“汝胡不早问,致余忘之。”【注】流辈:人们。自若:像自己原来的样子,不变常态。得句:得到佳句。波险处:书法中笔画怪诞的地方。诟(gu):责骂。胡:为什么。5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正确的)张丞相好书而不工。(hoho)6根据句意,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意思。使侄录之。( )A派遣B让C使用D假如执所书问曰:“此

    3、何字也?”( )A捉住B凭证C拿着D坚持7根据原文,写出句中加点字是指谁,写在“”上。当时流辈皆讥笑之。_丞相熟视久之。_8这则故事中该受责骂的人是谁?为什么?_读下面短文,回答问题。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9这则寓言名叫_,选自_作者是_时期_家_。10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1)楚人有鬻盾与矛者_(2)物莫能陷也_(3)以子之矛,陷子之盾_(4)其人弗能应也_11用现代汉语说说下列句子的意思。 (1)誉之曰。译文:_(2)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 译文:_12这则寓言告诉

    4、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A我们说话做事要实事求是,不能盲目夸大,否则会出现无法自圆其说的局面。B不要自己夸耀自己。C同伙间不要相互争吵或冲突。D同学之间要互相团结,不要发生矛盾。先按原文填空,再回答问题。梁国杨氏子九岁, 。孔君平 ,父不在,乃 。为设果,果有杨梅。孔 曰:“此是 。”儿应声答曰:“ 。”13按原文填空。14联系上下文填空。(1)_为_设果。(2)孔指_以示儿曰15判断下面的说法,对的打“”,错的打“”。(1)“君”与“夫子”都是对人的尊称。( )(2)句中的“家禽”和现在的“家禽”意思一样。( )(3)本文选自南朝刘义庆的世说新语。( )16文章的第一句话点明了人物以及人物特

    5、点,起到_作用。17你认为杨氏之子的回答妙在哪里?_18杨氏之子是一个怎样的孩子?_阅读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19解释加点词。示:_曰:_20孔君平为什么说“此是君家果”?_21杨氏之子用一句“_”回应了孔君平的逗弄。其巧妙之处在于_。由此可见杨氏之子是一个_的孩子。阅读文言文,完成练习。塞翁失马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故亡而入胡。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人皆贺之,其父曰:“此何遽不能为祸乎?”家富良马,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一年,胡人大入塞,丁壮者引弦而战。近塞之人,死

    6、者十九。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22请为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1)近塞上之人( )A靠近;B不久;C距离短;D亲密(2)有善术者( )A善良;B擅长;C好;D容易(3)马无故亡而入胡( )A过去的,原来的B所以C原因D朋友(4)其马将胡骏马而归( )A快要;B武官;C拿,持;D带领23下列各组中与“人皆贺之”中加点的“之”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近塞上之人B人皆吊之C此独以跛之故D而疑邻人之父24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 用现代汉语翻译这句话正确的是( )A人们都来安慰他,他的父亲却说:“这怎么就不会是一种福气呢?”B人们都来安慰他,他的父亲却说:“这为什么就不能成为福气呢

    7、?”C人们都来安慰他,那位老人却说:“这怎么就不会是一种福气呢?”D人们都来安慰他,那位老人却说:“这为什么就不能成为福气呢?”25这个故事给我们什么启发?下面叙述不恰当的一项是()A事情是不断发展的,所以我们要辩证地看问题。B遇到好事情别太过高兴,碰到不好的事情也不必悲观绝望。C在一定的条件下,好事和坏事可以互相转换。D坏事一定会发展为好事,好事也一定会发展为坏事。阅读短文,完成练习。推敲贾岛初赴举,在京师。一日于驴上得句云:“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又欲“推”字,炼之未定,于驴上吟哦,引手作推敲之势,者讶之。时韩退之权京兆尹,车骑方出,岛不觉行至第三节,尚为手势未已。俄为左右拥止尹前。岛

    8、具对所得诗句,“推”字与“敲”字未定,神游象外,不知回避。退之立马久之,谓岛曰:“敲字佳。”遂并辔而归,共论诗道,留连累日,因与岛为布衣之交。【注释】韩退之:指韩愈,字退之,唐代杰出的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并辔:并排驾着马。辔,驾驭牲口用的嚼子和缰绳。26下面加点的“之”字,与“推敲之势”中“之”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炼之未定B立马久之C观者讶之D布衣之交27下列对韩愈说“敲字佳”的原因,理解正确的是()(多选)A“敲”字更能体现出僧人的礼貌B“敲”的声音更响亮,更能引起人们的注意C“敲”字写出了声音,运用以动衬静的手法,衬托出夜晚的宁静D“敲”字能够体现出僧人一丝不苟、严谨创作的态度28

