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公移山-练习题(DOC 12页).doc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愚公移山-练习题(DOC 12页).doc》由用户(2023DOC)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愚公移山-练习题DOC 12页 愚公移山 练习题 DOC 12
- 资源描述:
-
1、愚公移山 练习题一、给下列带点的字注音:万仞()箕畚()孀妻()穷匮()始龀() 荷担者( )二、解释一词多义:方 方七百里( ) 方其远处海门( ) 今方来,吾欲辱之( )曾 曾不若孀妻弱子( ) 曾益其所不能() 亡 河曲智叟亡以应() 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 亡羊补牢( ) 其 惧其不已也( )其如土石何( ) 帝感其诚( )其妻献疑( )之 以君之力( )告之于帝( )虽我之死( ) 辍耕之垄上( )且 年且九十( )且焉置土石( )固 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 ) 固若金汤( ) 吾义固不杀人( )穷
2、子子孙孙无穷匮也( )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 蝉则千转不穷( ) 穷凶极恶( ) 如 其如土石何() 闻水声,如鸣佩环( ) 孰视之,自以为不如( ) 如法炮制() 通 指通豫南() 初极狭,才通人( ) 阡陌交通( ) 政通人和( ) 通计一舟() 三、重点词语解释1、惧其不已也( ) 2、惩山北之塞( ) 3、出入之迂也() 4、聚室而谋曰( )( )5、吾与汝毕力平险( ) 6、杂然相许( )7、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 ) 8、如太行、王屋何? ( ) 9、焉置土石( )10、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 )12、叩石垦壤 ( ) 12、始龀( ) 13、寒暑易节( )始一反焉(
3、 )17、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 ) 18、子子孙孙无穷匮也( ) 19、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 )四、根据要求选择正确答案1.下列句中“之”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A.笑而止之 B.跳往助之 C.惩山北之塞 D.操蛇之神闻之2选出“之”字用法不同的一项()(3分)A、河阳之北B、汝之不惠C、操蛇之神D、渤海之尾3.与“河曲智叟亡无应”中“亡”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A.子子孙孙无穷匮也 B.甚至,汝之不惠 C.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D.一厝朔东4、选出“其”字用法不同的一项()A、其妻献疑曰B、其如土石何C、帝感其诚 D、惧其不已5、下列各组中加点字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且:
4、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且焉置土石B、以: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俯身倾耳以请C、其:其妻献疑曰既出,得其船处处志之D、之:投诸渤海之尾得之心而寓之酒也6与“何苦而不平”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A且焉置土石? B何陋之有? C何以为计?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惧其不已也其真无马邪 B而山不加增水落而石出者C以告富者先帝不以臣卑鄙 D吾欲之南诲辍耕之垄上8下面哪一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 ) A。 毕力平险 录毕,走送之(送东阳马生序)B。指通豫南,达于汉阴争高直指与朱元思书) C。 杂然相许 遂许先帝以驱驰(出师表)D。 何苦而不平 必先苦其心志(生于忱患,死于安乐)9
5、.与 “以残年余力”的“以”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不以物喜,不以己悲B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C皆以美于徐公 D固国不以山溪之险10、下列对选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2分)A、文章赞扬了以愚公为代表的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宏伟抱负,批判了智叟那种不求进取,知难而退,故步自封的消极思想。B、作者除用智叟这个人物与愚公进行对比外,还用遗男“相助”、山神“求告”、天帝“感动”等情节来衬托愚公,从而使愚公形象更加丰满、高大。 C、智叟从静止的观点出发,认为人在自然面前是无能为力的,所以反对移山;而愚公从发展的观点出发,认为自然是可以被征服的,所以坚持移山。D、文章结尾借助神的力量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