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27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论语》专题复习课件.ppt

  • 上传人(卖家):ziliao2023
  • 文档编号:5785843
  • 上传时间:2023-05-09
  • 格式:PPT
  • 页数:27
  • 大小:106.01K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论语》专题复习课件.ppt》由用户(ziliao2023)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论语 专题 复习 课件
    资源描述:

    1、高考高考论语论语专题复习专题复习题型一题型一 提问:提问:上述文字体现了孔子的什么观点(态度上述文字体现了孔子的什么观点(态度或思想)?你同意吗?请谈谈你的看法(或理或思想)?你同意吗?请谈谈你的看法(或理解)。解)。变式:变式:上述对话了他们各自不同的看法,你赞上述对话了他们各自不同的看法,你赞成谁的观点?为什么?成谁的观点?为什么?答题模式:答题模式:(1 1)赞成)赞成提出的观点(或提出的观点(或“上面这段上面这段文字体现了孔子的文字体现了孔子的观点,我同意这一观观点,我同意这一观点。点。”或或“我赞成我赞成的观点)。的观点)。(2 2)结合材料中相关的文句进行论述。)结合材料中相关的文

    2、句进行论述。注意:援引材料时不能原封不动地照抄照搬,注意:援引材料时不能原封不动地照抄照搬,最好是用自己的话进行转述,且作适当的分最好是用自己的话进行转述,且作适当的分析。析。(3 3)简述这一思想(或观点)的现实意义。)简述这一思想(或观点)的现实意义。(4 4)结论。)结论。例:例:阅读阅读论语论语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问题。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问题。子贡问: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子曰:“师师也过,商也不及。也过,商也不及。”曰:曰:“然则师愈与?然则师愈与?”子曰:子曰:“过犹不及。过犹不及。”子曰:子曰:“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

    3、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问题:问题:孔子是如何评价师和商的?你是否孔子是如何评价师和商的?你是否赞同孔子的评价?为什么?赞同孔子的评价?为什么?孔子说:孔子说:“我找不到奉行中庸之道的人和他交往,只能我找不到奉行中庸之道的人和他交往,只能与狂者、狷者相交往了。狂者敢作敢为,狷者对有些事与狂者、狷者相交往了。狂者敢作敢为,狷者对有些事是不肯干的。是不肯干的。”【评析【评析】由这句话中我们可以知道,孔子对中庸之道看由这句话中我们可以知道,孔子对中庸之道看得很清楚,虽然他主张中庸之道,但是他也知道,真正得很清楚,虽然他主张中庸之道,但是他也知道,真正能做到中庸之道的人

    4、并不多,所以他才能看到能做到中庸之道的人并不多,所以他才能看到“狂者狂者”和和“狷者狷者”的可取之处。换句话说,在现实生活中的可取之处。换句话说,在现实生活中“中中庸之道庸之道”也并不适合所有的场合,有的时候,能够也并不适合所有的场合,有的时候,能够“狂狂狷狷”一些会更好,比如在恋爱的时候、在庆祝胜利的时一些会更好,比如在恋爱的时候、在庆祝胜利的时候,狂一些、激情一些,显然是比温吞水更好一些。候,狂一些、激情一些,显然是比温吞水更好一些。事实上为了到达最后中庸的结果,许多时候往往不得不事实上为了到达最后中庸的结果,许多时候往往不得不使用一些偏激的方式,所谓矫枉必须过正,说的也就是使用一些偏激的

    5、方式,所谓矫枉必须过正,说的也就是这个道理。比如为了激发大家的工作热情,在制定工作这个道理。比如为了激发大家的工作热情,在制定工作目标时应该适当偏高于实际能力之上一点,才是最恰当目标时应该适当偏高于实际能力之上一点,才是最恰当的。定得太低,大家不需要很努力就能完成;定得太高,的。定得太低,大家不需要很努力就能完成;定得太高,大家明明知道再怎么努力也无法达到,就会干脆放弃。大家明明知道再怎么努力也无法达到,就会干脆放弃。参考答案:参考答案:(1 1)过犹不及,我赞同孔子的评价。)过犹不及,我赞同孔子的评价。(2 2)理由是人的气质、作风、德行都不偏)理由是人的气质、作风、德行都不偏于任何一个方面

