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九上语文《第9课精神的三间小屋》教学设计教案.doc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部编版九上语文《第9课精神的三间小屋》教学设计教案.doc》由用户(aben)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部编版九上 语文 精神 三间 小屋 教学 设计 教案 下载 _九年级上册_(统编)部编版_语文_初中
- 资源描述:
-
1、9 精神的三间小屋 【教学目标】 1 掌握重点字词。 2 详细分析文章提出的 “ 精神的三间小屋 ” 具体的内涵。 3 简要分析文章精美而深刻的语言。 【 教学重点】 理解文章为 “ 精神的三间小屋 ” 赋予的精神内涵及给予我们的生活启示。 【教学难点】 品析文章精美而深刻的语言。 【教学方法】 自主互助、主题阅读。 【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白板。 【课时安排】 2 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我们都知道身体活动需要空间 , 那人的精神活动是不是也需要空间呢?精神活动的疆域应该怎么来分配?这 是精神的三 间小屋这篇文章要告诉我们的,让我们一起走进这篇富有哲理的议论性散文。 二、预习检测
2、 1 生字注音。 宽 宥 (yu) 游 弋 (y) 轻 觑 (q) 麾 下 (hu) 广 袤 (mo) 赘 余 (zhu) 窗 棂 (lng) 坍 塌 (tn) 灰 烬 (jn) 困 厄 () 襟 怀 (jn) 濡 养 (r) 憎 恶 (zng) 驰 骋 (chng) 矗 立 (ch) 自惭形 秽 (hu) 俯拾 即 是 (j) 2 词语解释。 (1)自惭形秽:原指因自己的容貌举止 不如别人而感到惭愧,后来泛指 自愧不如别人。 (2)不知所措: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 形容受窘或发急。 (3)林林总总:形容品种繁多。 (4)俯拾即是:只要弯下身子来捡 , 到处都是。形容地上的某一类东西、要找的某一
3、类例证、文章中的错别字等很多。 三、讲授新课 1 熟读课文 , 分析文章结构 , 理清作者行文思路。 明确:第一部分 (1 6):引出话题 如何布置我们的心灵空间。 第二部分 (7 17):分析人们的精神世界里应该修建 “ 三间小屋 ” 。 第一层 (7 8):分析如何修建第一间 盛放着爱和恨的小屋。 第二层 (9 13):分析如何修建第二间盛放着事业的小屋 。 第三层 (14 17):分析如何修建第三间安放我们自身的小屋。 第三部分 (18 19):总结全文 , 发出倡议。 2.再读课文 , 理解内容。 (1)作者说的三间精神的小屋分别有什么精神内涵? 明确: 第一间小屋盛着我们的爱和恨。
4、第二间小屋盛放我们的事业。 第三间小屋安放我们自身。 (2)第一至六段写了什么内容?与后文写的 “ 精神的三间小屋 ” 有什么关联? 明确:第一至六段是全文的引子 , 表达了作者对两句名言的感慨与思考。引出对精神空间 的理解,引出如何修建 “ 精神的三间小屋 ” 的话题。 (3)第一间精神的小屋盛着我们 的爱和恨 , 作者是怎样描述的? 明确:作者首先选用两组带有对立感情的排比句 , 说明这种对比鲜明的爱和恨会将小屋挤得满满的;然后又用比喻句形象地写出人生爱恨交织的经历;接下来用两个假设句 , 告诉人们精神的小屋应多装爱。这段话充分体现了作者如大地、海洋、天空般博大的胸怀。 (4)第二间精神的
5、小屋盛放我们的事业 , 作者是怎样描述的? 明确:作者先列出一组庞大的数字 , 给人们一个对事业的时间概念 , 揭示出一个道理:不要小看人们所从事的事业对人产生的 深远影响。并告诫人们适合自己的事业要自己寻找,只有规划好自己的事业,才能使事业和 人生相得益彰。 如何寻找适合自己的事业?我们可以这样来理解: 首先是寻找阶段,不懈追求,抽丝剥茧,寻找自己爱好的事业。 其次是耕耘阶段,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为喜欢的事业而拼搏。 最后境界是收获阶段,收获事业的成功,使事业和人生相得益彰。 (5)第三间精神的小屋安放我们自身 , 作者是怎样描述的? 明确:作者首先用一个反问句引出下文 , 接着用了两个比喻
6、句说明在自己的精神小屋里找不到自己生存的证据的可悲。告诫人们:要修建好自己的精神小屋 ,做人不能迷失了自我。 如何理解第三间精神的小屋中的 “ 自身 ” ?我们可以这样来理解: 通过 “ 自己的思维 ”“ 自己的发现 ”“ 自己的意见 ” 举例分析说明这里的 “ 自身 ” 不单指人的个体生命,更是指向这个个体生命所具有的特立独行的人文精神。它是一种积极的心态,更是一种崇高的精神境界。 (6)概括第十八、十九两段的内容。 明确:总结全文 , 指出建立精神栖息地是我们的义务和权利 , 提出扩大精神空间的建议。 3 三读课文 , 总结课文主题。 这是一篇集议论、描写、抒情于一体的说理性散文 , 通过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