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12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新版部编人教五年级上册语文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练习题及答案(DOC 12页).doc

  • 上传人(卖家):2023DOC
  • 文档编号:5746565
  • 上传时间:2023-05-06
  • 格式:DOC
  • 页数:12
  • 大小:47K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新版部编人教五年级上册语文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练习题及答案(DOC 12页).doc》由用户(2023DOC)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新版部编人教五年级上册语文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练习题及答案DOC 12页 新版 部编人教五 年级 上册 语文课 内外 阅读 理解 专项 练习题 答案 DOC 12 下载 _五年级上册_部编版(统编版)_语文_小学
    资源描述:

    1、新版部编人教五年级上册语文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练习题及答案1阅读短文,回答问题。“成”与“功” 失败者对于成功,一方面是羡慕不已,另一方面是急躁不安,巴不得一口吃成个大胖子。殊不知成功是由“成”与“功”两字组成的,成是功的积累,叫做“功到自然成”。 晋代大书法家王羲之,20年临池习书,洗笔把池水都染成黑色了,才有在书法上炉火纯青的造诣。功是成的基础,一个人_想取得成功,_必须经过艰苦的奋斗,这个过程也就是功的积累过程。 一滴水从檐楣上掉下来,重重地落在石头上,“啪”的一声炸出一朵水花,可是石头上看不到丝毫的痕迹。_,经过一年,两年坚硬的石头终于被水滴滴穿了。 如果成功很容易,无需奋斗就能达到的话

    2、,如果成功不是需要功的积累,不需要努力攀登的话,那成功就会变得廉价,失去了它原有的耀人的色泽,那我们还要成功干嘛? 李时珍跋山涉水,遍尝百草,数十年如一日地搜集、整理资料,笔耕不息,才有药学巨著本草纲目的问世;司马迁游历名山大川,博览经典秘籍,遭受宫刑,忍辱负重,笔耕不辍,才有史记的诞生。 在通向成功的路上,既无捷径,也没有宝葫芦,所以_坐着羡慕别人“成”,倒_站起来积累自己的“功”。须知,任何一朵鲜花的盛开,都需要花苞长期孕育;任何一枚勋章都要成功者付出相应的代价。成功是自私的,它绝不会将辉煌施舍给懒汉,成功又是公平的,它会毫无保留地将满天的灿烂星光照在坚持不懈的奋斗者身上。(1)“须知,任

    3、何一朵鲜花的盛开,都需要花苞长期孕育”,“鲜花的盛开”是指_,“花苞长期孕育”是指_。(2)在文中横线上填上适当的关联词。一个人_想取得成功,_必须经过艰苦的奋斗,这个过程也就是功的积累过程。_,经过一年,两年坚硬的石头终于被水滴滴穿了。在通向成功的路上,既无捷径,也没有宝葫芦,所以_坐着羡慕别人“成”,倒_站起来积累自己的“功”。(3)“水滴石穿”最恰当的解释是( )A.水滴能穿透石头。B.水不停地滴,石头能被滴穿。C.水不停地滴,石头能被滴穿。比喻只要有信心,有恒心,不断努力,事情就一定能成功。(4)请结合自己学习、生活的真实体验,围绕“成功是什么”的话题简单谈谈看法。(100150字)【

    4、答案】 (1)成功;为获得成功而付出的努力(2)如果;就;可是;与其;不如(3)C(4)略【解析】【分析】(1)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撇开表面意思;找到在文章中的深层的意思。依据课文内容可知“须知,任何一朵鲜花的盛开,都需要花苞长期孕育”,“鲜花的盛开”是指成功,“花苞长期孕育”是指为获得成功而付出的努力。(2)考查关联词的运用。解答时要先理解分句前后之间是何种关系,再根据句子的意思来填写。分句前后之间是假设关系。故选“如果就”;分句前后之间是转折关系。故选“可是”;分句前后之间是因果关系。故选“与其不如”(3)词语理解的考查。认真阅读短文,联系上下文,正确理解词义。“水滴石穿”最恰当的解释是水

