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4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人教版语文论述类文本阅读专题五含解析高一必修1练习题卷.doc

  • 上传人(卖家):2023DOC
  • 文档编号:5755791
  • 上传时间:2023-05-06
  • 格式:DOC
  • 页数:4
  • 大小:23.50K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人教版语文论述类文本阅读专题五含解析高一必修1练习题卷.doc》由用户(2023DOC)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人教版 语文 论述 文本 阅读 专题 解析 必修 练习题 下载 _二轮复习_高考专区_语文_高中
    资源描述:

    1、论述类文本阅读专题(五)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上世纪之初,虽然学者们并不是从节日风俗的角度考察戏曲,但在他们关于戏曲起源的探讨中所得的具体结论已暗寓戏曲演出与宗教节日密不可分的命题。王国维采用当时西方流行的“戏剧起源于巫舞”的观念,他又考证了上古巫舞与戏剧的关系,指出在古代祭祀仪式的舞蹈中,“盖后世戏剧之萌芽,已有存焉者矣”。先贤的论述表明节日与戏剧的起源有着难以割舍的联系。国外研究者认为戏剧起源于宗教仪式是世界上共通的规律,中国也不例外。上世纪80年月,国内学界在研究路径与方法选择上,与传统的中国戏剧研究者大多限于正史、诗文书信、序跋、笔记等文人撰写的文献不同,研究视点从“都市戏剧

    2、”转向“农村戏剧”,更多留意地方志、会馆录、家谱、公私文书类较为零散的文献以及非文字的仪式表演、习俗,在研究方法上则引入了民俗学与人类学的方法。用大量的材料来证明戏剧源于宗教仪式。指出对大部分中国人而言,演戏最主要的功用还是在节庆中表现对神的敬意。他们却没有对宗教向艺术转变的社会历史背景进行全面的分析。在他们的学说的影响下,国内学界开始重新评价戏曲中过去为人们所忽视的地方小戏。民间戏剧研究者王兆乾就将戏剧分为观赏性戏剧与仪式性戏剧,认为两者在戏剧观念、演出环境与演出习俗诸多方面都存在着不同,仪式性戏剧原本是戏剧本源和主流,而观赏性戏剧只是支流,但传统戏剧史却将观赏性戏剧作为戏剧的主流,仪式性戏

    3、剧反成为遗漏的篇章。伴随着观念的变化,国内戏曲学界的研究领域不断拓展,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叶到九十年代初,全国迅速掀起一股与节日关联度极高的“傩戏热”,学者将目光投到城市之外的尚未完全开发的山村,贵州、安徽、云南、江西等地都活跃着戏曲学者的身影。戏曲研究方法和思维视角方面也显示出丰富性与多样性。表现在:一是田野考察被引入戏曲研究,在王国维开创的二重证据之外又多了一重鲜活的田野资料。二是考古学与文物学知识显示出独到的作用,因为戏曲本为小道,正史多不见载,笔记史料亦有限,地下文物的出土对于还原历史无疑具有很大的帮助。三是民俗学的思维方式介入戏曲研究。 (摘自陈建华节日风俗与戏曲文化研究述评)1下列关于

    4、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以王国维为代表的上世纪初的学者们,已经得出了戏剧起源于宗教节日的具体结论。B传统的中国戏剧研究者研究的视点是“都市戏剧”,依据的主要是文人撰写的文献。C现代的中国戏剧研究者虽然证明了演戏就是敬神,但却未能发现宗教与艺术的联系。D在古代戏曲是“小道”,正史、笔记史料不足为凭,只有出土的地下文物才最可信。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论述了戏剧起源于宗教仪式的观念对中国近现代戏曲文化研究的影响。B文章主要阐述了戏曲研究变化的三个面:路径与方法、研究领域、思维视角。C文章以“评”表达自己的看法,是观点;“述”戏曲研究变化的客观实际,是

    5、论据。D文章主要立足于与西方戏剧研究的不同来论述中国当代戏曲文化研究的变化。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如果没有王国维等先贤对于戏剧起源的研究,后来的戏曲研究方法就不可有改变。B如果只注重从正史等文人撰写的文献方面研究,就很难准确揭示戏曲发展的规律。C“傩戏热”的出现是因为它虽属地方小戏,但却是与节日关联极高的仪式性戏剧。D上世纪80年代以前,我国戏曲研究中未曾使用过民俗学和人类学的方法和思维方式。【参考答案】1B2D3A【试题分析】2 D项“立足于与西方戏剧研究的不同来论述”错误,文章论述的是中国当代戏曲文化研究受到西方观念的影响,在传统的中国戏剧研究方法上的新的变化。 3