    6、,对立的双方应互相牵制、于任何一个方面,对立的双方应互相牵制、互相补充,做人需要有中庸的思想。互相补充,做人需要有中庸的思想。(3 3)孔子的这一观点在我们现实生活中仍)孔子的这一观点在我们现实生活中仍有积极意义。有积极意义。在为人处事上,如果我们都在为人处事上,如果我们都有中庸的思想,那么就能避免很多不必要有中庸的思想,那么就能避免很多不必要的麻烦和矛盾冲突。的麻烦和矛盾冲突。(4 4)因此,我赞同孔子的评价。(不赞同)因此,我赞同孔子的评价。(不赞同孔子的评价,只要符合情理亦可。)孔子的评价,只要符合情理亦可。)题型二题型二 提问:提问:孔子为什么要孔子为什么要?我们今天如何看待这个?我们

    7、今天如何看待这个问题?问题?答题模式:答题模式:(1 1)简述孔子所处的时代背景,孔子思)简述孔子所处的时代背景,孔子思想的内涵及其所为的意义。想的内涵及其所为的意义。(2 2)现今需要不需要这种思想或行为,)现今需要不需要这种思想或行为,有无时代局限性。有无时代局限性。(3 3)结论。)结论。例:例: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回答问题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回答问题 。宰我问:宰我问:“三年之丧,期已久矣。君子三三年之丧,期已久矣。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旧谷既没,新谷既升,钻燧改火,期可已旧谷既没,新谷既升,钻燧改火,期可已矣。矣。”子曰:子曰:

    8、“食夫稻,衣夫锦,于女安食夫稻,衣夫锦,于女安乎?乎?”曰:曰:“安。安。”“”“女安,则为之!夫女安,则为之!夫君子之居丧,食旨不甘,闻乐不乐,居处君子之居丧,食旨不甘,闻乐不乐,居处不安,故不为也。今女安,则为之!不安,故不为也。今女安,则为之!”宰宰我出。子曰:我出。子曰:“予之不仁也!子生三年,予之不仁也!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予也有三年之爱于其父母乎?通丧也,予也有三年之爱于其父母乎?”宰我问:宰我问:“三年之丧,期已久矣。君子三年不为三年之丧,期已久矣。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旧谷既没,礼,礼必

    9、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旧谷既没,新谷既升,钻燧改火新谷既升,钻燧改火(1)(1),期,期(2)(2)可已矣。可已矣。”子曰:子曰:“食夫稻食夫稻(3)(3),衣夫锦,于女安乎?,衣夫锦,于女安乎?”曰:曰:“安。安。”“”“女安则为之。夫君子之居丧,食旨女安则为之。夫君子之居丧,食旨(4)(4)不甘,闻乐不乐,居处不安,故不为也。今女安,不甘,闻乐不乐,居处不安,故不为也。今女安,则为之!则为之!”宰我出,子曰:宰我出,子曰:“予之不仁也!子生予之不仁也!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予也有三年之爱于其父母乎?通丧也。予也有三

    10、年之爱于其父母乎?”【注释【注释】(1)(1)钻燧改火:古人钻木取火,四季所钻燧改火:古人钻木取火,四季所用木头不同,每年轮一遍,叫改火。用木头不同,每年轮一遍,叫改火。(2)(2)期(期():一周年。):一周年。(3)(3)食夫稻:古代北方少种稻米,食夫稻:古代北方少种稻米,故大米很珍贵。这里是说吃好的。故大米很珍贵。这里是说吃好的。(4)(4)旨:甜美,旨:甜美,指美味、好的食物。指美味、好的食物。【译文】宰我问:【译文】宰我问:“服丧三年,时间已经长了。服丧三年,时间已经长了。君子三年不行礼仪,礼仪必然败坏;三年不演奏君子三年不行礼仪,礼仪必然败坏;三年不演奏音乐,音乐就会崩溃。旧谷吃完

