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肠科围手术期中医干预诊疗方案(DOC 14页).doc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肛肠科围手术期中医干预诊疗方案(DOC 14页).doc》由用户(2023DOC)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肛肠科围手术期中医干预诊疗方案DOC 14页 肛肠 手术 中医 干预 诊疗 方案 DOC 14
- 资源描述:
-
1、 中医院 肛肠科 痔(混合痔)围手术期中医干预诊疗方案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794)。 中医病名:痔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2006年中华医学会外科分会结直肠肛门外科学组、中华中医药学会肛肠分会和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肛肠分会联合制定的“痔临床诊治指南”。 西医病名:混合痔。 (1)症状: 间歇性便血:特点为便时滴血、射血,量多、色鲜红,血不与粪便相混淆。亦可表现为手纸带血。 脱垂:便后颗粒状肿物脱出肛外,初期可自行还纳,后期需用手托回或卧床休息才可复位,严重者下蹲、步行、咳嗽或喷嚏时都可能脱出。 肛门不适感:包括
2、肛门坠胀、异物感、瘙痒或疼痛,可伴有粘液溢出。 (2)体征:肛检见齿线上下同一方位粘膜皮肤隆起,连成整体,质柔软,多位于3、7、11点处。 (二)证候诊断 1风伤肠络证:大便带血,滴血或喷射状出血,血色鲜红,大便秘结或有肛门瘙痒,舌质红,苔薄黄,脉数。 2湿热下注证:便血色鲜,量较多,肛内肿物外脱,可自行回纳,肛门灼热,重坠不适,苔黄腻,脉弦数或滑数。 3气滞血瘀证:肛内肿物脱出,甚或嵌顿,肛管紧缩,坠胀疼痛,甚则内有血栓形成,肛缘水肿,触痛明显,舌质红,苔白,脉弦细涩。 4脾虚气陷证:肛门松弛,内痔脱出不能自行回纳,需用手法还纳。便血色鲜或淡,伴头晕、气短、面色少华、神疲自汗、纳少、便溏等,
3、舌淡,苔薄白,脉细弱。二、痔手术前后中医干预治疗 (一)辩证选择口服汤剂或中成药 适用于I度、II度内痔,或痔核嵌顿继发感染,或年老体弱的内痔患者,或兼有其他慢性病,不宜手术者,及痔术后患者,使用时需辩证分型论治。 1风热肠燥证 治法:清热祛风,凉血止血 方药:凉血地黄汤加减,黄柏、知母、鲜生地、当归、槐角、荆芥炭、地榆炭、丹皮、玄参、火麻仁、郁李仁、生大黄(后下)。 2湿热下注证 治法:清热利湿,凉血止血 方药:龙胆泻肝汤、五神汤加减,龙胆草、柴胡、泽泻、车前子、木通、生地黄、当归、桅子、黄芩、地榆炭、槐花、甘草。 - 3气滞血瘀证 治法:活血化瘀,行气止痛 方药:血府逐瘀汤、桃红四物汤加减
4、,生地黄、桃仁、红花、赤芍、乳香、没药、当归梢、白芷、牛膝、秦艽、苍术、甘草。 4脾虚气陷证 治法:补中益气,升阳举陷 方药:补中益气汤加减,潞党参、黄芪、炒白术、升麻、柴胡、淮山药、白芍、当归、熟地、黄精、甘草。 推荐中成药: 便血可选用地榆槐角丸、云南白药胶囊等凉血止血。 大便干燥可选用:麻仁润肠丸、麻仁软胶囊等润肠通便。 肛门肿痛可选用复方败酱草丸(冀药制字z20050617)。 (二)中医外治法 1中药熏洗法:用痔痛宁洗剂熏洗坐浴,或用双白止痒洗剂、硝矾洗剂、苦参汤水煎坐浴。治疗痔及术后水肿、疼痛、出血、瘀血、瘙痒等。 2中药外敷法:用紫黄膏或紫草膏、马应龙麝香痔疮膏等注入肛门内,嵌顿
