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幼儿同伴冲突原因分析及解决策略.docx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中班幼儿同伴冲突原因分析及解决策略.docx》由用户(最好的沉淀)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班 幼儿 同伴 冲突 原因 分析 解决 策略
- 资源描述:
-
1、-中班幼儿同伴冲突原因分析与解决策略-以市某一幼儿园为例【摘要】传统观念里,幼儿同伴冲突往往是消极行为的代名词。随着时代发展、知识更新,这些所谓的“消极行为”也被重新赋予了积极的意义,教师和家长也承认了幼儿同伴冲突的教育价值,即同伴冲突对儿童的认知和社会性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法对 39 名中班幼儿的同伴冲突行为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幼儿同伴冲突最多的是在游戏活动中,可能是有由于中班幼儿处于联合游戏或平行游戏阶段;其次是企图干涉控制他人,这能是因为中班幼儿的自我中心心里未消除所致,并且表现出控制干涉他人的行为较多;最少的是争夺物品,这是因为现在人的生活富足,幼儿有足够的
2、玩具,但并不排除兴趣物对幼儿有很大的吸引力。幼儿在解决同伴冲突时最常用的是借助权威(即向老师或家长寻求帮助);幼儿同伴冲突行为存在性别差异;教师的基本态度为主动帮助幼儿解决冲突;家长对于幼儿同伴冲突的基本态度大部分是值得肯定的 ,即采取适度干预,视幼儿的解决能力而定,而且家长也认为幼儿的同伴冲突对于其社会性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关键词】 幼儿同伴冲突解决策略一、问题提出目前,国外研究者对幼儿同伴冲突做了大量的研究,基本上存在两种不同的观点。早期的一些发展心理学家,如那古拉认为儿童早期的冲突行为不具备特定的社会意义,在本质上是一种“社会性盲目”。而近年来的研究者不但反驳了可修编上述观点,而且肯定并
3、强调了儿童早期冲突行为的社会意义。认知发展学派的皮亚杰就赋予了同伴冲突以重要角色,肯定了同伴冲突的价值,认为幼儿同伴间的冲突对于自我中心主义的减少是必不可少的,人际间的冲突会导致个体部的认知冲突,它对于幼儿的社会性发展具有促进作用。近年来,国外的研究者提出了“同伴调节方案”。它是为了让幼儿能够独自解决冲突,而较少的依赖于教师。国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幼儿冲突类型及其重要性以及教师在幼儿同伴冲突中应施加 怎样的影响,这些研究无论在方法还是成果上都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资料与建 议。我国学者在借鉴国外研究的基础上,对学龄前儿童进行了研究,但无论在深度还是广度上都显得有些薄弱。特别是对于教育欠发达地区对幼儿
4、同伴冲突的产生的原因和老师家长对冲突的态度和解决策略的研究更是少见。交往是人的基本需要之一,在每个人的生活中都实实在在地发生与进行着,在幼儿社会性发展的过程中,其价值与地位不言而喻.然而,对于“进入人生世界的候补者”的幼儿来说, 在与同伴的相互作用过程中,常常会发生冲突,冲突也是一种很常见的 ,基本的关系形态。在对待幼儿同伴之间的冲突问题上,许多老师习惯于代替幼儿思维, 不断做出谁对谁错的判断,并说教式的告诉幼儿应该怎么做,而不是设身处地的结合具体情境帮助并指导幼儿与同伴相处的规则;许多家长也不能充分认识到幼儿同伴冲突在其人生发展历程中的重要性。那么,究竟幼儿同伴冲突在幼儿的社会性发展中有着怎
5、样的作用?幼儿同伴冲突是否存在性别差异?中班幼儿发生 冲突的原因有哪些?在幼儿发生同伴冲突后,幼儿是怎样解决的,老师又持有怎样的态度?当自己的孩子与其他幼儿发生冲突后,家长的基本态度又是如何,是否能正确认识到同伴冲突的教育价值?因此本文在国外研究的基础上,采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对中班儿童同伴冲突发生的活动类型,冲突起因,冲突解决方案,家长观念方面进行研究,从而为同伴冲突教育实践提供有力的理论基础,也为家长和老师提供一些针对性的指导。二、研究方法(一)问卷调查法本研究选取省市某私立幼儿园的中班幼儿为研究对象,调查人数共 39 人, 平均年龄 5.3 岁,发放问卷 50 份,收回有效问卷 39
6、份。为了便于对问卷进行问卷记录是研究更加明确,因此对本研究的核心变量幼儿同伴冲突进行了操作性定义。即幼儿同伴冲突行为是指在幼儿同伴之间,以一方反对另一方开始,在冲突的过程中有不同程度,不要、同形式的对抗,以活动明显中断,当事人注意力转移,或冲突双方的态度,行为方式性质发生变化为结束。基于前人研究的回溯,立足于本课题研究,我决定在本研究中对一下问题进行问卷调查:1. 通过对幼儿冲突的问卷调查,划分幼儿同伴冲突的类型;2. 幼儿同伴冲吧冲突是否具有性别差异;3. 幼儿同伴冲突发生的原因分析;4. 幼儿同伴冲突解决策略分析;5. 老师与家长对幼儿同伴冲突的基本态度及幼儿同伴冲突的教育价值分析。(二)