    11、,新谷登场,钻音乐,音乐就会崩溃。旧谷吃完,新谷登场,钻燧取火的木头轮用了一遍,一周年可以结束它燧取火的木头轮用了一遍,一周年可以结束它了。了。”孔子说:孔子说:“一年后就吃稻米饭,穿锦衣,一年后就吃稻米饭,穿锦衣,你于心安吗?你于心安吗?”宰我说:宰我说:“心安。心安。”孔子说:孔子说:“你心安就那样去做吧!君子守丧,吃美味不觉你心安就那样去做吧!君子守丧,吃美味不觉得甘美,听音乐不觉得快乐,日常生活都觉得不得甘美,听音乐不觉得快乐,日常生活都觉得不安生,所以不那样做。如今你心安,就那样去做安生,所以不那样做。如今你心安,就那样去做吧!吧!”宰我出去后,孔子说:宰我出去后,孔子说:“宰予真是

    12、不仁啊!宰予真是不仁啊!孩子生下来长到三岁,然后才离开父母的怀抱。孩子生下来长到三岁,然后才离开父母的怀抱。三年丧期,这是天下通行的丧礼。宰予对他的父三年丧期,这是天下通行的丧礼。宰予对他的父母有三年的敬爱之情吗?母有三年的敬爱之情吗?”【评析】这个宰予前面已经提到三次,都是被孔【评析】这个宰予前面已经提到三次,都是被孔子批评的,一次是因为昼寝,一次是提问井中有子批评的,一次是因为昼寝,一次是提问井中有仁,一次是哀公问社,这里他又一次因为其思想仁,一次是哀公问社,这里他又一次因为其思想违背礼的精神而受到孔子的批评。宰予在这一章违背礼的精神而受到孔子的批评。宰予在这一章提问提问,我们的丧礼制度我

    13、们的丧礼制度,父母死了要守丧三年父母死了要守丧三年,从从上古行到现在上古行到现在,应该改一改了,三年的时间太长应该改一改了,三年的时间太长了。他说:三年什么都不能动了。他说:三年什么都不能动,结果什么都坏了结果什么都坏了,像稻谷一样像稻谷一样,旧的没有了旧的没有了,新的已经登场新的已经登场,钻燧改钻燧改火火,这样一周年之后,守丧之礼就此结束也就可这样一周年之后,守丧之礼就此结束也就可以了以了 孔子说孔子说,父母死后父母死后,过了一年就去唱歌、跳过了一年就去唱歌、跳舞、吃好的、穿好的舞、吃好的、穿好的,你觉得心里安吗你觉得心里安吗?宰予说宰予说,安呀安呀!孔子说孔子说,你心安你心安,你就照你的办

    14、法去做吧你就照你的办法去做吧!并没有并没有人勉强你人勉强你 因为丧礼的精神并不是靠规定的因为丧礼的精神并不是靠规定的,是是要每个人发乎内心的真正的哀思之情要每个人发乎内心的真正的哀思之情,古代文化古代文化是根据人情来的是根据人情来的,并不是法律规定的并不是法律规定的 一个君子一个君子,父母死后居丧父母死后居丧,内心思念的悲伤内心思念的悲伤,吃饭都没有味道吃饭都没有味道,听到音乐也不觉快乐听到音乐也不觉快乐,睡觉都睡不好睡觉都睡不好,所以三年之所以三年之中中,没有礼乐没有礼乐 我现在问你一年后能不能心安我现在问你一年后能不能心安,你你说能心安说能心安,那你去按你的想法做好了那你去按你的想法做好了