    5、不停地滴,石头能被滴穿。比喻只要有信心,有恒心,不断努力,事情就一定能成功。(4)谈自己的看法,我们可以根据文章的主旨和哲理,合理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学以致用。【点评】(1)此题考查对句子的理解能力。(2)本题考查学生对关联词语的使用。熟读句子,分清分句前后之间的关系。然后再来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使句子连贯。(3)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中重点词语的理解。(4) 此题属于开放性试题,结合文本内容和生活实际。表述正确,文通句顺,书写认真即可。2课内阅读我最棒。 记得有一次,作文的题目是“秋天来了”。老师读了一段范文之后,当大多数同学千篇一律地开始写“秋天来了,树叶黄了,一片一片地飘到

    6、了地上”时,我心里忽然掠过了不安分的一念:大家都这样写多没意思!我要用自己的眼睛去看秋天,用自己的感受去写秋天。 我把秋天比作一个穿着金色衣裙的仙女,她那轻飘的衣袖拂去了太阳的焦热,将明亮和清爽撒给大地;她用宽大的衣衫挡着风寒,却捧起沉甸甸的果实奉献人间。人们都爱秋天,爱她的天高气爽,爱她的云淡日丽,爱她的香飘四野。秋天,使农民的笑容格外灿烂。 于是,我的作文得了个“甲优”,老师在文中又圈又点,并将它作为范文在班上朗读。 这小小的光荣,使我悟得一点道理:作文,首先构思要别出心裁,落笔也要有点儿与众不同的“鲜味”才好。这些领悟自然是课外读物的馈赠。(1)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 千篇一律:_别

    7、出心裁:_(2)根据文段内容,完成下面的填空。 “不安分的一念”具体指的是_。“这小小的光荣”具体指的是_。第_段是作者对自己作文内容的介绍,这一段运用了_、_、_的修辞手法。(3)用“”将文段分为两部分,并概括段意。 第一部分:_。第二部分:_。(4)读了这几段文字,你从中受到了怎样的启发? 【答案】 (1)同学们写的作文基本一个样。;指想出的办法与众不同。(2)大家都这样写多没意思!我要用自己的眼睛去看秋天,用自己的感受去写秋天;“我”的作文得了个“甲优”,老师在文中又圈又点,并将它作为范文在班上朗读;比喻;拟人;排比(3);自己写秋天来了这篇作文,别出心裁,得到夸奖。;写自己明白的道理。

    8、(4)我们写作文要别出心裁,要写自己的真实感受。要多读书,多积累。 【解析】【分析】(1)词语理解的考查。要结合语境,正确理解词义。 (2)、这是考查指代性词语指代的内容。感知文本内容,从文章中提炼和概括信息,结合语言环境,联系上下文,找出称代性词语指代的内容。一般指的就是代词前面的那句话,找最近的一句话。有时要注意可能不是整句话,而是其中的一部分。确定一个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时,先要掌握修辞手法类型:比喻、拟人、反问、排比等。再细读每句话,看符合哪种修辞手法的特点,然后作出判断。 (3)分段就是划分文章的意义段,即在意义上可以构成一个完整单位的部分。概括段意,可先看看这段有几句话并了解每句话的

    9、意思,接着找出每句话中的重点词或中心词语,然后把这些词语连起来,组成一句通顺的话。 (4)本题考查概括文章给人的启示和道理。学生通过感知文本内容,继而理解文本的中心主题以及作者所要抒发的感情。 故答案为:(1)同学们写的作文基本一个样。指想出的办法与众不同。 (2)大家都这样写多没意思!我要用自己的眼睛去看秋天,用自己的感受去写秋天;“我”的作文得了个“甲优”,老师在文中又圈又点,并将它作为范文在班上朗读; ;比喻;拟人;排比。 (3);自己写秋天来了这篇作文,别出心裁,得到夸奖。2、写自己明白的道理。 (4)我们写作文要别出心裁,要写自己的真实感受。要多读书,多积累。 【点评】(1)本题考查

    10、学生对文中重点词语的理解,可结合语境或查词典理解词义。 (2)、此题考查对指代性词语指代的内容的把握。考查学生对常用修辞手法的掌握。要求学生能判断,会应用。 (3)本题考查学生给段文化分段落并概括段意的能力。 (4)只要观点正确,表述合理,文通句顺即可。3课外阅读 和氏璧 相传在春秋时期的楚国,有个叫卞和的人,在楚山中拾到一块玉璞(即未经过加工的美玉),把它奉献给了楚厉王。厉王就叫辨别玉的专家来鉴定,鉴定的结果说是石头。厉王大怒,认为卞和在欺骗、戏弄自己,就以欺君之罪,砍掉了卞和的左脚。不久,厉王死了,武王即位,卞和又把这块玉璞奉献给武王。武王叫辨别玉的专家来鉴定,结果同样说是石头,武王以欺君

