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42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2021届全国新高考历史备考复习-中华文明的曲折发展-魏晋南北朝时期课件.pptx

  • 上传人(卖家):ziliao2023
  • 文档编号:5781431
  • 上传时间:2023-05-08
  • 格式:PPTX
  • 页数:42
  • 大小:11.34M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2021届全国新高考历史备考复习-中华文明的曲折发展-魏晋南北朝时期课件.pptx》由用户(ziliao2023)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2021 全国 新高 历史 备考 复习 中华文明 曲折 发展 魏晋 南北朝 时期 课件
    资源描述:

    1、【考纲考点】通过了解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更迭的历史脉络,认识三国两【考纲考点】通过了解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更迭的历史脉络,认识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治、经济制度变化与创新、民族交融、区域开发和思想文化晋南北朝的政治、经济制度变化与创新、民族交融、区域开发和思想文化领城的新成就。通过分析魏晋南北朝有关均田制、三省制、九品中正制和领城的新成就。通过分析魏晋南北朝有关均田制、三省制、九品中正制和农业手工业发展的有关史料,培养学生的分析史料,归纳概括史料的能力。农业手工业发展的有关史料,培养学生的分析史料,归纳概括史料的能力。2021届全国新高考历史备考复习(220年589年)(1)(1)政治政治:国家分裂和

    2、民族大交融国家分裂和民族大交融;中央集权制遭到一定破坏中央集权制遭到一定破坏,三省制雏三省制雏形出现形出现;选官采取九品中正制选官采取九品中正制,士族势力强大士族势力强大(2)(2)经济经济: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激烈冲突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激烈冲突,农耕经济遭到一定破坏农耕经济遭到一定破坏;江南江南得到开发得到开发,为经济重心南移奠定基础为经济重心南移奠定基础(3)(3)思想文化思想文化:出现儒佛道出现儒佛道“三教并存三教并存”局面局面;士族阶层深刻影响了中士族阶层深刻影响了中国艺术的发展方向国艺术的发展方向;书法成为自觉艺术书法成为自觉艺术魏晋南北朝时期历史阶段特征魏晋南北朝时期历史阶段特征 本

    3、阶段讲述从公元本阶段讲述从公元220220年曹魏废汉到公元年曹魏废汉到公元589589年隋朝统一的中国历史,包括三国鼎立,年隋朝统一的中国历史,包括三国鼎立,西晋短期统一,十六国和东晋并立,北朝(北魏,东西魏,北齐周)和南朝(宋齐梁西晋短期统一,十六国和东晋并立,北朝(北魏,东西魏,北齐周)和南朝(宋齐梁陈)对峙等四个阶段。这一时期,陈)对峙等四个阶段。这一时期,政治分裂,政局动荡,但蕴含统一,经济江南持续政治分裂,政局动荡,但蕴含统一,经济江南持续开发,民族出现大融合局面,对外关系丝路中断,文化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开发,民族出现大融合局面,对外关系丝路中断,文化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江南经江南

    4、经济有了较大发展。济有了较大发展。东东汉汉魏魏220220蜀蜀221221吴吴222222魏魏263263西晋西晋266266十十六六国国东东晋晋北北魏魏东东魏魏西西魏魏北北齐齐北北周周北北周周西晋西晋280280隋隋宋宋齐齐梁梁陈陈隋隋三足鼎立三足鼎立短暂统一短暂统一北乱南稳北乱南稳南北对峙南北对峙220-280280-316304-386304-386317-420317-420439-581439-581420-589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权变迁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权变迁220220年,曹丕称帝,年,曹丕称帝,定都洛阳,史称曹定都洛阳,史称曹魏,东汉灭亡。魏,东汉灭亡。221221年,刘备称帝

    5、,年,刘备称帝,定都成都,史称蜀定都成都,史称蜀汉。汉。229229年孙权称帝,年孙权称帝,定都建邺,国号定都建邺,国号“吴吴”,史称东吴,史称东吴,至此三国正式鼎立。至此三国正式鼎立。280280年,西晋灭吴,实现统一。年,西晋灭吴,实现统一。317317年,东晋开始,南北分途。年,东晋开始,南北分途。与北朝十六国林立十六国时期,各国彼此攻战,十六国时期,各国彼此攻战,经济遭到严重破坏,人民颠经济遭到严重破坏,人民颠沛流离。沛流离。淝水淝水之战之战刘裕建立刘裕建立(420479)萧道成建立萧道成建立(479502)萧道成建立萧道成建立(479502)陈霸先建立陈霸先建立(557589)南方政

    6、权更迭南方政权更迭宋宋齐齐梁梁陈陈东魏东魏西魏西魏北周北周隋 北齐北齐北魏北魏 589 589年,隋朝灭陈,南北统一年,隋朝灭陈,南北统一 政政治治经经济济文文化化选官制度:九品中正制,以门第为标准选官制度:九品中正制,以门第为标准社会变革:北魏孝文帝改革社会变革:北魏孝文帝改革政治状况:国家分裂动荡、民族融合、中央集权遭到破坏;世家大族把持政权政治状况:国家分裂动荡、民族融合、中央集权遭到破坏;世家大族把持政权土地制度:曹魏土地制度:曹魏屯田制;屯田制;北魏北魏均田制均田制(唐中期破坏)(唐中期破坏)中央官制:三省六部制萌芽中央官制:三省六部制萌芽生产工具:曹魏生产工具:曹魏马钧马钧翻车;翻

