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监测第1章课件.ppt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环境监测第1章课件.ppt》由用户(ziliao2023)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环境监测 课件
- 资源描述:
-
1、环境监测环境监测课课 程程 内内 容容 1.绪绪 论论 2.水和废水监测水和废水监测 3.空气和废气监测空气和废气监测 4.固体废物监测固体废物监测 5.土壤质量监测土壤质量监测 6.环境污染生物监测环境污染生物监测 7.噪声监测噪声监测 8.环境中放射性污染监测环境中放射性污染监测 9.环境监测质量保证环境监测质量保证10.自动监测与简易监测技术自动监测与简易监测技术11.室内环境监测室内环境监测第一章第一章 绪论绪论 1.0 环境与环境污染环境与环境污染 1.1 环境监测目的与分类环境监测目的与分类 1.2 环境监测特点与技术概述环境监测特点与技术概述 1.3 环境标准环境标准一、一、基本
2、概念基本概念 1.环境环境 2.环境要素环境要素 3.环境质量环境质量 1.0 环境和环境污染环境和环境污染 环境环境:所谓环境是相对于中心事物而言的。所谓环境是相对于中心事物而言的。与某一中与某一中心事物有关的周围事件,称为这个事物的环境,而称心事物有关的周围事件,称为这个事物的环境,而称中心事物为环境的主体。中心事物为环境的主体。人类的生存环境:人类的生存环境:自然环境自然环境、工程环境、社会环境、工程环境、社会环境 以人类为主体,其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外部世界,主以人类为主体,其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外部世界,主要是地球表面与人类发生相互作用的要是地球表面与人类发生相互作用的自然要素自然要素及其总
3、及其总体。体。周围事件周围事件主体的环境主体的环境中心事物中心事物环境的主体环境的主体1.0.1 环境环境1.0.1 环境环境环境要素:环境要素:环境整体中,环境整体中,各自独立的各自独立的,性质不同性质不同但但又又服从整体演化规律服从整体演化规律的基本的基本物质组分物质组分,称为,称为环境要素。环境要素。地球表面各种环境要素及其相互关系的总和地球表面各种环境要素及其相互关系的总和构成了地球环境系统,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构成了地球环境系统,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为研究方便,为研究方便,通常将其分为大气圈、水圈、岩石通常将其分为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土壤圈和生物圈圈、土壤圈和生物圈。是指在一个
4、具体的环境内,环境是指在一个具体的环境内,环境的总体或某些要素,对人群的生存、的总体或某些要素,对人群的生存、繁衍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的繁衍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的适宜程度适宜程度。定义定义 环环 境境 质质 量量反映了环境质量的好坏,反映了环境质量的好坏,遭到污染或破坏的程度。遭到污染或破坏的程度。描述环境要素的定量数据描述环境要素的定量数据代表值代表值能量因素能量因素物质因素物质因素化学、生物化学、生物光、热、磁、噪声光、热、磁、噪声环境综合质量环境综合质量分类分类各种环境要素的质量各种环境要素的质量影响因素影响因素1.0.2 环境污染环境污染 1.环境问题环境问题 2.环境污染环境污染 3.我国污
5、染现状我国污染现状1.0.2.1 环境问题环境问题定义:定义:任何不利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环境任何不利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环境结构结构和和状态状态的的变化变化。产生原因:产生原因:主要由人类主要由人类不明智不明智的的社会经济活动社会经济活动引起的,引起的,并且随着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并且随着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规模规模、深度深度、广广度度的发展而的发展而发展发展。环境问题分类环境问题分类原生环境问题原生环境问题 由由自然环境自身自然环境自身的变化引起的环境问题,如的变化引起的环境问题,如火山爆发、洪涝、干旱、泥石流和地震等自然火山爆发、洪涝、干旱、泥石流和地震等自然界的异常变化。界的异常变化。次生环境
6、问题次生环境问题 由由人类活动作用人类活动作用于周围环境引起的环境问题,于周围环境引起的环境问题,是人类目前面临的最为严峻的环境挑战。是人类目前面临的最为严峻的环境挑战。包括: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包括: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实际案例实际案例意大利西西里岛埃特纳火山喷发意大利西西里岛埃特纳火山喷发(原生环境问题)(原生环境问题)河道疯长的水草河道疯长的水草(次生环境问题)(次生环境问题)1.0.2.2 环境污染环境污染定义定义:有害物质或因子有害物质或因子进入环境使环境系统的进入环境使环境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发生变化结构与功能发生变化,引起,引起环境质量的下降环境质量的下降对人类(及其它生物)的正常生存和
7、发展发对人类(及其它生物)的正常生存和发展发生生不利影响不利影响的现象。的现象。污染源污染源污染源类别污染源类别 空间分布:空间分布:点污染源、线污染源、面污染源点污染源、线污染源、面污染源 排放时间:排放时间:连续源、间断源和瞬时源连续源、间断源和瞬时源 存在形式存在形式:固定污染源、流动污染源固定污染源、流动污染源 还可分为:还可分为:天然污染源、人为污染源天然污染源、人为污染源环境污染物环境污染物环境污染物环境污染物 指进入环境后使环境的指进入环境后使环境的正常组正常组成和性质成和性质发生变化、发生变化、直接或间接有害于直接或间接有害于人类人类生存或造成自然生态环境衰退的物质生存或造成自
8、然生态环境衰退的物质。大部分环境污染物是由大部分环境污染物是由人类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活的生产和生活活动产生的。动产生的。1.0.2.3 我国污染现状我国污染现状1.城市大气普遍受到污染城市大气普遍受到污染2.水体普遍受到污染水体普遍受到污染3.城市固体废物污染普遍城市固体废物污染普遍 4.农业面源污染加剧农业面源污染加剧 5.有机有毒污染物污染逐渐加剧有机有毒污染物污染逐渐加剧第一节第一节 环境监测的目的与分类环境监测的目的与分类 1.1.1 环境监测的目的环境监测的目的 1.1.2 环境监测的分类环境监测的分类环境监测环境监测一、定义一、定义 通过对影响环境质量的通过对影响环境质量的因素之代表
9、值因素之代表值的测定,的测定,确定确定环境质量环境质量(或污染程度)及其(或污染程度)及其变化趋势变化趋势。二、监测对象二、监测对象1.反映环境质量变化的各种反映环境质量变化的各种自然因素自然因素;2.对人类的活动与环境有影响的各种对人类的活动与环境有影响的各种人为因素人为因素;3.对环境造成污染危害的各种对环境造成污染危害的各种成分成分环境监测的一般工作程序环境监测的一般工作程序环境监测过程示意图环境监测过程示意图环境监测环境监测运送运送保存保存综合分综合分析评价析评价环境信息环境信息环境质环境质量信息量信息优化优化布点布点样品样品采集采集分析分析测试测试数据数据处理处理质量保证质量保证1.