    15、,不必要提倡不必要提倡改为一年改为一年,别人不愿改是别人的事别人不愿改是别人的事 孔子等于给孔子等于给宰予碰了一个软钉子宰予碰了一个软钉子,然后他出去了然后他出去了 于是孔子告诉其它学生,宰予这个人一点仁爱之于是孔子告诉其它学生,宰予这个人一点仁爱之心都没有心都没有 孔子下面说的,就是中国丧礼之中三孔子下面说的,就是中国丧礼之中三年之丧的道理了年之丧的道理了 他说他说,小孩子三岁才能离得开小孩子三岁才能离得开父母的怀抱、自己走路,后来二十年的养育且不父母的怀抱、自己走路,后来二十年的养育且不去管,而这三年是最要紧的,每天为你喂食、擦去管,而这三年是最要紧的,每天为你喂食、擦屎擦尿,还抱着你,就

    16、算是朋友吧屎擦尿,还抱着你,就算是朋友吧!两个老朋友两个老朋友就这样辛苦地照顾了你三年,后来他们死了,这就这样辛苦地照顾了你三年,后来他们死了,这三年的感情三年的感情,你怎么去还你怎么去还?用什么去还?所以守丧用什么去还?所以守丧三年,就是对于父母怀抱了我们三年三年,就是对于父母怀抱了我们三年,把我们抚把我们抚养长大的一点点回报养长大的一点点回报 这是天下人都一样的公认这是天下人都一样的公认的礼节的礼节,而宰予竟然反对?还主张改为一年!而宰予竟然反对?还主张改为一年!像宰予这样像宰予这样,他对父母的怀念敬爱心情根本他对父母的怀念敬爱心情根本无法达到三年无法达到三年,或许连一年还不到就早已忘或许

    17、连一年还不到就早已忘怀了!孝子为父母守丧三年、一如父母怀怀了!孝子为父母守丧三年、一如父母怀抱抚养我们三年的亲爱心情一样抱抚养我们三年的亲爱心情一样 如改为如改为一年之丧一年之丧,可以说天下没有一个孝子了!天可以说天下没有一个孝子了!天下任何一个父母下任何一个父母,在自己孩子三岁以内的时在自己孩子三岁以内的时候候,都是那样慈爱、不辞辛劳、无微不至地都是那样慈爱、不辞辛劳、无微不至地关心、照顾关心、照顾 所以中国文化所以中国文化,定父母之丧制定父母之丧制为三年为三年,就是回报这个慈爱就是回报这个慈爱,这仅是最起码这仅是最起码的回报的回报,事实上父母的慈爱事实上父母的慈爱,并不止此并不止此,在孩在

    18、孩子三岁以后长大了子三岁以后长大了,还一直要照顾到二十多还一直要照顾到二十多岁!岁!现在我们来看翻译成现代汉语的金圣叹写给他儿现在我们来看翻译成现代汉语的金圣叹写给他儿子的信子的信:“:“我和你是朋友我和你是朋友,最初你也没有指定要最初你也没有指定要我作你的父亲我作你的父亲,我也没有指定要你作我的儿子我也没有指定要你作我的儿子,大大家是撞来的家是撞来的,因为是撞来的,所以彼此之间没有因为是撞来的,所以彼此之间没有感情可谈感情可谈 但是话得说回来但是话得说回来,这个老头子这个老头子(指他自指他自己己)和这个老太太和这个老太太(指他的妻子指他的妻子),),从替你揩大便小从替你揩大便小便开始便开始,

    19、照顾了你二十年照顾了你二十年 这二十年这二十年,你去社会上你去社会上找找看找找看,还有没有比这两个老朋友更好的朋友还有没有比这两个老朋友更好的朋友?我我们现在不要求你孝不孝们现在不要求你孝不孝,这些都是空话这些都是空话,只要求你只要求你把这两个老朋友照顾你二十年的感情把这两个老朋友照顾你二十年的感情,也同样照也同样照顾这两个老朋友二十年顾这两个老朋友二十年,就够了就够了 ”这是金圣叹这是金圣叹的游戏文章的游戏文章,但也说明了孝道的真正哲学但也说明了孝道的真正哲学,所以中所以中国讲孝国讲孝,就是爱的回报就是爱的回报 现在的人呢,当父母死后能真有像父母当时对自现在的人呢,当父母死后能真有像父母当时