    7、车;北方北方耕耙耕耙(ba)(ba)耱耱(mo)(mo)技术技术手工业:灌钢法;手工业:灌钢法;成熟成熟白瓷;白瓷;蜀锦;建业扬州造纸蜀锦;建业扬州造纸商品经济:商品经济:商业萧条;实物货币盛行商业萧条;实物货币盛行 人口大量南迁,江南经济得到开发。人口大量南迁,江南经济得到开发。思想:魏晋玄学;佛道儒三教并立思想:魏晋玄学;佛道儒三教并立科技:南朝祖冲之科技:南朝祖冲之/北朝贾思勰北朝贾思勰齐民要术齐民要术/北魏郦道元北魏郦道元 水经注水经注艺术:书法成为自觉的艺术艺术:书法成为自觉的艺术/东晋东晋 王羲之王羲之/曹魏钟繇楷书;曹魏钟繇楷书;顾恺之洛神赋图,以形写神顾恺之洛神赋图,以形写神/

    8、宗教化盛行,山水画开始形成,文人画兴起宗教化盛行,山水画开始形成,文人画兴起文学:田园诗文学:田园诗/北方民歌北方民歌敕勒川敕勒川木兰诗木兰诗/志怪小说志怪小说搜神记搜神记【知识梳理知识梳理】【例题例题】魏晋南北朝时期,长江流域社会经济有了长足的进步,沈约魏晋南北朝时期,长江流域社会经济有了长足的进步,沈约宋书宋书孔季恭传中概述说:孔季恭传中概述说:“江南之为国盛矣江南之为国盛矣地广野丰,民勤本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会土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会土(指今浙江指今浙江)带海傍湖,良畴亦数十万带海傍湖,良畴亦数十万顷,膏腴上地,亩直一金,鄠、杜顷,膏腴上地,亩直一金,鄠、杜(

    9、指汉代长安附近地区指汉代长安附近地区)之间,不能比之间,不能比也。荆城跨南楚之富,扬部有全吴之沃,鱼盐梓之利,充牣八方,丝绵也。荆城跨南楚之富,扬部有全吴之沃,鱼盐梓之利,充牣八方,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布帛之饶,覆衣天下。”先秦汉代人们眼中的落后蛮荒的江南,在东晋先秦汉代人们眼中的落后蛮荒的江南,在东晋南朝,已被文人视为山川胜美、鱼鸟亲人的宜居之地。早在唐人高歌南朝,已被文人视为山川胜美、鱼鸟亲人的宜居之地。早在唐人高歌“江南好江南好”之前,南朝梁时,丘迟以江南美境劝说逃亡北方的陈伯之南之前,南朝梁时,丘迟以江南美境劝说逃亡北方的陈伯之南返说:返说:“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

    10、。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指出材料反映的经济变化的原因与历史影响。(指出材料反映的经济变化的原因与历史影响。(1010分)分)史料史证能力训练史料史证能力训练】【例题例题】魏晋南北朝时期,长江流域社会经济有了长足的进步,沈约魏晋南北朝时期,长江流域社会经济有了长足的进步,沈约宋书宋书孔季恭传中概述说:孔季恭传中概述说:“江南之为国盛矣江南之为国盛矣地广野丰,民勤本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会土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会土(指今浙江指今浙江)带海傍湖,良畴亦数十万带海傍湖,良畴亦数十万顷,膏腴上地,亩直一金,鄠、杜顷,膏腴上地,亩直一金,鄠、杜(指汉代长安附近

    11、地区指汉代长安附近地区)之间,不能比之间,不能比也。荆城跨南楚之富,扬部有全吴之沃,鱼盐梓之利,充牣八方,丝绵也。荆城跨南楚之富,扬部有全吴之沃,鱼盐梓之利,充牣八方,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布帛之饶,覆衣天下。”先秦汉代人们眼中的落后蛮荒的江南,在东晋先秦汉代人们眼中的落后蛮荒的江南,在东晋南朝,已被文人视为山川胜美、鱼鸟亲人的宜居之地。早在唐人高歌南朝,已被文人视为山川胜美、鱼鸟亲人的宜居之地。早在唐人高歌“江南好江南好”之前,南朝梁时,丘迟以江南美境劝说逃亡北方的陈伯之南之前,南朝梁时,丘迟以江南美境劝说逃亡北方的陈伯之南返说:返说:“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暮春三月,江

    12、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指出材料反映的经济变化的原因与历史影响。(指出材料反映的经济变化的原因与历史影响。(1010分)分)原因:北方战乱,南方相对安定;北民南迁,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原因:北方战乱,南方相对安定;北民南迁,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南方优越的自然条件;南方政权的重视;政治中心南移的影响。(任答南方优越的自然条件;南方政权的重视;政治中心南移的影响。(任答3 3点点6 6分)分)影响:江南开发,全国经济重心开始南移;南北人口趋向平衡;给江影响:江南开发,全国经济重心开始南移;南北人口趋向平衡;给江南造成了一定的生态破坏。(南造成了一定的生态破坏。(4 4分)分)史料史证能力