    11、之罪,砍掉了卞和右脚。武王死后,文王即位。卞和抱着玉璞到楚山下大哭,哭了三天三夜。眼泪哭干了,最后哭出了血。文王听说后,就派人问他,说:“天下被砍掉脚的人很多,都没有这样痛苦,你为什么哭得这样悲伤呢?”卞和回答说:“我不是为我的脚被砍掉而悲伤痛哭,我所悲伤的是有人竟把宝玉说成是石头,给忠贞的人扣人欺骗的罪名。”文王于是就派人对这块玉璞进行加工,果然是一块罕见的宝玉。于是就把这块宝玉命名为 “和氏璧”。由于这块宝玉的珍奇,加之来历的不平凡,因此,便成了世间所公认的至宝,价值连城。这也是秦王不惜以15座城为诱饵来骗取“和氏璧”的原因所在。(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鉴定:_罕见:_至宝:_(2)

    1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奉献_欺骗_戏弄_来历_(3)卞和把玉献给厉王、武王,为什么他们砍掉他的脚? (4)为什么将这块玉命名为“和氏璧”? (5)从卞和献玉这件事,看出卞和具有怎样的特点? 【答案】(1)辨别并确定事物的真伪、优劣等。;难得见到,很少见到。;最珍贵的宝物。(2)贡献;蒙骗;捉弄;来源(3)因为他们请人鉴定的结果是石头,厉王、武王都认为卞和在欺骗、戏弄自己。(4)这块宝玉是春秋时期楚人卞和在楚山中所得,卞和为了献玉,先后被两位君王砍掉双脚,后来楚文王发现这块“石头”果真是美玉,为卞和的忠诚所感动。于是把这块宝玉命名为“和氏璧”。(5)忠贞、执著。 【解析】【分析】(1)词语理解

    13、的考查。认真阅读短文,联系上下文,正确理解词义。鉴定:辨别并确定事物的真伪、优劣等。罕见:难得见到,很少见到。至宝:最珍贵的宝物。(2)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近义词的辨析情况,有助于学生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课文。先理解词义再写近义词。(3)、(4)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在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5)评价人物性格要应做到通观全文根据文中故事情节以及人物的言行举止具体分析其中蕴涵的精神或品质。从卞和献玉这件事,看出卞和忠贞、执著。 【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中重点词语的理解。可结合语境、课后注释或查字典理解词义。(2)主要测试学生对近义词的理解,理解

    14、了词义,写出近义词就容易了。平时注意多积累,增加词汇量。(3)、(4)此题考查筛选相关信息并加以概括的能力。(5)本题考查评价分析人物性格。4阅读短文,回答问题。大禹治水 为了将黄河治理好,禹身体力行,亲自拿畚箕、铲子与手下人一块儿干活。他的手脚磨出厚厚的一层老茧,小腿上的汗毛都在劳动时磨去了,大腿也因艰辛的劳动而累得几乎皮包骨了。禹一心扑在治水事业上,为了赶时间,他争分夺秒,曾经三次路过自己的家门都未曾入内。 整整13年过去了,滚滚黄河水终于被禹治服了。禹的辛勤劳作使得百姓再也不用担心黄河再度泛滥,并最终过上了安居乐业的生活。 禹治水有功,深受百姓爱戴,也得到舜的赏识。于是,舜年老时把部落联

    15、盟首领的位子传给了禹,禹便成为了天下盟主。(1)联系全文,想一想“身体力行”的意思是什么?再用它写一句话吧! (2)你能写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吗?劳作_担心_赏识_(3)请你概括这篇小短文的主要内容。 (4)大禹这个人物给你留下的印象是什么? 【答案】(1)亲身体验,努力实行。(2)劳动;忧虑;欣赏(3)大禹为了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终于成功了。(4)略 【解析】【分析】(1)词语理解的考查。认真阅读短文,联系上下文,正确理解词义。身体力行:亲身体验,努力实行。(2)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近义词的辨析情况,有助于学生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课文。先理解词义再写近义词。其中注意:劳作:指工作。所以“劳作”的

