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立医院两权分离与构建现代医院管理制度的研究(DOC 21页).doc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公立医院两权分离与构建现代医院管理制度的研究(DOC 21页).doc》由用户(2023DOC)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公立医院两权分离与构建现代医院管理制度的研究DOC 21页 公立 医院 分离 构建 现代 管理制度 研究 DOC 21
- 资源描述:
-
1、中国卫生经济学会第五批招标课题公立医院两权分离与构建现代医院管理制度的研究中 标 学 会:福建省卫生经济学会课 题 负 责 人:包章炎课题主要研究人员:包章炎、李厚坤、何可忠、陈锦源课 题 报告执笔人:李厚坤、包章炎2003年9月20日公立医院两权分离与构建现代医院管理制度的研究报告课题负责人:包章炎课题组成员:包章炎、李厚坤、何可忠、陈锦源执 笔:李厚坤、包章炎摘要:在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以及加入WTO条件下,各级各类医院面临生存与发展的严峻问题。为适应现代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公立(指国有)医院的改革,必须从过去单纯的政策调整推进到深层次的产权领域,实行医院资产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创新管理体
2、制,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 本项研究,依据市场经济基本原理和现代产权经济理论,系统分析公立医院财产关系的状况,提出两权分离改革的总体思路和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的基本构架:出资人所有权与医院法人财产权分离,在政府与公立医院之间建立权责明晰的新型产权关系;明确政府职能定位,构筑宏观管理体制;公立医院自主建立法人治理结构,塑造微观管理模式,使之成为适应市场的法人实体和竞争主体,建构起政府出资举办医院、宏观管理医院与医院自主管理的现代医院管理制度。研究表明,在公立医院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基础上,推进政府职能转变,政府有关部门不再以出资人的角色,也不再通过行政手段直接干预医院内部的管理运营;公立医院作为
3、独立的法人实体,根据社会需求和政府的政策导向,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卫生行政部门与公立医院的关系,从行政隶属关系转变为政府监管关系,从而形成与市场经济体制要求以及世贸组织规则相适应的现代医院管理新模式。研究结果将有利于公立医院从公有制与市场经济运作的两难困境中解脱出来,在新时期充满新的活力,实现新的发展。关键词:公立医院 两权分离 现代医院管理制度一、公立医院两权分离的改革背景与目标取向长期以来,公立医院名义上是政府的医院,所有权、产权、经营权、决策权、监督权界定不清,造成投资主体、经营主体、管理主体各自的权责不明确,甚至混为一体,直接影响医院的管理体制和管理行为。公立医院产
4、权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产权作为一项经济制度,是人们围绕财产形成的经济关系,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法律关系的有机整体。这一制度,通过确立一种共同的准则(规范)来界定人们对资源的配置权利,从而促进人们更有效地经营其资产。一般来讲,合理的产权制度,既有利于各类医院开展平等的竞争,又有利于医院建立起自我激励与自我约束机制,也有利于提高医院的经营管理效率和效益。我国公立医院产权制度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单一的、封闭的产权制度。作为医院存在方式的一般形态,是卫生行政部门的附属物,或者说,是上级卫生行政机关拨一拨动一动的“算盘珠”。其功能不是从事医疗服务的创新经营活动,而是不折不扣执行上级机关的计划指令
5、。因此,医院实际上不是医疗服务的经营实体,而成为国家的一个机构,医院的院长不是经营者,而是国家干部。这种产权制度属性,导致了医院内无动力、外无压力、缺乏应有的活力。在经济体制转型时期,医院产权制度固有的弊端日益显现。一是所有权主体不明确,产权关系模糊。国家迄今没有通过法律形式,明确界定公立医院国有资产的权限委托程序,国有产权代表缺位,所有权主体是抽象的;医院作为经营实体,没有清晰的财产权利,实际上并不完全拥有经营权;职工对医院的所有权是“虚化”的。这样的产权结构,各种权利均成为无法操作和难以实现的东西,形成对医院资产谁都负责,谁也不负责,事实上无人负责的状况。其结果,造成了医院缺乏改善运行绩效
6、的动力和手段的制度环境,导致了公立医院在经营管理上的长期低效运转。二是政府与医院职能错位,过度干预医院的经营和管理。主要是所有权的管理管什么,由谁管,怎样管的问题没有解决好。一方面,政府过多地陷入医院内部的具体运作,管了一些不该管又管不好的事务,影响政府的宏观管理,以及对医院的监控能力;另一方面,医院替代政府承担了过多的行政和社会职能,致使公立医院体制僵化,机制不活,人的积极性没有充分调动起来,难以承担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三是产权高度集中,与市场经济兼容度很低。单一产权制度,公有制比重过高,资源配置按行政区域划框架,运行机制以计划指令为主,投融资渠道不畅通,医院难以开展资本经营,也难以实现资产