5、肿痛者则敷于肛缘肿胀处。治疗痔及术后水肿、疼痛、出血、瘀血等。 3中药塞药法:马应龙痔疮栓、消痔栓塞入肛内。治疗痔及术后水肿、疼痛、出血等。 4紫草生肌纱条填敷法:用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紫黄、紫草纱条,配合活血化瘀,化腐生肌敛疮珍珑生肌散填敷痔术后创面,促进创面愈合。 (三)中医非药物疗法 针灸疗法:根据病情需要选择针灸治疗痔及术后并发症 a疼痛:针刺长强、承山、足三里、环跳穴。 b术后尿潴留:针刺关元、中极、气海、三阴交、水道、阳陵泉透阴陵泉。 c粪嵌塞:针刺支沟、足三里、气海、合谷、曲池。 发挥中医药治疗肛肠病特色优势,临床针对痔(混合痔)围手术期便血、脱出、便秘、疼痛、创面水肿、瘀血、瘙痒
6、等症及术后创面,辩证使用中药汤剂、中成药、特色制剂,能有效减轻患者症状,加速创面愈合,提高治愈率。 中医院 肛肠科 肛痈病(肛管直肠周围脓肿)围手术期中医干预诊疗方案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794)。 中医病名:肛痈病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外科学第七版(吴在德等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8年)。 西医病名:肛管直肠周围脓肿。(1)症状:局部症状:起病急骤,肛周肿痛,便时痛剧,继而破溃流脓经久不愈。 全身症状:头身痛,乏力,大便秘结,小便黄赤。 (2)主要体征:肛门周围有硬结或肿块,局部温度增高、压痛或有波动感
7、。位于肛提肌以下的脓肿,局部红、肿、热、痛症状较重而全身症状较轻;位于肛提肌以上的脓肿,局部症状较轻而全身症状较重,直肠指检可触及压痛性肿块,肛周穿刺可抽出脓液。 (二)证候诊断1.火毒蕴结证:肛门周围突然肿痛,持续加剧,伴有严寒、发热、便秘、溲赤。肛周红肿,触痛明显,质硬,表面灼热。舌红,苔薄黄,脉数。 2.热毒炽盛证:肛门肿痛剧烈,可持续数日,痛如鸡啄,夜寐不安,伴有恶寒发热,口干便秘,小便困难。肛周红肿,按之有波动感或穿刺有脓。舌红,苔黄,脉弦滑。3.阴虚毒恋证:肛门肿痛、灼热,表皮色红,溃后难敛,伴有午后潮热,心烦口干,夜间盗汗。舌红,少苔,脉细数。二、肛痈病手术前后中医干预治疗 (一
8、)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及中成药 1火毒蕴结证 治法:清热泻火解毒。 方药:仙方活命饮加减,白芷、贝母、防风、赤芍药、当归尾、甘草节、皂角刺(炒)、穿山甲(炙)、天花粉、乳香、没药、金银花、陈皮。2. 热毒炽盛证 治法:清热败毒透脓 方药:透脓散加减、黄芪、山甲(炒末)、川芎、当归、皂角针。 3. 阴虚毒恋证 治法:养阴清热解毒 方药:青蒿鳖甲汤加减,青蒿、鳖甲、生地、知母、丹皮。推荐中成药: 初期:经坐浴后外上金黄如意散;成脓时外上咬头膏或苍耳子膏;溃脓时上二味拔毒膏药捻。结合性脓肿外敷冲和膏或阳和解凝膏。 (二)中医外治法 1中药熏洗法:适用于手术前后,以缓解症状。 适应症:肛痈手术前后肛门