    16、近义词是“劳动、工作”。赏识:意思是因认识一件事物的价值而赞赏。所以“赏识”的近义词是“欣赏”。(3)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记人的文章要抓住,课文写的谁,在什么地方,做了什么事,然后概括主要内容,(4)评价人物形象要根据文中故事情节以及人物的言行举止具体分析,并从人物的性格和思想品质方面进行概括【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中重点词语的理解。可结合语境、课后注释或查字典理解词义。(2)主要测试学生对近义词的理解,理解了词义,写出近义词就容易了。平时注意多积累,增加词汇量。(3)此题考查对文章主要内容的概括能力。(4)本题考查评价人物形象。5阅读短文,回答问题。孩子,我为什么打你 有一天与朋友聊

    17、天,我说;“就是在文化大革命中当红卫兵,我也没打过人。我这一辈子,从没打过人”你突然插嘴说:“妈妈,你曾经打一个人,那就是我” 那一瞬屋里很静很静。那一天我继续同客人谈了很多的话,但所有的话都心不在焉。孩子,你那固执的一问,仿佛爬山虎无数细小的卷须,攀满我的整个心灵。面对你纯正无瑕的眼睛,我要承认:在这个世界上,我只打过一个人。不是偶然,而是经常,不是轻描淡写,而是刻骨铭心。这个人就是你。 在你最小最小的时候,我不曾打你。你那么幼嫩,好像一粒包在荚中的青豌豆。我生怕任何一点儿轻微地碰撞,将你稚弱的生命擦伤。我为你无日无夜地操劳,无怨无悔。面对你熟睡中像合欢一样静谧的额头,我向上苍发誓:我要尽一

    18、个母亲所有的力量保护你,直到我从这颗星球上离开的那一天。 你像竹笋一样开始长大。你开始淘气,开始恶作剧对你摔破的盆碗、拆毁的玩具、遗失的钱币、污脏的衣着我都不曾打过你。我想这对于一个正常而活泼的儿童,都像走路会跌跤一样应该原谅。 第一次打你的起因,已经记不清了。人们对于痛苦的记忆,总是趋向于忘记。总而言之那时你已渐渐懂事,初步具备童年人的智慧;它混沌天真又我行我素,它狡黠异常又漏洞百出。你像一匹顽皮的小兽,放任无羁地奔向你向往中的草原,而我则要你接受人类社会公认的法则为了让你记住并终生遵守它们,在所有的苦口婆心都宣告失效,在所有的夸奖、批评、恐吓以及奖赏都无以建树之后,我被迫拿出最后一件武器这

    19、就是殴打。 假如你去摸火,火焰灼痛你的手指,这种体验将使你一生不会再去抚摸这种橙红色抖动如绸的精灵。孩子,我希望虚伪、懦弱、残忍、狡诈这些最肮脏的品质,当你初次与它们接触时,就感到切肤的疼痛,从此与它们永远隔绝。 我知道打人犯法,但这个世界给了为人父母者一项特殊的赦免打是爱。世人将这一份特权赋于母亲,当我行使它的时候臂系千钧。 我谨慎地使用殴打,犹如一个穷人使用他最后的金钱。每当打你的时候,我的心都在轻轻颤抖。我一次又一次问自己:是不是到了非打不可的时候?不打他我还有没有其它的办法?只有当所有的努力都归于失败,孩子,我才会举起我的手每一次打过你之后,我都要深深地自责。假如惩罚我自身可以使你汲取

    20、教训,孩子,我宁愿自罚,那怕它将苛烈十倍。但我知道,责罚不可以替代也无法转让,它如同饥馑中的食品,只有你自己嚼碎了咽下去,才会成为你生命体验中的一部分。这道理可能有些深奥,也许要到你也为人父母时,才会理解。 打人是个重体力活儿,它使人肩酸腕痛,好像徒手将一千块蜂窝煤搬上五楼。于是人们便发明了打人的工具:戒尺、鞋底、鸡毛掸子 我从不用那些工具。打人的人用了多大的力,便是遭受到同样的反作用力,这是一条力学定律。我愿在打你的同时,我的手指亲自承受力的反弹,遭受与你相等的苦痛。这样我才可以精确地掌握数量,不至于失手将你打得太重。 我几乎毫不犹豫地认为:每打你一次,我感到的痛楚都要比你更为久远而悠长。因