    13、训练史料史证能力训练】1.“中书、尚书令在西汉为少府属官,在东汉亦属少府,虽典机要,而中书、尚书令在西汉为少府属官,在东汉亦属少府,虽典机要,而去公卿甚远。魏晋以来,浸以华重。唐遂为三省官长,居真宰相之去公卿甚远。魏晋以来,浸以华重。唐遂为三省官长,居真宰相之任。任。”这段话意在指出这段话意在指出()A汉代少府份属九卿,位尊权重汉代少府份属九卿,位尊权重 B唐代中书令和尚书令是真宰相唐代中书令和尚书令是真宰相C中书令和尚书令地位逐渐提高中书令和尚书令地位逐渐提高 D三省制经历了曲折的发展过程三省制经历了曲折的发展过程【答案】【答案】C【解析】根据题干中【解析】根据题干中“中书、尚书令中书、尚书

    14、令亦属少府,虽典机要,亦属少府,虽典机要,而去公卿甚远而去公卿甚远”这句话可知其介绍的是少府属官中书、尚书令,故这句话可知其介绍的是少府属官中书、尚书令,故A项项错误;根据题干中错误;根据题干中“居真宰相之任居真宰相之任”这句话可知唐代中书令和尚书令的这句话可知唐代中书令和尚书令的职权和宰相差不多但并不能代表他们就是真正的宰相,故职权和宰相差不多但并不能代表他们就是真正的宰相,故B项错误;根项错误;根据题干中据题干中“中书、尚书令中书、尚书令去公顷甚远去公顷甚远浸以华重浸以华重居真宰相之居真宰相之任任”的描述可知中书、尚书令的地位在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提高,故的描述可知中书、尚书令的地位在历史发

    15、展过程中逐渐提高,故C项正确;题干中关于中书、尚书令发展过程的描述并未表现出曲折的项正确;题干中关于中书、尚书令发展过程的描述并未表现出曲折的经历,故经历,故D项错误。项错误。跟踪训练跟踪训练2.南北朝时期,中书省和门下省设于宫中,主要负责皇家事务。唐朝南北朝时期,中书省和门下省设于宫中,主要负责皇家事务。唐朝时两省移出皇宫,并将两省官员分为内省官和外省官,两种官员都时两省移出皇宫,并将两省官员分为内省官和外省官,两种官员都具有内、外朝官员的双重身份。这说明具有内、外朝官员的双重身份。这说明()A国家事务的重要性有所提高国家事务的重要性有所提高 B政治运行过程更为成熟政治运行过程更为成熟C内外

    16、朝的职能差别逐渐消失内外朝的职能差别逐渐消失 D皇室成为政治权力中枢皇室成为政治权力中枢【答案】【答案】A A【解析】【解析】“两省官员分为内省官和外省官,两种官员都具有两省官员分为内省官和外省官,两种官员都具有内、外朝官员的双重身份内、外朝官员的双重身份”可见国家事务与皇帝联系在一起,故可见国家事务与皇帝联系在一起,故A A项正确;项正确;“唐朝时两省移出皇宫,并将两省官员分为内省官和外省官唐朝时两省移出皇宫,并将两省官员分为内省官和外省官”与政治是与政治是否成熟无关,故否成熟无关,故B B项错误;项错误;“两省官员分为内省官和外省官,两种官员都两省官员分为内省官和外省官,两种官员都具有内、

    17、外朝官员的双重身份具有内、外朝官员的双重身份”不代表所有内外朝官员的职能完全一样,不代表所有内外朝官员的职能完全一样,故故C C项错误;在家国一体的体制下,皇室本身就是政治权力的中枢,不是项错误;在家国一体的体制下,皇室本身就是政治权力的中枢,不是因唐代内外省的设置而形成,故因唐代内外省的设置而形成,故D D项错误。项错误。3.南齐书南齐书褚渊王俭传载:褚渊王俭传载:“贵仕素资,皆由门庆,平流贵仕素资,皆由门庆,平流进取,坐至公卿,则知殉国之感无因,保家之念宜切。进取,坐至公卿,则知殉国之感无因,保家之念宜切。”该该现象缘于现象缘于()A世官制世官制 B察举制察举制 C九品中正制九品中正制 D

    18、科举制科举制【解析】答案选【解析】答案选C。“贵仕素资,皆由门庆,平流进取,坐贵仕素资,皆由门庆,平流进取,坐至公卿至公卿“说明世代把持国家政权,福和选官制度九品中正制说明世代把持国家政权,福和选官制度九品中正制4.为西汉末年至南北朝末期地方机构设置为西汉末年至南北朝末期地方机构设置(单位:个单位:个)情况表。情况表。据此可知,这一时期据此可知,这一时期()历史时期历史时期 州数州数 郡数郡数 县县/侯国数侯国数 西汉末西汉末 13 103 1585 东汉中叶东汉中叶 13 105 1150 西晋西晋 19 173 南北朝初期南北朝初期 38 313 南北朝末期南北朝末期 275 663 15

    19、00上下上下 A地方行政体制深受政局影响地方行政体制深受政局影响 B中央集权制度日益受到挑战中央集权制度日益受到挑战C疆域扩大导致机构逐渐增加疆域扩大导致机构逐渐增加 D州郡数量膨胀影响行政效率州郡数量膨胀影响行政效率【答案】【答案】A A【解析】从表中可以看出西汉末和东汉中叶,州、郡数没有变化,县【解析】从表中可以看出西汉末和东汉中叶,州、郡数没有变化,县/侯国数在侯国数在减少,说明这一时期这一时期西汉的王国问题已经解决,西晋短暂的统一,加强对各地控制,减少,说明这一时期这一时期西汉的王国问题已经解决,西晋短暂的统一,加强对各地控制,州、郡数增加,南北朝末期随着统一的的进程,州、郡数增加,根

