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八年级下册文言文练习题.docx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完整版)八年级下册文言文练习题.docx》由用户(2023DOC)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完整版 年级 下册 文言文 练习题
- 资源描述:
-
1、一、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词:桃花源记2019.3.19(1) 悉如外人悉()(2) 林尽水源尽()(3) 芳草鲜美鲜美()(4) 屋舍俨然俨然()(5) 便扶向路向()(6) 寻病终寻()(7) 便要还家要()(8) 处处志之志()二、写出词语的古义和今义:(1) 交通:古义,今义, (2)妻子:古义,今义, (3) 绝境:古义,今义, (4)无论:古义,今义, (5) 鲜美:古义,今义, 三、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各句:(1)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译文: (2)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译文: (3)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译文: (4)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译文:
2、 (5) 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译文: (6)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译文: 四、阅读理解1、用原文语句作答:(1) 渔人“欲穷其林“的原因是:答: (2) 文中描写桃花源中人精神状态的句子是:答: (3) 桃花源中人的祖先定居桃花源的原因是:答: 2、写出出自本文的五个成语并解释其意义:(1) 、 (2) 、 (3) 、 (4) 、 (5) 、 3、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对桃花源中的人们进行描写的?答: 4、作者陶渊明在本文中寄托了怎样的一种社会理想?这种社会理想在当时的条件下能否得以实现?答答: 5、渔人离开桃源后,“便扶向路”,又“处处志之”,而后来寻找桃源的人“寻向所志”,却
3、“不复得路”。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答: 6、对本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本文是以渔人的行踪为线索。B. 本文既然名为“记”,当然就是一篇记叙性的文章。C.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余人各复延至其家”表现了桃花源人热情好客的特点,因为他们害怕世人来破坏他们和平安宁的生活。D. 本文表达了作者对理想社会的热烈追求,同时含蓄地表达了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小石潭记练习题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 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
4、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 曰恕己,曰奉壹。一、注音:篁()佩()洌()坻()屿()佁()翕()邃()寥()俶()怆()嵁()二、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下见小潭隔篁竹 如鸣佩环心乐之 水尤清洌近岸,卷石底以出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翠蔓:蒙:络: 摇:缀:参差披拂潭中鱼可百许头 日光下彻,影布石上 佁然不动俶尔远逝 似与游者相乐潭西南而望 斗折蛇行 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以其境
5、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隶而从者 三、填空:1、小石潭记选自,作者,字, 唐代人,著名文学家,世称“柳河东”,“”之一, 他擅长于写,本文按游览的顺序生动地描写出小石潭环境景物的幽美和静谧,抒发了作者贬官失意的孤凄之情。此文写于作者被贬为永州司马期间,这一时期所写山水游记统称 。本文是其中的第篇。2、课文多角度描写景物,其艺术手法主要有:点面结合。如写石:“”是面,“为坻、为屿、为嵁、为岩”是点。远近交错。如写潭:“闻水声”是远,“下见小潭”是近。动静结合。如写鱼:“影布石上”是静,“”是动。虚实相生。如“潭中鱼可百许头”表面写,实为写 ,以实写虚,虚实相应成趣。3、小石潭记的“记”是一种
6、文体,可记叙描写,也可,是属于的范畴。四、用原文回答:、作者是怎样发现小石潭的?、小石潭的全貌是怎样的?、 游鱼和潭水有什么特点?五、理解课文1、选出没有比喻意义的一句是()A、如鸣佩环,心乐之B、斗折蛇行,明灭可见C、卷石底以出2、分析理解不恰当的是()A、作者隔着篁竹能找到小石潭,是小潭的流水声吸引了他。B、“全石以为底”就是说潭底全部都是石头。C、“寂寥”、“凄”、“寒”等词其实都是写心境的,暗示自己的遭遇,流露出一种孤独感。D、文章表现了高洁、幽邃、凄凉之美。3、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A. 乃记之而去岳阳楼记B. 明灭可见才美不外见C. 以其境过清不能以游堕事D. 潭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