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9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人教通用)高考语文-考前三个月-第一部分-第3章-古诗鉴赏-题点训练二-准确判断古诗所用的表现手法.doc

  • 上传人(卖家):刘殿科
  • 文档编号:5773504
  • 上传时间:2023-05-07
  • 格式:DOC
  • 页数:9
  • 大小:246.50K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人教通用)高考语文-考前三个月-第一部分-第3章-古诗鉴赏-题点训练二-准确判断古诗所用的表现手法.doc》由用户(刘殿科)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通用 高考 语文 考前 三个月 第一 部分 古诗 鉴赏 训练 准确 判断 所用 表现手法 下载 _其它资料_高考专区_语文_高中
    资源描述:

    1、题点训练二准确判断古诗所用的表现手法复习方略古诗表达技巧是高考命题的重点,也是考生复习的难点。难在哪里?难在第一步准确判断古诗所用的表达技巧。而表达技巧是一个由修辞手法、表现手法、表达方式、结构技巧、语言特色等构成的复杂知识网络,其中表现手法、修辞手法是高考考查的热点。考生对修辞手法的判断一般无多大问题,而对表现手法的判断则掌握不准,失分较多。这不仅因为高考命题灵活,对表现手法概念的理解有出入,更因为表现手法种类多且易混淆。因此,二轮复习必经抓住这个“牛鼻子”。如何审准题、答好题?自主练习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初授官题高冠草堂岑参三十始一命,宦情多欲阑。 自怜无旧业,不敢耻微官。

    2、涧水吞樵路,山花醉药栏。 只缘五斗米,辜负一渔竿。注高冠:山谷名,岑参终南山隐居地。一命:指卑微的官职。尾联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答:答案尾联运用的表现手法是:用典、借代。用了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典故,用“渔竿”来替代隐逸生活。赏析天宝三载(744)岑参举进士,授官右内率府兵曹参军,此诗即为辞别终南山隐居地高冠谷而作。从诗中看来岑参对其初授官职并不那么感兴趣,流露了一种矛盾心情:从官职的卑微来说,本不屑为之;可是为生活所迫,却不敢以此为耻。所以赴官时对原来的隐居地表现出依依不舍的深情。首联感慨多年未得有做官的机会,到了三十多岁时才好不容易有个官做,感慨这么多年做官的心情已经多半消退

    3、了。颔联诗人自嘲因为家无产业为生活所迫,不敢对这来之不易的小小官职有不屑之意。颈联上下两句中最精炼传神的分别是“吞”“醉”。前者写出了谷水淹没山间小路、恣肆无拘的情态,后者写出了山花装点栏杆、旁若无人怒放的情态。从而表达诗人对隐逸生活的留恋。尾联运用了用典、借代的修辞手法,生动地写景,同时暗喻诗人为了微薄的官禄不得不割舍闲适自得的生活的矛盾心理。2(2014重庆)阅读下面这首散曲,然后回答问题。商调黄莺儿赠燕清张潮花落意难堪,向泥中,着意衔,携归画栋修花口注。珠帘半缄,乌衣半掺,最难消王谢堂前憾。语呢喃,千般诉说,只有老僧谙。注花口:指初开的花。因花开时如口张状,故称。作者描写燕子,运用了哪些

    4、表现手法?答:答案拟人,用典,虚实结合。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中运用的表现手法。这道题只要求写出所运用的表现手法,比较简单。要正确解答这道题,需要先找出描写燕子的内容来。第一处“着意衔,携归画栋修花口”,燕子仿佛也有了人的思想,有了人的感情。第二处“最难消王谢堂前憾”,化用了刘禹锡的乌衣巷中的句子,可以说是用典。第三处“语呢喃,千般诉说,只有老僧谙”,这是作者想象之景,是假设之景,是虚写。如果说第一处是实写,这里就是虚写,虚实结合。赏析“携归画栋修花口”“千般诉说”等是拟人。“王谢堂前”,即王导和谢安,“乌衣巷”,原是三国东吴禁军的驻地,后东晋王谢在此居住,繁华一时,终归衰落,与“花落”“衔花”