    20、据以上分析可以得出地方州、郡数增加,南北朝末期随着统一的的进程,州、郡数增加,根据以上分析可以得出地方行政体制深受政局影响,故行政体制深受政局影响,故A A项正确;汉到元中央集权制度不断加强,故项正确;汉到元中央集权制度不断加强,故B B项错误;材料中说项错误;材料中说的不是机构的增减而是洲、郡数和县的不是机构的增减而是洲、郡数和县/侯国数的增减,故侯国数的增减,故C C项错误;州郡数量的增加是为了加项错误;州郡数量的增加是为了加强对地方的控制,故强对地方的控制,故D D项错误。项错误。5.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里面记载的农具和农艺几乎都是两汉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里面记载的农具和农艺几乎都是

    21、两汉时期的,南北朝时期的农具和农艺反而几乎没有介绍。这反映了南时期的,南北朝时期的农具和农艺反而几乎没有介绍。这反映了南北朝时期北朝时期()A重农抑商政策逐渐松动重农抑商政策逐渐松动 B先进的耕作方式主要分布在南方先进的耕作方式主要分布在南方C北方小农经济发展停滞北方小农经济发展停滞 D地方割据不利于农业技术的交流地方割据不利于农业技术的交流【答案】【答案】C C【解析】国家分裂时期,为保证战争需要,需要重视耕战,【解析】国家分裂时期,为保证战争需要,需要重视耕战,故故A A项错误;由于分裂,北魏贾思勰不能对南方农业有深入了解,故项错误;由于分裂,北魏贾思勰不能对南方农业有深入了解,故B B项

    22、错误;根据材料项错误;根据材料“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南北朝时期的农南北朝时期的农具和农艺反而几乎没有介绍具和农艺反而几乎没有介绍”,说明南北朝时期农业没有多少发展,说明南北朝时期农业没有多少发展,故故C C项正确;材料不涉及农业技术的地域间交流问题,故项正确;材料不涉及农业技术的地域间交流问题,故D D项错误。项错误。(1)北魏崛起并统一黄河流域。北魏崛起并统一黄河流域。(2)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尖锐。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尖锐。(3)宗主督护制威胁中央集权。宗主督护制威胁中央集权。(4)冯太后和孝文帝深受汉族先进文化影响冯太后和孝文帝深受汉族先进文化影响北魏孝文帝改革北魏孝文帝

    23、改革(选修选修1)1背景背景措施措施具体内容具体内容意义意义均田制均田制三长制三长制整顿吏治整顿吏治迁都洛阳迁都洛阳移风易俗移风易俗内容内容把国家控制的土地分配给农民把国家控制的土地分配给农民,农民承担一定的租税、徭役和农民承担一定的租税、徭役和兵役兵役抑抑制了土地兼并;有利于国家制了土地兼并;有利于国家征收赋税和徭役;有利于北方征收赋税和徭役;有利于北方经济的恢复与发展经济的恢复与发展设邻、里、党三长设邻、里、党三长,直属州郡直属州郡,负责检查户口负责检查户口,征发徭役和兵役征发徭役和兵役健全了县以下地方基层政权健全了县以下地方基层政权,保证了国家对人民有效的控制保证了国家对人民有效的控制实

    24、行俸禄制;考核官吏政绩决实行俸禄制;考核官吏政绩决定任期;制定惩治贪污的办法定任期;制定惩治贪污的办法吏治有所好转吏治有所好转493年年,以以“南伐南伐”为名迁都为名迁都洛阳洛阳政治上政治上,加强了对中原地区的统加强了对中原地区的统治;经济上治;经济上,满足了对粮食的需满足了对粮食的需求;军事上求;军事上,远离了北方的骚扰远离了北方的骚扰,稳固了政权稳固了政权易服装、说汉话、改汉姓、通婚易服装、说汉话、改汉姓、通婚姻姻、改籍贯、行汉制、崇儒学、改籍贯、行汉制、崇儒学促进北魏的封建化促进北魏的封建化,加快民族融加快民族融合合(1)促进了北方经济的复苏与繁荣。促进了北方经济的复苏与繁荣。(2)加速

    25、了北方各族政权封建化。加速了北方各族政权封建化。(3)促进了民族交流与融合促进了民族交流与融合,为国家结束分裂走为国家结束分裂走向统一和封建社会的繁荣奠定了基础。向统一和封建社会的繁荣奠定了基础。3.作用作用 均田制:含义、演变、目的、作用均田制:含义、演变、目的、作用 均田制是一种按人口分配土地的制度,部分土地在耕作一定均田制是一种按人口分配土地的制度,部分土地在耕作一定年限后归其所有,部分土地在身死后还给官府,年限后归其所有,部分土地在身死后还给官府,属于封建土地属于封建土地国有制。国有制。(1 1)含义:)含义:(2)兴衰:)兴衰:(3)目的:)目的:(4)作用:)作用:北魏实行、隋唐盛