    21、为,重要的不是身累,而是心累 孩子,听了你的话,我终于决定不再打你了。因为你已经长大了,因为你已经懂得了很多道理,毫不懂道理的婴儿和已经懂道理的人,都不必打。只有对半懂不懂、自以为懂其实不怎么懂道理的孩童,才可以打,以助他们快快长大。 孩子,打与不打都是爱,你可懂吗? (1)根据上下文中划横线理解词语的含义。刻苦铭心:_ (2)品析第3段中画浪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3)为什么面对孩子摔破碗盆、拆毁的玩具、污脏的衣服“我”都不曾打他?(请用文中原句来回答) (4)怎样理解第11段的“最要的不是身累,而是心累? (5)第13段在文章的结构和内容上有什么作用? (6)你对于父母责打孩子是怎样看的?谈

    22、谈你的理解。 【答案】(1)牢记在心,永远不忘(2)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孩子被父母保护的样子,体现了父母对孩子疼爱和怕孩子受到伤害的心情。(3)我想这对于一个正常而活泼的儿童,都像走路会跌跤一样应该原谅。(4)孩子做错事让父母感到心疼和无奈,父母对自己的努力付之东流而感到心疼,因为爱孩子所以才觉得心累。(5)照应文章标题,点明文章主旨,体现了父母打孩子是想帮助孩子认识并改正错误的良苦用心。引起读者的反思。(6)略 【解析】【分析】(1)这道题考查的是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意思,解答时要联系文章上下文及主旨来思考。(2)考查学生对画线句子的赏析能力。结合语境,对句子进行赏析是重要的

    23、考点之一。一般来说,要求学生赏析的句子往往具有某一特色,或是修辞,或是表达方式,或是遣词造句,这就要求学生结合具体语境灵活作答。通常解题思路是:先写出句子的特点,然后结合具体语境进行分析,最后写出表达效果。(3)考查从文中搜索信息的能力。带着问题细读课文都能从文中找到答案。(4)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撇开表面意思;找到在文章中的深层的意思。依据课文内容可知孩子做错事让父母感到心疼和无奈,父母对自己的努力付之东流而感到心疼,因为爱孩子所以才觉得心累(5)本题考查文段在文中的作用。解答此类题,一般要结合着具体语境,从内容、结构等角度分析作答。(6)谈自己的看法,我们可以根据文章的主旨和哲理,合理运用

    24、自己所学的知识,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学以致用。【点评】(1)这种词语的意思是语境临时赋予的,具有特殊的表情达意的作用。注意,做这样的题必须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来解释,不能借助字典等工具书照抄照搬下来。(2)此题考查学生对画线句子的赏析能力。(3)此题考查从文中搜索信息的能力。(4)此题考查对句子的理解能力。(5)本题考查对文段在文中的作用的把握能力。(6) 此题属于开放性试题,结合文本内容和生活实际。表述正确,文通句顺,书写认真即可。6阅读课文片段,回答问题。 起初周围是静寂的。后来忽然起了一声鸟叫。我们把手一拍,便看见一只大鸟飞了起来。接着又看见第二只,第三只。我们继续拍掌,树上就变得热闹了,到

    25、处都是鸟声,到处都是鸟影。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树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翅膀。 我注意地看着,眼睛应接不(假 暇),看清楚了这只,又错过了那只,看见了那只,另一只又飞起来了。一只画眉鸟飞了出来,被我们的掌声一吓,又飞进了叶丛,站在一根小枝上兴(xng xng)奋地叫着,那歌声真好听。(1)划去错误的字或读音。 (2)用一句话概括选文第一自然段的内容。 (3)选文运用_描写,突出了鸟的天堂的特点。( ) A.动态B.静态【答案】 (1)假;xng(2)鸟儿很多。(3)A 【解析】【分析】(1)字形考查学生对形近字的辨析,通过比较部首、字义、组词记忆生字。还有些形近字的读音也是相近

    26、或相同的,需要平时学习积累的时候细心区分记忆。字音主要考查学生对多音字的掌握情况,在于平时学生对读音的的辨析。多音字音不同,义不同,组成的词语也不同,解答此题,要求学生首先要读准词语,然后选择正确的音节即可。 (2)概括段意,可先看看这段有几句话并了解每句话的意思,接着找出每句话中的重点词或中心词语,然后把这些词语连起来,组成一句通顺的话。此题主要考查概括段意的能力。 (3)考查静态描写、动态描写。静态描写,是指记叙文中对人物、景物作静止状态下的描摹状写,创造生动具体的感人形象的一种写作方法。动态描写法,是指记叙文中对人物、景物作运动状态的描摹状写,创造具体的、栩栩如生的感人形象的一种描写方法