    5、等实写对照,既是用典又是虚写。前四句写燕子惜花故衔花,实则寄托了作者惜花伤春之情。中间三句通过写“乌衣巷”的衰落、“王谢”家族的没落,以抒发痛惜衰败之感。精准审题(一)设问方式1这首诗(某句、某联、某片)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2这首诗(某句、某联、某片)运用了借景抒情的表现手法,请简析。3该诗是如何抒情(描写)的?4请赏析某句(某联、某片)的妙处。(二)审题要点1审概念。题干中出现的“表现手法”有广狭之分。广义上的,包括所有的艺术技巧,等同于“表达技巧”“艺术特色”;狭义的,专指与修辞手法相并列的表现手法,如借景抒情、对比衬托、虚实结合、用典、联想想象、托物言志(象征)、正侧结合、动静结合、直抒

    6、胸臆等。如果不明确,权且用“先狭后广”的思路作答。2审明暗。明考型是指题干要求直接答出表现手法,如“设问方式”1、2;暗考型是指题干要求“赏析”“怎样描写(抒情、表现)”,一般要答出表现手法。3审数量。就是看清题干要求答表现手法的数量。如题干中有“哪种”“何种”“最主要”等字眼,则只能答一个;如果有几个同时满足,则要“多中取主”(选最常用、最主要的)、“大中取特”(选特征特别鲜明、特别明显的)。如果题干中有“哪些”“多种”“主要”等字眼,可以多写,但切记:多写的答案不能相互矛盾、对立,否则判为0分。题干无明确要求的可视为多写。4审步骤。如果题干只要求说出,则直接回答即可;如果题干要求“分析”“

    7、赏析”,则要用完整步骤(指析点)。另外,要视分值而定。如果分值大于或等于3分,则要用完整步骤作答。另外,在题干未明确要求答“表现手法”的,则要看题干问的是局部还是全诗,如果问全诗的写作技巧,则首先且必须从表现手法角度回答;否则,应优先考虑修辞手法,其次是表现手法。规范答题答题步骤(1)简单型:只要答出表现手法概念即可。(2)完整型:三步走指(指出所用的表现手法)析(分析该表现手法是如何运用的)点(点明表达效果)。答题示例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除夜自石湖归苕溪(其一)姜夔细草穿沙雪半销,吴宫烟冷水迢迢。 梅花竹里无人见,一夜吹香过石桥。(1)赏析首句“细草穿沙雪半销”的妙处。答案(2)

    8、全诗重点写了梅花这一意象,在描写上有何特点?答案赏析这首诗平易浅显,韵味华美。诗人用极其自然逼真的手法,写了他由石湖返回苕溪时,沿途所见的幽雅景致。当时,诗人在除夕的晚上,与好友分手,兴高采烈地乘船归回居地,心情是比较欢快的。因此,所作也比较轻松活泼。首句“细草穿沙雪半销”,点明时在除夕,是冬去春来,雪半消、草发芽的季节。写的是途中所见的近景。第二句“吴宫烟冷水迢迢”写的是远景。小舟疾驶,那高大华丽的吴宫,被茫茫雾气笼罩,渐渐隐没在远处。第三句转写眼前,“梅花竹里无人见”。轻疾的小舟,路过高洁、清雅、傲气的梅花和竹林,自有一种乐趣。第四句以“一夜吹香过石桥”作结,“一夜香”既与上句“梅花”衔接

    9、,又启句中“过石桥”。至此,把诗人的得意之情巧妙地暗喻出来。如何辨析常见而易混的表现手法?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春日怀秦髯李彭山雨萧萧作快晴,郊园物物近清明。花如解语迎人笑,草不知名随意生。晚节渐于春事懒,病躯却怕酒壶倾。睡余苦忆旧交友,应在日边听晓莺。本诗在写法上最大的特点是什么?请指出并具体分析其作用。考生答案1虚实结合,前三联写自己现实中的所见所闻,为实写;最后一联,想象友人所做之事,为虚写。虚实结合,将作者的思念之情表现得更深刻。考生答案2对写法。尾联先写自己苦忆,再想象友人在晓莺声中思念自己,使思念之情表现得更为悠长。问题诊断表现手法判断不准,其原因在于对表现手法理解不到位