    9、阅读古诗,完成练习。填入左侧中最恰当的字是( )A疾B度C下D过理由是:_29这个故事给我们平时的写作带来了哪些启示?_阅读理解。愚公移山(有删改)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30愚公移山的原因是什么?( )A

    10、愚公年纪大了,时间很多,想找点事情打发时间。B愚公家住在山区,北部很闭塞,出来进去都要绕路很不方便。C愚公想证明智叟说的是错的。31解释下列加下划线的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A完成B于是,就32解释下列加下划线的字。河曲智叟亡以应( )A死亡B没有33从愚公移山的故事中,你领悟到了什么道理?( )A愚公是一个坚持不懈的人。B愚公是一个不听从别人劝告、很固执的人。试卷第7页,共8页参考答案:1B 2A 3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4囊萤映雪凿壁偷光悬梁刺股程门立雪等。【解析】1本题考查字词的解释。A余幼时即嗜学:我小时候就特别喜欢读书。余:我。B无从致书以观:没有办法买到书用来

    11、读。致:买、购置。C录毕,走送之:抄写完了,赶快送还借书。走:赶快。D以是人多以书假余:因此人家多愿意把书借给我。以是:因此。选B。2本题考查字词的解释。“以是人多以书假余”的意思是因此人家多愿意把书借给我。“假”的意思是借。选A。3本题考查查找关键句子。“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的意思是天很冷时,砚池里的水结成坚硬的冰,手指冻得不能弯曲和伸直,也不因此停止。这句话写了宋濂哪怕手指冻得不能弯曲和伸直,也不停下来抄书。体现了“宋濂嗜学”。4本题考查课外知识的积累。古人读书求学的故事有很多,如:负薪挂角闻鸡起舞。【点睛】参考译文:我小时候就特别喜欢读书。家里贫穷,没有办法买书来读,

    12、常常向藏书的人家去借,(借来)就亲书抄写,计算着日期按时送还。天很冷时,砚池里的水结成坚硬的冰,手指(冻得)不能弯曲和伸直,也不因此停止。抄写完了,赶快送还借书,不敢稍稍超过约定的期限。因此人家多愿意把书借给我,我于是能够阅读很多书。5ho 6 B C 7 张丞相 张丞相写的佳句草书 8该受责骂的人是张丞相。因为他自己书写不工整,还不改正;他自己字迹潦草,过后不识,却埋怨侄儿不早点问。【解析】5本题考查字音的辨析。好,ho释义1、优点多的;使人满意的(跟“坏”相对)。2、(身体)健康;(疾病)痊愈。3、友爱;和睦。4、完成;完毕。5、容易。6、用在动词前,表示使人满意的性质在哪方面。ho释义1

    13、、喜爱。2、常容易(发生某种事情)。“张丞相好书而不工”中“好”的意思是喜欢,读音为ho。6本题考查字词的解释。使侄录之:让侄子来抄录。使:让。选B。执所书问曰:拿着张丞相所写的字问他。执:拿着。选C。7本题考查字词的解释。当时流辈皆讥笑之:当时的人们都讥讽嘲笑他。之:代指张丞相。丞相熟视久之:丞相仔仔细细地看了很久。之:指张丞相写的字。8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结合译文对全文的翻译和理解,可以得出,这则故事中应该责怪的人是张丞相,因为这件事情是他“好书而不工”引起的,如果他工工整整地写字就不会发生这样的事情了。【点睛】参考译文:张丞相喜欢写草书,字却写得不工整。当时的人们都讥讽嘲笑他,张丞相

    14、像原来一样不改。一天(灵感突发)想到好句,就拿起笔迅速地写下来,整张纸上龙飞凤舞。就让侄子来抄录。当抄到书法中笔画怪诞的地方,侄子感到疑惑,就停了下来,拿着张丞相所写的字问他:“这是什么字?”丞相仔仔细细地看了很久,自己也不认识。于是责骂他的侄子说:“你为什么不早一点问我,我也忘记了。”9 自相矛盾 韩非子难势 战国 思想 韩非子 10 的人。 穿透。 用。 不。 11 他首先夸耀自己的盾。 如果用你的矛去刺你的盾,会怎么样? 12A【详解】在战国时期,楚国有个卖矛和盾的人,他先夸耀自己的盾很坚硬,说:“无论用什么东西都无法破坏它!”然后,他又夸耀自己的矛很锐利,说:“无论什么东西都能被其破坏