10、1.1 环境监测的目的环境监测的目的1.根据环境质量标准,根据环境质量标准,评价环境质量评价环境质量,定期,定期给出环境质量报告给出环境质量报告2.根据污染物特点、分布情况和环境条件,根据污染物特点、分布情况和环境条件,追踪污染路线,寻找污染源,为实现监督管理、追踪污染路线,寻找污染源,为实现监督管理、控制污染控制污染提供依据。提供依据。3.确定污染物质的浓度、分布现状、发展趋确定污染物质的浓度、分布现状、发展趋势和速度,势和速度,判断污染物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分布、判断污染物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分布、迁移、转化和发展规律迁移、转化和发展规律。4.收集收集环境本底环境本底及其变化趋势数据,积累长及其变
11、化趋势数据,积累长期监测资料。为研究环境容量、实施总量控制、期监测资料。为研究环境容量、实施总量控制、预测预报环境质量提供数据。预测预报环境质量提供数据。5.为保护人类健康和为保护人类健康和合理使用自然资源合理使用自然资源提出提出建议,为制订和修改环境标准提供依据。建议,为制订和修改环境标准提供依据。1.1.1 环境监测的目的环境监测的目的1.1.1 环境监测的目的环境监测的目的收集、积累数据收集、积累数据预测、预报预测、预报环境质量环境质量目标管理目标管理研究环境容量研究环境容量实施总量控制实施总量控制评价评价环境环境质量质量监督管理监督管理控制污染控制污染追寻追寻污染源污染源测定测定环境环
12、境质量质量保护保护人类健康人类健康保护环境保护环境合理合理使用资源使用资源制订环境法规、制订环境法规、标准、规划标准、规划环环境境监监测测的的分分类类1.监视性监测监视性监测 2.特定目的监测特定目的监测3.研究性监测研究性监测监测监测目的目的监测监测介质介质对象对象水、大气、土壤、生物水、大气、土壤、生物固体废物、噪声、放射性固体废物、噪声、放射性专业专业部门部门气象、气象、卫生、卫生、资源资源1.1.2 环境监测的分类环境监测的分类1.监视性监测监视性监测(例行监测)(例行监测)污污染染物物浓浓度度排排放放总总量量污污染染趋趋势势对污染源对污染源对环境质量对环境质量监测对象监测对象大大气气
13、水水土土壤壤生生物物化化学学物物理理生生物物环境介质环境介质2特定目的监测特定目的监测咨询咨询应急应急方向方向 速度速度 范围范围监监测测人人员员仲裁仲裁考核考核控制污染控制污染法律法律责任责任监监测测方方法法污污控控项项目目政政府府部部门门科科研研机机构构生生产产单单位位浓度浓度3研究性监测(科研监测)研究性监测(科研监测)阈阈值值健康影响健康影响环境毒理学环境毒理学靶靶器器官官归归转转.监测科研监测科研标准化标准化质量保证质量保证环境本底值环境本底值区域环境区域环境承载能力承载能力第二节第二节 环境监测的特点和技术概述环境监测的特点和技术概述1.2.1 环境污染的特点环境污染的特点1.2.
14、2 环境监测的特点环境监测的特点1.2.3 环境监测技术概述环境监测技术概述1.2.4 环境优先污染物与优先监测环境优先污染物与优先监测1.2.5 环境监测的发展环境监测的发展1.2.1 环境污染的特点环境污染的特点 环境污染是各种污染因素本身及其相互作用的结环境污染是各种污染因素本身及其相互作用的结果。同时,环境污染还受社会评价的影响而具有社会果。同时,环境污染还受社会评价的影响而具有社会性。它的特点可归纳为性。它的特点可归纳为以下以下 7 点:点:1)污染物的阈值污染物的阈值2)污染物的时间分布性污染物的时间分布性3)污染物的空间分布性污染物的空间分布性4)污染因素的综合效应污染因素的综合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