    26、行、唐中后期瓦(两税法)北魏实行、隋唐盛行、唐中后期瓦(两税法)限制土地兼并,保护自耕农经济。限制土地兼并,保护自耕农经济。缓和阶级矛盾,促进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保证国家赋税收入;缓和阶级矛盾,促进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保证国家赋税收入;促进北方少数民族的封建化和民族大融合。但促进北方少数民族的封建化和民族大融合。但不能根本上遏制不能根本上遏制土地兼并现象土地兼并现象。我国是统一多民族的国家我国是统一多民族的国家,魏晋南北朝是我国历史上的民族大交融时期。阅读魏晋南北朝是我国历史上的民族大交融时期。阅读材料材料,回答问题回答问题:材料一东汉、魏晋时期材料一东汉、魏晋时期,我国北方的游牧民族不断内迁。擅

    27、长骑射的匈奴人我国北方的游牧民族不断内迁。擅长骑射的匈奴人,逐步由游牧转入农耕生活逐步由游牧转入农耕生活,发展了冶铁和制陶等手工业。山西南部的羯人发展了冶铁和制陶等手工业。山西南部的羯人,大大部分都从事农耕部分都从事农耕,善于织布善于织布,喜欢穿青绛色的衣服。西晋时喜欢穿青绛色的衣服。西晋时,洛阳贵族官僚洛阳贵族官僚,争用争用胡床、方凳等西北各族的家具胡床、方凳等西北各族的家具;各族人民与当地汉人错居杂处各族人民与当地汉人错居杂处,汉族人民也学汉族人民也学习经营畜牧业。习经营畜牧业。材料二钱穆先生在国史大纲中写道材料二钱穆先生在国史大纲中写道:“孝文帝明知鲜卑游牧故习孝文帝明知鲜卑游牧故习,完

    28、不完不足统治中原足统治中原,又兼自身深受汉化熏染又兼自身深受汉化熏染,实对汉文化衷心欣慕实对汉文化衷心欣慕,乃努力要将一个塞乃努力要将一个塞北游牧的民族北游牧的民族,一气呵成一气呵成,使其整体的汉化。使其整体的汉化。”(1)根据材料一根据材料一,概括这一时期民族交融的表现。概括这一时期民族交融的表现。(2)请结合具体史实请结合具体史实,说明孝文帝是如何使鲜卑族说明孝文帝是如何使鲜卑族“整体的汉化整体的汉化”的。的。(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民族交融对国家发展起了什么作用。指出民族交融对国家发展起了什么作用。跟踪训练跟踪训练解析解析:第第(1)问问,根据材料

    29、一从北方游牧民族及汉族相互影响的角度概括。第根据材料一从北方游牧民族及汉族相互影响的角度概括。第(2)问问,结合所学知识结合所学知识,从迁都、籍贯、服饰、语言、姓氏、通婚等角度说明。从迁都、籍贯、服饰、语言、姓氏、通婚等角度说明。第第(3)问问,结合所学知识结合所学知识,从国家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经济文化交流等从国家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经济文化交流等角度分析民族交融的作用。角度分析民族交融的作用。答案答案:(1)北方游牧民族内迁与当地汉人错居杂处北方游牧民族内迁与当地汉人错居杂处;少数民族由游牧转入农耕少数民族由游牧转入农耕,发展冶铁、制陶、织布等手工业发展冶铁、制陶、织布等手工业;汉

    30、族用少数民族的家具汉族用少数民族的家具,也学习经营畜牧也学习经营畜牧业等。业等。(2)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迁到洛阳的鲜卑贵族一律将籍贯改为洛阳迁到洛阳的鲜卑贵族一律将籍贯改为洛阳;朝中禁朝中禁用鲜卑语用鲜卑语,统一说汉语统一说汉语;以汉族服饰代替鲜卑服饰以汉族服饰代替鲜卑服饰;改鲜卑姓为汉姓改鲜卑姓为汉姓;鼓励鲜鼓励鲜卑贵族与汉族高门士族通婚等。卑贵族与汉族高门士族通婚等。(3)作用作用:民族交融推动了我国多民族国家的进一步发展民族交融推动了我国多民族国家的进一步发展;加快了局部统一加快了局部统一,为全国的统一奠定了基础为全国的统一奠定了基础;各民族不仅在经济上密切交往各民族

    31、不仅在经济上密切交往,而且文化上的频而且文化上的频繁交流丰富了祖国文明成果繁交流丰富了祖国文明成果,为中华民族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等。为中华民族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等。(20192019年新课标全国卷年新课标全国卷,25,4分)分)在今新疆和甘肃地区保存的佛教在今新疆和甘肃地区保存的佛教早期造像很多衣衫单薄,甚至裸身,面部表情生动;时代较晚的洛阳早期造像很多衣衫单薄,甚至裸身,面部表情生动;时代较晚的洛阳龙门石窟中,造像大都表情庄严,服饰亦趋整齐。引起这一变化的主龙门石窟中,造像大都表情庄严,服饰亦趋整齐。引起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要因素是A A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发展水平 B B绘画技术进步绘画技