7、重组和优化配置;产权结构边界不清,不存在财产权利的不同交换者,产权缺乏流动性,不适应现代市场经济对医院的要求。四是现行产权制度制约公立医院改革与发展。财产关系是公立医院与国家之间最重要的经济关系,也是医院经济关系中的关键问题。它与医院管理体制、投融资机制、区域卫生规划和医疗服务体制,以及医院内部管理体制、经营方式、运行机制、人事分配制度等等,都是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的。鉴于公立医院与所有权、产权相联系的权责界定不清,政医职责划分不明确,医院的责、权、利关系不明晰和不对称。不改革传统的产权制度,势必影响投融资体制改革,区域卫生规划的实施和医疗服务体系的调整,卫生行政管理职能转变,医院内部管理体制和
8、运行机制改革,制约医院的长远发展。公立医院两权分离是创新管理体制的战略选择就目前情况看,医院改革进入了攻坚阶段,触及到体制性、结构性、机制性的深层次矛盾。改革的推进必然要迎对这样那样的新问题:不同隶属关系的医院如何进行资产重组,非营利性医院是否允许向社会融资,如何营造各级各类医院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公立医院如何建立和完善内部治理结构,如何解决医疗资源配置效率低下的问题。凡此种种,其解决途径,无不涉及医院的产权问题。在这个意义上,深化公立医院体制改革,必须进行以明晰产权关系为主要内容的两权分离改革,着力进行医院制度创新。这是由于:第一,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要求。市场经济以市场为导向配置社会资源,达
9、到资源配置的优化和高效。市场配置资源是通过市场机制,即供求机制、价格机制和竞争机制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实现的。正因为如此,市场配置资源要以产权明晰的多元利益主体之间的商品(或服务)交换为基础,参与交换的各个市场主体必须是产权明晰,自主经营决策,独立承担风险的经济实体。这在客观上要求医疗服务领域,必须积极适应新环境,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进行医院所有权与经营分离的改革,把公立医院造就成适应市场的法人实体和竞争主体,才能与市场经济相接轨。在现代医院运行中,撇开市场和市场经济,公立医院就会失去生机和活力,当然谈不上体制创新和资源利用效率的提高。第二,转换医院经营机制的关键环节。在以往相当长时期中,由于公
10、立医院所有权、产权,特别是法人财产权没有明确的分离界限,产权关系不顺,极大束缚了医院的经营运行。搞好搞活公立医院,必须实行两权分离,理顺产权关系,使医院适应市场的要求,才能比较深刻地触及医院内部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从根本上解决医院的经营机制问题。促进公立医院从公有制与市场经济运作的两难困境中解脱出来,调动医院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增强适应市场的能力,使其在业务经营范围内成为具有强大生命力的经营实体。第三,实现政事分开的根本前提。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行政行为与医院经营行为混在一起,政事不分,既弱化了所有权的管理,又妨碍了医院经营权的落实。为改变这种状况,必须选择两权分离改革作为切入点,明确界定政府
11、有关部门与公立医院之间各自的责任、权利和义务,并在权利和责任之间建立有效的制衡机制,形成相互制约的关系,才能加快卫生行政部门职能转变的步伐,有效地实现管办分离、政事分开。从而在全球医院产权制度改革趋势中,构建既能坚持公有制,又能做到政事分开的中国特色现代医院产权制度。第四,WTO框架下开放医疗服务市场的客观需要。加入世贸组织给中国带来的是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意味着世界对中国的开放,中国进一步对世界的开放。“入世”以后,进一步开放医疗服务市场,国外、境外资本按照服务贸易总协定的规则,进入我国境内建立合资合作医疗机构,医疗服务领域将面临更大的国际竞争。在激烈的医疗市场竞争中,面对国外、境
12、外资本、技术、药品、先进设备和科学管理方法,迅速进入中国医疗市场,可能使部分机制僵化、资源虚耗、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低的医院发生分化,引发我国医院资产重组与产权转让,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事物发展的客观过程。加入WTO后,最为关键的是,医疗服务领域应当实施一种富有进取精神的应对战略,立足于在公立医院建立权责明确的产权关系,富有生机活力的管理体制,长远地提升公立医院在国际医疗市场中的竞争能力。从而在服务贸易全球化潮流中带来新的发展,实现人们所期望的“双赢”局面。第五,公立医院改革与发展的一般趋势。当前,我国正处于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时期,医院的外部环境有了很大变化,面对来自各方的竞争压力,公