    6、 A项王国维等先贤对于戏剧起源的研究,只是背景,并不必然导致后来戏曲研究方法的变化。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下列小题。京剧:演“技”还是演“戏”刘佳演“技”还是演“戏”?这个几乎不能构成问题的问题,已经因扰京剧很久了。我们或许真的应该回到戏曲发生发展的源头,思考一些最基础也最本质的问题。王国维说中国戏曲是“以歌舞演故事”,歌舞与人类日常行为方式的巨大差异决定了它不可能如实地再现生活。写意允许适度抽象和夸张,但与西方现代派戏剧的变形不一样,中国戏曲始终都在非常认真地描摹生活,只不过在“意”和“有”难以兼得的时候要借助虚拟,把眼睛看不到的“有”转化为心灵能感觉到的“有”“抟虚成实”,并且,为避免过

    7、于个性化的虚拟造成信息传递障碍而将一个个“有意味的形式”程式固定下来,也就是戏曲的“技”。程式就像细胞之于生命、语句之于文章,是一出戏的最小构成单位。作为构成美和呈现美的艺术元素,程式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经过高度提炼概括,逐浙获得了独立的审美价值,就像书法线条可以脱离字意成为纯粹的审美对象一样,不依赖于剧情和人物,我们也一样可以欣赏水袖的曼妙、唱腔的婉转和武功的惊心动魄。“技”拥有了独立的审美个性和发展轨迹,也形成了自身的艺术规律和要求,并与人们的审美感受、审美现念相互影响、相互促进。“戏”和“技”都在不断发展变化,在戏剧建构的同时,也建构起了美轮美奂的戏剧表演技法,这是中国戏曲无与伦比的艺术特

    8、性。“技”,最初是为了更好地表现“戏”而被创造出来的,它的不断打磨也是为了让“戏”更精彩,一旦“技”成了最高理想和唯一追求,戏剧就失去了灵魂。“戏”是“技”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当“戏”被忽视,“技”就失去了存在的理由,更无法精进了。能否正确认识“戏”与“技”的关系,也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着京剧传承与新剧目创作的质量。在流派创始人相继离去、流派意识却空前强化的后流派时期,究竟应该如何继承流派精神? “不似之似似之”,观众所希望看到的“高水平传承”,不是要求现在的演员简单机械地重复前辈大师的一举一动,而是要像他们那样在深刻体察剧情与人物的基础上,顺应时代审美需要的变化,巧妙运用程式,进而形成鲜明的个人风

    9、格,这才是流派精神的内核。由于文人与艺人、理论家与演员历史上形成并延续系今的微妙关系,中国戏曲的批评与实践长期存在着两套立场、角度和表现方式大不相同的话语系统,给许多基本问题的阐释带来难度,往往大家明明是一个心气儿,说出来的话却迥然不同。相信这种割裂会随着时代的进步、演员社会地位与文化水平的提高、评论家对戏曲创作实践的重视而逐渐消除。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了解了戏曲发生发展的源头,演“技”还是演“戏”就不会成为困扰京剧发展的问题。B中国戏曲与西方现代派戏剧的变形不一样,不允许抽象和夸张,只是认真描摹生活。C“技”是在将“意”化“有”时为了避免过于个性化的虚拟造成信

    10、息传递障碍而将程式固定下来形成的。D“技”创造出来是为了让“戏”更精彩,一旦没有了“技”,戏剧就失去了灵魂。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第一段提出了京剧是演“技”还是演“戏”的问题,第二段分析了这一何题。B文中用细胞与生命、词语与文章的关系比喻程式与戏曲的关系,通俗易懂。C文章在得出“戏”与“技”的关系结论后,论述了这一结论对京剧传承与创作的影响。D文章结尾分析了问题产生的原因,指出演员社会地位与文化水平不高才是问题的根源。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技”经过高度提炼概括后逐渐拥有了独立的审美个性和发展轨迹,使我们可以不依赖于剧情和人物欣赏到“技”

    11、的美妙。B人们的审美感受、审美规念影响并促进“技”的审美个性和发展轨迹,这是中国戏曲无与伦比的艺术特性。C只有深刻体察剧情与人物,顺应时代审美需求的变化,巧妙运用程式形成鲜明的个人风格,才是流派精神的内核。D中国戏曲的批评与实践的割裂关系造成的戏剧发展的困扰,这一困扰将会随着时代的进步等因素而逐渐消除。 1C是说“(中国戏曲)写意允许适度抽象和夸张,在“意”和“有”难以兼得的时候要借助虚拟,”所以原文是说在“意”和“有”难以兼得的时候借助虚拟可以看出,允许适度抽象和夸张。D项“一旦没有了技,戏剧就失去了灵魂”分析错误。原文是“一旦技成了最高理想和唯一追求,戏剧就失去了灵魂。”“戏”才是戏剧的灵魂。综上,本题选C项。2D【解析】本题考查对文中内容的理解与推理的能力。 D项“指出演员社会地位与文化水平不高才是问题的根源”分析错误。阅读文章最后一节中“由于文人与艺人、理论家与演员历史上形成并延续至今的微妙关系,中国戏曲的批评与实践长期存在着两套立场、角度和表述方式大不不相同的话语系统,给很多基本问题的阐释带来难度”,这句话阐述了问题的根源应是两套立场、角度和表述方式大不相同的话语系统。所以选D项。 3B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人教版语文论述类文本阅读专题五含解析高一必修1练习题卷.doc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5755791.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