    32、术进步C C政治权力干预政治权力干预 D D儒家思想影响儒家思想影响【答案】【答案】D D。【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儒家思想强调的是伦理道德,【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儒家思想强调的是伦理道德,礼义廉耻。由材料中佛像衣衫单薄甚至裸身到服饰整齐的变化可知,礼义廉耻。由材料中佛像衣衫单薄甚至裸身到服饰整齐的变化可知,佛教受到中国儒家思想的影响,佛教受到中国儒家思想的影响,D D项符合题意。经济发展、绘画技术及项符合题意。经济发展、绘画技术及政治权力不属于佛像变化的主要因素,材料强调的是儒家文化对佛像政治权力不属于佛像变化的主要因素,材料强调的是儒家文化对佛像的影响,的影响,A、B、C选项排除。选

    33、项排除。链接高考链接高考(20192019年北京卷,年北京卷,37,节选,节选,10分)分)历史记忆与祖先认同历史记忆与祖先认同材料一材料一 北魏拓跋珪即位后,采纳汉臣崔宏建议,自谓黄帝之后。据魏书记载,北魏拓跋珪即位后,采纳汉臣崔宏建议,自谓黄帝之后。据魏书记载,拓跋氏追溯的初祖是受封北土的黄帝嫡孙。拓跋珪及继任的三位皇帝亲往或遣使至拓跋氏追溯的初祖是受封北土的黄帝嫡孙。拓跋珪及继任的三位皇帝亲往或遣使至涿鹿黄帝庙祭祀。涿鹿黄帝庙祭祀。至孝文帝,又下诏:至孝文帝,又下诏:“魏之先出于黄帝,以土德王,故为拓跋氏。夫土者,黄中之色,魏之先出于黄帝,以土德王,故为拓跋氏。夫土者,黄中之色,万物之元

    34、也;宜改姓元氏。万物之元也;宜改姓元氏。”面对关于迁都的质疑,他说:面对关于迁都的质疑,他说:“黄帝以天下未定,居于黄帝以天下未定,居于涿鹿,既定之后,亦迁于河南。涿鹿,既定之后,亦迁于河南。”孝文帝主持定姓族时,汉臣薛宗起建议不应以祖先孝文帝主持定姓族时,汉臣薛宗起建议不应以祖先曾经的居住地为确定门第等级的主要标准,他说:曾经的居住地为确定门第等级的主要标准,他说:“陛下黄帝之胤,受封北土,岂可陛下黄帝之胤,受封北土,岂可亦谓之胡邪!亦谓之胡邪!”概述北魏统治者追溯祖先的目的、过程与效果。(概述北魏统治者追溯祖先的目的、过程与效果。(10分)分)链接高考链接高考【答案】(【答案】(1 1)目

    35、的:认同中原文化;巩固自己的政治统治。)目的:认同中原文化;巩固自己的政治统治。过程:拓跋珪自称黄帝是其祖先;此后多个皇帝通过祭祀承认和延续这一祖先认同;孝过程:拓跋珪自称黄帝是其祖先;此后多个皇帝通过祭祀承认和延续这一祖先认同;孝文帝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改汉姓、迁都洛阳、定姓族等)加以强化。文帝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改汉姓、迁都洛阳、定姓族等)加以强化。效果:北魏统治者获得汉臣认可,通过祖先认同实现文化认同;客观上促进了民族融合;效果:北魏统治者获得汉臣认可,通过祖先认同实现文化认同;客观上促进了民族融合;为结束长期分裂局面创造了有利条件。为结束长期分裂局面创造了有利条件。【解析】(【解析】(1

    36、1)目的,据所学可知,北魏孝文帝追溯黄帝为祖先,是为其改革,实现汉)目的,据所学可知,北魏孝文帝追溯黄帝为祖先,是为其改革,实现汉化做准备以达到巩固统治的目的。过程,据材料化做准备以达到巩固统治的目的。过程,据材料“北魏拓跋珪即位后,采纳汉臣崔宏建北魏拓跋珪即位后,采纳汉臣崔宏建议,自谓黄帝之后。议,自谓黄帝之后。拓跋珪及继任的三位皇帝亲往或遣使至涿鹿黄帝庙祭祀拓跋珪及继任的三位皇帝亲往或遣使至涿鹿黄帝庙祭祀”可知,可知,拓跋珪自称是黄帝的后裔;据材料拓跋珪自称是黄帝的后裔;据材料“至孝文帝,又下诏:至孝文帝,又下诏:魏之先出于黄帝,以土德王,魏之先出于黄帝,以土德王,故为拓跋氏。夫土者,黄中

    37、之色,万物之元也;宜改姓元氏故为拓跋氏。夫土者,黄中之色,万物之元也;宜改姓元氏”可知多个皇帝延续这一可知多个皇帝延续这一祖先认同;据材料祖先认同;据材料“迁都迁都”等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孝文帝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改汉等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孝文帝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改汉姓、迁都洛阳、定姓族等对其加以强化。效果,根据材料姓、迁都洛阳、定姓族等对其加以强化。效果,根据材料“陛下黄帝之胤陛下黄帝之胤岂可亦谓岂可亦谓之胡邪之胡邪”并结合所学可知,此举获得汉族官僚的认可,实现文化认同,客观上促进了民并结合所学可知,此举获得汉族官僚的认可,实现文化认同,客观上促进了民族融合,为结束长期分裂局面创造了有利条