    15、!”,市场上的人质问他:“如果用你的矛去刺你的盾,它们将怎么样?”,那个人无法回答。13甚聪慧;诣其父;呼儿出;指以示儿;君家果;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14 孩子 孔君平 杨梅 15 16总起全文 17孩子也和孔君平一样在姓上做文章,由孔姓想到了孔雀,并且采用了否定的方式,婉转对答。 18思维敏捷,机智幽默【分析】译文:梁国一户姓杨的人家家里有一个九岁的儿子,非常聪明。孔君平来拜见他的父亲,恰巧他父亲不在,于是便叫他出来。他为孔君平端来水果,水果中有杨梅,孔君平指着杨梅给孩子看,并说:“这是你家的水果。”杨氏子马上回答说:“没听说孔雀是先生您家的鸟。”13考查文言文的默写。在背熟的前提下,注意不

    16、要写错别字即可。14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本文讲述了梁国姓杨的一家中的九岁男孩的故事。本课描述了杨氏之子的聪明,把杨氏之子巧妙的回答描写得惟妙惟肖,幽默风趣。原文: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根据课文填空即可。(1)“为设果”指的是孩子为孔君平摆放杨梅。(2)“孔指以示儿曰”意思是孔君平指着杨梅给孩子看。15本题考查文学常识、字词解释和作家作品。(1)正确。君,古代国家的最高统治者;.敬辞;称对方。夫子:旧时对学者或老师的尊称。(2)有误。家禽:孔君平家的鸟。家禽,现指家中驯养的禽鸟

    17、,如鸡、鸭、鹅、鸽等。(3)正确。文章选自南北朝刘义庆的世说新语。16本题考查了句子的作用。这句话写出了杨氏之子很聪明,后文是围绕他的聪明写的,所以起总起全文的作用。17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根据课文内容可知,孔君平在姓上做文章,孩子也在姓上做文章,由孔君平的“孔”姓想到了孔雀;最妙的是,他没有生硬地直接说“孔雀是夫子家禽”,而是采用了否定的方式,说“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婉转对答,既表现了应有的礼貌,又表达了“既然孔雀不是您家的鸟,杨梅岂是我家的果”这个意思,使孔君平无言以对。因为他要承认孔雀是他家的鸟,他说的话才立得住脚。杨氏子表现了孩子应有的礼貌,他的语气委婉、机智、幽默而思维敏捷,又表

    18、达了“孔雀不是夫子家的鸟,杨梅又怎么是杨家的果”,使孔君平无言以对。既没有伤了两家的和气,又让人一笑而过。18本题考查人物形象。根据孩子的回答“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可知这是一个有礼貌、机智幽默、思维敏捷的孩子。19 给看。 说。 20孔君平看到杨梅,联想到孩子的姓,故意逗孩子。 21 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由“孔”姓联想到孔雀,婉转对答 思维敏捷,语言幽默【解析】19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这句话的意思是:孔君平指着杨梅对杨氏之子,并说:“这是你家的水果。”“示”的意思是“给看”;“曰”的意思是“说”。20同学们想要做好此类题目,首先要仔细阅读原文,深刻理解原文内容。通过阅读短文我们知道,

    19、孔君平看到杨梅,联想到孩子的姓,故意逗孩子。21同学们在做此类题目时,要仔细阅读原文,深刻理解短文内容,理解每句话的意思,进行合理地分析、概括。22 A B C D 23B 24A 25D【分析】译文靠近边境一带居住的人中有一个精通术数的人,他们家的马无缘无故跑到了胡人的住地。人们都前来慰问他。那个老人说:“这怎么就不能是一件好事呢?”过了几个月,那匹马带着胡人的良马回来了。人们都前来祝贺他们一家。那个老人说:“这怎么就不能是一件坏事呢?”他家中有很多好马,他的儿子喜欢骑马,结果从马上掉下来摔得大腿骨折。人们都前来安慰他们一家。那个老人说:“这怎么就不能是一件好事呢?”过了一年,胡人大举入侵边

    20、境一带,壮年男子都拿起弓箭去作战。靠近边境一带的人,绝大部分都死了。唯独这个人因为腿瘸的缘故免于征战,父子得以保全生命。22这道题考查学生对字词含义的理解能力,需要学生结合学过的知识和语境进行分析。题(2)属于常考字,教师应提醒学生做好笔记。23这道题考查学生对虚词“之”字用法的理解和运用能力。“人皆贺之”的“之”作代词,指代那个老人。A答案:“近塞上之人”的“之”作助词,的;B答案:“人皆吊之”的“之”作代词,指代那个老人;C答案:“此独以跛之故”的“之”作助词,的;D答案:“而疑邻人之父”的“之”作助词,的。所以选B答案。24这道题考查学生文言文的翻译能力。“其父曰”翻译成“他的父亲说”,