    10、。剖析矫正考生答案1把该题误判为“虚实结合”,这样答的考生很多。手法判断错了,下面的分析自然也会错,不可不慎。该答案误判有二:一是“最后一联”不都是“虚写”,只是尾联末句用的想象,其实整个尾联才是“虚实结合”;二是不会从关系中理解手法。关系即诗歌中材料和材料之间的相互组合关系,尤其是诗句之间的组合关系,这种关系就是写作技巧,即表现手法。原诗材料分为两部分,前两联是写景,后两联是怀人,应立足于这样的关系组合中判断,而不是割裂诗歌内容上的有机联系,生硬地往“虚实结合”上套。考生答案2在答题上完全不顾整体,只抓住其中一点就下结论。题干要求判断的是整首诗,而不是其中一句、一联。该答案的错误很明显。在判

    11、断一联或一片的表现手法时极容易出现这种以部分代整体的问题。满分答案答案反衬。作者以春色的美好反衬自己心情的苦闷,又以心情的苦闷反衬对友情的执着,突出了友谊的弥足珍贵。赏析诗歌前四句赋写春景,一派明媚生机盎然的景色。特别是颔联“花如解语迎人笑,草不知名随意生”更是活泼生趣。但到颈联,诗情却陡然一变,“晚节渐于春事懒,病躯却怕酒壶倾”,为什么会有这种消极的情怀呢?不难想象,作者在这里正是在表达对友人的思念啊。因为没有朋友在身边,所以美好的春景也懒得去赏,寂寞的酒杯更是不能端起了。(当然还有自己身体的原因,年事已高,再加之有病。)尾联“睡余苦忆旧交友,应在日边听晓莺”,着一“苦”字,多少思情都包含在

    12、里面了。这首诗最突出的特点是以乐景衬托哀情,由极美的春景反衬自己极无聊的心情,又由极无聊的心情反衬极深厚的友情,千回百转,千情百结,韵味无穷。1具体判断时应注意的问题(1)局部和整体相结合。反对脱离诗歌整体,仅就试题指向的句子作答。要求答“一联”或“一片”的表现手法,不可答“一句”的表现手法;有时,单看所给句子是看不出其表现手法的,须联系整体文字。(2)形式和内容兼顾。对于赏析表现手法题,不能只考虑表现手法的判断和分析,应主要考虑对运用这种表现手法写景状物、表情达意的作用的分析。2常见而易混的表现手法的区别(1)借景抒情、反衬、虚实结合的区别虽说借景抒情与融情于景从专业角度来看有区别,但在实际

    13、答题中写出任一个即可。当景与情不一致,即乐景哀情、哀景乐情时,一般要答成“反衬”。反衬是古诗运用较多的表现手法,主要有:乐景衬哀情、以动衬静、以有声衬无声、以明衬暗等。反衬与对比有区别,有时答题中可以相通。反衬手法最主要的表达效果是突出景物的形象(特点)或诗人的某种情感。把握虚实结合,关键是要能读出诗词中的虚象、虚境。这个“虚”主要指梦幻,设想,回忆,神话,暗写之象、之境。可以从诗词中的词语中读出,如“忆”“像”“似”“应”“料”等词。虚实结合手法最大的表达效果是丰富、扩大了诗的内容和意境,给人以想象,使意蕴更丰富,情感更深远。(2)对比、衬托、烘托的区别对比与衬托对比的双方是平等的,不分主次

    14、;衬托是以次衬主,两者主次明显。用来对比的双方都要出现,且双方类属相同(如人与人的对比,一体两面的对比);被衬托的事物(主体)可以不出现,也可出现,双方类属可以不同(如以景衬情)。做题时要首先找出用于对比(衬托)的双方,其次分析双方关系。突出一方的是衬托;不分主次,造成强烈反差的是对比。烘托与衬托烘托,又叫侧面描写,是用一个(或多个)事物暗示另一个事物,只写一个(或多个)事物,但目的是写另一个事物。如白居易的琵琶行“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写观众的反应,写周围景色,目的是写琵琶女高超的演奏技艺。衬托是两种事物都要写,一个为主,一个为次,“次”对“主”起陪衬作用。做题时可这样区别:看是