7、访谈法本研究主要以问卷调查为主,辅以访谈,是比较随意,非正式的访谈,根据幼儿发生冲突过程的情景,有针对性的对冲突中某一方或双方间冲突发生的原 因,当时的心理感受或言语行为或对其他和冲突幼儿位置较近的幼儿提问,向来或是是询问本中班幼儿生冲发突的次数、时间、老师的情感态度、处理方式、发生冲突原因、幼儿解决策略等,同时也向老师询问发生冲突的幼儿的具体情况, 如个性、家庭环境、双方关系等,以期待对幼儿有更充分的认识。(三)文献法查阅近几年的文献,进行整理与加工,引用其中有价值的容。三、研究结果与分析(一)幼儿同伴冲突发生的活动类型分布本问卷获得幼儿同伴冲突类型和百分数统计图(见表 1),总问卷 39
8、份,其中在游戏活动中占了 27 份,过度活动占了 4 份,教学活动占了 2 份,生活活动占了 6 份,对不同类型活动中发生的同伴冲突进行 检验,结果表明,中班幼儿同伴冲突在游戏活动和非游戏活动中的分布存在显著差异。表 1.中班幼儿同伴冲突的活动类型分布活动类型游戏活动过度活动教学活动生活活动人数27426百分比69.2%10.2%5%15.6%(二).幼儿同伴冲突的性别分布本研究调查了中班幼儿的同伴冲突在性别分布和百分数统计(见表 2)结果表明,女孩与女孩之间的冲突明显少于男孩与男孩,异性之间的冲突也比较少。表 2.中班幼儿同伴冲突的性别分布和百分数性别男孩与男孩女孩与女孩异性之间人数2838
9、百分比71.8%7.7%20.5%(三)幼儿同伴冲突的原因分析根据本问卷中中班幼儿冲突行为的起因分布情况(见表 3),可知幼儿同伴冲突最多的是在游戏中发生争议,其次是企图干涉控制他人,最不明显的是故意发起挑衅。原因表 3.中班幼儿同伴冲突起因分布故意挑衅游戏争议企图干涉他人争夺物品份数515118百分比12.8%38.5%28.220.5%(四)幼儿同伴冲突解决策略的应用幼儿同伴冲突所采用的解决策略分布如表 4。由表可以看出,幼儿在解决同伴冲突时最常用的策略是借助权威(即向家长或老师寻求帮助),其他方式运用的也很多(其他方式如声明策略、让步妥协等),其次为相互协商(即双方发生冲突后,同伴间进行
10、商量,用商量的口吻打动对方,最终成功的用协商的方式让对方同意了。)再次之为直接对抗,第三者介入调和最少。表 4.中班幼儿同伴冲突解决策略的应用分布策略借助权威相互协商直接对抗其他方式第三者介入份数167493百分比41%17.9%10.2%23%7.7%(五)家长对幼儿同伴冲突的基本态度分布家长对中班幼儿同伴冲突的基本态度分布(见表 5)。由表可以看出,家长的态度基本上是可以值得肯定的,但是仍有一部分家长采取过度干预,或采取消极回避或退让的态度,得饶人处且饶人,这可能是由于问卷调查的对象皆来自某小区私立幼儿园,受经济水平和社区文化水平的制约,家长的学历普遍较低,高学历的家长少,所以对幼儿同伴冲
11、突不能够有一个正确的认识。表 5.家长对幼儿同伴冲突的基本态度分布基本态度适当干预过度干预不干预消极退让人数1410132百分比35.9%25.6%33.3%5%(六)当幼儿发生冲突后,教师的基本态度分布教师对于幼儿同伴冲突的基本态度分布(见表 6),由表可以看出,当幼儿发生冲突后,教师一般会主动帮助幼儿解决,利用权威单纯制止以及对幼儿双方粗暴对待的少,但是还是会发生的,这可能与幼儿教师的厌烦情绪和幼儿冲突发生的频率有关系。表 6.教师对幼儿同伴冲突的基本态度分布基本态度主动解决粗暴对待单纯制止没有时间关注人数24384百分比61.5%7.7%20.5%10.3%四、分析幼儿同伴冲突的产生的原
12、因(一)幼儿同伴冲突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由于幼儿具有“自我中心”的认知特点。皮亚杰认为:“这个时期儿童的主要心里特点之一是自我中心突出,即考录任何事情都是从自己的角度出发,以自己为中心,想像每一件事情都与自己的活动相联系。他们总是从一个角度来观察事物,不考虑别人的意见。因此,幼儿在争抢玩具时,只考虑自己争得玩具,而没有考虑对方也有玩玩具的意愿以及得不到玩具时的失落。2. 由于幼儿道德认知发展水平的局限。幼儿处于皮亚杰所称的道德他律阶段,所以其道德行为主要是受外部、成人规定的标准控制的。例如,当同伴的行为与成人指定的要求不符时,往往引发他们之间的冲突。另外,幼儿判断人或事物的好坏以
13、结果为准,不注意过程和对方的动机,因而会造成误解和不必要的冲突。3. 由于幼儿生活环境的影响。有些家长没有为幼儿创造发展交往能力的环境,也不对其交往和交往冲突做出积极关心和指导。父母错误的教养态度与方法(如过分保护、溺爱、粗暴、冷漠等)会对幼儿的人际交往产生不良影响。有些家长对幼儿粗暴和过于严厉,对幼儿来说是一种不愉快的经历,容易形成自卑、胆怯等不良心理品质,或者表现出攻击性行为。另一方面,幼儿的特征之一就是“好模仿”,而现代社会的众多媒体充斥着不利于儿童模仿的和成长的行为,尤其是有关暴力的容。4. 由于儿童语言运用能力的局限和社会交往经验的不足。幼儿由于年龄的影响,语言发展水平的局限,再向别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