    20、对自己三岁以内这样爱护的三年怀念父母的心情的人己三岁以内这样爱护的三年怀念父母的心情的人有没有有没有?可以说:少啊!如果连这三年怀念之情可以说:少啊!如果连这三年怀念之情都没有都没有,哪里还谈得上孝道?而到了最近这二、哪里还谈得上孝道?而到了最近这二、三十年来,更可叹了!三十年来,更可叹了!“孝子孝子”的意思是倒过来的意思是倒过来解释为:长辈孝顺儿子了解释为:长辈孝顺儿子了 这一段是讲孝道的这一段是讲孝道的,如果要讲好真正的孝道,我们就要学习如果要讲好真正的孝道,我们就要学习孝经孝经了了 曾子根据孔子所述的孝道,写了曾子根据孔子所述的孝道,写了孝经孝经,儒家十三经之一儒家十三经之一 孝在儒家思

    21、想中被认为是天经孝在儒家思想中被认为是天经地义的事,是人类最基本的品德,从事政治的人地义的事,是人类最基本的品德,从事政治的人要将孝敬父母之心推而广之为孝敬天下人之心,要将孝敬父母之心推而广之为孝敬天下人之心,以这个道德为基础以这个道德为基础,出来从事政治才是合格的,出来从事政治才是合格的,这是中国政治哲学的基本点这是中国政治哲学的基本点,是根本不同于西方是根本不同于西方的政治观念的!的政治观念的!问题:问题:孔子主张为父母守孝三年,孔子主张为父母守孝三年,但宰我反对,我们今天应该如何看但宰我反对,我们今天应该如何看待孝道?待孝道?参考答案参考答案:(1 1)孝指子女对父母应尽的义务,包括尊敬

    22、、孝指子女对父母应尽的义务,包括尊敬、抚养、送终等等,是传统社会的基本道德。抚养、送终等等,是传统社会的基本道德。孔孔子生活在礼崩乐坏的时代,他一生都致力于恢子生活在礼崩乐坏的时代,他一生都致力于恢复西周礼乐制度的事业上,而复西周礼乐制度的事业上,而“孝孝”“”“弟弟”不不仅是维系血缘关系的道德准则,也是维系等级仅是维系血缘关系的道德准则,也是维系等级关系、避免犯上作乱、维持政治稳定的基本保关系、避免犯上作乱、维持政治稳定的基本保证。因此,孔子要提倡孝道。证。因此,孔子要提倡孝道。(2 2)儒家孝道具有时代局限性,儒家孝道具有时代局限性,夹杂着封建性夹杂着封建性的糟粕的糟粕 ,如,如“君君臣臣

    23、,父父子子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等已绝对等已绝对不适合我们这个人人平等的民主社会。不适合我们这个人人平等的民主社会。(3 3)然而,)然而,孝敬父母长辈对于我们青少年来说孝敬父母长辈对于我们青少年来说还是应该大力提倡的还是应该大力提倡的,因为这是我们中华民族,因为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的传统美德。题型三题型三 提问:提问:孔子的这段话寓意是什么?给我们带来了那孔子的这段话寓意是什么?给我们带来了那些启发?些启发?变式:变式:孔子从哪些方面阐述了孔子从哪些方面阐述了?他的这种思想?他的这种思想(或观点)有何现实意义?(或观点)有何现实意义?答题模式:答题模式:(1 1)用自己的话概括文段的主

    24、要内容。)用自己的话概括文段的主要内容。(2 2)结合现实简述这种精神(思想、观点)结合现实简述这种精神(思想、观点)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3 3)结论。)结论。例:例:阅读阅读论语论语中的文字,然后回答问题。中的文字,然后回答问题。子曰: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问题:问题:孔子的这段话有什么寓意?他的这一思想在当今孔子的这段话有什么寓意?他的这一思想在当今有什么现实意义?有什么现实意义?参考答案参考答案:(1 1)在这段话里,孔子对颜回做了)在这段