    38、件。族融合,为结束长期分裂局面创造了有利条件。(1 1)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汉代官僚政治出现贵族化趋势的)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汉代官僚政治出现贵族化趋势的原因,并说明官僚贵族化的主要途径。原因,并说明官僚贵族化的主要途径。(2 2)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官僚贵族化对政治发展的消)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官僚贵族化对政治发展的消极作用。极作用。(1 1)官僚政治运转不正常;)官僚政治运转不正常;“世卿世禄世卿世禄”制度传统;君主为制度传统;君主为保障显贵阶层的效忠。保障显贵阶层的效忠。途径:任子、察举制。途径:任子、察举制。(2 2)形成特权垄断;抑制人才流动;

    39、不利于君主专制中央集)形成特权垄断;抑制人才流动;不利于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权。一品二品三品四品五品六品七品八品九品二品三品四品五品六品七品八品九品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 创立于曹魏时期,创立于曹魏时期,其制度内容是各州各其制度内容是各州各郡设立中正,负责定郡设立中正,负责定期品评士人。依据士期品评士人。依据士人才能、品德定为九人才能、品德定为九品,作为吏部的任命品,作为吏部的任命根据,按士人表现变根据,按士人表现变化,品有升降。化,品有升降。中正九品官品九品一品 考点突破一:考点突破一:九品中正制九品中正制 考点突破一:考点突破一:九品中正制九品中正制1、含义:、含义:2、演变:

    40、、演变:3、标准:、标准:4、评价:、评价:一种由一种由品评官(中正)品评官(中正)评定人才优劣,然后授官的制度。评定人才优劣,然后授官的制度。家世、品德、才能并重家世、品德、才能并重 门第成为唯一标准门第成为唯一标准 魏晋确立、隋文帝废除魏晋确立、隋文帝废除 形成之初对杜绝朋党,破除门阀及加强曹魏政权起一定积极作用。形成之初对杜绝朋党,破除门阀及加强曹魏政权起一定积极作用。但但后来官吏的选拔权被世家大族所垄断,形成了后来官吏的选拔权被世家大族所垄断,形成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族”的门阀制度,的门阀制度,九品中正制成为士族地主操纵政权的工具九品中正制成为士族地主操纵政权

    41、的工具,不利于选拔不利于选拔人才和中央集权人才和中央集权。1 1、概念:、概念:门阀士族是以宗族为纽带所形成的封建贵族特权的集团,形成于魏晋门阀士族是以宗族为纽带所形成的封建贵族特权的集团,形成于魏晋之际,鼎盛于东晋,东晋末至南朝逐渐衰落。之际,鼎盛于东晋,东晋末至南朝逐渐衰落。2 2、原因:、原因:(1)(1)历史根源:东汉以来的豪强地主势力的发展。历史根源:东汉以来的豪强地主势力的发展。(2)(2)政治原因:魏晋政权统治基础是士族,皇帝依赖于士族的支持。政治原因:魏晋政权统治基础是士族,皇帝依赖于士族的支持。(3)(3)制度保障:制度保障:九品中正制九品中正制是士族制度的政治保障是士族制度

    42、的政治保障3 3、评价:、评价:门阀政治虽在一定的时期内有利于统治的稳定,但门阀士族长期把持门阀政治虽在一定的时期内有利于统治的稳定,但门阀士族长期把持朝廷要职,缩小了选官的范围,朝廷要职,缩小了选官的范围,降低了统治集团的素质;出现降低了统治集团的素质;出现“因人设因人设官官”的现象,造成大量的冗员。的现象,造成大量的冗员。考点突破二:门阀制度考点突破二:门阀制度 1 1、魏晋之时,傅畅、魏晋之时,傅畅“年未弱冠,甚有重名,以年未弱冠,甚有重名,以选入侍讲东宫选入侍讲东宫”;谢琰;谢琰“弱冠以贞干称,美风弱冠以贞干称,美风姿,姿,拜著作郎拜著作郎”;王洽,;王洽,“(王)导诸子中(王)导诸子

    43、中最知名,与荀羡俱有美称。弱冠,历散骑、中书最知名,与荀羡俱有美称。弱冠,历散骑、中书郎郎”。这说明魏晋之时(。这说明魏晋之时()A.A.社会重学人才辈出社会重学人才辈出 B.B.世家大族垄断官位世家大族垄断官位C.C.选官方法公平科学选官方法公平科学 D.D.察举制度盛行不衰察举制度盛行不衰 跟踪训练跟踪训练 2.2.据统计据统计,唐代官绅墓葬中唐代官绅墓葬中,80%,80%的墓志署名只写官衔的墓志署名只写官衔,仅有仅有8%8%的以郡望的以郡望(世家大族的籍贯族源地世家大族的籍贯族源地)署名署名,不同不同于魏晋南北朝时期多数署郡望。这说明了于魏晋南北朝时期多数署郡望。这说明了()A.A.民族

    44、交融淡化了族群之间的差异民族交融淡化了族群之间的差异 B.B.科举制度导致旧的门阀士族衰落科举制度导致旧的门阀士族衰落 C.C.大一统局面改变人们的家国意识大一统局面改变人们的家国意识 D.D.藩镇割据摧垮了世代荫袭的家族藩镇割据摧垮了世代荫袭的家族 考点:门阀士族考点:门阀士族3.3.汉唐明三代都出现了比较严重的宦官专权现象,而魏汉唐明三代都出现了比较严重的宦官专权现象,而魏晋南北朝时期基本没有出现这种现象。这是因为魏晋南晋南北朝时期基本没有出现这种现象。这是因为魏晋南北朝时北朝时()A.A.皇权不断加强皇权不断加强 B.B.长期处于分裂长期处于分裂 C.C.外戚势力衰落外戚势力衰落 D.D