13、立医院体制改革势在必行。但是,公立医院改革到底走什么路子,宏观管理体制如何构建,微观主体如何塑造,经历了一个不断探索前进的过程。改革之初,医疗服务领域实行扩大医院自主权,综合目标管理责任制,以及承包和租赁经营,这些改革措施都不同程度地结合了医疗服务的特点,取得很大成绩。但无法解决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公立医院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形势。在这种情况下,公立医院必须尽快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实行资产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改革,实现制度创新。公立医院两权分离改革的总体目标在当代社会,产权制度改革不仅是我国深化医院改革需要探索的一大课题,而且是一种国际性改革潮流。自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伴随着新经济学派提
14、出公共选择理论,成为影响发达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政策的主流思想,西方产权学说的影响越来越大。产权改革逐渐波及医疗服务领域,不论是在医院运作最具市场化的美国,还是在医院最具宏观干预特征的英国,乃至其他许多国家和地区,都相继掀起了不同程度的医院产权制度改革浪潮,成了国际卫生改革中引人关注的热点问题。在我国,进入20世纪90年代,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决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股份制和股份合作制医院、中外合资合作、医院集团、委托经营、出售转让等产权变革形式便应运而生。在规模上也从小型医疗机构逐步向大、中型医疗机构扩展。整体来看,改制医院有效地改变了旧体制下医院职工“吃大锅饭”的局面,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由国家为
15、医院承担经营风险的状况;促进医院利用分配机制调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提高医院运营效率,增强医院生存与发展的能力;增加了医疗服务供给体系的竞争性;提高居民医疗服务的可及性。以上这些,对于深化医院改革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但也有明显的局限性。主要是没有突破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直接管理医院的基本框架,政医职责没有分开,医院还没有完全成为充满活力的市场主体,改革仍然明显滞后。究其原因:在理论上,对产权的概念,产权制度内涵的复杂性、系统性及其与法律制度的关系,认识不尽一致,改革实践中往往采取一些简单化做法,缺乏规范的运作;在具体操作上,基本停留在承包,“拍卖”等问题上做文章,忽略了从理顺公立医院产权关系、
16、政医职责分开和医院内部治理结构上下功夫,距离创建现代产权制度的要求,仍是任重而道远。需要在理论和实践上加强相关探索,在政策和管理上进行引导和规范,从制度上坚持产权改革的正确方向,维护医疗服务的总体社会目标,促进改革稳步、健康发展。为使两权分离的改革少走或不走弯路,应从战略的高度和全局的角度,制定改革的总体目标,作为改革的出发点和归宿。从长远的发展趋势看,公立医院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改革的核心目标是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这是一种新的思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没有现成经验可资借鉴。依据市场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以及医院改革的演变趋势,在我国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的基本要求是:政府以出资人的身份与公立医院建
17、立权责明晰的产权关系;明确政府职能定位,构筑宏观管理体制;公立医院建立法人治理结构,塑造微观管理模式,使其成为适应市场的法人实体和竞争主体。以上三方面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有机统一体,构成现代医院管理制度的整体框架,涵盖现代医院的运行规则。我们不能只强调某一方面而忽视其他方面,必须全面、准确地加以把握,将两权分离的改革与体制创新和制度建设结合起来,进行相关探索。二、公立医院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模式探析实行所有权与经营权的两权分离,无论从理论上,还是历史上看,生产资料的所有权和经营权并非统一于同一主体,这是不容置疑的。公立医院的资产属于代表全体人民利益的国家所有,并不意味着国家机构直接经营管理医院。因