    25、话里,孔子对颜回做了高度评价,认为他是个高度评价,认为他是个“安贫乐道安贫乐道”的贤者。的贤者。(2 2)这里讲颜回)这里讲颜回“不改其乐不改其乐”,这也就是,这也就是贫贱贫贱不能移的精神不能移的精神,这里包含了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这里包含了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道理,即人总是要有一点精神的,为了自己的理道理,即人总是要有一点精神的,为了自己的理想,就要不断追求,即使生活清苦困顿也要自得想,就要不断追求,即使生活清苦困顿也要自得其乐。其乐。(3 3)在物质生活水平越来越高的今天,我们不)在物质生活水平越来越高的今天,我们不能一味的满足于物质生活需求,我们应该有能一味的满足于物质生活需求,我们应该有

    26、更高更高的精神追求的精神追求,在,在艰难困苦面前仍应有贫贱不能移艰难困苦面前仍应有贫贱不能移的精神的精神 。(4 4)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成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成为“四有四有”新人,新人,才能成为经得起考验社会强者。才能成为经得起考验社会强者。题型四题型四 提问:提问:从上述几段文字看,孔子是怎样评说从上述几段文字看,孔子是怎样评说的?的?从他的评说中我们可以看出从他的评说中我们可以看出 含义是怎样的?含义是怎样的?答题模式:答题模式:(1 1)从上述几段文字看,孔子是这样评述的,)从上述几段文字看,孔子是这样评述的,他认为他认为。(2 2)对文段的内容进行简要概括。)对文段的内容进行简要概括

    27、。(3 3)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孔子的所谓)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孔子的所谓的的含义(或标准)是含义(或标准)是 例:例:阅读阅读论语论语中的两段文字,然后回答问中的两段文字,然后回答问题。题。(一)(一)“然则管仲知礼乎?然则管仲知礼乎?”(子)曰:(子)曰:“邦邦君树塞门,管仲亦树塞门;邦君为两君之好,君树塞门,管仲亦树塞门;邦君为两君之好,有反坫,管仲亦有反坫。管仲而知礼,孰不知有反坫,管仲亦有反坫。管仲而知礼,孰不知礼?礼?”(二)子贡曰:(二)子贡曰:“管仲非仁者与?桓公杀公管仲非仁者与?桓公杀公子纠,不能死,又相之。子纠,不能死,又相之。”子曰:子曰:“管仲相桓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

    28、民到于今受其赐。微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也,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问题:问题:从这两段文字看,孔子是如何评价从这两段文字看,孔子是如何评价管仲这个人物的?从孔子的评价中可以看管仲这个人物的?从孔子的评价中可以看出孔子出孔子“仁仁”的含义是怎样的?的含义是怎样的?子曰:子曰:“管仲之器小哉!管仲之器小哉!”或曰:或曰:“管仲俭乎?管仲俭乎?”曰:曰:“管氏有三归,官事不摄,焉得俭?管氏有三归,官事不摄,焉得俭?”“”“然然则管仲知礼乎?则管仲知礼乎?”曰:曰:“邦君树塞门

    29、,管氏亦树邦君树塞门,管氏亦树塞门;邦君为两君之好,有反坫,管氏亦有反坫塞门;邦君为两君之好,有反坫,管氏亦有反坫didin n。管氏而知礼,孰不知礼?。管氏而知礼,孰不知礼?”孔子孔子说:说:“管仲管仲的器量小呀的器量小呀!”!”有人问:有人问:“管仲管仲节俭吗?节俭吗?”孔子说:孔子说:“他有三处豪华住宅,家臣他有三处豪华住宅,家臣也是一人一职而不兼任,人事机构庞大极不俭约,也是一人一职而不兼任,人事机构庞大极不俭约,怎么谈得上节俭怎么谈得上节俭 呢?呢?”又问:又问:“那么管仲知那么管仲知礼礼仪仪又问:又问:“孔子回答说:孔子回答说:“国君王宫门口设立国君王宫门口设立照照壁壁,管仲,管仲