    15、否出现:烘托是只写这个事物,另一个事物(要暗写的事物)不出现;衬托是两个事物都要写,“主”事物可以出现,也可以不出现。看描写事物的数量:烘托可以是以“多”写“一”,俗称“众星捧月”;衬托是以“一”写“一”,且是连续写的,俗称“烘云托月”。烘托与渲染烘托是侧面描写,作为陪衬,使要突出的事物更加鲜明。而渲染则一般用景物、环境来烘托情感,对景物环境多作正面描写。如贺铸青玉案中“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这里的手法很多,其中一个就是渲染的手法,用满地的青草、满城的柳絮、满天的梅雨来渲染这闲愁之浓、之深。1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眼儿媚朱淑真迟迟春日弄轻柔,花径暗香流。清

    16、明过了,不堪回首,云锁朱楼。午窗睡起莺声巧,何处唤春愁?绿杨影里,海棠亭畔,红杏梢头。词的下片主要运用了何种表现手法?请简析。答:答案以乐景写哀情。通过绿杨、海棠、红杏等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词人隐藏在心中的无限哀(春)愁(烦恼、惆怅)。赏析这首词,通过对春景的描写,婉转地抒发了惜春情绪。上片写风和日丽,百花飘香,而转眼清明已过,落花飞絮,云锁朱楼,令人不堪回首。下片写午梦初醒,绿窗闻莺,声声唤起春愁。结尾三句,构思新巧,含蕴无限。全词语浅意深,辞淡情浓。清新和婉,别具一格。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泊白沙渡真山民注日暮片帆落,渡头生暝烟。与鸥分渚泊,邀月共船眠。灯影渔舟外,湍声客枕边。离

    17、怀正无奈,况复听啼鹃。注真山民:南宋遗民,亡国后,隐姓埋名,而以山民自呼。山民,即山野之民。通观全诗,这首诗主要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表现了诗人哪些情怀?答:答案主要运用了融情入景(或借景抒情)的手法。表现了诗人置身自然的怡然之情、对家园故国的思念以及亡国的哀痛。赏析“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孟浩然这一联诗和本诗首联如出一辙,而这两句还多了王维“渡头余落日”的意境,且不直接出现“愁”字,也显得更为含蓄。颔联抒发了诗人决不仕元的民族气节。古人云,从鸥鸟游者,必置身江湖,且无机心;而“邀月”与李白之痛饮则大相径庭。诗人与鸥为邻,与月为友,必然与世隔绝,远离异族的政权,这与陶渊明、孟浩然的隐逸生活有

    18、着霄壤之别。颈联写诗人难眠的不平之心。漆黑的夜晚,虽有灯火,却远在舟外,并非“江枫渔火”;而“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必然涛如雷鸣,诗人不只是一般的“对愁眠”,难眠的诗人自然是思潮翻滚,忧心如焚。“杜鹃声里斜阳暮”“杜鹃何苦劝人归”“杜鹃休向耳边啼”“料不啼清泪长啼血”,这些前人写杜鹃的名句,共同熔铸成“况复听啼鹃”的意境,只是真山民写得更委婉,更隐晦,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3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客意金元好问雪屋灯青客枕孤,眼中了了注见归途。 山间儿女应相望,十月初旬得到无?注了了:了然,清楚。请简要赏析这首诗运用的主要表现手法。答:答案虚实结合(以虚写实)。诗中第一句是“实”,写身处

    19、寒冷屋内面对昏暗灯火孤枕难眠的情形;后三句是“虚”,写想象中仿佛看见了回乡的路,看见儿女们在山间眺望,听到他们在计算归期。拓展了诗歌意境,使“客意”表现得更加含蓄而深沉。赏析这是诗人晚年之作,抒发了思家盼归的急切心情。首句以环境的清冷来渲染客意的孤寂。本来离家在外,孤身一人,已甚孤寂,偏偏又是雪天客居他乡,一盏青灯相伴,孤枕难眠,更显寂寞清冷。正是这孤寂的心境,把诗人的心绪引向归途。次句“眼中了了见归途”便是写枕上思绪茫茫,仿佛清清楚楚看见了归家之途。这种思绪的幻化,把思归心情更深化了一层。后两句,沿着幻化的思绪,从空间向家乡靠近。“山间儿女应相望”,仿佛看见儿女们在山间登高远眺;“十月初旬得