9、部疼痛、便血等。 治法:清热解毒,消肿止痛。 方药:马齿苋,野菊花,三颗针,鱼腥草,芒硝。水煎先熏后坐浴1520分钟。 2中药外敷法:肛痈手术前后肛门部疼痛、便血,中药熏洗后可选用紫黄膏或紫草膏、止血膏、金黄膏、珍珑生肌散、生皮散等院内制剂外敷以清热凉血、理气止痛,生肌敛疮。 3外用中成药 根据病情选用具有清热祛湿、理气止痛,生肌敛疮等功效的中成药,如马应龙痔疮栓、马应龙麝香痔疮膏、普济痔疮栓、金玄熏洗剂、康复新液等。 (1)栓剂纳肛:可选用马应龙麝香痔疮栓、普济痔疮栓、肛泰栓等。 (2)中药膏剂外用:马应龙麝香痔疮膏、肛泰软膏、龙珠软膏等。 (三)中医非药物疗法 针灸疗法:根据病情需要选择针
10、灸治疗肛痈及术后并发症 a疼痛:针刺长强、承山、足三里、环跳穴。 b术后尿潴留:针刺关元、中极、气海、三阴交、水道、阳陵泉透阴陵泉。 c粪嵌塞:针刺支沟、足三里、气海、合谷、曲池。 发挥中医药治疗肛肠病特色优势,临床针对肛痈病(肛管直肠周围脓肿)围手术期疼痛、便秘、便血、裂口感染、瘙痒、创口迁延不愈等症,辩证使用中药汤剂、中成药、特色制剂,能有效减轻患者症状,加速创面愈合,提高治愈率。 中医院 肛肠科 肛裂病(肛裂)围手术期中医干预诊疗方案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794)。 中医病名:肛裂病 2西医诊断标准:参
11、照外科学第七版(吴在德等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8年)。 西医病名:肛裂 (1)症状:排便时疼痛明显,便后疼痛可加剧,常有便秘及少量便血。好发于肛门前后正中部位。 (2)主要体征:肛管皮肤浅表纵裂,创缘整齐、基底新鲜、色红,触痛明显,创面富于弹性。多见于初期肛裂;有反复发作史。创面不规则,增厚,弹性差,溃疡基底紫红色或有脓性分泌物,上端临近肛窦处肛乳头肥大;创缘下端有哨兵痔,或有皮下瘘管形成。多见于陈旧期肛裂。 (二)证候诊断 1血热肠燥证:大便二、三日一行,质干硬,便时滴血或手纸染血,肛门疼痛,腹部胀满,溲黄。裂口色红。舌质偏红,苔黄燥,脉弦数。 2阴虚津亏证:大便干燥数日一行,便时疼痛
12、点滴下血,口干咽燥,五心烦热。裂口深红。舌红,少苔或无苔,脉细数。 3气滞血瘀证:肛门刺痛,便时便后尤甚。肛门紧缩,裂口色紫暗。舌质紫暗,脉弦或涩。二、肛裂病手术前后中医干预治疗 (一)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及中成药 1血热肠燥证 治法:清热泻火,增液通便。 方药:凉血地黄汤加减,黄芩、黄柏、生地、生石膏、元胡、地榆炭、槐花炭、三七粉、生大黄(后下)。 2阴虚津亏证 治法:凉血养血,增液通便。 方药:润肠汤加减,知母、黄柏、玄参、生地、麦冬、白芍、当归、阿胶(烊)、桃仁、红花、熟地、川芎、元胡。 3气滞血瘀证 治法:行气活血,润肠通便。 方药:六磨汤加减,当归、榔片、厚朴、决明子、桃仁、红花、麻
13、仁、瓜蒌仁、郁李仁、陈皮、元胡。 推荐中成药: 便血可选用地榆槐角丸、云南白药胶囊、六味消痔片等凉血止血。 大便干燥可选用:麻仁润肠丸、麻仁软胶囊等润肠通便。 (二)中医外治法 1中药熏洗法:适用于手术前后,以缓解症状。 适应症:肛裂手术前后肛门部疼痛、便血、湿痒等。 治法:清热解毒,消肿止痛,胜湿止痒。 方药:可选用痔痛宁洗剂、硝矾洗剂、双白止痒洗剂等院内制剂熏洗坐浴,或用五倍子汤、苦参汤水煎坐浴。 2中药外敷法:肛裂手术前后肛门部疼痛、便血,中药熏洗后可选用紫黄膏或紫草膏、止血膏、金黄膏、珍珑生肌散、生皮散等院内制剂外敷以清热凉血、理气止痛,生肌敛疮。 3外用中成药 根据病情选用具有清热祛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