    45、.皇权相对削弱皇权相对削弱 1、原因:(1)北方战乱较多,南方相对和平稳定;(2)北方农民大批南移,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并补充了劳动力(根本原因);(3)江南统治者为发展实力,比较重视发展经济,采取了许多发展经济的措施;(4)南北方劳动人民共同辛勤劳动,开发了江南;(5)南方生产条件和自然环境比较优越海外贸易也优于北方;2、历程:(1)从魏晋时期开始,江南得到开发,南北经济趋于平衡;(2)唐朝安史之乱后,经济重心开始南移;(3)南宋时期,“苏湖熟,天下足”,经济重心彻底转移到了南方;(4)明清时期,江浙一带成为全国最为发达的地区。考点突破三: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考点突破三: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

    46、重点突破三:魏晋南北朝时期经济发展的特点重点突破三:魏晋南北朝时期经济发展的特点(1)(1)江南经济发展较快,中原发展相对缓慢。江南经济发展较快,中原发展相对缓慢。这一时期,战这一时期,战乱多发生在黄河流域,相对安定的江南开发较快。乱多发生在黄河流域,相对安定的江南开发较快。(2)(2)士族庄园经济和寺院经济占有重要地位。士族庄园经济和寺院经济占有重要地位。由于士族地主由于士族地主享有特权,佛教盛行,在江南开发过程中,士族庄园和寺院经享有特权,佛教盛行,在江南开发过程中,士族庄园和寺院经济发展起来。济发展起来。(3)(3)商品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商品经济发展水平较低。战乱、分裂和自给自足的庄园战

    47、乱、分裂和自给自足的庄园经济,都是商品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原因。经济,都是商品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原因。(4)(4)各民族经济交流加强。各民族经济交流加强。各族互相学习,取长补短,促进各族互相学习,取长补短,促进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同时也为隋唐时期的繁荣奠定了基础。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同时也为隋唐时期的繁荣奠定了基础。4.4.魏晋时期寺庙庄园经济迅速发展,庄园里的依附农民魏晋时期寺庙庄园经济迅速发展,庄园里的依附农民被称为被称为“佛图户佛图户”。他们丧失了原有受政府监管的户籍,。他们丧失了原有受政府监管的户籍,世代在庄园里务农,把生产的大部分农副产品上交给佛世代在庄园里务农,把生产的大部分农副产品上交

    48、给佛寺的高级僧侣,还要为佛寺劳作服役,从事各种杂务,寺的高级僧侣,还要为佛寺劳作服役,从事各种杂务,不准随意离开。不准随意离开。“佛图户佛图户”的大量存在导致了的大量存在导致了()A A政府赋役征发受到影响政府赋役征发受到影响 B B生产耕作方式的改进生产耕作方式的改进 C C农副业产品逐渐商品化农副业产品逐渐商品化 D D社会阶级关系的变化社会阶级关系的变化 考点:魏晋时期经济发展的特点考点:魏晋时期经济发展的特点5.东晋高僧慧远曾说东晋高僧慧远曾说“道法之与名教,如来之与尧、孔,发致虽殊;潜道法之与名教,如来之与尧、孔,发致虽殊;潜相影响,出处诚异,终期则同。相影响,出处诚异,终期则同。”

    49、东晋道士葛洪著抱朴子有内、东晋道士葛洪著抱朴子有内、外两篇,外两篇,“其内篇言神仙方药,鬼怪变化。养生延年,禳邪却祸之事,其内篇言神仙方药,鬼怪变化。养生延年,禳邪却祸之事,属道家;其外篇言人间得失,世事臧否,属儒家属道家;其外篇言人间得失,世事臧否,属儒家”这说明这说明()A儒、道、佛出现合流的趋势儒、道、佛出现合流的趋势 B佛、道挑战了儒学正统地位佛、道挑战了儒学正统地位C儒、道、佛的终极目标一致儒、道、佛的终极目标一致 D东晋最终实现了三教合归儒东晋最终实现了三教合归儒【答案】【答案】A A【解析】材料中高僧认为佛教与儒学【解析】材料中高僧认为佛教与儒学“出处诚异,终期则出处诚异,终期则

    50、同同”,东晋道士著抱朴子的外篇,东晋道士著抱朴子的外篇“属儒家属儒家”,反映出东晋儒、道、,反映出东晋儒、道、佛出现合流的趋势,故佛出现合流的趋势,故A A项正确;材料反映出佛、道与儒学的融合,而非项正确;材料反映出佛、道与儒学的融合,而非挑战儒学,故挑战儒学,故B B项错误;儒、道、佛的终极目标不一致,故项错误;儒、道、佛的终极目标不一致,故C C项错误;材项错误;材料只反映出东晋儒、道、佛出现合流的趋势,没有体现出料只反映出东晋儒、道、佛出现合流的趋势,没有体现出“合归儒合归儒”,故故D D项错误。项错误。6.三国时期吴国以一隅之地与中原的曹魏相抗衡三国时期吴国以一隅之地与中原的曹魏相抗衡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2021届全国新高考历史备考复习-中华文明的曲折发展-魏晋南北朝时期课件.pptx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5781431.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