18、此,两权分离就其作为经营管理方式而言,公立医院的所有权与经营是可以也应该分开。按照市场经济基本原理,公有制医院仍然是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应当具有商品生产者应有的地位和功能,这就是:自主经营、自主管理,具有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能力。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要探索既能赋予公立医院以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的地位和功能,又能保持其公有制的本质,找出公有制医院与现代市场经济的具体结合形式,就必须突破两权合一的框框,实行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两权分离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总结改革实践经验基础上提出的新的理论和观念。实践证明,公立医院不可能由全体人民经营,一般也不适宜由国家直接经营。应当在医院产权关系问题
19、上,明确界定相关理论概念,采用多种形式促进所有权与经营权分开,以调动医院和社会积极性,这是改革的一个重要的方面。所有权、产权及法人财产权在现代经济学中,财产所有权是国家通过法律形式确认财产所有者对其财产的占有权利,是财产最终归属经济关系的法律形式,包括占有、使用、收益和转让等四种权能。财产所有权是产权的主要形式,由此派生出其他形式的产权。在法律上确认财产归属关系的前提下,财产所有权的各项权能可以分离出来,构成不同的组合,形成相应的与财产所有权有关的产权及产权主体。这就是财产所有者主体与财产经营者主体。它们之间在财产的所有权及其占有、使用、收益和处置等权能所发生的关系,形成各种产权关系。在历史上
20、,产权就是从所有权中分离出来的财产关系。然而,所有权与产权不是同一的概念。尽管国内外学术界对产权的基本含义尚未形成共识,但是产权作为一个经济范畴,从最基本的意义上说,是人们围绕财产而形成的关系,主要通过人们对既定客体(财产)的权利和职能体现出来。从经济关系角度看,是产权主体之间在财产的所有权及其权能的分离与组合中所发生的各种关系的总和,是财产权力的组织形式,体现一种责、权、利关系;从范围上看,有全部产权的完整体系,也有多种产权的集合体,同时还有单个产权;从存在层次看,不仅包括对财产的占有权、使用权、转让权和收益权在内的一组权利,而且包括从中衍生出来的更为具体的权利;从使用方式看,出于种种原因,
21、各项权能可以是结合在一起的,构成完整的产权体系,因而产权主体是单一的,也可以是分离的,形成不同的结合格局或结构,由此产权主体则随之分离为多元的。就是说,产权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单一产权主体的完全财产关系;另一种是多元产权主体的部分财产权。显然,产权不是一个静止的概念,而是一个动态的范畴,存在各种配置方式。要在错综复杂的产权关系中,建立合理有效的产权制度,必须明确界定各个产权主体的责任、权力和利益,正确处理相互之间的关系,保证产权主体充分发挥作用。对于公立医院两权分离的改革来说,关键要在理论上确立医院法人财产权。法人财产权这个概念是国有企业财产监督管理条例第一次提出的,是根据改革实践进行的新的理论
22、概括,把国有企业改革理论与实践向前推进了一步。作为法人财产权,从本质上说是经营权与法人制度的结合。这里讲的经营权,不是狭义的日常具体经营管理的权利,而是广义的包括资产的占有权、使用权和处置权在内的权利。法人制度是商品经济高度发展的必然产物,其核心部分是出资人与公司法人相分离,法律上肯定公司的法律地位,赋予法律上的人格。在法人制度下,出资人与公司法人分成各自独立的不同主体。从医疗服务领域的角度考虑,借鉴国有企业财产监督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对于公立医院法人财产权可在理论上表述为,医院对国家授予其经营管理的财产,享有独立的支配权,是经营权与法人制度的结合。当然,这种权利只能是财产意义上的经营权,而不
23、包含归属意义上的所有权。因此,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分离所体现的是权利和责任的划分,所有者不得干预医院的经营权,医院也不能不受所有者的约束,损害所有者权益。实行两权分离,既要保障国家所有权,又要落实医院经营权。法人财产权与经营权不同的是,法人财产权包括收益权。如果没有法人财产权,国家对公立医院仍负完全责任,而不是有限责任。况且,只有确立医院享有法人财产权,才能使医院取得法人资格,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真正成为市场主体。依据法人财产权的内在含义,从严格理论意义上说,公立医院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实质上是所有权与法人财产权的分离。分离出资人所有权与医院法人财产权理顺公立医院产权关
24、系,关键在于政府作为出资人拥有的所有权与医院作为法人享有的法人财产权相分离,建立权责明确的产权关系。从所有权的角度看,只要明确出资人的所有权,就能使所有权关系明晰,使所有权主体具体化。从政府层面来说,政府以出资人的身份与公立医院建立权责明确的、规范的产权关系。政府作为公立医院的出资人,是财产所有权的主体,享有出资人的权利,对公立医院承担有限责任。在一定条件下,出资人的权利表现为:委任医院管理委员会成员;对医院重要行政人员任命的审核;拥有医院资产终极所有权,监督医院资产运营情况,审定医院的发展方向和规划,监督医疗服务的社会效果,保证社会公共利益、社会目标的实现。同时,逐步建立公立医院的投融资机制
展开阅读全文