    27、。 故答案为:(1)假;xng (2)鸟儿很多。 (3)A 【点评】(1)字形主要测试学生对形近字的掌握,从读音、结构、字义三方面加以区别,通过比较组词记忆生字。对于多音字,我们读的时候,要根据词语的意思来确定它的读音。做到认真、细致,如果对某个字不大熟悉,一定要查字典弄明白。 (2)此题主要考查概括段意的能力。 (3)考查学生对静态描写、动态描写手法的掌握。要求学生能判断,会应用。7课内阅读。 我不动声色地写,默默享受着这小家伙亲近的情意。这样,它完全放心了,索性用那涂了蜡似的小红嘴,“嗒嗒”啄着我颤动的笔尖。我用手抚一抚它细腻的绒毛,它也不怕,反而友好地啄两下我的手指。 白天,它这样淘气地

    28、陪伴我;天色入暮,它就在父母再三的呼唤声中,飞向笼子,扭动滚圆的身子,挤开那些绿叶钻进去。(1)画横线的部分说明作者_。 (2)第一自然段是通过_描写和_描写来表现小珍珠鸟亲近“我”的。 (3)小鸟淘气是从什么地方表现出来的? (4)这篇文章为什么不写小珍珠鸟的父母而重点写它呢? 【答案】 (1)不想惊动珍珠鸟。(2)动作;心理(3)在父母的再三呼唤下才回家。(4)写笼外的小珍珠鸟对人亲近更能突出主题。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联系前后文理解句子。作者这样不动声色的写,没有打扰珍珠鸟。(2)本题是对人物描写描写方法的考查。学生应了解常见的描写方法有语言描写,动作描写

    29、,心理描写,外貌描写,神态描写。作答时结合语境,抓住关键性词句,判断描写方法。(3)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解答时要带着问题整体感知内容,就能找到答案。(4)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主旨的把握,小珍珠鸟由胆小渐渐胆大开始亲近我完全相信我,倡导人与人之间要互相信赖、互相尊重,人与自然要和平共处。 写笼外的小珍珠鸟对人亲近更能突出主题。故答案为:(1) 不想惊动珍珠鸟。 (2)动作、心理 (3) 在父母的再三呼唤下才回家。 (4) 写笼外的小珍珠鸟对人亲近更能突出主题。【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并加以概括的能力。(2)此题考查学生对人物描写方法的掌握,要求学生能判断,

    30、会应用。(3)本题考查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并加以概括的能力。(4)本题考查学生对短文主旨的理解能力,从哪方面侧重写才能表现出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主题。8重点段落品析。 秋天最美是黄昏。夕阳斜照西山时,动人的是点点归鸦急急匆匆地朝窠里飞去,成群结队的大雁,在高空比翼而飞,更是叫人感动。夕阳西沉,夜幕降临,那风声、虫鸣,听起来也愈发叫人心旷神怡。 冬天最美是早晨。落雪的早晨当然美,就是在遍地铺满白霜的早晨,或是在无雪无霜的凛冽的清晨,生起熊熊的炭火,手捧着暖和的火盆穿过走廊时,那闲逸心情和这寒冷的冬晨多么和谐啊!只是到了中午,寒气渐退,火盆里的火炭,大多变成了一堆白灰,这未免令人有点扫

    31、兴。(1)分别写出这两个自然段的中心句。 (2)文中画线的句子属于( )描写。 A.动态B.静态C.心理(3)在作者眼里,冬天的美在于_。 (4)这篇文章采用了( )顺序。 A.时间B.空间C.逻辑【答案】 (1)秋天最美是黄昏。冬天最美是早晨。(2)A(3)闲适的心情(4)A,B,C 【解析】【分析】(1)考查找中心句的方法。中心句是一段文章中处于中心地位的句子。它在全文中起主导作用,是这段话中最重要的句子,文章的段落就是围绕中心句写的。 (2)人物描写方法概括为: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神态描写、动作描写。解答时要结合句子抓住关键词语分析作答。 (3)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时