    30、府邸府邸门口也设立照壁。国君同别国国君门口也设立照壁。国君同别国国君举行会见时在堂上有放置举行会见时在堂上有放置酒杯酒杯的坫台,管的坫台,管 仲府仲府邸中也设置坫台。如果说管仲知礼仪,还有谁不邸中也设置坫台。如果说管仲知礼仪,还有谁不知礼仪呢?知礼仪呢?”子贡子贡曰:曰:“管仲管仲非仁者与?桓公杀非仁者与?桓公杀公子纠公子纠,不能死,又,不能死,又相之。相之。”子曰:子曰:“管仲相桓公,霸管仲相桓公,霸诸侯诸侯,一匡天下,民,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岂若匹夫匹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妇之为谅也,自经于沟渎而莫之

    31、知也。”二、译文:二、译文:子贡问:子贡问:“管仲不能算是仁人了吧?桓公杀管仲不能算是仁人了吧?桓公杀了公子纠,他不能为公子纠殉死,反而做了了公子纠,他不能为公子纠殉死,反而做了齐桓公齐桓公的的宰宰相相。”孔子孔子说:说:“管仲辅佐桓公,称霸诸侯,匡正了天管仲辅佐桓公,称霸诸侯,匡正了天下,老百姓到了今天还享受到他的好处。如果没有管仲,下,老百姓到了今天还享受到他的好处。如果没有管仲,恐怕我们也要披散着头发,恐怕我们也要披散着头发,衣襟衣襟向左开了。哪能像普通向左开了。哪能像普通百姓那样恪守小节,自杀在小山沟里,而谁也不知道百姓那样恪守小节,自杀在小山沟里,而谁也不知道呀。呀。”三、评析:三、

    32、评析:本章和上一章都是评价管仲。孔子也曾在本章和上一章都是评价管仲。孔子也曾在别的章节中说到管仲的不是之处,但总的来说,他肯定别的章节中说到管仲的不是之处,但总的来说,他肯定了管仲有仁德。根本原因就在于管仲了管仲有仁德。根本原因就在于管仲“尊王攘夷尊王攘夷”,反,反对使用暴力,而且阻止了齐鲁之地被对使用暴力,而且阻止了齐鲁之地被“夷化夷化”的可能。的可能。孔子认为,像管仲这样有仁德的人,不必像匹夫匹妇那孔子认为,像管仲这样有仁德的人,不必像匹夫匹妇那样,样,斤斤计较斤斤计较他的节操与信用。他的节操与信用。参考答案:参考答案:(1 1)认为管仲不知礼,肯定管仲有仁德。)认为管仲不知礼,肯定管仲有

    33、仁德。(2 2)一方面,孔子认为,要治国平天下必)一方面,孔子认为,要治国平天下必须德才兼备;另一方面,孔子认为,像管须德才兼备;另一方面,孔子认为,像管仲这样能够仲这样能够“尊王攘夷尊王攘夷”,反对使用暴力,反对使用暴力,使社会安定的人,就不必像匹夫匹妇那样,使社会安定的人,就不必像匹夫匹妇那样,斤斤计较他的节操与信用。斤斤计较他的节操与信用。(3 3)由此可见孔子)由此可见孔子“仁仁”的标准是能的标准是能维护维护王权、爱护百姓,而不必拘于小信王权、爱护百姓,而不必拘于小信。当然,。当然,孔子肯定管仲仁德而否认管仲知礼,也表孔子肯定管仲仁德而否认管仲知礼,也表明了孔子的仁和礼之间存在着矛盾。明了孔子的仁和礼之间存在着矛盾。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论语》专题复习课件.ppt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5785843.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