    21、所以排除CD答案;“何遽”表示反问,翻译成“怎么就”,所以选A答案。25这道题考查学生概括文章中心思想的能力。D答案说法太过绝对,表述不恰当。26D 27AC 28 D 用“过”字来形容蔡子跳得又高又快,像一只鸟在眼前飞过一样。 29对待写作必须具有严谨的精神;文章不厌百回改;需要向他人学习借鉴。【分析】译文:贾岛初次在京城里参加科举考试。一天他在驴背上想到了一句诗:“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想用“推”字,又想用“敲”字,反复思考没有定下来,便在驴背上(继续)吟诵,不停做着推和敲的动作,围观的人对此感到惊讶。当时韩愈临时代理京城的地方长官,他正带车马出巡,贾岛不知不觉,直走到(韩愈仪仗队的)

    22、第三节,还在不停地做(推敲)的手势。于是一下子就被(韩愈)左右的侍从拥到韩愈的面前。贾岛详细地回答了他在酝酿的诗句,用“推”字还是用“敲”字没有确定,精神离开了眼前的事物,不知道要回避。韩愈停下车马思考了好一会,对贾岛说:“用敲字好。”两人于是并排骑着驴马回家,一同谈论作诗的方法,好几天不舍得离开。(韩愈)因此跟贾岛结下了深厚的友谊。26本题考查形成解释的能力。“推敲之势”的意思是“推门和敲门的姿势”,其中“之”的意思是“的”。A项中的“之”是代词,指“推”“敲”二字。B项中的“之”是句末助词。C项中的“之”是代词,指贾岛比画推和敲的姿势和行为。D项中,“布衣之交”指官员与普通百姓交朋友,其中

    23、“之”的意思是“的”。本题选D。27本题考查形成解释的能力。月夜访友,即使门上没有闩,也不能莽撞推门,“敲”字能体现僧人的礼貌。“敲”字也能衬托出夜晚的宁静。因此A、C两项合理。B项中的“引起人们的注意”不太合理,无法判断僧人的本意是不是想引起他人注意。D项中,“推”“敲”是贾岛创作时斟酌的字,不是僧人创作,因此错误。28本题考查评价鉴赏的能力。A项中的“疾”指“快,急速”,但缺乏轻快的意思。B项中的“度”指“度过”,也缺乏又轻又快的感觉。C项中的“下”着重在动作的结束,诗句显然不是讲蔡子纵跳动作的结束,因此不恰当。D项中的“过”,写出他跳得又高又快又轻,生动形象地把他的高超本领表现了出来。2

    24、9本题考查形成解释的能力。要在阅读文章后,感受到贾岛两大方面的品质,一是对自身的要求高,严谨认真,不厌修改;二是能虚心向他人请教、学习。紧扣主人公这两大方面的品质,再联系平时的写作,谈谈自己的理解即可。30B 31B 32B 33A【分析】译文:太行、王屋这两座山,方圆七百里,高七八千丈,本来在冀州的南边,黄河北岸的北边。北山有一位叫愚公的人,年纪将近九十岁,面对着山居住。他苦于大山北面交通不便,进进出出都要绕远路,于是愚公率领子孙中能挑担子的几个人,凿石挖掘泥土用簸箕装土石运到渤海的边上。河湾上一位聪明的老头讥笑愚公并劝阻他干这件事,说:“你太不聪明了!就凭你衰残的年龄和剩下的力量,连山上的

    25、一棵草都不能损坏,又能把这两座大山上的土石怎么样呢?”北山愚公长叹说:“你思想顽固,顽固到了不可改变的地步,连孤儿寡妇都比不上。即使我死了,我还有儿子在;儿子又生孙子,孙子又生儿子;儿子又有儿子,儿子又有孙子;子子孙孙没有穷尽,然而山却不会加大增高,愁什么山挖不平?”聪明的老头没有话来回答。30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带着问题快速浏览课文内容,锁定的范围(第二自然段),再按要求找到答案。由“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可知选B。31考查结合语境理解字义。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愚公)就带领三个能挑担的儿子和孙子。遂:于是,就。32考查结合语境理解字义。河曲智叟亡以应:河曲智叟亡没有回应。亡:在古汉语里也解释为“无,没有 ” 。33本题考查概括文章给人的启示和道理。学生通过感知文本内容,继而理解文本的中心主题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阅读短文内容,比较判断正误。答案第7页,共7页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部)统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阅读重难点检测卷-(含解析答案).docx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5794528.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