    32、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 (4)此题主要考查对写作顺序的把握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找主关键词语,再结合选项判断。 故答案为:(1)秋天最美是黄昏。冬天最美是早晨。 (2)A (3)闲适的心情 (4)A B C 【点评】(1)考查学生掌握找中心句的方法并运用。 (2)掌握常用的描写方法。要求平时阅读时会分辨,写作时会应用。 (3)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4)此题主要考查对写作顺序的把握能力。9课内阅读。 赵王到了渑池,会见了秦王。秦王要赵王鼓瑟。赵王不好推辞,鼓了一段。秦王就叫人记录下来,说在渑池会上,赵王对秦王鼓瑟。 蔺相

    33、如看秦王这样侮辱赵王,生气极了。他走到秦王面前,说:“请您为赵王击。秦王_。蔺相如再要求,秦王还是_。蔺相如说( )您现在离我只有五步远( )您不答应( )我就跟您拼了( )秦王被逼得没法,只好敲了一下缶。蔺相如也叫人记录下来,说在渑池会上,秦王为赵王击缶。(1)根据课文,写出文中横线上的词语。 (2)给文章中括号处加标点。 (3)蔺相如为什么逼秦王击缶? (4)“渑池之会”突出了蔺相如是个怎样的人? 【答案】 (1)拒绝|拒绝(2):“ 。 , !”(3)蔺相如看到秦王侮辱赵王,他为了维护国家尊严,所以逼秦王击缶(4)蔺相如是个勇敢机智,不畏强暴的人。 【解析】【分析】(1)这道题是按课文原

    34、文填空,如果学生对课文内容熟悉,应该没问题,但书写时一定注意不要写错别字。 (2)分析句子中分句之间的关系,根据标点符号各自的作用,能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3)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再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 (4)评价人物性格要应做到通观全文根据文中故事情节以及人物的言行举止具体分析其中蕴涵的精神或品质。 故答案为:(1)拒绝;拒绝 (2):“ 。 , !” (3)蔺相如看到秦王侮辱赵王,他为了维护国家尊严,所以逼秦王击缶 (4)蔺相如是个勇敢机智,不畏强暴的人。 【点评】(1)主要考查学生对课文的掌握情况。书写时要注意区别同音字和形近字。 (2

    35、)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标点符号的掌握及运用。 (3)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并加以概括的能力。 (4)本题考查评价分析人物精神或品质。10课内阅读我最棒。 太阳虽然离我们很远很远,但是它和我们的关系非常密切。有了太阳 地球上的庄稼和树木才能发芽 长叶 开花 结果 鸟 兽 虫 鱼才能生存 繁殖 如果没有太阳,地球上就不会有植物,也不会有动物。我们吃的粮食、蔬菜、水果、肉类,穿的棉、麻、毛、丝,都和太阳有密切的关系。埋在地下的煤炭,看起来好像跟太阳没有关系,其实离开太阳也不能形成,因为煤炭是由远古时代的植物埋在地层底下变成的。(1)在空白处加上合适的标点符号。 (2)这段话是围绕哪句话

    36、来写的? (3)为什么埋在地下的煤炭也跟太阳有关系?请用文中的句子回答。 (4)除了文中提到的,你还知道我们身边的哪些事物与太阳有关? 【答案】 (1), 、 、 、 ; 、 、 、 、 。(2)太阳虽然离我们很远很远,但是它和我们的关系非常密切。(3)因为煤炭是由远古时代的植物埋在地层底下变成的。(4)彩虹、石油、海市蜃楼等都与太阳有关系。 【解析】【分析】(1)分析句子中分句之间的关系,根据标点符号各自的作用,能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2)考查找中心句的方法。中心句是一段文章中处于中心地位的句子。它在全文中起主导作用,是这段话中最重要的句子。文章的段落就是围绕中心句写的。 (3)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 (4)考查对知识的积累。 故答案为:(1), 、 、 、 ; 、 、 、 、 。 (2)太阳虽然离我们很远很远,但是它和我们的关系非常密切。 (3)因为煤炭是由远古时代的植物埋在地层底下变成的。 (4)彩虹、石油、海市蜃楼等都与太阳有关系。 【点评】(1)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标点符号的掌握及运用。 (2)考查学生掌握找中心句的方法并运用。 (3)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4)平时学习时对相关的知识多做些摘抄。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新版部编人教五年级上册语文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练习题及答案(DOC 12页).doc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5746565.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