    20、到无”,仿佛听见他们在推想:十月初旬,父亲能不能回到家里?从家乡儿女方落笔,写儿女盼父归家的殷切心情,更反衬出诗人对家乡亲人的深切思念。这首诗,诗人从“客意”中表现出对儿女的深爱,语言平易,感情真挚深厚,读来诗味极浓。4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城东早春杨巨源诗家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若待上林花似锦,出门俱是看花人。注诗家:诗人。上林:古代皇家园林。这首诗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结合诗歌内容简要说明。答:答案反衬。用芳春(或晚春)的秾丽景色来反衬早春的“清景”(或以“喧闹”来反衬“清景”),表达了诗人对早春清新之景的喜爱之情。对比(对照)。“看花人”对“上林花似锦”的追求与“诗家”

    21、对“绿柳才黄半未匀”的欣赏形成强烈对比(对照),突出强调了二者不同的审美情趣。虚实结合(以虚写实、以虚衬实)。一、二句是实写,描绘出美丽的初春之景;三、四句是想象之景,春色秾艳至极,游人如云,喧嚷若市。三、四句的虚写凸显(反衬)出诗人对早春清新之景的喜爱之情。赏析诗的上联可结合诗题来理解。美丽的早春景色,最能激发诗家的诗情。“新春”就是早春。“诗家”是诗人的统称,并不仅指诗人自己。一个“清”字很值得玩味。这里不仅指早春景色本身的清新可喜,也兼指这种景色刚刚开始显露出来,还没引起人们的注意,所以环境也很清幽。第二句紧接首句,是对早春景色的具体描写。早春时,柳叶新萌,其色嫩黄,称为“柳眼”。“才”

    22、“半”二字,都是暗示“早”。如果只笼统地写柳叶初生,虽也是写“早春”,但总觉淡而无味。诗人抓住了“半未匀”这种境界,使人仿佛见到绿枝上刚刚露出的几颗嫩黄的柳眼,那么清新悦人。这不仅突出了“早”字,而且把早春之柳的风姿写得十分逼真。生动的笔触蕴含了诗人欢悦和赞美之情。早春时节,天气寒冷,百花尚未绽开,唯柳枝新叶,冲寒而出,最富有生机,最早为人们带来春天的消息。写新柳,正是抓住了早春景色的特征。上联已将早春之神写出,如再做具体描绘,必成累赘。下联用“若待”两字一转,改从对面着笔,用芳春的秾丽景色,来反衬早春的“清景”。“上林”即上林苑,故址在今陕西西安市西,建于秦代,汉武帝时加以扩充,为汉宫苑。诗

    23、中用来代指京城长安。繁花似锦,写景色的艳丽已极;游人如云,写环境的喧嚷若市。然而这种景色人人尽知,已无新鲜之感。此与上联,正好形成鲜明的对照,更加反衬出诗人对早春清新之景的喜爱。5试说出下列诗歌所用的最主要的表现手法。(1)画眉鸟欧阳修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 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2)暮春归故山草堂钱起谷口春残黄鸟稀,辛荑花尽杏花飞。可怜幽竹山窗下,不改清阴待我归。(3)陌上桑(节选)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帩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4)次韵雪后书事二首(其一)朱熹惆怅江头几树梅,杖藜行绕去还来。前时雪压无寻处,昨夜月明依旧开。折寄遥怜人似玉,相思应恨劫成灰。沉吟日落寒鸦起,却望柴荆独自回。答:答案(1)对比(2)衬托(反衬)(3)烘托(侧面描写)(4)渲染和烘托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人教通用)高考语文-考前三个月-第一部分-第3章-古诗鉴赏-题点训练二-准确判断古诗所用的表现手法.doc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5773504.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